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的原則
環境設計通過一定的組織、圍合手段、對空間界面進行藝術處理,運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飾物的布置、造型等設計語言,以及植物花卉、水體、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內外空間環境體現出特定的氛圍和一定的風格,來滿足人們的功能使用及視覺審美上的需要。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環境設計的原則,希望能幫到大家!
環境設計的原則 篇1
居住區環境設計
1.居住區環境設計應以建筑為主體:在住宅室外環境設計中,所有室外構筑的設計都應圍繞主體建筑來考慮。它們的尺度、比例、色彩、質感、形體、風格等都應與主體建筑相協調,發兩者的物質構成形式與精神構成形式統一形成有機的統一狀態時,住宅的室外環境設計才能達到環境的整體和諧。
2.環境設計以滿足使用功能為本:室外環境設計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因此,首先考慮滿足人在物質層面上對于實用和舒適程度的要求。所有附屬于建筑的設施必須具備相應的的齊全的使用功能,環境的布局要考慮人的方便與安全,只有這樣的設計才是有價值、有實際意義的。
3.藝術設計是室外環境設計的重要課題:現代住宅環境設計的目的除了營造一個舒適與方便的居住環境之外,必須在環境中體現美的旋律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景觀設計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把握意境創造的藝術。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環境的審美要求的迫切性與多樣性將具備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4.綠化是優化室外空間的重要因素:住宅環境綠化是指在居住區用地上栽植樹木、花草而形成綠地。居住區綠地的功能有兩種:一種是構建戶外生活空間,滿足各種休閑環境的需要,包括游戲、運動、鍛煉、散步、休息、娛樂等。另一種是創造自然環境,各種環境設施,如樹木、墓地、花卉、鋪地、景觀小品等手段創建優美的室外環境。
植物的色彩和造型是多種多樣的,并隨季節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形象。植物的自然造型經過人工處理能組成各種優美的圖案,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鮮艷的花卉、大面積的草坪或單獨布置、或結合在一起,靈活地點綴于住宅的周圍環境中,創造一種恬靜、優雅的視覺氛圍。
居住區外環境
1.景觀小品是居住區外環境中不可缺少的點綴:在居住區外環境中,絕不能忽視景觀小品的'設置,如雕塑、水景、燈具、桌椅、凳、階梯扶手、花架等,這些景觀小品色彩豐富,形態多姿。它們既給居住生活帶來了便利,又給室外空間增添了豐富的情趣。
在室外環境中設置景觀小品的目的有二:一是滿足生活需要,二是滿足審美需要。對一些既具實用功能又具觀賞功能的小品設施,其尺度,比例要滿足使用中人體功能要求,又要與整體環境協調,其色彩、質感一般都與整體環境形成對比效果,與布置的位置除符合使用的要求外,還應遵循想象力的美學法則。
只具視覺功能的景觀小品的設計難度是最大的,審美要求是最高的。這些小品通常應布置在空間環境中人的視覺交匯處或端部,以形成空間環境的趣味中心。這些小品一般都應有創作主題,其主題應與居住區的景觀氛圍一致。這些小品的形式有抽象的、也有具體形象的,但無論什么形式的小品,其比例、尺度都要與空間環境相協調(一般不考慮使用上的尺度)。其色彩、質感的設計大多采取了與環境對比的方法,以強調小品有環境中的視覺形象。只有充分考慮到以上諸多因素,才能較完美地設計環境景觀小品。
2.利用高科技的先進產品、技術和工藝是室外環境設計的必然必然趨勢:在現代化的室外環境設計中,高科技的含量已越來越高。在現代化住宅中,室外環境應考慮設置以下的新科技產品:智能化的管理與生活服務設施;安全監測與報警系統;現代通風裝置;新材料的運用。
3.環境設計中應特別注意生態保護工作:生態保護的實施,一方面在遏止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另一方面也體現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工作中,環境設計中利用綠色植物來美化環境,而其本身就是一種自然資源,住宅周圍綠地種植正是擴展了自然資源的范圍。在居住區綠化中還應注意盡量保護原有古珍樹木,并盡量選擇一些優良的植栽品種。
4.利用技術經濟分析方法來規劃居住區環境設計的合理性:與所有的工程技術設計工作一樣,居住區住宅環境設計也應該利用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在技術含量高、質量優與人格合理等因素之間找出一個最佳點,只有這樣,才能確定一個較為合理與經濟的設計方案。
環境設計的原則 篇2
