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作調研報告(通用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鎮工作調研報告(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1
“農業,國之根基”。農業一直是國家社會經濟建設的主線。近幾年,隨著國家在農業建設方面惠農、利農政策的不斷推出,各項先進生產技術的不斷應用,農業發展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糧食連年增長”、“農民持續增收”,廣大農民的生活穩步提高,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一切的變化,再次證明發展現代農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的必然,同時也對我們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農業發展現狀。
基本情況:我鎮行政區域面積 87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8 公頃。其中,水田 835公頃,旱地4976公頃。全鎮共有 2個村(居)委,共53個自然屯30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數 2248戶5 524人。xx年全鎮農民人均村收入6283元。
二、發展現代農業的制約因素。
(一)耕地、淡水、生物資源相對缺少。
xx鎮地理位置屬于經典的喀斯特地貌,多山巖石山脈,平原土地較少。土地保水能力較差,土壤肥力不夠。
(二)農業基礎薄弱。
xx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相對較落后一些,導致整個現代農業基礎比較薄弱。
(三)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識不夠強。
受傳統經營習慣的影響,農民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接受外來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導致農業效益居低不下,給發展現代農業的思想阻力較大。
三、發展現代農業的有利條件。
(一)道路暢通,交通方便。
本鎮轄區內國道324縱貫南北,縣道3 6橫穿東西,并且在浪灣村內有著高速路出口,整個鎮轄區的路組合成一個交通便利的路網結構,為人流、物流的集散創造了條件。
(二)地理位置優厚。
距離縣城30公里,離xx市62公里。剛好處在兩者之間一個很好的物流、人流交匯處,便于各種信息技術的傳播,形成較大的輻射面。
(三)xx金穗農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現代農業的龍頭企業,起到很好的帶頭引領作用 。
據統計,xx金穗農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香蕉基地面積從xx年的 2 50畝擴展到xx年的3.6萬畝,同比增長 96.3%。公司年支付土地流轉金7830萬元,發放農民工工資683萬元,累計培訓農民工258場,創造農民工勞動就業0萬人次以上,輻射帶動周邊香蕉種植面積0萬畝。
(四)政策的支持。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國家鼓勵積極探索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實踐。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迫切需求,是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的必然要求,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四、發展現代農業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農業現代化宣傳,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提供行動先導。
要充分認識現代農業與能源化工兩個同等重要,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我鎮以金穗公司發展的現代農業帶領定江村定點屯村民集體致富的先進事跡,走進各村屯進行宣傳,充分體現出發展現代農業的惠民、富民、強民的作用。通過宣傳能讓更多的村民了解到現代農業是當前新時期發展農業的必然途徑,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以更高、更好的熱情發展現代農業。
(二)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和創新開發機制,為發展現代農業增活力。
我鎮的香蕉種植和甘蔗種植是整個鎮經濟收入的一塊“大蛋糕”,但是每年都受到來自臺風的影響,每次臺風過后都給村民帶來很大的損失。由此可見,我鎮農業抗災能力弱,不斷改善農業的基礎設施條件,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迫切需要。我鎮在各村屯興修水利工程,便利于民的耕種灌溉;積極發展農戶建沼氣池,將生產中的秸稈、稻草等進行沼氣發酵,提高農作物的綜合利用水平,采用沼氣等農村新能源,鼓勵發展循環農業;積極推薦以香蕉、甘蔗為主的經濟作物生產的現代化。同時,鼓勵農民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和新型農產品加工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希”。
創新開發機制,在堅持農村土地承包基本政策不變的情況 下,建立土地流轉機制。結合我鎮實際情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有序”的原則,根據縣委縣鎮府的指示,加強對我鎮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引導和管理,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率。今年,我鎮圓滿完成縣委縣政府的土地流轉任務,促進村民增收。
(三)進一步提升產業化和品牌化,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強力支持。
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為重點,把我鎮的香蕉生產做出自己的地方特色。一是選擇我鎮金穗公司為龍頭企業,實行重點扶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反哺農業,帶動農戶的作用。二是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引導和規范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三是加快批發市場建設,完善信息服務網絡,逐步形成批發市場為中心、各專業市場為骨干的農村品市場體系。
發展現代農業,還應堅持品牌化生產。我鎮金穗公司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和“龍頭企業+農戶+基地”模式,按照土地流轉政策將土地經營權從農民手中租賃過來,公司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技術規程、同一產品質量標準、統一包裝銷售的方式實行土地連片開發,規模化生產。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的榮譽稱號,“品”是“綠水江”牌香蕉,形成自己特色的品牌。不斷引導合作社和農民群眾使用農業現代化科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2
