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1
近日,有幸拜讀了蘇霍姆林斯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深有感觸。蘇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教育實踐的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他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他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用力用心用愛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愛生如子”的真諦,這著實令人佩服。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兒童的尊嚴是人類靈魂里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前進的潛在力量。”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和獨立人格,甚至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他能受到尊重,便能懂得自尊,也會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他同樣不信任你,不尊重你。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從來沒有孩子不愿意學習的情況,他愿意學習只是他不會,他還沒有能力集中注意力,沒有能力強迫自己學習。”反思我的教學,我真的不了解我的學生。忘記了他們只是孩子,而學習不能是單純輕松的游戲而是一種勞動。對于兒童來講,掌握知識這是最終的目的,他不能像成人那樣有選擇的進行學習和計劃學習。當孩子失去了對學習的愿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厭學情緒產生了,那任你用什么辦法也不可能使孩子坐下來念書了。不了解學生,就沒有辦法給予學習的快樂、激發他們的自豪感。愛學生,就要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這時,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對于這一點,我想談談我的做法:上課時,我向學生露出親切的笑臉,投去友善的目光,進行交談式的教學;下課時,我留在教室和學生們談心,說笑話……很快地,我和學生之間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形成友好、愉快、輕松、和諧的心理氣氛。這時,他們會把我當知心朋友,敞開心扉,讓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幫助和指導。一個好教師應當主動與學生做知心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內心世界的苦惱與憂愁,這樣,教師才會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學生。“沒有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用愛心去感染每一位學生,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讓學生在愛的環境中成長為一個懂得付出愛、懂得感恩的人!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2
蘇霍姆林斯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一個把整個心靈都獻給孩子的人,對于他的教育故事,一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
一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在校園里散步,看到幼兒園一個4歲的女孩摘下了校園的花房里新開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從容地向外走。蘇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為什么要摘花,就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說:“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訴她學校里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后我就把花送回來。”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他帶著小女孩,從花房里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這個故事是意味深長的。對于蘇霍姆林斯基來說,沒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他談論的中心始終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沒有生硬的說教,沒有繁瑣的理論,只有溫和的話語和天才的思想,豐富著我們的心靈,如同聆聽一位長者的諄諄教誨。
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作者深愛著這些孩子,他親昵地稱他們為“小家伙、小鬼”,他認為教師首要的職責就是“愛孩子”。因為愛,他期望每一個孩子都有著健康的`體魄;因為愛,他也竭盡全力去幫助孩子們學會學習。愛孩子,應該說是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但如果是始終如一的愛,堅持不懈的愛,面向全體的愛,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愛孩子,很重要的一點是愛得要純粹。不是施舍,不攙雜功利。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憐惜、愛護,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才能贏得孩子的心。同時,無論年青還是年老,教師都要擁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時時提醒自己,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孩子,你就能夠更寬容,更豁達,也能夠讓孩子更喜歡你。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啟發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們是哺育萬物的陽光雨露,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3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晚年之作,該書記述了作者晚年期間與一個班的三十一名學生朝夕相處的平凡歲月,內容是一年級小學預備班和四年級小學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學工作。咋看之下沒有什么奇特之處。那么這本書的魅力何在?掩卷細思,一顆熱愛教育工作、熱愛兒童的火熱的心鎖迸發出來的無窮創造力呵生命力,正式它的魅力所在。
本書第一部分講述“快樂學校”,是出自這位教育家的愛心的一項成功創舉。作者以滿腔熱情發出了“要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的呼聲。
本書第二部分《兒童時代》寫的是小學四年的學校教育。這部分總結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小學教育思想,強調健康和掌握知識的范圍,反對過重的課業壓力。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德智體美勞五育是緊密相聯的。他一方面把小學生的健康提到了首位,同時又指出合理的學習生活、勞動、豐富的精神生活對于兒童身心健康的重大影響。而作者本身也正是為了培養這樣一種和諧的人嘔心瀝血。可以看到,帕夫雷什中學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活動都是從屬于這一目標的。“德智體美勞”五個字,絕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是有纏綿不斷的關系的。盡管這五個字的各自用處不同,但卻都緊緊聯系著個人之人生與社會。作為教師一言一行都無不在影響學生。所以,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做學生的楷模。
