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中醫內科知識點匯總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內容繁瑣,考點分散凌亂。怎樣學習才能異軍突起,如何看書才能事半功倍?yjbys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內科知識點,供參大家參考學習。
肺系病證
中醫內科-肺系病證 |
|
咳嗽 |
喘證 |
肺癰 |
肺癆 |
肺脹 |
肺痿 |
暴喘 |
咯血 |
鼻衄 |
失音 |
肺衰 |
哮病 |
心系病癥
中醫內科-心系病癥 |
|
心悸 |
卒死病 |
真心痛 |
胸痹 |
多寐病 |
不寐病 |
癲狂 |
健忘病 |
癡呆 |
癇病 |
驚悸 |
厥證 |
昏迷病 |
怔忡病 |
抽搐病 |
心衰病 |
卒心痛 |
神昏病 |
腎系病證
1、水腫:水腫首辨陰陽起,越婢加術風水襲,五味消毒麻連豆,濕毒浸淫用之宜,胃苓五皮水濕浸,濕熱壅盛疏鑿立,脾陽虛衰實脾飲,濟生真武腎陽微,瘀水互結五苓散,再合桃紅四物全。
2、淋證:淋證澀痛小便頻,濕熱蘊結膀胱腎,石熱石葦八正散,氣血沉香小薊飲,程氏萆薢分清膏,勞淋無比丸山藥。
附:尿濁:濁由濕熱萆薤佳,氣陷精下補中法,水缺知柏地黃主,火衰右歸溫腎家。
3、癃閉:癃閉似淋閉不通,上焦不外肺熱壅,中清不升濁弗降,下屬濕熱腎不充。醫'學教育網|整理清肺補中上中施,八正濟生下辨明,更有沉香疏肝氣,尿阻代抵擋堪攻。
4、遺精:遺精夢遺滑精探,心腎失調最相關,君相火動黃連施,補心三才封髓丹。濕熱下注分清飲,勞傷心脾妙香散,腎虛滑脫精不固,地黃左歸右歸丸。
附:陽痿:陽痿贊育命火衰,歸脾氣血心脾責,大補元煎恐傷腎,濕熱下注用知柏。
5、耳鳴耳聾:耳竅閉塞起鳴聾,鳴聾有別機理通。肝火痰火風熱火,龍膽溫膽銀翹宗,腎精虧虛左慈滋,脾虛益氣聰明崇,新久虛實標本辨,肝膽脾腎分補攻。
肝膽病證
中醫執業醫師輔導資料之肝膽病證:
肝膽病證屬中醫內科范疇。其內容包括:黃疸、脅痛、膽脹、鼓脹。肝膽病證的基本病機為肝失疏泄,膽失通降。防治肝膽病證,應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解除不必要的顧慮,安心靜養;避免過食肥甘,尤其要避免坎酒過度,黃疽、鼓脹患者更應禁酒;食鹽有凝澀之弊,鼓脹病人,應限制食鹽的攝人,給予低鹽飲食,尿量減少時,則給予無鹽飲食。
主要證候及特征
肝位于右脅,主疏泄,性剛強,喜條達而惡抑郁;又主藏血,具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開竅于目。肝病常見的證候有肝氣郁結、肝火上炎、肝陰不足、肝血虧虛、瘀血阻絡等。膽為六腑之一,內寄相火、因其內藏精汁,又稱奇恒之腑,其氣以通降為順,有助胃腐熟水谷之功。膽病常見的證候有膽腑郁熱、膽腑氣滯、膽內結石等。膽附于肝,與肝相表里,膽管起源于肝,膽液為肝之余氣,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通,所以膽的病變與肝密切相關,膽病可以及肝,肝病可以及膽,可致肝膽同病,發為肝膽氣郁、肝膽濕熱等證。肝膽證候以實證多見。肝木疏土,肝隨脾升,膽隨胃降,肝木生于腎水,長于脾土,故肝膽病與脾、胃、腎等臟腑關系密切,臨床證候如肝脾不調、肝腎陰虛、膽胃郁熱等即屬之。現將肝膽主要證候分述如下。
肝氣郁結
1.主要脈癥情志抑郁,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善太息,得噯氣則舒,或見梅核氣,或見癭瘤,婦女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苔薄白,脈弦。
2.證候特征本證特征有兩個方面:一是有情志不遂史和情志抑郁癥狀;二是有兩脅及肝經循行部位脹悶竄痛的氣滯證候。
肝火上炎
1.主要脈癥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脅肋灼痛,面紅目赤,頭暈脹痛,耳鳴如潮,便秘尿黃,或見吐血、衄血,舌紅苔黃,脈弦數。
2.證候特征該證以急躁易怒,脅肋灼痛及火性炎上的面紅目赤等肝經實熱證候為特征。
肝陰不足
1.主要脈癥脅肋隱痛或有灼熱感,勞累則加重,頭暈耳鳴,兩目干澀,口干咽燥,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弦細數。
2.證候特征本證以脅肋隱痛,目干口干,五心煩熱等肝陰虛或兼內熱的證候為特征。
肝血虧虛
1.主要脈癥脅肋隱痛,頭暈目眩,兩目于澀,手足麻木,婦女月經不調甚至閉經,面色不華,眼瞼唇舌色淡,脈弦細。
2.證候特征以脅肋隱痛,面色不華,眼瞼唇舌色淡等肝血虛證候為特征。醫'學教育網|整理本證與肝陰不足不同,肝陰不足常兼內熱,而本證則常兼氣虛。
肝膽濕熱