本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由某某縣農業局編制。本報告包括基本情況,具體推進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等八部分。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報告在網站和某某縣政府信息公開查詢點全文公開。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某某縣農業局聯系。現將某某縣農業局2021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21年,我局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市、縣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和有關文件精神,緊緊圍繞農業中心工作。突出現代農業產業建設、農業項目建設、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等政務公開重點,運用科學管理理念,采用現代信息手段,加大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工作力度,加快電子政府信息公開建設步伐,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并取得了一定成績。
二、工作推進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
為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結合電子政務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領導、相關股室負責人參與的電子政務與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局辦公室為機關電子政務及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負責工作機構,其它相關股室協助工作。
(二)強化制度建設。
為認真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的前提下,進一步充實完善了政務信息發布公開制度,確保了公開與保密兩不誤。
(三)強化信息審查。
我局信息發布工作由局辦公室負責,信息來源由局機關各股室、鄉鎮農技站提供,重點反映農業新特色、新思維、新發展,信息審核實行層層審核,嚴格把關。審核完成后,信息交由局辦公室專人發布到政府信息公開平臺。
(四)強化學習培訓。
組織干部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縣政府信息公開制度以及保密工作制度。全局干部職工通過學習討論,提高了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認識,增強了上網信息保密審查意識。同時,開展保密知識宣傳活動,增強干部職工保密意識,營造“人人、事事、時時、處處”講保密的良好氛圍。
三、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一)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渠道。
一是通過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和某某縣農業信息網發布工作動態、政府事項信息等內容;
二是利用電視、廣播、報刊、政務公開欄等媒體平臺對我局機構職能、總結計劃、農業工作信息等進行全方位宣傳和公開;
三是做好便民咨詢工作。
(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數量。
2021年,我局主動向社會公開信息共17556條,其中發送農作物良種、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農產品供求等手機短信17439條,報道農業動態信息105篇,發布農作物病蟲情報12條。
四、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2021年,我局未發生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的信息。
五、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2021年,我局未發生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六、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21年,我局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情況
(一)存在問題。
我局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離上級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是政府信息公開形式還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官方網站急需改版升級;
二是信息公開渠道還需進一步拓寬;
三是政務公開宣傳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改進措施
1、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一是圍繞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和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農民職業培育等農業重點項目建設,著重對支農資金投入情況、民生工程實施情況、建設項目進度情況及時收集報送,涉及投資規模、運作程序、責任主體、工程進度、實施效果等信息都要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
二是圍繞行政效能建設。對機關行政效能建設進展情況進行梳理總結,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
三是圍繞服務為民,穩定大局。妥善處置各類農業突發事件,特別是權威信息和敏感信息,要做到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全面客觀介紹事件進程及工作措施。
2、進一步做好政務信息報送工作。
一是正確把握輿論導向。正面宣傳全縣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突出宣傳在糧食安全、特色農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化改革創新等方面的舉措、成效和典型事例;
二是深入基層獲取第一手資料。圍繞“三農”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到基層,認真調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
