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調研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農村調研報告1
一、內容提要
20xx年7月25日至8月5日,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YOUNG實踐隊在福建省漳浦縣、長汀縣、屏南縣、沙縣四地開展調研活動,調研主題是“海西經濟區農村小額貸款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其間,實踐隊走訪了四地的縣政府、縣婦聯、縣扶貧辦、縣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并深入走訪了漳浦縣石榴村、長汀縣翠峰村、屏南縣際下村、屏南縣陸地村、屏南縣高安村、沙縣大洛村六個有代表性的農村,大致了解了海西經濟區農村小額貸款的發展情況、相關政策及存在的困難等問題。
本調研報告共分為四部分內容:首先介紹農村小額貸款基本情況及其在我國發展的大致情況;其次分析海西經濟區農村小額貸款發展現狀,分別詳細介紹了四個調研地的發展狀況;再次說明我們在走訪中發現的問題;最后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二、調研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1999年下半年,中國人民銀行根據當時中國農民的信貸需求狀況和信貸供給特點,發布了一系列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制度和政策指導文件,在農村信用社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據官方統計數據,截至20xx年1月,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農戶貸款余額已達12260億,受惠農戶達7742萬戶。
然而,與孟加拉國鄉村銀行模式相比,我國的小額農信貸款無論從信貸質量,還是從自身盈利能力來看,都與尤努斯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
1、尤努斯模式成功的首要一點就是做了細致、客觀、真實的調查研究,在放貸的同時傳授客戶創業的信息和路徑,如此,還款來源就得到了保證。
相比之下,我國鄉鎮信用社往往是幾個信貸員分片包管若干個村,這使得信貸員難以了解客戶的真實情況,更無力幫助農戶尋找高效的致富項目。
2、在誠信機制方面,尤努斯鄉村銀行要求社會經濟地位相近的貧困者自愿地組成貸款小組,通過聯保的形式,督促客戶恪守信用。
然而,中國農村金融機構的信貸員要了解客戶的信用情況,只能通過村委介紹、各方打聽,不免受村委受賄腐敗、人情錯綜復雜影響而無法得到真實信息。
3、除上述兩點外,我國小額農信貸款還存在著貸款金額小,還款周期短;貸款范圍小;農民付息壓力大;金融監控難;信貸工作人員積極性低等很多問題,仍有很多農民不得不受高利貸的盤剝。
我們此次的實踐調研,便是想從以上問題入手,審視中國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現狀,尋求能使農村小額信貸健康發展、農民客戶確實受惠的途徑,提出解決上述部分問題的具體方法及途徑。
(二)調研意義及背景
小額信貸通過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正規商業銀行的特殊制度安排來解決交易成本的問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比較成功地解決了為窮人提供有效信息服務的難題。小額信貸作為發展中國家緩解農村貧困、促進就業的一種新型金融方式,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中國是農業大國,更是一向重視農村的發展,重視農民問題。黨的第十七屆三中全會再一次強調了關注農村,完善農村金融市場。農村金融一直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這包括農村信用社的改革以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建立,都使農村金融朝著健康、完善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國家對農村發展建設的力度加強為小額信貸在農村的發展提供了的廣闊的市場。在我國農村,小額信貸從1994年開始試驗,20xx年全面實行并推廣小額信貸。近年來,“三農”問題的一直被國家重點關注,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解決“三農”問題。而農村的大力發展,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對農民的扶貧以及農民創收渠道的擴充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小額信貸不僅可以解決農村金融問題,同樣可以支持農村的發展,為解決“三農”問題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
但是,目前我國農村小額信貸仍然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比如,管理機制的不成熟,利率偏低,缺乏良好的風險評估方法,貸款種類單一,額度小,期限短以及資金供需矛盾大等。這些都阻礙著農村小額信貸的進一步發展。進而阻礙著農村金融的發展。農村小額信貸的更優化及可持續性發展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對農村小額信貸的相關調研富有實際意義,能推動相關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促進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
最后,我們將視角拉到具有重要經濟、政治、文化戰略意義的海西經濟區。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對海西經濟區農村的發展具有關鍵作用,對作為海西經濟區的核心省份的福建省也是如此。身為處在海西經濟區的南強學府——廈門大學的學生,我們更應該認識到海西的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密切關系,更應該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站在國家發展的高度上去關注農村發展問題。因此,對福建省農村地區的小額信貸調研是我們應該為之努力的。
農村調研報告2
一、過去一個時期農村牧區衛生衛生改革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是對農村牧區衛生院落實了“縣辦縣管”的管理體制,人員、業務、經費統一上劃到旗衛生局管理。
對衛生院實行了“六保一不”的管理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六保一不”即:一是確保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工作優質高效;二是確保預防保健等社會性衛生工作任務的落實;三是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四是確保專項基金的提留;五是確保養老保險金的足額繳納;六是確保職工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一不”就是職工工資與單位經濟效益掛鉤,當月不準發生虧損。這一管理模式的實施,進一步加強了對衛生院的管理,在大部分衛生院扭轉了虧損的局面。
二是對衛生院的財務管理實行了財務管理制。各衛生院的收支單據必須經衛生局財務監理的審核后方可入帳。有效地規范了財務管理,杜絕了浪費現象。
三是對基層衛生院的藥品采購實行了統一審批管理制度。各衛生院在采購藥品前必須將品種、規格、數量、采購地點、采購價格等報送衛生局經專職人員審批后方可進行采購,從而降低了藥品采購成本,讓利于患者。
四是對合鄉并鎮后的衛生院布局進行了重新調整。重新確認了11所中心衛生院和17所衛生院。并對衛生院按重點衛生院和一般衛生院進行分類建設與管理,增強了中心衛生院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了重點衛生院的基本醫療服務功能。
五是在村級衛生組織的建設與管理上,堅定不移地推行了鄉村醫療服務一體化管理,將村級衛生組織分為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兩部分,村衛生室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承擔預防保健等社會性衛生工作任務,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個體診所為營利性醫療機構。進一步規范了村級衛生組織的管理,服務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六是前些年衛生經濟政策難以落實,衛生院通過職工集資的方式引進新型醫療設備,提高了衛生院的診療水平。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由于前些年衛生投入不到位,導致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欠帳較多,負債經營,拖欠職工工資現象比較嚴重。
二是衛生院人才青黃不接的現象比較突出。近8年來沒有進入大中專畢業生,亟需引進專科以上醫學院校畢業生,充實基層衛生院技術力量,需要制定吸引專科以上畢業生到基層衛生院工作的優惠政策。
三是還有7所衛生院的房屋和設備沒有得到更新。有3所衛生院亟待新建業務用房xx平方米。
四是基層衛生院專業技術人才的業務素質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五是基層衛生院的人員編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確定的,隨著業務的開展、事業的發展,應重新核實衛生院的人員編制。
三、意見和建議
1、進一步落實衛生事業補助政策,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對衛生院的房屋建設、設備購置實行定額補助。
2、制定一整套衛生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優惠政策,吸引專科以上畢業生到衛生院工作,落實工資和編制等待遇。
3、協調編制部門重新核定衛生院、中心衛生院人員編制。
4、在衛生院投入到位后,衛生院藥品實行順價銷售或零加價銷售,真正讓農牧民得到實惠。
農村調研報告3
車船使用稅自1986年10月1日開征以來,在規范車輛的管理和使用,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等諸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各種應稅車輛,尤其是農村的各種運輸車輛逐年增多,為車船使用稅和其他地方稅收提供了稅源,但是由于農村車輛量多面廣,涉及到千家萬戶,且車輛類型不一,使農村車輛的稅收征管成為車輛稅收征管的焦點和難點。
近幾年,我縣地稅局對全縣農村車輛加強了稅收征管,入庫稅額連年大幅度增長,為該縣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隨著征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大量的征納沖突和問題也接踵而來,致使征收工作越來越難,群眾意見越來越多,涉及車輛稅收的咨詢上訪案件接連不斷。從我們調查了解的情況看,造成目前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既有政策規定問題,又有征管手段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策規定不明
山東省財政廳1986年12月在《關于車船使用稅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規定:"拖拉機全年從事農業生產在九個月以上的免稅。對全年從事運輸業務時間在九個月以上的按全年征稅,全年從事運輸業務的時間在九個月以下的,可按從事運輸業務時間計算征收車船使用稅。"這一規定前后矛盾,在具體征管中無法操作,是引起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在征收問題上認識相左以致造成農民群眾集體上訪的直接根源。其一,根據以上規定,如果某農民擁有一輛農用拖拉機,一年之中有九個月用來從事農業生產,其余三個月用來從事運輸業務,如果按"全年從事農業生產在九個月以上的拖拉機免稅"這一規定,他不用繳納車船使用稅,如果按"全年從事運輸業務時間在九個月以下的,可按從事運輸業務時間計算征收車船使用稅"這一規定,他應當按三個月計算繳納車船使用稅。其二,農民群眾抓住"主要用于農業生產的拖拉機免稅"這一規定,堅持認為自己的拖拉機是干農活的,即使干不滿九個月以上,其他時間閑置在家,不搞經營活動,也不應該繳納車船使用稅,更不應該繳納營業稅和其他各稅。其三,政策中"九個月以上"、"九個月以下"以及實際"從事運輸業務時間",怎麼來認定,由誰來認定,發生爭議由誰來裁決等問題都沒有在文件中給予明確規定。
2、執法主體不明
由于農村車輛量大面廣,稅務征管力量嚴重不足,為此,稅務部門在突出自身執法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按照政府管稅、稅務部門征稅、相關部門協稅護稅的要求,集中時間、集中領導、集中人力,突擊稅款征收。但幾年來的實踐證明,農村車輛的稅收征管離開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離開各相關部門的配合幾乎寸步難行,稅款征收的主動權不是掌握在稅務部門手里,而是掌握在黨委政府,掌握在各職能部門手中,征管工作存在著嚴重的依賴性。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稅款征收工作過度依賴鄉鎮政府。基本上90以上的農村車輛稅收都是由鄉鎮黨委政府強制村委會代征的,不管是稅收宣傳、稅源排查的前期準備工作,還是突擊征收的攻堅階段,都由鄉鎮政府一手包辦,如果鄉鎮政府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出面,如個別財政狀況較好的鄉鎮拒絕支持集中征收工作,則征管工作就不能開展。另外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監管手段,只要村委會反映稅款收齊就盲目確信,而忽視稅款的實際情況。二是車輛檢查工作過分依賴交警、交通等部門的協助。由于稅務部門沒有上路查車的權利,若自行上路檢查,唯恐給扣上"三亂"的帽子,這大大削弱了稅收執法的剛性,造成稅款的大量流失。
3、稅務處罰難以實施
由于地稅機關無權上路檢查,有關部門又無法定的配合義務,開展農村車輛稅收專項檢查難度很大,檢查效果也不好,《稅收征收管理法》中有關的處罰規定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施。從當前的情況看,我們對農村車輛稅收征管采取集中征收的方式,大量的車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征足稅款,時間有限,一些擺出種種理由拒不繳納稅款的納稅人如果再對其進行罰款,困難實在太大,但對一些不從事生產經營的三輪車又沒有查封、扣押物品的權利,結果導致要麼對一些偷逃稅款的行為無法打擊處罰,要麼出現執法簡單化的現象,也是致使農村車輛稅收征管工作難以到位,造成稅款流失,不能征足征齊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解決上述問題,我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
1、繼續加大稅法宣傳力度,突出稅務機關的執法主體地位。
