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范例
引導語:在語文的公開課結束后,教師們在教學 有哪些需要反思的呢?接下來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篇一: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
《小池》教學反思
《古詩兩首》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其中《小池》一詩作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陰、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來引導學生學習這首古詩。
一、以讀為本,讀通讀熟。
把課文讀通,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讀書,須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因此,在學習這首古詩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把古詩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句。接著用課件展示本首古詩中要求認識的6個生字,采用帶拼音讀、打亂順序讀,去掉拼音讀,個別讀、領讀等多種形式來讀準字音后,再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古詩,把古詩讀熟,讀得瑯瑯上口。
二、淡化詩意,品析誦讀。
學習古詩,除了要讓學生讀懂讀好之外,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這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很難的。新課程提出,要重視學生自己的體驗,這是很正確的。讀這首詩,小朋友看到的是什么呢?他們想到的是什么呢?這就是他們自己的`體驗,我們老師是無法替代的。讓他們讀一讀,說一說,想一想,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三、展開想象,深入詩意。
在教學古詩《小池》時,我讓學生反復誦讀,重點指導學生讀好最后一句“早有蜻蜓立上頭。”教學生一字一頓,搖頭晃腦地朗讀,在抑揚頓挫中讀出蜻蜓的可愛和俏皮。然后播放歡快的輕音樂,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朗誦詩歌,想象蜻蜓飛到荷葉上來干什么。有學生說:“蜻蜓飛累了,到荷葉上休息一會兒。”有學生說: “清晨,蜻蜓口渴了,飛到荷葉上喝點露珠解解渴。”有一個學生更有想象力,他說:“蜻蜓在空中飛呀飛,它看見新長出來的荷葉一個人太寂寞了,飛下來和它交個朋友,聊聊天。”多么富有詩意的語言,也只有天真的孩子才有如此的美妙的想象。
篇二: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
這節公開課,我是想要探索如何進行活動課的教學,并希望與同行們互相探討,共同解決長久以來在綜合性學習方面存在的困惑。我主要嘗試了以下三點:
第一,創建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模式。針對以往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不大、置身事外的現象,把教學的起點定位在學生現實的學習狀態上。為了激起學生濃厚的自主探究興趣,我對本單元的教材進行了再處理。結合我校學生實際,變“漫游語文世界”為“走近孔子”,目標直指《論語》及孔子,有的放矢。活動準備階段,以公開課為契機,鼓勵學生勇于展示,為集體和個人增光,把局限于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變被動的完成學習任務為積極主動的參與。
第二,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解決問題,體會合作的成功與分享的喜悅。在活動目標的設置上,突出強調小組的核心凝聚力,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努力使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究并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
第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真正“活動”起來。課堂上教師的的作用應該是“拋磚引玉”,一堂課的最終目的不是展示教師,而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方法,領悟道理,受到熏陶感染,并能夠自由地享受學習之樂。這節課,教師只在開始上課時激情導入,結束時總結并指導作業,中間部分只是隨機點評和補充,其余的時間都交給小組代表做匯報發言。
但是,課堂最后生成的效果并非完全如我課前預設的那樣。首先,表現在時間和節奏的把握上。前期的組織過程有點疲沓,小組代表人數偏多,有部分資料重復的現象未加以調控。因而最后教學用時不夠,沒有進行活動評價和小結,鞏固練習的部分處理也太快。其次,活動的分組缺乏科學性。我是按座位就近的方式分的小組,事實證明,這樣分組是不科學的。因為沒有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在交流匯報中,有小組內容重復的現象。還有,活動成果的生成方式單一。在活動課結束時,為了鞏固活動的成果,我讓學生每人完成一道成語和名言積累題,此外,建議各小組把活動的內容辦成手抄報。但我在指導的時候,太過粗糙,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反而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和表現形式。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范例】相關文章: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05-25
語文公開課教學反思范文06-06
英語公開課教學反思06-07
英語公開課教學反思范文06-07
棉花姑娘公開課教學反思08-22
中學英語公開課教學反思05-26
英語老師公開課教學反思06-03
中學語文公開課反思精選范文05-25
思想品德公開課教案與教學反思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