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機構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機構調研報告1
目前,我國總分支機構稅收征管所涉及的政策規定主要有:《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細則、《關于企業所屬機構間移送貨物征收增值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8]137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管理的通知》(國稅發[20xx]185號)、《關于納稅人以資金結算網絡方式收取貨款增值稅納稅地點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xx]802號)、《關于連鎖經營企業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20xx]1號)、《關于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xx〕28號)等。這些規范性文件雖然對總分支機構的納稅問題做出了具體規定,但由于總分支機構管理的復雜性,征納雙方容易發生爭議。本文通過對總分支機構征管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探討管理對策,并提出審計思路。
一、總分支機構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
1、納稅人稅法遵從意識不強自身重視程度不夠
主要表現有:
①不主動及時辦理稅務登記手續;
②辦理稅務登記后不申報納稅,或者雖申報納稅但申報信息不真實;
③一些總機構利用自身的財務人員或與稅務代理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合謀,針對稅收征管漏洞,為其總分支機構經營進行不合理的納稅籌劃,以達到少繳稅或不繳稅的目的;
④造假賬或者進行賬外經營,甚至由分支機構直接向購貨方收取貨款,并截流提成款,私設小金庫,直接造成稅款流失;
⑤不按規定提供“總機構已匯總納稅的證明”等。
2、稅務機關日常監管不力管理重視程度不夠
主要表現為:分支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忽視分支機構的稅源潛力,管戶人員缺位,日常監管措施薄弱,不能經常、有效地對分支機構實施實地巡查,對分支機構是否實際從事生產經營、是否存在涉稅異常變化等具體情況不清楚;而總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也難以全面掌握分支機構的真實經營狀況,管理上是“有心無力”。
3、征納稅雙方信息不對稱稅收管理處于被動地位
一是設立環節,分支機構遍布各地,是否按規定辦理稅務登記并納入屬地管理是分支機構稅源管理的薄弱環節。空掛、失蹤或下落不明的分支機構數量多,且“消亡”得比較隨意,管理部門對其缺乏約束、缺少制約,分支機構管理呈現隨意性。尤其是在異地設立生產車間而不辦理證照登記的分支機構“黑戶”更是難于控管。
二是經營環節,稅務機關難以掌握納稅人異地移送貨物的真實經營情況,在信息掌握不全面的情況下,難以區分判斷,進而確定其銷售收入的真實性。
三是注銷環節,一些“掛名”的分支機構,其與總機構間是“松散型”聯系,總機構松散管理甚至是不進行管理,這些分支機構是否建賬、納稅、購票等,總機構均不過問。部分分支機構在申請辦理注銷稅務登記時,自身不建賬,帶來管理上的漏洞。
4、稅法尚待進一步明確稅收管理缺乏有效措施
一是對分支機構資料管理缺乏明確規定。二是對分支機構的具體問題難以有效掌管。主要包括分支機構資金物流的真實狀況、總分支機構間轉移流轉稅稅負、控制所得稅稅負問題等。三是對分支機構提供的匯總納稅證明亟須進一步加強管理。現行的匯總納稅證明填寫的項目較少、內容不多,不能提供稅收征管所須的足夠信息。對匯總納稅證明的真偽情況,也有必要采取措施予以核實。
5、缺乏有效信息共享機制部門協調不力
一是目前使用的稅收征管軟件還難以對征管信息進行全面處理;二是國稅與地稅之間、總分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之間、稅務與銀行海關工商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尚未建立,無法及時有效互通信息,致使稅務機關對納稅人收支狀況、納稅申報真實程度的監控非常有限,對異地信息更是難以準確掌握。
二、征管對策及建議
1、完善現有稅收法律體系
明確分支機構的管理辦法,對不同核算方式,本地或異地的分支機構和總機構,應向所在地稅務機關提供何種相關情況證明資料,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及征管辦法;建議對分支機構為小規模納稅人時適用何種征收率、分支機構獲得一般納稅人資格后的建賬要求、經營地稅務機關的稅收管轄權、總分支機構來往費用的判斷(可要求總機構提供有關來往費用證明)、無法提供匯總納稅證明的分支機構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方法等政策進行明確以方便操作。
2、健全主管稅務機關的管理機制
一是抓好稅務登記環節。應由總機構出具同意設立分支機構的詳細資料,使分支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能夠掌握總公司的投資情況、生產經營范圍、經營期限、產品及服務項目等情況,特別是對分支機構的業務開展情況和賬務往來更能清楚了解。二是嚴格執行納稅申報制度。分支機構必須在期限內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并報送資料,在經營地納稅。三是加強對發票的管理。分支機構需加強發票管理,建立發票的購買、使用、結存、報繳制度,責任到人,并定期檢查使用情況。
3、加強與工商部門的協調聯系
稅務部門應定期到工商部門了解企業設立分支機構的情況,及時掌握所轄責任區內戶籍變動情況,對新辦分支機構及時納入稅務管理范圍,對吊銷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及時注銷稅務登記,做到“管戶清”。
4、建立總分支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協調機制
一是明確分支機構在向總機構申請匯總證明時,由分支機構稅務機關對分支機構的經費開支、費用分攤等影響利潤的因素進行認真審查,簽署意見,出具有關收入數據申報情況的證明,以利于總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開展匯算工作;再由總機構據以開具所得稅匯總納稅證明。
二是明確分支機構不能提供證明的,在責令限改期滿后,由分支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予以征稅,并且其交納的稅款不得在總機構匯總報稅時抵減。
三是增加總機構納稅匯總證明的填寫內容,以利于分支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開展日常的征管工作。
四是建立總機構責任連帶追究機制。對分支機構未按規定履行稅收義務的,當然應由總機構承擔責任,可以考慮由總機構所在地稅務機依據分支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提供的合乎法定程序、法定依據、違章事實清楚的處理、處罰決定對總機構實施處理、處罰,并將結果反饋給分支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
三、對總分支機構跨區域審計的思路
1、建立有效的跨區域聯合審計的稅收管理模式
開展聯合稅務審計工作能加強稅務部門內部橫向和縱向的聯合,規范稅務機關間的協作配合,使稅務審計人員開拓思路、提升質效。實行跨區域聯合稅務審計,應建立聯合稅務審計領導小組,在工作上實行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一選戶、統一審計、分別處理的“四統一分”原則,強化內部管理與協作,以有效遏制多頭下戶現象,降低納稅遵從成本,提高納稅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2、改變跨區域聯合審計總分機構同步開展的方法
在統一審計所屬時間的基礎上,實行先總后分或先分后總的審計安排,其要點是將已審計的總(分)機構的案頭審計報告、案頭審計底稿、預繳所得稅涉及的經營收入、職工工資和資產總額三個因素及其確定的分攤比例等資料,報省(市)局審核同意后,轉分(總)機構所在地稅務機構開展下一步審計,從而有利于總、分支機構稅務機關的協作配合、信息共享,有助于把握稅收政策和審計口徑的一致性。
在對象選取上,以所得稅匯算清繳信息數據為依托,兼顧行業分類、經營規模、虧損盈利等情況,結合日常征管工作中發現的疑點問題,重點挑選收入額較大、但稅負偏低的企業,或者在近2—3年期間銷售收入不穩定的企業,或者因違反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而被處罰過的企業作為稅務審計對象。
具體實施時,可以分成三個層次實施:第一層次是省局安排審計企業;第二層次是市局安排審計企業;第三層次是簡易審計企業。第一、第二層次嚴格按照《稅務審計規程》的程序與要求規范實施審計,第三層次采用簡易辦法靈活實施審計。
3、針對重點環節實施聯合審計
一是針對稅務登記環節,重點審計有關總機構出具同意設立分支機構的詳細資料,掌握總公司的投資情況、生產經營范圍、經營期限、產品及服務項目等情況,掌握分支機構的業務開展情況,掌握總分機構的賬務往來與資金往來情況。
二是針對納稅申報環節,重點審計總分支機構的納稅申報情況,主要關注申報資料是否齊全、申報的項目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邏輯關系、是否涉及納稅調整等,尤其是繳納稅款數額較大、連續虧損、歷年檢查中問題較多、財務管理混亂的總分支機構列入審計重點對象。
三是針對發票管理環節,重點審計總分支機構發票購買、使用、結存、報繳各環節情況。審計實務中應關注發票來源是否合法、票據扣除是否符合稅法規定等,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發票管理疏松、混亂的狀況。
四是針對稅務注銷環節,重點審計分支機構在注銷時,其資產清算決議、存貨的除了、有關稅款憑證是否結清、清算公告、以前年度審計報告等情況。
五是針對跨省市總分機構,重點審計總分機構的經營收入、職工工資和資產總額三個因素,及其所確定的分攤所得稅款的比例系數。可以審核《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分配表》、審核所備案的總機構信息、上級機構、下屬分支機構信息及分支機構注銷情況等信息。
機構調研報告2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市個體診所成為我市建立多層次新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規模小、數量多、設立分散、情況復雜,管理難度較大。截止目前,全市個體診所已有近300家,主要集中在市中區和滕州市城區街道,為城區居民提供了基本的醫療服務,近幾年,經過對醫療市場的整治和規范,個體診所在醫療安全、醫療質量、醫療環境上有了明
顯的改善,特別是經過實施醫療機構監督量化分級以來,部分個體診所的軟硬件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20xx年開始,我們國家組織了幾次大型的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今年省里又針對性的開展了一級以下醫療機構專項整治活動,通過檢查結果看,我市民營個體醫療機構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影響和制約了個體診所的健康發展,下面我結合日常的檢查情況,對個體診所存在的問題做簡要分析:
一、人員執業、地址變更問題
(法律規定)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執業醫師法第十七條:醫師變更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等注冊事項的,應當到準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辦理變更注冊手續。執業醫師法第三十條:執業助理醫師應當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其執業類別執業。《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醫療機構不得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
從目前我市檢查的情況看,有近10%的診所不是開業申請人在執業,而聘任的人員多數沒有辦理醫師變更注冊。有的診所有醫師沒護士、有的有護士沒醫師,個別診所甚至是護士現場執業,近期,市監督所對一家診所進行了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就是因為沒有坐診醫生,由護士進行現場執業,導致患者延誤病情死亡。這樣的事例不少,由于人員執業導致的醫療糾紛在我市屢屢出現。關于診所聘用人員行醫問題,衛生部有專門的司法解釋:第沒有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護士執業證書的人員和已取得證書未進行變更注冊的人員都視為非衛生技術人員。一部分執業人員未及時到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變更注冊。關于診所擅自變更執業地點問題,衛生行政部門頒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時候,已經對診所進行了核準登記,核定了診療科目和執業地點,不是隨便可以變更的,變更要首先進行申請,經批準后方可變更。今年,我們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5家診所擅自變更了執業地點,均進行了行政處罰。
二、超范圍執業和夸大宣傳問題
(法律規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醫療機構必須按照核準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診療活動超出登記范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3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六條醫療廣告內容僅限于以下項目(一)醫療機構第一名稱;(二)醫療機構地址;(三)所有制形式;(四)醫療機構類別;(五)診療科目;(六)床位數;(七)接診時間;(八)聯系電話。
