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電影學院2016年編導考試真題
編導藝考在即,考生們在積極備考的同時,也需要通過參考不同院校的真題來填充自己的知識庫。下面小編為大家在整理的是北京電影學院2016編導考試真題。下面一起看看吧!
一、北京電影學院編導考試真題
動漫策劃
初試
論述題:
1.什么是定格動畫
2.大圣歸來成功原因
3.續寫大圣歸來怎么寫
寫作題:科幻或者童話關鍵詞“時光之門”“名單”“雪人”
影視技術(數字電影技術)
初試
論述:高科技在電影中的作用
復試
問了最喜歡的奧斯卡攝影,還有每個人了解影視技術系的渠道,衍生下去問。
攝影
復試
攝影筆試一,敘事散文中二病,二對白,跳樓,三故事是一個圖片水漫車
導演
初試
100道選擇題
復試
5分鐘自由陳述,不提問。
三試
音樂作品分析攝影作品分析 很簡短的兩句話概括........主要是編故事,題目是對抗。講完給自己打個分....然后老師會說你們記得第二個同學講的嗎,給他的故事結尾改編一下。
四試
第一天寫敘事散文
第二天創作問題討論
第三天上午排練小品下午表演
戲劇影視文學(創意策劃)
復試
1好萊塢月中國遇冷 分析原因
2這種現象隱藏的弊端
1000字以內
2 選自己看過的一部電影概括主要故事情節500字
3選一個主題寫1000字故事概括 結合中國社會背景 避免穿越、玄幻、童話、科幻
1、截屏
2###撤回一條消息
3、搶購
戲劇影視文學(劇作)
復試
題目二選一
1 命題寫作 給姥姥送蜂蜜
2 情景續寫 我9月份就要高三開學了 暑假數學作業被小明寫了他的名字交上去了 本來很好解決我打算放學和人堵他 但是數學老師是新來的 我找不到他人 必須在放學前解決
3000字 3個小時
攝影(視覺傳達)
一,迷失二 輕盈之夢
周末畫報4份隨便剪
A3紙,文字和圖片粘貼組成一個主題,平面化。
圖片攝影
復試
題目:杯子,紙盒裝飲料兩塊抹布,兩支蠟筆,一個晾衣服的大夾子,用這些進行拍攝。自帶機器和三腳架,發8G內存卡。
實拍更注重的是構圖和色彩。
三試
考官問答,根據自帶的攝影作品提問。
圖攝題目是一張圖片,溫看著因為干旱而龜裂的土地的新聞圖片。圖片分析。
廣告導演
關鍵詞:色彩,讓你策劃一個產品隨你選,8張分鏡,畫故事板,彩色,自帶畫筆。
錄音藝術
初試:單音聽寫,旋律聽寫
聲音聽辨一(單選,放兩段聲音比較音量、音高、音色、節奏、長短、比例等的區別,每題聽兩遍)
聲音聽辨二(單選,放一段聲音,選擇風格或節奏型等等)
聲音聽辨三(多選,和聽辨一的題目相似)
復試:
一、給了三段聲音要求寫出聽到了什么,并寫出所在場景和發生的事
二、給了兩個短片,畫面相同但聲音不同,要求寫出如何不同,如果自己來設計聲音會如何設計
三、《調音師》
要求寫出主要聲音,如何處理,導演想表達什么
媒體影像制作
復試
紀錄片《歸途列車》不少于1500字影評。
制片與市場
復試
題庫電腦出題一個一個進入 總共三道題
我的題目是
1 你知道創客嗎 你怎么理解
2、你怎么推廣動畫電影
3翻譯一段英文
二、北京電影學院編導藝考必看文藝常識基礎
1、電影的發明1895
(1)1895年12月28日,世界第一次電影公開放映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公開放映。
2、原始電影--盧米埃爾 梅里愛 英國“布萊頓學派” 和法國藝術電影
(1)《水澆園丁》是盧米埃爾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2)梅里愛最有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記》(1902)
3、英國布萊頓學派的主要人物有:阿爾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遜 埃斯美·柯林斯希塞爾·海普華斯和查爾斯·歐本等。
英國“布萊頓學派”在電影發展史上的意義:
“布萊頓學派”為電影帶來了富有創意的行為,平行動作的交叉、外景拍攝、景別交替,以及內容上的現實主義,他們真正涉及到了電影語言的實質。
4、鮑特和《火車大劫案》
鮑特最成功、也是最有成就的影片是《火車大劫案》(1903)
鮑特最杰出的貢獻在于他的電影鏡頭的分切技術。
5、大衛 ·格里菲斯的偉大貢獻:
(1)格里菲斯對電影的最大貢獻是他對電影的分段。
(2)格里菲斯最后完成了電影的基本敘事結構:鏡頭--場景——段落——影片的關系。鏡頭成為電影的最小敘事單位。
(3)格里菲斯的兩部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1914)、《黨同伐異》(1916)
大衛 · 格里菲斯對電影理論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對基本電影語言、敘事元素的開掘和定型。
(2)對電影寫實功能和表意功能的進一步探究。
(3)對電影剪輯、電影時空和電影節奏所做的創新。
6、美國喜劇的奠基人是塞納特,其創立的戲劇風格為“啟斯東風格”。
7、查里·卓別林最成功的影片是《淘金記》(1925)
8、20年代先鋒派電影對電影敘事因素的探索主要提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描寫和主觀感受
(2)畫面的造型感
(3)運動的節奏感
9、先鋒派電影的流派:
