- 相關推薦
2017臨床檢驗醫師考試考前沖刺試題及答案
試題一:
1.在干細胞培養中,加入EP后可形成下列何種集落( )
A.CFU—G
B.CFU—M
C.CFU—E
D.CFU—Meg
E.CFU—GM
2.下述不符合血細胞發育過程中形態演變規律的是( )
A.胞體由大到小
B.染色質由粗糙至細致
C.核仁從有到無
D.顆粒從無至有
E.核膜由不明顯到明顯
3.區別中性中幼、中性晚幼和中性桿狀核粒細胞時,最重要的標志是( )
A.胞體直徑的大小
B.染色質粗細情況
C.胞漿中顆粒的多少
D.胞核的凹陷程度
E.胞核的形狀
4.原紅與原粒的區別時,不符合原紅的特點的是( )
A.胞體大,可見突起
B.染色質粗粒狀
C.核仁暗藍色,界限模糊
D.胞漿呈均勻淡藍色
E.胞核圓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5.巨核細胞胞體較大,核分葉,無核仁,漿內充滿紫紅色顆粒,周邊無血小板形成,符合下列哪種巨核細胞的特點( )
A.幼稚型
B.顆粒型
C.產血小板型
D.裸核型
E.原始巨核細胞
6.關于骨髓穿刺正確的說法是( )
A.抽出骨髓的瞬間有特殊感覺
B.鏡下見到漿細胞、組織嗜堿細胞
α1有髓粒和脂肪滴
D.干抽時建議做骨髓活檢
E.鏡下可見尼曼一匹克細胞
7.下列哪項不屬正常骨髓象特征( )
A.有核細胞增生活躍
B.見到少量的網狀細胞和肥大細胞等骨髓成分
C.全片(1.5cm×3.Ocm)有30個巨核細胞
D.粒紅比值為l0:1
E.幼紅細胞占有核細胞的20%,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
8.最適宜用于鑒別原粒和原淋的細胞化學染色是( )
A.過氧化物酶
B.糖原染色
C.堿性磷酸酶
D.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鈉抑制試驗
E.酸性磷酸酶
9.MIC小組命名的AML—M2標志染色體畸變是( )
A.t(9;22)
B.t(15;17)
C.t(8;21)
D.t(8;22)
E.t(1;19)
10.最適宜用來鑒別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細胞化學染色是( )
A.過氧化物酶
B.糖原
C.堿性磷酸酶
D.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鈉抑制試驗
E.酸性磷酸酶
11.最適宜用來鑒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與類白血病反應的細胞化學染色是( )
A.過氧化物酶
B.糖原
C.堿性磷酸酶
D.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鈉抑制試驗
E.酸性磷酸酶
12.最適宜用來識別原始粒細胞的白細胞分化抗原(CD)的是( )
A.CD33
B.CD3
C.CDl9
D.CD41
E.CD44
13.關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下列概念不正確的是( )
A.其活性隨粒細胞的成熟而增強
B.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幼紅細胞均呈陰性
C.單核細胞為陰性,個別呈弱陽性
D.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原始細胞多呈陽性
E.原粒細胞為陰性反應或陽性反應,自早幼細胞至成熟中性粒細胞均為陽性反應
14.在pH6.5磷酸鹽緩沖液中,泳向陽極的血紅蛋白為( )
A.HbH
B.HbJ
C.HbE
D.HbS
E.HbF
15.冷凝集素測定不增高的疾病為( )
A.人支原體肺炎
B.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C.多發性骨髓瘤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肝硬化
16.HbF在2周歲后的正常參考范圍是( )
