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讀書筆記(精選14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復活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復活讀書筆記 篇1
之所以把書本命名叫《復活》,相信每個讀者都清楚知道因為小說主要講的就是主人公精神上復活的過程。
從“復活”,這一個詞可以知道,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曾經是一位反對土地私有制、愿意為道德做出犧牲的具有先進思想的青年。然而,貴族的出身決定了他必須要走一般貴族要歷經的道路——加入軍隊。而在軍隊里,他受到了其他貴族青年習氣的污染,他要是節儉、提倡把土地分給農民、堅持潔身自愛,則會變成了母親和其他貴族眼中的異類,認為他不正常,相反,盡管他、揮霍金錢、一邊與官員的妻子私通,一邊則與貴族小姐保持曖昧關系,這都被認為是光榮的,應該的。盡管他自己曾有過精神上的“清掃”活動,想要擺脫貴族圈子,摘掉自己的陋習,可最終只是在這個圈子中越陷越深,無奈當時的享樂主義太過盛行了。
直到他重新遇到瑪絲洛娃,對她不公的判決像一個千斤重的錘子,狠狠地敲醒了聶赫留朵夫,不僅喚起了他對瑪絲洛娃的愛,還喚醒了那個從前的聶赫留朵夫,那個想要實現自我改變的聶赫留朵夫。他與瑪絲洛娃的相遇只是他精神復活的導火線。而真正促使他“復活”的,則是他為救瑪絲洛娃而奔走監獄與貴族圈子之間,他為了要實現土地公有而遠赴鄉村時,他得知的罪犯們的可憐經歷與純真品性,以及與之相比較之下貴族們的嘴臉與生活方式,還有鄉下農民們的生活慘況。雖然中途他曾經幾次被誘惑,差點就又要回到自己生活多年的貴族生活中去,但每次第二天醒來,他總會后悔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而又重新堅定地繼續自己的事業——拯救瑪絲洛娃與幫助罪犯們。
盡管最后他并沒有像自己最初想的那樣,與瑪絲洛娃在西伯利亞結婚。但是,他“復活”了,把自己從貴族的罪惡生活中解放出來了,過上了自己向往的道德生活,幫助了罪犯們、分給農民們自己的土地、不再成為剝削底層人民的一員,閱讀信條接受福音書的洗滌,無一不讓他感到快樂。在西伯利亞,他將繼續建立為自己在福音書上讀到的人人守戒律的“天國”事業而奮斗。
復活讀書筆記 篇2
《復活》中,正是經歷得知聶赫留朵夫從軍中回彼得堡不會來他姑姑的莊園便于夜里到火車站見他而未能如愿的那個夜晚,瑪絲絡娃變得不再相信任何人,把自己同聶赫留朵夫的所有往事拋諸于腦后。請簡述瑪絲絡娃的這個經歷。
瑪絲絡娃知道了聶赫留朵夫不能來姑姑莊園后,于半夜趕到火車站見他。到車站時只停三分鐘的火車響過第二遍鈴了,她認出他后用凍僵的手敲窗,一次又一次,還把臉貼在玻璃上。第三遍鈴聲響過火車猛地開動了,瑪絲絡娃緊跟不舍,列車員把她推開,她還是不停地跑;風吹得連衣裙緊緊裹住雙腿,她還奔跑。無望后想臥軌自殺,肚里聶赫留朵夫的孩子讓她打消了這念頭。
簡述卡秋莎(瑪絲洛娃)在火車旁追聶赫留道夫(聶赫留多夫)的情節。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秋夜(復活節之夜),聶赫留道夫坐在舒適明亮的頭等車廂里玩牌、談笑,而卡秋莎在火車旁奔跑、呼喊,卻得不到回音。她真想縱身跳到車輪下,了此一生。胎兒的蠕動,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
簡述瑪絲洛娃在愛情上最終放棄聶赫留朵夫而選擇西蒙松的原因。
瑪絲洛娃認為聶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為寬宏大量,還因為從前他做過對不起自己的事,而西蒙松卻是在她處于被流放的景況下才愛上她的,他純粹是因為喜歡她才愛她。此外,她還領會到西蒙松認為她是與眾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質感染,因此選擇了他。
托爾斯泰在寫到聶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監獄中去探望淪為藝女的卡秋莎(瑪絲洛娃)時,瑪絲洛娃是否馬上認出他?她是否同意他的求婚?請你敘述這一情節。
瑪絲洛娃并沒有馬上認出自己的往日的情人,但是她仍然高興有人來看地,特別是衣著體面的人。在認出了他之后,對于他的求婚,她跟本沒有聽進去仍然把他當為一個顧客,最本能的反應是先利用他一下,弄點錢買煙抽,說到不要向看守長白花錢時,居然哈哈大笑起來。
復活讀書筆記 篇3
幾乎是一氣呵成看過了這一部巨著,似乎很深奧。又卻讀懂了什么。精神的復活,似乎比失去了的一切更感到有好處。