先鋒派電影的時間跨度大致是在1917——1928年,以法國和德國為中心,輻射整個歐洲大陸,在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形態,形成多種多樣的藝術流派。且與當時盛行歐洲現代藝術思潮有明顯的關系。主要流派有:印象主義(法國)、表現主義(法、德)、抽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
(一)印象主義(法國):
又稱印象電影,系指20年代以德呂克及其友人所創立的一個電影學派。并在其周圍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華的導演,如阿貝爾 · 甘斯、謝爾曼 · 杜拉克、馬塞爾 · 萊皮埃、讓 · 愛普斯坦,都是印象派的中堅力量。
謝爾曼·杜拉:她是20年代法國電影界一位活躍的人物。
主要作品有:《微笑的布德夫人》[印象派](1922)《主題與變奏》(抽象主義)
《僧侶與貝殼》(1928)[超現實主義]
阿貝爾·甘斯的主要作品:《車輪》、《拿破侖傳》(1934)《奧斯特里茨》(1960)
萊皮埃的主要作品:《黃金國》
讓·愛浦斯坦的主要作品:《紅色旅店》、《忠誠的心》
(二)表現主義(德)
表現主義產生于20年代初的德國。
表現主義和繪畫一樣,強調以夸張、變形的甚至怪誕的形式去表現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表現主義和其他先鋒派最大的區別在于它強烈的現實主義。
表現主義的重要作品:卡爾·梅育(編劇)導演:羅伯特 · 韋恩《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弗立茨·朗格《三生記》、威格納《泥人哥連》、《吸血鬼諾斯費拉杜》、
魯賓遜《演皮影戲的人》
(三)抽象主義電影:
抽象主義是從達達主義繪畫中找到靈感,熱衷于絕對抽象化造型的節奏和美感,并試圖用這些抽象的線條、圖形或物體的造型來圖解旋律和節奏。
抽象主義電影的重要作品:
艾格林:《對角線交響樂》(1921)《平行線交響樂》(1924)《地平線交響樂》(1924)
法國抽象派的特點:浪漫的詩意和快樂的幽默感。
德國抽象派的特點:態度認真和內容正經而富有使命感。
法國抽象主義電影的主要作品:
曼·雷伊《回到理性》 費爾南多·萊謝爾《機器舞蹈》
雷內·克萊爾《幕間節目》
四)超現實主義電影:
謝爾曼 · 杜拉克的《僧侶與貝殼》(1928)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第一部作品。
布努艾爾的《一條安達魯狗》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最為重要的作品。
谷克多的《詩人之血》也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作。
布努艾爾拍攝的《黃金時代》宣告了超現實主義的結束。
10、蘇聯電影學派和蒙太奇理論:
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是以愛森斯坦為代表。
普多夫金是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杜甫仁科特點是抒情的表現手法。(烏克蘭導演)[代表作《無糧的土地》
11、普多夫金的創作特點:
普多夫金堅持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在創新的同時并沒有拋棄傳統,既有蒙太奇的對比,沖突、隱喻、更堅持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統一的結構線索。尤其是在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畫上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普多夫金的主要作品有:《母親》為其奠定了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的基礎(1926 ) 《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 《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
12、蒙太奇在處理時空關時系主要有兩種方式:“再現時空”和“再造時空”。
13、時間的蒙太奇可以表現為兩種表現形態:延長和省略。
14、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誕生。
15、美國西部片最有代表性的導演是:約翰·福特 (他的創作高峰在30和50年代)
作品:《鐵騎》 《關山飛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阿巴基炮臺》《搜索者》
16、懸念大師: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
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最大的成就在與他的敘述故事的結構方法——懸念的設置。
事件總是不斷地發生,隨著事件而產生一個又一個懸念,懸而未決,險象環生,讓人屏息以待,觀眾永遠處在他所營造的緊張和恐懼的氣氛中。同時,阿爾福雷德·希區柯克不遺余力地倡導他的“純電影”概念,如畫面、音響、場面調度或蒙太奇來講述故事,而不用語言,尤其是對白。
阿爾福雷德·希區柯克真正的成熟期是50——60年代.
