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工程師考試大綱
網絡工程師是指從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規劃、設計,網絡設備的軟硬件安裝調試,網絡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的中級技術人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網絡工程師考試大綱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網絡工程師考試大綱
1.考試目標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根據應用部門的要求進行網絡系統的規劃、設計和網絡設備的軟硬安裝調試工作;能進行網絡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網絡資源;能作為網絡專業人員對系統開發進行技術支持和指導,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能指導網絡管理員從事網絡系統的構建和管理工作。
2.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2)熟悉網絡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3)理解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方法;
(4)熟悉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5)熟悉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基礎知識;
(6)掌握網絡安全的基本技術和主要的安全協議;
(7)掌握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協議的基本原理;
(8)掌握計算機網絡有關的標準化知識;
(9)掌握局域網組網技術,理解城域網和廣域網基本技術;
(10)掌握計算機網絡互聯技術;
(11)掌握TCP/IP協議網絡的聯網方法和網絡應用技術;
(12)理解接入網與接入技術;
(13)掌握網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熟悉網絡系統的性能測試和優化技術,以及可靠性設計技術;
(15)理解網絡應用的基本原理和技術;
(16)理解網絡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17)了解有關知識產權和互聯網的法律法規;
(18)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英文資料。
3.考試設置的科目
(1)計算機與網絡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選擇題;
(2)網絡系統設計與管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問答題。
考試內容
說明:
“I”、“II”和“III”表示掌握或熟悉的程度。
“I”是指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內容及含義(理解)。
“II”指在有關問題中能直接使用(一般應用)。
“III”是指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并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綜合應用)
考試科目1:計算機與網絡知識
1.計算機系統知識
1.1 硬件知識
1.1.1 計算機組成
計算機部件(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I/O設備)(I)
指令系統(指令的分類、操作碼、尋址方式、CISC、RISC)(I)
處理器的性能(I)
1.1.2 存儲器
存儲介質(半導體存儲器、磁存儲器、光存儲器)(I)
主存(類型、容量和性能)(I)
