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峽》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峽》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峽》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2、學習古人敘事抒情的方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4、積累文言詞匯。
二、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或圖片,要求學生對三峽有些了解;
2、收集有關長江或三峽的詩句。
教師準備:
1、網上搜集有關三峽的圖片,各個角度的精選一副;
2、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和詩句。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認識作者酈道元,是在《中國石拱橋》,它提到了《水經注》,回憶書的內容,《水經注》是記敘我國江河分布的專著,提到我國的江河,長江與黃河最具代表性,關于黃河的詩句我們學了不少,那么關于長江呢?(師生共同吟誦有關長江的詩句)
2、長江確實壯美,尤以三峽為甚,讓我們目睹一下三峽的美景。(多媒體展示三峽的美景)三峽指上游自重慶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間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都說瞿塘雄、巫峽絢、西陵險,下面的幾句詩各是寫哪個峽的?是否驗證古人的說法?
多媒體展示:有關三峽的詩句。
⑴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⑵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⑶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⑷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⑸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⑹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⑺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⑻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注:此設計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三峽的特征,并能理論聯系實際,培養他們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
3、看著現代的畫面,讀著古人的詩篇,我們知道,長江不僅壯麗于現在,更壯麗于過去,你覺得三峽最美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還是朗讀過后再來解決。(學生齊讀)
4、復習生字詞,再次齊讀課文。
多媒體展示:本文的生字、讀音。
quēxiāngyǎnzhǔ
闕處 襄陵 絕巘囑引
sù shù xī tuān
沿溯 飛漱曦月 急湍
xiàozhàng
長嘯重巖疊嶂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強化學生的誦讀能力,切實抓好基礎。)
5、師生帶著尋美的眼光找尋三峽最美的所在,教師引導:在山水。
(學生回答一有沾邊,便及時鼓勵:你們跟酈道元真是心有靈犀,他也覺得三峽美在山水)
6、好的詩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個字都會翻譯,因為美需要的是體會而不是肢解,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文中三峽的美景。(各組一名學生限時1分鐘描繪)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7、點評:這幾位同學描繪的重點應該在哪些方面?(在山水)點出較好的同學給予鼓勵
8、山是雄奇、險峻的山,水是清幽、柔美的'水,山美水美,面對美景,你總不能說好美好美,古人可沒照相機,他如何傳達目睹的美景,一是認真觀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二是運用恰當的語言。聯系你所見過的山,運用你腦中描寫山的詞庫,你能說出哪些?
多媒體展示:總結描寫山的詞庫。
險峻磅礴嶙峋峻峭突兀
巍峨崢嶸連綿逶迤
千山萬壑峰回路轉峰巒疊嶂
懸崖峭壁深山幽谷冰峰雪嶺
文中如何寫山?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引導學生積累詞匯)
9、點評:我覺得是酈道元描繪的山美,他是針對山的高這個特點進行描繪,而你們還談不上描繪,只是詞語的堆砌,因為你們腦中并無一副完整的圖畫。現在,試想著有一副水的圖畫(瀑布、泉水、小溪),你能說出哪些詞語來描繪?
(小組競爭進行想象積累性的描繪)
10、這次是你描繪的水美還是酈道元描繪的水美?先看一下酈道元的水,萬物因水而有靈性,水因季節不同而呈不同景象,酈道元在描繪水時是分季節來寫的。
多媒體展示:水因不同季節呈現不同景象。
夏之景:沿溯阻絕。
春冬之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秋之景: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多媒體展示:總結描寫各類水的詞庫:
潺潺淙淙涓涓汩汩
奔騰咆哮澄清(澈)
洶涌澎湃浩浩蕩蕩波瀾壯闊
驚濤駭浪萬丈狂瀾煙波浩渺
碧波蕩漾飛瀑濺玉
(注:此環節把文本和課外積累相結合,牽著他們帶著好勝的心進入下一環節)
11、點評:
我覺得還是酈道元描繪的水美,水不可能脫離其他事物而單獨存在,若是溪水,它有細沙、鵝卵石相伴;若是泉水,它有青松、綠柳相依;若是瀑布,它必與懸崖、巖石同時出現,作者沒有只看到單純的水,而是把水與周邊的景物緊密相連,這樣,有個性的水,三峽的水便活生生地出現在面前,而且,他多用四字對偶句,句勢略有變化,這樣讀起來很有節奏感,語言顯得精煉,充滿生氣。
12、讓我們再次欣賞本文的山美,水美和語言美。(學生齊讀)
13、多媒體欣賞圖片:找出與之相符的詩句,體會文中簡練的語言。
⑴深溪橫古樹,空巖臥幽石。
⑵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⑶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⑷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⑸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泉聲巒翠微。
⑹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注:此環節為課外拓展,在欣賞放松的同時積累知識,增強文化底蘊。)
14、詩句再好,意境再美,終究是別人的,還好現在引用不用付專利。我們能否學著用優美簡練的語言進行描繪。選定你想描繪的一副山水畫,結合文中的句勢,等下同學們一起對號入座,能對得上號,說明你觀察仔細,對得上號,又能贏得同學的掌聲的,證明你已學到本課的精髓了。
(注:此環節為課內兼課外的習作,訓練學生的觀察、書面表達能力。)
15、小結:
點評學生習作,道出本節課重點,學習短小優美的文章,講究手、腦、口、眼并用,讓我們再次用自己美妙的嗓音詮釋一下美。
(注:在朗朗書聲中結束本文的學習,意猶未盡。)
《三峽》教學設計 2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酈道元的《水經注》,比較精要的描述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贊嘆。因此學習此文要讓學生領會文中所描繪的三峽美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節奏分明的朗讀課文,疏通課文大意,并基本能當堂成誦。
2、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3、品味文章語言,展開想象,體味作品意境。
4、體會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欣賞之情。
教學重點
