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雷雨讀后感2000字(通用16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雷雨讀后感2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雷雨讀后感2000字 1
暑假期間趁著閑暇讀了曹禺先生的《雷雨》,以前在語文課本上曾經選過其中的一個片段,選的是魯侍萍來周宅尋找四鳳的時候,遇上了曾經拋棄的自己的情人周樸園,彼時周樸園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有著雄厚的產業,是他負了侍萍,卻沒有一點對侍萍的愧疚,甚至質問她來周公館干什么。當時只是讀了其中的那部分片段,對這部話劇的了解還不甚深,如今又將整體重讀一遍,只覺給我的內心帶來巨大的波濤。
戲劇中最讓我同情的是四鳳:她懵懂無知,卻最終成為周繁漪報復周萍的犧牲品,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片赤誠,她是如此單純,將自己的一顆心都付與周萍,然而對于周萍來說,這片赤誠又得到了什么樣的回報?縱然我相信周萍是真的愛著四鳳,但是卻總感覺有一種遭人利用的感覺,他與自己的繼母私通的時候,只覺得繁漪是自己最愛的人,全然不顧自己的父親,當他遇見了四鳳之后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一絲不妥,總覺得是有些虛偽的,他把四鳳當成是一塊遮羞布,來掩蓋自己曾經做過的齷齪之事。不管怎么說,他終究是配不上四鳳的,縱然他是周家大少爺又如何,縱然四鳳是個下人又如何,四鳳的心靈比他要干凈多了。當最后所有的丑惡被揭露的時候,四鳳采取了最慘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許越是單純的人,就越是容易走上極端,那晚的雷聲,就像是一把利刃,狠狠的插在周萍身上,也插在所有人心上,仿佛是對這丑惡最極端的厭惡。
最讓我覺得無奈的是侍萍:她原本就經歷了不為人知的痛苦,她盡著一個母親最大的努力,保護自己的女兒,然而世事終究是無常,誰曾想魯貴是那么一個貪財勢力的小人,偏偏就將自己的女兒送進了周公館,偏偏又與大少爺相愛,偏偏又與大少爺有了孩子,這種亂親是她這個母親所不能容忍的,可是她終究是個母親,她不想孩子們受傷害,她寧愿他們不知道真相,就這樣茍且下去,至少他們能幸福,可是誰又曾想,當她準備悄悄解決這件事的時候,周繁漪和周樸園同時出現,將所有的真相都抖露出來,她來不及阻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在場所有人中,除了四鳳和周萍,最痛苦的莫過于她,她在承擔著自己痛苦的同時,又承擔著兩個孩子的痛苦,這也就為后文侍萍的瘋癲埋下了伏筆。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假使她堅決不同意四鳳跟周萍在一起,或許就沒有周繁漪的報復,也就不會有后面的真相的出現,但是這樣做卻是違背常理的,她不是一個狠心的母親,她曾經也是大家閨秀,溫柔善良,面對四鳳的以命相逼,她又如何能狠下這顆心來,她逼了自己,卻終究下不去手去逼四鳳,以是這悲劇性的結尾卻又似在情理之中。
最讓我厭惡的莫過于周樸園:他虛偽、道貌岸然,用魯大海的話說,他如今的光鮮亮麗不知道是多少工人的血汗堆起來的;他專制,在那個死氣沉沉的家里,他不允許任何人反抗他,對繁漪是如此,對周萍、周沖也是如此,他自己板起面孔教訓孩子們,卻抱怨孩子們不跟他親近;他無情,當年狠心拋棄侍萍,多年后回首再見,不但沒有一絲愧疚,甚至喝問侍萍為何來到周公館,他以為侍萍是來鬧事情來了,縱然做錯了的是他自己,他卻仍然那么理直氣壯,直叫人恨的牙癢。在整部戲劇里,所有的事情起因于周樸園,結束于周樸園,整個悲劇的結果就是由他一手造成的,然而他作惡多端,最終卻只有他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身體康健,頭腦清醒的活著,繁漪瘋了,侍萍瘋了,四鳳、周沖、周萍相繼而死,卻只有他還好好的活著,這個結尾讓人有些意外,卻又蘊含深意,或許所有人都不記得曾經發生了什么,所有人的意識中已經無法留存當初的丑惡,但是還有周樸園,還有他還清清楚楚的記得,記得這后果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老年的他無兒無女,妻子瘋癲,身邊再無一人陪伴,而留他一人反反復復的想起自己所造的孽,午夜夢回時反反復復的愧疚和譴責自己,或許這正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讓我最惋惜的,是周沖:他是那樣一個明媚的少年,他的心中有著詩意一般的遠方,他對這世界抱著無比美麗的幻想,他對四鳳亦是,他渴望同四鳳去追逐他的理想,他已明白愛,但卻不知道自己的愛寄托于何人。他是那樣的單純,在他的眼中,周樸園是嚴父,是愛他的;繁漪是慈母,更是那個關心愛護他的,視他為寶的'母親,他以為世界都是美好的,是如詩一般的,可是這一切在真相揭穿之時,轟然崩塌。他意識到,他的父親,是那樣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他意識到,他的母親居然把他當工具一樣來阻止四鳳和周萍的愛情;他意識到,四鳳愛的原來是周萍;他也意識到,自己愛的也絕非四鳳,他只是為愛而愛。這一連串的打擊如何讓他承受的住,而他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死亡,他的死,最令人痛惜,卻又在情理之中,就像是一切抱著幻想而活的人,被現實的殘酷所撕碎,仿佛上帝對迷失的人們所下的詛咒。
最讓我厭煩的,卻是繁漪,這一點讓我頗感意外,因為曹禺先生說,他對繁漪是最下了心血的,是最抱有期望的,曹禺先生對繁漪的評價,可謂是相當高了,可我偏偏不喜歡,或許作為女性來看,繁漪的境界太小,她性格中最鮮明的一點就是敢愛敢恨,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失去的時候就徹底毀滅,或許有人說這是一種率性,但在我看來卻不夠大氣。愛應當是無私的,不應該是自私的,就算被拋棄了又怎樣,轉身離開就是,何必為那不值得的愛搭上自己的性命,天下之大,難道還無處安放這一顆赤誠之心嗎?但是想想,又或許是我的眼光太狹隘,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下,繁漪就如深陷泥沼的人,周樸園的專橫和壓迫,周家的陰沉,都使得她失去了活力,好不容易看到了一點唯一的亮光,唯一的一個讓她活過來了的人——周萍,她就會像行將溺水的人一樣,死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東西,所以她必須死死抓住周萍這根稻草,哪怕,只是一根稻草。
不得不說,曹禺不愧是戲劇大家,他說,他希望觀眾能夠帶著一種悲憫的感情,去俯視這生活在陸地上的人,我不得不說,他的確做到了,他為這部戲注入了一種獨特的美麗,讓人想要反復的去品味,反復的去推鑿,而這也正是他希望的,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雷雨讀后感2000字 2
《雷雨》是現代著名戲劇大師曹禺的經典之作,自從問世以來,久演不衰,而且還被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以及各種劇種的戲曲。就連大導演張藝謀也根據《雷雨》的故事,拍了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周潤發、鞏俐、周杰倫、劉燁等大腕傾情加盟,雖然票房不太理想,但是那華麗的服飾,宏大的場面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就聽說臨汾眉戶劇團也改編演出了大型現代戲《雷雨》,可是一直沒有機會觀看,幸喜今晚在稷山四館一中心演出這個劇目。四館離我們的學校距離不超過1000米,也正好今晚沒有自習課,于是決定前去觀看,再不能錯失良機。
在去觀看演出之前,為了熟悉內容,特意從網上調取了《雷雨》的原著進行閱讀,腦海里對于這個故事的情節和人物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這幾日秋雨連綿,天氣潮濕陰冷,可是觀眾仍然絡繹不絕,熱情絲毫沒減。這正是:冒雨看《雷雨》,戲迷擋不住。
《雷雨》描寫了一個大家庭的崩潰。周樸園是這個封建大家庭的統治者,也是一個資本家。其妻繁漪感到被壓抑的苦悶,與繼子周萍發生了曖昧關系。受過一定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然而缺乏反抗勇氣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擺脫與繼母的這種不倫關系,又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婢女四鳳,而繁漪的兒子周沖也愛上了四鳳。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鳳的母親侍萍來領走四鳳。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樸園引誘為他生了兩個兒子,而后又被遺棄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親,而被她帶走的第二個兒子魯大海又正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作為罷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樸園面對面地展開斗爭……這些矛盾醞釀、激化,終于在一個“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非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周萍和四鳳終于知道他們原是同母兄妹,一場悲劇發生了:四鳳觸電而死,繁漪的兒子周沖為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媽癡呆了,絕望的繁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罪惡的家庭崩潰了。
大幕徐徐拉開,那富麗堂皇的建筑,雕花鏤刻的門窗,陳設豪華的客廳,立刻將觀眾帶入了二十年代一個資本家的家庭。我在臺下認真地觀看,不放過其中任何一個細節不時拿起手機,拍攝精彩的鏡頭和唱段,心里和原著進行著比較。原著是話劇劇本,因此有大量的人物對話;改編后的眉戶劇,需要唱念結合,所以摒棄了許多繁瑣的對話,甚至是情節方面的內容,比如德國大夫給繁漪看病,繁漪和魯侍萍的見面會談,周沖到魯貴家去看望四鳳等等。這樣去繁存精,使矛盾更集中,人物形象更突出。