一個純真完美,以前對生活和生命充滿了完美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會中墮落于花天酒地。一個美麗純潔的姑娘,在長達八年的生活中墮落。他們似乎是能夠就這樣生活下去的,他們也許能夠滿足生活中自己那種種簡單的快樂。但當兩人在審判瑪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時,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夠心安理得地應對他以前傷害過的瑪斯洛娃直視他的眼神。似乎是靈魂的反省,兩個人在重逢時,眼神中充滿了疑惑。那個少年,成為了一個漂浮在上流社會中的“老爺”,那個姑娘,成了一個來源賣弄風情的“窯兒姐”。涅赫留朵夫此時感受到了他以前給予他多么大的傷害,他的靈魂背負了沉重的罪惡感。在一次次探訪監獄的過程中,他證明了太多的不公平。當他把自己的土地廉價分給了農民的時候,他收獲的是農民懷疑的眼神,貴族們疑惑的言語;當他決定與瑪斯洛娃結婚以洗清自己罪惡的時候,他的得到的是親友們鄙夷的眼神,眾人以為不可理喻的回應。他應對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認為正確的事務無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貴族社會所推崇的卻只是花天酒地與吃喝嫖賭。一百多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只正因把身份證弄錯了就被關押到臭蟲漫天,疾病四溢的牢中。
但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期望,瑪斯洛娃的改變。讓他足以拋棄官場的地位與金錢的誘惑,他的精神復活了。瑪斯洛娃也改變了,她為了不連累涅赫留朵夫,理解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愛。
愛過,懊悔過,反思過,最終,他決定,他復活,他重生,他在紛雜的社會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準則。也許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僅僅僅是瑪斯洛娃,在這條尋求重生,精神復活的道路上,他見到了,他做了,他去用心的改變了。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讀福音書,那以前是他看不懂的教訓。經歷了這一切,他這次突然看懂了圣經的教訓,并且發此刻其中有他務必的、重要的、且是喜悅的東西。
去追尋,也許受用的不知是追尋最終得到的。還有這一路上看到的。
復活讀書筆記 篇4
《復活》中有很大部分生活畫面的描寫,從法院到教堂,從監獄到流放所,從莫斯科到彼得堡,從城市到鄉村,從俄羅斯到西伯利亞。通過這些畫面,作者把上層社會與人民生活進行對比,把貴族老爺、達官貴人與貧苦的老百姓進行對比,把統治者與犯人進行對比。
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想大概是瑪絲洛娃。作者通過瑪絲洛娃體現了俄羅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難和對整個黑暗社會的無比憎恨。她在拒絕聶赫留朵夫的“善行”時,一再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憤怒。正是這種感情觸動了她麻木不仁的靈魂,并最后使她覺醒過來。由于她的靈魂深處始終保存著善良的天性和與聶赫留朵夫初戀時的美好回億,“悔罪”的聶赫留朵夫才能獲得她的寬恕,井使她重新“愛”上他。瑪絲洛娃最終拒絕聶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結婚的建議,表現出瑪絲洛娃的崇高品質,也是她為了愛他而做出的自我犧牲。瑪絲洛娃的“寬恕”精神使她的靈魂獲得了“復活”,然而,我們卻看到作者在尋求瑪絲洛娃“復活”的過程中,逐步接近了托爾斯泰過去所否定和厭惡的“革命者”。作者讓瑪絲洛娃進入政治犯的圈子;跟這些人接觸,使瑪絲洛娃感到親切和自然。西蒙松對瑪絲洛娃的愛情,雖然說是出于同情,確也是合適的。這能使她的靈魂感到輕松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的結合將會把瑪絲洛娃帶入革命者的隊伍。而聶赫留朵夫的那種仁慈的“懺悔”,無論怎樣真誠,卻終究免不了帶有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寬宏大量的意味。瑪絲洛娃意識到過去的愛情已經永遠不能“復活”,她也不再需要這一切了。而此時在她面前展現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義的、鮮活的、真實生活,這才是瑪絲洛娃真正的新生和靈魂的“復活”。
復活讀書筆記 篇5