稅法宣傳是我們地稅部門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贏得納稅人和社會各界的理解,提高廣大納稅人的依法納稅意識,促進稅款入庫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目前大多數農民還沒有樹立起自覺依法納稅的意識,在他們的思想觀念中"稅"的概念還比較模糊,稅法宣傳更為必要,要使農民從思想上把車輛稅收與各種攤派提留區別開來,使其明白依法納稅的重要性。宣傳要做到經常化、制度化,在宣傳形式上要不拘一格,形式新穎、多樣,要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多種宣傳媒體和黑板報、宣傳欄、明白紙等多種宣傳工具,為廣大群眾易于接受,讓稅法走進千家萬戶,逐步提高全民納稅意識;在宣傳內容上,既要宣傳車輛稅收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程序,又要宣傳依法納稅的重大意義,既宣傳納稅人的權利義務,又宣傳不履行納稅義務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等;工作中,要注意宣傳效果,既要抓主動誠實申報納稅的正面宣傳,又要抓偷逃稅案件的反面宣傳,在稅法宣傳的針對性和效果上下功夫。尤其要向當地黨委、政府作深入細致的宣傳工作;對鄉鎮黨委政府出臺的各項稅收政策,縣以上地稅機關要嚴格把關,統一標準,突出稅務機關的執法主體地位。
2、加強學習和教育。
一是加強對稅收政策的學習。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提高地稅人員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及業務水平。二是堅持不懈地開展稅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保證做到廉潔從稅,嚴格執法,文明服務。
3、發動社會力量,開展協稅護稅。要實行政務公開,對車輛情況和納稅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并張榜
公布,接受群眾監督,既要協調好與當地黨委政府的關系,進一步鞏固協稅護稅網絡。同時設立舉報電話,鼓勵群眾對偷逃稅行為進行舉報,并對群眾舉報的偷逃稅情況進行認真查處,對舉報人予以保護和獎勵,以建立良好的群眾協稅護稅環境和稅務機關依法治稅環境。
4、建議上級稅務部門對農用拖拉機的車船使用稅政策規定進行修改。
要麼取消"主要用于農業生產的拖拉機免稅"的規定,對農村所有的機動車輛一律征收車船使用稅,不論使用時間長短,一律按全年時間計征。要麼取消省財政廳的解釋規定,對農村所有的小馬力(12馬力及以下)拖拉機一律免征車船使用稅(已辦理營運證照的除外),并規定由誰出具農用證明,車主持證明到稅務機關領取農用車輛車船使用稅免稅標志,每年驗換一次。
5、建議有關部門允許稅務稽查人員上路對應稅車輛進行檢查。
通過檢查來解決農村的車輛是否從事運輸業務問題,解決營業和農用的爭議,便于查征涉及車輛的各項稅收。
農村調研報告4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文殊鎮調研材料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市郊區工委、郊區工作辦公室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政協領導的關懷指導下,我鎮農業和農村工作以城鄉一體化建設總攬全局,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下面我就文殊鎮近期的主要工作匯報如下,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優化結構,突出特色,壯大農業主導產業
牢固樹立市場農業、高效農業的觀念,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化區域布局、強化規模生產,實現“種植基地化、養殖小區化”,使優勢產業更優,特色產業更特。以標準化養殖示范小區建設為突破口,加速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擴大暖棚圈舍建設規模,年內計劃建成規模養殖小區6個,大力推廣良種體系建設,以肉羊胚胎繁育基地為中心,實施擴繁示范和與改良品種,年末力爭實現牛羊改良任務頭只。上半年畜禽存欄達到29438頭只,同比增長8.6%,出欄33185頭只,同比增長26.4%。以養殖業為主的“萬元院”達到406戶。做好春季動物防疫和檢疫監督工作,特別加強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確保免疫不留死角。今年我鎮春季防疫工作進展順利,防疫率達到98%,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種植業大力發展高效優質經濟作物。一是充分發揮制種基地優勢,大力引進花卉、番茄、洋蔥、脫毒土豆、四季豆、優質西甜瓜等名優蔬菜品種,今年全鎮蔬菜花卉制種面積達到1779畝。二是正確引導日光溫室建設,努力提高種植效益。年內計劃新建日光溫室150畝,目前已落實日光溫室蔬菜種植、食用菌培育為主的“萬元室”588.5畝。三是落實訂單作物面積9600.7畝。林果業發展勢頭強勁,生態林和經濟林同步發展。馮家溝村高新日光溫室林果種植業通過一年多的發展,今年初見成效,平均畝收入達到萬元以上,有效的帶動了全鎮林果業的發展。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工作在鞏固去年造林成果的基礎上,補栽、新栽造林285畝,4月10日-15日全體機關干部對嘉肅公路兩側樹木進行補植補栽,完成造林面積120畝。同時加強造林工程管護,當年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全鎮以育苗為主的“萬元田”面積達173.6畝。
二、積極培植支柱產業,全面提高二三產業發展水平
一是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及技能培訓,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上半年全鎮舉辦各類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155期,完成培訓人數2113人,發放培訓資料、宣傳單3581份,舉辦駕駛員培訓班2期,完成技能培訓56人,首期信息網絡技術培訓班已報名40人,將于6月5日開班。上半年全鎮非農產業從業人員達1162人,農民從二、三產業獲得純收入1123元。二是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充分挖掘鄉鎮企業的潛力,尋求發展路子及多種經營的模式。積極培植支柱重點產業,發展以肉食品加工,蔬菜脫水加工等優質食品和綠色食品生產的農產品加工業;以水泥生產和空心磚制造為主的建筑建材業,依靠科技進步和采用科學、先進的管理方法,改造傳統優勢產業,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利用河口度假村及馮家溝村的育苗基地等豐富的田園旅游資源,發展生態旅游業和休閑產業,全鎮以農家樂園為主的“萬元園”達13畝。三是以雙泉開發區為核心,加大招商引資及啟動民間投資力度,年內計劃完成招商引資8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00萬元的空心磚項目,建成了600平方米辦公樓及職工宿舍,5月中旬計劃試車成功投入生產。同時計劃投資500萬元的恒豐建材項目,落戶在開發區內,已完成立項批復、土地規劃、建設規劃等手續,計劃建成年產新型墻體材料10萬平方米、機械加工1500件的建材廠一座。民間資金起動順利,完成民間投資102萬元。四是切實加快流通組織建設。著力支持3家有一定規模的加工企業,培育扶持2個農產品購銷流通公司,實現加工與運銷為一體企業的滾動式發展。加快“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步伐,與宏豐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農家店加盟,改造商業網點8處,全面實現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改造建設農村經營服務網絡。
三、以項目帶動發展,全面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重點完成六大工程:一是全鎮的農田渠系改造工程,對全鎮的干、支、毛渠進行改造,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條件;二是農村“六小工程”建設,計劃完成暖棚圈舍350座,沼氣池200戶;三是小城鎮建設,年內完成鎮區供、排水工程規劃;四是河口村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設,計劃完成河口村務活動中心建設;五是小康樣板村住宅建設抓一個示范村;六是完成文殊鎮中心小學至馮家溝村五組4.8公里道路建設工程。為了達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效果和總體推進工作的目的,每個項目都有科級干部牽頭,具體負責落實。鎮黨委、政府將嚴格跟蹤落實,項目建設納入年終考核,確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戶思想保守,開拓增收渠道的闖勁不夠;二是農民技能培訓力度急需加強;三是城鄉一體化建設資金嚴重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們要審時度勢、真抓實干,充分發揮各種優勢,全面完成既定任務,努力推動文殊鎮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重點完成農田渠系改造工程、實施農家“一池三改”工程,抓好日光溫室建設和河口村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設。
二是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引進、應用、開發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繼續鼓勵多形式、多渠道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放手發展各類農業專業協會和經紀人,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探索建設促進市場、企業、合作組織、經紀人有機聯系,集信息、儲藏、包裝、運輸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市場,作好洋蔥等農產品的銷售。鼓勵并組織加工龍頭企業、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和經紀人在雙贏基礎上與農民簽訂農業生產訂單,帶領廣大農民進入市場。
三是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和勞務經濟,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依托雙泉經濟開發區,加快二三產業發展,培育和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龍頭企業、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增強經濟核心競爭力。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力,加速農村人口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加速實現農民收入由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向經營性收入轉變。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擴大勞動力轉移規模。全面啟動體現農家生活的生態旅游業,牽動旅游產業逐步升溫,加快發展。
四是加快高新農業的發展,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加快畜禽品種的改良,推進全鎮“兩品一游”農業的快速發展。重點發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切實可行的高標準、高附加值的農村生產項目,全面發揮各項先進專業技術作用;努力在發展思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措施上開拓創新;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謀求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的更大進步。
五是加快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營造農民持續增收的新環境。一是要繼續作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保證參保率達到85%以上。二是要推進素質教育,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三要加強民政救濟工作,確保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四是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體制,深入開展農村衛生創建、環保創建活動,按照衛生潔化、家庭美化、環境優化的標準,集中整治垃圾成堆、蚊蠅亂飛、污水橫流、村舍亂建問題,保持村容整潔,改變農村面貌。六是增強服務意識,踐行“執政為民”。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貫徹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進一步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深化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強化基層民主建設,暢通信訪渠道,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開創有秩序、快節奏、高效率的工作新局面。加強對鎮村干部的教育培訓,轉變和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思路,為農民講實話、辦實事,努力開創文殊鎮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農村調研報告5
前言:社會實踐的參加者:一幫大學同學。實踐的主題:經過調查與分析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情景而讓我們村里的子女以及干部懂得如何最優化最合理地處理這些問題,以讓老年人歡樂幸福地安享晚年。時間:20xx年1月27—1月31日。地點:我所居住的那個村子。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景告如下。
一、活動資料
(一)活動目的: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農村養老狀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優缺點,從而提出自我的想法以及提議。
(二)活動準備:由于我所在的農村地區人口比較多,所以我和一幫同學首先選取一個有很多老年人居住的村子作為重點調查目標。我們須向村委會那里得知目前我們這個村子的所有老人的人數;其次,我們了解了總體上老人目前生活的狀態;之后打聽到村干部在致力于農村養老這個問題上所做的貢獻。
(三)活動形式:
1.選取重點目標實地走訪;
2.詢問村干部實際農村養老實際情景;
3.查閱相關資料。
(四)活動過程:
1.從資料中了解相關情景。我們首先在實踐活動的第一天上網先搜索到了一些關于我國農村養老的普遍狀況和一些數據以及存在的問題。之后,我們便來到了我所在的村委會向他們了解農村養老情景,同時查閱了很多資料,了解到了農村里一些特殊老人目前的生活狀況。