據報刊網絡報道,臨汾眉戶劇團曾在香港演出《雷雨》,獲得了空前的反響和極高的贊譽。為什么演出能取得成功?結合我今晚的觀看,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舞臺設備的設計合理而精致,美輪美奐,對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布景采用實物加二幕再加電光投影背景相結合的方式,層次感十分豐富,增加了立體效果。周公館內,舞臺前擺放著仿古沙發、茶幾、立柜等,舞臺后面是寬大的教堂式的門窗,上面鑲著彩色玻璃。二幕的位置是高大的樹木和哥特式的建筑,在它們的空隙處,隱約看見烏云密布的天空,電光閃閃,大雨如注。整個場景給人一種窒息壓抑的感覺,很好的表達了周公館好似一座陰森幽閉的人間牢獄的主題。燈光設計以深藍和暗黃為主,同樣是為周公館內的黑暗和罪惡以及魯侍萍家的貧困服務。魯侍萍家的可以活動的隔墻窗戶,忽而平直,忽而橫斜,就像是影視劇中的鏡頭轉換,讓觀眾對窗戶兩邊的周萍和四鳳神態動作,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欣賞,體現了這對青年男女對愛情的癡迷與渴望,而他們之間,卻隔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另外在繁漪或四鳳在雨中奔跑時,使用了干冰噴發的白色煙霧,更能表現出人物的凄涼境況和悲慘遭遇。
二是改編后的劇本情節集中,矛盾尖銳,高潮迭起。原著中一開始就是十年后的教堂醫院,通過一對小姊弟的觀察和對話,引出了年邁頹廢的周樸園到醫院看望與自己發生糾葛的兩個老瘋女人的情節,采用倒敘的回憶展開了故事,結尾又回到了教堂醫院。而改編后直接進入故事,簡潔明快。全劇如果是一條跳動不止的心電圖,有幾處可算是波動劇烈起伏的節點。第一處是周樸園讓繁漪喝藥,繁漪堅決不喝時,周樸園先是讓二兒子周沖去勸說,沒有成功后,又讓周萍跪下勸說繼母喝藥,最后繁漪痛苦不堪,發出了“曾是床上寄情客,卻成腳下勸母人”的呼喊。第二處是周樸園與魯侍萍的客廳相認,這是全劇唱段比較集中的一場戲,二人三十年后見面,魯侍萍是“三十年一場噩夢終未醒,冤家路窄又相逢”,“一腔苦水似浪涌”,含悲訴說周無情;周樸園卻假惺惺地說著自己“曾凝目河水自省再三”“生日閉門謝客回憶當年”,繼續欺騙著侍萍。第三處是在侍萍家,周萍與四鳳深夜幽會,繁漪在身后如鬼跟隨,周魯二人難舍難分,繁漪在旁切齒痛恨。三人唱出了“為什么老天棒打鴛鴦散”“為什么比翼雙飛折翅斷”“為什么拋卻舊情覓新歡”的吶喊,將情感宣泄得淋漓盡致。最后一處是周公館內,繁漪向周樸園揭發了周萍和四鳳的戀情,周樸園道出了道出了二人同母異父的身世,一霎時眾人皆驚,四鳳羞憤難當,跑到雨中被漏電的電線擊中,與前來相救的周沖雙雙斃命,周萍追到目睹此景,萬念俱灰,開槍自殺,三人倒臥一處。繁漪侍萍見戀人兒女皆亡,難以承受打擊,霎時瘋癲。隨后趕來的周樸園頓時覺得天旋地轉,癱倒在地,老淚縱橫……此時的心電圖飛速地跳躍,攀至最高峰,又猛地跌到最低谷,漸漸趨于平靜,化作一條直線……每個高潮的節點,都配合著音響燈光,抓住了觀眾的視聽感官,令人看之震撼,聞之揪心。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全劇是以悲劇為主,但是有一處情節,卻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得到了陣陣歡笑聲。那就是當魯大海大吵大鬧之時,周樸園問魯貴:這就是你調教出來的孩子嗎?魯貴回答說:還不知道是哪個王八蛋的野種?周樸園又氣又尷尬。這好比是烏云中的一縷陽光,苦海中的一塊礁石。
三是音樂設計優美,唱詞編寫生動。眉戶戲由山陜民歌發展而來,其曲調委婉動聽,清新流暢,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被戲曲專家稱之為北方的黃梅戲。該劇的音樂設計結合眉戶劇的自身特點與人物的性格特點,無論是伴奏還是演員的唱腔,都運用得揮灑自如,恰如其分。時而像秋風嗚咽,如泣如訴;時而像泉水叮咚,歡快流暢;時而像雷霆萬鈞,大氣磅礴。唱詞用詩一樣的語言,如:繁漪的“行行悲淚入夜雨,層層黑云壓天低”,周樸園的.“縈夜追悔常哀嘆,祭日無處化紙錢”等;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如繁漪的“整云鬢,急開門,喜相逢,哀又生”和“心欲碎,夢已去,腸若斷,命將熄,”等;運用襯托對比等手法,如魯侍萍的“朱門內你張燈結彩娶新歡,荒野里我腳下無路淚結冰”等。它們表達了人物豐富細膩的情感,充滿了節奏感與韻律美。
四是演員陣容強大。潘國梁老師、許愛英老師和趙梅老師,分別扮演了周樸園、魯侍萍和繁漪,他們都是國家一級演員,前兩位還是梅花獎獲得者。三位的聯袂出演,猶如給這出戲鑲嵌了幾顆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潘老師飾演的周樸園,講話拖著長調,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演活了一個在外剝削工人、草菅人命、唯利是圖,對內獨斷專行、冷酷無情、道貌岸然的資本家形象。他玩弄侍萍的感情,狠心地將她拋棄;他厭倦冷落繁漪,使她年輕火熱的心孤獨寂寞,與前夫之子造成不倫之戀;他粗暴責罵工人魯大海,剝削階級的丑惡嘴臉暴露無遺。許老師飾演的魯侍萍,除夕夜被趕出門,含悲憤,忍屈辱,受艱辛,飽受旁人的風言風語,撫養兒女成人,誰知自己造的孽,又在女兒身上輪回。她恨天恨命,卻是命如黃連天無情。一番血淚控訴,最后一句拖腔,如鋼絲穿空,高亢激昂,使感情的宣泄達到了巔峰。趙老師用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和豐富的肢體語言,逼真地演出了繁漪性格扭曲,心靈失控,滿腹幽怨無處訴,一腔烈火遭冰澆。她在周樸園周萍父子兩代人之間,扮演了棄婦和怨婦的角色,對前者心如死灰,對后者死水微瀾,如干柴烈火。可是周萍移情別戀,使她“殘香仍在孤衾中,卻將孤影伴殘燈”。最后她怨憤似火山噴發,親手“借雷霆傾天裂地”,毀滅了這個令她難以呼吸、生不如死的家庭,自己也同歸于盡……其他扮演周萍的國家二級演員賈福林,四鳳的扮演者許麗君等,也都有不俗的表演,用他們的青春,向劇中注入了生氣和活力。自始至終,觀眾的掌聲不時地響徹整個大廳。
演出結束,觀眾陸續走出劇院,議論紛紛。看過《雷雨》原著的,為精彩的演出而喝彩;沒有看過原著的,為人物的命運而唏噓不已。我是兩者都有,這部戲曲藝術精品,一定能唱遍三晉大地,唱紅大江南北!
雷雨讀后感2000字 3
曹禺曾說:“我從小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心靈上是十分孤單而寂寞的”。這句話讓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順利的,平坦的。這也讓我更加深信正是這些痛苦的經歷,才使他產生了偉大的作品,訴說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難。
《雷雨》描寫了一個大家庭的崩潰。周樸園是這個封建大家庭的統治者,也是一個資本家。其妻繁漪感到被壓抑的苦悶,與繼子周萍發生了曖昧關系。受過一定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然而缺乏反抗勇氣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擺脫與繼母的這種不倫關系,又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婢女四鳳,而繁漪的兒子周沖也愛上了四鳳。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鳳的母親侍萍來領走四鳳。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樸園引誘為他生了兩個兒子,而后又被遺棄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親,而被她帶走的第二個兒子魯大海又正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作為罷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樸園面對面地展開斗爭……這些矛盾醞釀、激化,終于在一個“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非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周萍和四鳳終于知道他們原是同母兄妹,一場悲劇發生了:四鳳觸電而死,繁漪的兒子周沖為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媽癡呆了,絕望的繁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罪惡的家庭崩潰了。
我曾經也大概地看過人藝的話劇《雷雨》。從那時到現在,我一直都驚嘆于曹禺大師對戲劇的掌握。他巧妙地將一個大家庭幾十年的恩怨情愁濃縮到一天來表現,濃縮到四幕,兩個場景來表現。集中的地點和時間所表現的東西卻并不單薄,有畸形的愛,突破束縛的勇氣,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堅信和宿命的痛苦。圍繞著八個人物,我看到的是整個社會。同時,我也生動地看到戲劇這種文學題材的特點。這部劇作為一個經典,的確是值得每一個文學愛好者閱讀的。
曹禺曾說:“《雷雨》的主題不是以道德敗壞和亂親為主題的,也不是寫因果報應,《雷雨》寫的.是一種情緒,是情緒的發酵,情緒的洶涌推動著我誹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雷雨》所顯示的是我所覺得的宇宙間的殘忍,相信種種宇宙斗爭的背后有一個主宰。”我很能理解,作者在創作時候并沒有一種明確的主題,而是處于本能地一種傾訴,跟著自己的感覺去表現一個世界。
無疑的,我看到了一個罪惡的社會,一個危機四伏的黑暗的社會。但是這也更多的是對世界的一種感覺,不僅僅存在于某個歷史某個時期,這也正是我在這個時代去讀的時候,還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他表現的那個家庭,那個社會給我一種無路可逃的感覺。周萍、四鳳、周沖,還有繁漪似乎一直都處于一種想要逃離這一切的狀態里,他們想要離開,想要擺脫,想要征服。但是他們的痛苦卻始終沒有出路,反反復復地掙扎,甚至死成為了唯一的解脫。是的,那個社會,那樣的生活沒有給他們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霧般不能真實地抵達。探索真理的路上他們已經不能忍受,我想這也正是一種無奈的美。曹禺在1977年為自己作品集寫后記的時候說:“今天看來,必然有很多缺點和謬誤”,然后他談到沒有寫一個無產階級人物,沒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我卻不敢茍同,必定有些痛苦會跨越時代,跨越階級。
從周魯兩家的沖突上,表現了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之間的沖突。侍萍和四風是舊中國兩代勞動婦女的典型。但是同樣她們有很強的局限性,以至于很多時候是她們的軟弱造成了自己悲慘的命運。這也是一個時代賦予婦女的不幸,世界沒有告訴她們:她們是可以反抗的。,侍萍忍辱負重,遭遇那么多不幸,卻只認為那是自己造的孽,甘心在心里承受所有痛苦。我想,或許她應該讓自己心理負擔的少一點,而不必把社會造成的悲劇由自己獨自承擔。
我想,這里面還是有一定的宿命論思想,很多東西歸于命運。我覺得這沒有什么好,也沒有影響作品的深刻性。我當然不會認為世界上存在什么天命的因果報應。但是社會和家庭給予一群人的悲哀,卻正是這樣才被展現地淋漓盡致。他們的確可以在黑夜里去尋找一個真正的光明,但是那對于他們已經太難了。