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級主存)(I)
輔存(容量、性能)(I)
存儲系統(虛擬存儲器、高速緩存)(I)
1.1.3 輸入輸出結構和設備
中斷、DMA、通道、SCSI(I)
I/O接口(RS232、USB、IEEE1394、紅外線接口)(I)
輸入輸出設備類型和特征(I)
1.2 操作系統知識
1.2.1 基本概念
操作系統的功能及分類(批處理、分時、實時、網絡、分布式、嵌入式)(I)
多道程序(I)
內核和中斷控制(I)
進程和線程(I)
1.2.2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
進程的狀態及轉換(I)
進程調度算法(分時輪轉、優先級、搶占)(I)
死鎖(I)
存儲管理方案(分段與分頁、虛擬存儲器、頁面置換算法)(I)
文件管理(I)
作業調度算法(先來先服務、短作業優先、高響應比優先)(I)
1.3 系統管理
1.3.1 系統配置技術
系統構架模式(2層、3層及多層C/S和B/S系統)(I)
高可用性系統配置方法(雙機、雙工、熱備份、容錯)(I)
RAID技術(I)
1.3.2 系統性能
性能設計(系統調整、響應特性)(I)
性能指標、性能評估(測試基準)(I)
1.3.3 系統可靠性
可靠性計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I)
可靠性設計(失效安全、軟失效)(I)
部件可靠性及系統可靠性的分配及估計(I)
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維護性)(I)
2.系統開發和運行基礎知識
2.1 系統開發基礎知識
2.1.1 需求分析和設計方案
需求分析和管理(I)
結構化分析與設計(I)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I)
模塊設計、I/O設計、人機界面設計(I)
2.1.2 測試評審方法
測試方法(I)
評審方法(I)
測試設計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統測試)(I)
2.1.3 項目管理基礎知識
制定項目計劃(I)
質量控制計劃、管理和評估(I)
過程管理(PERT圖、甘特圖、工作分解結構、進度控制、關鍵路徑)(I)
配置管理(I)
人員計劃和管理(I)
文檔管理(文檔規范、變更管理)(I)
成本管理和風險管理(I)
2.2 系統維護
維護的類型(完善性維護、糾錯性維護、適應性維護、預防性維護)(I)
維護過程管理(I)
硬件維護,軟件維護(I)
3. 網絡技術
3.1 網絡體系結構
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的基本概念(I)
C/S、B/S的基本概念(I)
ISO OSI/RM
七層協議的功能可以概括為以下7句話。
應用層:為網絡用戶提供頒布式應用環境和編程環境(I)
表示層:提供統一的網絡數據表示,包括信源編碼和數據壓縮等(I)
會話層:對會話過程的控制,包括會話過程同步控制和會話方向控制(I)
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數據傳輸控制功能(I)
網絡層:在通信子網中進行路由選擇和通信流控制(I)
數據鏈路層:在相鄰結點之間可靠地傳送數據幀(I)
物理層:透明地傳輸比特流(I)
3.2 TCP/IP協議簇
3.2.1 應用層協議(FTP、HTTP、POP3、DHCP、Telnet、SMTP)
功能、連接、過程和端口(II)
SNMP協議的體系結構(管理器和代理、輪詢和陷入)(I)
3.2.2 傳輸層協議(TCP、UDP)
協議數據單元:TCP/UDP報文中的主要字段及其功能(II)
連接的建立和釋放(三次握手協議、連接狀態、SYN、ACK、RST、MSL)(II)
流量控制(可變大小的滑動窗口協議、字節流和報文流的區別)(II)
3.2.3 網絡層協議IP
A、B、C、D類IP地址及子網掩碼,單播/組播/廣播地址,公網/私網地址(III)
VLSM和CIDR技術,NAT/NAPT技術(III)
ARP請求/響應,路由器代理ARP,ARP表,地址綁定(III)
ICMP的報文類型(目標不可達到、超時、源抑制、ECHO請求/響應、時間戳請求/響應等)(II)
3.2.4 數據鏈路層協議