2.實地了解情景。接下來的幾天,我和一幫同學就一個個地到農村里有老年人居住的家里,仔細詢問他們當前的生活情景,兒女的贍養狀況,村里的干部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們目前對生活的態度。
3.記錄數據。我們把一些數據記錄下來,之后再總結討論農村養老中存在的優缺點,最終我們匯總出關于這個問題的意見向當地的村委會提出。
二、調查資料
實踐活動中的調查資料分為三部分。
(一)上網搜索到的資料。經過網絡資源,我們了解到如今政府在農村養老這個問題上做出了一些惠民政策。從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提出,到20xx年已經在全國10%縣市開展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再到20xx年開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開始逐步推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影響逐步擴大。它的主要資料是: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目前我國農村86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8000多萬,占農業人口的10%以上,按照國際社會通行的標準,我國農村已成為老齡化社會。而村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家庭養老負擔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必須的影響。
(二)從村委會那里得來的資料。我們了解到了目前我們村里的老人大約有100多位,并且子女不在家的老人竟然占到了80%,“空巢”老人現象普遍存在。調查發現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惠及面甚少,可是由于農村醫療合作社的建立,我們村里的只要是農村戶口的人都會享有醫療保險的福利,可惜的是,資金上報比例還是很少。
(三)實地走訪所取得的資料。我們走訪了很多位老人,還專門為那些“空巢”老人干了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們發現有些老人還在以種地維持生計,有些老人則靠子女的收入生活,而有些老人因為種種原因,只能靠村里的資助生活。同時他們的生活態度會有些消極,他們不愿意麻煩自我的子女,有的老人甚至不為了不讓兒女擔心,隱瞞了自我生大病的事實,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三、調查結果
(一)農村逐步呈現老齡化,農村養老問題不容小覷。由于城鄉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安于靠種地維持生活,所以他們選擇了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農村。加之如今的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改善,尤其是新型農村醫療合作社的建立后,很多老人的看病難得問題得以解決,所以農村老年人人口在不斷上漲,農村老齡化的時代已經到來,隨之而來的農村養老問題也接踵而來。
(二)政府、子女在農村養老問題中的表現
1.執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構成了以養老保險為主,醫療保險為輔的制度,可是在調查過程中,村干部在資金保障方面做得還不到位。
2.實行農村社會救濟。經過網上資料,我了解到很多經濟發達省市如北京、浙江、廣東等已經全面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當然我們省也不例外。我們村里的貧困老人都會獲得村里的幫忙,每個月也都會有幾十元的保障。雖然這些錢遠遠不夠他們的消費,可是至少證明了政府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后的路任重而道遠。
3.雖然金錢能夠給老年人生活保障,但他們的精神活動更應被關心。調查走訪中發現一般子女都會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給父母錢財讓他們安享晚年,但還是有一部分老年人依然堅持在田間忙碌,靠自我的本事賺錢。大多數的老年人生活簡樸,開銷甚少。閑暇時由于子女不能陪伴左右,只能和其它老人一齊聊聊天,看看電視,基本上沒有什么娛樂活動。并且村里對這方面也不是很重視,基本上沒有開展過什么團體活動。所以,不僅僅是村里的干部,還有他們的子女,不能簡單地認為物質上的滿足就能夠讓老年人過的很好,其實不然,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他們最大的愿望還是期望自我的子女能夠經常回來看看他們。
四、經驗體會
(一)我們在選擇做調查實踐活動時,需要將我們的視野擴大,從影響到我們身邊的事情開始研究,即取材有針對性,要有意義,同時需要從多個角度辯證的看待,從由表及里的思維著手,在這個主題上,我們不僅僅看到了農村老年人目前所缺的物質是什么,更體會到了他們精神領域所缺的那份情感。
(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說明我們在做一件事情前要有充分的準備。這次活動我和我的一幫同學們就做足了準備,我們不僅僅在網上找到了相關的資料,更是針對我們村的情景,找到了我們村里的關于農村養老問題的資料。
(三)我覺得任何一個政策的實施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都會存在種種問題,所以要加強從上級到下級的執行本事,真正把福利和好處帶給農民。
五、理性思考
(一)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機制建設存在一些主要問題。
1.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與合理,缺乏有力地監督保證。相關的《社會保障法》依然未制定出臺,可見這項機制仍未被列為法律條例,所以給執行帶來了困難,所以導致農民對社會保障的認識不足,對受益缺乏信任感。
2.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覆蓋范圍小,但這是民生問題,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擴大農村養老保險范圍。據了解,大多數老年人對養老保險的了解不足,僅有少部分老年人參保,就算是這樣,因為繳費農民能夠自由選擇,不少人選擇每月最低檔,這樣繳費10年后的農民每月也只領到很少一部分的錢,所以對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幫忙不是很大,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
3.農村養老資金運行低效,農民信心下降。如今的體制下,有誰能確保證國家財政撥下來的資金絲毫不偏差地到達農村老年人手中。我恐怕沒有人能擔保吧!因為我們深知在資金運行過程中,一些資金挪用貪污的現象偶爾會存在,這值得我們嚴肅審視與處理,政府人員必須要抱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一向秉持著公正廉潔的原則。
六、問題與提議
(一)經過立法途徑的形式約束和強制執行農村養老保障制度。農村社會養老必須得到全社會的普遍重視,農村與城鎮之間的差距應當經過社會多方的努力不斷減小。
(二)在給農村老人帶來保障機制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會變老,每一位老人都期待擁有一個健康幸福的晚年,所以不僅僅政府要給老人們應有的關心,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子女要時刻記住常回家看看。
(三)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期望國家大力扶持并真正做到對人民負責。就以我們村為例,我們的干部們首先要大力向村民們宣傳農村養老保險的益處,其次期望他們工作更具人性化,在分發養老金的同時能夠主動到那些老年人的家里與他們聊聊天。平時能夠想方設法得組織一些娛樂活動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
以上便是我和我的同學們所做的成果,也期望那些干部們真正地明白我們的用意,實事求是地一心一意地為人民著想。全社會全部行動起來,農村養老問題才會得以解決。
農村調研報告6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關系到國民經濟全局;農村是否穩定,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農民能否增長,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明顯,解決“三農”問題也成為農業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幾年以一號文件強調農業農村工作,進一步說明農業農村工作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責無旁貸。通過對全市調研,對我市新農村的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一、成功經驗及做法
(一)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特色農產品
以“點”為中心,主要著手建設期限短、效益高、見效快的示范基地,實施基地帶動戰略。推行“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發揮規模效應,實施定單農業,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農業產業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產業經營方式,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大力推廣“兩雜”良種,抓好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樹立“糧食要增產、種子應先行”的指導思想,做好“兩雜”良種為主的種子調運和供種工作;大力發展優質稻和再生稻,為我市糧食生產開辟一條新途徑;調整油菜、小麥種植面積,擴大和發展薯類作物種植面積;積極發展無公害蔬菜和反季節蔬菜,逐步實現蔬菜生產基地化、技術規范化、專業化和規模化。
(二)積極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
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實現農村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是建設現代農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對自愿轉移的農民工開展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就業能力。積極推行勞動預備制度,組織農村未能繼續升學準備進入非農產業或進城務工的初中畢業生參加必須的轉移就業前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為進城務工作好充分準備。
做好農民工跟蹤服務和就業指導工作。主動參與農村勞動力就業市場體系建設,為學員就業創造條件并提供信息服務,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減少農村富余勞動力流動的盲目性,降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成本。建立農民工培訓人才資源庫,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中介機構、用人企業等各種資源組織起來,全方位開展農民工培訓轉移就業工作。20xx--20xx年,為使農民工向城鎮轉移,并設了竹加工、建筑裝璜、美容美發、保健按摩、機電、計算機、家政服務、汽修、旅游與酒店管理十大專業,對4000名農民工進行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培訓,現已全部培訓結束,大部分已實現轉移就業。
(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發展沼氣生態農業建設
沼氣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對沼氣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有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生活環境的改觀。實施沼氣建設,將生態農業和效益農業有機結合起來,開展“豬---沼---菜”、“豬---沼---魚”、“豬---沼---果”生產示范,對沼渣和沼液進行綜合利用,大大提高了農村經濟社會效益。通過經濟效益評價,每口沼氣池每年可為農戶節約用煤2.72噸,直接經濟效益每戶每年在475元以上,綜合經濟效益每戶每年800元以上。截至20xx年,全市已修建沼氣池5600口,絕大部分進行“一池三改”。
(四)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繼續做好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制定了農民負擔監督工作目標責任書,并與各鄉鎮和7個涉農部門簽訂了《農民負擔工作責任書》。認真貫徹落實《土地承包法》,加大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并切實加強對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熱情接待上訪群眾,及時解決上訪問題。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執行的新的財會制度的建立,規范農村財務制度,使減負工作落到實處。