1.主要脈癥脅肋脹痛灼熱,脘腹脹滿,厭食油膩,或進食油膩食物病情則加重,口苦泛惡,大便溏垢,小便短赤,或有黃疽,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2.證候特征本證以脅痛,脘腹脹悶,厭油口苦,苔黃膩等肝膽濕熱證為特征。
瘀血阻絡
1.主要脈癥脅肋刺痛,痛處固定而拒按,脅下積塊,面色晦暗,或頭頸胸臂等處可見紅點赤縷,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2.證候特征瘀血阻絡證以脅肋刺痛,痛處固定而拒按,脅下積塊,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等肝膽瘀血病變為特征。
病機述要
常見的病機類型有:
1.肝郁氣滯情志不遂,郁怒恚怒傷肝,導致肝失疏泄,肝郁氣滯,進而可病及于膽,肝膽疏泄無權,形成肝膽氣滯,而成脅痛、膽脹等肝膽病證。
2.肝火上炎肝郁氣滯,久郁化火,火熱燔灼,氣滯火灼于肝膽,而成脅痛等病證。
3.肝陰不足素體陰液不足,或久病耗傷,或腎水不足,水不涵木,或肝郁化火,火盛傷陰,以致肝陰不足,肝失所養,而成脅痛、鼓脹等病證。
4.肝血虧虛或久病體弱,或慢性失血,或思慮勞倦,脾傷失運,氣血生化不足,以致肝血虧虛,引起脅痛等病證。
5.肝熱濕熱侵襲,注于肝膽,或恣食肥甘厚味,或偏嗜醇酒辛辣,生濕蘊熱,濕熱熏蒸,致使肝膽失于疏泄,膽液不循常道,而成脅痛、黃疽、鼓脹等病證。
6.瘀血阻絡肝病遷延,久病人絡,或氣郁日久,氣滯血瘀,或跌仆閃挫,致使瘀血阻于肝膽,形成脅痛、黃疸、鼓脹等病證……
肝膽脾胃證的辨別
肝膽脾胃在五行上分屬陰木、陽木、陰土、陽土、木土兩臟腑在生理方面維持著正常協調的關系,但在病理情況下這種協調關系變為不和、可能出現 一系列的病癥,即肝郁脾壅、肝郁脾濕、肝郁脾虛、肝氣犯胃、肝氣乘脾、脾虛肝乘、脾濕肝郁、脾塑肝郁、肝脾兩虛等九個證。
首先應明了的什么是肝郁?什么是肝氣?秦伯未在《謙齋醫學講稿》中指出:“肝氣郁結與一般肝氣證恰恰相反,肝氣證是作用太強、疏泄太過、故其性橫逆;肝氣郁結是作用不及、疏泄無能、故其性消沉。”任應秋在《向證點滴》中也指出:“有的是因為肝氣虛而力不能舒,有的是因為肝氣郁而力不得舒”。可見肝氣,正常應具有疏泄功能,這正是秦伯未指出的“肝臟以氣為用”的生理功能。這種正常水平的疏泄作用即五行中說的“木克土”。如因某種病理原因導致肝氣過旺,疏泄太過、便形成了“肝乘脾(胃)”的病理狀態,即上述“肝氣犯胃”、“肝氣乘脾”的病機。這是原發于肝而繼發于脾胃的兩個證。反之,由于脾虛或胃弱,也可導致肝氣來乘,就叫做“脾(胃)虛肝乘”。兩者都是“木克土”正常生理關系破壞,變成“木乘土”的病理狀態。
如果在某種致病因素作用下,肝氣疏泄不是太過,而是不及,就是肝氣郁結。肝郁,則木不克土,會影響脾胃正常的升降納運功能,導致飲食水谷輸布障礙發生中焦壅滿,就叫做肝郁脾壅;如果明顯表現為脾在運化水濕功能方面的障礙,就叫做肝郁脾濕。如果表現為脾不能升其清陽之氣,不能轉輸精微物質至五臟六腑,出現氣血虛損,就叫做肝郁脾虛。這是原發于肝,繼發于脾胃的三個癥。相反,如果因脾胃壅滯在前,脾濕在前,脾氣虛弱在前而導致肝的疏泄功能發生障礙的,就分別叫做脾壅肝郁,脾濕肝郁和脾虛肝郁了。
如果肝氣虛,疏泄無力,再加上脾氣虛、氣血不足,便形成肝脾兩虛證。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肝氣有太過與不及兩方面;肝脾(胃)兩臟亦有原發與繼發之別,因此在臨床上,不能囫圇吞棗,將肝脾膽胃有關的九種證一般對待。一般來說,原發于肝繼發于脾的肝氣癥,應以治肝為主,扶脾為輔,治肝氣應以酸瀉、甘緩為主。原發于脾、繼發于肝的肝乘證,應以補脾為主、瀉肝為次。原發于肝、繼發于脾的肝郁證、應以治肝為主、治脾為輔。肝郁證應以辛散、柔養結合為法;原發于脾、繼發于肝的肝郁證,則應以治脾為主,兼以疏肝。以上各證若辨析不清,用藥無法,療效是很難提高的。
肢體經絡病證
1、痹證:痹證風寒濕熱乘,閉而為痛痹斯名,風盛走游防風取,寒則痛劇烏頭通。
重著麻木薏苡仁,紅腫白虎加桂精,虛久獨活寄生施,醫'學教育網|整理內舍五臟法道更,肝腎虧虛守虎潛,針灸推拿佐功成。
2、痙證:
3、痿證:
4、顫證:
5、腰痛:腰痛悠悠酸無力,腎著沉沉不轉移,若還濕熱伴熱感,痛如錐刺屬血瘀。
左右歸丸腎虛主,甘姜苓術金匱立,四妙身痛逐瘀施,綜合治療勿勞欲。
氣血津液病證
屬中醫內科范疇。其內容包括:郁痛、血證、汗證、消渴、內傷發熱、虛勞、積聚、厥證、癭病。氣與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又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產物。臟腑的生理現象、病理變化,均以氣血為重要的物質基礎。津液是人體正常水液的總稱,也是維持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津液代謝失常多繼發于臟腑病變,而它又會反過來加重臟腑病變,使病情進一步發展。