根據檢查情況,多數診所能基本按照核準科目開展診療活動,但是有個別診所存在超范圍執業情況,有的內科診所公然宣傳治療婦科、外科、皮膚科、兒科等疾病,目前,我市審批的診所中除內科、中醫、口腔診所外,只審批了1家美容診所和1家皮膚科診所。檢查發現有個別診所甚至違法開展婦科手術、放環、取環、流產輸卵管結扎術、早期終止妊娠術等項目。關于夸大宣傳的問題,個體診所在媒體發布醫療廣告的現象比較少,但是個別診所通過散發小廣告,門頭廣告牌宣傳的現象很普遍,多數有內容違規,新《醫療廣告管理辦法》修訂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明確了醫療廣告發布前的審查制度,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對廣告內容進行成品審查,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后方可發布。二是限制了醫療廣告內容,限于醫療機構第一名稱、醫療機構地址、所有制形式、醫療機構類別、診療科目、床位數、接診時間、聯系電話等8項內容;同時,規定醫療廣告不得出現以下八項內容,即涉及醫療技術、診療方法、疾病名稱、藥物的;保證治愈或者隱含保證治愈的;宣傳治愈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的;淫穢、迷信、荒誕的;貶低他人的;利用患者、衛生技術人員、醫學教育科研機構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社團、組織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并規定禁止利用新聞形式、醫療資訊服務類專題節(欄)目發布或變相發布醫療廣告。
三、消毒、隔離技術規范問題
(法律規定)《消毒管理辦法》第四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消毒管理組織,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定期開展消
機構調研報告3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服務需求日漸增多,老年人托養營利機構發展迅速,形成了新興的“朝陽產業”。在滿足群眾服務需求的同時,部分營利性托老機構也因經營不規范、誠信缺失、監管缺位而引發諸多消費投訴。今年以來,市工商局共受理該類投訴案件占整體消費投訴案件的18%,成為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投訴類型之一。針對這一問題,該局組織人員開展了專題調研,深入了解營利性托老機構違法經營的表現及原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部分監管建議。
一、老年人托養營利機構經營存在的問題。
(一)無證照經營現象多,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營利性養老機構在市場準入登記中,需要經過公安、民政、消防、衛生、工商等多個主管部門審批。近年來,由于主管部門對民營養老機構在場所、衛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審核條件越來越嚴,準入門檻不斷提升,許多經營者無法獲得前置許可,工商部門無法核發營業執照,使得該類經營機構多數長期處于無照經營狀態。此外,托養營利機構大多為臨時設立的,基礎設施差:一是配套設施不齊全,經營者租賃簡陋房屋、安設幾個床位便開始經營,場所設施大多比較陳舊,衛生、醫療、消防條件及相關設施配備很難達到行業要求標準,安全隱患較大。二是人員培訓不到位,業務素質低。老年人托養營利機構護理員整體素質呈現三低狀態:文化水平低、收入低、管理水平低。大部分護理員是40—50歲的下崗人員,不僅沒有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也缺少相應的護理經驗。
(二)托養場所隱蔽性強,執法巡查監管難。一是多數老年人托養營利機構屬于租房經營,隨著房價近幾年的快速上漲,為了降低經營成本,該類經營機構逐漸出現郊區化的趨勢,特別是違規經營業戶,他們定期更換經營場所,與監管人員開展長期“游擊戰”。二是老年人托養營利機構多數租用居民樓或自然村民房,與普通居民混住在一起,藏身于城市小區或農村,無明顯的經營門頭標志。工商執法人員在巡查中較難發現,同時基于執法權限,無法進入居民住宅內檢查,給調查取證、案件查處造成較大困難。
(三)合同內容不夠規范,存在條款侵權問題。目前,私營托老機構行業還未推行統一格式合同,不同的經營者自擬的合同格式不同,相關內容中存在較多霸王條款、免責約定等。如,部分養老協議書中的附加條款約定,老人入住公寓期間,自主走失、跌傷等院方不負責任。還有部分合同在正文條款中約定,老人自行飲食時噎住造成意外等情況,院方僅負通知家屬的義務。
(四)虛假宣傳現象嚴重,引發較多消費投訴。當前,部分私營老年人托養機構為了招收更多托養人員,違規發布大量宣傳廣告,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私營營利性養老機構冒充公辦養老機構。部分個人經營的營利性養老機構,為吸引老人入住,在民政部門備案“非營利性機構”,對外宣傳是公辦養老機構,實為個人營利性經營。利用“公辦”、“非營利”等字眼騙取老人家屬的信任,逃避工商部門的監管。二是無照機構冒充有照機構。在巡查中發現,由于審批程序不嚴,部分無照經營機構拿不出民政部門的《社會福利執業許可證》或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卻能夠出示消防或衛生等部分頒發的許可證明,涉嫌欺騙托養老人和家屬的行為。三是虛假宣傳使消費者受騙。部分營利性養老機構通過報紙、電視廣告等夸大實有的設施條件水平,或虛稱服務人員具有高級“職業護理”、“醫師資格”等資格,但事實上多數機構缺少正規的執業醫師和具有健康證明的防護人員。由于設施、人員的名不副實,老人的安全衛生條件存在隱患,對于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不足,極易造成事故。
(五)涉及多個部門管轄,存在監管缺位問題。一是監管界限模糊。營利性養老機構的審批登記涉及民政、工商、公安、消防等多個部門,監管職權界限模糊。目前,該類養老機構運營尚無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和取締機制,形成監管“真空”地帶。以工商部門為例,在接到群眾投訴后,工商部門只能借助《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或《商標廣告法》以擦邊球的形式進行監管,或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調解查處。具體監管細則和職權責任方面的空白,使得相關部門采取觀望狀態,“不去管”、“不敢管”不僅不利于養老行業的整體發展,更對政府部門的公信力造成損害。二是執法人員被動執法。由于對該類投訴、案件接觸少,法律法規方面了解不足,工商執法人員普遍沒有形成監管意識。在監管過程中,大多是出現相關投訴,然后執法人員去調查處理,監管預防意識和預控手段不足。
二、老年人托養營利機構違法問題的原因
(一)托養老人防范意識薄弱。多數托養老人及家屬對托養機構的消防安全、衛生條件、人員素質、服務水平等“軟條件”考查不足,對經營者資質、宣傳真實性考慮較少。同時,由于缺乏對相關專業知識的了解,許多普通群眾對私營托養機構的性質不確定,無法明確托養前要查看經營者的相關資格證件,部分托養機構在民政部門備案“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對外聲稱“公辦福利養老機構”,利用公辦養老機構條件好、管理規范、信譽度高等特征,騙取托養人員及家屬的信任,并逃避了工商部門的監管。
(二)缺少統一行業規范標準。目前,養老機構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服務規范和監督體系跟進的速度較慢,缺少健全的行業自律組織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多數經營者各自為政,床位費、護理費、餐費等相關收費標準均由經營者自行決定,同時管理標準、護理標準、公寓房屋設計標準以及管理和服務人員的選用標準都不統一。今年以來,該局受理的涉及養老機構投訴案件中,55%的糾紛因價格問題和服務質量引發。同時,由于相關服務項目缺少統一標準,工商部門在處理消費投訴過程中僅能按照合理原則調解,工作存在較大的被動性。
(三)法規不健全,主動介入監管少。目前,尚無具體的全國性法律、法規對營利性養老機構監管職權和實施細則予以明確規定,給予法定職權,對于住宅內不法經營工商部門無權進入調查,因此工商部門在監管過程存在法規依據缺乏、取證困難的現狀。監管能動性不足,一定程度上縱容經營主體違法經營。同時,在基層執法人員中,執法人員普遍存在認識不足問題,對營利性托養機構與福利性公立養老機構鑒定不清,缺乏積極介入監管的主動性。
(四)相關部門未形成監管合力。一是相關部門審批不嚴。民政部門在監管中存在缺位。當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在民政部門進行登記管理,營利性養老機構由工商部門登記發照。由于種種原因,經常出現營利性養老機構冒充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進行備案登記,使經營者逃避工商部門監管。二是各部門職責推諉。民政、消防、公安、衛生等部門,在監管過程中多實行縱向分段監管。如工商部門只對經營范圍和主體資格進行檢查,消防、衛生等部門在巡察時只檢查各自證照情況,對于非本部門職責監管的違法行為卻不予理會,缺乏橫向連貫的監管協作機制,形成各部門多頭檢查卻都管不好的尷尬局面。三是部門信息流通不暢。目前各監管部門尚未形成暢通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和溝通平臺,部門存在信息共享障礙,對于違法經營行為的處理上常常出現個別部門單打獨斗,未形成合力,整治效果往往突出某一特定環節,缺乏整體性、體系化的綜合規范。此外由于信息的有序交流跟不上,監管部門缺乏有效地預警會商機制,因此對于營利性養老機構違法經營的預防效果較差。
三、加強老年人托養營利機構監管的建議
(一)規范養老服務合同文本。針對當前老年人托養營利機構存在的違規問題,要積極聯合民政部門,共同出臺《營利性養老機構協議書》,進一步科學界定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和消費者各自的權利義務,對機構環境、服務類別、方式、期限、標準和費用做出詳細的規定,并對養老服務工作中出現的合同糾紛處理、事故責任追究、老人身體損害賠償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在所有從事營利性養老服務的機構中予以推廣使用。
(二)構建監管信息公共平臺。在“紅盾信息網”構建營利性養老機構信息平臺,建立四項機制。一是信息收集機制。通過與監管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信息交流會”等形式,進一步強化信息共享,全面整理公安、消防、衛生、民政、工商等各部門的審批信息,并將所有的屬于工商部門監管的養老機構情況在信息網上公示,根據登記信息將現有機構劃分為“已辦照”和“未辦照”兩大類,廣大群眾可以通過登陸網站,切實了解每個營利性養老機構成立中的各環節許可審批情況,選擇規范的機構托養老人。二是信息分析機制。由辦公室、調研室、消協、紀檢等部門每月開展“信息分析聯席會議”,對采集的信息進行預警分析,并將分析結果提供給機關負責人和相關監管部門,為決策和職能部門前置預防提供信息參考。三是信息發布機制。將工商部門采集、分析的數據、預警信息在網站上進行公示,不定期更新,暢通信息內外溝通渠道,增強公眾信息認知,彌補機構和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四是公共投訴受理機制。在網絡平臺上設立投訴信箱,受理消費者投訴,消保科、消協等部門實行“三工作日回復制”,根據舉報的信息,開展實地核查,屬于工商監管范圍的及時查處,不屬于工商職責范圍的積極提供救濟渠道,主動為職能部門提供線索,及時為消費者排憂解難。通過四項機制,構建信息查詢、投訴受理、市場預警、日常監督四位一體的營利養老機構信息網絡平臺。
(三)強化虛假養老廣告監管。市局商廣科在廣告登記備案時嚴格審查廣告用語,對用語中出現的榮譽、資質等信息認真核實,嚴把廣告許可核審關。轄區工商所要加大巡查力度,重點查處未經許可擅自發布戶外廣告和印刷品廣告、廣告用語不規范等行為,對轄區養老廣告進行嚴抓細管。消保科、消協等部門要繼續推進“會議一站”進社區、下基層活動。選拔責任心強、知識水平高的群眾作為廣告監管員,在養老機構經營場所設立投訴電話,暢通申訴舉報渠道,落實24小時舉報電話值班制度,對投訴迅速回應,及時查處。形成上下聯動、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廣告監管體系。
(四)培育龍頭養老服務企業。重點培育一批優秀品牌營利性養老服務企業,以帶動和提升養老服務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積極引導養老服務企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和網絡,豐富服務項目,推進多元化、規模化發展。主動協調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資金、規劃、床位補貼、運營補貼等方面給予幫助,指導相關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幫助養老服務企業爭創馳名、著名商標,優化服務,打造地方養老企業龍頭品牌,實現以點帶面試發展。
(五)強化多方位聯動協作。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建立多部門協作監管機制,加強對違法營利性養老機構的動態監控。一是加強宣傳。結合民政、工商、衛生、公安職責,在日常工作中強化全面宣傳引導,通過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介紹托養老人應注意的情況,引導廣大養老機構規范經營。二是交流寫作。定期與社區負責人、村委會的進行溝通,了解轄區內營利性養老機構發展狀況。構建多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及時交流在巡查中發現的最新違法情況,在政府的統一協調下,開展聯合執法,從各個環節進行規范。三是立體監督。除在紅盾信息網開設投訴受理專欄,結合“一會兩站”進社區、下基層活動,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公布舉報電話、落實投訴舉報獎勵機制,請社區或村委會負責人擔任“義務觀察員”構建部門、網絡、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監督網絡。
(六)行業協會構建長效機制。工商部門主動牽頭協調地方黨委政府、民政部門成立聯系會議制度,積極協助民政部門構建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建立健全養老服務就業及從業人員的配套服務體系,開展養老服務人員職業技能鑒定,規范行業準入制度,對養老機構服務各項標準統一規范,定期開展服務人員培訓,加強巡查監管,全面落實人員持證上崗。同時,利用行業協會推行行業自律,加強營利性養老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構建該類機構“行業協會誠信星級評定”機制,在全社會營造一個有利于養老服務企業長遠發展的良好環境。