二、農村建設和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首先,當前我市農業農村生產連年出現“四個減少”,耕地面積減少,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糧食產量減少,人均占有量減少,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市耕地面積由于退耕還林、退耕還竹等因素,正在大幅度減少。其次,我市受自然條件、土壤肥力等因素制約,使得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空間有限,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布局分散,難以形成規模,再加之基礎設施滯后,產銷銜接不緊密,農產品流通不暢,嚴重制約了農業產業化步伐。第三,鑒于赤水特殊的地理特征和地質條件,造成常規農業先天性不足,出現嚴重擠壓的格局,加之投入不足,管理體制不順,導致了農業適用技術推廣的滯后,給常規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各鄉鎮五站合一建“農服中心”,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雙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管理不暢的現象,這使得農業行政部門協調難度加大,服務功能很難得到全面發揮。再加之鄉鎮工作頭緒多,農服中心工作人員經常抽調到其它部門工作,就使得農技干部無法專心從事農技推廣工作,農技推廣造成滑坡的現象。第四,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20xx年,我市實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專門成立領導小組,指導全市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工作,進行組織協調,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引導性培訓的宣傳力度不夠大,使部分農民對勞動力轉移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培訓過程中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薄弱,學員自身素質低,培訓的效果沒有得到最好的發揮;培訓與轉移結構不科學,學員培訓多數是就地轉移,向經濟發達地區轉移的比例較小;各培訓基地協調不夠,為完成各自任務,各培訓機構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整體,農業部門在協調上存在著很大的困難。第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急需解決,植物檢疫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在赤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農民的生產和城鎮居民的生活缺乏基本保障。此項工作應提高到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上予以啟動,除配套工作經費外,應配備必要的檢測檢驗儀器,對進入我市的農業生產資源和農產品進行檢驗檢測,確保群眾生活安全。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點建議
(一)深刻領會精神,切實加強領導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xx]1號)和中共遵義市委、遵義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大支農力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意見》(遵發[20xx]4號)文件指出,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主題,立足于建立促進農業增效的長效機制,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以科學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進一步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刻領會文件精神,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工作。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層層落實責任,把農業農村工作納入對下級政府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大農業經費投入。農村工作需要經常下到基層,隨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開展業務技術培訓,指導全市技術工作,使得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農業部門工作,給予解決一定的工作經費。上級業務部門也要安排一定的項目資金,推動赤水農業健康發展,堅持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逐步形成政府投入為導向,其它投資為主體的主渠道投資格局。
(三)大力推進優質農產品體系建設
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計劃實施優質稻生產基地2萬畝,優質糯玉米生產基地2萬畝,建立優質農產品加工廠一個,全面實行“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生產格局。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按照赤水的氣候特征和地理條件,建立城郊早熟型、高山延后型、交通要道加工型的蔬菜基地。建立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促進我市農產品有效流通,推動我市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組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推行市場準入制度,嚴把上市產品質量關,推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快速發展,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四)大力加強沼氣生態農業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積極實施國債和省沼建設項目,到20xx年共修建沼氣池1000口,普及全市各鄉鎮、各村組徹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積極推廣沼液和沼渣的綜合利用,在全市實施“三沼”綜合利用項目以及“豬--沼--糧”、“豬--沼--魚”、“豬--沼--果”等綜合示范項目。
(五)實施培訓工程,提高轉移就業
20xx-20xx年,對全市30000名農村勞動力開展引導性培訓,并對其中120xx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4000人開展陽光工程示范性培訓,并轉移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就業。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宣傳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組織,進一步加強和各培訓機構的協調能力,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訓機構,改善教學培訓條件,建立一批起示范帶頭作用的農民工培訓基地。跟蹤做好農民工信息服務工作和就業指導工作,為學員的就業提供信息服務并制造條件,努力提高轉移就業率。
農村調研報告7
農村土地實行有序流轉,是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重要環節,也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是解決“三農”問題,其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農民增收問題解決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當地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一、鄉基本情況
全鄉總面積224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面積的8。44%,全鄉共12個行政村,127個村民小組,3474戶,人口15356人,其中農業人口3361戶,14904人,城鎮居民人口113戶,452人。全鄉農田面積12205畝,人均占地0。9畝。土地面積18188公頃,人均1。4公頃,以丘陵山地為主,占總面積的98。8%。
二、目前土地流轉的現狀
1、流轉主體由個體向多元化轉變。過去的土地流轉主要是在本村或者隔壁相鄰村的農戶之間進行,經營主體大多是單一的農戶。隨著農業結構逐漸調整和現代農業的發展,一些原來的種養大戶逐漸擴大經營規模,而且吸引了一些外來投資人員,涌現了新的專業大戶。
2、流轉收益由低收入向高效益轉變。隨著農業費稅取消,農戶的土地流轉收益逐年攀升,流轉價格從當初無償代耕,到目前每畝500—1000元,越是種植條件優越、效益高的地方流轉價格越高。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流轉土地,特別是集中連片流轉用于種植果樹較多,用于糧食或其他作物種植的較少。
3、流轉面積由零散向集中連片轉變。以前是小范圍零散流轉,現在是由點帶面,把相對集中成片的零散土地面積都集中有效利用起來。
4、流轉用途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過去的土地流轉主要用于種植農作物,現在除了種植農作物之外,還有用于養殖業等。
三、土地流轉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根據目前鄉的情況,流轉方式主要以轉包和出租為主,轉讓、互換為輔。土地流轉的方向主要有四個:一是流向外來果業種植戶。二是流向專業承包戶,比如竹制品加工企業。三是流向養殖戶。四是流向一般農戶。
規模經營的優點: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利用土地,不浪費土地。有利于改變粗放型生產經營,提高科技化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培養新型農民。有利于引進外資,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有利于轉變生產經營模式。
取得的成效:一是適度土地流轉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比如我鄉通過土地流轉,開辦了果品加工廠8個,促進了農村就業。二是柑橘臍橙果業的連片規模化種植,方便果農統一管理,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例如果園滴灌工程,減少水資源浪費,方便施肥。鋪設打藥管道,方便噴施農藥)節省人工成本,提高經濟收入。同時也方便外來采購人員聯系果農,成片銷售。
四、土地流轉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土地流轉是農業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深入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事物,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在實際運行中農村土地流轉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不容忽視的問題。
1、目前可流轉的土地極為有限。是典型的山區鄉鎮,同時又是果業鄉鎮,東江源頭鄉鎮,可利用的土地極為有限,目前可利用的土地均已種植果樹,加之又是東江源頭,出于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對山林土地等進行了禁開或限開。
2、種養大戶偏少,流轉愿望不強烈。鄉目前缺少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致富帶頭人。真正懂經營、善管理、有帶動作用的帶頭人少。也有的受資金、技術等,限制了規模經營的進一步發展,流轉愿望不強烈。
3、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一是流轉程序不完善,沒有形成完整規范的流轉程序,多為口頭協議,統一規范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合同少。二是流轉制度不健全。流轉沒得到有關單位監督,沒有建立起規范的土地流轉檔案,土地流轉發生糾紛處理難度大,缺乏法律保障。三是農村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不規范。表現在面積不實、土地流轉期限超期、承包費沒有考慮物價變化因素等方面。
4、觀念落后,思想守舊。有些農民觀念陳舊,顧慮多,風險意識差。在現行的政策下,農民進行無代價生產經營的同時,還可享受國家的惠民補貼,怕土地流轉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不愿流轉。存在許多顧慮:比如流轉協議沒有統一規范,缺乏第三方責任擔保,期限流轉的,擔心對土地資源的破壞,無法耕作利用,不確定國家對土地資源政策性的變動,失地后的生活保障。
五、幾點建議
1、加強政府規范化引導,積極宣傳。
2、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為農村村土地規范化流轉提供平臺,形成規范的交易服務中心,對土地流轉進行管理,提供價格評估、轉讓、租賃、抵押等服務,規范農村土地流轉,提供法律保障。
3、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制,消除農民失地的后顧之憂。
4、加大金融扶持,對規模化生產的農戶,進行經濟扶持。
5、提供技術支持,無論是發展種植業還是養殖業,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就業和創業指導。
農村調研報告8
為了依法保障農民土地合法權益,有效化解土地承包糾紛,長期穩定土地承包關系。根據國家和省有關土地承包法律、法規和政策,綜合農民土地承包上訪問題,對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有關問題做以政策解釋,便于農村各級干部在處理土地承包糾紛過程中有所把握和遵循。
1、戶口在人不在農民(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下同)已參與二輪土地承包回來要地的,有地源的地方,在其承擔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義務的基礎上(指在外地期間),應恢復其原承包田。未參與二輪土地承包回來要地的,如果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有協議自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或與當地村委會無任何聯系的,按自動放棄承包經營權處理。
2、戶口在人不在農民已參與二輪土地承包回來要地的,村集體將戶在人不在土地作為小調整地源,調給其它農戶并簽訂30年土地承包合同及發放土地經營權證書的,可從現有機動地中補給同等面積的承包田。
3、戶口在人不在農民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期間,因棄耕、逃債、超生舉家搬遷到外地至今,原則上按自動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處理。對于個別在外地無生活出路,舉家又搬回且能長期經營土地的,如有地源可通過2/3以上村民代表會議議定后調給部分承包田。
4、戶口在人不在農民在第一、二輪土地承包期間,主動將其承包田交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由村里按機動地長期發包的(3年以上,含3年,下同)或化解村級債務以地頂債3年以上能夠收回的,歸還其耕種。如發包、化債合同合法有效不能收回的,可通過利益調整,由原承包人與現經營者協商,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5、農戶之間或經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流轉,由于國家政策調整導致土地經營權雙方因價格和期限引發的合同糾紛,對短期合同原則上應將因政策調整而增加的收益支付給擁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戶;對長期合同應通過農業承包合同管理部門仲裁或直接訴訟司法部門裁決。今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農戶之間土地流轉必須通過村委會,由村里備案。未經農戶同意,村集體經濟組織或他人不準代為流轉承包地使用權。