A.<2%
B.<5%
C.<10%
D.<20%
E.<25%
17.對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 )
A.FⅠ、FⅤ、FⅧ、FⅩⅧ
B.FⅢ、FⅣ
C.FⅡ、FⅦ、FⅨ、FⅩ
D.FⅡ、FⅢ、FⅣ、FⅦ
E.FⅠ、FⅢ、FⅤ、FⅧ
18.關于凝血酶時間(TT)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A.正常人TT為l6~18秒
B.在被檢血漿中加入標準凝血酶溶液,測定其凝固時間即TT
C.又稱凝血酶凝固時間(TCT)
D.主要反映凝血過程第一階段有無異常
E.若超過正常對照3秒以上即為異常
19.能夠鑒別原發性纖溶和繼發性纖溶的檢查項目是( )
A.PT
B.纖維蛋白原定量測定
C.D-聚體測定
D.FDP定量測定
E.TT
20.紅斑狼瘡因子(LE因子)屬于( )
A.IgG型抗核抗體
B.IgM型抗核抗體
C.IgA抗體
D.IgE型抗核抗體
E.IgD型抗體
21.患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時,血涂片可發現較多的細胞是( )
A.大單核細胞
B.中性粒細胞中毒變性
C.異型淋巴細胞
D.幼稚單核細胞
E.幼稚粒細胞
22.凝血時間測定主要用以反映( )
A.外源性凝血系統的凝血功能
B.內源性凝血系統的凝血功能
C.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狀態
D.抗凝血系統功能
E.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抑制物含量
23.出血時間測定延長可見于( )
A.Ⅷ、Ⅸ、Ⅺ因子缺乏
B.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減少
C.止血初期缺陷
D.Ⅻ因子活化
E.毛細血管脆性增加
24.體內抗凝血系統包括( )
A.血管內皮的完整性
B.單核吞噬細胞的清除功能
C.抗凝血酶產生
D.肝素的合成
E.上述4項共同作用
25.纖維蛋白溶解過程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
A.前活化素轉變為活化素
B.血漿素原轉變為血漿素
C.纖維蛋白形成纖維蛋白降解產物
D.僅:巨球蛋白對凝血酶滅活
E.抗活化素抑制血漿活化素
26.纖維蛋白系統抑制物有( )
A.血漿活化素
B.組織活化素
C.抗血漿素
D.抗活化素和組織活化素
E.α1-抗胰蛋白酶
27.外源性凝血系統的起動因子( )
A.Ⅺ因子
B.V因子
C.Ⅲ因子
D.Ⅱ因子
E.Ⅻ因子
28.出血時間延長可見于下列疾病,但哪項除外( )
A.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B.血小板無力癥
C.血友病
D.血管性假血友病
E.抗凝物質過多
29.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可見于下述疾病,但哪項除外( )
A.嚴重肝病
B.維生素K缺乏癥
C.纖維蛋白原缺乏
D.阻塞性黃疸
E.血友病
30.檢查內源性凝血系統的試驗不包括( )
A.凝血酶原時間
B.凝血時間
C.血漿復鈣時間
D.簡易凝血活酶生成試驗
E.凝血酶原消耗試驗
1.C解析:紅細胞生成素EP可刺激造血多能干細胞,使形成紅細胞系統的祖細胞,在干細胞培養中加入了EP后可形成BFU—E和CFU—E兩種集落。
2.B解析:血細胞發育過程形態演變規律中染色質變化為:由細致到粗糙,由疏松到緊密。3.D解析:中性晚幼粒細胞胞核明顯凹陷,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過核假設直徑的一半;中性中幼粒細胞胞核橢圓形或一側開始扁平,占細胞2/3~1/2;中性桿狀核粒細胞胞核凹陷程度超過假設直徑的一半,核徑最
窄處大于最寬處1/3以上。
4.D解析:原紅胞漿的特點:量少,深藍色,不透明,有油畫藍感。
5.B
6.D解析:干抽是指多部位每次穿刺均抽不出骨髓液,此時應建議骨骼活檢。
