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總結-工作總結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總結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發展,農村剩余青年勞動力不斷增加,但其素質提高緩慢,造成農村剩余青年勞動力惡性膨脹。近年來,三都縣各級各部門積極想辦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采取分鄉鎮教育、培訓,領辦項目,勞務輸出,提供服務等措施,使全縣農村剩余青年勞動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轉移。
20**年,根據國務院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陽光辦的關心指導下,我縣積極組織培訓轉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務。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是一項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舉措。
一、我縣農村青年勞動力總體狀況
1、我縣農村青年的規模與結構。
根據全面統計,20**年我縣14—35歲農村青年6.6萬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歲外出務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縣農村青年轉移狀況與特征。
從總體上看,我縣農村青年轉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農村青年轉移數量增加。近幾年,我縣農村青年外出數量呈現上升趨勢,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從事二三產業,農村青年向非農業轉移,已成為我縣農村的一道“風景線。
特征之二:農村青年轉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在農村青年的轉移中,具備初中文化的青年農民唱主角,是主力軍,占到80%以上。這些人頭腦靈,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闖蕩見世面、學技術的欲望高,去外地謀求職業的機會大。
特征之三:工業、建筑業、制造業、商業、飲食業和服務業仍是農村青年轉移的主要行業。在20**年,農村青年轉移的行業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生產建設第一線和低層次的商業飲食服務業,主要流向為深圳、東莞、廣州、上海、福州、北海等發達地區,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縣青年轉移具有明顯的兼業性。這些外出務工的農村青年絕大多數還保留著對土地的承包權,每年除在外務工外,農忙季節都要回家從事農業生產。
3、農村青年轉移的積極作用。
農村青年向非農產業的大轉移,對緩解農村就業壓力,增加農民收入,繁榮縣域經濟,促進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重要作用。
第一,農村青年以其工資要求低、就業期望值不高、勤勞能干、能吃苦等特點,增強了在城市就業的競爭性,這對促使我縣勞動者就業觀念的轉變,推動勞動就業制度的市場化改革具有積極的作用。
第二,農村青年在城市從事的大多是臟、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醫護、環衛、建筑等特殊服務,對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適應社會化服務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農村青年向城鎮的轉移,是城鄉之間勞動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動過程,更多地表現為追求在城市擴大視野、增長見識、掌握技術等人力資源積累,通過城市經濟的“擴散效益”,為農村的城市化、工業化發展注入更多資金、技術、信息,對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農村青年向非農業轉移,是解決農村剩余青年就業以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據調查,外出農村青年的年平均純收入為3000元左右,比全縣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大約高出1500元左右。
同時,外出青年返回農村,又將城市的生活方式、觀念及有關信息帶回農村,對于縮小城鄉生活差距,改變傳統生活方式,提高消費水平與生活質量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客觀上為開發農村消費市場做了觀念和物質的準備。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工作機構。
為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我縣把此項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成立了以縣農業局副局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陽光工程辦公室,配置了相應的工作人員專抓此項工作,制定了培訓計劃和方案,對培訓專業、人數、時間、方法提出了具體要求,做到了年有規劃,月有安排,有底數的步步推進。
(二)、狠抓培訓基地建設,提高培訓質量。
為將我縣陽光工程項目實施好,工程領導小組認真對縣內的教育培訓機構進行審核,通過對師資力量、教育教學設施、培訓經驗的對比,認定三都縣勞動就業辦和三都縣民族職業教育中心為我縣培訓基地,這兩個培訓基地有一定的培訓經驗、培訓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能提高培訓人員素質,保證受訓農民的轉移就業。得到認定后,這兩個基地及時地安排人員,成立了項目實施小組,購置了相應的教學設備,確保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認真調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訓近年來,我縣每年都要采取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方式,對農村青年思想狀況進行調查。
從近年來的調查結果來看:廣大農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為強烈,60%以上農村青年認為增收無門路,其原因,67%的農村青年認為缺乏技術,37%的農村青年認為缺乏資金,他們普遍認為外出是解決技術和資金問題的有效途徑,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務工。
(四)實行訂單培訓,提高就業率。
我縣采取整合社會資源,借機發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條培訓與就業結合的培訓形式。與企業的培訓基地聯合,由企業出就業崗位,出培訓設施設備,出技術力量,就業辦負責招生、教學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學于一體,同時容納幾十人的培訓基地,如由深圳市愛德康珠寶首飾公司、東莞市石排鎮金飛達電子廠、深圳運發集團等企業提供就業崗位,創辦了技工技術培訓班,取得了多名大齡農民工集體就業的好成績。
這種培訓方式是我縣與外地一些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公司、企業合作的碩果,我們借助這些公司的技能設備和師資力量舉辦培訓班,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由我縣培訓基地教師和企業培訓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現深圳市愛德康珠寶首飾公司已招收農村勞動力學員96名,東莞市石排鎮金飛達電子廠已招收440名。
(五)加強培訓管理,搞好跟蹤服務。
搞好農民工轉移就業跟蹤服務是轉移農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環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結合實際不斷充實完善,每個月都進行就業培訓跟蹤服務。