PPP協議:幀格式,LCP協議和NCP協議,認證協議(PAP和CHAP)(I)
PPPoE和PPPoA(I)
3.3 數據通信基礎
3.3.1 信道特性
波特率、帶寬和數據速率(II)
Nyquist定理和Shannon定理,簡單計算(II)
3.3.2 調制和編碼
ASK、FSK、PSK、QAM、QPSK(I)
抽樣定理、PCM (I)
NRZ-I、AMI、偽3進制編碼、曼徹斯特編碼、差分曼徹斯特編碼、4B/5B和8B/6B編碼(II)
波特率和數據速率、編碼效率(II)
3.3.3 同步控制
異步傳輸的效率(I)
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協議(BSC),傳輸控制字符(I)
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協議(HDLC)、幀標志、字節計數法、字符填充法、比特填充法、物理符號成幀法(I)
3.3.4 多路復用
頻分多路FDM、離散多間DMT(I)
統計時分多路復用的簡單的計算(I)
E1和T1信道的數據速率、子速率(II)
同步光纖傳輸標準SONET/SDH(II)
WDM、DWDM(I)
3.3.5差錯控制
CRC編碼、CRC校驗(II)
海明碼、冗余位的計算、監督關系式(I)
3.3.6傳輸介質
STP,3類、5類、6類UTP(寬帶和數據速率)(I)
RG-58和RG-11基帶同軸電纜、CATV同軸電纜(I)
多模光纖MMF(線徑62.5/125μm和50/125μm,波長850nm和1300nm,多模突變型與多模漸變型)(I)
單模光纖SMF(線徑8.3/125μm,波長1310/1550nm)(I)
無線電波(VHF、UHF、SHF、ISM頻帶)(I)
衛星微波通信(C、Ku、Ka波段、VSAT)(I)
激光、紅外線(I)
3.3.7物理層協議
V.28協議 (Ⅰ)
V.35 (Ⅰ)
V.24和RS-232 (Ⅰ)
3.4局域網
3.4.1 IEEE802體系結構
802.1、802.2、802.3、802.5、802.11、802.15、802.16 (Ⅰ)
LLC服務和幀結構 (Ⅰ)
3.4.2以太網
CSMA/CD協議、幀結構、MAC地址 (Ⅰ)
10BASE-2、10BASE-T (Ⅰ)
最小幀長、最大幀長 (Ⅰ)
網絡跨距 (Ⅰ)
3.4.3網絡連接設備
網卡、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以太網交換機 (Ⅱ)
3.4.4高速以太網
802.3u、802.3z、802.3ae、802.3ab (Ⅱ)
3.4.5虛擬局域網
靜態/動態VLAN (Ⅲ)
接入鏈路和中繼鏈路 (Ⅲ)
VLAN幀標記802.1q (Ⅲ)
VTP協議和VTP修剪 (Ⅲ)
3.4.6無線局域網
無線接入點AP和Ad Hoc網絡 (Ⅱ)
擴頻通信技術DSSS和HFSS (Ⅱ)
CSMA/CA協議 (Ⅱ)
802.11a/802.11b/802.11g (Ⅰ)
認證技術WPA和802.11i (Ⅰ)
3.5網絡互連
3.5.1網絡互連設備
基本概念
中繼器、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和網關的體系結構 (Ⅰ)
廣播域和沖突域 (Ⅰ)
以太網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存儲轉發/直通式/無碎片直通式交換 (Ⅱ)
以太網交換機
分類:核心交換機、接入交換機、三層交換機、模塊化交換機 (Ⅱ)
堆疊和級聯 (Ⅱ)
光口和電口、GBIC端口、SFP端口 (Ⅰ)
背板帶寬和包轉發率 (Ⅰ)
鏈路匯聚技術(802.3ad) (Ⅱ)
IP路由器
分類:主干路由器、接入路由器、企業級路由器 (Ⅰ)
端口:RJ-45端口、AUI端口、高速同步串口、ISDN BRI端口、異步串口(ASYNC)、Console端口、AUX端口 (Ⅱ)
內存:ROM、RAM、Flash RAM、NVRAM (Ⅰ)
操作系統IOS:命令行界面CLI,命令模式(Setup模式、用戶模式、特權模式、配置模式),加電自檢(POST)、引導程序(bootstrap)、啟動配置文件(startup config)、運行配置文件(running config),TFTP服務器 (Ⅰ)
防火墻
包過濾防火墻 (Ⅱ)
電路級網關防火墻(SOCKS協議) (Ⅱ)
應用網關防火墻 (Ⅱ)
代理服務器 (Ⅱ)
認證服務器 (Ⅱ)