機構調研報告4
隨著農村稅費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鄉鎮的職能應由行政命令型,向經濟服務型轉變,實現小政府、大服務的格局。鄉鎮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主要面對著廣大農村,直接服務于農民,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完成,鄉鎮的主要工作應放在搞好農村經濟、文明建設,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上來。
一是要圍繞農民增收,搞好服務。幫助農民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向農民推廣農技、農機等技術服務,傳授科學的田間管理知識。
二是要加強農村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村要發展離不開教育,只有教育發展了,農民的素質就會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場信息,科學種田,農業就會增產,農民就能增收,這樣才能使農民真正脫貧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強社會治安管理。每個鄉鎮地域都比較廣闊,人員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為了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必須加強社會治安管理。要經常深入到鄉鎮進行普法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制觀念。
四是要加強計劃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質,少生優生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因而計劃生育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來隨著農民外出工的增多給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再上傳統的人口觀念“兒孫滿堂”、“養兒留根”的落后思想,扭轉這一傳統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加大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力度。
五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保護好農村這塊政治陣地和文化陣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養,杜絕邪惡,自覺去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促使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鄉鎮要經常深入基層發展黨員,增強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六是加強防災救災體系建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農民還不能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制約,遇到天災人禍,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防災救災應急體系。如我縣的“110”地震。六是加強衛生防預體系建設。全縣85%的人口分布在鄉鎮,居住分散,醫療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缺,遇到大的疫情就很難應服。如“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就是一個例子。因此加強農村衛生防預體建設就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取消農業稅后,鄉鎮政府的職能主要體現在上述六個方面,工作方式以主動為農民服務為主,減少了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農業稅取消后,鄉鎮干部從催糧要款等與農民有直接沖突的關系中擺脫出來,變為積極為農民提供各項服務,逐漸改善鄉鎮與農民的關系。農民對鄉鎮所做的工作會認可的滿意的。
取消農業稅后,鄉鎮的工作是減少了,但收取農業稅只是階段性工作,其它工作需常抓不懈。而且鄉鎮還承擔這年度性或階段性工作如禁牧、鄉鄉通油路工程、農田建設等工作需要鄉鎮抽調大量人員來完成。根據鄉鎮的主要職能和實際工作量,現有行政、事業機構設置和上次市縣級機構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取消農業稅后,鄉鎮應保留農業技術、計劃生育、文化廣播、衛生等公益性事業單位。
機構調研報告5
您好!我們是寧波大學大學法學院的學生,隨著中國人口年齡老齡化,養老問題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進一步了解養老問題的關鍵,我們正在做寧波地區地區城市社會養老問題的研究,特制定此調查問卷,共有18道問題,大約需要花費您8分鐘時間。本次采用匿名調查,內容保密,僅作科學研究,請您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如實填寫,在此對您在百忙之中對此問卷進行的解答表示由衷的感謝!
1、您的機構的名稱:
2、您的機構是()
3、a養老院b敬老院c老年公寓d其他
4、您的機構的性質()
a完全民營b公辦民營c公私合營d其他
5、您的機構的地理位置:
6、您的機構接收老人有何限制條件?()a是b否
有哪些:
7、您的機構的床位數()長期入住的老人數()
您認為對床位的需求是()
a供不應求b供需相當c供低于求
8、您認為老人選擇貴機構的主要原因是:
9、養老院的收費標準:
9、您的機構的硬件設施
(1)土地面積()土地產權期限()
是否有獨立的醫療服務機構:()a是b否
提供哪些醫療服務:()a一般的感冒等小病b定期的醫療檢查
c嚴重的病
其他:
相對于社會的醫院,養老院內部的醫療機構的藥品的費用如何:()a相同b略低c高
政府對您的醫療機構是否有補助:()a是b否
表現為何種形式:
(3)基礎設施有哪些:
10、您的機構的軟件設施
(1)是否有綠色通道()a是b否
(2)您的養老院是否為老人提供精神文化服務()a是b否
有哪些:
11、您的機構運營狀況如何()
a盈利較好b略有盈余c收支相抵d運營艱難
12、您的機構的經營管理存在哪些問題()
a資金運營困難b服務人員隊伍不穩定c服務人員質量較低
d老人不積極配合
其他:
13、您們是否注重向社會大眾宣傳自己的養老機構()a是b否通過何種方式:
主要針對的范圍:
14政府是否對您的機構進行監督管理()a是b否
采取何種方式:
主要由政府的那個部門管理:
15、政府平常對您的機構是否有政策性支持()a是b否
主要采取何種方式:
16、相對于本地區的公辦養老機構,您的機構具有哪些劣勢()
a政府的資金、政策性支持不平等
b、自身的經營管理情況略有欠缺
c、老人傾向性選擇公辦養老機構
d、其他:
17、相比于公辦養老機構,您的機構具有哪些優勢:
18、為了使得養老院更好地發展,您覺得國家社會應該再做些什么呢?(可以從政策、法律、財政等方面進行闡述)。
政策:
法律:
財政:
其它:
十分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接受我們的調查,向你表示由衷的謝意!
機構調研報告6
農村醫療機構的藥品監管是我們日常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廣大農民用藥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在藥品監管實踐中,農村醫療院所的藥事管理十分薄弱,藥品抽驗不合格率明顯高于縣內藥品經營企業,而且也是假劣藥品的多發區,因違法違規行為被查處的案件也居高不下,這既是我們藥品監管工作的重點,也是藥事管理研究的熱點問題。筆者根據幾年的藥品
監管工作實踐,就農村醫療機構藥品監管的難點及對策談一些看法和體會。
一、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現狀與分析
我縣現有鄉鎮衛生院23家,村級衛生所及個體診所316家。分布在農村16個鄉鎮和187個自然村。由于受地方經濟的影響,這些鄉鎮衛生院、村級診所以及個體診所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有的甚致職工都開不出工資,而且硬件設施極度匱乏,處于維持現狀。在這種情況下,農村醫療機構的藥事管理難以達到政府和百姓的要求,也給我們藥品監管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首先,農村醫療機構的藥事管理功能達不到要求。由于鄉鎮醫療機構受規模、人員所限,在藥事管理上藥房人員缺少,有的還不夠從事藥房管理的資質條件,還有的是資質能力偏低,對藥品的養護、評價、配制和分發以及特殊藥品管理的知識還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以致造成藥事管理功能不全,只能維持簡單的藥事管理職責。第二,藥學技術人員中非藥學專業人員占有一定比例,學歷普通較低,業務素質不高,有的藥房人員身兼數職。這種情況在農村醫療機構表現的尤為突出。第三,藥事管理制度不健全。藥事管理的好壞有賴于科學、健全的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農村醫療機構的藥事管理制度建設大多沒有擺上日程,個別基層醫療機構的藥事管理制度事實上處于可有可無狀態,既缺乏外部的壓力,又缺少內部激勵的動力,就連《藥品管理法》明確規定的“進貨檢查驗收制度”,“藥品保管制度”等由于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在相當一部分農村醫療機構中得不到落實,給藥品的安全使用帶來了隱患。第四,藥事管理水平較低。在日常監管中,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水平明顯低于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和藥品經營企業。農村醫療機構涉藥人員的技術水準、法律意識和質量意識普遍較低。醫院往往只重視藥品的進出數量管理,注重藥品的經濟收益,忽視藥品的質量管理,而且對藥房、藥庫及設施的投入比較少,很多農村醫療機構的藥房,藥庫硬件還不如普通的藥店,制度和軟件建設更是處于低層次狀態,不能適應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的基本要求。第五、藥品養護和貯存設施條件較差,農村醫療機構的藥品貯存設施可以用“簡陋”二字來形容。一是藥庫藥房條件差,既無隔熱裝置,室內也無空調,窗簾、排氣扇,及防鼠裝置等設施,藥品直接與地面或墻壁接觸,在潮濕多雨的季節極易吸潮霉變。有些醫療機構,特別是村衛生所和個體診所,各種藥品隨意擺放,未按要求進行分類,極易混淆;二是陰涼庫缺乏。全縣80%的醫療機構沒有設置陰涼庫,有陰涼庫的其面積與用藥規模不相適應,空調長期關閉,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三是冷藏設備不齊全,只有鄉鎮以上醫療機構配有冰箱,95%的村級醫療機構沒有冰箱,有冰箱的也是和家庭混用。一些需要冷藏的藥品如胎盤注射液等也在常溫下存放。鄉鎮以上醫療機構的冰箱不是不使用就是不夠用,冰箱未起到應有作用;四是中藥貯存器皿簡陋。用紙箱、竹簍、麻袋盛裝中藥現象普遍,造成中藥飲片發生吸潮霉變;五是溫度計配備不全,多數醫療機構沒配備溫度計,有的配備了溫度計,也無記錄,溫濕度超過規定范圍時,也不采取任何措施,溫濕度調控成為一名空話;六是一些醫療機構缺少烘干、熏蒸等中藥養護設施;七是藥品出庫不按先進先出的原則操作,隨意性大,導致經營發現過期失效藥品。第六,藥品采購渠道不正規,質量隱患大,由于沒有制度的約束,加之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一些醫療單位愿冒著被查處的風險向無證經營者采購藥品,尤其是農村個體診所,藥品采購渠道比較混亂。而無證經營者提供的藥品來源復雜,加上儲存和養護條件差,沒有相應的藥品質量保證措施,因此藥品質量難以保證,安全隱患大。又因購進藥品無質量驗收制度也不進行驗收,一旦藥品出現質量問題,難以追根溯源。
二、造成現狀的根本原因
造成農村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相對混亂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法規不夠完善。《藥品管理法》和《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對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未按照規定實施gsp的,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而時醫療機構取得用藥資格與藥品經營企業的準入條件卻不同,醫療機構使用(其實質就是經營)藥品只要由衛生行政部門許可,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就可用藥,且用藥范圍廣,并可以合用三類醫療器械。雖然《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對申請醫療機構執業登記有關設施、設備、專業衛生技術人員及規章制度有相應要求,但沒有具體的詳細規定,所以衛生行政部門
在核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前,很少組織現場驗收,而辦藥店,則要求法人代表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同時還要有2名藥師以上職稱的技術人員,并且必須通過gsp認證。另外,一般零售藥店要取得三類醫療器械的經營資格,必須要有2名主管藥師以上職稱的藥學技術人員。因此,在農村申辦藥店的人少,而申辦個體診所的人卻很多。另外,法律法規對醫療機構用藥范圍
規定的不明確。《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暫行)第27條規定:“城鎮中的個體行醫人員和個體診所不得設置藥房,不得從事藥品購銷活動。而現實中城鎮個體行醫人員和個體診所普遍設置了藥房。雖然有關解釋明確了城鎮和鄉村的區別,但是藥房和藥柜怎么區別,法律法規都沒有明確規定,因而對違反第27條該如何進行處罰現實中難以操作。
