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精選8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精選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1
讀到孫瑞雪教授這樣一些話: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的感覺來自于內部,也就是說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我們成人往里面灌東西。”“兒童是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內在蘊藏著一種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么新的資料,只需供給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是啊,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所以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樣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但經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里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梁,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著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深感自我肩上職責的重大。
愛與自由并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歡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這是我們的心愿和目的!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2
孫瑞雪的《愛和自由》這本讀物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更加了解兒童的心理、訴求、想法。這本書告訴我們,兒童教育同樣要與時俱進,給我帶來幾點兒童教育的思考。現今我國發展很快,兒童物質生活豐富,現在的兒童還需要什么呢?
一、兒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鼓勵。大部分的人平時都會給孩子買很多的東西,可是那并不是他最想要的,只有理解和疼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請減少與別人孩子的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沒有盛開的花朵,請耐心等待他盛開的高光時刻。
二、兒童需要家人的陪伴。只有時常陪伴在兒童身邊,兒童才會感覺到開心快樂,兒童才會感覺到被重視。現在好多兒童一上小學就被父母送進寄宿制學校學習,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缺失了幸福感,更有嚴重者學習很差,不愿與人交流,甚至發生自閉現象。還有好多農村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很少陪伴孩子,讓童年時光失去了色彩,等到孩子大一下進入叛逆期,出現很多過激行為,父母想挽回時就晚了一步,請抽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度過美好時光吧。
三、兒童需要玩耍時間。現在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搶跑,提前學習與自己年齡不符的知識,而忽略了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就把孩子的創造性給抹殺了,提前學習的知識并不能給孩子帶來創造力,甚至讓孩子收到傷害。有個小女孩,小學六年級鋼琴十級,為了練好琴,父母費心費力時時監督督促,孩子為了不練琴,把水故意灑在鋼琴上,后來鋼琴十級證書拿到手后,孩子再也不愿碰鋼琴一下。
我們今天的兒童教育應該重新審視,要符合現在兒童發展的需要,保護兒童恰當的接受教育,尊重兒童的玩耍權利,陪伴好兒童最重要的一段時光。這就是我的讀書感悟。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3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頗多,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扇窗,推開它,發現兒童,亦發現自己。
這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這樣的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著兒童教育,并總結出一些經驗。
每一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那愛到底是什么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受此啟迪,我感覺:愛是尊重,愛是珍視尊嚴。愛孩子,表現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愛絕不是表現在你的頭腦里,愛不是你想的這樣愛孩子就可以愛孩子。不是這樣的,愛表現在你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個姿態,每個想法,每個意識中,它表現在你點點滴滴的生活中。愛孩子,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愛孩子,就要關心孩子的成長。
讓我們從了解自己開始,了解生命的意義,了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并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他的成長,用真正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自己和孩子一起快樂、自由的成長!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4
對蒙特梭利教育了解得不多,暑假里,翻閱了《愛和自由》,才對其教育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說:“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們遵循的“規則”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他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則的前提下,他們有權利為自己做決定,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個生命都不一樣,每一個生命的發展都不一樣。就拿敏感期來說,蒙氏教育講究要在兒童敏感期來臨時,抓住這個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孩子6歲才出現數學邏輯的敏感期,但這并不說明他要比5歲就出現數學敏感期孩子笨,只不過他的數學敏感期來的晚而已。一個孩子要畫畫到凌晨,也不要打擾他,因為他正是處于繪畫的敏感期。他要通過持續、反復的操作來達到認知和發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時期沒有足夠的自由來發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喪失了這么一次發展的機會。有可能他終生不再繪畫,終生都不能感受到繪畫的美。