DMZ (Ⅲ)
ACL配置命令 (Ⅲ)
3.5.2交換技術
電路交換 (Ⅰ)
PSTN,PBX,V.90 (Ⅰ)
ISDN,PRI和BRI (Ⅰ)
分組交換:虛電路和數據報,X.25、LAP-B (Ⅰ)
租用線路服務(DDN) (Ⅰ)
幀中繼 (Ⅰ)
PVC和SVC (Ⅰ)
CIR和EIR (Ⅰ)
LAP-F、DLCI和顯式擁塞控制 (Ⅰ)
幀長和數據速率 (Ⅰ)
DSU/DCU (Ⅰ)
X.21、V.35、G.703和G.704接口 (Ⅰ)
ATM
VPC和VCC (Ⅰ)
信元結構 (Ⅰ)
CBR、VBR、ABR和UBR (Ⅰ)
AAL (Ⅰ)
3.5.3接入技術
DSL技術 (Ⅰ)
HDSL (Ⅰ)
VDSL (Ⅰ)
ADSL(虛擬撥號和準專線接入、DSLAM) (Ⅲ)
FTTx+LAN (Ⅲ)
HFC:CATV網絡和Cable Modem (Ⅲ)
無線接入 (Ⅲ)
3.6 Internet服務
Web服務器、HTML和XML、瀏覽器、URL、DNS (Ⅰ)
郵件服務器(SMTP和POP3) (Ⅰ)
FTP、匿名FTP、主動/被動FTP (Ⅱ)
TFTP (Ⅰ)
Telnet (Ⅰ)
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 (Ⅰ)
3.7網絡操作系統
網絡操作系統的功能、分類和特點 (Ⅰ)
文件系統FAT16/FAT32/NTFS/ext3 (Ⅰ)
網絡設備驅動程序:ODI、NDIS (Ⅰ)
Windows Server 2003網絡架構 (Ⅱ)
ISA2004:V P N服務器、遠程訪問屬性、用戶撥入權限、訪問規則 (Ⅲ)
Red Hat Linux:文件系統目錄結構、用戶與組管理、進程管理、網絡配置與管理 (Ⅲ)
3.8網絡管理
網絡管理功能域(安全、配置、故障、性能和計費管理) (Ⅰ)
網絡管理協議(CMIS/CMIP、SNMP、RMON、MIB-Ⅱ) (Ⅰ)
網絡管理命令(ping、ipconfig、netstat、arp、tracert、nslookup) (Ⅱ)
網絡管理工具(NetXray、Sniffer) (Ⅱ)
網絡管理平臺(OpenView、NetView、Sun NetMa-nager) (Ⅰ)
4.網絡安全基礎
4.1安全技術
4.1.1保密
私鑰/公鑰加密(DES、3DES、IDEA、RSA、D-H算法) (Ⅱ)
4.1.2安全機制
認證(實體認證、身份認證、數字證書X.509) (Ⅱ)
數字簽名 (Ⅱ)
數據完整性(SHA、MD5、HMAC) (Ⅱ)
4.1.3安全協議
虛擬專用網 (Ⅰ)
L2TP和PPTP (Ⅰ)
安全協議(IPSec、SSL、PGP、HTTPS和SSL) (Ⅲ)
4.1.4病毒防范與入侵檢測
網絡安全漏洞 (Ⅱ)
病毒、蠕蟲和木馬 (Ⅱ)
惡意軟件 (Ⅱ)
入侵檢測 (Ⅱ)
4.2訪問控制技術
4.2.1訪問控制
防火墻 (Ⅰ)
Kerberos、Radius (Ⅰ)
802.11x認證 (Ⅰ)
DDoS (Ⅱ)
AAA系統(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Ⅰ)
4.2.2可用性
文件、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 (Ⅱ)
5.標準化知識
5.1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標準化
5.1.1標準
國際標準(ISO、IEC、IEEE、EIA/TIA)與美國國家標準(ANSI) (Ⅰ)
中國國家標準(GB) (Ⅰ)
行業標準與企業標準 (Ⅰ)
5.1.2安全性標準
信息系統安全措施 (Ⅰ)
CC標準 (Ⅰ)
BS7799標準 (Ⅰ)
5.2標準化組織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IETF、IEEE、IAB、W3C) (Ⅰ)
美國標準化組織 (Ⅰ)
歐洲標準化組織 (Ⅰ)
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 (Ⅰ)
6.信息化基礎知識
全球信息化趨勢、國家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戰略和策略 (Ⅰ)
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Ⅰ)
個人信息保護規則 (Ⅰ)