三是注重政務信息時效性。進一步加快信息撰寫、審查、發布速度,對重大事件宣傳報道不滯后。
3、提升農業信息化服務。結合農業重點工作,建設農業信息化服務網絡,加大對農業技術信息化應用的宣傳和指導,確保信息及時準確傳遞到千家萬戶。
八、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3
我們黨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在基層,在一線,才能更大限度的與群眾接觸,為群眾服務。鄉鎮作為一級政府,近年來,通過招考,讓更多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人進入到了體制內,但是在工作中,我發現存在著這樣幾個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一)干部走讀現象嚴重家在外縣的年輕干部,一到周四、周五,心都開始浮躁,開始操心買車票回家的事情,每每周五下午便請了假,脫崗坐車回家,周日晚或者是周一早上再回到單位所在地,來回奔波著,工作和家庭兩頭顧,身心俱疲。家在外市、外省的年輕干部,則是要等到逢年過節、休年休假的時候才能回去,平時就是一個人,孤孤單單,無依無靠,如果獨生子女,特別是女孩,家人是既操心又擔心。當前鄉鎮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工作任務繁重,這些干部又成年累月不能回家,心中埋怨較大,情緒上對工作有消極、厭煩情緒。
(二)大齡未婚青年較多由于本科畢業后的年輕人多數是22—24歲,已經是大齡青年,工作問題解決后,個人簡歷個人問題便成了函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由于工作環境限制,難以找到適齡對象,這是客觀原因造成的,同時,也存在個人主觀原因,不愿意在本地找對象,排斥外嫁。
(三)借調現象普遍存在鄉鎮本就任務繁重,工作千頭萬緒,個別干部被借調到部門、單位工作,卻又由于種種原因,編制仍舊在鄉鎮,這種現象造成日常業務工作壓到在崗的干部身上,一個人要干兩個人,甚至是三個人的業務,干部怨言較多,同時,政府還得拿出經費來,聘請人員來充實工作隊伍
二、解決措施
(一)招考范圍的適當縮小通過戶籍限制,把招考范圍縮小到本縣的待就業青年,由于是當地人,更能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更安心的開展工作。
(二)遴選機制的完善市、縣應把各部門、單位缺編的崗位采用遴選的制度,每年進行招考,減少甚至取消通過省考招錄的方式,讓更多的青年在基層一線有所為,進而通過遴選的途徑得到上升,曾經積累的豐富基層經驗和閱歷,才能在之后工作中更好的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三)相應待遇的提高同一個縣(區),也普遍存在干部從偏遠鄉鎮向城關鎮、街道辦流動的現象,究其原因,縣(區)畢竟是經濟文化中心,更有利于生活和孩子教育等現實問題。鄉鎮干部一個周的時間都需要在鎮上吃、住和工作,現在更是周周忙、月月忙,難以顧及家中的孩子和父母,而只有干部安心工作,我們黨才能更好的踐行服務群眾的宗旨,就需要提高待遇,讓更多不怕吃苦的年輕人進入到基層一線得到鍛煉和提高。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4
鎮黨政辦公室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站股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辦公室第一窗口、第一環境、第一形象的作用,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的工作態度,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現就黨政辦公室工作的開展情況作如下報告。
一、基本情況
辦公室現有人員共有8名,5名為行政編制,3名為工勤編制;女1名,男7名(其中駕駛員2名)。
辦公室配有電腦2臺,傳真機1臺,復印機1臺,打印機1臺,照相機1臺,文件柜2個等辦公設施,基本滿足辦公室的日常工作需要。
二、建設情況
(一)強制度,保工作。
每年都繼續加強建立和完善《崗位職責》、《車輛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辦文、辦會制度》、《保密制度》和《考勤制度》等相關辦公室工作的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二)強自身,謀進步。
1、加強辦公室人員參謀力,求抓住工作關鍵。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工作目標任務,密切關注和把握全鎮工作重點和工作動態,
前瞻思考,超前謀略,為黨委政府提供富有實效的政務服務。
2、辦文辦會力求精品力作。公文代表著機關的形象,其質量高低,直接反映辦公室工作的水平。會議代表著辦公室人員的自身素質。以優質的辦文和辦會體現出辦公室的綜合能力。
3、信息力求又快又準。及時、準確、全面地為領導和上級機關報送信息,始終是辦公室的重要職責。隨著對信息要求的拓寬、速度加快、要求提高,我們在信息工作中努力做到“收集信息第一時間、報送信息第一時刻、處理信息第一時段”,確保信息快速報送。
三、辦公室工作情況及發揮情況
黨政辦公室作為黨委、政府的第一窗口,為保證辦公室正常運轉,現有的工作員身兼幾職,工作任務加重,對工作人員服務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為此,我鎮黨政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增強自覺性,主動學習;有針對性的學習理論、學政策,不斷提高理論政策水平和辯證思維能力,學習業務知識、學習相關知識,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實效性,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用有所成,聯系工作實際來學,增強工作的原則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一)著力提高謀劃能力。
1、當好“調研員”,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領導關注的重大問題,深入基層搞調查,深入實際摸實情,深入群眾察民情,經過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煉,客觀地總結經驗,辯證地分析問題,積極地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對策建議,真正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當好“信息員”,全面、及時、準確收集基層苗頭性、傾向性、預測性信息和帶有全局性的綜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從現象中看本質,從一般中找規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領導決策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二)著力提高辦事能力。
1、會寫。準確領會意圖,找準文稿主題,選準表述方式,聯系實際,語言樸實,內容詳實;
2、會說。口頭表達內容條理清晰,言辭合乎身份,語氣張弛得體,傳達清楚,匯報清楚。
3、會協調。對上協調嚴格程序,對左右協調謙虛周全,爭取支持,對下協調把握分寸,做到督查、服務相結合。
(三)著力提高創新能力。