(一)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的原則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在創設班級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過去有的幼兒班級,雖然也重視環境創設,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觀,為的是布置環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對環境的教育性考慮很少。要注重環境為教育目標服務,應該考慮兩點:
1.環境創設要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那么,在環境創設時對幼兒體、智、德、美四育就不能重此輕彼。若教師僅僅注重幼兒的認知活動,設置讀寫算等區域,而缺少幼兒健康、社會、審美教育等環境,在創設發展幼兒社會性的環境時,只提供幼兒社會認知的環境,而對幼兒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發展的環境考慮很少,等等,這都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2.依據幼兒園教育目標,對環境設置作系統規劃。在制訂學期、月、周、日及每一個活動計劃時,當教育目標確定后,應考慮:為了達到這些目標,需要有怎樣的環境與之配合?現有的環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對教育目標的實現是有用的,可以利用,那些環境因素是要創設的?需要幼兒家庭、社區做哪些工作?等等,應將這些列入教育計劃并積極實施。
(二)適宜性原則
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發展需要相適宜。
如:幼兒天性好奇,有強烈的探索愿望,教師就應為幼兒創設問題情境,使幼兒能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思維水平和動手能力;幼兒知識經驗少,需要學習感性知識,如需要感知雨,就應給幼兒準備雨傘或雨衣、雨靴,下雨時,幼兒可以在雨中散步;需要感知春天,就應組織觀察活動,讓幼兒觀察春天的動物、植物、人們生活、生產方式的變化;幼兒需要閱讀,就應提供各種各樣的圖書,開闊他們的眼界。
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表現出不同的年齡特征,即使同一年齡階段幼兒,佐興趣、能力、學習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環境創設應適應幼兒的這種差異。如:小班幼兒喜歡玩平行游戲,(即幼兒各玩各的,彼此玩的游戲相同),提供的玩具就應該同品種的數量多一點,中大班象征性游戲水平較高,提供的玩具材料可以是一物多用的;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展較差,可提供一些穿珠、拼插、剪貼等方面的材料,讓幼兒進行練習,有的幼兒大肌肉動作發展差,就司提供腳踏車、攀登架等,讓幼兒進行練習。
(三)幼兒參與的原則
環境創設的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合作的過程。教育者要有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意識,認識到幼兒園環境的教育性不僅蘊含于環境之中,而且蘊含于環境創設的過程中。以往,幼兒園環境創設常常較多地由教師包辦,即使有幼兒參與,也僅限于將幼兒的作品拿來作為環境的點綴;學期初,教師經常為了布置環境加班加點,而一旦環境布置好了,就認為大功告成,一學期難得更換一次。因而環境對于幼兒沒有持久的吸引力。教師應將幼兒參與環境創設融入課程,以便對幼兒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四)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不僅要考慮幼兒園內環境要素,同時也要重視園外環境的各要素,兩者有機結合,協同一致地對幼兒施加影響。
利用開放的教育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是教育者應該樹立的大教育觀。因為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信息量給幼兒的刺激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幼兒的成長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因此,幼兒園不能關起門來辦教育,脫離幼兒園園外環境進行園內封閉式的教育成效有限。
如,幼兒園要求幼兒學習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有的家長卻常常忘記了這個教育任務,幼兒在家自己穿鞋襪,家長認為孩子穿得慢,耽誤大人的時間,于是包辦代替幫幼兒穿上,孩子愿意自己做,說在幼兒園也是自己做的,家長卻說:“幼兒園有幼兒園的一套,你這是在家里!”一句話就把幼兒園好的教育影響抵消了。面對外界環境的復雜影響,幼兒園應采取積極的態度,主動與外界結合,讓家庭、社區成員更進一步了解幼兒和幼兒園,使幼兒園教育獲得家庭、社區的支持和配合,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同時,也促使家長和社區成員從教師那里學習到教育知識和技能,改善自身的教育觀念和行為。
