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情況調研報告
一、相對于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其發展的主要特征是
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已初露端倪。
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開始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目前多數國內企業最為強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為當前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
與此同時,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需求已經出現且發展勢頭極為迅速。其中在中國從事生產、銷售及采購活動的跨國公司和國內優勢企業對專業化物流服務的需求發展迅速,成為帶動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市場基礎。此外一些新興的經濟領域,如私營企業、快速服務行業以及電子商務領域等,也產生和存在著一定規模的物流服務需求。
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涌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我國經濟中出現的許多物流企業,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國際物流企業,這些國際物流公司一方面為其原有的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物流服務,另一方面,針對中國市場正在生成和發展的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提供服務。
二是由傳統運輸、儲運及批發貿易企業轉變形成的物流企業。它們依托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客戶、設施、經營網絡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不斷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務,逐步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化。
三是新興的專業化物流企業。這些企業依靠靈活的競爭策略和對專業化物流的認識,在市場競爭中發展較快,成為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
在物流企業不斷涌現并快速發展的同時,多樣化的物流服務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一方面圍繞貨運代理、商業配送、多式聯運、社會化儲運服務、流通加工等物流職能和環節的專業化物流服務發展比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統化物流服務或全程物流服務,即由物流企業為生產、流通企業提供從物流方案設計到全程流程的組織與實施的物流服務。
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發展初具規模
目前我國已經在交通運輸、倉儲設施、信息通訊、貨物包裝與搬運等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在儲運設施方面,我國目前已經建成了由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5個部分組成的綜合運輸體系,運輸線路和場站建設方面以及運輸車輛及裝備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在倉儲設施方面,除運輸部門的貨運樞紐和場站等倉儲設施外,我國商業、物資、外貿、糧食、軍隊等行業中的.倉儲設施相對集中,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年投資規模出現了快速增長趨勢。
在信息通訊方面,目前我國已擁有電信網絡干線光纜超過30萬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纜為主體,以數字微波和衛星通訊為輔助手段的大容量數字干線傳輸網絡,其覆蓋范圍包括全國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縣級市及大部分鄉鎮,并與世界主要國際信息網絡連通。此外EDI、ERP、MRP、GPS等一些圍繞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進物流效率的提高。
在包裝與搬運設施方面,現代包裝技術和貨物搬運技術在我國已有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物流活動中的貨物運輸的散亂狀況和傳統的手工搬運方式,并且帶動了包裝、搬運等機械設備制造業的發展。
物流產業發展正在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山東等地政府極為重視本地區物流產業發展,并已開始著手研究和制定地區物流發展的規劃和有關促進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確將物流產業作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產業發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產業發展所需要的物流設施系統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和規劃;天津市也根據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經濟發展的需要正在積極研究制定天津現代物流發展綱要。
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如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交通部、外經貿部等,也從不同角度關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并積極地研究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
二、雖然中國物流尚處于發展階段,但是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物流業已成為國際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物流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服務業。近年來,世界現代物流業呈穩步增長態勢,歐洲、美國、日本成當前全球范圍內的重要物流基地。
中國物流行業起步較晚,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物流業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大。進入21世紀以來,在國家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中國物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物流體系不斷完善,行業運行日益成熟和規范。
2007年中國物流業持續快速發展,物流需求規模進一步擴大,物流業增加值較快增長,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速加快,與GDP比率略有上升。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45406億元,同比增長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個百分點。