遠程教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基礎知識 (Ⅰ)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基礎知識 (Ⅰ)
7.計算機專業英語
具有工程師所要求的英語閱讀水平 (Ⅱ)
掌握本領域的英語術語 (Ⅱ)
考試科目2:網絡系統設計與管理
1.網絡系統分析與設計
1.1網絡系統的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待實現的功能) (Ⅱ)
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 (Ⅱ)
可靠性需求 (Ⅱ)
安全需求 (Ⅱ)
管理需求 (Ⅱ)
1.2網絡系統的設計
拓撲結構設計 (Ⅱ)
信息點分布和通信量計算 (Ⅱ)
結構化布線(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主干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管理子系統) (Ⅱ)
鏈路冗余和可靠性 (Ⅱ)
安全措施 (Ⅱ)
網絡設備的選型(成本、性能、容量、處理量、延遲) (Ⅲ)
1.3通信子網的設計
核心交換機的選型和配置 (Ⅲ)
匯聚層的功能配置 (Ⅲ)
接入層交換機的配置和部署 (Ⅲ)
1.4資源子網的設計
網絡服務 (Ⅰ)
服務器選型 (Ⅱ)
1.5網絡系統的構建和測試
安裝工作(事先準備、過程監督) (Ⅱ)
測試和評估(連接測試、安全性測試、性能測試) (Ⅱ)
轉換到新網絡的工作計劃 (Ⅱ)
2.網絡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
2.1用戶管理
用戶接入認證和IP地址綁定 (Ⅱ)
用戶行為審計 (Ⅱ)
計費管理 (Ⅱ)
2.2網絡維護和升級
網絡優化策略 (Ⅱ)
設備的編制 (Ⅱ)
外部合同要點 (Ⅱ)
內部執行計劃 (Ⅱ)
2.3數據備份與恢復
備份策略 (Ⅱ)
數據恢復 (Ⅱ)
RAID (Ⅱ)
2.4網絡系統管理
利用工具監視網絡性能和故障 (Ⅲ)
性能監視
CPU利用率 (Ⅰ)
帶寬利用率 (Ⅰ)
流量分析 (Ⅰ)
通信量整形 (Ⅰ)
連接管理 (Ⅰ)
安全管理
內容過濾 (Ⅱ)
入侵檢測 (Ⅱ)
網絡防毒 (Ⅱ)
端口掃描 (Ⅱ)
2.5故障恢復分析
故障分析要點(LAN監控程序) (Ⅱ)
排除故障要點 (Ⅱ)
故障報告撰寫 (Ⅰ)
3.網絡系統實現技術
3.1網絡協議
商用網絡協議(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IPv6) (Ⅰ)
應用協議(XML、CORBA、COM/DCOM、EJB) (Ⅰ)
3.2可靠性設計
硬件可靠性技術 (Ⅰ)
軟件可靠性技術 (Ⅰ)
容錯技術 (Ⅰ)
通信質量 (Ⅰ)
3.3網絡設施
3.3.1接入技術
ADSL Modem的連接和配置 (Ⅱ)
幀中繼接入 (Ⅱ)
FTTx+LAN (Ⅱ)
PPP (Ⅱ)
3.3.2交換機的配置
設備選型(端口類型、包轉發率pps、背板帶寬、機架插槽、支持的協議) (Ⅲ)
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 (Ⅲ)
三層交換機、MPLS (Ⅲ)
級連和堆疊 (Ⅲ)
命令行接口 (Ⅲ)
Web方式訪問交換機和路由器 (Ⅲ)
靜態和動態VALN (Ⅲ)
VLAN中繼協議和VTP修剪,VTP服務器 (Ⅲ)
DTP(Dynamic Trunk Protocol)協議和中繼鏈路的配置 (Ⅲ)
生成樹協議(STP)和快速生成樹協議(RSTP) (Ⅲ)
STP的負載均衡 (Ⅲ)
3.3.3路由器的配置
靜態路由的配置和驗證 (Ⅲ)
單臂路由器的配置 (Ⅲ)
RIP協議的配置 (Ⅲ)
靜態地址轉換和動態地址轉換、端口轉換 (Ⅲ)
終端服務器的配置 (Ⅲ)
單區域/多區域OSPF協議的配置 (Ⅲ)
不等量負載均衡 (Ⅲ)
廣域網接入、DSU/DCU (Ⅱ)
ISDN接入 (Ⅰ)
PPP協議和按需撥號路由(DDR)的配置 (Ⅱ)
幀中繼接入的配置 (Ⅱ)
3.3.4訪問控制列表
標準ACL (Ⅲ)
擴展ACL (Ⅱ)
ACL的驗證和部署 (Ⅲ)
3.3.5虛擬專用網的配置
IPSec協議 (Ⅲ)
IKE策略 (Ⅲ)
IPSec策略 (Ⅲ)
ACL與IPSec兼容 (Ⅲ)
IPSec的驗證 (Ⅱ)