周樸園是一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專制思想的新興資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過他與侍萍、繁漪兩位女性形象以及他與魯大海等人物的關系表現出來的。周樸園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受新思想影響的年輕人,也曾有過想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要追求自由戀愛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對侍萍的愛是有過真情實感的,但他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與自己出身的階級徹底決裂,最終又回到封建的陣營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繁漪是一個很有特色的人物。在一個受傷甚至近乎于變態的女人身上,我隱約看到了她同年青人一樣純真的愛。繁漪與周樸園一樣,也是一位新舊結合的人物。她既渴望自由的愛情,又無力擺脫家庭的牢籠,甘愿受周樸園的欺凌。繁漪陰差陽錯地愛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爺,在無人可愛中尋找自己唯一的愛人;這是錯誤的愛,痛苦的愛,卻也是深刻的愛。她是一個被愛折磨卻沒有出路的人。如果對于一個人來說,愛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置疑。或許這也是她對丈夫、對自己不尊重的一種變態了的報復。
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里,人們的性格已經被扭曲。
讓我想起一句話:愛和憐憫都是罪。
雷雨讀后感2000字 4
勤于學習才能樂于施教。每當我們看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內心總是會忍不住記錄內心的啟發和感想,那些從著作中所冥思震撼人心的話語,那些從著作中所觸摸感動靈魂的文字,我們都能傳遞出來。
在封建權威的籠罩下,人們如同跌在沼澤里的馬,愈掙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沼澤里。掌權者也失掉了可貴的本真。周樸園生活在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斷層中。年輕時,他曾經試過跳出封建的束縛,追逐自由,真心地對待所愛的侍萍,然而他的懦弱使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背叛了侍萍,飽受摧殘的侍萍便是這個社會的犧牲品。她沒有權力去愛她所愛,恨她所恨,而是將一切罪責都擔在了自己身上,這既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又是一位對封建權威的臣服者。
其實我一直在想,魯四鳳——這個興許會終生獲得幸福的女人,這個在愛情與道義的掙扎中活脫出來的女人,如果不是意外,不是命運的捉弄,她會不會在余生重得快活呢。也許會吧,帶著母親臨終的祝福,與周萍私奔海角,從此脫離家族地位的一切捆綁和束縛。但是更也許不會吧,因為她雙手緊緊挽著的.是一個背負罪責,終生處于悔恨和惶恐中的男人,他們可以背離家族的往生,可以亡命天涯追尋他們想要的幸福。然而無論足跡印留在多遠的彼處,他們的精神里卻始終會殘留另一個的女人身影,如那夜雷鳴的雨后,她惡毒地詛咒著他們,那種低低的嗚鳴聲竟如此深入心底,竊竊回蕩。四鳳在整部劇里就是一個矛盾中的人物,活得叫人憐憫,死得叫人哀嘆。但是對于她的生死,我們還總是不置可否地推斷著諸多也許或假設,畢竟那都是作者筆下的命運,任何人的介入都會破壞筆者的初衷。
周萍的死到并不算意外,或者說是我完全料想之中“該死”的角色,這個男人的一生應該算是極其卑微潦倒的了,他總是在是非之中搖擺,不能忘卻前世與繼母的失足情網,也不能割舍后世對魯四鳳的愛戀糾纏,他活得過于矯情,淡薄了尊嚴,丟棄了理想,湮滅了自由,結余的那些生命就只獨守著一個“情”字不了而已。我以為,愛他就好比施舍同情,但是在于他的評價我只能說懦弱得幾近使人唾棄。
曹禺曾經在《雷雨》的序言中評價過他自己筆下的人物,但得到其大加贊賞的卻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便是同樣慘遭不幸的二少爺周沖。相比而言,我到認為周沖是個極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他先是對四鳳的求愛失敗;又在爭執中委命于父親的呵斥,認識到獨權的威嚴終究是不可動搖的;之后他又抱著近似菩薩的善心去探望困頓中的四鳳,卻被魯大海視為不速之客辱罵出門;結尾他又被周繁漪無情地拉出來,眼見了殘酷的事實,最終被親生母親手丟棄在暴風雷雨之中。一件件打碎他夢想的事情接踵而來,現實生活留給他的只有悲痛——剩下的是一種掉到黑洞中不可重生的絕望。周沖是無辜的,他只是一個被社會矛盾、家庭仇恨無故吞噬了的受害者,一個在夢想與現實中游離屈尊的年輕人。他最終還是死在自己夢開始的地方,令人悲憐不忍,心痛不已。
在這里我唯一想說的一個還活著的人就是整部《雷雨》的靈魂——周繁漪。她是曹禺老先生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也是他認為最“雷雨的”角色。在我看來,周繁漪并不是什么討巧的角色,但她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到不失是半邊天空的一個鮮明代表——為了愛情而活,卻又被愛摧殘了身心,絕望了人世。我能夠給予她的更多的是同情,更或者說是仁愛。周繁漪是鮮活的、真實的,她生命的一半已經沉淪,但是在感情崩潰的邊緣卻忽地懼怕起了死亡,露出對現實的無盡渴望和激情,于是她本能地抓牢身邊最后的一棵救命草,不顧一切地瘋狂地向上攀爬,但卻不料,她所有的希望最終還是土崩瓦解在一個懦弱卑微的男人手里。然而更可悲的是,周繁漪最終沒有獲得死亡超脫的權利,她將終生帶著遺恨和罪責感孤守在愛人和兒子的墓冢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雷雨》里這幾個在死亡邊緣徘徊的角色,其實都有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們在命運的沖突里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最終,淚水和痛苦是免不了交織相濡的。但是,關于那些愛與恨的矛盾糾纏,也許會因為這些死亡而被我們釋然吧。
人與人的交往就好比一只刺猬,總需要保持一定距離來自衛的。或生或死,或矛盾或統一,總有一些關系,一些感情,始終糾結不清的。
雷雨讀后感2000字 5
《雷雨》廣泛地吸收了西方戲劇的優點,成功地表現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帶有濃厚封建性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中各種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為中國現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劇,從而使話劇這種外羋的藝術形式完仝中國化,成為中國新文苧中一種獨恃的藝術樣式。劇本的高超藝術,主要表現在周樸園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題思想方面。
周樸園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劇中各種悲劇的根源。作品以他為中心,安排了兩條主要的線索:一是他與妻子繁漪的沖突,以表現家庭內部的矛盾;一是他與礦工魯大海的沖突,以表現他與工人的對立,這兩條線索又通過侍萍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構成了尖銳復雜的戲劇沖突。周樸園是一個狠毒兇殘的資本家,作者通過魯大海之口,揭露了他血淋淋的發跡史。只要能弄錢,他什么都做得出來。周樸園更是一個專制冷酷的封建家長,在家中,他的話就是法律,為了貫徹他的意志,不惜犧牲任何人的幸福。他與繁漪的關系,表面上是一種夫妻關系,實際上卻完全是一種主仆關系,他需要繁漪做的,只是為孩子們樹立一個“服從的榜樣”。在“第一幕”他強迫繁漪喝藥的一場戲中,繁漪拒絕了他的要求,他先是讓小兒子周沖端著藥去勸,看著周沖含淚的眼睛,繁漪只好退而求其次,請求留到晚上再喝。可他仍不肯讓步,又命令大兒子周萍去勸,并且要跪著勸,直到繁漪認輸方才罷手。在他的眼中,根本沒有繁漪獨立的人格和起碼的尊嚴,他關心的也不是妻子的健康,而只是自己的意志。
周樸園與前妻侍萍的關系,更充分暴露了他偽善的本質,年輕時他誘騙了侍萍,當他以為侍萍已經投河自盡后,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不僅將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周萍”,保留了侍萍生周萍時的房間模樣,甚至她關閉窗戶的習慣,而且還一直把侍萍當做“正式嫁過周家的人看”,要為她修一座墓。但是,當他日思暮想的侍萍以女傭母親的身份出現在他面前時,竟馬上翻臉不認人。
但曹禺并沒有把周樸園作為一個階級的典型,而是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塑造的。他對繁漪的冷酷,是因為他始終無法得到她的愛;他與魯大海的'沖突,則是當時社會上日益激烈的勞資矛盾的反映。當侍萍再次出現在周家的客廳時,他懷著懺悔的心情,命令周萍前來與自己的生母相認。
繁漪“是一個受過一點新的教育的舊式女人,她文弱,明慧,她對詩文的愛好,但也有一股按捺不住的熱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騰著。”“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蠻勁”,使她能夠忽然做出不顧一切的決定。她愛起人像一團火那樣熱烈;恨起人來也會像一團火,把人燒毀。”繁漪來到周家18年,不但沒有得到丈夫平等的愛,反而在精神上受到長期的摧殘。她知道丈夫年輕時的荒唐事,知道周萍是丈夫與女傭的“私生子”,也眼睜睜地看著丈夫為紀念這個兒子的生母所保留的房間。這種壓抑的家庭環境和不平等的待遇”使她產生了強烈的反抗心理。她懷著對愛情和自由的向往,懷著對周家的報復,瘋狂地纏著大少爺周萍。而當她發現周萍喜新厭舊,想擺脫她轉而去追求四鳳時,她更不惜追到魯家,在魯大海將要發現周萍的關鍵時刻,關上窗戶,斷了周萍的后路,把他暴露在魯大海面前,想借魯大海的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最后,終于導致了四鳳觸電身亡,周萍也開槍自殺。繁漪形象的成功,主要就在于作者深刻地表現了她矛盾復雜的“雷雨式”的性格。她對周樸園表面上是屈從的,但內心里卻充滿了仇恨和反抗。她違反人倫,追求周萍,與其說是愛的爆發,不如說是恨的宣泄。
侍萍是無錫周公館女傭梅媽的女兒,被周樸園誘騙,與他生了兩個兒子一一周萍和魯大海。30年前的一個除夕,她生下第二個兒子才三天,周樸園為了娶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姐,趕走了侍萍。那天晚上,侍萍帶著剛出生的兒子跳了河,但她被人救起,并且又嫁了兩次人,還生了個女兒四鳳。這個性格剛強而受盡侮辱和迫害的女人,一直在努力擺脫命運的安排,由于她自己的母親是傭人,自己才如此命苦,被人玩弄后拋棄,因此,她一直不準自己的女兒再蹈自己的覆轍,沒想到丈夫魯貴又把女兒送進了公館做使女。為了把女兒找回來,沒想到自己又踏進了周家的大門。命運更捉弄人的是,她的女兒又同樣地與公館里的大少爺不清不白,而這位大少爺竟是周萍一一四鳳同母異父的哥哥!