因為喜歡看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所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摘錄下來。順便談談自己的感悟。
1、對教師來講,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疑地回答說:愛孩子。
愛孩子,應該說是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但如果是始終如一的愛,堅持不懈的愛,面向全體的愛,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愛孩子,很重要的一點是愛得要純粹。不是施舍,不攙雜功利。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這樣,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憐惜、愛護,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才能贏得孩子的心。同時,無論年青還是年老,教師都要擁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時時提醒自己,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孩子,你就能夠更寬容,更豁達,也能夠讓孩子更喜歡你。
2、兒童世界是一個特殊的世界,兒童有他們自己的善惡和榮辱觀念及人的尊嚴觀念;他們有自己的審美標準,甚至有自己的時間尺度:童年時代,一天猶如一年,而一年則是無限長的`。我一向認為,要進入童年這個神秘之宮,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一個孩子。
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憐惜、愛護,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才能贏得孩子的心。同時,無論年青還是年老,教師都要擁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時時提醒自己,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孩子,你就能夠更寬容,更豁達,也能夠讓孩子更喜歡你。
2、學習,是兒童精神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領域。真正的學校,那是獐集體的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種多樣的志趣和愛好把施教者與受教者聯系在一起。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是一個教師最大的收獲。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4
前幾日,終于把蘇老的這本著作完整地拜讀了,下面是我的一些感觸,與大家共勉:
蘇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教育實踐的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他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
的確,愛是人類復雜情感中高尚的結晶。父母對孩子的愛,有著本能之愛的情感成份,往往較多地滲透著長輩對下一代的保護、支配的情緒色彩,甚至摻雜無原則的將就和溺愛。師愛則具有完全不同于父母之愛的特征。師愛的本質,是教師對學生的主動給予,是奉獻,它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尊重、負責和理解,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我們的教育本質上實在就是愛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在書的前言部分寫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盡不猶豫地回答說:愛孩子。”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高尚道德情操的體現,其對孩子們深沉的愛,兼有父母的親昵溫存和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該書中浸透著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們的愛,正如他在書中所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孩子放到心靈的深處,和孩子們共同活動,在活動中與孩子們進行活躍的、自然的、不中斷的交往,才能成為孩子的知心的朋友,到達教育活動的至高境界。 愛孩子首先要接觸孩子。蘇霍姆林斯基以為“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
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想到我剛上班時的一些事:我們開始以為擁有豐富的知識就能當好教師,結果卻不是那樣,哪怕你滿腹經綸,口若懸河,課堂上照樣會有人充耳不聞。我們當時在想是不是教學方法有題目,隨后的教學中自己更加注重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魅力確實提升了,但仍有人對你熟視無睹。我們當時挺困惑、挺委屈。后來與老教師交談后我們才知道題目的所在,原因是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主動參與到孩子中往,與他們的交流不夠。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放下身份,懷著童心主動往找孩子們,主動與他們交流,與他們“打成一片”,作為孩子的知心朋友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最后師天生為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時間固然很短,但我們對孩子付出了真心、付出了愛,同時也得到了孩子們的愛和尊重。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5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教育名著,我深深被他的理論折服,被其教育實踐所吸引。蘇霍姆林斯基用自己的行動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激勵我們用童心喚醒愛心,用愛心滋潤童心。