1、創新思想觀念。堅決摒棄不合時宜的.舊思想、舊觀念,使思想更加貼近客觀實際,觀念更加貼近時代要求,樹立主動服務的意識,樹立時效優先意識。
2、創新思維方式。變經驗性思維、習慣性思維為超前性思維、立體性思維,實現由常規服務向創造性服務轉變,由滯后性服務向超前性服務轉變,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使服務更加周到,效果更好,領導、職工和群眾更滿意。
3、創新服務方法。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圍繞服務中心抓落實,提出新思路、新建議,圍繞群眾搞服務,拓寬新領域、新渠道。
四、存在的問題
(一)“滿”的問題。
滿足于現有知識、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差,對業務知識的學習滿足于一知半解,不做深入的研究,導致理論水平低、業務能力差,不能完全適應辦公室工作的需要。
(二)“難”的問題。
對一些難點問題,缺少章法、被動應付。在協調工作時有好人主義思想,怕得罪人;自主學習積極性不高;在解決信訪問題上方法不多,主動性差。
(三)“慢”的問題。
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做得不夠好,很多工作都要靠領導吩咐、等領導安排,參謀作用沒有發揮好;主動調查研究開展少,對基層情況掌握不夠及時,往往造成工作被動。完成工作任務時效性差,對工作沒有養成立說立行、馬上就辦的作風,有時工作比較疲沓,有些工作任務不能及時完成。
(四)“舊”的問題。
從事文字材料寫作的人員少,不愿寫、怕寫、任務落實多具體指導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辦公室工作整體發展。
五、解決措施
(一)樹立十種意識,提高整體素質。
樹立并長期堅持 “十種意識”,即:大局意識、團結意識、服從意識、服務意識、紀律意識、責任意識、保密意識、廉潔自律意識、衛生意識、禮儀意識,不斷加強自身素質,以自身素質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實行“三零”標準,提高“辦”的能力。
1、辦文零毛病。辦文就是對上面各種文件、明傳、通知、信函的簽收、擬辦、督辦、落實等情況的處理,匯報(擬辦)及時、落實及時,不延誤,突發事件要及時匯報,及時承辦,不延誤。擬發文件、通知要認真仔細,擬好之后反復核對,無誤后經主要領導簽批,再印發,不論擬發的是什么文件都要做好登記工作和存檔工作。
2、辦會零失誤。認真辦好每一次會議,無論規模大小、規格高低,都要認真對待,搞好會議(會前、會中、會后)服務。
3、辦事零差錯。做好與工作有關的一切事宜,做好統籌安排,梳理輕重緩急,逐一完善、落實,不顧此失彼。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5
一、基本現狀
(一)基本鄉情
鄉地處高海拔山區,境內最高海拔3340米,最低海拔2550米,平均海拔2950米。地處縣東北部。東與省鹽源縣、縣相連,南與蟬戰河鄉相鄰,西與新營盤鄉相依,北與鎮接壤。鄉政府駐行政村,駐地海拔2880米,電話區號0888,郵政編碼674304,距縣城28公里。下轄、牦牛坪、馬金子、二拉壩、水草壩、大二地、萬桃7個村委會,下設79個自然村。轄區總人口1.2萬人,均屬彝族,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13人,城鎮化率5%,另有流動人口602人。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9千米,總面積438.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7.9人。因受地理自然環境等影響,自然災害頻繁,常年受低溫、冰雹、霜凍、干旱等災害。其中每平均四年會遇到一次大旱。最嚴重的一次災害發生在1998年11月19日發生的6.2級地震,地震使半數以上的民房坍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折合人民幣約9000萬元。經濟產業主要以傳統的農業為主,糧食作物以馬鈴薯、蕎麥、燕麥為主。畜牧業以養羊、養豬、養牛為主。鄉無工業。末共有商業網點28家,均屬個體商戶。
(二)貧困現狀
全鄉現有絕對貧困人口1140人,低收入貧困人口3477人。因全鄉均為典型的高山地貌,全鄉居民還活在一方水土養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勞動力大部分都外出務工。為改變這部分人的生存環境,縣委、縣政府組織縣財政局、縣扶貧辦等相關部門,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產基礎設施,尤其是在近幾年來,相關部門組織實施的各項扶貧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貧困成因
1、受自然條件的影響。鄉大部分村位于高寒山區,海拔高,地理條件差——氣候條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傳遞不靈,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生產收效不良,農產品經濟價值不高,農民增收不快,改變自然狀況的能力不強,使得農民生活在一個“自然條件差——農民收入低——改變自然條件難——農民收入低”的惡性循環中。
2、受勞動力文化素質的影響。由于受經濟、地理、人文、傳統等因素的影響,農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尤其在偏僻落后的山村,農民的教育狀況更不容樂觀。根據人口普查,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農村勞動力高達64.17%。的調查顯示,在低收入人群中(純收入924元/年·人),鄉18—45周歲勞動力(農村主要勞力)文化層次很低,高中僅占5.26%,小學及以下占34.5%,在務農勞動力中,初中以下學歷所占比率高達88.74%。由于文化層次偏低,小農經濟意識較嚴重,種植養殖的生產經營方式陳舊,接受新的知識文化的能力相對較弱,勞動力轉移輸出困難,這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并且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這逐漸成為推動社會全面發展過程中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之一。
3、受產業結構的影響。受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所限,鄉長期以來缺乏工礦業及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幾乎沒有涉足。種養殖業投入大,收益小,且主要目的是自產自消,商品率不高;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小,且收效不好,質量不高,農民收入渠道單一。
4、受主勞多病的影響。山區的農業,是一種沉重體力勞動的行業,主要勞動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療,造成返貧現象突出。一個家庭祈求的是風調雨順、守望的是五谷豐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健康。但受山區自然經濟條件的影響,尤其是高、寒、僻遠地帶衛生防疫工作跟不上,人們缺乏最基本的保健,引起病災,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貧;受經濟條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而失去健康引起返貧。這些主勞大都是家庭的脊梁,主宰幸福安康之神,因“病災”將會使原本不殷實的家庭“沒落”為貧困戶人。
