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編導怎樣寫出更加流暢的劇本
編導就是編和導,從編導從事的工作性質來看編可理解為:編寫、編撰、編排、編輯、編劇等;導可理解為:引導、指導、領導、導向、導播、導演等。那么編導怎樣寫出更加流暢的劇本呢?快來看看吧。
編導怎樣寫出更加流暢的劇本 1
一、有“彼岸”才有方向
從寫作的經驗來看,我們在編一個故事的時候,往往會寫主人公要歷經千難萬險去完成一項任務,在這條漫長的奮斗路上,就如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樣,會出現許多岔路口——三岔路口,十字路口,甚至樹狀岔路口,這時,我們的主人公面臨著選擇:
到底走哪條路?與其說這是在考驗主人公,不如說就是在考驗我們編劇自己。
也許你會說,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我們似乎可以選擇任何一條路。而且,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精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為什么不呢?所以,我們不會介意去選擇某一條路,或刻意否定某一條路。
是的,我們沿著憑感覺選擇的一條路快樂地往下走,這沒有什么呀!很好呀!我們愉快地暗示自己,選擇是不難的。
可是,我們在不遠處又遇見了一個岔路口。我們繼續憑著直覺(甚至無意識)選擇了其中一條路,接下去又出現的岔路口我們依照先前的做法繼續走。
走著,走著,忽然我們發現一個問題:迷路了!我們漫無目的地走,怎么迷路了呢?既然沒有目的地,應該就沒有迷路一說呀!
但是,我們仍然感覺心里不踏實。因為,我們雖然出發的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但卻希望我們的每一步都是有邏輯的,是走向某個必然的結局。
事實上,我們用剛才那個方法,走出來的就是一條隨機的路線,一條非邏輯、非因果的路線,就像一只漂在大海上的小船,隨波逐流。更嚴重的問題是,我們居然無法回頭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在寫作過程中,如果我們沒有目標和任務,想回到某個岔路口重新選擇,依然是盲目的,我們會出現選擇恐懼癥,無法做出選擇。
正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提出了“倒著寫”的方法。說是倒著寫,其實不可能真的從最后一個字或最后一個段落往前“倒著寫”,而是倒著設計。就是先想好結局,然后想好最后一個高潮,然后倒著推,設計倒數第二個高潮,倒數第三個……一直到正數的第一個高潮。
每個高潮(拐點)都是一個目標,沖著這個目標寫,還是要正著寫,當寫到某個岔路口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哪一條路是正確的路了。即便我們走錯了一個岔路口(有時也許是故意走錯的),到了下一個路口也來得及折回來。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寫完之后倒過來看人物走過的路,發現這是一條有邏輯,有因果的路,這才是真正的寫作。
有人會說,我寫劇本就不寫大綱,更不會想好結局再動筆。開始寫作的時候,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結局是什么。
還有人會說,那韓劇呢?臺灣劇呢?情景喜劇呢?美劇呢?他們都不知道結局,不是也寫出那么多好作品嗎?
是的,不知道結局,未必就無法寫作。問題不在于是不是真的有一個結局,而是寫作是不是有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有的時候表現為設計了一個總結局:有的時候是單元故事的結局;有的時候是作品的主題思想;有的時候是主人公性格的一貫性,等等。
在寫作實踐中,的確也有許多作家、編劇是無提綱的,無結局的,但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彼岸”。他一定知道他要寫向何處,主人公要去到何處。他一定知道他想表達什么,表現什么。
我們反對的是無邏輯、無意識、無控制、無目標、無主題、無任務……的隨波逐流式的寫作。
此外,對于新手來說,我們提倡先想好結局和最后一個高潮再開始寫作。即便真到了結局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推翻了最初的設計,但有這樣一個結局,還是比沒有這個結局更好。
二、懸念的設置往往是倒置的
當我們看一部精彩絕倫的影視作品時,往往會由衷地佩服編劇給我們創造的那些牽腸掛肚的懸念設置、令人拍案叫絕的.解套高招和震撼心靈的意外結局。這個編劇太高明了!
他怎么想得出如此絕妙的解套方法?
他是怎么做到的?
沒想到,真的沒想到,萬萬沒想到!于是我們自卑了,我們自嘆弗如,無地自容。
當然,不可否認,高明的編劇的確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機敏,但是,他們除了天生冰雪聰明之外,也有一些技術和方法是可以學習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復制的!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
大家一定看過魔術表演。當我們看到魔術大師們精彩的表演,時而騰空飛起,時而大變活人;時而死里逃生,時而長城搬家……,那時看得我們所有的人都像小孩子一樣張大了嘴巴哈喇子直流,驚呼不可思議。然而,假如,你有機會走進后臺去看大師們的排練,去看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的設計,近距離觀賞他們的道具,你會恍然大悟——啊,原來是這樣!