6、在第一、二輪土地承包期間,村集體經濟組織因欠款(含超生罰款)收回承包經營權的,如果農戶要地,有還欠能力的,可一次性還清欠款,無力償還欠款的,經2/3以上村民代表會議議定后,可與村集體簽訂還款計劃后,歸還其承包田。
7、村級機動地要嚴格控制在耕地總面積的5%以內,超出部分要分到農戶。具體實施方案要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交給村民大會表決,確定調給人口和數量。
8、機動地長期發包或抵債的,大多數農民滿意的,可維持原合同;大多數農民不同意,要按規定修訂和完善承包合同,特別是要針對“兩補一免”政策調整后,對一些未經村民議事會討論、地價偏低的機動地發包或抵債合同可按規定調整承包費。
9、今后機動地必須實行公開競價發包,最長發包期限不得超過3年,同等條件下優先發包給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機動地發程、合同簽訂(含續簽),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2/3以上村民代表大會同意。
10、按政策應該給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其地源應從本集體所有或歸本集體使用的機動地、林影地、開荒地和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中解決。對于應該給土地的必須保證其口糧田,以解決吃飯問題。
11、對于戶在人不在要地無地源的,以及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期間沒有分到勞力責任田(包括現年滿38周歲以下青壯男勞力,當時鄉村企業人員、村干部,下崗民辦教師)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通過八條政策扶持措施予以解決:一是積極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包括小作坊、小飯店、食雜店、小酒坊等,地稅、工商、衛生、交通、城管等有關部門要減免相應稅費。同時,鄉村兩級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資金、技術等問題。二是把農業貸款和畜牧業中長期貸款向這部分農戶傾斜,選擇適宜發展的奶牛、肉牛、生豬、家禽等養殖業。三是在今后鄉村范圍內籌勞方面,優先考慮這部分農戶,通過出勞收入緩解補充因無地而造成的生產、生活困難問題。四是把村集體對外發包的草原、漁池、林木、機動地等資源,在進行專業發包時,同等條件下優先發包給這部分農戶。五是把這部分農戶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點考慮對象,實行免費培訓,定向輸出,扶持政策在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放寬。六是結合項目建設,對本地已開工建設的項目,在用工上應首批吸納這部分農戶勞動力。七是通過農村現有的各類專業協會、聯合體及經紀人隊伍,限度地吸收這部分農戶,參與到各個經營領域的活動。八是各鄉村可結合本地實際,創新思維,廣辟門路,造創條件,全力做好這部分農戶生產、生活和穩定工作。
12、嚴格清理土地承包管理違紀違策問題。對于在土地承包經營管理過程中,問題比較集中,農民反映強烈,而且確實存在著偏親向友、仗權承包以及嚴重不合理發包等違紀問題,村集體必須將該部分土地如數收回,按政策妥善處理。對于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違背農村土地承包政策,且問題表現突出,影響面較大的,要按有關政策及時糾正,對違法違紀的干部,要嚴肅處理,并將結果向群眾公布。
13、有關征用農村土地補償問題,對于過去拖欠農民征地補償費的,哪級占用就由哪級負責,按當年征地補償標準足額償還;對于補償偏低或違規征占農民土地的,要依法糾正。今后,凡是征占農村土地的,必須依法征用,嚴格程序,依法補償,如期到位。否則,一律不準征地,不準開工建設。
14、對于沿江壩外地(滯洪區內)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時作為承包田已經分給農戶的,由于農戶棄耕被村集體收回的,或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時按規定由村收回的,必須按機動地管理。由2/3以上村民代表會議議定發包形式、底價和承包年限,同等條件優先原承包農戶。對于沿江壩里低洼地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時,作為承包田已經分給農戶的,由于棄耕被村收回現已長期發包的`,按規定修訂合同條款,通過農業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調整原承包戶與現經營人的利益關系,待合同到期后歸還原承包戶。
15、對于取得兩地戶籍不在本村居住的農戶,參加本村二輪土地承包并只在本村一地有承包地的,其承包地不得收回;在異地有承包田的,在本村獲得承包田一律收回;未參加本村二輪延包現在回村要地的,原則上不予處理。
16、關于婚入婚出的承包地問題,在現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原居住地不得收回承包地。已婚婦女不能同時在兩地占有承包地。二輪土地承包時,已婚婦女取得承包地,因離異到外村再婚,外村未分給承包地,原村應保留承包地。
17、對二輪土地承包以來,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在簽訂合同過程中沒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在給予相應補償后終止合同。村干部承包機動地的,沒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要予以糾正。
18、在二輪土地承包期內,家庭成員承包中某個成員或部分成員去世的,承包地由家庭其他成員繼續耕種;在承包期限內,承包方的家庭成員全部死亡后,土地承包經營權消失,由發包方依法收回其承包地。
19、對于村集體所有或村集體使用的草原、水面、林木等資源的發包項目,群眾反映強烈的仗權發包、低價發包、隨意延長承包期、發包程序不合理、合同不規范等問題,要堅決予以糾正,可通過農村承包合同仲裁機構申請依法仲裁解決,也可提請人民法院依法判決。
20、由于土地承包糾紛引發的農民上訪,原則上應由該農戶家庭具有行為能力的成員直接提出上訪要求,不準委托他人代為上訪。
21、妥善解決好土地承包糾紛問題,關系到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全局,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是解決土地承包糾紛問題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全權負責,不得把矛盾上交,堅決把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層。
以上政策解釋歸屬市農業委員會,如本解釋與國家和省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相抵觸,以上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為準。
農村調研報告9
疽庭教育的缺失、心靈的孤獨、生活和學習上的障礙,嚴重影響著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這一現象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引起了贛榆縣婦聯的高度重視,從20xx初至今,縣婦聯在多次調研后,決定把黑林小學作為留守兒童代理家長制試點學校,用心呵護留守兒童,想方設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一、基本情況
黑林小學位于蘇北偏遠山區,這里經濟發展滯后,為了尋求致富門路,大量學生家長外出務工,許多兒童因為家長不在身邊,長期缺少親情照顧,性格孤僻,缺少合作的精神。據統計,黑林小學有留守兒童718名,其中孤兒24名。這些孩子在家只能和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隔代監護人不能完成最基本的家庭啟蒙教育。面對這些問題,20xx年初,縣婦聯積極鼓勵黑林小學愛生模范柏紀榮、校長王漢華、師德標兵吳彩花、師德模范陳芳利、謝修紅、尹世成、韓華善等家庭率先行動起來,各自“領養”一名留守兒童,當起了留守兒童的代理爸爸、代理媽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幾個“愛心家庭”的帶動下,黑林小學又有十幾位教師家庭爭相報名加入“愛心之家”行列。待條件基本成熟后,20xx年6月xx日,黑林小學牽手留守兒童活動正式啟動。儀式上,留守兒童一句句發自肺腑渴望母愛的表白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縣教育局副局長岳進明出席儀式并作了講話,指出此項活動的開展必將在學校、社會引起深遠的影響。儀式上,校長王漢華向每位牽手教師頒發了榮譽證書,對家心家庭的所作所為進行大力表彰。28個愛心家庭作出承諾,一定做到“五個一”:每天能與留守兒童見個面,檢查一次作業;每周陪留守兒童吃一次飯,談一次心;每月督促留守兒童讀一本書,并指導、查看讀書心得體會;每學期給留守兒童代開一次家長會,和其監護人溝通一次;每年幫留守兒童交一次生活費,或買一次生活、學習用品。從這天起,28個雙職工家庭、56名教師義不容辭地擔當起28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實行一對一幫扶。
愛具有感染力。自黑林小學牽手留守兒童儀式啟動后,又有一些教師陸續申請加入。如今,全鎮已有近90名教師、45個家庭自愿加入“代理家長”的行列,參加人數已超過全鎮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二。在新加入的教師家庭中,有單職工家庭、有兩地分居家庭,有些教師本身經濟條件并不好,但是,他們依然投身于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之中。正像一位教師所說:“雖然我們的家庭不算富裕,雖然我們條件也不好,但一年為貧困留守兒童分擔幾百元的費用我們還是可以做的,最重要的是,我們作為教師有條件為留守兒童檢查作業、談心聊天,這些是其他人所不能做到的。”45個愛心家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代理家長的職責,校園內外他們留下了一串串樸實而感人的故事。
黑林小學探索代理家長制實施兩年多以來,從最初的零散幾家,到初具規模的28家,現如今已發展到45個教師家庭。這是一個強大的愛的團體,他們中有校長,有學校中層領導,有普通教師。他們的家庭條件并不寬裕,但是他們都有著一顆火熱的心,面對山區大量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的現狀,他們自愿形成“愛心之家”,實行一對一幫扶,當起了45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
二、主要做法
鏡頭一:“我也要牽手一名兒童”。學校發出牽手留守兒童的倡議,其初衷是雙職工家庭,一個家庭牽手一個貧困留守兒童。民辦教師轉正的孫傳樸老師,患有嚴重的風濕病(股骨頭壞死),聽到牽手留守兒童的消息,立刻找到學校領導說:“在我生病的時候,學校領導很關心我,現在病情好轉,我也要牽手一個,沒有別的,我可以免費給他們補習功課呀。”就這樣,孫老師牽手一個貧困兒童,補習功課,代交書本費,儼然成了真正的爺孫倆。
鏡頭二:留守兒童吃上了免費午餐。由于布局調整,許多孩子離家較遠,中午只是帶煎餅充饑,學校多方籌措資金建設留守兒童餐廳,讓留守兒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45個“代理家庭”積極開展給留守兒童繳納一個月生活費活動,一周至少陪孩子吃飯、談心一次。如今已有50余名貧困留守兒童吃上免費的午餐。看著留守兒童開心的'笑臉,每個捐助者無比自豪,留守兒童在學校里也能享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鏡頭三:一段視頻成全一個家庭。“大樹小學熊景怡同學的媽媽回來了!”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全村無人不曉。鄰居紛紛趕來道喜,熊景怡幸福地依偎在媽媽的懷里,爺爺熊傳倉更是樂不可支。話還得從黑林大樹小學說起。早在五年前,景怡的媽媽就和爸爸離婚遠走他鄉,一直杳無音信。爸爸成年在外打工,撇下了姐弟倆跟著爺爺生活。去年,大樹小學組織師生開展“感恩父母演講”,在主講人韓華善老師的感召下,該校六(1)班學生熊景怡登臺,這位女孩聲淚俱下的演講和跪下呼喚媽媽的場景,令臺下師生情流淚淌,深深感動了包括家長在內的千名觀眾。沒想到就是這段視頻通過網絡傳播,讓熊景怡遠在新疆打工的媽媽看到了,她內心深處的那份母愛情懷受到了極大震憾,回家。怎么回家?孩子不能沒有媽媽,媽媽不能舍棄孩子,最終她還是決意回家復婚。于是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了傳播鄉里的一段佳話。
鏡頭四:“孩子多了熱鬧”。黑林小學的愛心媽媽、愛心爸爸,他們很樸實,也很可愛。張一強一家牽手了兩個留守兒童,有人問他:人家都牽了一個,你怎么牽了兩個?他高興地說:“多牽一個好啊,一大家子在一起干啥事都熱鬧,對自己的孩子同樣是一次很好的榜樣教育”。樸實的話語,留給大家的是感動。是啊,當教師的,沒有多少錢,發揮自身優勢,奉獻一份愛心,讓留守兒童有家的溫暖足夠了。
鏡頭五:午間圖書室,讓留守兒童享受精神大餐。“留守兒童餐廳”解決了孩子們午間就餐難的問題,但午飯后離下午上課還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對于學生來是一個巨大的浪費。針對這一情況,學校領導專門組織愛心爸爸、愛心媽媽輪流排班,每天中午為這些就餐留守兒童開放1個小時的圖書室,讓孩子們午餐后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享受著一道道鮮美的精神大餐。此舉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歡迎。
鏡頭六:辦起留守兒童希望班。面對大部分暑假仍然留守的孩子,黑林小學的“代理家庭”成員們決定暑假在大樹小學和中心小學為留守兒童服務——開辦留守兒童希望班,讓留守兒童“親情有依、興趣有助、玩樂有所、安全有護”。“留守兒童希望班”開班以來始終堅持“兩不”原則:不收一分錢,不上文化課。“希望班”的開辦,彌補了孩子們心靈中缺失的那份親情,讓孩子們不再孤獨地期盼父母的歸來,讓天真爛漫的孩子微笑著面對每一天。黑林小學暑假“留守兒童希望班”活動受到了當地干群的廣泛贊譽,為此,贛榆信息網、連云港新聞網、連云港市網上家長學校、中國教育新聞網、《關心下一代周報》、《江蘇教育報》先后給予多次宣傳報道。
鏡頭七:特殊的節日,特別的關愛。近年為了讓留守兒童歡度國慶、中秋佳節,黑林鎮中心小學及早準備了月餅、蘋果,和全校留守兒童一起聯歡,共度中秋。牽手教師家庭分別與牽手的留守兒童坐在一起談生活、談學習,溫暖的氛圍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學校還安排留守兒童和家長視頻、通電話,讓留守兒童盡情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20xx年9月28日下午,“情系中秋,溫暖童心”留守兒童專題聯歡會在大樹小學操場盔行,情到深處,學生、老師,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和很多來賓幾乎跟著表演者一起同時落淚……縣關工委主任張慶愛感慨萬分,連連說:“這就是素質教育,這就是有效的德育”。中秋節的晚上,尹世成等幾位老師還特意把留守兒童領到家中一起過節,餐桌上祝福留守的孩子節日快樂。熊景怡同學含著眼淚說:“老師,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中秋節!”