剛開始讀《復活》的時候,覺得這部小說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大塊頭,可是讀者讀著小說就戛然而止了,耐人尋味。作者安排小說主人公在精神上復活之后就結束了這部小說而沒有繼續往下寫,為的就是把人們都精神都引導正途上,剩下的就靠大家去探索和追求了。
“復活”本意是生命逝去之后又再一次活過來,而托爾斯泰的《復活》卻有更深刻的含義,是說人精神上的復活和回歸。首先,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是一個貴族,他過著當時所有貴族都那樣過的奢侈糜爛的生活,這是一種社會風氣,并無什么不妥。可是當他遇到因自己年少而傷害過的并墮落的女仆馬斯洛娃,他就走上了一條非比尋常的救贖之路,并在與女主人公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亞后,精神和信仰都得到了復活。另外,因傷害和拋棄而墮入風塵的馬斯洛娃,也由當初的厭世和對一切都充滿恨,后來在涅赫柳多夫愛的感召和流放犯人的感化下,開始重新認識生活,過上了另一種新的生活,精神上也得到了復活。
整部小說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與運用了很多的對比。莫斯科和其他城市里奢靡的生活與農村破敗不堪的生活的對比,農民與地主的對比,勞動者與不勞動者的對比,最底層社會和最上流社會的對比,監獄與獄長律師家的對比。有對比才有差距,才知道勞動人民有多么的艱辛,生活多么不容易,社會是多么黑暗,從而也更能給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男主人公更大的震撼,更強的沖擊力,才能促使他更堅定的朝自己的救贖之路走下去。
的確,涅赫柳多夫的精神與做法是非常值得贊賞的。我一邊讀小說,一邊在想,換了那個人是我,我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改變的勇氣和力量的。或許,在當今社會上,這樣的人就算有,也是寥寥可數吧。俗話說由奢入儉難,就不說要拋棄目前富足的生活了,單是當時社會的各種評論異樣的眼光就很讓人受不了了。所以,平庸的的注定不偉大,偉大的人自有他偉大之處。
復活讀書筆記 篇6
聽很多人說過,列夫托爾斯泰是一個偉大的作家。這句話,讓人沒有一絲反駁的借口。他確實是個偉大的作家,在我看來,他也更是一個探索者。探索著人們的內心,在面對某種事情時的內心。一個作家,把那么多人的心理剖析得如此透徹,除了人物本身,他本就是一個神話,一個如同神祉一般的存在。
從他的這本書中,涅赫柳多夫的心理活動無處不在,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去說它是一個人,一個充滿生氣的人,新世界需要的人。他本是一個純潔的少年,后來又成為了一個庸俗的中年人,再后來,遇上瑪絲洛娃,她的出現如同太陽一般,頓時照亮了他心里的牢籠,把純潔的他從黑暗中解救出來。自此,他跨上了一條光明大道。路途艱辛,不時沖擊他大腦的東西讓他頭暈目眩,可是,這扎了根的男人,認定了要走的路,要給許多人帶來幸福,尤其是瑪絲洛娃。
瑪絲洛娃,她的內心,她的生活與歲月,仿佛用著這筆墨描繪不盡,卻也深深埋葬其中了。一個女子,能想到的只有安逸的生活,這不怪她迷入歧途,并習慣于那樣的生活。對她來說,救贖和懺悔也是困難的,她貪圖享樂,卻因為涅赫柳多夫的堅持以及內心的顫動而把在迷霧中的自己拉了回來。后來,讓人震驚的是,她說要與西蒙結婚的事。西蒙是個善良的男人,他愿意用自己將瑪絲洛娃拉離苦海,而瑪絲洛娃也愿意和西蒙在一起。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多夫伯爵的負擔、愧疚以及痛苦。她愛這個男人,卻并不是為了占有他以及她的享樂,她就只是愛他而已。
瑪絲洛娃容顏老去,再沒有以前的鮮艷美麗,并不是因為時間才這樣。只是因為,她的心蒼老了,憔悴了。但這樣的她,卻讓人更加疼愛。因為這樣的她,充滿著慈愛與包容。
書中每個人都是可圈可點的,那些農民,仆人,大官,一個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但也無非是利己主義。而作者大概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次復活,足可以影響他們一生的復活。只有這樣,世界上每個人才會與人為善,到處洋溢著歡樂和平的氣氛。這種世界,卻也只能存在想象中,涅赫柳多夫在努力著,卻也遭到農民的猜忌與挖苦。人之間缺少信任,卻也需要多點信任,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才能走得穩妥些。
復活,再一次活過,這題名,蘊含著深意。或許,淺顯地來看也不足為過。某個人看上去五官沒什么變化,可是眼睛里迸射出的光是不同的,是充滿慈愛和光芒的,他的心里已是翻天覆地,這便是復活。復活,讓我來說,說到底,不過是對個人的究尋,希望每個人都不放棄對自己內心的探索,不停止思考,并付諸行動。