對照注釋,疏通文意,展開想象,品味語言,反復朗讀,基本能當堂成誦。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意。
師生: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圖片以及作者的概況。
教師:制作幻燈片。
教學內容
熟讀成誦,準確理解,品味語言,體味意境。
教學設計
一、烘托氣氛,導入新課
大屏幕以長江為背景,反復播放《長江之歌》。
同學們,剛才你們聽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回答)對,它就是《長江之歌》。長江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長江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特別是三峽的景致,更是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神往。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長江的餓俊美。長江之美,美在三峽。今天我們就隨酈道元的筆端,去游一游那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
大屏幕出現課題。
二、檢查預習:
1、三峽的地理位置:(大屏幕顯示地圖)
2、作者的情況:(大屏幕顯示作者投降及有關資料。明確: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著《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三、反復朗讀:
1、教師在音樂聲中范讀課文,大屏幕顯示相應的圖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大屏幕顯示生字。學生讀出生字讀音。
4、學生齊讀課文。
四、學生自主探究,疏通課文。
(大屏幕顯示學法:1、自主探究。2、同伴互助。3、提出疑難)
在學生基本疏通課文后,大屏幕展示圖片,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試背課文
學生在疏通的基礎上再讀課文,大屏幕出示相關圖片預以提示,試背課文。
過渡:課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下面我們細細品讀課文,體會其寫景的妙處。
六、研讀與賞析
1、課文寫了三峽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抓住了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3、課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屏幕依次顯示分析結果:
雄壯美
山——連綿不段,遮天避日(險峻美)
夏:急、猛(奔放美)
秀麗美
水——春冬:綠、清(清悠美)
秋:凄涼(凄婉美)
表達了作者的無限贊美和欣賞之情。
小結: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后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把三峽的神韻生動的表現了出來。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凄婉美。
七、拓展延伸
1、《三峽》與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游記散文,后者是詩歌,試找出詩句與課文相應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詩句,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
A、朝辭白帝彩云間——有時朝發白帝。
B、千里江陵一日還——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
C、兩岸猿聲啼不住——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D、輕舟已過萬重山——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重巖疊障
2、三峽工程正在建設中,有人認為這將會影響三峽的美,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八、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
2、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色。
《三峽》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句式。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
教學教法
1、誦讀法。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反復誦讀,在誦讀中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達到熟讀成誦。也可引導學生利用提綱背誦法快速背誦。
2、拓展閱讀法。
3、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課的類型:
精讀課文新授課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文朗讀,背誦指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三峽》圖導入新課。
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么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們學習選自《水經注疏》的《三峽》。(多媒體顯示文題)
二、揭題解題
簡介作者: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范陽涿鹿人。撰《水經注》40卷,是為魏晉時代無名氏所著的《水經》一書所作的注釋。《水經》是一部記載全國水道的地理書,記錄得非常簡略。酈道元收集了有關全國水道的.記載以及自己游歷各地跋涉山川的見聞為《水經》作注釋,對《水經》中的記載加以詳細闡明和補充,引書達四百多種。課文所選《三峽》節選自《水經注》的《江水注》,是《水經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朗讀課文,正確把握節奏,感受作品的音韻美
1、學生初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初步理解文句。
(1)讀準字音:
(2)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詞句,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1)播放錄音,要求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韻律及情調。
(2)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 /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積累文言詞語,掌握讀音和意義,領會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在反復朗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握各段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及對珍貴自然遺產的欣賞、保護意識。
重點反復朗讀課文,把握各段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
難點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環節說明
復習
新課導入
一、導語:
語文真是一座包羅萬象的藝術殿堂,走進這座殿堂,我們去欣賞過古樸的趙州橋,參觀過宏偉的故宮,游覽過如畫的蘇州園林,真是美不勝收。曾經有外國朋友問當代著名學者余秋雨:“中國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在哪?”他脫口而出——三峽。為什么三峽在余秋雨的眼中會有那么大的魅力呢?同學們,你們也想去山峽游覽一番嗎?現在就開始我們的三峽之旅吧!