原來真相是如此地簡單和明了!甚至,我們會發現,那個真相一直都在那里,是我們忽略了它,甚至全都沒有發現它。而我們沒有發現,不是那個真相是多么復雜,多么高深,多么的難以察覺,沒發現的原因竟然是——對了,是的,正是魔術師所制造的迷障。也就是說,一個魔術大師的高明之處,并不是在于他發現了新大陸,找到了一個絕世的真相,而是他在我們發現真相大家道路上設置的障礙!
這才是一個魔術大師和一個編劇大師要做的事:制造障礙、屏障、誤導、假相!一個魔術師和編劇的水平高下,取決于他們制造屏障的本事大小。
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二個道理,為什么我們要“倒著寫”?如果我們不知道真相——結局,我們怎么可能制造發現真相的障礙和迷障呢?
三、故事在于無常與變化
所謂變化,就是從常態變成非常態,也許還要從非常態再變回常態。所謂常態,就是有序,就是規律,就是習以為常。我們習慣于許多事物的正常演進,習慣了對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的猜測和預料。但是,如果我們的故事總是這樣順著寫,總是讓觀眾猜到了結局,就不好看了。
故事就是你總有猜不到、料不到,想不到的變化。然而這些“想不到”,其實是從“想得到”演變來的。
所以,我在說編劇秘笈是“倒著寫”的同時,還說應該“反著寫”,就是這個意思。假如我們的結局是男主和女主結婚了,那先前就應該是差點沒結成婚;假如我們的男主和女主結尾時分手了,那之前一定是差點就結婚了。他最終登上了那座山,那之前是差一點就放棄了;她最終在比賽中被淘汰,之前一定是差一點就成功。要達到這個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效果,就得先知道結局是什么!
這樣的方法常常被使用在我們的整個創作過程中:當我們想啟動一個單元故事的時候,到底怎么寫?我第一句要問自己的話就是,這個單元的最后結點是什么?當我知道了這個結點,就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結點。
進而知道怎樣讓觀眾期待這個結點,并且不急不慌地引導觀眾朝著這個結點前進,還讓他們一時半兒達不到結點。在最后即將達到的時候,再來一個大得幾乎難以越過的難關,朝著錯誤的方向誤導一下他們,最后才找到一個機緣,逆轉了一切情況,達到那個結點。
故事這樣編,難道不是容易了許多嗎?
編導怎樣寫出更加流暢的劇本 2
1. 說明主要人物的姓名、性別、身份、年齡、外貌、性格與氣質等特點(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有所調整)。
2. 說清主人公要干什么事情(發財、升官、復仇、爭霸、結婚等)。
3. 說清楚主人公做這個事情的意義及困難所在。舉例:男一號要取得“校園歌手大賽”的冠軍,以獲得校花的愛情。困難在于,校花本人也參賽,不但實力超強,而且爭勝心超超強,仇視任何打敗她的人。
4. 說明事件的結果。結果是讀者最關心的要點之一。有“虎頭蛇尾”這個成語,估計世界上就有這樣的事情。根據閱讀經驗,有很多小說的`結果令人大失所望。
5. 小說就是通過一個故事傳達某種情感。感情就那么幾種類型,而故事是千變萬化的。有經驗的編輯自然能從故事中看出它傳遞給讀者的感情。當然,如果你真的有新鮮而深刻的體悟,在這里寫上幾句能成為警句的話,也非常好。但這是錦上添花的“花”;編輯要看的,仍然是“錦”。
編導怎樣寫出更加流暢的劇本 3
一.如何講一個好故事
1.首先要有沖突――欲望越大,故事性越強
先給那個角色一些“欲望”――即他想要的東西。他的欲望或者說編劇的欲望越大,他的故事性就越強。很多時候,寫故事時,太保守了,你們要勇敢地放開想像力。
2.其次要創造一些WALL――“墻”
這個“墻”是你的角色需要攀爬,去實現他的欲望的必經之路。所以墻越高越大,故事性越強。這個“墻”可能是:
1)你的主人公需要去對抗的人:如電影《泰坦尼克》中的男主人公杰克一開始需要在賭桌上戰勝的對手,《獅子王》里辛巴的叔叔
2)你的主人公需要去對抗的自然環境:如《少年派的奇幻飄流》中的大海,《唐山大地震中》的地震,再比如龍卷風、大白鯊等等
3)戰勝自己:這是編劇可以好好挖掘的地方,因為這里可以讓靈魂深處透進光:如哈姆雷特,奧斯卡獲獎影片《凡夫俗子》中的男主人公
電影《星球大戰》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用了這三重“墻”,這也是這部電影吸引人的地方。很遺憾,現在很多電影的橋段比較隨便。