《雷雨》在結構上十分講究,四幕戲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之內,地點也集中在周魯兩家的范圍內,出場的八個主要人物全都有千絲萬縷的血緣關系,表現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
雷雨讀后感2000字 6
讀完曹禺的《雷雨》加上看了電影版的,感觸真的很深,首先是一個劇本,篇幅相對較小,比較適合我,劇情發展得真的扣人心弦,深刻的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各個階層的中國人物都有,每一個人物都一定的社會體現,是曹禺的經歷,更反映了中國當時社會的人民的扭曲,壓抑,斗爭,覺醒,反抗,無奈,各種各樣的性格和對于命運的表現,每一個人物性格是如此的鮮明,命運的終結是相似的,都充滿了時代的悲哀,三個無辜年輕人的犧牲,死者是悲慘的,但生者絕不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將永遠生活在無邊無盡的痛苦中,永遠無法解脫,這種痛苦不能說是周樸園一個人的錯,當我們感到無奈時,只能是怪這個畸形的社會,社會啊,因為下層人們的無奈只能歸咎于你了。
雷雨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很出彩,他們都是犧牲品。
雷雨從開始似乎就注定了這個是一個悲劇。然而悲劇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錫公館的大少爺——周樸園。
就像眾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為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復雜的關系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在封建權威的籠罩下,人們如同跌在沼澤里的馬,愈掙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沼澤里。掌權者也失掉了可貴的本真。周樸園生活在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斷層中。年輕時,他曾經試過跳出封建的束縛,追逐自由,真心地對待所愛的侍萍,然而他的懦弱使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背叛了侍萍,飽受摧殘的侍萍便是這個社會的犧牲品。她沒有權力去愛她所愛,恨她所恨,而是將一切罪責都擔在了自己身上,這既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又是一位對封建權威的臣服者。
氣氛沉重得有些透不過氣來,人似乎在受著情感的捉弄,這是怎樣可憐的動物,帶著躊躇的心情,本應主宰自己,卻發現自己時常被環境所主宰著。在這樣的環境中,周府的豪宅,侍萍的陋室,極端的痛苦與愛情在一天中強烈的碰撞。隨著陣陣雷雨滾滾而來,抑郁,絕望,充斥在空氣中,一幕幕就如暴風雨中的波濤,惡狠狠的撞向人們,人們無處可逃。
故事開始于20年代一個夏天,氣候悶熱逼人,室外沒有陽光,天空昏暗,暴風雨即將來臨,結束于一個雷電交加的雨夜,最后四鳳在知道她和周萍是同父異母的兄妹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噩耗后沖出了雨夜,一心愛著她的周沖只是一個單純的孩子,全為自己喜歡的人,結果雙雙死在了雷電下,周萍自殺善良的魯媽癡呆了,陰鷙的繁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
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相對自由沒有壓迫的現代和文明的社會里,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所愛的人,不會因為門地這種封建社會的丑陋的桎梏制度而失去自己愛的人,更不會因為自己的錯而連累下一代也遭受失去愛人的苦,更不會愛上自己的親人這種倫理悲劇,社會在發展,人民們的封建思想逐漸退去,但像雷雨這種經典之作還是要看一下學習一下,感受一下上世紀20,30年代的中國的社會現狀,更了解自己的祖國,更能使我們這些問世的花朵更珍惜自己現在的優越環境,先不要說為國家的發展了,就是為了自己的自由,也要感恩,這不是現在教育所強調的嗎,教育我們要感恩。
每一句臺詞,只是到最后時分才終于爆發出來,化作一場傾盆雷雨,無比強烈的震撼了每個人的靈魂。
以上兩段的評論有點深奧不是原創,申明一下。最后我想說一下我在里面最喜歡的一個人物,繁漪,這個人物如果放在現在,雖然也會被人詬病,但這確實是一個敢愛敢恨追求自由,不理會世俗眼光的真女子,她性格最鮮明,最有反抗性的一個人物。追求自由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讀這個劇本我的感覺就是這樣了,所以從現在起要加油為自己,不然就浪費了社會給的良好環境。
雷雨讀后感2000字 7
雷雨是我完整讀過的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本戲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五六遍的細細品讀,心中感慨萬千,若不一一記下,心中的電閃雷鳴怕是難以平息,三十年風風雨雨梅花依舊留清香,一朝夕恩恩怨怨浮萍總是枕寒流,藍森森的閃電,照亮的不僅僅是幾段鮮為人知的往事……
很難說周萍給我一種什么感覺,一切的恩怨情仇,似乎都在周萍的體內相遇,碰撞。假如說這三十年的恩怨是一條四面輻射的十字路口,那么周萍就是十字路的中心點,周樸園與梅侍萍的兒子,自己繼母的情人,同母妹妹的戀人,親弟弟魯大海眼中的仇敵與敗類……他一個人,把所有角色都穿連在一起了,每一次的恍悟,都是一把尖利的錐,將那剛剛開始愈合的傷口再次刺穿,鮮血汩汩的流出,溶解著他的青春,不,這些都還不夠,魯媽的出現偏偏在他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鹽化在溫熱的血中,而血則在永恒的流動,讓周萍痛苦不堪,他為了逃避繁漪,那個因為內心饑渴而無比瘋狂的愛著自己的女人,他的后母,周萍選擇了四鳳,不諳世事,純潔無暇,既沒有教育的'陶冶,也沒有繁漪般過度憂郁的布滿了幻想的女孩子,四鳳只是周萍為了懺悔而尋找的替代品,他選擇四鳳是為了忘記過去,為了求得心靈的解脫。周萍應當是個悲劇,他很不幸的從家庭淪落到了更痛更深的罪孽之中,罪惡已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血脈中擴散開來,他已無法通過愛情拯救自己,除了死亡,還有什么可以給他以解脫?
最初讀雷雨的時候,總覺得周沖這個角色與整個戲劇格格不入,周沖出場時是一身白,正如他的純潔無暇,天真又生氣勃勃,而大背景是一個烏云密布,死氣沉沉的陰雨天,有人說周沖是一個天使,一個天使的出現使得周家上上下下顯得更加罪惡,他正如黑暗中的一絲光明,有了光明,黑暗才顯得愈發無邊與沉重,整出戲劇中,只有周沖一人是干凈的,他是少爺,涉世不深,也幾乎沒什么閱歷,所以他才會依然在這個本不可能有幻想的世界中癡癡的做著美夢,在讀到周沖去找四鳳的那一幕時,覺得他真的是“沖兒",一個稚氣未脫的詩人:"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親,忘了自己,在無邊的海上,哦,有一條輕的像海燕似的小帆船,海風吹得緊,海上的空氣有點咸,白色的帆漲得滿,像一只鷹的翅膀斜貼在海面上飛,飛,向著天空飛,我們坐在船頭,前面,就是我們的世界。”周沖見了魯大海,那句"你愿意和我拉拉手么?”就愈發讓人哭笑不得,曹禺設計了這樣一個情節,用拉手而不是握手這樣正式的詞語,多么高明的體現出周沖那令人無限憐愛的天真與純潔!而這由于他四周的世界多么格格不入!忽然想起周沖死后,繁漪干哭著說過的一句話;“沖兒,你該死!你該死!你有了這樣的母親,你該死!”周沖,你該死,你的夢一個接一個破碎,你的信仰在面前一個接一個崩潰,純潔怎么可能與罪惡并存,天使又怎能留在污濁的人間?
頭幾遍讀的時候,我恨繁漪,恨這個為了得到愛情不擇手段的瘋子,恨這個母親不像母親的女人,假如魯媽是一把鑰匙,那么繁漪就是開啟那些沉痛往事的手,沒有繁漪的邀請,魯媽一輩子也不會再踏入周公館,沒有繁漪在最后關頭的大喊大叫,周樸園也不會出現,揭開真相,即使四鳳與周萍未能遠走高飛,那么至少這個秘密也永遠不會有人道破,周萍還可以抓住四鳳的手不放,讓她這一個新的靈魂來洗滌自己的罪惡。
看到一九九九年版的雷雨時大概是我第四次看雷雨,相比周樸園魯侍萍周萍和四鳳,我漸漸覺得繁漪是罪孽最輕的一個人物,是最應憐惜的一個角色。這個心比天高的女子,帶著對愛情的無限渴望與憧憬嫁入周家,卻在這樣一具豪華的棺材中忍受了一個閻王十八年的蠻橫,她的心已渴到了極致,于是,當周萍出現時,她是出自本能反應,無法自拔地愛上了她生命中從未遇見過卻又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假如這時出現的不是周萍,不是丈夫前妻的兒子,心靈的饑渴也會讓繁漪饑不擇食地愛上那個人。周萍的出現讓繁漪像一張干燥至極的紙一樣迅速燃燒,她的熱情變成了一團澆不滅的火,雖然周公館內罪惡的空氣是冰一樣的陰冷潮濕。
我漸漸開始同情蘩佩服蘩了,在那樣一個暴風驟雨即將襲來的可以活活悶死人的社會,她表現出了最頑強最熾熱的一面,還是曹禺評價的到位。他說:“繁漪是一個最令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如一匹執拗的馬,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老道,她的生命燃燒到電火一樣白熱,也如它一樣短促,她的生命中交織著最殘酷的愛與最不忍的恨,她是最雷雨的一個性格。”
我最不能忘卻的一段繁漪的臺詞:“我希望我今天變成火山的口,熱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燒干凈,那時我就再掉到冰川里,燒成死灰,一生只熾熱地燒一次,也就夠了。哼!我什么都預備好了,來吧,恨我的人!來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嫉妒的人!都來吧!我在等候著你們!