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所寫的教育實踐字里行間流露出他的愛,這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他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作者深愛著這些孩子,他親昵地稱他們為“小家伙、小鬼”,他認為教師首要的職責就是“愛孩子”。因為愛,他期望每一個孩子都有著健康的體魄;因為愛,他也竭盡全力去幫助孩子們學會學習。愛孩子,應該說是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但如果是始終如一的愛,堅持不懈的愛,面向全體的`愛,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愛孩子,很重要的一點是愛得要純粹。不是施舍,不攙雜功利。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告誡教師們:“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師愛是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我們上課時,向學生露出的親切笑臉,投去的友善目光,;下課時,我們留在教室和學生們談心,說笑話……都是師愛的表現。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后,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學生才會把我們當朋友,敞開心扉,讓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如果我們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啟發他們、感化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最終他們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蘇霍姆林斯基曾多次在書中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知識的入門。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也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必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既是反映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應該成為每個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追求、探索的重要內容。愛爾維修如是說:“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們是哺育萬物的陽光雨露,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當把關心留給社會,把熱心留給學校,把中心留給教育,把真心留給同事,把耐心留給自己,把愛心留給學生;讓我們真正做到:把整個心靈獻給每一個孩子!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6
自從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啟發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
蘇霍姆林斯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一個把整個心靈都獻給孩子的人,對于他的教育故事,一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一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在校園里散步,看到幼兒園一個4歲的女孩摘下了校園的花房里新開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從容地向外走。蘇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為什么要摘花,就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說:“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訴她學校里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后我就把花送回來。”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他帶著小女孩,從花房里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這個故事是意味深長的。對于蘇霍姆林斯基來說,沒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他談論的中心始終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沒有生硬的說教,沒有繁瑣的理論,只有溫和的話語和天才的思想,豐富著我們的心靈,如同聆聽一位長者的諄諄教誨。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
從這本書中,我還感悟到教師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頭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們希望別人肯定和重視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種積極情感,是不斷追求、積極向上的動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孩子才能自愛、自嚴、自重;做了錯事才能自責,才能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所以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在處理孩子之間發生的矛盾時,首先把孩子個體的尊嚴放第一位。
教師是人類最偉大最神圣的事業,擔負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知道自己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感,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歡笑,“沒有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是的,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應該身體力行,用愛心感染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將會達到和諧圓滿,師生之間將會達到互敬互愛。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要對孩子做到有耐心,耐心的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不對的,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教育他們要做一個有愛心、懂禮貌的好孩子。我們要用愛心打開了孩子情感世界的第一扇窗,讓孩子們在被愛中學會愛。
所以,每天我要用愛撥動孩子們心靈的七弦琴,用心感受孩子們純真的笑容、稚嫩的聲音,讓愛的種子在孩子中發芽。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7
蘇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教育實踐的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他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愛是人類復雜情感中高尚的結晶。父母對孩子的愛,有著本能之愛的情感成份,往往較多地滲透著長輩對下一代的保護、支配的情緒色彩,甚至摻雜無原則的將就和溺愛。師愛則具有完全不同于父母之愛的特征。師愛的本質,是教師對學生的主動給予,是奉獻,它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尊重、負責和理解,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我們的教育本質上實在就是愛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在書的前言部分寫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盡不猶豫地回答說:愛孩子。”