三、下一步打算
黑林小學“代理家庭”成員是一群樸實的山區教師,他們愛崗敬業,富有愛心,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著留守兒童,讓留守兒童在一次次的活動中收獲著感動,收獲著幸福。他們堅信,只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去關愛留守兒童,就一定能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明媚的藍天。他們的做法對于探索留守兒童親情彌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今后,贛榆縣婦聯還將以黑林小學為試點,進一步將他們的經驗在全縣范圍內推廣,主要將努力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和孤兒檔案,有計劃地對他們資助幫扶。二是積極對上爭取資金,積極整合資源,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三是暢通與家長的聯系,做好家長、監護人、代理家長等培訓工作,讓他們習得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農村調研報告10
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在鞏固先進成果,謀求新的發展主題教育中,大膽探索,沖破歷年分配模式,推行績效與報酬掛勾五定責任制,取得顯著成效。所謂五定責任制即是在養老護理員隊伍中實行定組定員、定任務基數、定工作目標、定基本報酬、定考核獎懲的做法,通過五定責任制,實現工資報酬與績效掛勾。
一、五定責任制具體內容:
1、定組定員。即把中心整個護理工作分設四個專業組:介護組(特級、一級),自理介助組(二級、三級、棄嬰),保潔組,自請專護組。然后根據各專護組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量,合理配置護理工作人員人數和選聘專業組長。
2、定任務定基數。即是根據護理人員配備比例和等級護理要求,合理確定各專業組任務基數。
3、定工作目標。對各專業組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標要求。一是各護理組必須按護理等級的流程進行規范服務。二是按各人護理崗位職責做好份內工作。三是防止老人褥瘡和護理事故發生。四是老人和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率達到96%以上。
4、定基本報酬。各專業組凡完成以上任務基數,達到工作目標要求,每人可得基本報酬;即中心確定的工資加上基本福利。
5、定考核獎懲。如超出護理任務人數的護理費收入部分作為績效獎金,由組長根據組內人員的表現按月進行獎勵。凡完不成任務基數則采取減員或相應扣除所得報酬。凡受到處罰的人員,其處罰金和涉及的扣款,在當月超收獎金中予以扣除。
二、五定責任制實施的基本原則
在五定責任制實施過程中,該中心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則。
1、獎金總額控制原則。中心以07年度局核發給中心的獎金總額為基數,根據護理人員的獎金實發數額為依據,把50%的獎金額度分解到各專業組,落實到具體業務中。這樣既不會突破局核定計發的獎金總額數,又結合每人工作績效拉開了獎金差距。
2、多勞多得的原則。五定責任制中合理確定基礎任務后,超基數部份才能獲得獎金分成,工作做得越好越優,他的業務量才能越大,業務增加,在不增加人員的情況下,每個人工作量增加,工作量越大,獎金分成越多。
3公開透明原則。五定責任制在職工會上予以公開,每月月底有財務會計會同護理科和各護理組按實結算,結算兌付情況進行公布。
4、堅持標準確保質與量統一原則。為了防止為獲得獎金只追求量的增加,而影響服務質量,由質監科、護理科對各護理組的工作流程和規范進行經常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同時對各護理組的工作量作了最高工作量的限制,寄養人數達到上限時必須增加護理人員。在五定責任制運作下確保服務質量。
5、獎罰分明的原則。對專業組超額績效獎每月底及時結算兌付。對局系統確定的工作責任制的26條扣分內容和中心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適時檢查,凡違反制度一經發現在本月績效獎結算一并扣除。
三、五定責任制的實施帶來五大明顯變化
一是長期形成按人員性質平均分配的思想觀念得以沖破。剛開始有人認為,事業單位報酬分配是上級規定的,對五定責任制存在疑慮,通過層層發動,個別談心,統一思想,認識程度不斷提高,都能自覺地融合到五定責任制中,思想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
二是工作責任性、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發揮。實施五定責任制后,工作責任性得到了不斷加強,積極性空前高漲。由于跟既得利益掛勾,為了使老人安心入住,更精心搞好服務,更主動接受介護老人,提高了工作效率,這樣既提高了個人收入,又減輕了中心增加人員的成本。
三是專業組之間,護理人員之間拉開了分配距離。多勞多得,做好做優多得,已形成大家的共識,改變了原來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差一個樣。經過幾個月的實踐,護理組之間,護理員之間績優獎的收入差距已拉開了好幾百元。
四是老人滿意度不斷提高。因為老人滿意度是考核護理人員的重要指標,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性、主動性、積極性在不斷增加護理工作量的同時不斷提高了服務質量,老人對服務滿意度不斷提高。
五是內部工作和分配上的競爭機制得以建立。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
福利中心五定責任制的實施還剛剛開始,如何使其發揮更好的效果,還將不斷完善提高,比如在職工實施滿負荷工作的同時,如何確保服務質量;在拉開組與組之間的收入差距后,如何在護理人員之間制定科學考核機制,根據績效拉大收入差距;如何形成員工可自主選擇崗位;老人可自由選擇護理員等方面還將作進一步的探索。
農村調研報告11
生源地助學貸款是由大學生家庭所在地的金融機構在學生入學前對家庭困難的學生或其父母、法定監護人發放的貸款,是對高校國家助學貸款的補充和完善,具有國家一定支持的商業信貸行為。目前,__省生源地助學貸款由農村信用社辦理。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高校貧困學生的70%以上來自農村。因此,大力開展生源地助學貸款既能幫助貧困學生完成正常學業,又能有效化解信貸風險,同時也是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農村信用社作為支農主力軍,有著點多面廣、貼近農民的優勢,理應大力推廣生源地助學貸款,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開辦這項業務的積極性不高,業務發展緩慢。
一、生源地助學貸款面臨的問題
1、收益低,管理成本高。
生源地助學貸款每名學生每年貸款一般不超過6000元,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基準利率,不上浮。由于歷史的客觀原因,農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多為定期儲蓄,資金成本高,造成存貸款利差較小,與農村信用社發放的一般農戶貸款利率上浮50%-90%相比,農村信用社收益較低。由于貸款額度小,人數多,分散,且收回期長,形不成規模效益。同時,信用社網點面臨著人員較少的尷尬境地,不利于貸款管理和催收,管理成本相對較高。
2、貸款風險大。
生源地助學貸款按規定可辦理信用貸款和保證擔保貸款兩種方式,但由于學生存在遠在外地、不易聯系的情況,實際操作中往往選擇對學生的父母或監護人發放保證擔保貸款的方式。按農村信用社的要求,貸款對象應是經濟條件較好,具備還款能力的信用戶。而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的對象由于家庭比較貧困,一般不是信用戶,親友也往往無力提供擔保。一旦發放了這種貸款,大大加重了貸款風險。同時,當前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學生畢業后往往找不到工作,或薪酬較低,也無力償還貸款。另外,部分學生及家長認為助學貸款是國家扶貧貸款,存在盲目借貸和賴債不還的思想。
3、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
生源地助學貸款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按學校隸屬關系由同級財政部門及主管部門貼息,同時按貸款實際發放額的14%由學校及財政部門向農村信用社撥付風險補償資金。但由于高校和經辦農村信用社貸款數據核對不一致、理解有偏差及地方財政貼息機制不完善等因素,未能及時撥付貼息資金,也直接影響了農村信用社發放助學貸款的積極性。據統計,某縣農村信用社發放的生源地助學貸款利息自20__年第三季度至20__年9月份一直未撥付,欠息8141元。
4、貸款限制條件多。
《__省生源地助學貸款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生源地助學貸款只對考取__省內的69所高校錄取生辦理,而考取外省市高校的貧困學生則不具備辦理該項貸款的條件,使一些優秀的貧困學生面臨上不起學的危險,降低了貧困學生受益面。同時,該項貸款一般只發放學費貸款,額度較小,不超過每年6000元。
5、宣傳不到位。
生源地助學貸款開辦幾年來,由于宣傳力度不大,社會公眾、經辦金融機構及學校對助學貸款的相關政策、精神理解不深,教育主管部門、學生對該項業務的辦理程序不很清楚,有的學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生源地助學貸款。
6、信息不對稱。
一方面辦理助學貸款的學生往往與經辦信用社相距很遠,聯系極不方便,農村信用社很難及時獲得學生轉學、休學、退學、開除、傷亡等涉及信貸風險的信息,特別是學生畢業后工作不固定,居無定所,手機號碼更換頻繁,信用社與其聯系的難度可想而知,也直接影響了貸款的催收和償還;另一方面,生源地助學貸款的政策扶持涉及人行、財政、稅務、教育等多個部門,農村信用社溝通難度較大,影響了扶持政策的落實。
二、促進生源地助學貸款發展的對策
1、加強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宣傳工作。
農村信用社要樹立新的營銷理念,把生源地助學貸款業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要通過電臺、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社會公眾了解助學貸款業務;在高考期間設置貸款咨詢服務臺,印制助學貸款政策宣傳手冊,使廣大學生和家長明白生源地助學貸款的辦理條件、操作流程。
2、積極落實各項扶持政策。
省學貸中心要協調財政部門及時按季將助學貸款的貼息資金和風險補償資金撥付農村信用社,同時,適當提高助學貸款的貼補利息,增強農村信用社的盈利水平,提高農村信用社的放貸積極性。
3、擴大貸款覆蓋面,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生源地助學貸款的發放對象不應局限于考入本省69所高校的學生,而應將考入全國范圍所有高校具有本省戶籍的貧困學生納入貸款資助范圍,使更多的貧困學生享受到該項政策的好處。同時,將目前的貸款最高額度從6000元提高到10000元以內,既包括學費貸款,又包括生活貸款,使貧困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4、建立健全助學貸款管理機制。
農村信用社要建立完善的生源地助學貸款發放流程,加強貸款管理,保持與高校的緊密聯系,及時了解、掌握學生在高校中的相關信息,實現資源信息共享。為鼓勵農村信用社積極發放助學貸款,可對助學貸款單獨建賬、單獨考核,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對生源地助學貸款一方面要擴大擔保人的范圍,另一方面
對家庭貧困難以找到合適擔保人的,要發放信用貸款。同時,為化解信貸風險,可嘗試引入貸款保險機制。
農村調研報告12
按照農業部下發的《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xx年陽光工程任務申報工作的通知》(農辦科[20xx]3號),按通知要求,抽調相關人員認真對集賢縣的農業及農村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農業農村人才的需求和機構等方面進行了調研,進行整理和分析,并形成報告。
(一)總體情況
集賢縣行政區劃面積2283.4平方公里,轄5鎮3鄉159個行政村和2個國營農場,總人口32萬,農業人口約18萬。集賢縣是全國產糧大縣、黑龍江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有“中國大豆浸油之鄉”的美譽,特色產業突出。我縣特色產業突出,堅持“園區引領、產業支撐”的發展思路,農產品精深加工、煤化工、經貿物流、新型能源、文化旅游5個產業快速發展。有糧食加工企業40多家,年加工能力500萬噸以上。年產原煤110萬噸以上,華本能源煤化工等項目正在引領煤炭產業由原煤生產向資源深度開發轉化;有各類專業市場40余個,集賢商貿城是全省十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全國文明市場,板子房瓜菜市場是全國最大的西瓜專業批發市場,物流園區、煤炭市場、糧食市場和三江農資批發市場市場繁榮有序,購銷兩旺。