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的一般做法是:一方面選擇、利用外界環境中有價值的因素教育幼兒,另一方面要控制與削弱消極因素對幼兒的影響。當然每個園、每位教師也有自己獨特的做法,但重要的是要把與家庭、社區結合的活動納入到幼兒園教育過程之中。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請交警來園模擬操作,給幼兒介紹交通安全知識;讓家長制作一盤反映幼兒一天典型生活的錄像;帶領幼兒參觀附近市場(街市),等等。更為重要的是要摸索出一整套策略和做法,在幼兒園、家庭、社區之間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五)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幼兒園自身經濟條件,勤儉辦園,因地制宜辦園。我國近幾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水平仍相對較落后,所有的幼兒園都應當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勤儉辦教育,給幼兒提供物質條件時,應以物質條件對幼兒發展的功能大小和經濟實用性為依據,如:圖書架主要是放置圖書,供幼兒閱讀的,可取幾根木條,做成可以放書的許多小格,釘在墻上,幼兒易拿易放,又不占地方,墻邊再放幾把小椅子,幼兒看書也方便。這樣做,節錢省料實用,何樂而不為呢。此外,根據本園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也能夠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有的山區盛產竹子,利用它可以做一些積竹,高蹺,供幼兒玩游戲。
環境設計的原則 篇3
1、必須遵守國家和地方制定的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政策,合理開發并充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嚴格控制環境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態建設。在實施重點污染的總量控制的.區域內,還需符合重點污染物控制的總量要求;
2、與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3、堅持技術進步,貫徹“以防為主,以治結合”的方針;
4、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改進現有生產工藝,采用能耗、物耗低、環境影響小的生產工藝,實現工業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生產全控制過程的轉變。
環境設計的原則 篇4
一、建立主體
在庭院景觀構成中,將一個元素或一組元素從其他元素中突出來,就產生了主體。主體設計元素是庭院空間中的一個重點或焦點。如果構成中沒有一個主體元素,空間中就沒有一個元素或部分可以使目光停留。
二、保持統一
保持統一可以被看作是貫穿庭院景觀布置的線索或主題,將沒有聯系的部分組成一個整體。統一也是指設計構成中各元素之間的和諧關系。統一的原則會影響到每一個設計元素以何種大小、形狀、顏色和質地出現在其他設計元素組成的環境中,當設計對象達到統一,就會讓人覺得整個設計渾然一體。
三、保持韻律
韻律是由音符中潛在的順序所形成的,通常稱為節拍。在庭院景觀設計中能產生3種韻律方式:1、重復;2、倒置;3、漸變。
四、產生對比
對比是將兩種相同或不同的庭院景觀設計對象作對照或互相比較。為了突出或強調局部景觀,把相互對立的體形、色彩、質地、明暗等的景物或氣氛放在一起表現。形成一種強烈的戲劇效果,營造一種鮮明的、顯著的審美情趣。
五、適當重復
重復是指在庭院景觀中反復使用類似的元素或有相似特征的元素。因為這些元素有許多共同之處,所以能產生強烈的視覺統一感。缺乏重復或相似性的設計對象在視覺上必定是混亂的。當然,完全重復也會導致單調乏味,人的眼睛很快就會厭倦。
六、加強聯系
加強聯系是指將庭院景觀中不同的'元素或部分連接到一起.人的目光就能很自然地從一個元素移到另一個元素上,其間沒有任何間斷。
七、把握均衡
庭院景觀空間要表現均衡,例如,大塊松軟的物體可以和小塊且沉重的物體保持均衡。
八、控制尺度
在一個庭院景觀中適宜的比例和尺度由許多因素來決定,包括建筑、周圍環境、面積等。
九、質地安排
在庭院景觀中安排景物,包括植物與非植物在內得景物。應該注意景物表面顯現的質地,要將質地相近的放在一起。質地相近所取得的觀賞效果才有協調感。
十、提升趣味
在面積較小的庭院景觀中,可以創造低墻、漸漸消失的小路或好像還蘊藏著植物的空間。焦點在提供庭院景觀趣味性方面是很重要的,一個吸引人的焦點。
【環境設計的原則】相關文章:
盤點環境設計的原則04-19
居住區環境設計的原則12-07
適老環境設計3大原則03-17
購物中心外部環境設計原則和方法12-05
公共環境設計中通用設計的七大原則03-29
環境設計基本知識之環境設計建議04-08
環境設計理念06-13
有關現代環境設計的思考09-19
環境設計的特征及要求介紹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