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高尚道德情操的體現,其對孩子們深沉的愛,兼有父母的親昵溫存和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該書中浸透著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們的愛,正如他在書中所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孩子放到心靈的深處,和孩子們共同活動,在活動中與孩子們進行活躍的、自然的、不中斷的交往,才能成為孩子的知心的朋友,到達教育活動的至高境界。愛孩子首先要接觸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以為“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想到我畢業實習時一些事:我們開始以為擁有豐富的知識就能當好教師,結果卻不是那樣,哪怕你滿腹經綸,口若懸河,課堂上照樣會有人充耳不聞。我們當時在想是不是教學方法有題目,隨后的教學中自己更加注重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魅力確實提升了,但仍有人對你熟視無睹。我們當時挺困惑、挺委屈。后來與老教師交談后我們才知道題目的所在,原因是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主動參與到孩子中往,與他們的`交流不夠。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放下身份,懷著童心主動往找孩子們,主動與他們交流,與他們“打成一片”,作為孩子的知心朋友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最后師天生為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時間固然很短,但我們對孩子付出了真心、付出了愛,同時也得到了孩子們的愛和尊重。固然當時解決了教學實際中的一個困難,但在進一步的理解分析上自己一直沒停止思考,讀了《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在這個題目上我感覺茅塞頓開,教學效果題目是與教學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學生對你的課不感愛好,成績提不上來,不一定是你教學水平低,而是我們把教學看得太單一了。
“教學,并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從教師那兒傳授到孩子那兒,它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兒童對知識和學習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教師的態度。”通俗地說就是對于學生來說喜歡哪個教師,哪門作業就輕易學得好。而讓學生喜歡決非易事。情感是相互的,你不愛學生,學生怎會愛你?一個不喜歡教育職業的教師又怎么會喜歡學生。沒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就沒有對每個孩子那么詳盡的了解,沒有對孩子的深進了解,就無法走進他們的內心。近代教育家夏尊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給予的愛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我們教學中很多的題目的癥結就在于沒有進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的生活不僅僅只有學習,他們有煩惱,有憂傷,有不解,有委屈······所有這一切影響著他們的情緒,不良的情緒又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他們的學習效果!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8
近期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感觸頗多,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句話一直縈繞耳邊并影響了我的行動我深深被這位大師的理論所折服。被其教育實踐所吸引。萬千感慨化作一句話:高素質的教師應該真誠地熱愛每一位學生,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應該永遠不對任何學生言放棄,應該樂于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大師用自己的行動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激勵我們用童心喚醒愛心,用愛心滋潤童心。
我是一名剛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進入教育行業的教師,我所任教的學校依山傍水,風景極美,學生們也大多來自農村,純潔質樸。記得剛來到學校得知自己擔任的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師兼班主任,我心里暗暗想到:這也太沒挑戰性了吧,一年級的小孩子應該很容易搞定的啦!那時我以為擁有豐富的知識就能當好老師,但上了一天課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么愚蠢,因為哪怕你學富五車,你的課堂上照樣會有人充耳不聞,盡管你在講臺上講的汗流浹背、聲音沙啞,那些小家伙依然在下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說話的、有玩小玩具的、有吃東西的、有看著窗外發呆的、更有下座位到處跑的······我心里很是郁悶,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捍衛自己的教師尊嚴,樹立自己的教師威信,有我在,豈能容他們胡來!于是,我開始對著鏡子練習板臉,高聲說話,還有那傳說中的具有殺傷力的眼神,這一招還真奏效,每次我走進教室,學生們總是乖乖的,很守紀律,但依然我的講課熟視無睹,愛聽不聽。不明白啊!這群山里的小花朵為什么這么難侍侯?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后,我豁然開朗,終于明白了問題出在哪,以前,如果有人問我教學是什么,我的腦海里閃現的"是傳授知識。可學習了大師的論著后,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學生對你的課不感興趣,成績提不上來,不一定是你教學水平低。而是我們把教學看得太單一了。“教學,并不是機械地把知識從教師那兒傳授到孩子那兒,它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兒童對知識和學習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教師的態度。”仔細想想,這一論點我們不應該感到陌生,通俗地說就是對于學生來說喜歡哪個老師,哪門功課就容易學得好。
要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這也決非易事。人是感情動物,情感是相互的,很難想象一個不喜歡教育職業的老師會喜歡學生。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確實如此!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給予的愛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
于是乎,我轉變想法,做大膽的嘗試,決定把偽裝的嚴厲面具摘掉,心想即使孩子們都不怕我了也沒關系,只要他們學的開心,愿意學習,我就是成功的。說干就干,課堂上我表揚每一位積極發言的同學,制作獎勵卡,只要有些許進步便給予鼓勵,對待犯錯誤的同學,沒有了往常的嚴厲批評,而是給其三次改正的機會,沒想到我的轉變讓我迎來了一個又一個驚喜,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踴躍舉手,認真聽講,路隊、衛生、紀律,學生表現樣樣精彩,更值得欣慰的是,我幾乎沒有懲罰過任何一位學生,因為他們如果同一個錯誤犯三次,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至于我最初的擔心現在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孩子們一見到我就熱情的打招呼,盼望上語文課,我再也不用再板著臉維持紀律了。把鼓勵給孩子,把贊嘆給孩子,把整個心靈給孩子,試問,有誰不渴望、不喜歡這樣的老師呢?