2、不重視藥品管理,設施設備投入不夠。農村醫療機構歷來只注重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和醫療技術的提高,對藥品管理只抱應付態度。一方面,有些醫療機構認為,醫療水平及聲譽的提升完全依賴于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與醫務人員醫療技術的提高,而藥品的管理對此沒有明顯的直接影響。特別是鄉鎮一級衛生院資金本來就很緊缺,在藥品管理方面投入不如在醫療設備上投入經濟效益來得快。鄉鎮醫療機構買一臺空調,一年下來電費要好幾千,而保存的藥品價值也不過幾百元,經濟上很不劃算。村級衛生所需要在陰涼和冷藏條件下保存的藥品價格有的只有幾元,即使被藥監部門查獲,處罰金額也比需要的投入少得多;另一方面,有些人把藥劑科看作是輔助科室,在資金技術上投入明顯不足;再者,從現實中看,醫療機構使用藥品(既使使用假劣藥品)導致的糾紛遠遠少于其他醫療事故導致的糾紛。以上是直接導致醫療機構對藥品的管理不夠重視,設施設備投入不足的主要因素。另外農村醫療機構對藥品從業人員培訓不重視。每年除藥監部門對藥劑人員進行有限的一、二次培訓外,很少組織對藥劑人員進行藥學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培訓,從而導致了藥劑人員專業知識和藥品管理知識不足,整體素質偏低,有些藥學技術人員缺乏敬業精神和必要的職業道德修養。
3、我們還存在監管力度還不夠問題。由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成立時間短、人員少、資金不足,執法裝備落后,從而影響監管覆蓋面。**縣現有鄉鎮衛生院23個,村級診所187個,個體診所316個,分布比較分散,每年監督檢查頻次達不到兩次,這也是造成監管不到位的一個客觀原因。
三、加強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1、把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上面談到的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存在的各種問題,要治理好必須依賴于健全的法制。眾所周知,藥品是直接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的特殊商品,也是受法律法規嚴格管理的商品之一。現行的《藥品管理法》對藥品的生產、經營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才能得到法定的“許可”,由于我國醫療機構的市場屬性遲遲未能在法律層面得到確認,尚屬于“使用”單位的性質,因此醫療機構的“用藥”不需要獲得“許可”。這一現狀直接造成了諸多的法律問題和實踐問題。一方面,醫療機構承擔著80%份額的藥品質量安全的重大責任;另一方面,醫療機構使用藥品卻游離于市場準入之外,只要成立醫療機構就自然獲得了使用藥品的權力,這對廣大藥品經營企業而言是一種超國民待遇,對藥品質量安全有效管理也少了最后一道最重要的防線。實踐證明,基層醫療機構使用藥品的質量問題,違法違規問題一直居高不下,僅靠事后監管很難治本,只有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將醫療機構藥品納入市場準入的大環境中去,明確醫療機構使用藥品是市場流通的一種形式,從開辦起就要符合法定要求或標準,才能獲準“使用”藥品資格。否則就嚴格實行“醫藥分家”,不允許其單設藥房或藥庫。目前在現有管理基礎上,一些地方或通過規章或通過規范性文件對基層醫療機構設置的藥房及藥庫提出了基本標準,這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現實選擇。
2、依法配備符合資質的藥學技術人員。筆者認為,對農村醫療機構藥房與藥庫實行市場準入可能在短期內難以實現。然而,要求農村醫療機構配備依法經營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是《藥品管理法》(22條)規定的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應當可以依法強制推行。問題是雖然《藥品管理法》明確規定了這一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并且進一步規定了禁止性條款,即“非藥學技術人員不得直接從事藥劑技術工作”,但是由于缺少配套的法律責任條款,這一法定義務以及禁止性條款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擺設”,僅靠藥監人員的教育督促事實上是遠遠不夠的。應當在一些配套規章如《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上明確違反《藥品管理法》第22條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農村醫療機構涉藥人員的基本素質能依法得到保證,農村醫療的藥事管理水平和藥品質量會得到明顯提升。
3、健全完善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制度。藥事管理顧名思義必須要符合現代管理科學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其中,制度保證是重要一環。相對藥品生產企業的gmp認證規范和藥品經營企業的gsp認證規范,承擔80%以上藥品終端消費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至今沒有一套相應的科學管理制度來規范,這是我國藥事管理之“鏈條缺損”。應該說大型綜合性醫院多年來在藥事管理制度建設方面已經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然而,大量的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起點低,制度落實幾乎都沒有成文,更無從談及制度執行與保障,直接導致了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隨意、被動、削弱,造成了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始終處于低水平甚至負性循環。在監管實踐中,一些農村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缺乏可控保證措施,違法違規行為屢禁屢犯,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藥事管理不規范,缺少必須的制度保障。筆者認為,在現階段,農村醫療藥事管理制度建設刻不容緩,一方面要堅決貫徹落實藥事法規,明確規定的有關制度,如醫療機構購進藥品檢查驗收制度、購銷記錄制度、藥品保管制度等;另一方面要從實際出發,調動農村醫療機構自身積極性,參照藥品經營企業gsp認證規范,制訂一套適合本轄區醫療機構用藥特點的管理制度,如采購審批制度、處方調配制度、藥品拆零管理制度、藥品質量崗位制度、藥品質量責任追究制度等。
在當前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完善的階段,加強和促進農村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上臺階、上水平,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要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尤其是要與政府以及衛生行政部門等協調動作,運用法制的、政策的、自律的、經濟的手段,切實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使之逐步走向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為廣大農民的用藥安全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1、藥械從正規渠道購進2分
2、建立藥械購進、驗收、登記2分
3、藥械購進、使用帳目清楚2分
4、使用正規藥品、器械2分
5、特殊藥品管理規范2分
6、依法對藥品、器械進行管理2分
根據上述內容及分值,藥品監督執法人員在對醫療機構藥品進行檢查時,如發現沒有做到的內容,則此項分數全扣,當一次檢查扣分達4分以下,且行為較輕的,則給予警告,限期改正外,必須視情予以經濟處罰。如全年累計扣分達10分以上,則該單位必須停業整頓,同時建議衛生主管部門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如發放了《藥品使用許可證》,同時予以吊銷。
機構調研報告7
隨著xx城市化建設的快速推進,街道工作逐漸成為基層工作的主戰場,街道人大工作則逐步成為基層人大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加強和規范街道人大工作,已成為各級黨委、人大面臨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近日,xx街道人大工委組織轄區內縣人大代表和機關干部通過座談討論、問卷調查等形式對街道入大代表組織機構建設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街道人大的組織機構、編制設置及人員配備情況。
xx街道人大工委目前配備兩人,其中主任一名(兼任其他職務),秘書一名(兼職),街道轄區內現有縣人大代表5人其中街道機關代表2人,基層代表3人。
二、街道人大組織機構和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街道人大工委的設立,有利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利于推進街道、村(社區)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但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現在:
(一)、街道人大工作機構不健全,職責不夠明確。
從編制上看,街道辦各站所都有相應的編制進行工作保障,而街道人大工委只有主任一人,配備的人大秘書幾乎都是兼職人員,這樣也就形成了人們常說的“一塊牌子,一個印子”、“一個大孩子,帶著一個小孩子”的尷尬局面。特別是工委辦公室,沒有專職辦事人員,人大工委主任成了“光桿司令”,這種狀況直接影響著街道人大工委工作的開展。街道人大與各方面關系尚未理順,街道人大是縣人大常委會的派出機構,接受縣人大常委會和街道黨工委的雙重領導,“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一些具體工作的運作上面臨不少困難,實際難以操作。如街道辦事處年度財政預決算的審議、重大事項監督、決定等問題都較難操作。
(二)、街道人大工委作用發揮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街道人大工委只是縣人大常委會派駐街道的常設工作機構,不同于鄉鎮人大主席團,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級權力機關,還不能獨立對本區域的有關重大事項作出決定,對如何進一步發揮其作用,尺度還不好把握。從工作上看,街道人大工委還只局限于聯系代表、組織代表開展形式上視察、檢查、調查等活動,完成縣人大常委會交辦的事項,其他方面工作開展得并不多。同時,由于街道人大工委性質、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人民群眾,包括少數領導干部的重視和認可,這樣易造成街道人大工作思路不清、工作乏力。
(三)、活動組織難,效果不夠明顯。由于街道人大工委只是縣人大常委會的派出機構,缺乏對代表的有效管理,平時對代表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代表自覺,而一些代表缺乏使命感,履職意識不強,活動主動性不夠,致使街道人大工委開展代表活動較難。與此同時,受各種原因限制,基層人大代表履職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有的代表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和建議,開展活動時人云亦云、隨聲附和,缺乏獨到見解和理性分析,參政議政能力薄弱,使得街道人大工委組織開展的活動收效不明顯。
三、完善人大組織機構設置的相關意見建議。
上級人大要進一步明確街道人大工作機構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必要的組織機構,在立法條件基本成熟的.時候,明確規定街道人大的性質、地位、具體職權、履行職權的程序、活動經費、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工作制度等,使街道人大工作沿著法治化、規范化的軌道健康發展。建議街道人大工委在設一名主任的同時,至少設一名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并設置人大工委委員,可由3-5人組成。在健全機構的同時,建議上級人大進一步明確街道人大的重大事項決定權、人事任免權、監督權等等。
xx街道人大工作委員會
20xx年5月14日
機構調研報告8
一、調查時間:20xx.xx.xx—20xx.xx.xx
二、調查方式:網絡、微信咨詢、家長調研
三、調查對象:競品機構、重點學校
3.1主要競品機構
3.1.1:xxxx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
簡介:xxxx學校前身是原xx市一中金牌骨干教師、高考備考核心成員xxx老師在20xx年創辦的“x老師工作室”。開設的課程涉及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所有學科,有精品班課、小班教學、一對一等個性化輔導,也有小學、初中晚課晚輔,還有朗文英語直通車、新概念英語、精彩英語、小學繪本寫話、寫作培訓、趣味數學、數學思維體操、學科奧林匹克競賽輔導、藝考生文化課程培訓,另有雅思、托福等一系列課程。
地區位置分布:①xxxx校區地址:xxxx大洋百貨x號樓x單元x樓
②xx區校區地址:xxxx開發區xx廣場x樓(xxxx旁)
③xxxx教育xx路校區地址:xx路xx號xxxx號樓xx街x樓(xx旁邊)
④xxxx教育xx校區地址:xx路xx號xx酒店寫字樓x樓
周邊環境:
3.1.2:xx市xx區xx教育學校
簡介:xx教育成立于xxxx年,歷經xx年發展,已經發展成為xx師資力量強、學習效果佳、社會口碑好、在校人數多的xx教育培訓行業知名品牌。科全、班型多。從小學到高中、從文化到藝術,可滿足學生不同學齡段、不同學科的學習要求;從一對一到小班課,同一門學科每個年級少則xx個班,多則xx個班,可以滿足所有學生不同班型要求、不同時間段要求。
地區位置分布:xxxx城校區地址:xxxx路xx號xxxx城x號樓x層
周邊環境:
3.1.3:xx市xx區xxxx教育學校(xx路校區)
簡介:xxxx學校,始創于xxxx年,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的文化課培訓學校,提供各年級各學科的培訓。距離xxxx分校xx公里。xx由于創立時間很早,所以在本地知名度很高。
地區位置分布:xx教育xx路校區地址:xx區xx路與xx路交叉路口西北側
周邊環境:
3.2服務中心周邊(3KM)調研
3.2.1重點學校
各片區周邊學校基本信息匯總
學校名稱:
地址:
辦學歷史:
電話:
xxxx小學
xx廣場附近,xx后路中段。
始建于xxxxx年
xxxxxxxxx
xx片區