主要作品:《后窗》(1954) 《深海疑云》(1959) 《精神變態者》(1960)
17、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時間:1945--1956,持續了11年.
“現實主義”一詞用于電影,始見于意大利影評人彼得朗吉在《電影》雜志上評論魯奇諾維斯康蒂的影片《沉淪》。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開始于:1945年
羅伯托·羅西里尼拍攝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開山制作。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口號:
“還我普通人”(內容上的追求)
“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代表了新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最初是由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重要劇作家和理論家柴伐梯尼提出的)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
德 ·西卡 [主要作品:《偷自行車的人》、《擦鞋童》、《溫貝爾托· D》]
朱塞佩·德·桑蒂斯 [主要作品:《悲慘的追逐》(1947)、《艱辛的米》(1949)、《橄欖樹下無和平》(1950)、《羅馬11時》、《一年長的道路》]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最大功績:創立了一種與好萊塢電影相對立的電影美學——即紀實主義電影美學。
18、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正式登場:夏布羅爾《漂亮的賽爾其》(1958)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意義:
首先,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一次制片技術和制片方法的革命。
其次,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確立個電影個人風格的地位。
第三,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反傳統,比20年代先鋒派有分寸些,其始終關注現實和藝術,特別注重藝術中的個體人的關系。
第四,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在電影語言和電影形式的革新方面對電影藝術作出了重大貢獻。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代表人物:
特呂弗 (1931-1984)
《四百下》(自傳體影片)《槍擊鋼琴師》
19、法國電影的“左岸派”:
時間:50年代末,巴黎塞納河畔聚集了一批文學家出身的電影導演,他們被后人稱作“左岸派”。
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主要人物有:
阿蘭·雷乃 阿涅斯·瓦爾達克里斯·馬爾凱阿蘭·羅伯·格里耶
馬格麗特·杜拉斯和亨利·科爾皮
法國電影的“左岸派”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
(1)一種是從事電影創作時間較長的導演,如阿蘭· 雷乃、阿涅斯·瓦爾達和亨利·科爾皮。
(2)另一種是以從事文學創作為主,如克里斯·馬爾凱、馬格麗特·杜拉斯和阿蘭·羅伯· 格里耶。
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創作特點:
(1)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導演們從來不改編文學劇本,一定要專門為電影創作劇本,而且通常都由文學家們創作出非常文學化的劇本。
(2)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導演把重點放在人物的內心活動上。
(3)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電影手法非常講究推敲,細節上都要修飾雕刻。
(4)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影片具有濃重的現代主義色彩,尤其是馬格麗特 · 杜拉斯和阿蘭 · 羅伯 · 格里耶的作品,具有法國新小說派的風格。
20、被稱為“孤獨三部曲”的是:
費里尼的《騙子》、《她在黑夜中》《道路》。
21、被稱為“現代愛情三部曲”的是:
安東尼奧尼的 《奇遇》(1960)《夜》(1961)《蝕》(1962)
22、英格瑪 · 伯格曼:
英格瑪·伯格曼是瑞典著名的影劇兩棲導演,杰出的電影劇作家。
英格瑪·伯格曼的貢獻:開辟了電影表現的新領域,對電影藝術的發展和電影語言的革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開創了“作者電影”、“主觀電影”、內省電影的先河”。
英格瑪·伯格曼的主要作品:
《第七封印》(1955)、《野草莓》(1957)[英格瑪 · 伯格曼意識流電影的代表作]
23、新德國電影運動:
(1)奧博豪森宣言:
1962年2月28日在奧博豪森舉行的第八屆西德短片節上,由一批年輕的電影工作者發表的“奧博豪森宣言”標志著新德國電影運動的開始。
(2)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第一代:
代表人物:亞歷山大·克魯格(倡導者和領袖)彼德·沙莫尼
福爾克爾·施隆多夫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第一次高潮”(1965-1967)
主要作品:亞歷山大·克魯格《向昨天告別》)(1966)、
彼德·沙莫尼《狐貍禁獵期》(1966)
福爾克爾·施隆多夫《青年托爾勒斯》(1966)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第二代:
維爾納·赫爾佐格、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維姆·文德斯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真正的高潮是在1979年,主要代表作品有: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的《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1978)
福爾克爾·施隆多夫《鐵皮鼓》(1979)
24、“新德國電影奇才”——法斯賓德
法斯賓德是新德國電影運動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法斯賓德的處女作:《愛比死更冷酷》(1969)
法斯賓德的絕筆:《水手奎萊爾》(1982)
法斯賓德在藝術風格上的特點:法斯賓德被后人稱為激進的后現代代表。
法斯賓德在敘事結構上的兩個顯著特點:
(1)重新確認電影的敘事,總是與歷史、社會生活相交織,賦予敘事以宏闊的歷史視野,從而克服現代主義排斥敘事的純粹主觀性。
(2)重新確認電影的大眾媒體性質,注重敘事外觀的觀賞價值與歷史內涵的思辨價值的統一,從好萊塢式的經典敘事技巧中找出參照,從而克服現代主義曲高和寡的封閉性。
法斯賓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德國女性四部曲”(法斯賓德成熟期作品)
《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1978)、《莉莉·瑪蓮》(1980)、《羅拉》(1981)
《維洛尼卡·佛斯的欲望》(1982)
25、英國自由電影運動:
英國的現代電影始于“自由電影運動”。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產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比“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晚了三年左右的時間。
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產生的背景:
二戰后人們普遍對現實的不滿和50年代英國電影的停滯不前。
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的主要人物:
林賽·安德森 卡雷爾·賴茲 托尼·理查森 約翰·施萊辛格
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的代表影片有:
卡雷爾·賴茲《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
[卡雷爾·賴茲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是整個“英國自由電影運動”最負盛名的作品,也是英國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托尼·理查森《憤怒的回顧》(1959)、《蜜的滋味》(1961)、《長跑運動員的孤獨》(1961)
林賽·安德森《如此體育生涯》(1963)
約翰·施萊辛格《一種愛情》(1962)、《騙子比利》(1963)
26、“記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
羅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認為“紀錄片之父”和第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者。
他的影片《北方的納努克》(1916)開創了非敘事電影的歷史。
27、新好萊塢:
“新好萊塢”或稱“好萊塢文藝復興”,誕生于1967年。
其標志就是該年度最受歡迎的三部影片:
《邦尼和克萊徳》、《畢業生》、《酷漢盧克》(又名《鐵窗喋血》)的上映。
28、真實電影:
所謂“真實電影”是指通過使用不受干擾的便攜式攝錄設備,避免涉及素材的先入為主的敘事線索和理念,以直接性、共時性和逼真性為目的的記錄電影。
“真實電影”一詞最早是法國電影作者讓·魯什用來指其與埃德加·默瑞合作的影片《夏日記事》的。該片被認為是第一部“真實電影”。
“真實電影”派最著名的影片是:馬賽爾·奧菲歐斯的《悲悼與憐憫》(1970)。
29、斯坦利·考夫曼在1966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電影一代”的概念。