課程講授
二、整體感知:
1、觀看視頻,欣賞三峽風光,感受美。
2、談論觀感,說說你印象中的三峽是怎樣的。
3、了解作者及《水經注》
三、朗讀
提示:讀好文言文關鍵要把字音讀對,把停頓讀對。
1、讀出下列字的正確讀音
闕(que)處疊嶂(zhàng)乘奔御(yù)風
曦(xī)月屬(zhǔ)引素湍(tuān)綠潭
襄(xiāng)陵絕巘(yǎn)林寒澗(jiàn)肅
沿溯(sù)長嘯(xiào)飛漱(shù)其間
2、根據文意標出停頓
A、自三峽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C、至于夏水襄陵
D、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E、其間千二百里
F、雖乘奔御風
G、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H、絕巘多生怪柏
3、自讀課文,在書上劃出標記。
4、齊讀課文,教師指導。
四、解讀——準確翻譯,理解內容
要求學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詞,先由各組學生討論解決,再由老師于疑難處點撥,疏通文意。
1、釋新詞。
2、譯美句。學生自讀自譯,將疑難處做好標記。
3、合作交流,教師點撥。
五、研讀——質疑探究,提煉主題。
把握作者寫作手法,感受三峽四季之美
1、閱讀本文,說說本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三峽的哪些內容,分別表現出三峽的哪些特征。
第一自然段:寫三峽兩岸的山,整體概括三峽面貌,寫出了三峽峽長山高的雄偉氣象。
第二自然段:寫三峽的夏水,表現出三峽之水的湍急,一瀉千里的氣勢。
第三自然段:寫三峽的春冬之景,寫出了春冬之景的美麗,如一幅山水畫。
第四自然段:寫三峽的秋景,寫出了樹林山澗一派肅殺的景象,突出三峽之秋的凄涼冷落。
2、作者在寫夏水時,是如何突出夏水雄偉峻急的`?
明確:首先,作者突出水勢之大,只著了一個“襄”字便將水大之勢凸顯而出,并用“沿溯阻絕”一詞借用航道被堵來側面表現水勢之大。接下來作者描述水勢之急,以“乘奔御風”來與水勢作比,突出水勢之急。從而將夏水的雄偉峻急的特征寫盡無遺。
3、作者為何要將春冬兩季結合在一起寫?三峽春冬兩季具有怎樣的美?請你簡要分析。
明確:春冬兩季雨水減少,具有許多相似的特征,因此作者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寫。此時的三峽有“素湍”,有“綠潭”,兩種色彩、兩種情態,動靜交織,對比鮮明;“怪柏”“懸泉”“瀑布”,有動有靜、有色有聲,山水樹木交匯其中,蔚為奇觀。“清榮峻茂”一句,四字寫四物:“清”字寫水,“峻”字寫山,“榮”字寫樹,“茂”字寫草。這四個字是三峽“美”的綜合表現。而“良多趣味”一詞,說明了作者的審美意趣,詩情畫意融為一體。
4、作者是如何描寫秋季的寒涼的?
明確:作者先用一個“霜”字暗示,寫三峽秋景的清寒,然后用猿鳴來烘托蕭瑟的秋天,讓人不勝凄涼。
總結:本文先總體勾勒三峽概貌,再抓住四個季節的特點分別描寫。先總后分,有分有合,結構嚴謹。
作者通過描寫三峽的山水,8204;8204;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贊美之情。
六、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美景,品味美文吧!
用“三峽的()美,你看(聽)()”的句式說一說你體會到的三峽美景。
明確: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擋住了陽光。
小結“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景物曾經引起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無限情思。大自然美景不光可以令我們的身心舒暢,更可以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滌蕩。讓我們多親近山水,多親近自然,做一個俗中雅人吧!