氣血津液的運行失常或生成不足,是氣血津液病證的基本病機,而其主要的證候有如下幾種。
氣虛
1.主要脈癥精神萎頓,倦怠,四肢乏力,眩暈,白汗,易于感冒,面白,舌質淡,脈虛無力。
2.證候特征本證表現為一系列元氣耗損,臟腑機能減退的癥狀。隨發病臟腑的不同,癥狀側重點有所差異。
氣郁
1.主要脈癥精神抑郁,情緒不寧,胸部脹悶,脅肋脹痛,痛無定處,脘悶噯氣,不思飲食,大便不調,苔薄膩,脈弦。
2.證候特征本證的輕重程度,常與情志舒暢與否有較密切的關系。本證與氣滯的區別是:氣郁由精神因素所致,以肝為主要病及之臟;引起氣滯的原因很多,病及的臟腑也多,肺、肝、脾、胃等臟腑均可能發生氣滯。
氣滯
1.主要脈癥病變臟腑或相應部位出現脹滿、疼痛,苔薄膩,脈弦。
2,證候特征氣滯以脹滿、疼痛為主要癥狀,其疼痛多為脹痛而非刺痛。
氣逆
1.主要脈癥頭脹頭痛,面紅目赤,煩躁易怒,甚則昏厥,或有咯血、吐血。
2,證候特征氣逆與氣滯的區別在于:氣滯是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甚或阻滯;氣逆是氣機的升降失常而氣逆于上,易發生于肺、胃、肝。在本章的病證中,主要為肝的氣逆。
血虛
1.主要脈癥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舌色淡,脈細。
2.證候特征本證表現一系列血虛失養、臟腑機能減退的癥狀。其與氣虛的主要區別在于,本證面色萎黃不華、唇舌色淡等營血虧虛的表現突出,且常有失血過多的原因存在。
血瘀
1.主要脈癥病變部位疼痛,痛有定處,或有腫塊,或致發熱,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弦。
2.證候特征血瘀以疼痛為最常見的癥狀,其痛以痛處固定,多為刺痛,久痛不愈,反復發作為特征。舌象對瘀血的診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津傷化燥
1.主要脈癥口干口渴,唇焦咽燥,鼻干目澀,咯血或衄血,大便秘結,甚或肌肉消瘦,舌質紅,舌上少津,少苔甚至無苔。
2.證候特征本證以津液虧少,表現一系列干燥不潤的癥狀為特征。
【病機述要】
1.氣虛主要由于飲食失調,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氣的來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年老體弱及疲勞過度等,以致臟腑機能減弱,氣的化生不足。由于正氣不足,不能正常發揮氣的推動、固攝、溫煦、衛外等作用,而表現倦怠乏力,精神萎頓,自汗,易于感冒等癥。
2.氣郁由情志內傷所致,肝氣郁結,氣機不暢,而表現精神抑郁、胸脅脹滿疼痛等癥,繼則常引起血郁、火郁、痰郁和病及脾胃等。
3.氣滯情志不舒,飲食失調,感受外邪,閃挫跌仆,以及痰濁、瘀血阻滯等多種原因均可導致氣滯。由于氣機阻滯,氣血運行障礙,以致病變部位或臟腑出現脹滿、疼痛。
4.氣逆多由情志內傷,飲食不節,寒溫不適,或痰濁壅阻所致。氣逆于上,以屬實者為多。肝氣上逆而發生頭痛頭脹,面紅,煩躁易怒等癥。因肝為剛臟,又為藏血之臟,故肝氣上逆之時,甚則可血隨氣逆,引起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竅而致昏厥。
5.血虛常由失血過多,脾胃虛弱,營養不良,久病不愈,以及血液化生障礙等原因所致。由于營血虧虛,臟腑經絡失于濡養,而表現頭暈眼花,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唇舌色淡等癥。
6.血瘀情志不舒,飲食失調,感受外邪,跌仆損傷,以及久病正虛等多種原因均會導致血瘀。由于血行不暢甚至脈絡瘀阻,不通則痛,而引起疼痛、積塊、壅遏發熱等癥。
7.津傷化燥由素體陰虧,內熱亢盛,或熱傷津液所致。醫'學教育網|整理由于津液虧少,失于滋潤,而出現口渴,心煩,唇焦咽燥,鼻干目澀,舌紅少苔少津等癥。
【治療要點】
1.針對氣血津液的病變性質進行治療,補益其虧損不足,糾正其運行失常。如氣虛宜補氣益氣,氣郁宜理氣解郁,氣滯宜理氣行氣,氣逆宜順氣降逆,血虛宜補血養血,血瘀宜活血化瘀,津傷化燥宜滋陰潤燥。
2.氣血津液的病證,雖有其共同性,但發病的臟腑不同,則癥狀表現的側重點也就有所不同,應結合五臟病變的不同特點進行治療。
3.重視補益脾胃。因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尤其是對氣血津液虧耗過多或生成不足所形成的病證,應充分重視補益脾胃,以助生化之源。
4.重視氣、血、津三者之間的關系,注意將氣為血帥,氣能行血、行津,氣能攝血、攝津,血為氣母,津能載氣,津血同源等理論,用于指導氣血津液有關病證的臨床治療。