由于上述的產業結構單一、缺乏生產資金和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低下等因素,農民對自給自足的傳統自然經濟依賴性極強,而且,對病蟲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科學,農業收成的好壞基本取決于當年天氣狀況。近年,旱災頻繁,嚴重影響了農民的農業收入,造成農村生活“根基不穩”的現象。
二、主要難點
(一)山區農民返貧因素控制難
由于自然災害抵御難,一大批農戶因災返貧,需再次納入搬遷扶貧范圍;主勞多病致富難。據統計監測,由于經濟條件所限,農村主要勞動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造成返貧的有125戶、657人。
(二)高山農業支柱產業形成難
鄉海拔高,農田分布在高山上,全鄉群眾沿襲著以種糧為主的傳統生產模式,經濟林木面積狹小。使得一方面支柱產業科學定位難。高山地區受自然條件和市場發展的影響,尚未尋求到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二方面支柱產業規模經營難。高山地區糧經兼作,且多經品種繁雜,要形成產業格局,需要大量的資金、物資,僅靠本地農民現有經濟實力難以面對和承受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三方面,高山支柱產業產品銷售難。高山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嚴重制約了產業帶的形成,因此,要謀求產業的發展尚需圍繞基地,加速公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
(三)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難
由于我鎮自然環境惡劣,居住在高寒、偏遠的農民生產生活異常艱苦。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效益低。據統計全鄉還有29個村民小組不通公路,要修通這68公里路需投資200萬元以上;解決人畜飲水困難需投資120萬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產出率低。二是農業實用技術推廣難。由于受到打工經濟的影響,中青年農民大多外出打工,新型農業實用技術推廣難度大,從而阻礙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四)返貧因素難以控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質的影響,對農產品銷售市場缺乏科學定位,生產經營適得其反,血本無歸形成的貧困。二是災害重建、規模發展至收益過渡期間形成的貧困。對于這兩種致貧因素,難以認定扶持范圍和標準,既使配套了相應政策也難以到位。
(五)階段性外出務工人員過多導致農村勞動力暫時缺乏
在非農忙季節,各村主要勞動力(18—50周歲勞動力)外出比例非常高,在短期內,這種勞務輸出的確給其家庭帶來一定的收入,但卻使得一些財政扶貧資金項目難以實施,生產生活條件得不到改善,長期制約了農村社會經濟發展。
三、思路與對策
經過扶貧攻堅,全鄉扶貧開發工作的發展方向已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發生了新的變革。主要表現在:扶貧主體已由政府主導向全社會參與扶貧發展;扶貧方式已由救濟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發展;扶貧開發的范圍已由就地開發向異地開發發展;扶貧開發戰略已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發展。在重點貧困村,我們主張實施整村推進的扶貧方式。
(一)嚴肅政策,鎖定對象,突出重點區域。
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要進一步嚴格各項扶貧開發政策,突出扶貧開發的'主體地位。
一是要切實抓好扶貧開發政策的落實,讓貧困農民享受政策,得到實惠,得到發展;
二是要進一步鎖定貧困村和貧困對象。以5個重點村1808個貧困對象為主戰場,突出工作重點,明確工作對象和范圍;
三是認真實施規劃與管理。要進一步充實、完善規劃,維護規劃的法律性、科學性、嚴肅性,要切實做到“計劃圍繞規劃下,項目按照規劃做,資金隨著規劃走”。
(二)量化標準,把握質量,突出重點項目。
第一,狠抓產業基地建設。
一是大力調整結構,抓好貧困農戶的產業基地建設。按照全鄉產業布局,應著重加強貧困農戶的產業規劃及發展工作,通過幾年努力使貧困農戶人均支柱產業達到0.8畝以上;
二是切實抓好以畜禽為主的養殖業發展。合理調整畜牧業內部結構,鞏固引種成果,提高優質畜禽出欄比例,建立優質羊、牛、家禽等生產基地,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抓住機遇,積極培育養殖大戶,在政策、資金、技術、信息、服務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讓大戶引導、帶動貧困戶發展,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
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經濟。對于產業優勢較弱的貧困地區,應立足于本地特色,面向市場,挖掘本地土特產品,走小而精、特而優之路,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一條新門路。
第二,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治本措施。
一是堅持按照農業產業化、優化社區結構、效益優先的原則,加快扶貧公路建設步伐,在確保實現村村通公路的基礎上,提高村通公路的通達能力;
二是切實抓好水利設施建設,解決貧困農戶的飲水困難,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三是加強基礎設施質量監管,鞏固建設成果,確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
(三)科學分析,宏觀決策,做好扶貧工作。
第一,要構筑抗災救災、扼制返貧,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一是政要把抗大災的準備工作力爭做到萬無一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是扶貧、民政、衛生、財政、水電、農業、林業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做好現場距測調查,確保原始記錄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并且準確及時的匯總相關資料,并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出臺政策提供切實有效的依據,力爭做到貼近于現實,貼心于人民。
第二,宏觀調控,微觀政策。在抗災扼貧工作中要把握大局,注重方略。
一是產業規模拓展要根據市場狀況,由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科學設計、捆綁資金、集中財力、整體推進”;