xx初中
學校環境(有無操場等硬件設備)
廣場路社區:xx路x—x(雙號),xx路x—x(雙號),xx巷x—x號(順號)。xx社區:xx、x—x(單號),xx一路xx、xx、xx、xx、xx號,xx路x、x、x、x、x、x、xx、xx號,xx路x—x(雙號)。xx路社區:xx路x—x(單號)、x—x(雙號)、xx臺x—x號,xx大道x—x(單號)、xx、xx、xx、x、xx,x—x(雙號)
xxxx中
擁有優美的育人環境,先進的教學設備;先后榮獲全國“科技教育活動示范點”、xx省“文明單位”、少先隊工作示范學校、綠色學校、科普教育示范學校、
師資情況:
校風如何:
學校家長主要選擇的竟對教育機構:
現有教師xx人。其中,大專、本科以上學歷xx人,研究生學歷xx人,中學高級教師xx人,小學高級教師xx人。其中省骨干教師xx名,市級學科帶頭人xx名,區級骨干教師xx名。
學校在有限空間內,形成了主題特色鮮明環境文化,強化了學校文化內涵,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受社會各界及家長、學生的好評,學校連續xx年被評為xx市中小學科技節先進單位,是西陵區的科普特色學校。
新東方、亮心教育、開羽教育
各片區周邊學校基本信息匯總
學校名稱:
地址:
辦學歷史:
電話:
xx路小學:
xx市xx區xx路xx號
于20xx年x月落成開學
xxxx-xxxxxx
xx片區
xx初中
學校環境(有無操場等硬件設備)
xx路社區xx路x號、x號、xx—xx號(單號),xx路xx—xx號(雙號)、xx—xx號(雙號),xx路xx—xx號(雙號)。xx社區xx路xx號、xx號(x-x棟)。xx路社區 xx路xx號、xx號,xx路xx—x號x(單號)、xx—x號x(單號)、xx號,xx號,xx路xx-x、x、x號。 xx社區xx場路xx—xx號(單號),xx路xx—xx號(雙號),xx路xx—xx號(單號)、x號、x號,xx路xx—xx號(單號)。
xx中、xx中學
有標準的教學功能室,現代化的“三網一臺”(校園網、電視網、廣播網、校園電視臺)、多媒體報告廳,是一所教育教學設施一流現代化的學校。
師資情況:
校風如何:
學校家長主要選擇的竟對教育機構
xx名在編教師。區級以上骨干教師x人,中學高級教師x,小學高級教師xx人,本科以上學歷xx人,平均年齡xx歲。
校園文化有特色,享有較高的社會美譽,秉承“自然的生態、自由地生長”的辦學理念。
xx教育、xx教育、猿輔導
各片區周邊學校基本信息匯總
學校名稱:
地址:
辦學歷史:
電話:
xx市第xx中學
xx區xx一路x號
始建于xxxx年,原名xx市實踐中學、xx中學,xxxx年更為現名
xxxx-xxxxxx
xx片區
xx高中
學校環境(有無操場等硬件設備)
xxxx城、CBD中央商務區、xx小區、xxxx園、xxxx園、xxxx園、xxxx園、xxxx園、xxxx園、xxxx小區、xxxx小區、xxxx花園、xx苑、xxxx社區、xx山莊、xxxx花園、xxxx小區、xx花園、xx花苑、xx花園、xx小鎮。
無
先后投資xxx多萬修建了電子教室,多功能活動廳、學術演播廳、理化生實驗室、音樂教室等教育教學設施,建成城區中學第一家校園網。
師資情況:
校風如何:
學校家長主要選擇的竟對教育機構:
在職教職工xx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xx人,杰出校長x人,xx名師x人,市學科帶頭人x人,市課改專家組成員x人,“xx市課程資源開發骨干研究人員”x人
有優良的校風和學風,被評為“xx省德育先進學校”、“省教代會工作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等榮譽。
故得新教育、開羽教育、金東方、亮心教育
四、調研分析:
4.1新分校所在地行業現狀
例:xx分校所處xx市西陵區,現階段主要有x個實力較強的競爭隊友存在,包括:xxxx教育、xx教育、xx教育、xx教育、xxxx,最后選出了家長認可度較高的xx教育、xx教育、xx教育三個本土教育機構,作為此次競品調研主要對象。
4.2競品分析
4.2.1運營現狀
機構名稱:
課程設置:
主營業務:
特色服務:
優勢分析:
授課模式:
xx教育
x-x年級:秋季班數學xx次課,xxxx元;線上班;xxxx元,xx次課。
課程涉及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所有學科
無障礙退費,無理由退轉
大部分教師都有過在公立學校從教的經驗。相比于其他機構的老師,一線教學經驗更讓家長信服。
線上+線下同時進行
4.2.2運營現狀
機構名稱:
優勢分析:
營銷策略:
課程設置:
師資力量:
校區情況:
授課模式:
xx教育:
xx“xx數學”是由“xxxx”課程體系構成:包括四季教材、四季課程、三級檢測、三類課堂。追求做專業的數學培訓,本地口碑較好。
傳單、免費公開課、朋友圈集贊優惠、微信朋友圈引流等招生引流維護方式。
小學:秋季班xxxx元/生,xx次課;時長:xx小時xx分鐘;限額xx人/每班;班型設置有:培優班、精英班、火箭班、超火班。初中:秋季班xxxx元/生/科,xx次課,xx人/每班;班型設置有:培優班、精英班、火箭班、超火班。
xx位教學老師
x個,校區均在市中心地區,交通便利,環境較好。
線下小班
4.2.3運營現狀
機構名稱
分班方式
課程設置
優勢分析
社會評價
佳豐教育
四、五、六、七、八、九年級按要求參加統一入學分班考試,根據考試成績分層教學。
小學:x-x年級開設數學、語文、英語;
x年級—x年級數學分層教學;
初中:初一開設數學、語文、英語;(數學分層教學)
初二開設數學、物理、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分層教學,語文分專題教學)
初三開設數學、物理、化學、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分層教學,語文分專題教學)
是xx創立最早的本地教育服務機構,依托數萬名學生的教育成功經驗,成為了xx市教育培訓市場上的知名品牌學校,家長信賴度高。
20xx年x月,被全國重點示范高中華師一附中授予錦旗“拔尖學子的搖籃人生夢想的起點”;
20xx年被xx市一中授予“優質生源基地”稱號。
五、調研總結
總結各機構優越點,結合咱們現有的優勢、適當借鑒,分析分校后期需要改進的服務或模式。
優勢:
不足:
總結:
雙師模式,教學更專業,輔導更有針對性
開設的課程單一,難以滿足學生語文、英語等科目的學習需要。
其實我們的不足,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剛到這座城市,很多家長還不了解,在這種情況次下他們更傾向于選擇本土的幾家知名度高的機構;而且雙師模式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新的體系,他們不確定孩子能否適應這種新的模式,所以后期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開展體驗課,讓家長通過真實的體驗了解。
針對課程單一、教學點少、沒有對應年級的情況,隨著分校的發展,相信后面自然也就會根據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增設。
做強比做大更重要,只有扎實了基礎,做好了口碑,贏得了家長的認可,相信會有更多家長認可學而思,選擇學而思,信賴學而思。
一對一診斷、測試,更加真實的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推薦合適的班型,分層教學
目前開設的課程對應的年級只有x-x年級
師資力量強大,教師學歷背景高;責任心強
僅一個教學點,距離較遠的孩子不方便過來學習
強大的教研;自主設計研發的講義、練習題;課件生動有趣,能讓孩子感興趣
剛到xx開分校,知名度比較低,宣傳較少
家長旁聽制度
雙師課堂模式屬于比較新的體系,家長接觸少不太了解
機構調研報告9
近幾年來,浙江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在鼓勵民營資本參與興辦養老機構,推進養老服務產業化等項中,進行大膽探索,創造了多種養老機構經營模式,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我們通過對浙江省杭州、溫州、臺州、寧波等地的養老機構進行的實地考察調研,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浙江省養老機構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國家或集體興辦。溫州的紅景天養老院是由街道開辦的,為充分發揮投入的國有資本效能,提高管理和運營水平,獲取最的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讓人住老年人得到最好的照料,享受最好的服務,主管部門采取了產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方式,公開招聘經營管理人員。招投標結束,雙方簽訂合同。中標方在滿足五保、特困老人入住(收住五保、特困老人,政府給予補貼)的前提下,招收社會老人入住,享受國家非營利機構所有優惠政策。期間,經營者以租金形式分批向主管部門上交部分經營利潤。
集資興辦。溫州永嘉的康樂山莊、玉環的夕陽紅山莊是由老年人自發組織起來,在集體的土地上個人集資興建的老年人社區。溫州的紅楓山莊也應歸人此類,所不同的是該山莊由私營業主出面策劃,政府劃撥土地,私營業主只投入少量啟動資金,辦妥手續,然后按每平方米1700—2200元不等收取老人的資金建房。現紅楓山莊的經營者已經由民政登記的民辦非企業改為工商登記營利企業。上述山莊均享受國家非營利機構所有優惠政策。
非營利機構經辦。寧波市的頤樂園是由政府出面協調,政府劃撥土地100余畝,并出面協調市財政、市慈善總會、大紅鷹集團共同出資1.3億元興建的。該院建筑規范,環境幽雅,條件優越。出資方共同組建管理公司,在工商局登記,享受國家非營利機構所有優惠政策待遇。該院吸納了400多老人入住,80%以上是離休老干部。因為條件好、收費低,老人常常排隊等候人住,床位供不應求。
民間資本興辦。溫州的水心老年公寓是由一對熱心老齡事業的下崗夫婦租用閑置的廠房開辦的,年租金15—16萬元,收住老人70—80位,滿負荷運轉。年盈余六七千元。此種形式在浙江全省還有很多。奉化的99老人樂園是私營業主王雪飛夫婦賣掉了經營良好的企業,投資1400多萬元興建的全省規模最大的民營老年公寓,所用土地為協議出讓。公寓條件較好,現收住100多位老人。臺州市崇德山莊由臺州著名民營企業九州藥業集團出資興建,政府劃撥用地274畝。規劃有高檔老年人住宅、老年公寓、老年護理院、老年活動中心等,是一個設計超前、功能完備的老年人社區,現企業已投入4000多萬元,建設總投資約需3—4億元。
縱觀以上四種興辦模式,我們以為第一種模式代表著社會福利機構改革的方向,是盤活存量資產,有效利用現有養老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能有效模式。第二、三種模式不僅不宜推廣,而且應該嚴格限制或者禁止。因為這兩種模式養老隱含著較為嚴重的問題:
國有土地資源的流失。土地是我國極為稀有且不可再生的資源,國家對土地資源的保護極其重視,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法規。永嘉和玉環的少數老年人自己組織起來,沒有經任何土地部門審批并未辦理嚴格的用地手續,即自己動手在集體的土地上集資蓋房,建起子康樂山莊和夕陽紅山莊,嚴格意義上講是土地使用的違法行為。
導致不當受益。康樂山莊、夕陽紅山莊和紅楓山莊集資蓋房,由于沒有計人土地成本,所造房屋與房地產開發房屋存在相當可觀的差價,這部分差價構成了不當受益。例如一位老人幾年前出資5.6萬元購買了一套80多平米住房的使用權,現轉手出讓賣到20多萬元,自己僅需向山莊管理機構上繳2800元的管理費即可。還有一位老人以每平方米1200元的價格,花30萬元擁有了一棟250多平方米帶車庫獨立別墅的使用權,裝修費卻花了60多萬,而在其對面僅一路之隔的房地產開發房產則為每平方米4000—5000元。
社會再分配不公。康樂山莊、夕陽紅山莊和紅楓山莊集資蓋房,參與的老人不是也不可能是最需要關注的貧困老人,多數是離退休干部、教師或者是收入較高并有一定積蓄的老人;而真正貧困需要福利照顧的老人卻無力集資蓋房,無法享受此等優惠。結果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寧波市頤樂園人住的80%以上是離休老干部。其中有位離休的局級干部,夫婦二人在此居住帶有衛生間和廚房的套房,連吃帶住加上衛生保潔等費用,每月僅需開支20xx元,還不到其離休金的一半,享受著超值的服務。他家里原有的住房則可租可售,兩頭獲利,無形中每月增加了不菲的收入。社會福利屬于社會再分配的范疇,其出發點是扶危濟困,是幫助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人群,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可是人住諸如寧波市頤樂園之類高檔老年公寓的人員原本享受了應得的福利,再來這里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超值的服務,實際上是社會福利享受對象的錯位,既違背了社會福利的本意,也造成了事實上的再分配不公。
隱含著不安定因素。溫州出臺以在工商登記和在民政登記為
標準來區分營利養老企業或非營利養老機構的文件以后,由政府劃撥土地集資蓋房的紅楓山莊私營老板立即提出改“民非”登記為工商企業登記,這樣就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該老板表示這筆出讓金肯定會轉嫁到人住在該山莊的老人頭上,無形中把政府推到了山莊老人的對立面,導致政府與老年人的直接對立。對此當地有關部門深表憂慮。
存在國際化養老的誤區。浙江省有的養老機構為了增加收入,提出吸收港、澳、臺甚至外國老年人來人住。如果該機構是按完全成本計價接收入住,則無可厚非,但如果是按目前通行的不計地價和造價,僅按運營成本計價的方式接納入住,就值得商榷。
第四種模式恰恰是應該大力提倡和推廣的。因為它是真正的民間資本投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既彌補了政府社會福利的不足,又為社會老人提供了養老服務,滿足了日益增長的老年人的需求,同時也吸納了很多下崗女工和民工,完全符合我國政府大力發展社會服務業的指導思想,理應給予扶持和推廣。但也恰恰是該種模式遇到了政策瓶頸:只有登記為民辦非企才能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可是登記為民辦非企又給這些企業帶來許多麻煩和困難。如在溫州開辦水心老年公寓的一對夫婦,以公寓為家,吃住在公寓,親自買菜、做飯,慘淡經營,年盈余僅六七千元。即便如此,按照民辦非企業的管理規定,這盈余的六七千元也歸該公寓所有,而不能屬于個人。奉化的99老人樂園因為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受政策限制,投入大量資金蓋好的房產成為“福利機構所有”(寧波房管所、民政局出具的不能抵押貸款說明),資金問題凸現,舉債無門,經營陷入困境。臺州市崇德山莊由臺州著名民營企業九州藥業集團出資興建,建設總投資約需3—4億元。由于臺州市發文將該山莊定性為“民辦非營利福利事業單位”,土地不能抵押貸款,將來土地上的建筑物也不能抵押貸款,致使企業資金運作困難,且其投入資金將不能收回,投資商如今是進退維谷,騎虎難下。