5.注意攻補之適宜。氣血津液疾病大多虛實夾雜,除純屬虛證者外,當分清標本緩急,虛實兼顧,補虛勿忘實,祛邪勿忘虛。
6.做好調攝護理工作對氣血津液病證的好轉及治愈有重要作用。氣機郁滯是本章病證的基本病機之一,故首先應保持心情舒暢,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其次要注意飲食調養。有的病證需著重補益,如虛勞及血證出血停止之后。但對消渴則控制飲食具有重要的治療意義。再則是注意勞逸結合。除病情重者需臥床外,一般患者可視情況適當工作及活動。
外感熱病證
外感熱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體、以發熱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這類疾病在 現代醫學中主要為急性傳染病,并包括以發熱為主要癥狀,由細菌或病毒等引起的疾病。
中醫學認為,外感熱病是人體的正氣與 溫熱病邪激烈相爭的過程,通過辨證采取祛邪、扶正治療,最終人體正氣逐漸戰勝病邪而使熱病治愈。在這過程中,因邪能傷正,勢必產生不同程度的臟腑、組織器官損傷,以及經絡、 氣血津液的機能紊亂與損耗。因此,熱病初愈這一特定階段,應及時進行調整和修復,采取各種措施使其痊愈和復原。
《內經·熱論》中詳細討論了熱病的成因、 證候分類、發展規律、治療大法、禁忌和預后,以后有了“傷寒學派”和“溫病學派”,并在學術爭鳴過程中逐漸積累了防治外感熱病的豐富經驗,同時也非常重視瘥后調理(恢復期的康復醫療)。如:《內經·熱論》提出“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傷寒論》在六經辨證后,列“辨陰陽易瘥后勞復病脈證并治”專篇,《溫熱經緯·疫證條辨》敘述了外感熱病瘥后治療法則和經驗等。概括一下,外感熱病的瘥后治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調攝精神,心理康復。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人體的生理功能、抗病康復能力密切相關。《內經》謂“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疫證條辨》指出“瘥后,虛煩。心神不安者,審證而用得其宜,貴乎醫者之神悟矣”。醫'學教育網|整理因此瘥后,首要是指導病人調攝精神,心理康復。正確認識外感熱病的發生和轉歸,可防、可治和可控。既不輕視疾病,又不顧慮重重,有一個良好心理狀態,避免“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惡性循環。安心養病,以利康復。必要時可配合藥物治療,如《溫熱經緯》“瘥后觸事易驚,夢寐不安,乃有余熱夾痰,宜用竹茹、黃連、石菖蒲、半夏、膽星、梔子、知母、茯苓、旋覆花、橘紅等藥”,清熱化痰,安定心神;“瘥后,驚悸、 怔忡、心神不安,屬 血虛,宜清心、 養血安神,用朱砂安神丸(朱砂、黃連、生地、當歸、甘草)”。
二、將息得宜,調養身體。將息,即是人的生活和休息。熱病瘥后,更應注意這些方面攝生調養。如《溫熱論》“邪退正虛,此時宜令病者安舒靜臥,以養陽氣來復”;《內經》已有病后宜“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飲食調養、康復痊愈法則,并指出“熱病已愈,時有所遺,當何禁之,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可以引起“勞復”、“食復”。所以熱病初愈,一要慎起居,居室宜安靜、整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二要適寒溫,防外感;三要飲食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多飲開水,多食水果、蔬菜;四要根據個體病情恢復狀況,逐步活動,適量鍛煉。如果出現“勞復”、“食復”,以《傷寒論》“病瘥后,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法則,應用一些理氣、 健脾、清熱透邪藥物。
三、清除余熱,養陰益氣。外感熱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邪正相爭過程,發熱是其主要 病理反應和臨床表現。傳統的辨治方法,將發熱性質和特征區分為“六經”(六期)、“衛氣營血”(四期)和“三焦”(三期)論治。現有將發熱按發病期、熱盛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區分。因此,辨發熱為治療外感熱病的重要依據。瘥后余熱,可因余邪引起,又可因熱病過程,熱傷陰液,或氣隨津耗,氣陰兩虛,虛熱內生,因此,在辨證施治上,又有其特殊性。