沒有人知道涅赫柳多夫,瑪絲洛娃他們的結局,因為他們還在探索著,思考著,他們隨時都可能復活,沒有人能預知他們的未來因為他們還在依靠自己走下去。但不可否定的是,他們走出了新境界。
當然,這樣的人時時刻刻都會存在著,或許某天跳出來震驚著我們。
托爾斯泰果然無愧于作家這個稱號,將滿腹經綸煉成震撼人心的一場復活,在迷塵中射出一道強光。
作家,思想家,探索者,他當之無愧。
復活讀書筆記 篇7
近幾天,我得到一本書——《復活》。這本書出現在十九世紀末的俄國文壇,與《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一起成為托爾斯泰的三部代表作。
關于這本書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本人,他出生于俄國的一個大貴族家庭,本人是伯爵,早年受西歐啟蒙主義的思想,所以他的前期創作,既十九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作品中,既不滿于專制農奴制,貴族階級的寄生和腐朽,又憎恨資本主義社會的“文明”,但還寄希望于“理想”的貴族,幻想通過溫和的改革使貴族和人民“互相親近”,變矛盾為和諧。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社會的激烈變動,加上本人緊張的思琦,引起了他的世界觀的巨變。
小說中塑造了一個豐滿而復雜的形象——溫赫柳多夫公爵,這是一個“懺悔”貴族的典型。作者是運用了他的“心靈辯證法”,即通過這個人在思考和探索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充分展示任務在思考思想的辯證發展,來刻畫人物的。
溫赫柳多夫由于貴族闊少的劣性,占有了天真純潔的農奴少女馬斯洛娃,從此把她推入墮落和不幸的深淵。但是,這不僅是他個人的罪行,而是貴族階級對他影響的結果。他本來是一個純潔善良、有理想,追求真正愛情的青年,貴族家庭把他養成了種種壞毛病,貴族社會和沙俄軍界紙醉金迷、放浪荒唐的生活風氣又使他墮落,促使他去損害馬斯洛娃。因此,他是貴族地主階級罪惡的體現者。
總之,這邊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他們的性格及復雜,又是完整的,其思想性格的發展變化都是合乎邏輯的。它以深刻的描寫而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并成為不朽名著。
復活讀書筆記 篇8
文章第一句就這樣說:“盡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凈,盡管他們把石頭扔進地里去,不讓任何植物在地上長出來,盡管樹木伐光,鳥獸趕盡,可是在這樣的城市里,春天也是春天。”描述了一片萬物生機勃勃的情景。可是第二句“唯獨人,成年的大人,卻無休止地欺騙自己而且欺騙別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為馬斯洛娃將受的苦難作了鋪墊。
本文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一開始是個是非分明的人,后來變成一個冷漠麻木的人,致使馬斯洛娃走上了一條她不應該走的路,后來被別人陷害,男主人公開始良心發現,經過重重挫折,終于把馬斯洛娃從那艱苦的生活中救了出來,女主人公為了不使男主人公再奔波,同時,男主人公也做起了有意義的事。
讀完后,才知道“復活”是一個人的靈魂從污濁變清,良心從丟失到找回,所以男主人公“復活”了,變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即使他曾經在污濁的生活中卑污染過,但我仍認為他是一株蓮,因為他改過了,成為像蓮一樣沒有在世俗中失去自我的人。這是一個人靈魂心靈的復活,但那些仍在欺騙自己良心的人,他們也許已經被污染得面目全非,他們也許被污染的程度連血也變黑了,他們也許已經無法自拔了……
我們的許多同學也像這樣,本來純潔的心靈變得污濁黑暗,但有誰能像聶赫留朵夫一樣復活呢?我們現在做的事,抄襲作文,考試作弊,欺騙得了父母、老師,也不能欺騙自己,也許需要多一點時間,希望那些同學能從此復活,去過自己的新生活,用全新的態度去學習。
我想聶赫留朵夫已經去過新的生活,去讓更多人復活,為“大同”社會而努力。
復活讀書筆記 篇9
托爾斯泰在《復活》中,討論了幾個問題:人要怎樣才算有意義的活著,才算不虛度一生?為什么人們不能互相理解呢?為什么人天生不平等?為什么有的人生來受苦,還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呢?為什么土地私有,農奴們拼命干活也無法養活自己呢?為什么有的人靠壓迫別人過活,卻毫無羞恥心呢?為什么有的人依靠法律,能合情合理的施虐他人?是否人們真的有權力懲罰他人?