2008年,雨雪冰凍和汶川地震兩大自然災害,北京奧運交通限行和環境整治,油價劇烈波動和燃油稅出臺,都對物流業帶來影響,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對物流業的沖擊。在嚴峻形勢下,中國物流業增速放緩,但行業總體發展仍保持增長。2008年12月,國家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外匯局聯合發文,正式批準設立上海西北物流園區等17個保稅物流中心,進一步推動國內物流園區的發展壯大。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仍在持續,中國宏觀經濟增速趨緩,物流行業遭受一定沖擊。但隨著政府各類“擴內需、保增長”政策的陸續出臺,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物流行業的市場前景也開始逐步好轉,農村物流、零售業物流等細分市場成為投資熱點。
“十一五”乃至未來更長時期,中國物流產業將進入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并呈現一些新的發展趨勢與特征。第一,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物流產業規模將繼續快速擴張。第二,與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調整相適應。物流產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第三,隨著物流市場的進一步擴大,物流產業內的分工將越來越細。第四,物流服務方式日益多樣化。以現代信息技術、運輸技術、管理技術為基礎的集成化、一體化物流服務將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第五,物流產業技術進步與創新步伐加快,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第六,合作互動將成為物流產業實現規模擴張、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第七,物流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日趨規范,市場秩序與環境條件進一步優化。
物流業需求呈擴張趨勢。經濟增長需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主動拉動,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需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主動帶動,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經濟發展的熱點地區在國際上是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在國內是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轉移。這兩個“轉變”和“轉移”,帶來了物流需求“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
企業物流社會化與專業化趨勢明顯。在市場的激烈競爭壓力下,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開始從戰略上高度重視物流功能的整合和物流業務的分離外包。企業物流的專業化趨勢也相當明顯,幾乎所有大型連鎖企業都在力圖優化自己的專業供應鏈。制造企業對第三方物流提出的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務需求,要求物流企業能夠提供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和運作模式。
三、物流企業呈個性化趨勢
主要表現為傳統服務的整合和專業化服務的創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務利潤會越來越薄,而創新型業務、增值型服務和適合客戶需要的特色服務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專業化物流的發展會更加深入。制造、商貿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重視,將會推動物流企業向專業領域滲透,加速與供應鏈上下游的聯動。物流企業針對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大力發展增值型、創新型業務,自主物流服務的品牌價值越來越重要。
物流市場細分化與國際化的趨勢明顯。各行業物流的規模、結構和要求不同,其物流需求的速度、成本和服務也有很大差別,這就加速了物流市場的細分化。中國的物流市場正在成為國外企業關注的重點,投資的熱點。一些國際化的企業將加快并購國內企業,完善在中國的網絡布局,國內的物流網絡逐步成為全球供應鏈網絡的一部分。面臨國際化競爭,國內大型物流企業將隨著中國產品和服務走出國門。
區域物流呈集聚與擴散之勢。區域物流集聚的“亮點”有:一是圍繞沿海港口形成的“物流區”。二是圍繞城市群崛起的“物流帶”,如成、渝地區的綜改試驗區,“兩型社會”試點的武漢城市群和湖南長株潭地區。三是圍繞產業鏈形成的物流圈,如青島的家電、長春的汽車、上海的鋼鐵、汽車和化工等。區域物流擴散的“熱點”有:一是東部沿海地區物流服務向中西部地區滲透和轉移;二是農產品進城和日用工業品及農用生產資料下鄉推動的城鄉“雙向物流”,帶來由城入鄉的現代物流方式的擴散;三是大量依靠國外進口的資源型企業由內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整合的趨勢明顯。交通運輸設施建設得到加強,中轉聯運設施和綜合運輸網絡布局逐步完善;多式聯運將得到發展,物流設施的系統性、兼容性將大大提高;市場機制在資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務的提升上將發展作用;各地加快物流聚集區建設,在大中城市周邊和制造業基地附近和交通樞紐將合理規劃、改造和建設一批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
隨著許多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和物流企業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隨之發生變化。這就對物流人才的培養和物流從業人員的培訓提出了較高要求。政府應當拓寬教育和培訓渠道,鼓勵行業協會、企業和大專院校開展多方面、多層次培訓工作,并加快培育物流領域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人才。
目前,我國已經有一些成功應用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的企業,也有一批發展迅速的物流先進企業。這些企業在應用信息技術方面有許多經驗和教訓,應當認真總結,為更多企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示范。
【物流行業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快遞行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12-25
物流行業調研報告5篇01-17
擔保行業調研報告01-14
低保情況調研報告07-20
家電行業調研報告12-23
學校情況的調研報告06-21
縣全年留守兒童情況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物流管理調研報告10-23
港口物流調研報告范文11-30
行業發展調研報告2000字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