二是配套政策宜實、宜細、宜操作、宜落實。對于受產業調整影響,過渡期貧困現象要制定區域產業發展新政策;對于因災(自然災害、疫災)影響而返貧的要集中資金、加大投入、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對因主勞多病而導致返貧的要采取政府扶持,社會幫扶相結合的政策措施,注重扶智力、志氣,著力發展產業。
第三,落實責任,逐個擊破。要竭力想方設法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返貧人口的物質文化生活環境。在實際工作中,
一是民政、財政、扶貧、土管、林業、農業、公安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并各負其責,各司其職;
二是針對不同返貧對象,由政府主導、社會幫扶、農戶自籌、親友饋贈,使之在一、二年內恢復原氣,擠入解決溫飽的行列;
三是特殊情況要特殊照顧。各主管部門要放寬受災貧困戶用地、用林等政策,適當免收費用;優先配備生產生活用地和經濟林園,滿足生產資料的供應;各類企事業單位要放寬招工條件,予以照顧。共同營造全社會抗爭貧困,消除貧困的良好的氛圍。
(四)創新思路,完善機制,探索扶貧新路子。
第一,拓寬思維,進一步整合扶貧力量。一是大力實施農村社區扶貧。充分發揮農村的先進力量,突破性的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破解農村公益事業難辦的難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二是進一步明確扶貧責任區。把扶貧任務、目標、措施落實到人,把責任區的扶貧成效與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相掛鉤,做到有領導抓、有專人管,工作年初有計劃、半年有檢查、年底有總結;三是拓寬社會幫扶渠道。社會幫扶工作已不僅僅是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的責任,要積極鼓勵社會團體、民營企業、個體工商大戶等群體融入到社會幫扶工作中來,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發揮他們在社會幫扶工作中的的重要作用,要把他們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總結好、完善好、宣傳好,使之成為社會幫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整村推進,大力實施參與式扶貧。
一是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群眾,增強人民群眾的自我發展意識,把政府推動的扶貧開發變為群眾脫貧致富的自覺行動。實施到戶的項目,都要由群眾自愿提出申請,正確處理好項目實施過程中群眾投工投勞與農民減負的矛盾,牢牢把握“依法辦事,手續完備,不留后患”。堅持群眾自力更生,實行以工代賑,驗收兌現;
二是把工作做到村做到戶,把項目落實到戶,把政策補助到村到戶,解決好重點鄉、村的交通、水利、通訊和群眾看病難、子女入學難等問題,為他們實現脫貧致富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加強監管,增強項目資金管理的透明度。按照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亂、集中投入、各記其功的要求,項目資金實行專人、專帳、專戶管理,所有項目要公開、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做到“項目到村、任務到戶、登記造冊、張榜公布”。
第三,依托資源,大力扶持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培育農村能人。引導一部分有頭腦、有膽識、敢創敢干的農民專門從事農產品銷售。政府要大力加強引導、扶持,提高中介組織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把一家一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酷起來.
第四,在扶貧項目的實施方式上,改由容易造成監管不力、群眾配合不夠的部門包攬轉向由主管部門指導監管、鄉鎮負責、各村實施的方式,分清職責,明確責任,充分調動村、鄉(鎮)、部門三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最大合力推進項目的有效實施。
第五,在扶貧資金投向上,要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并重,在保證對重點貧困村資金投入的同時,對不屬于重點村,但確實需要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且群眾積極性高的項目要適當安排資金投入。
第六,扶貧開發要與社會救助相結合。對具備一般勞動能力的,要通過改善其生產生活條件來提高生活質量;對擅長種養殖技術的,應適當協助其投入一定得啟動資金,拓寬其收入渠道和收入水平;對不具備勞動能力的,要加大社會救助力度,切實解決其生活困難。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6
一、鄉鎮婦聯工作普遍現狀
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年鄉鎮婦女工作雖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是從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角度來看,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現狀。
一是重視不夠,工作開展難。由于鄉鎮中心工作繁重,婦聯工作大多是黨政領導分管工作中的一項,相對其它那些層層考核或“一票否決”的中心工作來講,婦聯工作缺少硬任務;把婦女工作當成是軟任務和務虛的工作,認為婦聯工作可抓可不抓、做多做少都無關緊要。因此導致黨政領導工作忙時,“中心工作先行,婦聯工作讓道”,將婦聯工作置于“邊緣化”地位。另外鄉鎮婦聯組織雖已建立健全,但主要任務是配合中心工作,婦女工作成了“副業”。部分鄉鎮婦聯沒有將工作融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僅僅是組織婦女群眾搞一點文體活動,或是配合鄉村婦女群眾進行學習和培訓,調解一些家庭鄰里糾紛等,開展活動的規模小,內容單一,難以充分調動廣大婦女群眾的積極性。
二是兼職過多,職能發揮難。首先,由于鄉鎮黨委所承擔的中心工作任務相當重,這些工作又有嚴指標、硬任務,因此,無暇顧及婦女工作,導致婦聯機構形同虛設。其次,有的鄉鎮婦聯干部一人兼職兩項或多項工作,如兼任計生、民政、統計、人大秘書、辦公室等多項繁瑣的工作,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常常顧此失彼,工作處于被動應付狀態,使婦聯工作流于形式。另外,鄉鎮干部基本上全部駐村,駐村工作包羅萬象,婦女工作都是在中心工作之余開展,又不能把婦女工作與農村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造成婦女工作重點不突出。