二.故事結構
西方的寫作源于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寫作。《作家之旅》這本書展示了一些寫作原則,但不是一成不變的金科玉律。不過這本書,改變了好萊塢講故事的方式。作者從亞里士多德的講故事方式得到靈感,入手分析,好萊塢很多人靠著這本書的技巧賺了很多錢。亞里士多德的劇作理論把故事分為三幕:開始、中間、結尾。西方的故事結構就是這樣發展來的。
莎士比亞用了五幕,他創造了新的開始,新的結局。他在開始前加了前序,他在結局后又加了后續。但是基本上結構還是一樣的。你如果留心,會發現現在很多好萊塢電影雷同,因為他們基本遵從這三幕結構來創作。
我早期創作時,取得成功,是因為我對這種創作規則不了解,打破了規則。然后,制作人就說“你真是天才”,認為我很棒,但真相是我不懂規則。所以記住,傳統的三幕結構只是一類規則而已,并不是神圣不可打破的金科玉律。
以一部120分鐘的電影為例,通常前5-10分鐘,好像是在孵化一個雞蛋,告訴觀眾這是哪種類型的電影,是喜劇片,是家庭片還是什么,同樣重要的,是在這部分告訴觀眾故事發生地,告訴觀眾風格,然后開始在這里埋線索,關于主人公的欲望的線索,并設立一些“墻”。
在30分鐘的地方,通常是轉折點,通常這個轉折點是人物內心變化的關鍵點,他要決定到底要不要去實現自己的欲望。這會推進故事的發展。
第二幕通常是在40-60分鐘處。這通常是編劇最頭疼的地方,因為不知道怎么寫,容易寫得無味。但是如果你之前已經埋好線索,之前安排的人物里,也有一些有欲望的人,在這里就能放進去。這個部分就會成為最精彩的部分。一部電影其實是好幾個故事組成,除了主角的故事A,還會有配角的故事B,故事C,一部電影就好像是好幾部小電影組成的。這也是愛情故事經常用的手法。第二幕的轉折點通常是,你的主人公真得非常想翻越你設計的“墻”,但反復嘗試后,覺得這幾乎不可能,此時叫做“黑暗時刻dark moment”,直到他戰勝這個黑暗時刻,故事就進入了高潮和尾聲。如果你去模仿莎士比亞,就會發現他的結尾之后總有一些后續。
三.線索的編織
一個初級編劇,開始寫時,只會有兩三條線索,編織的情節很容易被觀眾一眼看穿,看出你想要干什么。但是你持續練習,你編織情節的能力就會越來越高深,你就不會僅僅用一兩條線來講人物的故事,會用越來越多的線索來講,觀眾到最后才會發現你要說的真相。一些作品,常常在前列幕時就把所有要說的內容都呈現無遺了,引不起觀眾的興趣。如果你能在作品里,呈現一些與你的.信仰相悖的東西,進行對比,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這也是我非常喜歡圣經的原因之一,里面的故事主人公,特別是那些英雄,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很多毛病,會做一些愚蠢的事,因為這很真實。如果你的故事能真實地生長,讓真理隨著故事的推進慢慢浮現,就會有一個好故事,就會讓人很難忘,然后有圣靈的幫助,你的故事就會改變人。
四.你的觀眾就是你要服侍的人
付錢買票來看你的作品的觀眾,就是你要服侍的人。你的作品可能會成為他們教導別人的工具,所以你要清楚你的作品要表達什么,優先考慮的是什么。我很明白,制作一個有基督教價值觀的電影有多難。不論你們選擇做抗日題材還是同性戀題材的電影,都沒有太多問題,關鍵是你工作的心。我在我的工作中,我不糾纏于問題,我看機會。我遇到問題,我很少問為什么會這樣。反之,我只是問,我怎么做。我學習到每一個難處都是機會,即看到神能夠比我做更大的事。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有快樂的結局,就好像耶穌在世界上,被釘了十字架,不是快樂的結局。但是耶穌被釘十字架不是最后的結局,其實有更大的圖畫在后面。
【編導怎樣寫出更加流暢的劇本】相關文章:
編導看劇本的8大重點08-15
編導紀錄片怎樣拍攝08-19
HR怎樣讓考勤管理變得更加輕松08-01
怎樣正確練習瑜伽更加有效06-28
編導考生怎樣進行自我介紹08-07
2018編導藝考怎樣進行戲劇故事創作06-05
日語職場流暢會話技巧09-02
怎樣寫出迎合托福考官的高分作文07-24
什么是編導-編導專業院校排名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