7.D解析:正常骨髓象粒紅比例為3~4:1。
8.A解析:過氧化物酶染色鑒別原粒和原淋:原粒呈陽性反應,原淋呈陰性反應。
9.C
10.D解析:急性單核細胞白細胞病:單核系細胞大多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呈陽性,陽性反應能被氟化鈉抑制;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原粒細胞一般呈陰性。
11.C解析: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堿性磷酸酶(NAP)積分值明顯減低;常為0,緩解時NAP積分值上升至正常;類白血病反應時NAP積分值明顯增高。
12.A
13.A解析: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原粒細胞為陰性或陽性反應,自早幼粒細胞至成熟中性粒細胞均為陽性反應,酶活性并不隨細胞的成熟而增強。
14.A解析:pH6.5TEB緩沖液醋酸纖維素膜電泳主要用于HbH和HbBarts的檢出,HbH等電點為5.6,在pH6.5緩沖液中電泳時泳向陽極,HbBarts則在點樣點不動,而其他血紅蛋白都向陰極移動。
15.D解析:冷凝集素為IgM類完全抗體,在低溫時,可使自身紅細胞、O型紅細胞或與受檢查血型相同的紅細胞發生凝集,凝集反應的高峰在0~4℃,當溫度回升到37℃時,凝集消失,陽性常見于冷凝集素綜合征、支原體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瘧疾、肝硬化、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也可增高,但<1:1000。
16.Al7.A
18.D解析:若TT延長則提示血中FDP或肝素抗凝血酶等抗凝物質增高,或纖維蛋白原小于750mg/L。
19.C解析:D-二聚體在繼發纖溶癥為陽性或增高;而原發纖溶癥為陰性、不升高;在DIC時,為陽性或增高,是診斷DIC的重要依據。
20.A解析:紅斑狼瘡患者的血液和其他體液中,存在著紅斑狼瘡因子,,在低溫下性能穩定,壽命長達2個月以上,但溫度達65℃以上時即被破壞。
21.C解析: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亞急性良性淋巴細胞增多性傳染病,WBC正常或輕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隨后以淋巴細胞增多為主,異型淋巴細胞在發病4~5天出現,7~10天達高峰,多數>10%~20%,l~2個月后消退。
22.B解析:凝血時間測定是測定血液離體后,Ⅻ因子被異物表面所活化,在血小板因子及Ca2+的參與下,經過一系列反應生成纖維蛋白而凝固,即為凝血時間。用以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的凝血功能。
23.C解析:出血時間延長表示止血初期缺陷,可見于: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血小板量及功能異常、血管性假血友病、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
24.E解析:在生理情況下,血管壁也可發生局限性損傷,也可有某些促凝物質或促血小板凝集物質進入血液,激發血管內凝血,導致纖維蛋白沉淀,但機體尚有一系列抗凝措施可以阻止凝血進行,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或使已形成的纖維蛋白溶解。機體的抗凝血系統包括血管內皮的完整性、單核吞噬細胞的清除功能、抗凝血酶產生、肝素的合成。
25.A解析:纖維蛋白溶解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前活化素轉變為活化素;(2)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3)形成纖維蛋白降解產物。