(二)農村實用人才的結構情況
1、從年齡結構上看,41歲以上的共約有74680人,約占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的31.3%;40歲及以下的共約有116950人,約占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的60.7%。
2、從學歷結構上看,初中以下的共有37705人,約占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的24.6%;初中及以上的共有14234人,約占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的75.4%。
3、從性別結構上看,女性共有87482人,約占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的24.3%。
4、從行業分布情況上看,全縣共有鄉村管理人員443人,占實用人才總數的14.1%;生產能人共有1350人,約占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的60.3%,其中種植能手730人,養殖能手170人,林農120人,加工能手130人;經營能人共有368人,約占總數的12%;能工巧匠共有415人,約占總數的13.5%,其中技能帶動型人才226人,文體類人才189人。
(三)適應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結構。
(1)根據我縣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的需求,缺少開設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觀光和旅游農業、生態農業等專業;(2)根據我縣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要在保持以一產專業為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的專業設置,特別是要加大農業工程類專業比重,如農業機械化、農業電氣化等專業;
(3)根據我縣現農產品精深加工程度和質量檢測不高的現狀,要增加農產品精深加工與保鮮、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等專業;
(4)針對我縣是全國產糧大縣、黑龍江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要不斷加大農機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
(四)我縣農業農村實用人才需求情況預測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和現代農業發展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升級和農業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村實用人才需求量將越來越大,預測20xx來我縣農村實用人才需求量為4080人,其中農機服務人員:990人、種植業服務人員:600人、畜牧、漁業從業人員:250人、獸醫服務人員:160人、農業經營管理和農村社會管理人員:1660人、涉農企業及休閑農業從業人員:420人。
集賢縣農村勞動力轉移辦公室
農村調研報告13
一、基本情況
20xx年末,全區總人口243216人,其中:女性人口114148人,農村人口201875人。勞動人口139003人,其中:女勞動力6525人。全區外出務工人員41033人,留守婦女668人,占全區女勞動力的10.23%。
1、文化程度。大部分留守婦女文化偏低。調查顯示:初中及以下學歷的留守婦女589人,占88.1%;
高中學歷的67人,占10.2%;
中專以上學歷的12人,僅占1.7%。30歲以下的留守婦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較多,31-40歲的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較多,40歲以上的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較多。
2、年齡結構。留守婦女主要分布在30歲以上。30歲以下的留守婦女89人,占總數的13.3%左右,主要是因為生育、照顧幼小子女而暫時沒有出門打工;
30-39歲的317人,占總數的47.4%;
40歲以上的262人,占39.3%;
30-40歲的留守婦女是較為集中的年齡段,這一階段年齡的婦女上有日益年邁的父母,下有正在成長的孩子。
3、留守原因。調查顯示:家庭經濟狀況差,生活質量低的留守婦女有214人,占32%左右;
無就業技能,致富能力不強的有568人,占85.03%。大部分的留守婦女因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
需要她們留守家中照顧家庭、撫育孩子、照料農業生產是她們留守的客觀原因,雙重原因使得她們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態,這一現象在35歲以下的留守婦女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二、現狀及問題
1、勞動強度大,身體健康受損。調查顯示:身體狀況差的留守婦女有31人、身患疾病的有18人,占7.3%;
身體狀況一般的198人,占29.6%。她們既要承擔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還要照顧年邁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勞動強度很大,嚴重損害身體健康。勞動強度大幅增加,勞動時間明顯變長,留守婦女的體力大幅度透支。調查發現,大部分“留守婦女”每人需要獨立承擔將近5畝地左右的農業生產,而其中又有半數以上的婦女表示“難以獨自承擔農活”、“希望過上穩定的家庭生活”;
而那些身體不好的留守婦女,遇到的困難則更大。
2、精神負擔重,安全感下降。由于丈夫長年在外,留守婦女精神負擔明顯加重,安全感下降。主要表現:一是出現婚姻危機。留守婦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長期分居的留守婦女因為丈夫長期在他鄉打工,夫妻之間缺乏交流溝通,雙方相互猜疑,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虛,自我控制力不強,易受到不良現象和不法分子的誘惑,導致感情危機。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打工婚姻”離婚案呈上升趨勢,盡管留守婦女為家庭作出了許多犧牲,但是對于丈夫出門打工幾年不歸、移情別戀的情況,她們還是“欲語淚先流”。二是財產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男性勞動力外出后,農村只剩下老人、兒童和婦女,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致使農村治安防范力量減弱,使農村社會治安隱患增加,農村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現象增多,留守婦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70%的留守婦女面臨著巨大的生存的壓力和心理壓力,并且無人傾訴,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擔心丈夫,還害怕流言蜚語。
3、婆媳關系難處理,對子女疏于教育。自古以來,婆媳關系都不好處理,尤其在丈夫不在家的情況下,處理好婆媳關系更是難上加難。調查中我們發現多例存在婆媳關系沒有處理好導致家庭矛盾激化的現象。不少留守婦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較低,除了在經濟上、生活上能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無力在子女學習上、做人上給予有效教育與監管,只能聽之任之,只是希望子女別做違法的事。由于80%左右的留守婦女認為對子女的教育就是拿錢給他(她)們上學,只要他們在學校聽老師的話,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就行。有近50%的婦女幾乎從未同子女談過理想與抱負,有近65%的婦女不知道平時孩子在想什么、盼什么,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主要表現在吃飯穿衣上。調查還發現有的由于自身只有小學文化,子女上初中后不能對其進行輔導和監管,導致他們成天逃學迷失在網吧里。
三、對策與建議
留守婦女是目前農村最大的勞動力資源,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關系到家庭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針對留守婦女面臨的壓力和困難,需要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開展幫扶活動,形成合力,營造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密切配合,共同關愛留守婦女的社會氛圍。
1、高度重視,創造關愛留守婦女的良好環境。關愛農村留守人群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視,需要社會發揮各方優勢,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配合、共同推進。要提高思想認識,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關心的局面。要出臺相應的硬性幫扶政策和措施。如相關部門要深入基層傳授技術、以村為單位建立“農家書屋”、定期或巡回開展“三下鄉”活動、建立“婦女健康之家”、幫助有條件的農村婦女給予信貸扶持和項目扶持等。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婦女的思想道德素質。利用農閑時節或“三八”婦女節等,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豐富留守婦女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以“四區建設”為載體,以評選“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好鄰里”、“守法公民”、“五好文明家庭”等為抓手,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
大力宣傳知法、守法、做合法公民的重要意義;
引導婦女相信科學,反對迷信,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嚴厲打擊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犯罪活動,打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加強對留守婦女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大對《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宣傳教育,提高婦女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有志青年回鄉創業。要多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讓青壯年勞動力能實現在本地就業,從根本上解決勞動力大量外出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要拓寬農村致富渠道,制定優惠政策,動員和鼓勵外出務工青年積累經驗,更新觀念,幫扶他們回鄉創業,推動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加強留守婦女的技能培訓和資金扶持,鼓勵留守婦女自主創業。繼續大力加強婦女技術培訓,舉辦留守婦女技術培訓班,讓留守婦女懂得更多的農業生產技術,科學種田,科技致富,提高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
繼續創辦示范家長學校,深入開展“爭當合格父母,培養合格人才”活動,引導更多的家長特別是留守婦女為國教子、以德育人;
勞動、婦聯等部門要繼續堅持積極為留守婦女提供項目信息和致富門路,推廣科技含量高、輻射面廣、投資少見效快的增收致富項目;
要大力扶持留守婦女創業項目,在用地、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使其能夠敢創業、會創業、創成業。同時,政府要盡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在農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合理流轉土地,使農村留守婦女從繁重的土地勞務中解脫出來。
4、積極探索有特色的農村婦女互助組織,充分發揮婦女群體自身互幫互助的作用。在“政府支持,婦聯牽頭”的前提下,成立鄉鎮村農村婦女協會或農村婦女合作小組,“生產聯合互助組”以減輕勞動強度;
“生活聯合互助組”以互相關心實現情感上的訴求;