蘇霍姆林斯基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中省思了自己作為教師的一生:“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疑地回答說:愛孩子。”而對孩子的愛,不僅僅是停留在學校里、停留在課堂上,如果要愛孩子、把心靈獻給孩子就應當走進孩子的生活、走進孩子的心里。
我們班里有個女孩小利有一段時間天天遲到,學習下降越來越明顯。看到這種情況我心里特別著急,課下我找這個女孩了解情況,她只是哭,卻什么也不說,讓我更加難受。經家訪了解到她父母離婚了,女孩隨父親,父親又去打工,幾個月了都沒回來了,家里只有一位上了年紀的奶奶勉強照顧她,現在奶奶又生病了。看到她所處的環境,我的心也在流血,這么小的孩子自己都不會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奶奶。于是我趕緊給孩子做飯,教她如何簡單自理生活:梳頭、整理書包衣物、洗紅領巾等。教給她應急遲到的辦法。并期待的說“孩子,老師相信你能做到。”一個寒冷的清晨,我發現她到校很早。可能是為了不遲到,走的急。她敞開著外衣,連襪子也沒穿,半截腳腕露在外面。此時一股愛子之情油然而生,我說“小利趕快把你的衣服拉鏈拉好,冷不冷呀?明天一定要穿上襪子,小心凍感冒啦。”她嘴角蠕動了一下,沒有說話,眼里卻分明是感激。中午放學后,我趕緊買了兩雙襪子給她送去,孩子流著淚說:“老師您比我媽媽還要好。”孩子的奶奶抹著淚說:“老師,讓你費心了。”后來,我和女孩走的更近了,我經常利用空閑時間幫她補課,孩子很聰明,慢慢的學習成績又趕上來了,從此再也不遲到了。
孩子像是一塊塊未經雕琢的璞玉,自然而美好,教師的工作就是結合孩子們自身的特點,將他們雕琢成一件件藝術品,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因為它們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們是哺育萬物的陽光雨露,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每個老師都應該愛孩子,將自己的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意味著要給予孩子多少的愛、理解、關心。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意味著孩子的一切便會是自己的一切,便會竭盡一切為孩子謀劃與工作。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意味著要走進孩子的心中,尊重、認識、理解、欣賞孩子,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給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精神食糧。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學生是祖國的花朵。看到班上32張可愛、質樸的小臉,我仿佛看到了32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對著這些山中的花朵微笑的日子里,我很快樂,將自己的愛傾注到自己所熱愛的失業中讓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是光榮的,而且是幸福的。
對著山里的花朵微笑,讓他們開的更加燦爛、更加奪目、更加絢麗多姿!
老師的愛,是學生永遠的陽光地帶!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9
一、教育思想簡介
1、基本教育信念
蘇霍姆林斯基先后提出過許多條教育信念,但這些信念都是圍繞著實現教育總目標而進行論證和闡述的。這些信念可以總結歸納成以下幾個方面:
1、堅信教育的力量,相信孩子的可教育性。
2、培養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3、自我教育在學生接受教育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
2、體育和健康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把關心學生健康,特別是關心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體的正常健康發展,作為他領導和管理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這是由于在他看來,“孩子們的精神生活、世界觀、智力發展、認識的鞏固和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們是否樂觀愉快,朝氣蓬勃。”(《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第126頁)都要以他們身體的健康狀況為轉移。
體育,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中是其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體育操練和運動可使身體得到正常的發展,而運動本身還會變成有機體的需求,使身體和精神得到充分的享受。
3、道德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道德教育,認為它在全面和諧發展教育中應居核心地位。道德教育內容問題是蘇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的中心問題,是其論述的重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培養和形成學生的道德習慣、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這些內容都與公民基本道德素養和最高道德準則密切相連,而習慣、情感、信念和理想四者之間又是互為促進,相輔相成的。
“為人們做好事這是陶冶孩子情操的巨大道德力量。”(第286頁)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道德教育是其全部教育理論的靈魂,與此同時,在這一理論上的認識,也充分反映在他的教育實踐工作中。
蘇霍姆林斯基關于實現道德教育的途徑,在所閱讀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中論述較少,倒是在《帕夫雷什中學》和《和青年校長的談話》中多有涉及,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1、通過學習各種科學基礎知識進行道德教育