30、被稱為“飛翔的荷蘭人”的是——喬伊斯·伊文思,他的一生的電影活動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中國在內)。[ 主要作品有::《橋》(1928)、《雨》(1929)、《圍海造田》(1933)]
31、影片《公民凱恩》(導演:威爾斯)的挑戰性:
(1) 體現在它對傳統的電影審美觀念的大膽突破,它不屬于類型電影。(多視角的現代敘事結構)
(2) 體現在它對電影語言及視覺技巧的銳意革新上,威爾斯對長鏡頭段落富有創造性的運用,不僅是一種新的技巧和手段,更是一種新的電影觀念,對后來的巴贊的長鏡頭電影理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啟示作用。
32、大衛·里恩的電影創作:
大衛·里恩早期以拍攝文學戲劇電影為主,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有:《相見恨晚》和《孤星血淚》。
大衛·里恩50年代的風格轉變為拍攝“跨洋電影”代表性影片有:《桂河橋》和《阿拉伯的勞倫斯》[該片開創了寬銀幕電影的先河]
大衛·里恩與福雷德·希區柯克的相似之處:
(1) 一是強烈的的電影感和畫面感。
(2) 二是追求盡善盡美的敘事技巧。
(3) 三是擁有眾多的電影觀眾。
33、布努艾爾(1900-1983)[西班牙導演]
主要作品:
布努艾爾的《一條安達魯狗》(1928)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最為重要的作品。
布努艾爾拍攝的《黃金時代》宣告了超現實主義的結束。
《被遺忘的人們》為布努艾爾帶來了世界聲譽。[嘎納電影節獲獎作品]
布努艾爾50年代的主要作品:“宗教三部曲”——《納薩林》、《比里迪安娜》(布努艾爾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沙漠中的西蒙》。
布努艾爾60年代的主要作品:“女性三部曲”—— 《女仆日記》、《白日美人》、《特麗斯丹娜》。
布努艾爾70年代的主要作品:《資產階級隱秘的目的》(布努艾爾后期的代表作)、《自由的幽靈》、《欲望的隱晦目的》。
34、電影符號學的特點及意義:
電影符號學將注意力從文本系統的組織轉移到符碼的解讀上的作法,標志著電影理論對愛森斯坦(蒙太奇電影理論)和巴贊(長鏡頭電影理論)的超越。
真正構建起電影符號學理論的大廈的是:克里斯蒂安·麥茨。
克里斯蒂安·麥茨的兩部著作是:《電影語言》和《語言和電影》。
35、世界當代電影理論的開創者:讓·米特里
讓·米特里的重要著作:《主要電影理論》。
[我國現代電影理論的開山之作;張愛昕和李佗合著的《論電影語言的現代化》。]
36、經典好萊塢敘事系統的基本特征(三個方面):
戲劇化的情節結構、類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暢的連續性剪輯。
好萊塢經典敘事系統的核心是連續性剪輯。
37、好萊塢戲劇電影美學的特點:
(1) 故事情節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清晰而簡單的線性情節結構。
(3) 人物形象的類型化和人物性格的片面化。
(4)拍攝方法和審美趣味的唯美主義傾向。
38、被稱為好萊塢的“電影新生代”的是:喬治·魯卡斯 、 馬丁·西科西斯、布萊恩·德·帕爾瑪。
三人的主要作品:
喬治·魯卡斯 《THX-1138》(1971)[處女作]、《巴頓將軍》(奧斯卡最佳劇本獎)、
《星球大戰》(系列)
馬丁·西科西斯 《窮街陋巷》(1973)、《愛麗絲不再住這里》(1975)
《出租汽車司機》(1976)[首部大師級作品]、《憤怒的公牛》(1980)、《喜劇之王》(1983)
布萊恩·德·帕爾瑪 《著裝殺人》(1980)、《雙重肉體》(1984)
39、世界電影理論的三個里程碑:
(1)以愛森斯坦為代表的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為電影理論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
(2)以巴贊為代表的寫實主義美學為第二個里程碑。
(3)以麥茨為代表的電影符號學為第三個里程碑。
40、安德烈·巴贊的電影理論的特點:
安德烈·巴贊的理論的中心放在電影的社會性上。
安德烈·巴贊是一位純粹的批評家和理論家。
安德烈·巴贊的寫實主義美學。
[愛森斯坦和愛因漢姆的表現主義形式美學]
安德烈·巴贊創辦的《電影雜志》富有盛名。
41、長鏡頭和景深鏡頭的優勢(安德烈·巴贊的觀點):
(1) 長鏡頭和景深鏡頭可以避免嚴格限制觀眾的知覺過程,它是一種潛在的表意形式。
(2) 長鏡頭(鏡頭-段落)可以保證事件的時間進程受到尊重,景深鏡頭能夠讓觀眾看到現實空間的全貌和事物的實際聯系。
(3) 連續性拍攝的鏡頭--段落,體現了現代電影的敘事原則的自然流程,因而更具有真實感。
42.、丹尼爾·霍佩爾的影片《逍遙騎士》開創了新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北京電影學院編導考試真題】相關文章:
2017北京電影學院編導藝考資料03-09
北京公務員考試真題01-23
影視編導藝考真題202409-25
2017年陜西省播音編導筆試真題03-21
Photoshop認證考試真題09-25
2024年北京高考英語真題09-24
藝考編導考試押題文章預測03-26
跟單員考試模擬的真題及答案10-08
跟單員考試模擬真題及答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