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筑的光環境設計手法
光透過層層穿透的玻璃,將分隔空間內的人物和景象,在視覺可感中穿越瞬間、“同時展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建筑的光環境設計手法,歡迎閱讀。
光透過層層穿透的玻璃,將分隔空間內的人物和景象,在視覺可感中穿越瞬間、“同時展現”。其效果引發空間的相融,此“融”是一種多重疊影,不僅在構建認知過程中增加了一層和實物間的距離感(因為玻璃的存在),也同時消除了距離所具有的隔間傾向(因為透明性),得以生成時間重疊的感受。實物與玻璃映像的重疊,使形象在眼中的視覺,呈現出那種近乎糅在一起的去形狀框限作用中必然產生的朦朧感。而朦朧的輪廓正隱然建立起距離間隔的存在,若虛若實,宛如幻境卻在真實之中。眼能見卻伸手不可及,是真實中的夢幻。
月影的灰色世界呈現了褪除日光干擾后的一面,僅存顏色的殘留,其淡淡的色調將鐘表(物理)時間精確的刻度給模糊掉,制造出陌生又不分遠近的氛圍,這種現象循著反饋的線路,模糊了感官知覺日常的明確,萬物在此空間內都呈現消退的面向,只剩滿室寂靜與孤獨殘留下來,亦是20世紀末某些日本建筑現代禪意的空無指涉。
色彩的退卻隱然指涉著物質世界的淡化,但若要將身處日常生活空間中的人轉置入非日常生活現實的狀態,建筑空間相對于此一途徑能做的,是透過空間序列以凝縮轉移人的感官統覺,呈現出非日常慣性的另種情境。年輕豐盈的顏色只能在明亮的日光下存活,愈高昂的色彩愈需要吸食充沛的日光能量,星光暗月永遠與艷麗無得相見。卡爾納普(RudolfCarnap)在《世界的邏輯結構》(TheLogicalStructureoftheWorld)中論及:“顏色并不具有時間或空間的任何決定(它們是以純粹現象學的意義來意指的)顏色與心理對象之間的差異存在于一個表象的內容之間的差異。”卡爾納普純就顏色客觀面而論,但在日常生活里,事物的顏色經驗卻對應在光線流轉之中,并與時間的遷移間接連結。
“傳統上,色彩具有心理和道德上的暗示意味。或者它是被事件、儀式、社會角色由外強行加上。在傳統上,受制于線條的內在意義和封閉性。色彩的意義 大部分也是外來的;它暗喻著已被編碼的文化意義。在它的象征意義最貧瘠的時候,色彩被化約為簡單的心理學。色彩的‘地位’特別如此,因為它太過引人注目,色彩對內在性構成了一個威脅。色彩的世界因此和價值的世界相對。”
【建筑的光環境設計手法】相關文章:
住宅空間光的環境設計03-20
建筑內部的環境設計03-20
居住小區景觀環境設計手法有哪些03-11
建筑設計與環境設計的關系03-05
居住建筑室內光環境設計03-09
室外景觀引入室內環境設計的創作手法03-06
環境設計理念06-13
建筑室內環境設計和美術色彩的搭配03-06
影視構圖手法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