如《傷寒論》有“傷寒瘥以后,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的不同治法,即要根據病情辨證治之。若病后,余熱未盡,津傷未復,胃失和降,虛贏少氣,口渴,舌紅無苔,不饑欲嘔,治用《傷寒論》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半夏、麥冬、人參、甘草、梗米)益氣和胃生津,清泄余熱;若熱病瘥后,微熱、微煩、微渴,精神不爽,頭目不清,胸腹痞悶不舒,饑不欲食,選用《溫病條辨》清絡飲(荷葉、銀花、扁豆、絲瓜葉藤、竹葉芯)清宣余邪,透發余熱;如熱病瘥后,煩熱,上熱下移于 小腸,溺赤短澀,治用《溫熱經緯》加味導赤散(細生地、生甘草、竹葉、豬苓、麥冬、蓮子心、燈芯),清心利尿泄熱;若熱病瘥后,熱退不凈, 肺熱下移于 大腸,津液不足,腸燥便秘,大便干結,治宜《溫病條辨》的增液湯(元參、麥冬、生地黃)養陰生津,通便泄熱。
此外,熱病瘥后,還應重視治療復感外邪(即傳染病的“再感染”、“重復感染”)以及余邪加劇(復發、 再燃)而引起的發熱。
四、調補臟腑,康復功能。外感熱病邪自口鼻、皮毛由表入里損傷 臟腑,如影響肺主氣司呼吸、脾胃和大小腸的運化水谷功能等;又因 高熱出汗、嘔吐或腹瀉傷津耗氣,加重正氣衰憊。因此,熱病瘥后,邪去正虛,必須增強 臟腑功能,調補 氣血津液,扶助元氣。根據病人 臟腑氣血虛損部位、程度可進行以下調補,如“熱病瘥后,正 氣虛損未復,精神萎頓,睡眠不穩,食欲不佳,舌紅少津,脈虛無力”,用《溫熱經緯》加味三才湯(人參、元參、生地、麥冬、五味子)補氣益肺,養心生脈;“瘥后,氣弱倦怠,動則氣急,語聲無力,語不接續”,治仿《溫熱經緯》集靈膏(人參、枸杞、天冬、麥冬、生地、熟地、淮牛膝、白蜜、煉丸)攝腎補肺、滋陰益氣;病后脾胃氣虛,飲食不消,四肢無力,大便溏薄,甚或肢體浮腫,脈象虛弱,舌苔薄白,治以《局方發揮》參苓白術散(人參,茯苓、白術、扁豆、山藥、蓮心、薏苡仁、砂仁、陳皮、神曲、大棗) 健脾益胃,理氣助消化;《傷寒論》云 “大病瘥后,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人參、白術、茯苓、干姜)”,此為心 脾陽虛,宜補脾益氣以健心神;熱病瘥后,有 自汗、 盜汗等癥狀,宜用《溫熱經緯》清養補虛方藥,如西洋參、生地、麥冬、黃連、甘草、小麥、百合、竹葉、茯苓、蓮子心等藥。此外,當歸六黃湯、牡蠣散、玉屏風散之類方,可固表 斂汗、提高肺主氣、外合皮毛、衛外抗邪功能,均可隨癥選用。
五、防治并發癥、后遺癥,防止病殘。《溫熱經緯》“熱疫為病,氣血被其煎熬”。外感熱病過程,除了外邪直接作用和損傷臟腑經絡之外,還將人體的氣血、津液灼傷形成瘀、痰,這些 病理產物潴留于體內,轉變為繼發致病因素,加劇或產生新的病癥(現代醫學稱之為并發癥、 后遺癥),如在各種傳染病中的繼發性支氣管肺炎,遷延為慢性咳喘;亦可由于 變態反應而出現與本病性質完全不同的并發癥,如腥紅熱后的急性出血性腎小球腎炎等;有些疾病如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乙型腦炎引起的 失語、癡呆、癱瘓后遺癥等。因此外感熱病瘥后,要對并發癥、后遺癥有一個足夠的認識并積極防治。《疫證條辨》觀察?“疫證瘥后,四肢浮腫。弗遂溫補,宜清泄。”《傷寒論》指出大病瘥后,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用牡蠣澤瀉散泄熱利濕,軟堅消腫;瘥后怔仲、驚悸可參《傷寒論》的“傷寒脈結代, 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以補心通脈;“疫證失治于前,熱流下部,滯於經絡,以致腰膝疼痛,甚者起不能立,臥不能動……必成廢人,宜木瓜、牛膝、續斷、草解、黃柏、威靈,疏通經絡,堅筋強骨”等。
上述外感熱病瘥后調治僅是舉例。在具體應用過程,同樣要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原則,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隨癥施治,并要充分發揮中醫藥、 針灸、按摩以及其他方法進行。
蟲病
蟲病是一些寄生蟲寄生在人和動物的身體里所引起的疾病。蟲病是世界上分布廣、種類多、危害嚴重的一類疾病。蟲病有蛔蟲病、蟯蟲病等種類。
蛔蟲病的病因與診斷
蛔蟲病是蛔蟲寄生在人體小腸所致的疾病,它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病、多發病,尤以農村為多見。
我國古代對本病早有認識,將蛔蟲稱為蛟墻、魷、長蟲。如《靈樞·厥病》篇說:“腸中有蟲瘕及膠墻,心腸痛,儂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墻也。”
病因病機