作業布置
1、背誦并翻譯原文。
2、寫一篇描寫山水的短文。
板書設計
三峽
酈道元
山:連綿高聳(靜)
水:兇險迅急(動)
冬之景:水清,樹榮,山峻,草茂
秋景:悲寂凄清(情景交融)
《三峽》教學設計 5
教材分析:
《三峽》以凝煉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壯麗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進行了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它是一篇以“山”為首,以“水”為綱,描述流經三峽的長江之水四季變化及沿江壯麗景色的游記散文。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150來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眼底。此文文質兼美,不但能加強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利用書中注釋和工具書自主掌握生字,學會翻譯,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進而達到快樂背誦的目的。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品析語言的精妙。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培養學生整體感知文意、品析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
品味文中的優美意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扣住“峽”字,導入新課
課前配樂播放與三峽有關的圖片,讓學生伴著美妙的音樂欣賞有關三峽的美景、美文,為《三峽》的課堂學習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配樂朗讀
要求:學生聽讀時,注意生字讀音和句子的`停頓。
三、走進文本,誦讀賞析
1、一讀課文,正字音
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
曦月
飛漱乘奔御風
高猿長嘯
沿溯
絕巘素湍綠潭
屬引凄異
襄陵
沾裳
2、二讀課文,斷節奏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清/榮/峻/茂每至/晴初霜旦
3、三讀課文,譯《三峽》
①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③沿溯阻絕
④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4、四讀課文,知三峽山——怎樣的山
夏水——有什么特征
春冬——景色如何
秋景——給你什么感覺
5、五讀課文,品語言
賞析角度:修辭、色彩、觀察角度、表現手法、準確傳神的詞語等賞析格式:我最喜歡的句子是(美讀原句),它好在(說出句子的妙處)
6、六讀課文,記三峽
背誦方法:分清層次,理解文意,掌握重點字詞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酈道元寫的《水經注》本是為《水經》作的注釋,在今天卻又成了后人研究的文學巨著,不得不讓我們佩服他的文學素養之深。這也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學好了語文,提升了語文素養,它將成為我們一筆巨大的財富,使我們終生享用不盡!你知道怎樣才能擁有這筆財富嗎?對,要多讀多寫才行!
五、布置作業
1、文筆小試,展現三峽:請為三峽寫一篇精彩導游詞
2、課外閱讀,細品三峽:閱讀劉白羽的《長江三日》
板書設計:
三峽
酈道元
山:綿延峭拔
夏水:洶涌湍急
春冬:清靜幽美
秋季:凄涼肅殺
《三峽》教學設計 6
本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能按照老師要求做到預習,理解能力較強,本班為課改年級,通過一年的訓練,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課堂表現活躍,能與教師密切配合,學生之間能相互合作。這是設計本課教學活動的基本思路。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寫特點,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2.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訓練,提高文言文的誦讀和翻譯能力.
(2).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景物,體會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重視朗讀訓練.
3、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讀-譯-思-用-背
四、教學媒體: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
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闕(quē)疊嶂(zhàng)曦(xī)月沿溯(sù)飛漱(shù)屬(zhǔ)引
(三)運用競賽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競賽辨明詞義(投影)
(1)通假字。略無闕處(通“缺”空缺);哀轉久絕(通“囀”聲音轉折)
(2)古今異義:夏水襄陵(襄:沖上);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良:實在)
(3)一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自:如果)
(4)重點詞語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風(奔:飛奔的馬,襯托夏水順流行船之快)
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榮峻茂(清:指水;榮:指樹;峻:指山;茂:指草)
哀轉久絕(絕:消失)
3、相互質疑
(四)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注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沿//溯/阻絕。
3、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清/榮/峻/茂
5、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背誦默寫,自我檢查。
《三峽》教學設計 7
一、新課導入
(展示三峽的音樂風光片)同學們,你們知道畫面中的美景在哪里嗎?(三峽)對,這是三峽的美麗風光。三峽是萬里長江上游最為雄偉壯麗的峽谷,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跨越湖北省和重慶市,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里,被游人譽為“山水畫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巴東三峽”的現代游記,讓作者劉大杰帶著大家逆流而上,游覽三峽。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劉大杰(1904—1977),現代學者、作家、翻譯家,湖南岳陽人。代表作有《中國文學發展史》、《魏晉人物思想論》、《〈紅樓夢〉思想與人物》、《德國文學概論》等。
2、字音字形。
恐怖(bù) 玲瓏(lóng) 懸崖絕壁(xuán)
險峻(jùn)浣妝(huàn)古褐蒼蒼(hè)
凝望(níng)蔚藍(wèi)秋高氣爽(shuǎng)
3、詞語解釋。
凝望:目不轉睛地看。
險峻:山勢高而險。
浣妝:梳洗打扮。
領略:了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或者辨別它的滋味。
秋高氣爽: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凈,氣候涼爽宜人。
青蔥:形容植物濃綠。
4、速讀課文,用橫線標出作者沿途經過的地方。
明確:宜昌——西陵峽[黃貓峽、燈影峽(中有黃陵廟)、崆嶺峽(中有牛肝馬肺峽、崆嶺灘)、米倉峽]——香溪——秭歸、巴東——巫峽——瞿塘峽[白帝城、孫夫人廟、八陣圖]——夔府的江岸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根據課文內容分析出文章的結構。
明確:文章先總寫后分寫,以作者的游蹤為順序。
一(1—2自然段):總寫三峽形勢之險惡。
二(3—9自然段):分別描寫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的'景色。
