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論語 》讀書筆記
范文一
初讀《論語》,或是無法參透,或是略有所悟,或是心有靈犀,但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那種循循然善誘人的教學方法,那種謙謙君子之風,卻總能讓我心存快慰,欲罷不能。于是不止一遍地讀她,品她,悟她,盡管只是片言只語,但字字珠璣,如行云流水,簡約精煉:或睿智從容,如天之遼遠;或縱橫開闔,如飛瀑流瀉;或恬靜悠然,若和風習習……面對《論語》,我猶如面對一位巨人——從古至今,它的精深博大,言簡意賅,讓人有高山仰止之感。我邊讀邊記,邊記邊思,在品味與欣賞中,我像一株干渴已久的禾苗,忽然遇到了一場痛快淋漓的甘霖,舒枝展葉貪婪地汲取其中的養料。越走近孔子,愈發感覺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透過文字,我和智者正面晤對,聆聽他“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方法、“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義”的教育主張……
讀《論語》,令我感念至深的當屬孔子的“學而不厭”。孔子“學富五車”,卻一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用行動踐行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教育思想激勵了無數教師,也照亮了無數心靈。孔子的精辟言論,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勤奮、自勵的`治學態度嗎?再想想自己,雖然也很敬業,無日不在思索如何使學生的學業更加進步,但是卻很少從“學”上下功夫,以至事倍功半,職業倦怠感日增。其實,我們的教育生活本可以達到一種清風朗月、高山流水的境界。學”以教之始,只需我們把心思放到學習上,向前人學、向同事學、向學生學,我們就會發現那“潺潺小溪、綠草茵茵”的精神家園。正所謂“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了。
讀《論語》,讓我心靈震顫的當屬孔子的“誨人不倦”。他的“有教無類”令人感動,也讓人倍感溫暖。《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孔子對其學生顏回的觀察:“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孔子正是在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對他們因材施教。的確如此,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我們面對的學生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作為教師,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方能“因材施教”。于是我想方設法、通過多種渠道,走進學生心靈,開展“周記對話”,健全“班級檔案”,開展“教師贈言”,開設“心語班刊”,給每一個孩子平等的呵護,在“春風化雨”般的教育中,享受“誨人不倦”的大樂!“有禮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和學生的關系也是歷代師生關系的典范,他們既像父子,亦像兄弟,更多的則是像朋友。正是在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中,在因材施教的智慧熏染下,孔子10年弘道,誨人不倦,終得桃李遍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仁者愛人,愛眾親仁,應成為我們的立身之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更應成為我們的為師之道啊!
“書香能致遠”,的確如此!讀《論語》,為人師,就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淡定從容的心態把握人生,用思想的清泉充盈心靈,用經典的睿智之語指引前行的方向。為人師,讀《論語》,讓我更確信:做好教師這一職業工作,必須用愛播種,用心耕耘。
范文二
今天,我讀了《論語》的第二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為這句話,我便思索了起來:
君子兩字在過去是指身份地位高貴的人,小人在過去則是指身份地位低賤的人。而孔子卻將這君子與小人重新定義了,現在很多時候君子都是指品行高尚的人,小人則是指品行低下的人。所以我們只要正大光明,就是君子,小人則相對陰暗一些,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大大方方去做人,而不應該鬼鬼祟祟去做人。
周而不比,是指合群而不偏私,比而不周指小人總是疏遠大家,幾個人混在一起,像個小圈子,就像我們班有些同學也是如此,組成小圈子是沒什么錯,可是如果整天在小圈子里陰暗地對別的同學說長道短,亂搞是非,這種行為就是小人了。
這些便是我的理解,很清楚,我是要做君子的,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隨便講別人的是非。
【小學生《論語 》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論語》 | 讀書筆記09-14
論語心得讀書筆記08-25
論語讀書筆記1100字11-12
論語讀書筆記(15篇)02-01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12-16
高中論語讀書筆記09-26
初三論語讀書筆記600字03-08
論語讀書筆記高一5篇10-14
論語讀書筆記800字左右09-23
《論語》讀書筆記中學生范例解讀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