蛔蟲病是由于誤食沾有蛔蟲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潔之物而引起的。蛔蟲寄生在小腸內,擾亂脾胃氣機,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蟲具有喜溫,惡寒怕熱,性動好竄,善于鉆孔的特性,故當人體脾胃功能失調,或有全身發熱性疾患時,蛔蟲即易在腹中亂竄而引起多種病癥。若蛔蟲鉆人膽道、闌門,或蛔蟲數量較多,在腸中纏結成團,則出現多種病變及癥狀。
臨床表現
蛔蟲病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其癥狀的輕重不僅取決于蛔蟲數目的多少,而且與蛔蟲所在部位和狀態有密切關系。輕者可無任何癥狀,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臍周或稍上方。痛無定時,反復發作,持續時間不定。痛時喜按揉腹部,腹部無壓痛,腹壁不緊張。
如蛔蟲上竄人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惡心、嘔吐、吐蛔,甚或蟲從口鼻而出;鉆人膽道,使肝氣閉郁、膽氣不行,脘腹劇痛而形成蛔厥;鉆人闌門,使氣滯血瘀,肉腐血敗,則形成腸癰;蛔蟲數量多時,纏結成團,阻塞腸中,使傳化不行,腑氣不通而形成蛔蟲性腸梗阻。
診斷
1、有吐蛔或排蛔史。
2、反復臍周隱痛或陣痛,甚或異嗜,消瘦。
3、大便檢查發現蛔蟲卵。
鉤蟲病的病因與診斷
鉤蟲病是由于鉤蟲寄生在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因其主要癥狀為好食易饑,倦怠乏力,膚色萎黃,面足浮腫,故中醫文獻把鉤蟲病稱為黃腫病、疳黃、黃胖、饕餮黃等。四川及浙江民間又稱為懶黃病、粑黃病、桑葉黃等。
鉤蟲病的流行相當廣泛,在我國南方各省較為多見。
病因病機
中醫學將鉤蟲稱為伏蟲。《諸病源候論·九蟲候》說:“伏蟲,長四分”,“伏蟲,群蟲之主也。”
由于人體皮膚接觸含有鉤蚴的泥土,鉤蚴從皮膚鉆人,最后移行至小腸發育為成蟲而導致鉤蟲病。其主要的病理為擾亂脾胃氣機,吸食及耗費人體血液,因而出現胃腸失調及氣血虧虛的病變。
臨床表現
鉤蟲病的癥狀主要由鉤蚴及成蟲所致,但成蟲所致的癥狀更為長久和嚴重。鉤蚴侵入處的皮膚感到奇癢和燒灼,繼而出現小出血點、丘疹或小皰疹,俗稱“糞觸塊”、“糞毒”、“糞疙瘩”。隨鉤蚴在人體內的移行,受感染后的3-5日,常出現喉癢、咳嗽,重者甚至劇烈干咳或哮喘發作。成蟲寄生在小腸,擾亂脾胃氣機,吸食及耗費人體血液,因而出現上腹部不適、隱痛,食欲亢進但勞動力反而減退,異嗜生米、茶葉,甚至泥土、碎紙等胃腸失調的癥狀。嚴重者出現心悸短氣,四肢乏力,頭暈耳鳴,面足浮腫,面色萎黃,唇舌色淡,脈數而弱等氣血虧虛的癥狀。
診斷
1、胃腸失調及氣血虧虛的臨床癥狀。
2、在鉤蟲病的流行地區,有鉤蚴的感染癥狀。
3、大便檢查發現鉤蟲卵。
鑒別診斷
鉤蟲病病情較重,出現“黃腫”表現者,需與黃疽及水腫相鑒別。
1、黃疸黃疸發病較急,而久病后出現黃疸者,一般均有肝膽病史。黃疽臨床表現為全身黃色鮮明如橘色或晦暗如煙熏,目睛黃染,小便黃赤。鉤蟲病的發黃則為膚色萎黃或黃而浮腫,目睛不黃,小便清長。
2、水腫水腫的病因不一,浮腫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澤鮮明,小便短澀,飲食正常或納減,證有虛實之分。鉤蟲病的浮腫表現為下肢足踝浮腫,或面部目胞浮腫,甚則全身浮腫,但膚色發黃或萎黃不榮,好食易饑,或嗜食異物,無小便短澀,純屬虛證。
姜片蟲病的病因
姜片蟲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蟲,簡稱姜片蟲,寄生于人、豬腸內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臨床以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為主,成蟲蟲體較大,吸盤發達,吸附力強,造成的腸機械性損傷較其他腸道吸蟲明顯,數量多時還可覆蓋腸壁,妨礙吸收與消化,其代謝產物被吸收后可引起變態反應。被吸附的黏膜可發生炎癥,出血、水腫,壞死、脫落以至潰瘍,病變部位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腸黏膜分泌增加,蟲數多時常出現腹痛和腹瀉,營養不良,消化功能紊亂,白蛋白減少,各種維生素缺乏;還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甚至腸梗阻,嚴重感染的兒童可有消瘦,貧血,浮腫、腹水,智力減退、發育障礙等。在反復感染的病例,少數可因衰竭、虛脫而致死。
病因
1、形態學
