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話讀后感500字(通用5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漫話讀后感500字(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漫話讀后感500字1
這幾天讀完洛克的《教育漫話》,這本書十分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了,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意義。洛克告訴我們一些實用的教育真理,其實那些都是一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實際關乎孩子一生的命運。下面我就來講一下我的幾點主要體會。
關于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的幼時習慣,洛克講了方方面面,我覺得非常細致,尤其關于孩子的排便。大部分家長都會關心稍大孩子的每頓飯吃多少,胃口稍微不好就緊張了,卻忽略了孩子的排便習慣,我們家孩子便秘嚴重的時候都要用開塞露。洛克認為便秘百害而無一利,沒什么比大便通暢而有益于健康了。洛克通過實驗發現,大便和吃飯一樣受人控制,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在固定時間到廁所做該做的事,就會得到自然的功能。這個我學到了,可以改善孩子的便秘,而不去靠藥物。
其次,關于“調教孩子的精神世界”這一部分,洛克說別讓大人的習慣教壞孩子,比如暴力、報復、夸耀、找借口、尤其是大吃大喝。洛克說,雖然飲食清淡有利健康,但當周圍全是好吃好喝的聲音時,就難抵誘惑了。“吃得好”的聲音會刺激人的欲望,從而追求山珍海味,甚至將“吃得好”等同于“生活得好”。社會風氣如此,理性怎能不變得蒼白?確實,我們朋友圈里曬娃的有多少是帶娃胡吃海喝的。所以洛克說做父母的一定要認識到這點,并清楚雖然身在邪惡中,但依舊要脫俗、正確引導兒童。
洛克講了很多管教孩子的具體方法,其中有一條說與孩子成為朋友,真的發人深省。小時候我的父母雖然疼愛我,卻一直板著臉,嚴厲地對待我們,很少與我們親近,我甚至不記得對父母說過我愛你這樣的話。但那時的我們無法選擇教育,輪到成年的自己來實施教育時,是在復制經驗還是該重新學習?我愿選擇后者。洛克說,一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著做決定,那樣孩子能更快地成熟,又可以建立起友誼。孩子向我們請教問題時,要拋開家長的威嚴,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對話,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她們。這樣,孩子遇到問題才會愿意向我們請教,而不是埋在心底。給孩子講一些真實事例,讓孩子自己運用理智去判斷,這比用嘴講出的勸誡更能讓孩子接受,并在內心牢記各種行事原則。語言只是對事物的一種模糊描述,很容易被人遺忘,讓孩子參加一些事情的討論、發表個人觀點,能使孩子對該做的事情有更加形象的印象。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問題,都不要打擊或嘲笑他們。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盡量讓孩子弄明白。洛克認為很多孩子因好奇心、求知欲未被滿足,才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消遣中,否則他們會在學習知識上獲得更大的樂趣。我自己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通常是:如果問題無關緊要,我便敷衍了事,如果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會顯出不耐煩,甚至說你不需要知道這些;這顯然不對了,因為一些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問題,在孩子眼里仍是一個新來者對于未知世界的重大發現。所以要知無不言而又耐心細致地幫助孩子了解世界。
看完了《教育漫話》,我想如果成年人的我,按照他說的方式去養育小時候的我,很有可能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也許我會變得更好:身心健康,有德、有識、有禮、有趣,懂得自制,熱愛學習,努力工作,也會享受閑暇的時光。可惜小時候我回不去了,卻不得不面對成年后的自己。盡管如此,在面對自己和孩子們時,多了一些勇氣和理性的力量,讓我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教育漫話讀后感500字2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教育專著——《教育漫話》,這本書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所著,以“紳士教育”為主題,分為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知識和技能教育三個部分。這本書所以稱為“漫話”,是因為總計217條,15萬字的這本小冊子,全部都是寫給一個人的信件整理而來的。洛克自己曾這樣寫道:“這些漫話,與其說是一篇公之于眾的論文,不如說是一段朋友之間的談話”。
整本書都是洛克建議他的紳士朋友——愛德華·葛拉克,如何將兒子培養成為標準紳士——謙和明禮、舉止優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勞,既熱愛知識,又能隨時握起槍桿為祖國而戰的英國紳士。書里的內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師經驗的結晶。整本書的文字隨意,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但處處透著真誠,讀這本書放佛是與一位朋友在交流養育孩子的“私話”。打動人的,恰是這種“私話”特有的隨意和真誠。書中深入淺出的文字,處處透著教育的智慧。下面就談談給我啟發比較深的幾點和大家分享:
首先,關于健康教育思想。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是約翰·洛克在《教育漫話》中的經典名言。他認為“凡身體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別的奢望了,身體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別的東西,也是枉然。”因此,他認為應把培養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學生體育提出一些比較具體要求: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我們老師和家長當然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可當面臨應該將孩子有限的時間用于運動還是學習時,絕大多數大人會選擇后者。現在的孩子在享受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的同時也丟失了童年最寶貴的自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分的空間玩耍、鍛煉,長時間面對課本、電視、電腦讓他們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對生活環境的漠視。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視力近視?為什么中國兒童的身體素質下降?孩童時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識的學習,到底孰輕孰重?因此,建議家長們,除了關注孩子智力的發展,更多的還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偶爾也陪陪孩子出去鍛煉,這對孩子有好處。我國實行的體育鍛煉大課間,就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精神,以“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為先導,正是與洛克的思想相吻合,通過長期的鍛煉,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才能不斷提高。