我們發現各地對什么是社會福利、什么是老齡產業不甚明晰。有的地方把所有養老機構都看作是老齡產業,也有的地方把所有養老機構(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區)都視為社會福利事業;有的以在工商還是在民政登記為標準來區分社會福利和老齡產業;有的又以營利或非營利來區分社會福利和老齡產業。我們認為上述看法都是錯誤的。
首先,社會福利與老齡產業有著本質的區別。社會福利是國家在法律和政策范圍內,向全體公民普遍提供資金幫助和優待服務的社會制度。它表現為國家及社會團體興辦的多種福利設施、提供的社會服務以及各項社會福利事業,講求的是公平與公正,是不計成本和盈利的。比如國家辦的養老院、福利院,國家投入了土地、資金等大量的人力物力,決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扶危濟困,穩定社會。而產業則不同,產業是指生產事業,是經營活動,提供的是商品,追求的是利潤和效益。老齡產業是隨著人口老齡化而出現的新興產業,是為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設施和服務,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行業和企業經濟活動的集合。
其次,以在工商還是在民政登記為標準來區分社會福利和老齡產業,不僅不科學,而且容易造成混亂。比如,寧波市的頤樂園組建了管理公司,在工商局進行了登記,對外介紹其經營是盈利的。那么能否據此斷定它是養老產業呢?結論是否定的。因為它的投資主體是國家、非營利機構(寧波慈善分會)和社會捐贈(大紅鷹集團),仍然是社會福利的性質。所謂的盈利是建立在對原始投入不計成本、不計利息、不算折舊、不求回報的基礎之上的,是僅僅以充分享受政府免稅等優惠政策之后的運營成本為起算點的盈利,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盈利。極而言之,不過是福利機構管理方式的改進、福利資源利用率的提高而已。而登記為民辦非企的溫州水心老年公寓、奉化的99老人樂園恰好應該定性為老齡產業,也是國家應該重點扶持的對象。
通過調研,我們感到:國家出臺政策扶持老齡產業的發展很有必要。適時出臺相關政策,吸引大量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鼓勵、扶持以養老服務為主體的老齡產業大力發展,既可以彌補國家福利資金投入的不足,又可以為廣大的老年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促進社會服務業的發展,保持社會經濟協調、穩定、持續的發展,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就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政策扶持的重點和對象應該是民營養老產業。有投入,有產出,才能稱之為產業。如果只有投入而不求回報,不計成本,不講產出,那是慈善事業,而不是老齡產業。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資本是具有逐利性的。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獲取合理的經營利潤。既然我們認定老齡產業是第三產業和社會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應當把養老服務業當作產業來對待,就應當出臺真正意義上的“老齡產業政策”,重點扶持民營養老產業。其最終目的就是吸引大量民營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讓所有熱心為老服務,積極投身養老服務業的民營業主明明白白辦企業,在市場調節、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在講求社會效益的同時,堂堂正正地賺取合理的利潤,為日益增多的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最終使更多的老人受惠。
現行老年社會福利實施方式很有改革的必要。我國現行社會福利制度及其實施方式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基本上是由國家投資興建養老機構,不計成本,管辦一體。調查中我們發現,由于多數國辦的養老機構沒有進入市場,沒有競爭,經營者沒有壓力,其經營狀況往往不如非公有制養老機構。總體來說投資大,經營效益差,并存在不當享受社會福利、社會二次分配不公的現象。許多地方民政部門已經覺察端倪,開始探索社會福利實施的新方式、新辦法,如遼寧省提出,要“轉變政府投資觀念,今后政府原則上不再興辦國有獨資的養老機構”,“要實行錢隨人走的貨幣化養老方式”,采取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購買服務的辦法,發揮資金使用的最大效應,讓老年人獲取優質的服務。上海、大連市采取的居家養老模式就是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購買服務,使老年人和下崗職工雙受益的經典模式,政府的一份投資收到了雙倍的投資效益。溫州實行投資與經營分離、辦管分離、公開招聘經營管理人員,有效地盤活了福利機構存量資產,提高了資本利用效能,既減輕了政府管理負擔,又使老年人享受到了優質的服務。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借鑒遼寧、上海等地的做法,改革以往國家辦福利機構、管辦一體的實施方法,改為以甄別、確定福利對象,實行貨幣化補助養老。對于已建好的社會福利設施,也應參照溫州的做法,實行辦管分離,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社會福利設施的投資效能。這樣,不僅可以使國家節約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還可以充分利用稀缺的社會福利資源,讓更多的老年人享受更多的優質服務。
機構調研報告10
去年以來,通河縣按照市紀委的部署和要求,對鄉鎮和部分縣直紀委進行了紀檢監察機構體制改革。按照市委本次調研要求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鄉鎮和部分縣直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情況
XX年4月,針對基層紀檢監察職能弱化問題,按照上級紀委有關規定,我們探索實施了紀檢監察派駐制度改革,撤銷了 8個鄉(鎮)黨委紀委,成立了祥順鎮和富林鄉2個鄉鎮紀工委監察分局;撤銷了7個縣直部門紀委,成立了教文衛和農業2個縣直紀工委、監察分局。
1、配齊配強干部隊伍。縣委高度重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先后召開三次會議,專門研究派出機構有關問題。在編制和干部職數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各種困難,在全縣優秀副科級干部中提拔4名干部,任正科級紀工委書記、監察分局局長,在優秀后備干部中提拔了12名干部,任副科級紀工委委員,為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2、創造條件強化管理
保障。二是分局,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得到明顯加強。一是創造條件創造創造條件。縣政府先后撥款30萬元,為4個紀工委監察分局解決了辦公場所、電腦、電話等辦公辦案裝備和設備。統一標準,制定了工作職責和制度,明確規定了紀工委監察分局干部與紀委干部在福利待遇、評優晉級、紀律要求、學習培訓上“四個一視同仁”,極大地調動了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3、明確職責理順關系。根據有關規定,賦予了派駐機構檢查權、問詢權、制止權、建議權、談話權、考核權、問責權和督辦權。同時明確規定派出機構受縣紀委、監察局垂直領導,協助各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等重大事宜,做到指導不指揮,督辦不包辦。通過改革工作體制,有效解決了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虛位、協調缺位、辦案失位等體制上弊端帶來的問題。
二、鄉鎮和縣直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工作情況和成效
為保證新的工作體制規范運行,通河縣紀委堅持指導不指揮、督辦不包辦、參與不干預、監督不對立的原則,保證了紀工委監察分局獨立履行職責。通過對紀檢監察機構實行分片派駐統一管理,達到了促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目的。
1、積極開展了廉政教育工作。積極協調黨委把廉政教育納入了黨委的學習計劃,定期下發學習要點,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反腐倡廉的理論、方針、政策。結合部門工作實際,組織黨員干部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各紀工委普遍組織轄區內黨員干部觀看了傅豐志案例警示教育片。駐農業紀工委緊緊圍繞提升黨員干部廉潔意識,組織開展了廉政知識測試,組織開展了對145名執法人員的行政執法教育。駐教文衛紀工委緊緊圍繞醫德醫風教育和師德師風教育,舉辦了“廉政文化進校園”廣場文藝專場演出活動,營造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2、深化對重大事項監督。緊緊圍繞執行“三重一大”制度,深入開展了反腐敗抓源頭工作。成立以來,各紀工委先后參加所駐黨委會議22次,監督人事任免、工程建設、大額資金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項決策29件。對基層站所負責人進行工作談話24人次,信訪談話2人,警示教育談話1人,誡勉談話1人,檢查黨委、部門各類會議記錄12次
3、積極推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建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聯系點制度。從紀工委書記到委員都確定了各自聯系單位,深入各自聯系點,進行面對面督促檢查和具體指導,重點查看工作方案是否制定,組織機構是否落實到位,活動記實、會議記錄是否規范,責任制是否層層簽狀,規章制度是否健全等內容。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明確了整改時限,并幫助所轄單位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制度匯編。建立了8個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對各類圖版、陣地、檔案、工作流程進行標準化建設,有力的推進了院務、校務、村務公開工作。
4、創新了工作載體。各紀工委共在轄區內黨員、干部和群眾中聘請黨風廉政教育宣傳員、廉政建設監督員168人,構建了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和監督網絡,推進了反腐倡廉建設。以鄉鎮站所長“雙述、雙評、雙公開”活動為載體,強化了對基層站所長的管理和教育,加強了對基層干部廉潔自律和遵守黨紀、政紀情況的監督檢查,延伸了工作手臂,促進了基層干部廉潔從政。結合“關注民生、促進發展”最佳最差單位評議活動,組織評議員對基層單位行風建設和干部作風建設進行了明察暗訪,發現問題2件,及時督促有關單位進行了整改。
5、堅持了依法執紀辦案。4個紀工委成立以來,共接到群眾來信、來訪37件,初核案件線索25件,立案18件,結案16件,處分黨員干部17人,收繳違紀資金15萬余元。立案案件占全縣的50%,收繳違紀資金占全縣的70%。在懲治腐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未進行紀檢監察機構改革的縣直紀委情況
我縣原有35個黨委、黨組、直屬總支紀委、監察室、紀檢組,改革后,撤消了15個黨委紀委,現還剩下xx年來,縣直紀委、紀檢組、監察室能夠按照縣紀委的要求,積極組織開展本黨委的黨風廉政建設,能夠組織開展民主生活會、學習會等一般性教育活動,能夠配合縣紀委開展各類監督、檢查和糾風治亂工作。總的來說,能夠完成規定性動作,但工作創新不強,沒有特點和特色。未實行派駐管理的紀委、紀檢組、監察室作用發揮較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查辦案件力度小。從去年辦案情況看,全縣共辦案29起,其中紀委和紀工委辦案27件,基層紀委辦案2件,在查辦案件工作中作用不大。二是常規性工作質量低。從日常工作上看,個別基層紀委只是在上級檢查時臨時裝檔、補充材料,應付上級紀委,極個別的還存在壓案、瞞案現象。三是有影響、有震動的教育活動少。從開展大型活動情況看,紀工委轄區內黨委都能夠積極組織開展集中性教育活動,像衛生、教育等部門,都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了行風教育活動。未實行派駐管理的黨委,往往重業務、輕教育,幾乎沒有開展有影響、效果好的集中教育活動。
3、關于對縣直紀委改革的初步設想。持“分類歸口,整合力量,集中派出,統一管理”原則。在試點基礎上,對屬地管理的黨委紀委進行撤銷整合。撤銷黨委紀委、直屬總支和紀檢組xx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各類中介機構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據筆者調查,目前我縣經工商行政部門注冊登記的各類中介機構已經有8大類112家,這還不包括一些未經工商注冊登記的。大量的中介機構的存在,給人們的社會生活經濟活動帶來了便利,滿足了市場,也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求。但是,目前,中介機構市場存在著的一系列問題,對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擾亂,同時也給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帶來了嚴重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地加以研究,努力抓好中介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使其規范、健康地發展壯大。
機構調研報告11
在人們日常生活患有各種疾病的時候,只有一般的小病能到藥店購買藥品治療,其他大部分疾病需要到各級醫療機構進行用藥治療,醫療機構的病患者相對集中,用藥人群大,在用藥品種、數量上相對較大。因此進一步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不斷規范醫療機構藥品從購進到使用全過程的管理,對于確保我市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對醫療機構
的監管規范程度不及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在藥品使用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急需盡快解決。