成蟲扁平肥大,生活時呈肉紅色,形似鮮姜之切片故得名,蟲體長20~75mm,寬8~20mm,厚約2~3mm,為寄生于人體的最大吸蟲,成蟲有口,腹吸盤各一個,成蟲雌雄同體,子宮中充滿大量蟲卵,蟲卵呈橢圓形,淡黃色,大小為(130~140)μm×(80~85)μm,是人體中最大的蠕蟲卵,卵殼薄而均勻,一端具有不十分明顯的卵蓋,近卵蓋端有一尚未分裂的卵細胞,周圍有20~40個卵黃細胞。
2、生活史
成蟲吸附在終宿主人或豬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上,同體受精或異體受精后,受精卵隨糞便排出體外,每條成蟲可產卵15000~20000個/天,蟲卵隨糞便入水,當溫度適宜時,卵內細胞分裂發育為成熟毛蚴,受光線照射毛蚴從蟲卵孵出,進入中間宿主扁卷螺后,經發育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從螺體不斷逸出,吸附在周圍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囊蚴在潮濕情況下生命力較強,但對干燥及高濕抵抗力較弱,當中宿主吞食囊蚴后,在小腸經腸液作用囊壁破裂,尾蚴逸出,吸附在小腸黏膜上吸取腸腔內營養物質,經1~3個月即可發育成成蟲,成蟲在人體內壽命為4~4.5年,在豬體內約為1年。
絲蟲病的病因與臨床表現
絲蟲病是指絲蟲寄生在淋巴組織、皮下組織或漿膜腔所致的寄生蟲病。我國只有班克魯夫絲蟲(班氏)和馬來布魯絲蟲(馬來絲蟲)。本病由吸血昆蟲傳播。絲蟲病的癥狀體征因絲蟲寄生部位不同而異。早期主要表現為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晚期則出現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診斷主要靠在血液或皮膚組織內檢出微絲蚴。預防方法為消滅傳染媒介,加強個人防護,治療患者及感染者,全民服藥以消滅傳染源。
病因
絲蟲屬線蟲綱,絲蟲目,蓋頭蟲科。體細長如絲。絲蟲病流行于亞洲、非洲及大洋洲,在中國僅見班氏絲蟲病及馬來絲蟲病。我國流行區為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傳染源為血中含微絲蚴的早期患者及無癥狀的帶蟲者(微絲蚴血癥者)。傳播媒介為4屬30余種蚊如中華按蚊、微小按蚊、淡色庫蚊和致倦庫蚊。人是惟一的終寄主,普遍易感。
臨床表現
一、急性絲蟲病
1、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及丹毒樣皮炎等淋巴管炎的特征為逆行性,發作時可見皮下一條紅線離心性地發展,俗稱“流火”或“紅線”。上下肢均可發生,但以下肢為多見。當炎癥波及皮膚淺表微細淋巴管時,局部皮膚出現彌漫性紅腫,表面光亮,有壓痛及灼熱感,即為丹毒樣皮炎,病變部位多見于小腿中下部。
2、精索炎、附睪炎或睪丸炎在班氏絲蟲,如果成蟲寄生于陰囊內淋巴管中,可引絲蟲病起精索炎、附睪炎或睪丸炎。
3、絲蟲熱周期性打寒戰,高熱,持續2天至1周消退。醫'學教育網|整理部分患者僅低熱但無寒戰,在屢次發作后,局部癥狀才漸漸顯露。
二、慢性絲蟲病
慢性期阻塞性病變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產生的臨床表現也因之而異:包括淋巴水腫和象皮腫、睪丸鞘膜積液、乳糜尿等。
除上述病變外,女性乳房的絲蟲結節在流行區并不少見。此外,絲蟲還偶可引起眼部絲蟲病,脾、胸、背、頸、臂等部位的絲蟲性肉芽腫,絲蟲性心包炎、乳糜胸腔積液,乳糜血痰,以及骨髓內微絲蚴癥等。
三、隱性絲蟲病
臨床表現為夜間發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熱。
絳蟲病的病因與診斷
絳蟲病是由豬絳蟲或牛絳蟲寄生在人體小腸所引起的疾病;古代醫籍將絳蟲稱為白蟲或寸白蟲。絳蟲病在我國分布較廣。飲食習慣是決定腸絳蟲病多寡及其種類不同的關鍵因素,喜食生肉的地區感染率高。
中醫對絳蟲的形態、感染途徑很早即有明確的認識,并尋找到效果良好的治療藥物。在感染途徑方面,早在《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篇即指出:“食生肉,飽飲乳,變成白蟲。”《諸病源候論·寸白蟲候》說:“以桑枝貫牛肉炙食”噲引起本病。而對于絳蟲形態的描述,《諸病源候論·寸白蟲候》說:“寸白者,九蟲內之一蟲也。長一寸而色白,形小扁”,仇蟲候》說:“白蟲相生,子孫轉大,長至四五尺”。在治療上,早在《千金要方·九蟲》里,就采用檳榔、石榴根皮等有效的藥物治療絳蟲病。
病因病機
絳蟲病的病因,是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蟲的豬肉或牛肉,囊蟲進入體內吸附在腸壁上,頸節逐漸分裂,形成體節,約經2—3個月而發育為成蟲。成蟲蟲體脫節,從肛門排出體外,故可在內褲或被服上發現白色的蟲體節片,節片隨大便排出則可見糞便中有蟲體節片。
絳蟲所致的病變,主要是吸食人體水谷精微以及擾亂脾胃運化,從而引起腹脹、腹痛,甚至消瘦、乏力等癥。