雷雨讀后感2000字 8
《雷雨》是曹禺先生久演不衰的代表作之一。其成功首先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給讀者、觀眾呈現了一些個性豐富、情感飽滿的形象:虛偽的周樸園,隱忍的侍萍,懦弱的周萍,天真、單純的周沖和四鳳,猥瑣的魯貴,斗激的魯大海——而最有雷雨氣息的就是敢愛敢恨的繁漪。她,作為一個受了新教育的中國舊式女人,為了挽留她轉瞬即逝的愛情,她不顧一切地燃燒了自己,也沖破了封建家庭的枷鎖。或許,曹禺先生想說:一只飛蛾撲火只能犧牲自己,可無數的飛蛾呢?那將會是一場雷雨。
在繁漪出場前,曹禺先生給了她一段冗長的舞臺提示,清晰刻畫了她的形象。這是個綿里藏針的女人,一個內心燃著野火的憂郁太太。當她陷于情感的冥想中,忽然愉快地笑著;當她見著她所愛的,紅暈的顏色為快樂散布在臉上,兩頰的笑渦也顯出來的時節,你才覺得出她是能被人家愛的,應當被人愛的,你才知道她到底是一個女人,跟一切年青的女人一樣。畢竟,她有更原始的一點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膽量,她的狂熱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決斷時忽然來的力量。所以,這段提示就寫出了繁漪的本質特色:她敢愛,她敢狂熱地用真心追求愛情;她敢恨,她能反抗一切阻礙她守住愛情的力量。于是,在接下來的'七次出場中,三次對周萍的傾訴,三次情感的爆發,三次推動情節發展的行動,她唯一的動機就是——阻止周萍離開,留住她的愛情!雖然悲劇發生的直接推動力是她,可她的動機就決定了,這是個可憐可愛可敬的女人。
在第一次出場中,她與各主要角色的關系就在對話中一覽無余。對四鳳,她有難以掩飾的嫉妒,可還沒忘端著太太的架子;對周沖,她愛兒子,可又不能全心全意地做個好媽媽;對周萍,她表面客氣,可話里藏話;對樸園,她反抗的同時也努力壓制憤恨;還有知道她秘密的小人魯貴,在旁存在威脅。她的生活處境和心理狀態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次出場她與萍獨處,直接向萍訴衷腸,也是首次情感爆發。她對他揭開周樸園的虛偽面具,希望萍能和以前一樣同情她的處境,救人救到底。可萍一味退縮。(一字一字地)我希望你不要走。繁漪直接吐露心聲,可萍依舊不理會。她大罵:都是沒有用,膽小怕事,不值得人為他犧牲的東西!我恨著我早沒有知道你!一個女子,你記著,不能受兩代的欺侮。她的敢愛敢恨,她的反抗精神,隨著這幾句話聲聲砸在觀眾心上。
第三次出場,繁漪為著留住周萍,采取了首次行動——說服魯媽將四鳳帶走。這個行動,使得魯媽有可能來到周公館,從而與周樸園重逢。但其實,這個行動也能反應出她的可愛之處。她作為有地位的太太,完全可以直接將四鳳辭退,甚至迫害,在那個年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可她客客氣氣地與魯媽交談,聰明地讓魯媽自己提出將四鳳帶走,還送四鳳舊衣服。所以繁漪也是無可厚非的。
接著第四次出場,她得知萍要在晚上去找四鳳,激起了對萍的第二次挽留。上次她還企圖誘發他的同情,這次,失望的她直接威脅他:你不要把一個失望的女人逼的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的。小心,現在風暴就要起來了!這為她之后的行動埋下了伏筆。
果然,她第五次出場就開始了報復行動。這次出場十分短暫,連一句話也沒有。她只有一個動作——在窗外關上了窗戶。這個行動使周萍與四鳳的關系暴露在魯媽面前,矛盾進一步激化了,真相也愈發有機會浮出水面。
到了第六次出場,她的臉慘白而冷酷,愛和恨燒盡了女人一切的儀態,她像是厭棄了一切,只有計算著如何報復的心念在心中起伏。見了樸園,她輕蔑而暴躁地反抗他的意志,倒真有些病態。而見到周萍,不甘心的她發出了最后的挽留。開始她和之前一樣,想用自己即將成為瘋子的可能博得萍一絲憐憫,可萍卻一了百了的激怒她。這時,她的情感第二次爆發,眼睛里射出瘋狂的火。然而這次的瘋狂并不是表現在大吼大叫上。她壓制了自己,變成了低聲下氣地說話。一直是無畏反抗,尖銳威脅的她,此時一反常態,扔掉了她最寶貴的尊嚴。這最后的懇求實在令人酸楚,然而還是失敗了。
她很清楚她留不住周萍的心了。可她不愿放過最后一個機會,哪怕只是為了報復,不讓任何人有好日子過。于是,她第七次出場了,進行了最關鍵的行動。在周萍就要帶四鳳私奔的時候,她鎖了門,還叫來了周沖。沒想到善良的沖絲毫不阻攔哥哥和四鳳,一氣之下,她的情感徹底爆發了。她不顧一切地把她的愛情公之于眾,不給自己留一點后路,雖然明明知道愛情已逝。眾人愣在原地時,她借著火樣燃燒的勇氣,便拿出最后一張王牌,喊出了周樸園,讓全家人面對面。至此,她自己一個人,一步步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推向了真相。最后再讓自己跌落下來,成為徹底的瘋子。
就是這樣的三次挽留、三次行動、三次爆發,繁漪,一個單薄的女人,用她對愛情的執著、對壓制的反抗,飛蛾撲火般地燃燒了自己,卻打碎了一個封建家庭維系了一個世紀的輝煌假象。在那個只能制造悲劇的時代里,這么個撲火的飛蛾,恰恰也是星星的希望之火。
雷雨讀后感2000字 9
《雷雨》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曹禺先生用不同于小說的文學劇本的形式講述了這個悲劇故事。更令人覺得奇巧的是,僅僅是一天的時間,就揭示出了30年的恩恩怨怨,只有8個主要人物,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個蜘蛛網,紛繁復雜。讓人覺得刺激緊張,加上“雷雨”式的渲染,更覺得讓人震驚,令人潸然淚下。
曹禺先生在《雷雨》序中說,周繁漪是一個最具有“雷雨”性格的女人。嫁給周樸園,本應相夫教子,可是,周樸園對她的壓迫,周萍,也是她的所謂繼子的出現,令本應壓抑的愛情之火瞬間迸發。她可以說是對愛專一,因為周萍愛上四鳳的時候,她千方百計要抓住這份愛,即使這份愛早已不屬于她。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她披頭散發地出現在四鳳家的窗口時,在她當著周沖的面失去了母親的本性,揭穿她還忘不掉周萍的愛時,也同樣是愛,讓她突然像暴雨一樣瞬間爆發,也讓她走向了悲劇的邊緣。
周沖,是一個充滿陽光又有著悲劇情結的人物。他心里有著浪漫的夢想,有著美好的空間。他愛著四鳳,這也是他17歲的初戀。花季雨季,誰沒有做過美好的夢?可是,悲劇的是,就是他的美好的夢。他明白,他最愛的女孩心里有著他的哥哥,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可是,他沒有放棄這個夢。當夢境破碎的時候,他在說:“不,不,我忽然發現……我覺得……我好像我并不是真愛四鳳;(渺渺茫茫地)以前——我,我,我——大概是胡鬧!”也許,他愛的,并不是四鳳本人,而是那一個永遠也無法實現的'夢。這個時候,也是他夢醒的時候。而這個夢醒,也是他的悲劇。他很可愛、很可憐、很可悲,他為自己的愛獻出了生命,不知道四鳳會不會感受得到。
周樸園、魯侍萍。三十年前的相愛,三十年后的反目成仇。其實這個故事,是再也屢見不鮮的。富家子弟愛上平民丫頭,不知是真愛還是玩弄。本應是人人羨慕,卻成了常見的結局。就好像現在嫁入富家豪門,不到幾年就被人遺棄是一樣的。悲劇的起始也源于他們,或許,就沒有周萍與四鳳的那段孽緣,如果沒有他們,周萍與四鳳只是樸園與侍萍愛情故事的翻版,也正因為有了父輩的孽因,這一對同母異父的親兄妹才有了這有因無果的悲劇愛情。繁漪也是這個悲劇的攪局者,是她將這個悲劇更近了一步。魯貴也是悲劇的催化劑,如果他不將四鳳送到周家做著和她的母親一樣的工作,重復著和她的母親侍萍同樣的命運,她也不會遇到周萍,更不會有著這樣的悲劇。魯大海也是造成他們悲劇命運的因素之一。悲劇的是,他與周萍同父同母,卻要面對不同階級之間的沖突。也是階級的懸殊,構成了周萍與四鳳悲劇愛情的一個原因。
《雷雨》是個悲劇,8個人物,各有各的悲劇。是時代,是當時的社會,是人物的性格,構成了這個悲劇情結。我們可以抱怨為什么曹禺先生塑造了這么一個讓人心堵的結局,我們也可以抱怨為什么命運將這幾個活生生的人推向悲劇的火爐。我們可以為悲劇命運流淚,但是我們不可以陷進悲劇的陰霾當中。作為文學作品,我們也不能一味追求大團圓結局,雖然人們樂于接受,但是,悲劇自有她的魅力,不然,一些作品不會流傳到現在。悲劇可以令人回味,可以令人悵惘。只要你的心境是樂觀的,你可以不被悲劇的結局所影響。只要我們肯以陽光的心情面對生活,再悲劇的故事,它也是美的。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的家庭悲劇。通過血緣倫常與性愛糾葛沖突,探索人性的復雜性欲人的悲劇。戲劇集中于一天時間(上午到午夜兩點)兩個舞臺背景,從周樸園的家庭內外各成員之間,前后三十年的錯綜復雜糾葛深入進去,寫出了封建家庭中人性的悲劇,故事被安放在長達三十年的背景下展開,悲劇的沖突建筑在歷史的積累與醞釀中,從歷史發展的過程探索人性的復雜性欲人的生存悲劇。
周樸園是《雷雨》的中心人物,周樸園形象的復雜性在周樸園對婦女與家人的態度中被揭露的淋漓盡致,他年輕時愛上了女傭梅媽的女兒侍萍,就三十年前的情況而言,侍萍的年輕美貌的確能牽動這位青年的心,但為了娶一位有門第的小姐,周家人就逼迫侍萍跳河自盡,盡管此事是封建家長做主,但周樸園默認了。
因此周樸園后來內疚、懺悔,但后來侍萍活著站在他面前時,他立即逼問“你來干什么”這就暴露了他的本性,通過它逼繁漪喝藥就可看出他的封建家長統治本性,因此,它是整個戲劇矛盾的集中點。
周繁漪在劇中是一位善于反叛和追求自由的新時代女性,她在周家陷入了周樸園的精神折磨和壓抑,同時,周萍的背棄使她追求愛情自由破滅,周樸園和周萍的雙重打擊使周繁漪成為一個憂郁陰鷙性格的女性,從而,使她那顆受盡蹂躪的心靈中,騰起了一個不可遏制的力量,是當時社會新時代女性的典型代表。