一、法律法規在醫療機構管理方面占的比例小,規范的多,處罰的少。目前,對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國家都實施gmp、gsp全過程管理,而對醫療機構卻沒有相應的規范來管理;在現有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中對醫療機構的要求大部分是規范的內容,而醫療機構違反了法律法規,只有在進貨渠道和藥品質量方面明確規定了法律責任,其他方面沒有明確處罰依據。所有這些情況使藥品監管部門對醫療機構的監管缺少查處力度,醫療機構有些違法行為不整改藥品監管部門也沒有辦法處理。
二、醫療機構診斷藥品管理不規范。在一些醫療機構使用的診斷藥品,有的不知道按藥品管理,還按試劑管理,單獨購進,有的在一些試劑商店進貨。診斷藥品一般要求低溫保存,而且有效期非常短,常常有過期失效現象出現。另外診斷藥品一般都存放在醫療機構的化驗室冰箱內,有的冰箱內的濕度較大,有的冰箱內還存放其他生活用品。
三、藥品儲存的設施設備與藥品的儲存要求不相適應。有的藥品庫房門窗不嚴密,庫內溫濕度無法控制,無法保持庫內衛生環境;庫內藥品擺放混亂,合格區和不合格區無明顯分界,藥品與非藥品混放,需低溫保存的藥品就在常溫狀態下存放;無防塵、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蟲、防鼠、防鳥設備等等;有的大型醫療機構即有庫房,又有病房藥局,各科室也存放藥品,這樣的藥品儲存環境不僅難以達到藥品儲存要求,而且藥品管理還非常混亂。
四、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有些醫療機構嚴重缺乏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小型醫療機構沒有專職人員管理使用藥品,從藥人員大多由醫生、護士兼職或臨時人員擔任,缺乏必要的藥學知識,對藥品的功效、毒副作用、配伍禁忌、注意事項、購進、驗收、儲存保管等知之甚少,使其使用的藥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五、管理制度和程序不完善。缺少藥品管理相關制度和程序,在藥品購進、保管、儲存、養護、使用等關鍵環節無章可循。
六、村級衛生室醫療條件差。有的村衛生室設在醫生家里,只有一間房間,既是藥房,又是診室,還是醫生的休息室,藥品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放不符合規定要求。
七、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管理問題。在我市一些林場、農村的衛生所,有的長期看不到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對其合法性需要到主管部門進行核實,有的一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兩個醫生使用,還有一些鄉村的游醫,不辦任何證件,暗中賣藥,與藥品監督管理人員打游擊戰,所有這些給藥品監管帶來很多不便。
八、有的醫療機構將科室分別承包給個人經營,這些承包個人對藥品的管理更加混亂,為了經濟效益,他們從違法渠道購進藥品,藥品質量難以保證;特別是一些中醫診所,中藥飲片質量非常不好,還經常違法自配藥品賣給患者。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一、建議國家局盡快制定相應的醫療機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章,或者由我省自行制定地方法規,對醫療機構的藥品使用管理進一步明確細化,并明確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建議國家局對醫療機構制定出臺有關藥品使用的質量管理規范,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管理,保證藥品質量。
二、結合藥品經營企業gsp標準的有關規定,制定我市醫療機構創建規范藥房方案,分步實施,大力推進了醫療機構藥房的規范化建設。自從20xx年我市開始醫療機構創建規范藥房工作,到今年年底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有28戶達到了規范藥房標準,還有6戶沒有達標;對縣級以下醫療機構還要研究具體措施,進一步推進。
三、進一步加大對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對一些不規范的違法行為要加強指導,推進整改;對違法渠道購進藥品和藥品質量存在問題的要加大處罰力度,依法查處;對農村、林場以行醫為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藥品的違法行為要堅決查處,依法取締。
四、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使醫療機構和廣大人民群眾對藥品管理的重要性和藥品知識有更深一步的認識,推進醫療機構建立誠信體系,形成由藥監部門一家依法管藥轉變為全社會共同監督的輿論氛圍。
五、結合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工作,進一步規范我市農村、林場衛生所創建規范藥房、達標藥房,推進我市農村、林場衛生所的藥品管理,保證農村、林場衛生所使用藥品的質量。
我們要從保護廣大群眾生命健康的角度著想,工作積極主動,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監督管理好醫療機構的藥品質量,保障全市人民用藥安全有效,促進我市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機構調研報告12
如何有效的做好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構的監管,是關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新農合醫療機構是否得到健康發展的問題。黑龍江省衛生監督順應形式的發展成立醫政四科,是個新成立的科室。該科為了做好全省新農合醫療機構的監管,不斷探索、研究,于20xx年3月22日至31日組織人員到海倫市、綏棱縣、蘭西縣的3個縣及3個鄉進行調研。調研組先后深入縣衛生局農合辦、縣人民醫院、鄉鎮衛生院走訪、了解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xxxx年5月-現在:河北華達監理公司的基本情況
海倫市、綏棱縣、蘭西縣經過幾年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補償政策逐步完善,補償水平逐步提高,報銷程序逐步簡化,監管能力逐步加強,資金使用合理安全,農民信任度明顯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不斷提高。
1、海倫市的基本情況
在省衛生廳和綏化市衛生局的精心指導下,在海倫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加大繳費力度、強化監管措施、嚴密核銷程序,使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定點合作醫療機構28個,其中鄉鎮23個。xxxx年,參合人數達到400,618人,參合率達98%;收繳農民參合基金1201萬元,合作醫療總資金達6009萬元,共為46,130名參合患者核銷醫藥費5995萬元,其中,住院核銷5836萬元,門診核銷159萬元,實際住院比例為省級45%、市級55%、鄉級65%,20xx年,全市參合人數仍為400,618人,參合率為98%總
資金6009萬元,截止到目前,已核銷總資金為1300萬元。
2、綏棱縣的基本情況
xxxx年全縣有戶籍農業人口177337人,常住農民人口140565人,有146638人參加新農合,按常住人口計算參合率為104.32%。為完成省、市政府提出的20xx年參合率達到98%以上的工作目標,縣政府主要領導和主管縣長親自召開各鄉鎮長新農合工作會議,落實新農合工作任務。衛生局、縣合管辦親自深入村屯對新農合政策與農民面對面答疑解惑。縣的參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為了使參合農民得到黨的這一惠民政策,按照省、市對新農合工作的要求,科學合理的制定的我縣的補償方案,保證了新農合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更加規范安全。
3、蘭西縣星火鄉的基本情況
星火鄉轄區共5個行政村,32個自然屯;3300多戶村民,常住人口15000人左右;共有5個村衛生所,18名村醫。全鄉農民參合率達到100%。鄉衛生院大廳有新農合公示板和農合辦的咨詢電話,但沒有公示具體核銷病人的基本情況。所有參合人員均持有新農合醫療證,核銷時的票據全部為機打收據。參合報銷農民的檔案基本完備。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管理上的問題:
1、本次調查發現有的市到現在沒有給參合農民辦理合作醫療證,以收繳收據代替,有的辦理了,但是沒有照片等信息,給參合農民的真實身份辨認帶來了不便,形成了一些定點機構只憑參合農民口頭上說,冒名現象無法杜絕。
2、管理機構的問題:縣農合辦的組成人員存在一定的技術結構不合理,由于有的方面的人才缺乏,致使對定點醫療的監管存在技術上的問題,例如審查病例,什么樣的病人該住院出院的標準等。新農合辦由于沒有獨立的辦公經費,其日常對醫療機構監督存在比較遠的定點醫療機構監督不到位。
3、定點醫療機構的問題:定點醫療機構的存在病例書寫不規范,標牌及程序未公示,基本藥物價格未公開。還有的存在存在掛床現象,如開人情方、大處方以及超標準出院帶藥等。也有一些醫院"小病大養"、"短病長治"等現象比較突出。
4、參合農民的個人問題:有的利用醫院管理上的漏洞做假病歷騙保,還有的把假就醫票據直接賣給農民方便他們回家鄉報銷。還有的醫患串通弄虛作假騙取合作醫療基金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如病人入院程序不規范,手續不齊,身份難以核定,加之部分村委會領導證明不實事求是,造成外傷病人性質難以確定,給新農合基金造成不必要損失。
5、國家實施"以政府為主導,以省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采購"后,由于配送體系構建、配送費用、監管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鄉鎮衛生院反映基本藥物無法滿足需要,一些病人不得不到縣衛生院去,加上交通費、食宿費等,使一些農民的負擔加重。
6、新農合網絡信息傳輸平臺,有的縣還沒有建立。
7、鄉鎮的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人才缺乏培訓。
三、解決的對策和建議
首先要明確對管理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和患者三方監管的內容,針對基金管理和規范定點醫療機構行為的重點問題,開展法律監督、審計監督、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和專項監督等多種監督形式。
1、加強對管理機構的監管。充實監管力量,提高監管能力。省里要加大培訓力度,使一些監督部門的監管人員的政策掌握好,防止違規違紀問題發生。新農合基金能否安全規范和有效使用,關鍵在于地方特別是縣、鄉有關部門和機構規范的管理和嚴格的審核把關。隨著新農合的全覆蓋和籌資水平的提高,必須加強新農合基金監管作為一項長期限巨的任務來抓,加大對基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全面加強對基金籌集、存儲、撥付等各個環節的監管,確保基金管理安全、運行規范,確保基金全部用在農民身上,切實提高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
2、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嚴格執行《黑龍江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加強對各級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加大醫療費用控制力度,完善單病種限額收費管理,從嚴核定各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人次和次均住院費用,嚴格控制醫藥費用,降低農民負擔,減少新農合基金不必要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完善病歷與處方評價制度,定期抽取定點醫療機構病歷和處方,由新農合專家委員會集中對其評價,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3、對參合農民的管理。首先定點醫療機構要把住參合農民身份辨認關;二是農合辦對外出人員嚴格審核。三是全省要對參合人員統一辦理證,以便真假身份的確認等。
4、加強監督隊伍建設。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要盡快制訂出省、市、縣三級新農合經辦管理機構人員、編制規定,強化經辦和管理能力
建設。
5、加強監管人員及經辦機構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水平。
6、加大新農合網絡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省、市、縣新農合資金網上審核、網上監測、網上信息匯總,及時進行預警報告,更好的對基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建立新農合報銷與民政部門的醫療救助資金一站式同步結算平臺。
7、盡快出臺新農合管理法規,使新農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大監管力度。
機構調研報告13
一、基本情況
**鎮位于瀏陽北區,面積117.4平方公里,現轄12個行政村(居), 12539戶,人口4.6萬。境內土壤肥沃,水系發達,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20xx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5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00元。目前,該鎮行政在編人員38人,其中黨政班子成員10人,占26%,事業單位在編人員63人。
二、職能配置和運作情況