三(10自然段)寫走完三峽后的心情。
(二)內容探究
速讀課文,把握作者游蹤,并體會各峽山水的特點及景物特色。想想在游覽三峽的過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樣的變化?填寫下表。(老師要求:各峽的特點盡量用文中語句概括)
明確:
景物特點詩、諺語、典故感覺
西陵峽
黃貓峽山高不險,水急不狹緊張
燈影峽濃厚的江南風味作者即景詩:黃陵廟下江南味,也有垂楊也有花很輕松
很悠閑
崆嶺峽山形水勢,突然險峻諺語: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極為可怕
米倉峽水沒以前急,山更高峻典故:王昭君浣妝
杜甫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巫峽山水最奇險最美麗
水險:窄、急、曲折、多灘
山妙:不單調
山高:筆直、整齊、險峻
云:奇形怪狀,應有盡有有情趣
瞿塘峽山勢稍低平,水仍險急典故:劉皇叔托孤凄涼
教師總結:
本文采用“移步換景”的方式,介紹三峽景物能抓住特色,詳略得當。介紹西陵峽中的四段,山勢之高低、水勢之急緩各不相同,介紹時簡明扼要,抓住了要領;記敘最有名的巫峽,則著重描寫其山水的奇險美麗,同時寫聞名遐邇的巫山云雨;記敘瞿塘峽,不僅介紹了山勢和水勢,而且側重記敘了兩岸的人文景觀,豐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內涵。作者就是通過記敘、描寫三峽的雄偉奇麗的景色,抒發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四、板書設計
三峽
西陵峽黃貓峽:山高不險,水急不狹
崆嶺峽:牛肝馬肺峽(山陡江窄),崆嶺灘(險)
燈影峽:黃陵廟一帶,風光秀麗
米倉峽:出峽處有香溪,昭君村峰巒如聚
巫峽:山水奇險美麗
瞿塘峽:白帝城、孫夫人廟、八陣圖遺跡
五、課外拓展
三峽是一首詩,三峽是一幅畫,三峽更是一首歌。你一定讀過有關三峽的詩,欣賞過有關三峽的畫,聽過有關三峽的歌。請調動你的詞匯積累,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巴東三峽寫一段導游詞吧!
示例:大家好,歡迎各位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青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凄寒,猿鳴婉轉。走進三峽人家,品嘗金黃蜜橘,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歡迎你的到來!
《三峽》教學設計 8
一、教學內容:
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好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是聞名世界的風景區。本文的作者方紀對三峽的秋景的描寫更是美麗動人,讀了之后,仿佛置身其中。(1課時)
二、教學要求:
1、理解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不同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表達的思想酌情。
3、學習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特點。
四、教學方法:
自讀自悟、觀、讀、想、寫四結合。
五、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
課件《三峽風光》或教學圖片。
七、教學程序: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學生交流利用從網絡上或圖書館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
2、長江,養育了炎黃子孫,滋潤著華夏兒女的心田。長江三峽,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圈。今天,讓我們走進三峽,共同領略三峽之秋的神韻。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有何收獲,遇到了什么問題。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交流。
(1)談收獲。
(2)質疑問難。
學生自由談,對于提問有價值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找出有代表性的問題。
三)再讀,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讀全文,選最喜歡的部分自學,在書上圈圈、劃劃、注注,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講課法:小組代表到臺前匯報自學成果,其他學生補充,評比朗讀情況。教師適時點撥,出示課件。
學生發言可抓住以下要點:
(1)總寫三峽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點。通過橘樹、柚樹的.葉子、果實來表現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麗。從晨露閃亮到露水漸逝,再到一片明麗,讀者在感受變化時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現了熱烈的特點。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長江化作一條巨蟒,咆哮奔騰、呼嘯而去,所過之處,一片金黃。
(4)黃昏景色,抓住了平靜的特點。倒影林立的長江仿佛變成了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溪,溫柔可愛。
(5)在寫夜景時,作者用兩個自然段的筆墨,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神的圖畫。從入夜時的沉沉入睡到圓月高懸時的恍入夢境。漁火、燈光、光暈、汽笛,有光有聲;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運用,呈現出一幅大寫意的三峽夜景圖。
四)朗讀比賽。
可采用推薦、指導、教師參與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參與朗讀,加上及時的評價,使學生在有感情(表情)的朗讀中再次感受三峽之秋的神韻。
教學小結:
1、本節課開始時提出的問題,你懂了嗎?
2、三峽,以它那迷人的風光吸引著無數中外來賓,而三峽工程又會給三峽帶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課下展開調查,并相互交流。
《三峽》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激發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知識目標: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品味文章優美的句子及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3、能力目標:理清文章的描寫的順序,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激發對長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三峽的資料。
2、教師準備三峽風光片,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三峽之秋的景色的?(板書:時間順序)現在就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情感乘著語言文字這艘小舟,去看看三峽美麗的景色吧!
二、品讀賞析。
(一)、請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
1、你認為哪些景物的描寫最美,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書上,并美美的讀出來。
2、每個時間段的三峽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或感受是什么,用一兩個詞來說說。
(二)、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對文章進行講解。
通過剛才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有了很多感觸和收獲。談談你的感受吧!
1、早晨
(1)你來說說說早上三峽的特點?(板書:明麗)
(2)從哪些地方看出來這個特點的?生讀句子
(3)你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什么是“綠葉金實”嗎?