托爾斯泰通過聶赫留朵夫的心靈復活之旅為線索,反映了當時沙俄社會現狀,探討如何拯救大眾,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若想人人不受苦,幸福快樂的生活,唯有遵從上帝的教誨,把自己視為上帝的羔羊,相親相愛的生活。這個觀點我們中國人是不能茍同的,我們相信祖先,相信自己,但并不相信神明會使我們得到幸福。
托爾斯泰是個大文豪,但他在這方面的思想認知未免有些軟弱。
但《復活》這本書還是很了不起的,它不僅僅是反映了很多俄國當時的社會現狀,更多的是討論了共性的人類存在問題。在讀這本書前,我從沒思考過一個問題:人們是否有權懲罰另一個人呢?
在看這本書前,我的觀點非常簡單明了,犯罪應抵罪,傷害他人應該受到懲罰。看這本書后,我還是這個觀點,但它讓我想到了一些沒想到的問題。
首先,是什么賦予一些人懲罰另一些人的權力呢?在中國古代,是禮法、皇權,在現代,是法律。
這個公平嗎?未必。平等嗎?也未必。我們都知道,法律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有統領者就有被統領者,有被統領者就有被壓迫者。沒有真正平等、公正的法律,也就是說,懲罰他人的機制并不完善合理。統領者是如何成為統領者的呢?想也知道不會是靠公平正義希望,當他們翻身成為統領者后,就頒布法律,禁止其他人做和他們一樣的事。或者說,法律以大眾的利益為準,那么為了大眾的利益侵犯少數派的利益,正確嗎?這是個邏輯上的難題。
舉個例子,在以前,女子適婚年齡仍不結婚是違法,很多時候還要坐牢,這就是為了大眾利益犧牲了少數利益。對嗎?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不對的,但在當時,是社會的需求。
其次,人人平等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那么傷害他人必定是罪。傷害無辜的人是罪,傷害有罪的人依然是罪。有罪的人受到懲罰,那么懲罰他的人就有罪,為了讓有罪的人受到懲罰,而讓本來無罪的人變得有罪。這個合適嗎?
或許有人說,審判機關等不過是履行了他們的職責,只有高尚,哪有有罪一說。但看托爾斯泰怎么說。
“首先,要讓他們相信世界上有一種叫政府公職的工作,從事這種工作可以把其他人當成物品一樣看待,不需要和他們保持人與人之間親如手足的關系;其次,要那些擔任政府公職的人結成一幫,這樣無論他們對待別人的后果如何怎樣,都不必由某一個人單獨承擔責任。”
是不是特別貼切?不管怎樣,傷害他人都要對自己心靈造成損傷,憑借公職人員而理所當然的取得這種權力的話,恐怕會造成心靈的不平等。
最后,我們對有罪的人做出處罰,能夠遏止罪惡現象的發生,或能令犯罪者痛改前非嗎?前一個答案毫無疑問的“NO”,后一個答案我們還在探索中。
那么,既然法律、政府都無法相信,有什么應該是公信的、被所有人奉為真理的嗎?托爾斯泰說是上帝,我不認同。
復活讀書筆記 篇10
用一段相對完整的時間,讀大師的鴻篇巨著,很有一種武俠里傳說的快意人生的酣暢淋漓的幸福。
我喜歡在夏天大雨過后,關掉空調,在臨窗的書桌旁喝著溫熱的咖啡或茶,邊出著汗邊與大師經典長篇中的人們對話、交流。有時,帶著自己的視角和思考,觀察書中的一切,包括環境描寫,人物出場時的外貌描寫、性格特征介紹,隨小說情節發展的人物心理活動描寫。有時,又感覺自己完全置身于故事中,對小說中人們的喜、怒、哀、樂,全都感同身受,可以與他們平等對話。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武俠,還癡迷“陀氏文集”。相對陀夫妥耶夫斯基的不動聲色和深澳,托爾斯泰顯得更加真誠和廣闊,其敘述和文筆也更為流暢和優美,溫暖與力量同行。輕輕合上書本,體味著自己內心的波瀾壯闊,體味內心一種類似于靜水深流的生長和涌動。于是,感覺自己瞬間就理解了作者,理解了作者生命之遼闊,理解了作者的真誠和愛。于是,驚喜地發現,自己真的可以在現實世界里,找到一種叫做精神的東西。
浩瀚的宇宙,人類與其他生物共同存在各個軌道,各有軌跡。每個個體生命,都是滄海一粟。但是,即為人,也的確不應妄自菲薄。面對所有的挑戰和逆境,只要我們愿意,都可以將這些考驗當成一枚海螺,幫助我們將沙子幻化成閃亮的珍珠。同時,人類也很容易憑借辛勤的勞作以及科學的發展的積累,也生出許多膨脹感,習慣帶著一種居高臨下。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正如主人公聶赫留多夫在幫助瑪絲洛娃那樣,他不是僅在幫她,更多是在幫自己。他在將真誠的懺悔付諸行動的路上,更是讓自己奔跑在接近幸福的路上,其內心是歡欣的。