三是投入不足,工作保障難。鄉鎮婦聯要在提高女性素質及女性維權等方面提供服務,創造條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經費作保障;《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也規定各級婦聯的行政經費、業務活動和事業發展經費主要由政府撥款,列入各級財政預算。但由于財稅體制改革后,鄉鎮財政普遍困難,鄉鎮中心工作經費都難以保證,更談不上保證婦女工作經費。由于缺少基本工作經費,鄉鎮婦聯無法開展提高女性素質、家庭文明建設、女性維權等工作,各種活動和培訓開展得不夠,使婦女工作缺乏生機和活力,有組織無活動的現象比較普遍,導致基層婦女組織的職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四是素質不高,工作創新難。我縣的鄉鎮婦女干部整體素質較過去雖有一定的提高,但其工作與新形勢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婦女干部由于資歷淺,沒有工作經驗,接受系統學習培訓少,因而雖有工作熱情,但缺方法,缺點子,不能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工作打不開局面。二是部分婦女干部對自己所承擔的工作職責認識不到位,認為婦聯工作比較虛,不容易顯政績,因而把主要精力用于鄉鎮中心工作,不鉆研婦女工作業務,使婦女工作陷于被動狀況。三是部分婦女干部缺乏積極主動爭取黨政重視的意識,對于上級婦聯安排的正常工作,不主動向領導匯報,有好的意見和建議也就得不到領導的支持和采納。四是部分婦女干部工作作風不扎實,深入基層少,沒有用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調查、了解農村婦女面臨的困難及其需求,更談不上認真的去思考婦女工作的方法與手段,不能為婦女提供應有的服務,影響了婦聯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對策和建議
一是要健全黨建帶婦建的工作機制。黨建帶婦建,根本在“建”,關鍵在“帶”。要把婦聯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建工作一起規劃,一起部署,一起推進,要爭取把婦女工作納入黨政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定期研究婦女工作的例會制度。將婦女工作納入黨建工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其黨政領導自然會主動思考、積極指導、盡力支持婦聯工作,讓婦聯組織在新形式下更好的實現“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的工作宗旨,更好的`服務全局。要多渠道、多形式落實鄉村婦女干部的政治、經濟待遇,適當提高工資待遇,或適當減少所兼工作項目,穩定基層婦女干部隊伍。
二是要營造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宣傳氛圍。要進一步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認識,更好地將性別意識納入決策主流,特別要納入到黨校培訓的重要內容,使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層領導干部通過培訓,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有所提高,以便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婦女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三是要進一步加強婦聯干部隊伍的能力建設。當前,鄉鎮婦女工作任務繁重,要求婦女干部知識面要廣,工作能力要強,而且群眾越來越需要服務型、引導型、示范型的干部,因此,必須加大對鄉鎮婦聯干部的培訓力度。積極與黨校、組織部門聯系,爭取把鄉鎮婦聯干部的培訓納入各級黨校干部培訓和農業、科技等部門的培訓計劃,協調黨校辦主體班時,規定鄉鎮婦女干部所占的比例或舉辦專門的鄉鎮婦女干部培訓班,并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婦女干部參加婦聯系統業務培訓及外出學習考察。要引導、教育鄉鎮婦女干部處理好專兼職工作的關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職責,充分發揮兼職的優勢,提高工作效率。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7
遵義市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精準扶貧總體部署和33668行動計劃,牢固樹立抓脫貧攻堅就是抓發展、抓民生的理念,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突出問題導向,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全力實施脫貧攻堅三步走戰略和35669行動計劃,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11萬人,4個貧困縣、111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226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從24.3%降到7%以下,交出了脫貧攻堅的遵義答卷。
一、遵義市脫貧攻堅主要成效
(一)脫貧攻堅加速了全面小康進程。
通過實施大扶貧行動,加速了貧困地區全面小康創建進程,提升創建質量。按照國統字〔2008〕77號監測,全市2014年度全面小康實現程度84.0%,比2013年、2012年、2011年分別提升3.8、7.5、10個百分點。14個縣(市、區)2014年實現程度均超過80%,均值達到90.6%,較2012年大幅提升,其中正安、習水、務川、道真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增幅均超過10%,習水在全省排位提升12位、正安提升9位、道真提升5位、務川提升4位。
(二)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初具規模。
牢固樹立扶產業就是扶根本的思路,把扶貧開發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引導各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做好產業扶貧大文章,形成了道真藥業園區、正安吉他產業園、輕紡產業園,務川綠色食品(輕紡)工業園區等一批貧困縣特色產業園區,培育了赤水竹業和石斛、正安白茶、務川山羊、鳳岡茶葉、桐梓方竹筍等一批地方特色優勢產業,增強了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三)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以改善貧困地區群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為出發點,以優先解決水、電、路為重點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瓶頸制約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計劃,積極開展鄉村道路、農田水利、人畜飲水、農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設。通過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進一步破除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增強了貧困地區發展后勁,群眾出行難、吃水難、用電難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四)貧困群眾收入快速增加。