(4)誰能用自己的體會,把這種明麗的特色讀出來?
2、中午
下面誰來接著介紹其他部分的景物?
(1)你能用書上的詞語說說你的感受嗎?(板書:熱烈)
(2)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長江的熱烈?
(3)出示改變了的句子。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陽光照在水面上,長江奔騰流去;同時又把它的光輝,投向兩岸峭壁。
變一變,還能感受到長江的熱烈嗎?(不能)
(4)出示完整的句子。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同時又把它那激蕩跳躍的光輝,投向兩岸峭壁。
對照兩個句子看一看,為什么變一變就不能感受到長江的熱烈了呢?
(關鍵詞和比喻句,更能體會文章的感情,能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
(5)抽生讀,其他同學想象畫面。全體學生自由讀文
3、下午
(1)展示圖片,一邊看一邊思考著是什么時候的景色?(下午)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呢?(霧)
(2)在這段中那些景物的描寫很美呢?你來讀一讀。
(霧美——青色、透明;長江美——明亮的帶子,平靜、輕緩)(板書)
(3)通過朗讀比較中午和下午三峽的不同,板書下午三峽的不同的特點(平靜)
如果把中午的三峽比作充滿活力的小伙子,那下午的三峽就是一位——羞澀文靜的少女,如果說中午三峽的特點是熱烈,那么下午三峽的特點就是——平靜
下面請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讀一讀,一個讀3自然段,一個讀四自然,感受他們不同的特點。
4、夜
(1)請生談夜的景物的美。
擬人的作用,使三峽充滿生機和靈性。
為什么像驚醒了一般?(因為夜很靜。)(板書)
(2)關于夜晚,誰還有補充?
讀一讀月出的景色。
(3)三峽的景物到底獨特在哪兒?
這時,月亮和山的陰影,對比得異常明顯——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著,傾向江心,仿佛就要撲跌下來;而月亮,從山頂上,順著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
師:因為山是墨一般的黑,所以月光才顯得特別的皎潔(課文用“清冽”一詞描寫月光);因為山高、峽谷深,所以才會像瀑布那樣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那樣直掛下來。
(4)只有三峽才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能夠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它展現出來嗎?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句子(自己讀、推薦讀)
5、就像一道道瀑布領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多么神奇美妙的三峽秋天的月色啊!
6、點明最后一個自然段:這一天,正是中秋。(ppt出示)
正因為它是中秋,所以: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引讀)
最后一段和第一自然有什么關系嗎?(前后照應)
這也是我們在寫作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希望大家在平時的寫作中能借鑒,為己所用。
三、讀美文。
在這美麗浪漫的秋天,作家方紀帶我們游覽了美麗的三峽,你最喜歡什么時間的三峽?你能讀讀嗎?
1、配樂朗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抽讀。
看來同學們對三峽的美感受都很深,縱然我們有千言萬語,也說不盡對三峽的贊美。課后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一背。
四、贊美景。(隨機掌握)
師:課文學完了,大家還有什么要說的?沒有發言的同學,可以先講。
生一:我感到三峽太美了,長大了一定要去看看。
師:不必等長大,假期有機會就可以去。
生二:我覺得作者寫的這篇課文很好,很有特色,很吸引人。
閱讀丁丁東東的視角,根據自己上課時的獨特體驗和收獲寫下“我的視角”。
五、回顧總結。
三峽成熟的美在作者筆下是多姿多彩的,讓我們贊嘆不已。作者把三峽描寫的這么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除此之外作者還運用了一些寫作上的方法。
1、作者描繪景物時,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指板書)早上,……。三峽的早中晚各有不同的美,那么,《三峽之秋》整體上帶給我們一種什么氣息呢?(成熟的氣息)
2、此之,作者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
希望同學們在寫作中能學習這種寫作方法,為自己的文章添色!
最后,讓我們在一首描述三峽兩岸風光的古詩中結束這次三峽之旅吧!全班齊誦:《早發白帝城》。
六、寫美景。
這節課我們感受了作家方紀筆下的三峽,希望在生活中,同學們也能善于觀察和積累,書寫自然之美。
現在正是秋季,老師為大家提供了秋天銀杏葉和楓葉的一些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后,借鑒本課的寫法,完成“小練筆”。(模仿本文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題目自擬。)
《三峽》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在讀文中感知作者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的意愿。
2.學習作者用詞和比擬方法描寫景物特點。
3.激發學生主動習作的欲望,嘗試進行景色描寫的習作。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生談話。板書秋字
2.補充板書(三峽之秋)
二、讀中學寫
(一)引導學生感悟寫景要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
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作者在文中主要選取了哪些景物進行描寫的?