我們承認,人們樂于追求精神之獨立和靈魂之豐盈。同時也特別容易在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重復中,產生迷茫、停滯、甚至淪陷。現實世界的誘惑也頗多,俗話說,向下的慣性似乎總是更容易些。人們甚至可以在隨波逐流中看到慰藉甚至歡樂。所以,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一次醒悟,清洗靈魂顯得尤為重要。
最近看了一部《少年派》的電視劇,高三學生林妙妙的媽媽對她說了一個關于“鉛刀鬼”的俚語,說哪怕一把鉛做的刀,來到了世上,都想要為自己盡力一番。每個人其實是自我要求的成果。只有那個自由的、精神的存在覺醒了,那么無論現實的你和理想的你之間的距離有多大,對于一個覺醒了的存在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正如托翁所言:“每個人都是一顆千面鉆石,我們要做的是掃除蒙在鉆石各面的灰塵,最終使這顆鉆石閃耀出璀璨動人的七彩光輝。”
復活讀書筆記 篇11
周六,我信手翻開《復活》一書,很快就被小說里熟悉的章節和人物所吸引,一口氣讀了大半。撫卷沉思,不由得浮想聯翩。
小說名曰《復活》,它隱喻一個人泯滅的良知在某種精神力量的感化下能夠獲得重生。男女主人公透過各自的懺悔和寬恕,雙雙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復活”,使其人性得以復歸,這一切帶有濃厚的“不以暴力抗惡”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爾斯泰的味道。他借此從社會和個人的道德角度對政府、法庭、監獄、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讓每一個讀者思考個人道德和社會道德之間的關聯,思索怎樣來進行個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咱們知道,由于種種原因,此刻的社會道德和個人道德已經到了一種瀕臨危機的狀態:自私自利,物欲膨脹,貪污受賄,腐化墮落……幾百人圍觀落水者卻無人前去相救,肇事司機將傷者在送醫院的途中將其扔下任其死亡自我卻逃之夭夭……我想這些人連十八世紀托爾斯泰筆下的涅郝柳多夫都不如。為什么此刻很多人感嘆好人難做?難做好人?就正因有人做了好事沒有被肯定相反被誤解。“槍打出頭鳥”,久而久之就讓人們達成了一個共識:你不去做好事你會沒事,你做了好事搞不好你就有事。這樣的共識不能不說是咱們道德水準的一個悲哀。相反,如果咱們能夠讓好人不再吃虧或被誤解,讓更多的人都能夠見義勇為或者多做好事,這就要求咱們的政府和媒體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都來維護道德的規范,如此才能讓咱們的社會風氣有所好轉,讓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溫馨無比。
《復活》之因此能夠感動人,這是正因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問題,誠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言,《復活》較之其它作品,更能讓人清楚地看到托爾斯泰那雙直達心靈的眼睛。
復活讀書筆記 篇12
突然的心血來潮,讀了一本厚厚的名著,也懂得了為什么它能成為名著。
黑幕重重的政府機構,腐朽的上流社會造就了荒唐的法庭、黑暗的監獄、苦難的農村。人性:上流社會的人性。在這環境下,墮落,昏睡。
聶赫留朵夫作為一名公爵窮奢極侈,荒淫無恥的生活再正常但是了。精神的空虛使他無所作為。也許在他心底的深處有著一顆被深深隱藏的追求正義的種子。
年輕的時候他抱著“正義不允許土地私有”的觀點把一塊自我從長輩那里繼承下來的土地分給了農民。如今繼承了超多土地的他,既不能放下產業,又不愿否定自我年輕時的觀點。
年輕的時候他玩弄和拋棄了喀秋莎之后,對自我的行為產生了內疚。為了使自我愉悅,他迫使自我不去想她,發奮忘卻。表面上他成功了,但內心深處卻無法做到這一點,哪怕是他知道了喀秋莎生性放蕩,自甘墮落之后。正是正因如此他才會在陪審席上認出喀秋莎后如坐針氈,內心展開一場復雜而痛苦的斗爭。
聶赫留朵夫精神上盡管還有健康的因素,“精神的人”與“的人”常在他內心發生沖突,他還幾次進行“靈魂的凈化”。他在法庭上認出瑪絲洛娃后,主動上監獄去求她寬恕,并愿意與其結婚,以此來贖罪,可他正真地覺醒了嗎?