其次,關于品德思想。
教育的主要任務乃是塑造一個人的精神或人格。因此,德育在洛克那里不僅僅是指道德品質的培養,而是指整個精神品質或人格的塑造。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說得好:“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在我們目前的子女教育中,重視知識和技能教育,卻忽視精神和人格的培養,不惜代價地讓孩子去學一些文體技能,如鋼琴等,而不愿讓孩子去學一些有用的手藝,要孩子每次考試都得100分,并為此不讓孩子干任何別的事情,一發現問題,不是打罵就是不知所措如此等等。這些做法忘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白生活的意義,對個人成長十分不利,究其原因,則是目前社會上金錢第一、過分注重功利的風氣惹得禍。那么,“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
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化與進步的。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紳士的角度出發,認為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而這些“道德品質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家長跑過來流著眼淚跟班主任說:“我們家孩子我管不住,罵也不是,打也不是,甚至和我們對打,實在沒有辦法,請你老師幫幫忙。”父母稍加管制或不給零花錢吧,甚至就發恐嚇短信威脅家長和老師。我們私下也開玩笑說:“奇葩學生的背后必然有奇葩家長。”那其實這樣的孩子就是從小太過放縱和溺愛的后果。真是“從小不管制,老大徒傷悲”。洛克認為應該在孩子“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于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后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反而不利于習慣的培養。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孩子德行的方法,比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
其中有三點我非常贊同:
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在他們面前樹立起你要他們做或要他們避免的事情的榜樣。父母要選擇適宜孩子成長的良好環境,就像我們古代的故事“孟母三遷”一樣。首先父母要選擇或創造良好的、積極向上、充滿學習氛圍的一個環境或空間,讓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積極和樂觀的空氣,讓孩子在藍天下健康和茁壯地成長,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2、當對學生進行說理時,舉止應該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也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于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時學生的錯誤會讓老師生氣甚至失去理智,初為人師時,我也曾多次因為學生不聽話氣得對他們大聲呵斥,可老師的憤怒只會讓學生害怕或反感,他們會認為你的惱怒是對他們犯錯的一種報復,并不是為了幫助他們,因此這種失態的懲罰不能讓學生從內心認識到他們的錯誤。那么今后當老師想發火時,最好想想:我發火的目的是什么?用這種方式能不能讓犯錯的學生從內心屈服、認同呢?3。對于孩子一定要謹慎地使用體罰,體罰的作用是要讓孩子的羞恥心占據更大,如果只是身體的疼痛或是一種躲避的心理,那這種體罰對于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使體罰下的孩子變得懦弱,變的十分的奸詐。在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地激起孩子對自己榮譽和名譽的保護,如果他很熱愛自己的名譽,他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或一句嚴重的話語都會起到效果。如果使用體罰,就要將他一次馴服,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余地。
第三、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知識和技能教育。
“它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兩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孩子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他認為兒童能夠說話的時候,就應該開始學習閱讀。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建議把字母粘在骰子和玩具上,讓兒童在游戲的時候學習字母,在可能的范圍內誘導他去有意義地閱讀,例如《伊索寓言》或者《圣經》上的一些部分。當他們能夠很好地閱讀的時候,就應該教他們寫字和速記,然后教他們畫畫。在拉丁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規則學習,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所以在教學方法上,他反對死記硬背,重視培養智力,多作實地觀察,誘發學習興趣。
在知識和技能教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
2.要重視孩子的興趣。因為孩子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孩子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對于書、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3.孩子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日后長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要、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在這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別開來。兩個孩子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孩子的教育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這個觀點是一致的。
真理總是樸素的,平淡的文字總會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作者用最平實的文字述說著最深刻的道理,《教育漫話》給了我莫大的啟示:注重對學生道德的熏陶和培養,認為學生良好的德性才是最根本,是第一位的。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應更加注重對學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德性的培養,一切從育人出發,堅持立德樹人,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過程中要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需要鼓勵時投去贊許的目光。我相信他們終會因尊重而成人,會因為老師的寬容有度和耐心呵護,在感知后感動,在感動后明理,從而培植起不斷進取的動力。最后我想說:“老師們,善存于心,愛在于行!讓我們用愛心搭起橋梁,用關心凝成溫暖,用真心傳遞幸福,用時光鑄就“愛可以改變一切”的金色長城!
教育漫話讀后感500字3