2.體會作者為什么選取了這三種景物來寫。
3.師小結。
(二)引導學習寫景如何突出景物的`特點。
1.讀描寫橘柚樹的部分
(1)朗讀課文1、2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橘柚樹的?邊讀邊畫出描寫橘柚樹的語句。
(2)學生讀文后匯報。
學生匯報時強調:葉:綠得發黑果:累累、由青變黃、散發清香、
(3)小結突出景物的特點的方法。
作者抓住橘柚樹的顏色、形態、氣味來描寫,使“綠葉金實”的橘柚樹活靈活現,如置眼前。
2.讀描寫長江水和中秋月的部分。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長江水和中秋月的語句。
(2)學生讀文后匯報。
描寫長江水的部分:
說一說不同時段的長江分別是什么樣的。讀出相關語句。
描寫中秋月的部分:
對比句子,感受作者形象、準確、生動的描寫方法。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灑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照到江面,
像一塊巨大的、磨平的、發亮的云母石。
像一塊云母石。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
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憑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起。
三、隨筆習作
1.總結寫作方法。
2.播放兩段秋天的視頻,激發寫作興趣。
3.學生寫隨筆。
4.學生隨筆展讀,師生評議。
《三峽》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朗讀并嘗試背誦課文
2、積累文言詞匯
3、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激情
教學重點:
1、深入解讀文章內容,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壯美山河的激情
教學難點:
1、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語匯
2、圍繞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直至當堂成誦
教學構思:
充分突出主體性教學,通過讓學生主動去探究、討論、辨析,發表自己的見解,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求知欲;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的點評與小結,使學生完成由掌握知識到發展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的過渡。通過朗讀品味,培養學生賞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審美趣味,力求把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及素質教育的思想融入課堂教學中。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由李白詩《早發白帝城》導入。簡單了解三峽知識。
作者介紹: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
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懂得重點字詞意思,讀通讀順文章。
1、學生自由通讀,選一名同學試讀,其他幫助正音。黑板上補充:
闕(quē) 疊嶂(zhàng) 襄(xiāng)陵
2、選出一名同學,說一說文章意思,其他幫助糾正。黑板上補充:
自非:如果阻絕:斷或:有時雖:即使良:實在肅:寂靜絕:極
久絕:消失
3、學生再次自由通讀,讀通讀順課文,選一名同學試讀,老師和同學一起對關鍵句劃出節奏。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學生自由讀,加以鞏固,然后齊讀。
三、再讀課文——體會文章情感
教師伴音樂范讀。同學嘗試朗讀,請一名同學伴音樂讀,學生評點。教師指點:在朗讀中學習處理語速、語調、重音的方法,達到讀準字音,讀順節奏,讀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節略快,讀出氣勢;第三節讀慢,讀出清幽之氣;第四節略慢,讀出凄美之氣。
四、析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1、問:文章主要寫了三峽的哪些景色?山、水
2、請男生找出三峽山的特點,以三峽的山是說句子。
三峽的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怪異的、幽寂的……
3、請女生找出三峽水的特點,以三峽的水是說句子。
三峽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蕩的、凄寒的……
五、探究閱讀——了解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1、這篇文章雖然既寫了山又寫了水,但從文章寫作目的和內容來說,側重于寫什么?水
2、有一個順序嗎?
寫山是為了寫水蓄勢,寫水是從最主要的特征寫起:三個時間: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3、請學生說一說家鄉橫山和姑溪河不同季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課后編一本集子——《家鄉美》
六、背讀——嘗試單堂背誦(可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
七、延伸閱讀——培養熱愛祖國的激情
請同學說說三峽大壩竣工后景色會有什么變化?如:
大壩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內水位會有所升高,“兩岸連山,略無闋處”這一景觀會有所變化,三峽上游會出現又一個秀麗的千島湖。
大壩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的情況就不會出現了,有大壩來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證水道的暢通,無論是豐水還是枯水的季節,航運都不受影響。
大壩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為大壩蓄水會導致污染。
大壩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達以前難以到達的山林深處,會嚇走猿猴,“高猿常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景象就會消失了。
問:三峽即將發生許多變化,那么,這個新的三峽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相比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結語:其實,它們各有各的美。遠去了的,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個現代而又更加壯美的三峽。雖然,美麗不會永遠,但文明總要進步,當眷戀之手告別千年的風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贊美。但愿同學們能多學一些知識,能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對三峽的建設和管理中去,將三峽打扮得更美麗。
板書設計:
三峽
酈道元
山
夏天:奔放
三峽
水 春冬:清幽
晴初霜旦:凄婉
《三峽》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準確朗讀并背誦課文,理解并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朗讀、小組討論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意境。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三峽的壯麗風光,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詞語。
難點:體會文章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新課
展示三峽風光圖片或視頻,激發學生興趣。
引入作者酈道元及其作品《水經注》的介紹。
2. 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字音、節奏。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大意。
小組討論,解決疑難字詞。
3. 研讀賞析
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結構,明確先寫山后寫水的布局。
小組討論:作者如何抓住三峽的自然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師生共同歸納三峽山水的特點(山高峻連綿,水湍急清澈等)。
第二課時
1. 深入研讀
精讀課文,體會作者如何運用精煉的`語言描繪三峽四季景色。
小組討論:三峽四季景色各有何特點?作者是如何抓住這些特點進行描寫的?