3.4網絡管理與網絡服務
3.4.1 IP網絡的實現
拓撲結構與傳輸介質 (Ⅲ)
IP地址和子網掩碼、動態分配和靜態分配 (Ⅲ)
VLSM、CIDR、NAPT (Ⅲ)
IPv4和IPv6雙協議站 (Ⅱ)
IPv6的過渡技術(GRE隧道、6to4隧道、NAT-PT)(Ⅱ)
DHCP服務器的配置(Windows、Linux)(Ⅲ)
3.4.2網絡系統管理
網絡管理命令(ping、ipconfig、winipcfg、netstat、arp、tracert、nslookup)(Ⅱ)
Windows終端服務與遠程管理 (Ⅱ)
3.4.3 DNS
URL和域名解析 (Ⅱ)
DNS服務器的配置(Windows)(Ⅲ)
Linux BIND配置 (Ⅱ)
3.4.4 E-mail
電子郵件服務器配置(Windows)(Ⅲ)
電子郵件的安全配置 (Ⅱ)
Linux SendMail服務器配置 (Ⅱ)
3.4.5 WWW
虛擬主機 (Ⅲ)
Windows Web服務器配置 (Ⅲ)
Linux Apache 服務器配置 (Ⅲ)
WWW服務器的安全配置 (Ⅱ)
3.4.6代理服務器
Windows代理服務器的配置 (Ⅲ)
Linux Squid服務器的配置 (Ⅱ)
Samba服務器配置 (Ⅱ)
3.4.7 FTP服務器
FTP服務器的訪問(Ⅲ)
FTP服務器的配置(Ⅲ)
NFS服務器的配置(Ⅱ)
3.4.8網絡服務
因特網廣播、電子商務、電子政務 (Ⅰ)
主機服務提供者、數據中心 (Ⅰ)
3.5網絡安全
3.5.1訪問控制與防火墻
Windows活動目錄安全策略的配置 (Ⅱ)
ACL命令和過濾規則 (Ⅱ)
防火墻配置 (Ⅱ)
3.5.2 V P N配置
IPSec和SSL (Ⅱ)
3.5.3 PGP (Ⅰ)
3.5.4病毒防護
病毒的種類 (Ⅱ)
ARP欺騙 (Ⅲ)
木馬攻擊的原理,控制端和服務端 (Ⅲ)
4.網絡新技術
4.1光纖網
無源光纖網PON(APON、EPON) (Ⅰ)
4.2無線網
移動電話系統(WCDMA、CDMA2000、TD-SCDMA) (Ⅰ)
無線接入(LMDS、MMDS) (Ⅰ)
藍牙接入 (Ⅰ)
4.3主干網
IP over SONET/SDH (Ⅰ)
IP over Optical (Ⅰ)
IP over DWDM (Ⅰ)
IP over ATM (Ⅰ)
4.4網絡管理
通信管理網絡TMN (Ⅰ)
基于CORBA的網絡管理 (Ⅰ)
4.5網絡存儲
RAID (Ⅱ)
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 (Ⅰ)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iSCSI、FC SAN、IP SAN (Ⅰ)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數據管理協議NDMP (Ⅰ)
系統容災和恢復 (Ⅰ)
4.6網絡應用
Web服務(WSDL、SOAP、UDDI) (Ⅰ)
Web 2.0、P2P (Ⅰ)
網絡虛擬存儲 (Ⅰ)
網格計算 (Ⅰ)
IPv6新業務 (Ⅰ)
網絡工程師考試復習內容
1、《網絡工程師教程》;必看,當作指導性的大綱來看,它可以使你網絡知識的結構更加清晰與合理。由于教程不完全覆蓋考試內容,獲取其他資料作為知識的深化和補充是絕對必須的,下面的推薦與大綱介紹的基本同步。
2、《數據通信原理》;包括通信原理和交換技術的內容,在上午肯定有一二道大題,只看教程不夠。對這本書不一定看得太深,即使沒有任何基礎通上一兩遍也不困難,可以讓你提高一大步。這部分相關的內容還包括《信號與系統》,不想做硬件的朋友我覺得就不用看了。
3、網絡體系結構和協議;這部分看教程即可。另外,作為教材的參考書,建議兩本書,這兩本書的名字都叫《計算機網絡》,目前都已經發行到第四版了,只不過一本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是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后一本的作者是謝希仁。前一本的知識點介紹的比較深一點、廣一點,和網工考試相對結合要緊密一些,比較適合有一定基礎的考生;后一本相對來說介紹的要通俗易懂一些,比較適合初學者或是基礎不是很扎實的人。
4、局域網技術;先看教程,然后找一本CCNA英文教材看一遍。這樣有三個好處:比教程更深入;同時提高專業英語水準;順便學習CISCO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基礎知識。
