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服裝設計中的面料扎染
傳統扎染服裝在我國的歷史悠久,具有樸素和獨特的審美趣味而深受人們喜愛,并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展,體現了我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現代扎染成衣更保留了傳統,現代扎染成衣的設計與傳統扎染服裝相比有很大的區別,研究現代扎染成衣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扎染的發展歷史狀況
扎染的發展歷史扎染在我國的起源很早,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扎染是我國古老的印染技法,在我國歷史上曾經是無比的輝煌,流傳至現代,扎染仍以它獨特的魅力深深的吸引著一部分人。唐代時的扎染技術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流傳也很廣。五代時扎染仍然沿襲唐代的繁盛,繼續發展。到了宋代,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制作精美的扎染制品當中。后來,隨著戰亂的發生、明清資本主義的萌芽、歐洲化學染料的輸入以及扎染自身的工藝不能適應批量化生產的需要,在沿海、中原一帶不再受采用,只在一些偏遠地方保存了下來。現在在我國的云南大理、四川自貢、貴州、湖南等部分地區還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傳統扎染工藝。特別是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是目前國內傳統工藝保存完整、生產規模較大的地方。
二、扎染的藝術特點
如今,紡織行業的產品日益更新,工藝技術越發先進,但扎染的魅力卻無可抵擋。具體說來,扎染在審美方面有以下幾個特征:
1、暈化:暈化是在扎染過程中由于捆扎的松緊度不同,使布在染色過程中吸收色料不同而產生的一種肌理效果。在這種暈化過渡自然,給畫面帶來蒙朧色彩。由于色粒的滲透不一樣而形成的暈化效果,帶來抽象、夢幻、縹緲之感,令人產生無盡的遐想。
2、褶皺:扎染是運用縫、折、捆多種手法制作完成的,這些制作手法都會使織物產生褶皺,在染色的過程中,染料就可能出現附著與不附著之處,其出來的結果便是色彩斑斕,皺紋錯綜,別具意味。褶皺是在扎染的制作過程中產生,不同的針法和折法所形成的褶皺在織物表面交錯相映,又組成獨特的紋理。
3、浮雕感:扎染的浮雕感也是在制作過程中產生的,并且與褶皺相伴而生,褶皺沒有了,浮雕感也就消失了。在制作過程中,由于捆扎和染色中的高溫的作用,一些點和面在拆線完成之后依然隆起,保持有凹凸褶皺,在平滑的織物上猶如浮雕般精心刻出,使花紋具有了立體感。這些浮雕般微微凸起的花紋,在不同的光線照射下,顯出微妙的色彩變化,色彩的層次也更豐富了。
三、扎染在服裝設計中的表現
扎染的防染工藝技法多樣,防染原理是利用線繩等按一定要求捆扎織物,使未捆扎部分染色,從而形成一定的花紋和圖形。基本方法主要有兩種:針縫法是用針線將描好的圖案沿著輪廓線串縫起來,一般來說,要求圖案輪廓不能過于復雜,一個基本圖形的輪廓要一根線縫完,不能中途接線或打結。捆扎法是直接在織物的局部或整體用線繩進行纏繞捆扎后染色,具有制作速度快,暈色效果自然,形象或粗獷或抽象等特點。
扎染工藝技術運用恰當與否控制影響著現代扎染成衣的款式,每款服裝在進行設計時都有重點,同樣扎染成衣的設計重點應是在其變化多端的面料顏色和圖案紋樣,所以款式設計變化不宜太復雜。過分夸張的設計及繁瑣的服裝結構手法不但在扎染成衣的色彩圖案的面料上不容易表現,而且還會喧賓奪主。當下扎染成衣部分是運用成衣而非面料來進行扎結染色的,太多的結杠分割線會影響扎染過程中染色效果的統一和穩定性以及增如扎結的難度。現代扎染成衣為了滿足現代人的審美情趣,減弱了些其所具有的民族風格。跳出了傳統扎染圖案設計中固定的、程式化的構成形式,在扎染圖案方面多選擇以抽象的幾何幽案,或單獨的不規則紋樣,或漸變的簡潔淡然的風格。
扎染的染色一般分為單色染和復色染。單色染,就是指用調配好的染料顏色一次染成。單色染在操作技法上較簡單,容易把握。復色染,指將織物進行多次染色,使其呈現豐富多彩的效果。
四、總結
扎染從產生開始就是以應用為主,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應用,作為流傳近兩千年的傳統工藝要想獲得新生,必須要和時代相結合。這是歷史發展的現實和必然,我們不可否認。但是,我們也應看到,作為傳統手工藝的扎染也具有它的現代價值,它在人文精神、情感寄托以及對現代設計的啟示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倡民族化設計的今天,具有現實的意義,同時改變扎染成衣品種單一,時尚感不強的現狀,設計出既帶有扎染手工的韻味同時又能走入市場競爭銷售的現代扎染成衣,發展壯大扎染成衣產業。
【服裝設計中的面料扎染】相關文章:
服裝設計中的面料改造09-28
PU面料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07-04
綠色面料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10-13
服裝設計中面料的重要性10-01
現代服裝設計中面料的肌理再造09-13
服裝設計從面料入手06-12
服裝設計面料分析09-06
服裝設計與面料的聯系10-11
服裝設計襯衫哪種面料好07-26
服裝設計面料再造的創意思維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