引導學生品味文中精彩詞語和句子,如“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等。
2. 拓展延伸
展示現代三峽風光圖片或視頻,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比。
討論:三峽工程對三峽自然風光的影響及你的看法。
3. 總結提升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三峽的壯麗風光和作者的情感。
布置作業:背誦課文,完成課后習題。
《三峽》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利用現代技術輔助理解文言文,掌握重點詞語和句子。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媒體展示、小組合作和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多媒體輔助理解文言文,掌握課文內容。
難點:體會文章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新課
播放三峽風光紀錄片或圖片,激發學生興趣。
引入作者酈道元及其作品《水經注》的介紹。
2. 預習檢查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包括字音、詞義等。
利用多媒體展示生字詞和重點句子,幫助學生鞏固預習成果。
3. 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字音、節奏。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大意。
小組討論,解決疑難字詞。
第二課時
1. 研讀賞析
利用多媒體展示三峽四季景色的圖片或視頻,與課文內容相結合。
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結構,明確先寫山后寫水的布局。
小組討論:作者如何抓住三峽的自然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師生共同歸納三峽山水的特點(山高峻連綿,水湍急清澈等)。
2. 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選擇一季景色進行深入研究,用多媒體展示研究成果。
小組代表發言,分享研究成果,其他同學進行點評和補充。
3. 拓展延伸
展示現代三峽風光圖片或視頻,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比。
討論:三峽工程對三峽自然風光的影響及你的看法。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保護三峽的.自然環境。
4. 總結提升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三峽的壯麗風光和作者的情感。
布置作業:寫一篇關于三峽的短文,要求結合現代技術和傳統文學元素。
《三峽》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并背誦《三峽》全文,掌握重點文言詞匯。
2.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品析,領略三峽的壯麗景色,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文中描寫景物的方法,如抓住景物特征、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等。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意,掌握重點文言詞匯,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難點:學習并運用文中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新課:
通過學者余秋雨關于三峽魅力的描述,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課。
2. 整體感知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配樂朗讀,齊讀課文,自讀課文并理解句意。
學生分享初步感受,教師總結。
3. 賞讀課文,理解文意:
學生小組合作,任選三峽一景進行描述,并歸納三峽山水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課文主要內容和景物特點。
第二課時
1. 深入研讀:
分析課文結構,理解作者先寫山后寫水,重點寫夏水的布局。
探討文中精彩詞語的運用,如“素”“綠”“清”“影”等,體會其表達效果。
2. 拓展延伸:
介紹三峽工程的歷史與現狀,引導學生對比古今三峽的變化,展開想象描繪未來三峽景象。
討論三峽工程對三峽美景的'影響,鼓勵學生發表看法。
3. 作業布置:
背誦并默寫課文,完成課后習題。
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以“三峽”為主題的板報。
第三課時
1. 復習鞏固:
檢查學生背誦情況,抽查重點文言詞匯掌握情況。
2. 問題情境設計:
設計問題情境,如“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峽的風景特點進行描寫的?”、“三峽的自然風光,有山有水,四季各異,你想到了什么?”等,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3. 總結提升:
總結本課學習要點,強調文中描寫景物的方法及其運用。
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
《三峽》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 利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展示三峽風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觀看視頻,理解文意,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3. 學習并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中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多媒體直觀感受三峽風光,理解文意。
難點:學習并運用文中描寫景物的方法,積累文言詞匯。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展現三峽優美風光的紀錄片,配以簡潔的文字說明,激發學生興趣。
2. 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和多媒體資料理解句意。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注意節奏和語氣。
3. 復習舊知,積累詞匯:
投影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學生認讀并翻譯句子。
復習文學常識,了解作者酈道元和《水經注》的背景。
第二課時
1. 深入研讀:
分析課文結構,理解作者先寫山后寫水,重點寫夏水的布局。
利用多媒體展示三峽四季景色的圖片,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描述。
2. 合作探究:
學生分組討論,探究作者如何抓住三峽的風景特點進行描寫,以及文中精彩詞語的`運用。
小組代表發言,全班交流討論結果。
3. 拓展延伸:
介紹三峽工程的歷史與現狀,引導學生對比古今三峽的變化。
討論三峽工程對三峽美景的影響,鼓勵學生發表看法。
4. 作業布置:
背誦并默寫課文,完成課后習題。
搜集有關三峽的資料和圖片,準備制作一份關于三峽的手抄報。
【《三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尊嚴教學設計03-07
長城教學設計03-01
窮人教學設計03-01
趙州橋教學設計03-09
觀潮教學設計03-07
鄉愁教學設計03-18
《絕句》教學設計03-18
《散步》教學設計03-06
《回聲》教學設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