“文化活動聯合組”以共同分享娛樂等。同時,鼓勵她們利用協會或互助組織功能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親情之旅”、“鵲橋會”等夫妻親情互動活動,組織部分留守婦女與打工丈夫“零距離”相會,加強留守婦女夫妻之間的情感交流。
農村調研報告14
穩定土地承包關系 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土地問題是農民最大的民生問題,是農村發展的第一要務。依法推進農村土地確權頒證,保持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不變,既能推動土地要素市場化,也能充分實現土地的資產要素價值,有利于推動農村改革,更好地保障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一、****土地承包經營現狀
****作為全縣的農業大鎮,轄13個行政村137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30267人,其中農業人口28773人。1998年,****在一輪承包期限到期后全面開展了二輪土地承包經營工作,各村實行“動帳不動地,大穩定,小調整”的政策,簽訂了承包期限為30年的土地二輪承包合同,發放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穩定了土地承包關系。1998年實行二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時,涉及7063戶、27935人,耕地面積111509畝,其中:承包耕地104437畝、農戶自留地69畝、機動地283畝、四荒地6720畝,發放土地承包權證7063本,簽訂承包合同7063份。二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工作完成后,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給農民吃下了“定心丸”,消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二、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的情況看,農村土地承包總體形勢是好的,農民群眾是滿意的,但由于歷史原因及各村實際情況的差異,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
一是一、二輪農村土地承包時,承包期限相對較短,基礎工
作不扎實,導致后期管理問題突出。從****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的前期調研情況看,部分村社承包合同管理不規范,承包地塊面積不實,土地四至不清,空間位臵不明,登記表述不準,導致農村承包土地糾紛突出,調解難度增大。
二是部分農民擔心承包期滿后,會重新調整土地,在提高承包地地力方面不愿下太大功夫,投工投勞投資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積極性不高。同時,僅剩的13年承包期限,也讓投資者顧慮,直接影響到全鎮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目前,****家庭農場主主要通過承包村農林場這樣的集體土地進行經營,鮮有租賃大戶戶承包土地開展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
三是實施農村二輪土地承包后,國家長期堅持“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土地承包關系30年不變的政策,部分農戶由于家庭人口增加,“人多地少”矛盾比較突出。同時,部分農戶因為缺乏從業技能,外出務工和從事二、三產業的機會少,增加家庭收入的難度大。
三、對策及建議
新形勢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不變的政策,使農村有了穩定的基石,有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有利于農業增收、農民增效。
一是要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目前,****距30年二輪土地承包合同到期還有13年,這是完善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的最佳檔期。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的落地實施,可以有效地解決****各村不同程度存在的農戶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臵不明、登記薄不健全等問題。同時,通過確權登記頒證,利用現代科技,將農戶承包數據和資料實現信息化管理,既能打消農民將承包土地流轉后產生歸屬糾紛的擔憂,又為解決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提供最清晰、最原始的重要數據,為化解農村的這些矛盾提供最有效、最堅實的基礎。
二是要著力提高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水平。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為契機,在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不變的前提下,探索解決農戶承包地“細碎化”問題,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使分散經營的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穩定規模經營主體的經營預期,既有利于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的實施,推動高效節水農業的發展,又可以有效促進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生產效益。
三是要積極發展勞務經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賦予了農民更多的權利,也使部分農戶通過流轉等形式擺脫土地,外出務工。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加強勞務輸出信息的推介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服務,拓寬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渠道,積極發展勞務經濟,增加農戶的家庭收入。
農村調研報告15
【摘要】新時代重慶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出現了較多問題,比如教育公平性、教育質量、教育模式、生源減少、學校撤并等方面,這些問題都是目前重慶部分地區基礎教育情況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 重慶 ;農村;基礎教育; 改變; 新面貌
在這個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里,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將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解決好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問題,將成為衡量我國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目前,全市教育有21個縣級單位,每個縣級分布有村小、中心小學、初中、高中、進修校、職業中學等各類教育單位,教育單位覆蓋全面,總體情況良好。農村教育單位分布主要集中在村小、中心小學以及普通中學。
新時代面臨著更加復雜的情況,產生很多等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先進教育設備的缺乏、書本資源在部分地方比較缺乏。下面根據不同級別的農村學校進行一個分析。
①目前農村基礎教育中出現的現象
新的時代當下,出現了很多新的教育狀況,根據走訪和查閱資料可以發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
1. 農村教育設施落后,部分地方住房簡陋,安全性不是很好,需要改善。 2. 學生學習任務較重,作業量大,以理論性學習為主,缺乏運用知識的能
力,同時實踐活動較少,主要原因是部分學校擔心學生出現安全問題,從而一棒子打死,最終取消全部的課外活動,這個問題是中國教育的普遍現象,不僅僅在重慶基礎教育當中出現。
3. 家長對學校充滿信任,從而導致家庭教育缺乏,學校應該在家長會當中,
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達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
4. 課本內容設置還有不太合理的地方,比如部分習題過難,小學課本上有
所涉及初中知識;部分習題過偏,過怪。
5. 部分地方需要提高學生的道德法律水平,存在打架斗毆現象。 6. 課堂教學缺乏活力,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培養學生興趣的培養模式。 7. 小升初、中考給基礎教育帶來了比較大的壓力,導致教育模式機械化,
從而產生應試教育模式,學生學業較重,學校和家庭重分數、重排名的現象嚴重存在,最終倍感壓力的還是學生,這些導致基礎教育出現畸形發展并且容易導致學生厭學逃學。
8.部分地方師資較弱,電腦辦公化落后,部分老師缺乏制作WORD、EXCEL、
PPT的能力,導致教學模式單一。
9.部分地方教學班級過大,導致老師管理難度增加,從而對學生的關懷不
能達到相應水平。
10.體育教育力度不足,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學生課外活動安全教育不足,
應禁止拉幫結派、打架斗毆。
②重慶農村現階段教學的新發展
1.村小(不包括偏遠山區的個別例子)
村小是能體現農村實際教育情況的典型,幾乎所有農村的孩子都會上村小,大概在十年前,重慶農村大部分小學的設施非常簡陋,對外界了解的信息非常少,面對枯燥單一的教育模式,師資力量的缺乏,設備物資的短缺,使這部分孩子畢業后根本就跟不上這個社會的發展和同齡城市小學教育的步伐。但是近幾年,在政府對教育進行了大改革,改善了大部分農村小學的教學設施情況,基本上的村小配備了電腦,校園環境也得到了很多改善。并且,現階段的村小開設了更多有趣并且有用的課程,比如英語、自然科學等等,這讓農村孩子的知識面得到了擴寬。
2. 中心小學
中心小學一般集中在鄉鎮,在十多年前,中心小學一直是大多數農村孩子
夢想的天堂。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那時候的小學生很單純,就是想學習更多的知識,長大以后有所成就。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時代,在農村學生的眼里,中心小學絕對是擁有最先進的教學。最好的師資力量,最大最美的校園!現階段,農村孩子相對減少,并且很多家長都愿意花錢把孩子送進更好的學校接受教育,所以很多村小撤并,因此中心小學越來越靠近城市小學的進度,甚至有些中心小學還超越了少數城市小學。這對大多數農村鄉鎮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好的發展情況。
3.初中
初中現在基本集中在鄉鎮,農村幾乎很少有初中了,很多曾經的農村初中基本上都與鄉鎮初中合并,鄉鎮初中的教育條件、教學設施比起以前的農村初中肯定是要好很多的, 教學樓的安全性,教學設施的完備性,都是比較好的。但是比起城市中學的電子化教學,現在部分鄉鎮初中還是達不到,但是部分鄉鎮中學的方住房簡陋,安全性不是很好,需要改善。不過現在農村中學越來越少,部分家長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重點中學讀書,所以很多生源較少的農村初中都被撤并了。
③農村現階段基礎教育三大教育新問題
隨著“科教興國”的策略出臺,在新情況下怎么做到科教興國,科教新農,這是當前教育的研究重點。
1.留守兒童教育
重慶市一直是一個勞務輸出的大市,現在為止全市勞務輸出的人數是780萬,占了農村勞動力的53%,在西部來說比例算是高的。重慶是勞務輸出大市,這次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波及,從沿海返鄉的農民工應該說回來的人數還是不少,到12月底掌握的數據回到村里面的數據是47萬多,但是47萬改變不了780萬的整體數據,導致現階段重慶的留守兒童在130萬左右,因此產生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20xx年~20xx年數據)
隨著外出農民工增加,出現留守兒童,學生教育的關鍵環節家庭教育缺失,勢必導致學生素質、學習、健康出現問題,此時學生家庭教育出現空白,然而學校的教育卻沒有加強,廣大留守兒童的教育面臨著空前的難度。
【農村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調研報告04-04
農村調研報告范文12-12
農村財務調研報告11-23
農村走訪調研報告01-17
農村建房調研報告04-24
農村問題調研報告11-06
農村黨建調研報告11-06
農村個人調研報告11-14
農村問題的調研報告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