2、編輯和利用《道德價值文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
3、通過課堂教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4、通過各種勞動和社會公益活動進行道德教育
5、教師的思想品德、言行舉止在學生道德品格培養中起巨大作用
4、智育
智育在蘇霍姆林斯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理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他明確地肯定,不論過去和將來,智育“都永遠是教學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蘇霍姆林斯基所謂的智力的培養和智能的培養主要指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智能,形成概念。這些都是智育最主要、最基本的任務。
智育的任務和作用,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理論體系中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這些內容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中著墨較多,并且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學》、《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少年一代健康成長》中也有很多介紹。
1、獲取和積累科學知識
智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智育的其他重要任務也正是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去實現和完成的。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智育是在獲取科學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
他明確表示,學生掌握、獲取和積累知識,意味著對那些重點科學知識的基本真理必須進行專門熟記,并要長期保持在記憶之中。但是他反對死記硬背。死記硬背“只會使孩子變呆、變傻,并對孩子的健康和智力發展都有害。”(第124頁)要想牢固掌握和記住所學知識,必須真正理解,首先有賴于閱讀,其次是積極的思維,細致的分析。所以,蘇霍姆林斯基說:“我認為帶孩子到大自然去旅行的一項重要教育任務是讓他們注意事物和現象的因果關系,學習看出它們之間的依賴關系來。”(第150頁)。
2、發展智力
蘇霍姆林斯基把發展智力作為智育的重要任務之一,而發展智力的任務是要通過教學過程來實現的。他主要從其長期的學校教育實踐工作經驗中,總結出對智育和教學任務的見解。由于它主要來自于實踐,并經過長期實踐的檢驗,所以比那些純理論性的探討和結論更符合客觀實際,更趨于正確合理。
3、培養智能
蘇霍姆林斯基賦予智能以多方面的廣泛內涵。它可以指學習和腦力勞動的工具、手段和武器,也可以指推進學習和腦力勞動的某種思想和心理狀態及個人的探求志趣。因此,蘇霍姆林斯基一面強調“掌握智力勞動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務”,另一方面又強調“智能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的”。他說:“我把逐步培養兒童進行緊張和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習慣當作重要的教育任務。”(第137頁)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還要培養腦力勞動的技能和自我紀律,需要在腦力勞動中集中智力、克服困難,這樣邏輯認識對學生的情感觸動越深入,記憶也就越牢固。
4、勞動和勞動教育
從教育的角度看,勞動教育是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勞動的`教育,至少是片面的教育。“教育,這首先是一種勞動,一種十分艱難卻又十分高尚的勞動。”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勞動,既指體力勞動,也指腦力勞動,還包括日常工作和活動。但更多的是指體力勞動,指以創造物質財富為主要內容的體力勞動。
蘇霍姆林斯基確認,實施勞動教育,必須完成兩個方面的最基本的目的,這就是勞動的社會目的和勞動的思想目的。
在談到勞動或勞動教育問題時,蘇霍姆林斯基常常使用“創造性勞動”這一詞語。這說明他要求的勞動已不完全是普通意義上的體力勞動,而且必須包含“創造性”的內涵,具有廣泛的、深刻的創造性質。
5、教師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在論述學校教育工作時,總是把教師工作放在應有的高度,對教師各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育者主要的神圣的職能,就是影響人的精神世界。所以,首先,教師必不可缺的就是對孩子的愛,其次是相信孩子,了解兒童,關心孩子,特別是孩子的精神世界。
一個合格的老師,至少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素養:
1、不斷充實知識,用以豐富學生的智力生活。
2、善于思考問題并善于教會兒童思考
3、以個性影響個性
一、總評
I、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的地位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在20世紀70年代已完全確立,在此之前,蘇聯的普通教育理論曾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歷程。因此,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標志著蘇聯教育理論推向了一個新的時期。
II、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
蘇霍姆林斯基終生潛心研究的主題是人的全面發展,他的全部理論正是圍繞著這一主題而展開的。所以,把學生培養成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是蘇霍姆林斯基全部教育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
