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同懸空寺導游詞
懸空寺位于中國第九大古都、中國歷史名城、中國雕塑之都、煤海之鄉的大同市東南約65公里處,小編下面為大家整理關于懸空寺的導游詞,歡迎閱讀參考:
懸空寺創建于北魏后期(大約為公元471——523年),已經經歷了1400多個年頭。現存建筑是明、清兩代修建后的遺物。位于恒山腳下,在大同市渾源懸城城南五公里處的金龍峽內西巖峭壁上。懸空寺寺門朝南,寺內有樓閣殿宇40間,有各種銅鑄、鐵鑄、泥塑、石雕像80尊。三圣殿內的釋迦、韋馱、天女等塑像,形體豐滿,神態感人,是懸空寺內彩塑中的佼佼者。更為特殊的是地處懸空寺最高層的三教殿內,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耐人尋味。佛教、道教、儒教始祖同居一室,確不多見。
懸空寺雖幽居深谷,但有恒山水庫依傍。恒山水庫蓄水1300萬立方。溢洪閘全開時,峽谷內飛流噴涌,山水相交,渾然一體,結懸空寺的奇景又增添了秀色。“壯觀”二字,刻在懸空寺北的巖壁上,相傳“壯觀”二字是唐代大詩人李白親筆所書。唐代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進入金龍峽后,被懸空寺奇險的建筑深深地吸引,在石崖上親筆寫下了“壯觀”二字,為了表達激動之情,書寫完后,隨手一揮在“壯”字的“士”內加了一點,不知情的游客還以為是李白寫了一個錯別字呢!“壯觀”二字隨著年代的推移,數千年的風化,已無法辨認。
1990年,國家撥專款維修懸空寺時,依據流傳拓片原跡,將“壯觀”二字重新鐫刻在寺下的峭壁之上。金龍峽東岸的懸崖半山腰內,大家可以見到古代遺留下的棧道,這是古代在懸空陡壁上用木架起的道路。據說,棧道是北魏道武帝年間(386-408年)修建的,棧道石孔遺跡仍然保留下來。棧道古稱“云閣”,它與西岸半山之中的懸空寺之間,曾有一座架空懸橋,古稱“虹橋”。古人將這兩處合稱“云閣虹橋”,為當時恒山古景之一。如今“虹橋”已毀,僅存“云閣”,陡峻直立的石壁之上鐫刻著“云閣”兩個大字。過去的“云閣虹橋”,現在已成為“壯觀”的“云閣”,大家觀瞻著這二處的四個大字,無不為這些驚、險、奇、巧的建筑痕跡而驚嘆叫絕。從“壯觀”和“云閣”前留影后,大家來到懸空寺山門前,因為寺宇大都懸空,故稱“懸空寺”。
懸空寺的由來,有二種說法:按佛教傳說,古時候金龍峽山洪經常泛濫,山谷下的百姓民不聊生,人們想建一座寺院鎮壓山谷的妖怪,又礙于“佛不上山”的忌諱。于是,想起了在山崖上懸空建起了寺院,起到鎮妖的作用。按道教傳說,北魏王朝將恒山作為道家重要的道場之一,進行說法修煉,古代工二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設計建造了懸空結構的建筑。進入懸空寺的山門,領略一下這座神奇的建筑。據各類史籍的記載,懸空寺建成于公元六世紀的北魏晚期,以后各代屢次重建修葺,明清時期的建筑達到極盛,因此現以明清建筑為主體。
從谷底向上看,懸空寺很“懸”,懸若長虹。攀上寺院的感覺,則更“懸”,腳踩薄板,猶如置身于空中樓閣之中。當地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民諺。文人雅士則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詩句。懸空寺現距地面高約50米,據專家考證,懸空寺初建時期,應與地面的垂直高度近百米,由于上游河水的沉積泥沙將地面抬高到現在的高度。懸空寺懸掛在峽谷西側的石崖中間,略呈內陷的弧形石崖,將寺懸在高處,與峭壁構成一體。
40間樓閣殿宇置身峭壁,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僅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子。其實,有的木柱受力,有的卻是虛設,根本不受力,僅起到裝飾作用。由于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的巖石里,使得懸空寺成為一座懸而不空,看似若空的建筑。