5、廣域網技術看教程;這部分ATM是重點,需要找別的資料深化一下(因為它流行,如CISCO流行一個道理)。另外廣域網的基本組網原理還是要弄清楚,再就是其用到的基本協議等,了解就行了。
6、網絡互連;先看教程。路由方面的知識教程上不夠,建議有Linux環境,看看UNIX系統中的路由配置。CCNP的教程不必要全看,路由和交換看看就行,中文的也可以。
7、網絡操作系統;如上,研究linux就可以。上午題目里面會有。
8、網絡管理;前面對局域網的管理部分非常好,是每一個網絡管理員都應該耳熟能詳的經驗。后面的SNMP不太深,但是也差不多夠了。
9、網絡安全;教程很概念化,如果想深入一點,看看《計算機密碼學》,對加密技術能有更多感性認識(如RSA的加密、解密原理),但不用太深入。如果有條件,還可以感受一下win2000在安全方面對身份認證,鑒別,訪問控制等技術的具體實現。我覺得其中有兩個重要問題,訪問控制和防火墻,但是這兩年都沒考,最好結合Cisco的學習去深化一下。
10、后面章節的內容光看教程還是不行的。建議多上網查找相關項目資料和實踐技術文檔補充。此部分涉及到的實踐知識和項目環境在下午的考試題中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對考生綜合運用技能和知識能力的考核。一句話--還是看大伙對前面知識掌握的如何。
11、Linux教程必看,包括各種網絡服務的配置(WWW,FTP),CGI現在不太時髦,可以不用看。另外如果有時間,把《網絡操作系統》看一遍也很不錯。
12、網絡程序設計,只要有相當C語言能力,越高越好,不需要C++(有的話更好),在Linux環境下,學習socket就可以,書方面看UNIX或LINUX網絡程序設計都可以,置頂帖子里的UNIX網絡程序設計是我看過的最好的。這方面的資料最好從網上下載,不過書店也有的賣,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我好象看到書店有一本鐵道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這樣的書,看起來不錯。
13、網設教程有一本配套的同步輔導,作一遍也好,但感覺沒有本質進步,另外有一本網絡設計師重點分析,那本書更沒用(有抄襲之嫌)。真正的網工題目往往需要你的綜合能力,能夠運用自己各方面的基礎知識解決問題,比如2001年上午題目有一個有關路由表的問題。
14、如果感覺專業英語有欠缺,可以找一本清華的《計算機英語》,不過這不是專門面向網絡英語的,可以考慮從訂閱一份CCNA的郵件,既能學英語,又能做做題目。網上其他計算機英語讀物,或是英文網站都不錯,自己動手去找找,絕對可以豐衣足食。
15、越多的實踐對你幫助越大,能在一個單位作網絡管理最好啦。沒有機會就盡量創造機會啦。如果時間和金錢允許的話,建議去參加CCNA培訓,這樣是最好的。最沒有辦法的辦法那就是象我一樣,瘋狂的積累理論知識,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對付考試中的實踐題還是綽綽有余的!
16、多了解目前一些最流行的網絡新技術(如,WAP、CDMA、PHS、GPRS等等),這方面具體的知識最好是到網上查找。
17、一定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相關的這方面的專業網站比較多,建議把一些好的知識點打印下來看。再就是不懂的知識點一定要多用搜索引擎,輸入要查找的關鍵字,就可以找到相關的資料。
【網絡工程師考試大綱】相關文章:
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考試大綱201703-25
微軟系統工程師認證考試大綱01-21
2016造價工程師《安裝工程》考試大綱03-11
2016年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考試大綱03-15
2011年全國注冊造價工程師考試大綱03-18
注冊巖土工程師《公共基礎》考試大綱03-08
2017年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考試大綱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