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務:
一是與企業建立了信息聯系制度,經常性地了解輸送的農民工的工作、生活情況;
二是加強與鄉鎮就業指導站聯系,引導廣大青年合理流動,與法律服務站共同維護外出務工青年合法權益,提供法律幫助等。
其次,是協調黨政及有關部門為農村青年外出務工或在家領辦項目提供政策、資金、物資幫助。
再次,營造氛圍,對外出務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帶頭人、返鄉創業的青年典型進行大力表彰和在報刊、電視臺等媒體上對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政策措施、辦法等進行大力宣傳,從而營造一個為轉移農村剩余青年勞動力服務的好環境,解決好他們的后顧之憂。
(六)運用多種方式,拓展就業渠道實現轉移才能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我們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中始終貫徹這一思想,以縣場需求為導向,以轉移就業為目標,實行培訓與就業掛鉤的方法,確保培訓質量,拓展就業渠道,使培訓工作實打實,不走過場。
為了能妥善解決參加培訓人員的就業問題,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多次深入21個鄉鎮的勞務站進行調查研究,聯系用工單位;
其次,運用電視、廣播、粘貼廣告等多種傳媒方式刊登信息;
第三,建立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基地,把縣鄉村三級勞務聯絡捆綁在一起,實行資源共享,打造就業平臺;
第四,建立培訓就業中心,專人負責就業工作。
針對我縣屬勞動力輸出地區的情況,就地為培訓的勞動力找婆家,一個人一個人的落實,已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報帳機制,實行專款專用我縣的“陽光工程”項目款由縣財政局、農業局陽光工程辦共同管理,培訓基地將招收的農民工進行培訓,對合格的農民工,由培訓基地及工程辦的人員共同送達廠家,經過企業一個月的崗前培訓,上崗就業,由接收企業提供簽字蓋章認可接收人員名單,縣財政局、農業局陽光工程辦根據就業人員數量按比例將補助款撥付給培訓基地。這樣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訓基地提高培訓質量,提高所招收的農民工的就業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訓與轉移情況今年我縣共培訓8期、600人,完成了今年轉移培訓任務,就業辦共轉移培訓536人,職教中心共轉移培訓64人,主要轉移到深圳市、東莞市等,培訓專業有電工電子、機械制造、駕駛員、乘務員等。其中深圳市愛得康珠寶首飾公司接收96人,東莞市石排鎮金飛達電子廠接收440人,深圳市運輸發展集團公司接收64人。
(二)農民工就業情況今年轉移的600名農民工,主要從事首飾加工、電子設備制造和客運駕乘等行業,勞動強度相對較輕,而薪酬卻相對高一些,據第一批赴愛得康珠寶首飾公司就業的農民工反饋的信息,他們的月工資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過一定的培訓,有的農民工已升為領班、組長,就業環境相對穩定。
(三)效益
1、經濟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統的培訓,所輸送的農民工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工作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今年輸送的600名農民工全部得到就業,月工資比自行進廠就業的工人高150元左右,月純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計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將達290萬元左右。這可進一步改善農民工及家庭的生產生活條件,對促進家鄉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社會效益由于培訓轉移的農民工就業有保障,且收入相對較高,對其他的農民工震動極大,第二批輸送進廠就業后,來報名參與培訓的農民顯著增加,由于培訓經費和名額有限,我縣篩選了一些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人員組織培訓,剩余的則輸送進其他一些廠家就業。
通過有效轉移,增加了農民工的收入,擴大了民工的視野、增長了見識、掌握技術等人力資源積累,通過城市經濟的“擴散效益,為農村的城市化、工業化發展注入更多資金、技術、信息,對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20**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存在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全縣發展不平衡,好壞差距明顯加大,個別鄉鎮不能正常開展工作;
二是對轉移培訓認識不高,還沒有真正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作為發展機遇,拓展職能的高度來抓,部分鄉鎮分校畏難情緒還很大,工作力度不夠;
三是職業技能培訓的基礎條件還不能適應培訓工作的需要,缺乏獨立開展培訓工作的物質條件和技術力量;
四是招生、培訓、就業服務一體化機構還不健全,業務工作還不成熟;
五是跨區輸出沒有實質性進展,這些問題將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決。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20XX年重點抓好:
一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機制建設的提高,縣鄉(鎮)三級要健全勞務培訓站,配齊專職人員,達到招生、培訓、就業、服務一體化能力明顯提高;
二是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建設的提高;
三是多措并舉搞好農業科技創新培訓方式,使農業科技培訓質量有明顯提高,努力借助勞動部門摸清本地農村勞動力資源底數,在利用廣播、電視、科技下鄉進行農業科技培訓的基礎上,聘請有經驗的教師,組織開展農業科技專題培訓班,提高農業科技培訓質量,把農業科技培訓與打造三都縣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特色結合起來,適應我縣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的客觀需要;
四是充分利用職業教育服務中心的場地、設施、師資等力量,發揮我縣職業培訓優勢;
五是加強農村青年培訓,主要針對外出青年要從事的項目有針對性地對農村青年進行培訓,20**年計劃組織培訓1o00人,培訓電工、焊工、家政、縫紉、烹調、美容美發、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種;
六是加強引導,引導廣大農村青年合理流動,避免肓目流動。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總結-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認定工作總結范文12-26
上半年農村勞動力的培訓轉移工作總結范文12-29
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總結范文12-26
上半年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總結01-19
上半年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總結12-28
關于上半年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總結02-01
導游年審培訓工作總結06-17
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審計01-23
【精】農村勞動力培訓計劃9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