懸空寺的“巧”,體現在巧妙借助峭壁的地形。上利用石崖頂峰突出的山勢,構筑成天然的大屋檐;中間在僅有的空間,將寺廟的殿宇和樓閣錯落有致地銜接起來;下部巧借幾根纖細的木柱支撐,加重了懸的氣氛。懸空寺因地制宜,揚長避短,虛實結合,整體建筑有山門、鐘樓二樓,大殿,配殿,雜殿等應有盡有,僅限的空間小巧玲瓏,具有一般寺廟的形制和規模,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站在寺院內,可能感覺到了擁擠,確實有些小,這里長不及10米,寬不足3米,為一條狹長院落。寺院以西為正,寺門向南而開,南北各有危樓對峙,既是鐘鼓樓,又是門樓。院西依崖建造雙檐平頂樓閣佛堂一座,穿過院落向北,自鐘樓內可攀梯而上n佛堂內有三佛龕、太乙龕和關帝龕。佛殿的頂部分別建迦蘭、送子觀音、地藏殿。同居一室三佛龕、太乙龕和關帝龕。三佛殿義稱大雄寶殿,供奉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三佛屬明代塑像,采用工藝復雜的夾佇塑像法制造,特點是堅固結實,輕巧美觀,易于保存,為不可多得的珍品。
從寺院出來,就是懸空寺南北二樓。當腳踏在曲廊或棧道上,仿佛感覺到懸空寺在輕微搖晃,請大家把穩欄桿,注意安全。大家看到陡崖上洞眼密布,這些洞眼*人工鑿開,然后插入飛梁,在堅硬的巖石里插入2/3飛梁,另外1/3則挑出崖外,再在上面鋪板立柱,最后建成殿閣樓臺。如果你觸摸一下主柱,會感覺到它的晃動,這是因為懸空寺的受力重心點在巖石里,寺下面支的立柱僅起到支撐的作用。人們了解到木柱起的作用時,更加重了懸空的感覺。當你看到了寺底支撐的木柱時,仿佛又感受到懸空寺的穩重性。
懸空寺雖然懸在高空,但頗有穩重的安全感。站在南樓內,三層有純陽宮、三官殿和雷音殿。純陽宮也稱呂祖廟,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呂洞賓是山西永濟永樂鎮人,道教中封真人而號“天尊”。三宮殿是懸空寺整個建筑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殿,殿內塑像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賜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為民解厄的水官。泥塑最高約2米,是懸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帥,龜蛇二將。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樓最高處,佛教認為佛祖釋迦牟尼弘揚佛法時,聲音如雷鳴般響亮,所以稱雷音殿。
從南樓抵達北樓時,要必須通過空中棧道,棧道上方的石壁上,有“公輸天巧”四個大字,公輸指古代建筑巧匠魯班,棧道巧妙將兩樓貫通,真是巧奪天公。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兩尊北魏時期鑿刻的佛像,為懸空寺的建筑年代提供了證據。北樓的三層內分別為五佛殿、觀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于最低層,供奉五佛而得名,五佛亦稱五方佛,以大日如來最突出,為佛教中的密教。觀音殿在樓中層,供養中國人民喜歡的觀世音菩薩。佛教傳人中國時,觀音是“男身女相”的古代貴婦形象,宋代以后,民間流行的觀世音菩薩像,則完全演變成為一個古代仕女的形相。地處最高層的三教殿內,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耐人尋味。將佛教、道教、儒教始祖同堂供奉,已堪稱中國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話。
站在北樓最高處,憑欄遠眺。對面的恒山主峰,高聳人云,巍峨挺拔。南面百米之外是恒山水庫,蓄水達1300萬立方米,景色明麗。夏日,兩側青山聳立,黛色的山巒在水中倒影映現,清波碧浪。當溢洪開閘時,峽谷內頓時飛流噴涌,濤聲大作,氣勢磅礴,山水相交,渾然一體,給懸空寺的奇景又增添了秀色。
【大同懸空寺導游詞】相關文章:
懸空寺導游解說詞(通用7篇)06-23
頤和園導游詞08-29
南陽武侯祠導游詞09-26
導游詞的寫法及技巧06-07
杭州西湖導游詞08-29
天水伏羲廟導游詞精選09-07
殷墟導游詞(精選11篇)04-23
開平碉樓導游詞(英文)08-30
成都武侯祠導游詞(精選11篇)03-02
大足石刻導游詞(精選18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