1、職能由“領導”向“服務”轉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基層政府直接管理經濟的職能已經不能適應市場規律的要求,應該實現從“領導農民”向“服務農民”的觀念轉變,把構建服務型與公共型基層政府作為鄉鎮政府機構改革的全新目標。鄉鎮體制建立以后,盡管機構和人員數量一直嚴格控制,但事實卻存在著“編制數量控制了,干事人員減少了”的怪現象。目前,鄉鎮政權的結構和權力的分配基本上是比照上級政權機關設置的。人們習慣將鄉鎮黨委、鄉鎮人大、鄉鎮政府稱為鄉鎮的“三大班子”。鄉鎮政府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至今沒有法律規范,有很大的隨意性。基層政府的機構與人員編制逐年變動。如在**鎮就存在著國土資源所、農電站、畜牧獸醫站等單位陸續收歸市直管,人權、財權在市局,但服務的對象卻仍然是基層,使一些工作人員對鄉鎮的管理、指導處于應付差事;另一方面,就是一些退居二線人員占用行政、事業單位編制,在**鎮行政編制38人,退居二線的就有7人,占18 %。嚴重存在著“拿錢不干事,仍然占編制”。
2、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不夠。在一些重大事情面前,由于體制問題,一些站所人員由于人事管理權在上,業務安排一律由上面指揮,不服從鄉鎮統一指揮、調度。
3、服務職能配置混淆不清。目前機構設置中,部分單位職責不清導致履職不到位。在我鎮行政單位編制中的經濟發展辦,許多工作僅靠三個人是難以完成的,許多業務不是一個部門就可以完成的,結果使其成為“虛設機構”。如此等等現象的存在,嚴重制約和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三、機構編制人員配備及建議
鄉鎮政府是基層政府的一個級次或組成部分,作為聯系“三農”最為密切的基層政府,其職能轉變,不僅僅是經濟文化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實施的要求。為廣大農民提供公共產品,全面推進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將成為新時期基層政府工作的重點。
1、為了推動基層政府轉變職能,必須推進以撤改為主要內容的鄉鎮政府機構改革。鄉鎮政府機構改革要分類實施,分步驟推進,同時完善配套改革。目前,根據工作需要、農民需要和服務需要,要將一些農機、農技、畜牧、市場經濟管理人才,通過各種手續、程序層層選拔到鄉鎮來,充實一批、淘汰一批;如要加強對文化、衛生、環保、為民服務中心、公益性管理與服務等機構在鄉鎮的設置。
2、鄉鎮政府職能轉變應該按照基層政府職能的重新定位而進行,服務型與公共型政府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基層政府的本質要求,基層政府直接管理經濟的職能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3、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是鄉鎮政府機構改革后為“三農”服務的重要組織形式,必須依法支持與推動農村及農民建立農合組織,把農合組織打造為激發農民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平臺,為此,要求政策允許并保證生產以外的其它農業生產環節對農合組織開放,尤其是要支持農合組織在農村公用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
4、在鄉鎮政府職能轉變及機構改革中,要賦予基層政府更多的社會政治職能,把更多的經濟職能交給市場。為此,必須實行基層政府行為與農民行為的區別。基層政府要尊重農民主人地位,確立“為農民服務”的執政理念,隨著基層政府職能的轉變,農合組織成為鄉鎮政府機構改革后為農民服務的重要組織形式。
5、實行定期和不定期對現有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人員進行考核、考試,避免“一朝進機關,永遠鐵飯碗”。具體考核辦法由市、鄉鎮拿出詳細的考核辦法,由組織、人事部門具體實施。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調動鄉鎮干部工作、學習的積極性,真正把權利交給自己的服務對象---群眾。
6、為了控制人員編制膨脹,要建立機構編制、組織、人事、財政等部門相互制約和相互配合的有效機制;沒有配套的財政改革,撤改后的鄉鎮機構也難以運行。
7、政府應該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植并不斷創新扶植方式,從財政撥款轉為財政購買服務的方式,由“以錢養人” 轉變為“以錢養事”。為保證扶植資金的有效、公開、透明使用,應將其列入公共財政預算,其支出和使用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接受人大等相關部門的審計和監督。
8、基于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經濟社會發展和財政改革的要求,從政府級次改革的目標及方向看,應該按照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和縣(市)級政府的框架要求改革鄉鎮機構,創新上層建筑的機制和制度,合理配置資源和優化生產力布局,從而加強三農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機構調研報告14
為了進一步適應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需要,切實履行好糧食部門的全社會行業統計職能,需要依法做好糧食行業統計工作。現行糧食行業統計包括糧油購銷存流通統計、糧油加工業統計、倉儲設施統計、機構人員統計四大部分。在省糧食局布置“二○○五年度糧食行業機構和人員統計”時,明確提出統計的范疇為全行業。而實際工作中操作難度相當大,以二○○五年報為例,全市民營企業機構數為135家;全市民營企業從業人員為2954人。這個數據與實際明顯不符。本人就此問題,發表淺見如下:
一、加強糧食行業機構人員統計的重要性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糧食管理的范圍增加,糧食企業的經營環境復雜多變,風險越來越大,要確保利潤最大化,必須確立統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發揮統計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這也是由統計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
2、糧食行業機構人員統計工作是基礎,是反映糧食行業發展情況的晴雨表。現代化的糧食行業經營管理工作,如果沒有準確、翔實的統計數據,管理只能是紙上談兵;如果沒有快捷、開放的現代化信息傳遞手段,要達到全行業的高效管理水平也是難以實現。因此,糧食行業機構人員統計工作不是搞不搞的問題,而是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搞好的問題。
3、與過去相比,新形勢下糧食行業機構人員統計制度,統計范圍廣、調查對象多、質量要求高。因此,各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認識,加強協調合作,共同做好新形勢下的全社會糧食行業機構人員統計工作。統計部門要對統計調查的操作方法提供具體的技術指導,并對入戶調查和統計執法工作給予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提供糧食經營主體的基本信息,積極配合做好有關調查工作。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做好統計調查人員的培訓,堅持依法統計,嚴格統計監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數據采集、匯總和報送任務。
二、糧食行業機構人員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糧食市場的放開,糧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糧食產業正向著多元化格局發展,國有糧食企業將受到更大的沖擊。個體、民營、其它行業的介入,使原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受到挑戰,糧食行業多元化的經濟體制已經形成。為此,再沿襲舊的模式來管理現階段多元化的糧食行業,已不能滿足行業管理的要求。
1、隨著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深入,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形式的糧食企業集團的形成和發展,打破了原有封閉的行業統計格局,市場主體出現多元化,統計的主體對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急需拿出開拓創新的管理辦法,以避免削弱和淡化糧食行業統計職能。
2、我國加入wto,國外糧食企業不斷進入中國糧食市場。目前的行業統計方式不利于區域性經濟協作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形式,不能順應經濟發展全球化和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3、現有的統計和統計信息系統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有效地進行統計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匯總和傳輸,不能提供有效的預測、決策依據。因此急需提高統計人員素質,改變統計人員的工作方式,以適應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三、解決糧食行業機構人員統計問題的建議
1、要增加投資,加快糧食行業信息網絡建設。要多方面爭取投入,把糧食行業機構人員統計作為糧食行業信息網絡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單位內部實現統計電算化管理,提高數據處理水平;在糧食系統,實現微機聯網、資料上網、信息共享、網上辦公、電子商務等要求,最終實現全行業的信息網絡化、辦公自動化、管理規范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進統計工作快速發展。
2、專業統計是行業信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系統體系方案上盡可能采用目前先進的分布式數據庫解決方案,這樣既可以提高系統的易維護性,同時使行業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也得到了保障。在系統方案選型上也可以考慮選擇專業易用的統計系統,這樣便于我們加快掌握使用和地方推廣的進程。
3、要加強技術培訓,盡快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針對目前糧食行業統計人員業務水平普遍不高的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培訓工作,以適應糧食信息化發展的需要。應重視和加強統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水平的培訓,督促統計人員提高自身素質。統計信息工作人員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加強統計分析,給領導提供可靠的信息、建議及意見,促使領導重視統計信息工作。提高統計上報率和上報質量,使數據更加準確的反映行業狀況,為政府做好參謀。加強統計信息反饋,使統計信息來源于企業,服務于企業。要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使所有的糧食經營主體了解自身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全行業機構人員統計工作的數據質量。
機構調研報告15
我們在制度競爭力的調查過程中,委員們感到,我市的機構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通過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積極努力,已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也發現有些機構的設置還不盡合理,管理體制不夠順暢和協調,工作機制尚不完善。比如,國資委成立幾年來,在職權劃分和上下對口等方面還有不順不明的地方,有的事在人卻歸組織部門管,有的縣區國資部門名頭改了,人、財、物卻在財政部門管,上下部門的叫法和職責也不一致;還有綜合執法局的合法地位及同各執法部門的關系,各委辦局同基層社區對口業務及人員管理的關系,省直部門與地方的關系協調問題;也有一些業務相同、職能相近的部門和單位,形成機構重疊,政企不分,事企混雜,職責不清,編制擴大,人員臃腫,多頭管理,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管理公信度與效率。
為使我市的機構改革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新階段城市競爭力的發展需要,在體制機制上克服和改進當前存在的一些弊端與不足,委員們建議,應進一步強化機構改革,按照精兵簡政、責權統一、上下對口、同項合并、以事定崗、合法合理的原則,清理整頓各類機構、編制和人員,將重復設編、政企(事)不分、一崗多人、機構重疊和業務相近的,該撤的撤,該并的并,該分的分,該減的減,該歸口的歸口,進一步明確執法責任和范圍、管理責任和范圍、服務責任和范圍、經營責任和范圍,做到留者服眾、去者服氣,執法順心、守法順意,行政為民、服務群眾,努力達到改革軟著陸、社會零震蕩的目的。
同時,還要加強機制創新。建立科學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完善民主測評、依法審計的獎懲辦法,把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結合起來,合理調整財稅政策和收入分配比例,在同等同類基礎上,向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有創新、有拼搏、貢獻大的傾斜,形成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使各級領導干部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關注社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徹底消除領導干部的本位主義和短期行為,從根本上解決國家機構上下不對口及人員少、窮于應付的問題,特別是解決人治大于法治的問題。
【機構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中介機構與審計管理調研報告10-23
教育機構辭職報告12-04
教育機構畢業實習報告07-31
癡呆癥老人社會機構養老現狀調研及分析09-17
供暖調研報告08-15
社區調研報告06-14
物流調研報告06-14
寒假調研報告06-13
景點調研報告01-07
裝潢調研報告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