26.E解析:纖維蛋白系統抑制物:(1)抗活化素可抑制血漿活化素及組織活化素活化,阻礙纖溶酶原變為纖溶酶;(2)抗纖溶酶物質有兩種,一種為緩慢的抗纖溶酶,屬于α1一胰蛋白抑制物,可與纖溶酶結合成無活性復合物。另一種為快速作用的抗纖溶酶,屬于α1一巨球蛋白,為纖溶酶的競爭抑制物。
27.C解析:組織損傷后所釋放的組織因子,即因子Ⅲ,進入血液后,其磷脂部分與鈣離子及Ⅶa形成復合物,從而激活因子Ⅹ變為Ⅹa,啟動外源性凝血系統。
28.C解析:出血時問延長表示初期止血缺陷,可見于:血管結構功能異常,如血小板減
少性紫癜;血小板量和功能異常,如血小板無力癥;血管性假血友病;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但一般凝血因子缺乏,BT并不延長。血友病是一組遺傳性因子Ⅷ、Ⅸ基因缺陷、突變、缺失、插入等導致內源性凝血途徑激活凝血酶原功能發生障礙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29.E解析:凝血酶原時問延長主要見于因子Ⅱ、Ⅴ、Ⅶ、Ⅹ減少及纖維蛋白原明顯減少和血中抗凝物質增多。如肝臟病(肝臟是合成上述凝血因子的場所)、維生素K缺乏(因子Ⅱ、Ⅶ、Ⅹ合成需要維生素K)、使用雙香豆素(維生素K拮抗劑)和肝素等抗凝物質以后、DIC(凝血因子消耗,抗凝物增加)。血友病患者APTY延長,BT、PT、TY均正常。
30.A解析: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T是在受檢血漿中加入過量的組織凝血活酶和鈣離子,使凝血酶原變成凝血酶,后者使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觀察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即為凝血酶原時間。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最常用的篩選試驗。
試題二:
1.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尿中主要出現( )
A.白蛋白
B.Tamm—Horsfall糖蛋白
C.Ig重鏈
D.Ig輕鏈
E.β球蛋白
2.尿蛋白定性經典且特異性較好的方法是( )
A.3%磺硫酸法
B.10%磺硫酸法
C.加熱醋酸法
D.雙縮脲法
E.試帶法
3.Rothera法檢測尿酮體的主要試劑是( )
A.濃氨水
B.氰化高鐵水溶液
C.3%過氧化氫
D.亞硝基鐵
E.對二甲氨基苯甲醛
4.確證尿膽紅素的方法是( )
A.Smith法
B.Harrison法
C.Rothera法
D.干化學試帶法
E.泡沫試驗
5.含鐵血黃素顆粒可見于尿中何種細胞( )
A.紅細胞
B.中性粒細胞
C.腎小管上皮細胞
D.鱗狀上皮細胞
E.移形上皮細胞
6.下列哪項尿標本經加熱后混濁可消失( )
A.膿尿
B.菌尿
C.結晶尿
D.脂肪尿
E.乳糜尿
7.尿液長期放置后,引起混濁變化的主要原因為( )
A.光照分解
B.溫度變化
C.細菌生長
.部分成分揮發
E.pH變化
8.尿蛋白定性干化學試帶法只適用于檢測(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糖蛋白
D.粘蛋白
E.核dan白
9.尿葡萄糖試帶法產生假陰性反應的常見干擾物質是( )
A.過氧化物
B.氨水
C.維生素C
D.青霉素
E.鏈霉素
10.妊娠尿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濃度達到高峰的時間是( )
A.1周
B.2周
C.4周
D.5周
E.10周
11.糞便鏡檢,以白細胞、膿細胞為主,紅細胞少而形態較完整,可見吞噬細胞,最可能為( )
A.急性腸炎
B.慢性腸炎
C.細菌性痢疾
D.阿米巴痢疾
E.潰瘍性結腸炎
12.可使糞便化學法隱血試驗出現假陰性的物質是( )
A.鐵劑
B.鉍劑
C.維生素C
D.動物血
E.食物魚肉
13.通過糞便檢查可確定哪種疾病( )
A.消化道惡性腫瘤
B.消化道潰瘍
C.腸道寄生蟲
D.肝臟疾病
E.消化不良
14.糞便外觀呈白陶土色,主要見于( )