沒有!在法庭上他心驚肉跳,并非正因譴責自我的可恥行為,而是擔憂自我名譽掃地,“目前他說思考的只是這事不能讓人家知道,她或者她的辯護人不好把這事和盤托出。”
但他又邁出了一大步,正因他鼓起了勇氣去監獄里探望喀秋莎。這個充滿空想的精神探索者最后采取了切實的行動……
就在他見到多年未見的喀秋莎時,他還沒有在內心承認自我的殘酷卑鄙,而是居高臨下地審視被他蹂躪的不幸女子。只有在瑪絲洛娃的精神完全覺醒下,他的心靈才受到正真地觸動。“直到此刻,他才了解自我的全部罪孽……發覺自我罪孽深重……感覺到他害了她到什么地步。……以前聶赫留朵夫一向孤芳自賞,連自我的懺悔都感到很得意,如今他覺得這一切簡直很可怕。”
聶赫留朵夫自此才開始正真覺醒,背離了上流社會:否定了貴族(包括自我),分送了土地,為平民奔波。
復活讀書筆記 篇13
《復活》這個故事的情節其實很簡單,描述了原本心靈純潔的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在奸了馬絲洛娃以后拋棄了她。后來他們又相遇在法庭上,由于馬絲洛娃被誣陷為殺人犯,引起了聶赫留朵夫心靈中善良的一面開始復活。覺醒的聶赫留朵夫為了彌補他所犯下的錯誤,幫助馬絲洛娃洗脫她的罪名。而在這個過程中,聶赫留朵夫接觸了許多他平時都瞧不起的低下階級的人和奴隸,發現了許多非常不人道和不公平的制度,更發現了自己在墮落的期間是那么虛偽與令人討厭。而且也發現馬絲洛娃因為自己當年所做的那件事而淪為妓卻不知羞恥。通過聶赫留朵夫的努力,他不但讓自己心靈美好的一面復活了,也幫助馬絲洛娃改過自新。
雖然說整個故事時間發展并不長,作家只是寫了聶赫留朵夫幫助馬絲洛娃撕脫罪名這一件事。但是這短短的一個故事里穿插了許多不同人的不同故事,以反映當時在沙皇統治時期人們的生活在不同的階級有著天淵之別。小說可以成為一本名著且深受大眾的喜,并使列夫·托爾斯泰成為名作家,我認為在于她所描述的故事,還有要表達的主題。書中所描述的內容決不是作者自己憑空的想象,他通過描述這樣一個故事使我們看出在當時階級觀念是如此的可怕。從書中的人對待這位有身份有地位的聶赫留朵夫公爵的態度以及對待農民、犯人、傭人的態度,就可以看出這個階級關念。
有錢并不代表一切,靠自己雙手爭取回來的東西。雖然你是有權活或富有的,說就是衣食無憂,但是或許你心里是空虛的,因為你所做的事都是違背自己的良心的,這種行為在潛意識中便成為了一種惡習。心中所追求的不再是正義和大眾的利益,所需的只是金錢而已,所以誰也不會關心事情的真相。所有的行動都是按照上級的指令,為的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烏紗,原因僅此而已。
在故事的最后,聶赫留朵夫成功地為馬絲洛娃洗脫了罪名,并使其所受的懲罰改判成流放。第三部很短,但是蘊含的哲理是最多的,聶赫留朵夫也開始了他的新生活。他從幫助那些可憐的人洗脫罪名的期間終于明白到了,社會和社會秩序大體上能夠存在并不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合法的罪犯在審判和懲罰別人,而是因為盡管敗壞到如此地步人與人還是互相憐惜、互相護的。“我們抱著一種荒謬的信念在生活,認為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生活主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享樂。可是,要知道既然我們被派到世上來,就是奉有某某的旨意,有所為而來的。”對于這句話,對于信奉上帝的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解釋。在現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著某種關系,看上去我們每一個人是一個個體,但是事實上我們卻又是一個整體。很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都是人類而不是別的。一種互助互就連動物也能夠理解和去執行,為什么我們擁有高智商的人類卻無法做得到呢?恐怕世間上很難分辨人的善與惡,因為沒有一個定義去劃分出這兩種不同的人,即使有,也是自己對事物的不同認識和理解而造成的。世間上的事物都會有正負兩面,而且人也不會有完美的人。上帝說人有罪惡,那么說我們都應該從善。時間的流逝使我們的觀念都改變了,善與惡已經無法再以從前的標準來區分。隨著社會高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這樣越拉越遠。由一個總體而分成了一個個小的單位,就是這樣,人之間的關系只建立在以一個人為中心向外擴張的狀態上了。