最近,我讀了洛克的《教育漫話》,不禁為其精辟的理論、深入淺出的文字所折服。在《教育漫話》問世300多年來,一直被譽為近現代英美文化的瑰寶,對近現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今天拜讀大師的金玉之言,可謂茅塞頓開。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意義。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
這句話是很有遠見的。作者認為應把培養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孩童的身體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兒童要多過戶外生活,接受空氣、日光和水的鍛煉;生活要有規律;飲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藥物要少用,要多運動,等等。
我們老師和家長當然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可當面臨應該將孩子有限的時間用于運動還是學習時,絕大多數大人會選擇后者。回想我快樂自由的童年,對比我的學生們正在經歷的童年,在慶幸自身的同時也對現在的孩子產生深深的同情。城市的孩子在享受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的同時也丟失了童年最寶貴的自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分的空間玩耍、鍛煉,長時間面對課本、電視、電腦讓他們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對生活環境的漠視。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視力近視?為什么中國兒童的身體素質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時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識的學習,到底孰輕孰重?
二、“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
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化與進步的。
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其中有兩點我非常贊同。
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
2、當對學生進行說理時,舉止應該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也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于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時學生的錯誤會讓老師生氣甚至失去理智,初為人師時,我也曾多次因為學生不聽話氣得對他們大聲呵斥,可老師的憤怒只會讓學生害怕或反感,他們會認為你的惱怒是對他們犯錯的一種報復,并不是為了幫助他們,因此這種失態的懲罰不能讓孩子從內心認識到他們的錯誤。那么今后當老師想發火時,最好想想:我發火的目的是什么?用這種方式能不能讓犯錯的學生從內心屈服、認同呢?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有:
1、 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
2、 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對于書、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
3、 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日后長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話》給了我莫大的啟示:教育過程中要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需要鼓勵時投去贊許的目光。我相信他們終會因尊重而成人,會因為教師的寬容有度和耐心呵護,在感知后感動,在感動后明理,從而培植起不斷進取的動力。我們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自己的個性,主要靠自己在實踐中去摸索、研究、從而在原有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話,實踐—總結—再實踐。從而達到理想的要求。
教育漫話讀后感500字4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論述“紳士教育”。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傳統教育思想有所了解。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生動感人的教育學,除了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外,某些主張如對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對父母的教育責任和早期教育的論述等等。作品雖然寫于三百多年前,時至今日仍然有著現實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十分重視早期教育的關鍵作用。
一是因為兒童少小時的可塑性最大。
二是因為幼小時的印象“都有極重大極長遠的影響”。
像水源一樣,稍加引導,“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謹慎從事,因為教育上的錯誤“像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錯了,以后就難補救了。
小學兒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們的教育應從養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等。書中關于習慣的養成,我覺得很有可遷之處。“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你覺得他們有什么必需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機會,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不過我在這里有兩點要提醒的。
第一,你要他們練習某種習慣,最好和顏悅色地去勸導他們,提醒他們,不可疾言厲顏色地去責備他們,好像他們是有意違犯似的。
第二,還有應該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可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把他們弄得頭昏眼花,反而一種都培養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經過經常的練習,變得容易自然,他們做來不必再假回憶之后,你才可以再去培養另外一種習慣。”我覺得我們學校這方面也是這樣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認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書中他非常詳細的說明和指導了飲食、衣著、睡眠等各個方面,如:多吸新鮮空氣,要有充分的運動和睡眠,飲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總的來說,他是為了培養兒童儉樸的生活習慣,注重兒童身體的磨練,來造就強健的體魄。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我認為洛克所說的“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是由嬌生慣養弄壞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損害”是有道理的。