A.消化道潰瘍
B.阻塞性黃疸
C.胃癌
D.服用鐵劑、炭粉
E.腸道寄生蟲感染
17.正常人精子濃度為( )
A.(10~50)×109/L
B.(50~100)×109/L
C.(60—120)×109/L
D.(60~150)×109/L
E.(100~150)×109/L
18.正常前列腺液鏡檢時可見大量( )
A.草酸鈣結晶
B.卵磷脂小體
C.上皮細胞
D.中性粒細胞
E.夏科雷登結晶
19.屬于前列腺癌的腫瘤標記物是( )
A.CEA
B.B2M
C.AFP
D.PSA
E.LD
20.關于前列腺液錯誤的說法是( )
A.卵磷脂小體在炎癥時減少或消失
B.前列腺顆粒細胞是巨噬細胞吞噬了大量脂滴
C.標本中可偶見紅細胞
D.標本中可見精子
E.鏡檢見到畸形的異常細胞,應作巴氏或HE染色,有助于前列腺腫瘤和前列腺炎的鑒別
21.卵磷脂小體減少常見于( )
A.精囊炎
B.附睪炎
C.前列腺炎
D.尿道旁腺炎
E.尿道球腺炎
本文導航第1頁1-11第2頁12-21第3頁22-31第4頁32-41第5頁42-51第6頁52-61第7頁62-71第8頁72-80第9頁答案
22.陰道分泌物檢查,白帶外觀呈豆腐渣樣,提示為( )
A.老年性陰道炎
B.滴蟲樣陰道炎
C.念珠菌性陰道炎
D.宮頸息肉
E.子宮內膜炎
23.加德納菌性陰道炎的實驗室診斷依據為( )
A.可見線索細胞
B.pH>4.5
C.胺試驗陽性
D.無乳酸桿菌或<5個/油鏡視野
E.以上都對
24.涂片中見到何種細胞是評價痰液標本好壞的標準( )
A.中性粒細胞
B.儲備細胞
C.肺泡巨噬細胞
D.黏液柱狀上皮細胞
E.淋巴細胞
25.淚液中含量最多的電解質是( )
A.K+
B.Na+
C.Ca2+
D.Mg2+
E.Zn2+
26.不完全角化前細胞核染色質特點為( )
A.固縮
B.深染
C.核明顯縮小
D.ABC都對
E.ABC均不是
27.腦脊液采集的第一管用作下列哪項檢查( )
A.細菌培養
B.化學分析
C.免疫學檢查
D.一般性狀檢查
E.顯微鏡檢查
28.腦脊液靜置l2~24小時后出現薄膜見于下列何種疾病( )
A.化膿性腦膜炎
B.結核性腦膜炎
C.蛛網膜下隙梗阻
D.流行性乙型腦炎
E.腦脊髓梅毒
29.正常成人腦脊液中紅細胞數應為( )
A.0
B.(0~10)×106/L
C.(0~5)×106/L
D.(0~15)×106/L
E.(0~30)×106/L
30.檢測腦囊蟲病靈敏度較高的試驗是腦脊液( )
A.鏡檢
B.補體結合試驗
C.膠乳凝集試驗
D.間接血凝試驗
E.酶聯免疫試驗
31.漏出液中的LD與血清LD的比值常( )
A.<0.6
B.<0.5
C.<0.4
D.<0.3
E.<0.1
1.D
2.C解析:尿蛋白定性試驗中,經典且特異性較好的方法是加熱醋酸法,能同時檢出清蛋白和球蛋白;磺基水楊酸法操作簡便、靈敏,與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本周蛋白均能發生反應,被NCCLS作為干化學法檢查尿蛋白的參考方法。
3.D解析:ROTHERA法檢查測尿酮體的原理:在堿性條件下,亞硝基鐵 可與尿中乙酰乙酸、丙酮酸起反應呈現紫色,但不與β-羥丁酸反應。
4.B解析:尿膽紅素檢驗的方法學評價:以Smith法最簡單,但敏感性較低,用于篩選試驗;以偶氮反應為基礎的試帶法,雖操作方便,但干擾因素多;Harrison法雖操作較繁,但敏感性高,用于確證實驗。
5.C6.C7.C
8.A解析:尿蛋白定性干化學試帶法只適用于檢測白蛋白,而對球蛋白、本周蛋白不敏感,因此對腎病患者最好使用磺柳酸法。
9.C
10.E解析:妊娠后尿液HCG增高,35~40天時,為200ng/L以上;60~70天時,出現高峰,達6.4~25.6μg/L。
11.C解析:在細菌性痢疾時,常可見到較多的吞噬細胞,因此,吞噬細胞可作為診斷急性菌痢的依據,也可見于急性出血性腸炎或偶見于潰瘍性結腸炎。
12.C13.C14.B15.E16.D
17.B18.B19.D20.B21.C
22.C23.E24.A25.B26.D
27.A28.B29.A30.A3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