雷雨讀后感2000字 10
初讀《雷雨》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當我一口氣讀完并合上最后一頁時,仰頭卻發現天上的星星也在對我慘白地笑著,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
重讀《雷雨》時,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了,而是曹禺用細膩的手法塑造出來的一個又一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對于這些形象的描述可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多一分則胖,少一分則瘦,真是恰到好處。
一、周沖
周沖永遠都是個孩,他有著一切孩的空想,是五四運動后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單純地幻想著“世界對于他來說永遠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認為連也是無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的人——四鳳永遠在一起,當這一要求被拒絕之后,他又幻想和四鳳一起逃離這個沒有的家。
我覺得周沖從頭到腳都是無辜的,他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最后連死也是無端端的,但是,周沖的出現,畢竟給灰暗的故事色調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個平凡的人,她有著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禮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艱難。
繁漪是憂郁的,郁積的火燃燒著她,她的眼光時常充滿了一個年輕婦人失望后的痛苦與絕望,她時常抑制著自己。她是一個受過一點兒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對詩文有一定的好,但也有一貫的熱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騰著。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蠻勁”,這使她能夠忽然做出不顧一切的決定,她起人來像火一樣熱烈,恨起人來又像火一樣把人燒毀,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靜的,就像秋天的落葉輕輕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許是《雷雨》中塑造的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歡繁漪。她是個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禮教,也勇于反抗封建禮教,但是由于封建禮教的思想在當時的中國還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徹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掙扎,特別在“吃藥”和處理與周萍的恨關系上。
我覺得用水來形容繁漪最合適不過了,繁漪,柔弱又堅強,像水一樣,水至柔,柔腸百結,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獨的,雖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后就無所謂水,因為水已沒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執著得用一生來敲打石,可力盡了終生,也只能穿出一線小洞,最終也無力改變石;繁漪是可憐的,因為冰冷的水永遠不會給繁漪帶來的溫暖;繁漪還是悲壯的,水滴石后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終究要鳳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樸園
這是兩個相似的人物,周樸園專橫、自是、倔強,和一切起家立業的人物一樣,在家里和下屬面前都格外威嚴,不惜一切地剝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處在于兩人的自私和自以為是,他們毫不遲疑地接受封建禮教,只不過周萍總有著昏暗的'眼神,閃爍著遲疑和矛盾。他總是悔恨自己的錯誤,當一個新的沖動來了,他的熱情與欲望就會像水一樣淹沒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過是卷在漩渦上的一段枯枝,這樣,一個大錯就跟著一個大錯發生。他痛苦,悔恨,他羨慕一切沒有顧忌而敢做壞事的人,他又羨慕一切能干一番“事業”并依循著上層人的“道德”做模范家長、模范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親,在他眼里,父親除了有點冷酷和倔強外,是一個無暇的男,但冷酷和倔強是他最喜歡的,因為這都是他自己沒有的,他是一個軟弱的人。,,
作者運筆的又一好處是安排了周萍父相似的境遇,雖然對周樸園著墨不多,同樣可知周樸園的卑劣之處,并由周樸園的行徑揭露了資本家的罪惡本質。
四、魯貴和魯大海
雖然是父,也許是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緣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魯大海是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而中國的工人階級受著多重壓迫,反抗得就非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強的,他滿蓄著精力,年輕的激情和熱情就像即將爆發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徹底地展現出來。
而魯貴,十分“懂事”,尤其是禮節。他又有點馱背,似乎永遠都應該欠著身向主人答應著“是”。他恪守著“下人”的規矩,眼里還閃爍著貪婪的目光,但這貪婪和周樸園的貪婪絕不相同,周樸園的貪婪是張著獅般的血盆大口對工人進行殘酷的剝削,而魯貴的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見錢眼開。
五、魯四鳳
同周沖一樣,四鳳是個很純潔的孩,可與周沖最大的不同是:四鳳沒有接受過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沖擊。她不會反抗,不會站出來和封建禮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勞動人民的樸素的美德:善良、勤勞。
總之,四鳳是一個熱生活的女孩,卻又逆來順受,聽從別人對自己的命運的安排。
六、魯侍萍
最后才談到侍萍,侍萍的確讓我不知怎么去評價,侍萍也是個封建禮教下的犧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應該說侍萍是個有骨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識,但是她又對周萍有所依托,所以她的反抗不會徹底,在對待周沖和四鳳的問題上,她又主動妥協,用一味地退卻和忍讓來成全別人,犧牲自己。
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個人都著實重重地涂了一筆灰暗的色調,于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八個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
雷雨讀后感2000字 11
生命是一襲華麗的錦袍,她終究只是一朵錦上花,點綴在他姹紫嫣紅的過往,靜靜凋謝在撕裂中。——題記
外面暴雨如注,清涼的雨水滴落,仿佛芙蓉覃般微涼。一直以來,我都執意為自己筆下的故事勾勒出蒼涼的底色,認為世界上任何事都是無所謂的。就像匪我思存說得那樣:“僅僅是因為年輕,見慣了潑潑灑灑的姹紫嫣紅,于是就總惦記著那一句,付與斷井頹垣。”
然而在讀《雷雨》之時,面對那樣突如其來的結局,仿佛刺啦一聲,心里有什么被硬生生裂開來。曹禺就這樣將美好殘忍地撕裂開來,千瘡百孔,讓我有些措手不及。
那是一個罪惡的世界,給人一種無路可逃的感覺。同樣的背景,同樣的起緣,匪我思存筆下的愛情是冰雪中的點點溫存,即使痛了也是幸福;而在曹禺的筆下卻只剩刺骨的疼痛,是可以凍結一切的寒冰。劇中,社會和家庭給予一群人的悲哀,在你尚未察覺之時,就已被展現地淋漓盡致。他們的確可以在黑夜里去尋找一個真正的光明,但那對于他們而言太難了。
我悲憫周樸園,他一個人獨撐到劇終,何嘗不是一種孤獨和煎熬。他可以自私絕情到大年三十把侍萍趕出家門,任其自生自滅,這樣薄情寡意的人,又有什么資格得到真正的愛?他對舊時的留戀反而顯得有些可笑了——那些家具,那些擺設,那些習慣,還有那些照片和舊時的回憶。那是一場精心謀劃的騙局,要騙的人卻只是他自己。劇中,始終沒有人走進過周樸園的心里,是他不愿讓人走進,因為他對愛情是灰心的,認定了不管怎么樣,身家利益總要排在愛情前頭。然而機關算盡,他卻不是最后的贏家,心中無愛,何其可悲!