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大多從小嬌生慣養,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這一切原本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卻反而使得現在的孩子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天一冷,就會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們可以學習《教育漫話》中科學的合理的成分,培養兒童強健的體魄,讓兒童從小就鍛煉身體,使他們將來能抵抗天氣,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等多方面的變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個人或一個紳士所應具備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種稟賦,一個人如果缺少德行,就決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來,德育不僅僅是指道德品質的培養,而是指整個精神品質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說來它包括德行、智慧、教養以及堅忍等各種美德的培養。
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他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當今社會,溺愛放縱孩子這一現象越來越多的存在著。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哭鬧著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做某件事,小時侯是糖、玩具,長大后就要的更多了,這時候家長才對孩子的任性感到煩惱。還有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一再的放縱孩子,等小錯變為大錯才想要糾正,但為時已晚。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自己想怎樣就怎樣,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對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氣壯的和父母爭吵。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于他們在同伴中的交往,進入社會后,人際關系往往比較差。父母應當做到不溺愛放縱孩子,在既嚴厲又寬松的環境下對兒童進行教育。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尤其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強,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就更大了。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現在起就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凡事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師的榜樣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教育漫話讀后感500字5
有幸看了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作者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論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內容給人感覺很與眾不同,非常具體實在。讀《教育漫話》讓我聯想到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于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和反省。
《教育漫話》十分通俗易懂,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了,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意義。這種深入淺出的東西,只有大師才能寫得出來。書中的許多話都能引起我的思索.例如:“因為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他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這句話真的引起了我的警醒,我想我們教師的工作要比醫師更重要。若不是每位老師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那么也許會培養出更多的庸醫,傷及更多人的性命。
“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柔,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它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從根源上這么引導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趨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遙遠的地方去了。”由此我意識到孩子要從小培養習慣,應從學初就讓學生明確班規知道如何做才是對的。而我們在真正的管理過程中往往會采取鞭撻的方式,其實這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一種辦法。因為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就此喜歡上應該做的事情,但事實上我們可以想:無論是什么事情,假如他不高興去做的時候,卻有人去打他,用惡言惡語去罵他,非要他玩不可,或是玩的時作者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論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內容給人感覺很與眾不同,非常具體實在。讀《教育漫話》讓我聯想到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于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和反省。
形式很美觀,質料很貴重,里面盛著的東西總不能使他感覺到好吃一樣。與此同時,這種棍棒教育在實行的時候,學生是會屈服的,是會佯作服從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沒人看見時他們便越會放任,顯露出的勢頭回比約束前更加強烈。
讀了《教育漫話》,讓年輕的我進一步去思考,究竟什么是素質教育?究竟如何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如何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不再盲目,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更加有效。
【教育漫話讀后感500字(通用5篇)】相關文章:
《教育漫話》讀后感600字04-30
祝福朋友結婚的浪漫話語09-21
愛的教育讀后感800字(通用11篇)03-02
家庭教育讀后感800字(通用6篇)09-09
家庭教育讀后感600字(通用5篇)07-18
《愛的教育》讀后感600字(通用11篇)04-15
《愛的教育》讀后感600字(通用12篇)03-05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通用12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