蘇霍姆林斯基相信,要實現這以核心內容,必須提供和創造某些必備的外在條件和客觀因素,注重學生的內在精神世界,并聯合智育、德育、勞動教育在實現個性發展中的作用。
III、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的特點
任何一種教育理論體系都具有與之相應的特征,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辯證求全
用全面的思想、辯證的觀點看待教育問題,分析和處理教育問題,這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特點。蘇霍姆林斯基不但在理論上始終是這樣理解的,而且在實踐上也一直是這樣堅持貫徹實施的,即對每一個受教育者都提出同樣的要求。從蘇霍姆林斯基的整個教育理論體系中不難看出,他在實現其全面和諧發展教育這一主體性原則中,尤其注意避免片面性、形而上學思想的局限,力求做到主次分明,有主有從,輕重有別,有先有后。
2、不斷創新
蘇霍姆林斯基在整個教育生涯中,不論是在教育實驗進程中,還是在教育理論探索中自始自終都貫穿著實踐者、探索者的奮斗不懈、創新不已的思想和精神。“自我教育”理論就是他的一項重大創新。蘇霍姆林斯基意識到,要教育學生樹立信心,首先應依靠自己完成各項任務,實現高尚理想。
3、無私奉獻
他最重要的一條基本教育理念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始終信守并忠誠實踐了自己的誓言。熱愛兒童的最重要的標志是關心孩子,了解孩子,進而認真教育孩子。他說:“教育——這首先就是人學,不了解孩子……就談不上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完全做到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兒童,全面深入地研究和了解兒童,從而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細致周到地培養教育學生。
二、讀后感
看完《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頗受觸動。作者從自己平凡的教學生涯中提煉出自己對教育的研究,來源于實踐又回歸于實踐。令我感動的是他對教師這份職業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戰爭結束之后,他的領導問他戰后想要從事什么職業,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要回到學校去當老師,這本來就是我的職業。”于是,他就一直從事教育研究,直到去世。我想,這份堅持與執著,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難以達到的。蘇霍姆林斯基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孩子們,所以他給這本書題名叫《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說,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愛孩子,不僅愛自己的孩子,而且要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這種赤誠的教師之心,令人感動。
在剛開始讀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個名字時,我對他就充滿了幻想與憧憬,作者將會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撰寫這樣的一本書,將用怎樣的方式來將心靈獻給孩子。帶著這樣的疑惑,我翻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對于即將成為教師的我們,這本書無疑成為一部啟蒙“教材”。兒童世界是一個特殊的世界。兒童有他們自己的善惡和榮辱觀念及人的尊嚴觀念;他們有自己的審美標準,甚至有自己的時間尺度。而作者正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在快樂中教育,在孩子的世界里陪同他們成長。在孩子面前作者不是老師,不是校長,是朋友,頂多是一位大朋友,能夠牽著孩子們的手玩耍、學習、成長。而作為明日之師的我們,從中學習的不僅是思想,而更重要的是行動,切合實際的作為。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教育名著, 我深深被他的理論折服。被其教育實踐所吸引。蘇霍姆林斯基用自己的行動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激勵我們用童心喚醒愛心,用愛心滋潤童心。
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所寫的教育實踐字里行間流露出他的愛,這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他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作者深愛著這些孩子,他親昵地稱他們為“小家伙、小鬼”,他認為教師首要的職責就是“愛孩子”。因為愛,他期望每一個孩子都有著健康的體魄;因為愛,他也竭盡全力去幫助孩子們學會學習。愛孩子,應該說是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但如果是始終如一的愛,堅持不懈的愛,面向全體的愛,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愛孩子,很重要的一點是愛得要純粹。不是施舍,不攙雜功利。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們是哺育萬物的陽光雨露,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當把關心留給社會,把熱心留給學校,把中心留給教育,把真心留給同事,把耐心留給自己,把愛心留給學生;讓我們真正做到:把整個心靈獻給每一個孩子。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12-19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讀書筆記06-16
《給你整個世界》讀書筆記08-12
《給你整個世界》讀書筆記精品01-09
《把心靈獻給孩子》讀后感10-16
整個電影經典語錄11-14
《水孩子》讀書筆記05-25
《水孩子》讀書筆記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