我亦悲憫侍萍,她是一個滄桑的`女子,沒有幸福的過往,卻有凄慘的命運。三十年前的她,應是微揚著臉,眉目間黑白清晰分明的吧,她眼中的世界也該是黑白分明的。然而三十年間,悲慘的命運使她磨滅了僅剩的棱角,成為一顆滑不留手的鵝卵石。三十年后的她,最習慣的動作已成了低頭。她不停的容忍,不停的退讓,委曲求全,哪怕那把刀刃上銹出血來。因為她還在期待著什么,所以才安憑寂寞如雪,仍舊是從頭再忍。一切恍然如夢,她僅存的期待也被現實打碎。是的,她不曾料到,原來她只是他的錦上花,盛放絢爛過,撕裂后只能靜靜凋謝。紅顏已逝,韻華不再,往事成非。
我甚至悲憫蘩漪,這個被愛情傷得體無完膚的女子,卻有著同年輕人一樣純真的愛。她在無人可愛中尋找自己唯一的愛人;可找到的卻是錯誤的愛。她是一個被愛折磨卻沒有出路的人。如果對于一個人來說,愛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質疑。她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希望任何一種幸福從指尖流過。可惜,就是由于她對愛的執著,讓她所謂的愛情邁向了黑暗的深淵。這樣的一個女子,雖不似生長在陽光下純潔的百合,但卻是讓旁觀者永遠不能輕易靠近的帶刺玫瑰。
還有周萍,那個懦弱得幾近使人唾棄的角色,似乎一直都處于一種想要逃離一切的狀態里,他有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但是痛苦卻始終沒有流淌的出口,他只能反反復復地掙扎著。其實,他只是在命運的沖突里偏離了原有的軌道。然而那個世界卻沒有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他拿他所有的一切,去換取他沒有的,得失只有他自己知道。
還有周沖和四鳳,他們單純、清澈,他們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著的波濤洶涌,一心只勾勒著幸福的輪廓。然而,天意撥弄,一錯再錯,一路行來,風雪多明媚少,終是梨花如雪空寂寞。
劇終,所有的愛情都凋零了,頹廢地躲在墻角邊喘息。繁華一夢,什么都沒有留下,一切被注定了的就這樣永遠被注定了。仿佛是一場噩夢,醒來后,蕩漾在心里的是水似的悲哀。然而當我們將所有的沉重與痛楚都交付文字,然后返回現實中來時,我們有多幸福,就要多幸福。
雷雨讀后感2000字 12
《雷雨》大家都不陌生,課本里有它的節選,主要說的就是舊社會周,魯兩個家庭前后30年的是是非非的因果循環,帶有一定的悲劇色彩,但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撞擊。我看周樸園和魯侍萍這兩個任務再適合不過了,他們之間,你進我退,爾虞我詐的精彩爭斗,帶給我們以聽覺與思想的沖擊,把帶來了一連串的疑問——周樸園他對魯侍萍的虛偽的還是真情的?的確,周樸園這個人渾歸渾,對昔日的的深愛著的和深愛他的人——侍萍,是虛情假意嗎?以前,看《雷雨》,只把當作一則故事來讀讀,走馬觀花罷了,僅僅只為了消遣,再加上以前只是個小孩而已,對成人世界只是一知半解。那么今天思想已接近成熟的我,看這《雷雨》會不會有什么新的進展呢?情感會不會得到升華?這迷惑人的問題:周樸園這個真情與虛偽的雜合體,他到底是怎么一個人?我能否參透一點?好象看除了點苗頭。一句“你來干什么?”和“誰指使你來的?”充分體現出了周樸園的害怕,畢竟是自己30年前犯下的罪錯,又有多少人敢面對自己的曾經的過錯,這本是人之常情。
可問題就在于“你來干什么?”還是嚴厲地,這也是因為害怕才會出現的,可這是因為害怕面對她?不是,他心中深深地認識到,此人來者不善,對自己這么多年來在外界苦心建立起的`聲望與名譽有著極大的威脅,甚至對他的經濟也會帶來一連串不可避免的糟糕后果,起出一個撞擊他社會地位的連鎖反應。因為他認為,他周樸園的家庭是一個完美的家庭,擁有高素質的家庭成員。他更認為他就是社會的典范。下文一句“誰指使你來的?”更體現出了他的害怕的真正緣由,他大概以為是商業對手之類的敵對分子,把魯侍萍作為推倒自己的強大武器。
正是由于害怕,他就來硬的,可經歷了30年的魯侍萍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單純的任人宰割羔羊了,現在的他語氣中充分含有抗爭精神,這也是周樸園所意想不到的,于是他就來軟的,把自己這幾年為紀念她所做的一切都搬出來,來體現他是心里惦記著她的,緩和了她當時悲憤的心情。當周樸園說出她的生日四月十八,以及一直把她當作正式入門和保留她的習慣時,無疑是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徹底攻破了魯侍萍的心理防線,穩住了她,也穩住了自己的利益。可到后來他要給魯侍萍錢補償她的時候,原形畢露,魯侍萍才真正明白了、覺醒了,他不過是個偽君子罷了,自己著實被他給騙了,徹底激怒了她,于是就有了撕支票這個情節。從以上來看周樸園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偽君子,偽裝技術相當高明,軟硬皆施,還以為自己上流人,有高品行,可卻做著下流事。
然而他就一點就沒有真情?我看這到也不至于,這人面獸心的家伙的心至少還是肉長的。先不管他現在怎樣,首先可以保證的是30年前他的確深愛魯侍萍,十足真情。要注意,年輕時的他雖說是上層社會的人,可要知道他去德國留過學的,深受西方先進文化的影響,崇尚民主,所以一點也不在意她侍女的身份,與她交往也不受外界社會的羈絆,那都是真情實意。那到現在就一點都沒?不,從文中的的兩次沉思,一次沉吟還有一次痛苦,這些表現,可以看出他還是有一絲牽掛的,這些表情絕不可能是故意做出來給當時還并沒有認出的侍萍看的,是有感而發的。
那究竟是真情還是虛偽呢?我想,這是有條件的,在不觸犯他的地位與利益的情況下,這些都是真的,但一旦起了沖突,這在他眼中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人的心總是難以捉摸,這一刻是真的,下一刻指不定就是假的了,瞬息萬變,反復無常。其實質就是在圍著我的中心目標打轉,管他善意的還是齷齪的,一貫如此。在當今社會,要想成為一個完全真情的人是不大可能的,用樣,成為一十足虛偽的敗類,這也是難以“成就”的。
要想做得好,那只能衡量你的中心目標,來決定,真情與虛偽抨擊的勝負!
雷雨讀后感2000字 13
《雷雨》描寫了一個大家庭的崩潰。周樸園是這個封建大家庭的統治者,也是一個資本家。其妻蘩漪感到被壓抑的苦悶,與繼子周萍發生了曖昧關系。受過一定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然而缺乏反抗勇氣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擺脫與繼母的這種不倫關系,又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婢女四鳳,而蘩漪的兒子周沖也愛上了四鳳。出于嫉妒,蘩漪通知四鳳的母親侍萍來領走四鳳。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樸園引誘為他生了兩個兒子,而后又被遺棄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親,而被她帶走的第二個兒子魯大海又正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作為罷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樸園面對面地展開斗爭……這些矛盾醞釀、激化,終于在一個“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非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周萍和四鳳終于知道他們原是同母兄妹,一場悲劇發生了:四鳳觸電而死,蘩漪的兒子周沖為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媽癡呆了,絕望的蘩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罪惡的家庭崩潰了。
《雷雨》故事情節的發展具有夏日雷雨的特征:開始時烏云密布,空氣悶熱難當,隨后,空氣的氣氛漸趨緊張,時不時伴隨電閃雷鳴,隨后,大雨驟至,雷電轟鳴,整個宇宙都發怒了。再看蘩漪那充滿憤怒與壓抑,最終走向變-態極端的感情,周萍那極度悔恨、懼怕與希望并存,罪惡感與歉然同在的感情,魯侍萍那飽受折磨仍逃脫不了命運殘忍玩弄的.內心,哪一樣不是“雷雨”特征的典型寫照。對制度的批判,對罪惡的揭露,對人物的同情與無奈,愛恨交加的復雜感情,都化作了兩個字:雷雨。
雖然四幕長劇的時間跨度僅僅是一天,但我卻覺得像是過了一年還不止。一天之內,人物的感情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情節發生如此大的轉折,實在叫人能以想象,但我們不得不相信它是真實的。人物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矛盾網、仇恨網,作者正是通過把各種復雜的矛盾糅合在一起,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周樸園被迫或自愿拋棄了已生下兩個兒子的魯侍萍,三十年后,周樸園偶遇魯侍萍,矛盾一觸即發。工人魯大海為爭取工人的權益與自己并不認識的親生父親發生矛盾,被自己同父同母的哥哥周萍痛打,周萍由于與自己的后媽蘩漪發生了不自然的關系而悔恨不已,決定痛改前非,卻擺脫不了失去精神依托的蘩漪的糾纏、威脅,與此同時,周萍愛上了魯侍萍的女兒——在周家當侍女的四鳳,恰巧蘩漪的兒子周沖——一個善良、真誠的少年也對四鳳情有獨鐘。四鳳面臨母親和周萍的抉擇,周萍把人交給了四鳳,卻受到蘩漪的牽制,周沖面臨母親和哥哥雙方面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交錯在一起,終于在周樸園暴露身世之謎后釀成了慘劇。這慘劇是偶然的,太多的巧合,天命,但又是必然的,封建制度對人性的扭曲、摧殘必定造成這悲慘的結局。
《雷雨》,這樣一幕人生的大悲劇,這樣一場命運對人的殘忍作弄。在“一天內”,曹禺讓三人死去,兩人發瘋,劇情緊張曲折,引人入勝。作者對所塑造的人物有著深切的了解,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相當準確。在作者看來,這場悲劇和罪惡的制造者正是那些威嚴體面、道貌岸然的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充滿不義和邪惡的舊家庭正是整個舊社會舊制度的縮影。而尾聲那么痛苦而又浪漫的藝術畫面,就像一曲無伴奏的多聲部合唱,雖然不同的聲部各有其獨特旋律,而在總體上卻能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一部《雷雨》,牽扯了多少恩恩怨怨,突現了倫常的矛盾,階級的矛盾,還有個體對于環境、時代強烈不諧調的矛盾,在種種劇烈的沖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而悲劇,早已潛伏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伏筆中,只是到最后時分才終于爆發出來,化作一場傾盆雷雨,無比強烈的震撼了每個人的靈魂。
雷雨讀后感2000字 14
曹禺先生曾說:“我從小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心靈上是十分孤單而寂寞的”。這句話讓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順利的,平坦的。這也讓我更加深信正是這些痛苦的經歷,才使他產生了偉大的作品,訴說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難。周樸園,自私、冷酷、虛偽、老謀深算,沒有人性,然而我卻充滿同情和憐憫。一個男人可以絕情到大年三十把兒子他媽趕出家門,任其自生自滅,薄情寡意至極,他又如何還懂得愛?只是那些家具,那些擺設,那些習慣,還有那些照片和舊時的回憶。他是否有感情?是否愛過侍萍?看到了他的想念,卻又被他無情的言語刺傷;他對子女有愛嗎?有斥責!沒有關愛!他對繁漪有歉疚嗎?一直給她請醫生卻不懂她真正的病因!我鄙視他的冷血,特別是對于那個陪伴他一生的女人繁漪如此殘忍!其實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為了前途少了一點良心,有些懦弱卻又不得不故作堅強。