臨床表現
絳蟲病初期,成蟲居于腸中,影響腸道氣機,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隱隱作痛,腹脹不適,甚或惡心、嘔吐。常在內褲、被褥或糞便中發現白色節片,或伴肛門瘙癢。病久則脾胃功能受損,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加之絳蟲吸食營養物質,以致人體化源不足,氣血不充,故在上述癥狀的基礎上常伴見面色萎黃或蒼白,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脈細等氣血虧虛的癥狀。
診斷
1、糞便中或內褲、被褥上發現白色節片為絳蟲病重要的臨床特征。
2、初期腸道氣機受阻引起的腹部隱隱作痛、腹脹不適等脾胃功能失調的癥狀,及病久伴見的面色萎黃或蒼白、形體消瘦、倦怠乏力、舌淡、脈細等氣血虧虛的癥狀。
蟯蟲病的病因與臨床表現
蟯蟲病是以引起肛門、會陰部瘙癢為特點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病。世界各地流行極廣,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萬,我國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兒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其集體機構兒童感染率高。國內調查資料表明兒童感染率達40%~70%.在衛生條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數成員同時患病。因此蟯蟲病是值得重視的疾病。
病因
人是蟯蟲惟一宿主,蟯蟲感染者是蟯蟲病的惟一傳染源。傳染方式有自身及異體感染兩種。自身感染系雌蟲于夜間爬行肛門,在周圍皮膚上產卵,引起奇癢,小兒用手指瘙癢而沾染蟲卵。在進食或吮吸時吞入蟲孵。蟲孵在胃及十二指腸開始孵化成蚴蟲,最后在小腸下段及大腸內發育為成蟲。若蟲孵在肛門口孵化,幼蟲可爬進肛門,侵入大腸,引起逆行感染,這兩種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遷延不愈,異體感染是通過被污染蟲卵的食物、玩具經口感染,也可經口鼻、吸入飛揚的蟲卵再咽下而感染,這是造成集體和家庭間傳播的主要方式。
臨床表現
約1/3的蟯蟲感染者可完全無癥狀。
1、肛門周圍或會陰部瘙癢
是由蟯蟲產生的毒性物質和機械刺激所產生,夜間尤甚,影響睡眠,小兒哭鬧不安。由于奇癢抓破后造成肛門周圍皮膚脫落、充血、皮疹、濕疹。甚而誘發化膿性感染。
2、消化道癥狀
蟯蟲鉆入腸黏膜,以及在胃腸道內機械或化學性刺激可引起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3、精神癥狀
由于寄生蟲在體內排出的代謝產物,導致精神興奮,失眠不安,小兒夜驚咬指等。小兒的異嗜癥狀,蟯蟲病患者最為常見,如嗜食土塊、煤渣、食鹽等。
4、其他癥狀
由于蟯蟲的異位寄生所引起,如:陰道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等。也可侵入闌尾發生闌尾炎,甚至發生腹膜炎。
囊蟲病的診斷與鑒別
豬囊尾蚴病(cysticercoids cellulosae)俗稱囊蟲病,是豬帶絳蟲的蚴蟲即豬囊尾蚴(Cysticercuscellu-losae)寄生人體各組織所致的疾病。因誤食豬帶絳蟲卵而感染,也可因體內有豬帶絳蟲寄生而自身感染。根據囊尾蚴寄生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分為腦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皮肌型囊尾蚴病等,其中以寄生在腦組織者最嚴重。
診斷要點
1、流行病學史:有絳蟲病史或有與絳蟲病病人密切接觸史。
2、病原學檢查:皮下結節做病理檢查。
3、免疫學檢查:血清及腦脊液囊蟲抗體檢測可為陽性。
4、影像學檢查:符合囊蟲病的表現。
5、臨床表現:皮下結節、癲癇發作、視力減退等。
鑒別診斷
1、皮下結節需要與皮下脂肪瘤鑒別。
2、顱內病變需要與結核、腫瘤等病變鑒別。
【中醫內科知識點】相關文章:
中醫中醫內科重點知識梳理03-08
中醫內科疾病癥狀學要點03-08
中醫內科主治醫師備考六要素03-20
中醫診斷學知識點:舌診05-22
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內科學》精選試題及答案07-05
2016年中醫內科復習筆記03-10
《中醫方劑學》重要知識點匯總02-28
中醫藥學重要知識點總結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