復活,人性的復活指的是對自己進行反思后改過自新。有了新的思想就會有新的看法,對于善與惡的區分自然也不同。真正高尚的心靈恐怕是需要多次的復活才能換來的。
復活讀書筆記 篇14
《復活》是托爾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認為是其創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沒有《戰爭與和平》史詩般的恢宏氣魄和明亮的詩意,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瀾與不安的騷動。它,完全是體現了一位偉人的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小說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本是一個貴族地主家的養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公爵誘惑后遭到遺棄。由此她陷入了苦難的生活,她懷著身孕被主人趕走,四處漂泊,淪為出賣肉體的人長達八年之久。后來她被人誣陷謀財害命而被捕入獄。此時,聶赫留朵夫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審理瑪絲洛娃的案件。他認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遺棄的瑪絲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譴責。為了給自己的靈魂贖罪,他四處奔走為她減刑。當所有的努力都無效時,瑪絲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與她同行……
的確,書中的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在大學時期是一個善良,充滿活力,有著崇高志愿的青年。但當他擔任上官職后卻完全改變了,整日沉寂在享樂之中,早已忘記自己的狂熱理想,變得腐朽,落魄,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見到瑪絲洛娃,他回想起許多往事,從而使他覺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惡,便對于自己以前過的生活產生怨恨。為了贖罪,他給一些無辜的犯人起訴伸冤,將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給了農民,他徹底的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將自己從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來。這本書名叫《復活》,我想“復活”的首先是聶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復活。而我從他的身上學到的最珍貴的一點就是他的自我改變,雖然他曾經也墮落過,但當他良心發現后,做了許多好事來彌補過錯,這是任何人都值得擁有的。犯錯誤不要緊,不論這個錯誤是大是小,最好的辦法就是深刻的檢討自己,承擔自己所犯的過錯。其次我想瑪絲洛娃從出賣肉體的人又重新轉變成以前善良樸實的姑娘也是一種復活吧。
當我打開這本書,我不禁感受到有一種心靈的復活,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復活!即使是當代,許多人也許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這些美好的感情卻毫無所知。在這種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正是《復活》這樣的作品來喚醒我們沉睡的心靈嗎?
【復活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復活》讀書筆記12-06
《復活》的讀書筆記02-22
高中《復活》讀書筆記04-21
復活的讀書筆記60004-26
《復活》讀書筆記摘抄04-27
《復活》讀書筆記范文11-06
《復活》讀書筆記范文11-11
復活讀書筆記精選04-20
復活的讀書筆記優秀范文11-29
復活讀書筆記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