周沖,生命力勃發,敢愛敢恨。雖年紀輕輕卻很有責任感并且為了愛情和生命的信念敢面對陳舊的封建禮教宣戰。愛的時候果斷,即使被拒絕也大度慷慨。特別是他的善良讓人感動不已。他是一個能溫暖心靈的人物,讓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未來充滿向往,相信美好并不懼現在。
周萍,給我的是乏味,只是替他慶幸能遇到像四鳳那樣的女孩子。對于魯貴亦是除了鄙視再無其他的語言,活到他那個樣子本身就是一種悲哀。侍萍,堅韌,獨立,氣度。很難想像一個未婚女人在那么森嚴的等級觀念和封建壓迫下與一個和自己身份地位懸殊的人戀愛并未婚生子所需要的勇氣。她就像一團火焰為了愛情炙熱地燃燒,她對愛情的追求就仿佛飛蛾對火的執著!我堅信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和力量:她忍受世人的蔑視,忍受魯貴的責難,堅挺地活下來。親生女兒和兒子相戀的悲劇,她的決定都毫無保留地表現了一個母親無私的愛和大度以及包容,她把所有痛苦自己一個人扛,接受命運的懲罰,正是命運的磨難,讓我看到一位如此偉大的女性。
繁漪,偏執,不幸,美麗,落寞,聰慧,無奈。她就是那么一個如精靈般美妙的女子,不幸受到命運最無情的戲弄。蘩漪是個最動人憐憫的女子,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勤的馬,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她的生命燃到電火一樣地白熱,她是“雷雨”的性格。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里悄無聲息地綻放了的花,冷漠、詭異、妖艷,穿過被灼傷了的眼睛,直逼進你的靈魂,尋找苦海深處的共鳴,她有一顆被愛情遺忘的心,十八年來陪伴著一個暴躁怪戾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
繁漪你是錯的。周萍理想中的妻子是四鳳,具有良好的傳統美德,天真善良,洋益著青春的活力,并且是服從的,拯救他脆弱的靈魂。而不是具有獨立反抗意識的你。
繁漪你又是對的。你勇敢地追求自由與幸福,敢于呼吸自由的.空氣,舒展自己的靈魂,釋放最真的你。
四鳳,我開始有些不明白她為什么會喜歡周萍,我以為周沖的性格更有吸引力。認真思索一下,周沖年輕又具有活力,可能和他在一起更像朋友或者只是弟弟的感覺。而三十歲的周萍,他雖懦弱和疲乏,為生活和命運所困,有些頹廢和無助,但正是他這種憂郁的氣質激起了四鳳的母性情懷,這種韻味讓四鳳更有安全感。四鳳的朝氣讓周萍找到生活的動力,仿佛回到年輕的歲月,有了前行的動力,看到了美好的未來。曾看過愛情溫柔地凋零,才明白所謂真愛無敵的童話,只不過是當一絲情愫如細草穿沙般掠過心田時,人們彼此心照不宣的謊言,這原本就是個暖昧不清的世界,孤獨追尋著的靈魂游離在城市巨大的陰影之下,在每個到了極點的黑夜,失去自由的愛情便頹廢地躲在墻角邊喘息,冥冥之中,一切被注定了的就是這樣永遠被注定了。
雷雨讀后感2000字 15
起初去校圖書館借《雷雨》的時候,還頗帶著幾分完成任務的意思。薄薄的一本書,拿回家后隨手翻開,一會子站著靠在書桌上,一會子又漫步到陽臺,不知不覺竟一口氣讀完了。我從未料到,傳說中的關系錯綜復雜之極的《雷雨》,讀起來竟這樣的干凈利落,蕩氣回腸。
每一個人物都閃耀著迷人的光:耿直正義的魯大海,單純的充滿天真幻想的周沖,執著的勇敢的四鳳,矛盾的軟弱的卻又讓人欽佩、愛憐的周萍,良心喪盡卻又不乏可愛可悲之處的周樸園,烈火和冰的交融體般的、把愛情看作比一切一切更重要的繁漪。我合上書,心里被雷雨激起的波瀾久久不能平復,這些人物一個一個出現在腦海,每一個都讓人為之目眩神迷。但我所最愛的,還是那個為愛而生的梅侍萍。
侍萍是可憐可悲的。年輕的愛情始終敵不過封建家長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便把你掃地出門。孔雀東南飛,梁祝雙化蝶,他們以死相抗;沈園里紅酥手輕斟黃縢酒,陸游飲下這千鈞一杯,也咽下千言萬語相思幾多,他和唐琬默默分享承受歲月和愛情釀就的苦。
而對于侍萍,一個舊社會的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傭人,仿佛本就該是沒有什么幸福的。而在不幸之中又有萬幸,和周家少爺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恐怕成為了她、也成為了周樸園一生僅有的值得回憶的日子。如此說來,上蒼算是感念了她的素日善良,恩賜了這許多快樂。可這也是有限的,終有一天會收回,于是他要成親了,他要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他的母親狠狠地把侍萍和病得快死的小兒子趕出了門。
她無路可走,只想到死,然而死也不能得;她輾轉求生,一個孤身女子帶著小孩,必是什么辛酸苦辣都嘗了個遍的;懷著死灰般的心再嫁,又屢不如意,最后嫁給魯貴,還要跑到遠遠的學校里去做一個月八塊錢的工作,以求躲開這個令人厭惡的家。
她又是聰慧可愛的。侍萍可算是知書達理的,也懷著讀書人心里的一點自持和自傲。她有潔癖,深深地憎惡著魯貴奴顏媚骨和拜金主義的小人嘴臉,因著這潔癖,她更加憎惡的是自己,折騰自己過著苦行一般的生活。和朋友討論的時候,我說我不理解侍萍的恨,朋友告訴我,她只是歲月漫漫,無所依托,侍萍沒有恨是不能活下去的。這樣說來,她到底還是不恨的罷!只是想要用恨的刀子,一次一次割爛過去的傷疤而折磨自己。到底有什么可恨的呢?命運就是如此,你默默去接受它便好,不論是和煦的、抑或猛烈的悲壯的。不管發生了什么,生活還是要繼續,但已得到的都將會永遠屬于你。
她更是執拗、勇敢、頑強得可怕的!她求死未得之后,一個嶄新的侍萍誕生了,不能死,就只有生啊!她想著,我還得好好的活下去,為了孩子,也得好好的活下去。討飯,縫衣服,當老媽子,在學校里伺候人,什么都愿意做,只要能活下去。子女是她唯一的美好寄托了,然而一個當眾站出來和親生父親對抗;一個和同母異父的哥哥相戀,甚至有了身孕。她咀嚼著自己發酵的秘密,醉得眩暈,醉得淚流滿面。
還有比那個決定更難、更讓人打心底欽佩的嗎?我們還以為她被恨蒙蔽了眼睛,我們還以為她被苦難生活磨掉了靈慧和秀質,她卻對一對孩子說,你們走吧,以后再不要讓我見到你們。多殘酷啊,又是多動人!在雜志上看到說有一對相戀的智障人,家長原本要安排他們和正常人結婚,以期能有人照顧,他們卻雙雙站在護城河邊以死相逼。愛情始終是超越一切世俗規范,也超越一切現實約束的啊。侍萍也想起了自己的愛情,盡管沒有好結局,這么多年過來回憶仍舊甜蜜如初。所以她才同樣不管不顧地成全了妥協了,她才說,你們走,快走吧。千叮嚀萬囑咐都不能出口,她只是狠心地說,再不相見。
這樣一來,她就仿佛天使:為愛而來,為愛而生,成全了愛,又將在心中愛的溫泉里死去。
雷雨讀后感2000字 16
如果說,魯迅的《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郭沫若的《女神》代表了新詩的輝煌,那么曹禺的《雷雨》可說是中國話劇創作第一次成熟而優美的收獲。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捉弄弄。專制、偽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瘋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恨著罪孽卻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還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這一切在一個雷雨夜爆發。有罪的,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曹禺以極端的雷雨般狂飆恣肆的方式,發泄被抑壓的憤懣,毀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
《雷雨》的戲劇沖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開始是郁悶熾熱熱,烏云聚合,繼而有隱隱的雷聲,有詭譎的閃電煽動著漸趨緊張的空氣,忽地,天地間萬物止息,紋風不動,靜極了,就在人剛剛覺察到異樣還來不急思忖,當頭響起一個炸雷,電閃雷鳴,雨橫風狂,宇宙發怒了。達到此種戲劇效果全憑劇作家牽動劇中人物之間“危險”關系。比如周萍,對父親是欺騙與罪孽感,對蘩漪是悔恨與懼膽怯,對周沖是歉意,對四鳳是希望振作,對侍萍是難逃宿命。
《雷雨》確是才華橫溢之作,在戲劇藝術上臻于完美之境。《雷雨》成功塑造了劇中人物。如果一出戲沒有令人難忘的人物,那么無論它的劇情沖突多么緊張激烈都不過是一時的熱鬧。《雷雨》中的人物是豐滿而復雜的。即如周樸園,曹禺將他歸于偽善卻仍然還要為他分辨出剎那間幻出的一點真誠顏色。而對周沖,曹禺也細心區分著單純與癡憨,讓現實的鐵錘一次次敲醒他的夢。
當然,在《雷雨》中最獨特最耀眼的人物是蘩漪。她是一個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熱情是澆不滅的火。上帝偏罰她干枯地生長在砂上,她的美麗的心靈被環境窒息變成了乖戾。她有一顆強悍的心,她滿蓄著受壓抑的陰鷙的.力,她不是所謂的“可愛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銳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性。
《雷雨》具有一種詩意之美。這不單單得自文辭的優美,許多段落被人們反復背誦,也不僅是得自劇中人物詩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說,是所有這一切,包括舞臺提示、角色分析,匯總而后升發出的一種形而上的氣質和品位。
雷雨從開始似乎就注定了這個是一個悲劇。然而悲劇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錫公館的大少爺——周樸園。就像眾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為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復雜的關系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這樣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讓人心痛?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幾乎是久演不衰,在類似故事下的犧牲者不在少數,我想,這并不是簡單的故事而已,社會的真實情況應該是故事的原型。這與當時人民的道德準則、思想觀念密不可分。在現今社會,人思想的改變,女人變得堅強、勇敢,絕不會無聲無息受命運的壓制,必會反抗。除了科技發達以外,人文思想的進步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大標志。人們常常在知道過去的不幸后,暗自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美好的時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謝新時代,新中國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而更應感激麗時代給我們的覺悟。沒有過去的凄慘,哪來現在的幸福甜美?
【雷雨讀后感2000字】相關文章:
雷雨的日記12-05
話劇《雷雨》03-09
雷雨教學反思07-26
《雷雨》教學反思07-28
《雷雨》讀后感03-26
雷雨讀后感02-01
《雷雨》讀后感12-19
雷雨讀后感【熱門】11-29
雷雨讀后感[實用]11-10
雷雨話劇讀后感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