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公開課教案
這篇文章是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埃里希·弗羅姆《愛的藝術》中節選出來的。《愛的藝術》一書闡述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種能力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性學到手的一門藝術。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孩子愛的能力發展階段及特征,理解父愛和母愛的特點與本質區別,了解作者關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念;
2.把握的結構,體會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理解作者對父愛與母愛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2.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習經驗等,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學生初步掌握梳理結構,并抓住關鍵句子,深入體會含蓄蘊藉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信息與作者的觀點;
2.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體會觀點與材料的結合,探究作者對父愛與母愛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對文章進行結構分析。體會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2.難點:對父愛與母愛的本質的理解及部分關鍵語句的理解。
【教學方法】
1.教法:點撥法、提問法、歸納法
2.學法:品讀感知法、勾畫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設想】
由于理論性比較強,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一下子把握整篇文章的內容有相當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根據過渡句、總結句、中心句等標志性語句弄清課文結構層次,理清思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通過討論、發言交流等形式體味關鍵語句、難點語句的含義。最后,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其中把握“父母對孩子的愛”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鼓勵學生對弗羅姆的觀點大膽質疑,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評價。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激發學生情感,引導學生學會愛父母,做一個具備愛的能力、懂得愛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大家還記得孟郊的《游子吟》嗎,現在我們一齊朗誦一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體味了慈母的溫情,同學們想一想,之前我們學過有哪些描寫父親的文章,可能我們初中時學習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最為記憶深刻,父親的背影一直印刻在作者與我們讀者的心中。父母之愛是我們永恒的歌唱,父母給了孩子最質樸最無私的愛,而孩子也應懷感恩之心去回報父母,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交流愛的傳遞。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從理性高度審視人間至愛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二、整體性感知:
(一)作者簡介
弗羅姆(1900~1980)德國精神病學家,新精神分析學家。他是“新弗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派最重要的理論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一生寫下了大量著作,《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選自他1956年所著《愛的藝術》一書,是其中第二章《愛的理論》的第二節。弗羅姆認識到父愛和母愛的不同,并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父愛的性質,典型地體現了他的學術淵源——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綜合,既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又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
(二)學生閱讀課文,并勾畫文中關鍵句,提出問題
1.題目為什么叫“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而不叫“父母對孩子的愛”,說明原因。
因為包含兩個方面的愛:一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另一個是孩子對父母的'愛。
2.那么哪些部分主要寫孩子的愛,哪些主要寫父母的愛? 這兩部分的過渡句在哪里?
1-3 段 寫孩子的愛,愛的能力的發展4-8段 寫父母的愛,愛的對象的發展母愛父愛的根本區別9-10段 綜合父母,達到靈魂健康成熟過渡句:同愛的能力發展緊密有關的是愛的對象的發展
(三)梳理文章的結構并把握文章說明的內容
再一次瀏覽全文,學生討論后劃分文章結構,概括每一段內容。
文章共分三個部分
1.一個人的愛的能力發展。(1—3)
①嬰兒時期,是一個自戀階段;
②生長發育階段開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且被母親無條件地愛,作者還談到了母愛的本質;
③少年時代通過自己的努力喚醒愛,創造愛。
2.愛的對象的發展及原因。(4—7 )
④最初幾個月和最初幾年,同母親的關系最為密切;
⑤指出母愛的本質是無條件的,因此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渴求母愛
⑥母愛與父愛性質上的根本區別;
⑦闡述父愛的本質
3.探討了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就是父愛與母愛的綜合的問題。(8—10)
⑧提出對父愛和母愛的不同要求
⑨提出成熟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⑩總結全文
三、理解性研討:
1. 引導學生簡要概括文中所論述的母愛和父愛的特點,分析母愛和父愛有什么本質區別,來認識其各有什么積極面與消極面?
母愛
特點: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積極面: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為渴求的。
消極面: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取,不能受掌控和支配。
本質區別:無條件的
有條件的
父愛
特點: 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親從孩子六歲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生活的自信心
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象。
積極面: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極面: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2.“母愛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贏得它, 也不用為此付出努力。”句中“祝福”和“和平”是什么意思?
“祝福”寫出了母親對孩子的`真切關心與愛護,包含有無私的、純粹的、不求回報的意味。而“和平”一詞用得尤為巧妙,韻味頗豐。它不僅指出了母親溫柔、平和的特點,而且有一種博大、寬厚的感覺,與下文的“大自然”“大地”“海洋”等詞語結合起來,更能寫出母愛的深度。
3. 文章提到兩種愛的原則,一種是“我愛,因為我被人愛” “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 另一種是“我被人 愛,因為我愛人” “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說說這兩種愛的原則的區別?
前一句,“被人愛”是原因,“愛人”是結果。因為被人愛,所以我愛人。以自己為中心,強調先獲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愛的方式。后一句愛人是原因,“被人愛”是結果。因為我愛人所以我被人愛。先付出再獲得,是對愛成熟的理解。童稚的愛是單向的、簡單的、自我中心的,而成熟的愛是雙向的、相互的,更加復雜,也更加美好。
四、拓展延伸:
作者認為,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著他不是依賴父親、母親給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
1. 一個成熟的人為什么要把父親的良知和母親的良知綜合起來?
2.回想自己成長的道路,是否感受到這兩個世界對你的影響?這兩個世界將給你的人生帶來什么樣的境界呢?
3.我們又怎樣努力在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
五、評價性鑒賞:
在深入理解作者觀點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體驗、閱讀體驗,對于作者的觀點,可以從不同角度去闡發、評價。
1.作者指出的.父愛與母愛的本質,以及他們的積極面、消極面,你認同嗎?并說出理由。
2.你認為作者所說的母愛與父愛的不同之處在于母愛是無條件的這種觀點成立嗎?(言之成理即可)
六、本課小結:
不是簡單的對父愛與母愛的歌頌,而是為了構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展進行的剖析。也就是“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系發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系,最后達到綜合。”就如同有人說過“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同學們現在是高中生了,如果像弗洛姆說的應該是“克服自我中心階段,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一,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愛比被愛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快樂!”的階段了,我們應該來想想怎樣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培養訓練自己對父母的愛?在享受無私而博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為愛而更為富足!
七、布置作業:
讀了文章,對母愛、對父愛,你一定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你會給自己的父母提出怎樣的建議?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板書設計】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弗羅姆
母愛 + 父愛
孩童的愛
愛的能力
愛的'對象
愛他人,創造愛
成熟的人
【高一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過秦論》公開課優質教案02-26
高一語文《世間最美的墳墓》公開課教案設計02-26
語文公開課教案《爭吵》01-23
小學語文《奇異的琥珀》公開課教案01-23
語文公開課《蒲公英的夢》教案01-23
小學語文公開課《陽光》教案01-23
小學語文《詹天佑》公開課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