孩子在一個充分自由與愛的環境里,發展的是心智,認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壓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5
“當給兒童自由時”是《愛和自由》這本書自序的第一句話,看完全書后,回頭再看這句話有很多感想。
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并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種事例充分講解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時,作者在全書的快結束部分,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著兒童教育,并總結出一些經驗。但作者沒有對蒙氏思想提出創造和提升,也沒有結合時代和國情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實踐,還是停留在對蒙氏思想基本技巧的尊崇和仿效上。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盡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盡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么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系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著,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么樣的愛,給什么樣的自由。給什么,怎樣給,取決于成人認為怎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舍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并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6
《愛和自由》讀下來,沒有第一次那么費力,邊讀邊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本讀下來,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記錄下來,一方面與他人分享,一方面見證自己的成長過程。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嚴謹和科學。如果你不嚴謹和科學,你可能就毀了孩子的一輩子。為什么說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是幼兒教師呢?有一個朋友說:”我發現了一個秘密,國際上幼兒園教師在最賺錢的職業排位上位居第三。“我們知道在發達國家牙科大夫比較掙錢,律師比較掙錢,實際上在國外幼兒教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畢業直接就去帶孩子。人們把最優秀的人放到了幼兒教育上,是因為零到六歲決定人的一生。”
最初認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種謀生的方式,在卡迪亞從事三年幼兒教育事業后,發現它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方式,更是一種成長方式。怎樣去描述它呢?在卡迪亞工作,感覺自己是永遠且完全被接納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都承認且不接納的)但仍被卡迪亞接納。
自己也愿意不斷地完善自我,追隨幼兒園成長的步伐,從內心真正地順從。而且工作中時常會反思,當發現自己狀態不夠好,處理問題不夠那么有愛時就會反問自己“愛在哪兒?”工作中的困惑是由于不理解產生時反問自己“理解在哪兒?”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7
讀到《愛和自由》第三章,創造力來自哪里,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個性等于創造力,有個性的人對世界的感受是獨特的,思維狀態是獨特的。
又結合到上周參加的心理學繪畫療法咨詢師培訓,搜集了一些孩子畫的樹,沒有一幅是一樣的,看到有些孩子的畫中規中矩、有些色彩鮮艷、有些富有想象力......每個孩子對樹的感知、印象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的思維和個性也是獨特的。
反思目前我們“通俗”的育人目標,“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們不能說,聽話就不好,反過來說,不聽話就一定不好嗎?
人有四種天生氣質,憂郁型、樂天型、激進型、冷靜型,也許這個孩子天生氣質就是冷靜型,而我們成人卻要求他成為樂天型,孩子就會想盡辦法和你內耗,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樂天型氣質,就被冠上了“不聽話”,或“有問題”的孩子,想想冰山的下面,我們應該找找每一個我們所謂的“問題孩子”形成的原因。
孩子在強勢的父母或老師的壓力下,努力地向著成人的目標邁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有過多的情緒堆積在心里,形成心理問題。
本來是很有個性和想象力的一個孩子,在被一次一次地“打壓”和“糾正想法”之后,就順著常規的、大眾的思路走下去了,因為那樣,大家才會說他是“好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他改變自己原有的個性特質,他本身的天賦在這個過程中被淹沒了......
做為老師,做為家長,我們任重道遠......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8
孫瑞雪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家。也是“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創始人。《愛與自由》就是她幼兒教育的演講錄。
在翻開書的第一頁,有這樣一段話“千萬個父母因此書而改變,他們‘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并從中學會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千萬個孩子因此書而健康、愉悅地成長,成為心里有力量,有強大自我,有創造品質的一代新人!”能讓千萬個父母心靈受到震撼,我不禁想,這本書真的有這么大魔力嗎?等慢慢開始了解、閱讀這本書,我才發現心靈的確受到了撼動。
這本書大多都是圍繞著“愛”而進行的,里面的實例有很多都是貼近我們中國家庭生活的。也有很多是我們經常出現,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一個孩子成績優秀,家長就會說:“老師,多謝你對我孩子的辛勤培育,他才會這樣出色。”當我們聽了這樣的話心里總是美滋滋的,你看這孩子這么出色是我努力的結果。其實不然,你只是幫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過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給與他最大的幫助是:沒有從根本上打擾過他,卻在關鍵的時刻愛過他、喚醒他,使他找到了內在的感覺,幫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準確的概念。其實,成人還喜歡把孩子的成果歸功于父母,總是喜歡說:“你有今天,可以順利的考上大學都是功勞!”… …實際上這是孩子自身的素質。是孩子自己在訓練過程中體驗、經歷而獲得的成功。
【《愛和自由》讀后感500字(精選8篇)】相關文章:
《愛和自由》的讀后感11-18
《愛和自由》讀后感1500字范文10-15
愛和自由的讀后感600字(精選6篇)07-14
愛和自由的讀后感范文500字(精選6篇)07-14
愛和自由的讀后感范文500字(精選7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