通過建設工業園區增加就業崗位、培育特色產業提升農業產值、實施雨露計劃陽光工程提升就業技能、引導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等多措并舉,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的5216元提高到8365元,年均增長11%;扶貧開發重點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6870元,年均增長13%;民族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提高到6753元,年均增長13.5%,分別比全市平均增速快2和2.5個百分點。
(五) 脫貧攻堅體制機制更加完善。
在落實省委33668扶貧計劃基礎上,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實施《關于打好扶貧攻堅戰加快減貧摘帽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減貧摘帽鄉鎮干部管理使用的意見(試行)》《關于打好扶貧攻堅戰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施意見》等綜合配套文件,制定并實施35669行動計劃,對不同致貧原因的貧困戶實施精準扶貧,探索完善一整套脫貧攻堅體制機制和規章制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二、主要做法
(一)精準調研培訓,在貫徹落實上求突破。一是強化調研培訓。市委先后召開中心組集中學習會、專題培訓會,舉辦專題培訓班,對全市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宣傳部部長、文明辦主任、組織部分管基層組織建設的負責人以及扶貧辦主要負責人,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和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脫貧攻堅專題培訓。二是精準調查摸底。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6元為基本標準,以摸底情況為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做到了村社有冊、鄉鎮建簿、縣區存檔,實現了統計指標精準化、統計分類科學化,實現精準管理、精準調度。
(二)精準落實責任,在組織保障上實現突破。
一是完善組織機構。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的遵義市扶貧攻堅同步小康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扶貧攻堅同步小康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市委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統籌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工作。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臺《關于打好扶貧攻堅戰加快減貧摘帽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對各地各部門進一步細化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明確完成時限,精準責任,同時出臺投資、財稅、金融等六個方面20多項具體政策,確保脫貧攻堅有計劃、有資金、有項目、有措施、有檢查。三是實施結對幫扶。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分別掛點聯系4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時整合全市111個部門475個項目,投入幫扶資金8.45億元,對務川、道真、正安等縣13個一類貧困鄉鎮實施集團幫扶.搶抓上海對口幫扶機遇,2013年以來共爭取各類幫扶資金1.92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22個,惠及9個縣(市)58個鄉鎮72個村。
(三)精準謀劃思路,在目標引領上實現突破。
全面實施脫貧攻堅三步走發展戰略和35669行動計劃,精準實施結對幫扶、產業發展、教育培訓、危房改造、生態移民、社會保障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確保到2017年貧困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第一步到2016年,全面實現習水、正安、務川、道真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116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第二步到2017年,全市基本消除絕對貧困人口,實現87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第三步到2020年,補齊脫貧指標和小康指標的差距,建檔立卡脫貧對象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四)精準幫扶措施,在扶貧到戶上實現突破。
一是結對幫扶到村到戶。每年選派5000名以上機關干部到871個貧困村任第一書記和項目書記,實現貧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戶戶有幫扶責任人。二是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大力扶持發展中藥材、干鮮果、草地畜牧業等八大扶貧產業,共種植中藥材35萬畝、核桃70萬畝、蔬菜200萬畝、人工種草30萬畝,發展鄉村旅游點1500多個,全市貧困對象參與產業發展達到80%以上。三是教育培訓到村到戶。實施雨露計劃與科技培訓有機結合,確保每個貧困戶掌握一至二門農業科技生產技術。十二五以來,完成雨露計劃培訓13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55萬人。四是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重點把好危改對象確定審批關,做到資金直補到戶、部門幫扶到戶、責任包保到戶、技術指導到戶。十二五以來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0.6萬戶。五是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堅持把移民安置與園區建設、集鎮商貿、旅游發展、特色產業統籌起來,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累計建成項目安置點92個,搬遷貧困人口8.83萬人。六是基礎設施建設到村到戶。全面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解決小康水飲水安全68萬人,新建改建小康房2704戶,95%的自然村通電話、95%的行政村通寬帶,小康電一戶一表率95%以上、小康寨創建點355個。
三、當前遵義市貧困現狀分析
雖然遵義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
(一)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
14個縣(市、區)和新蒲新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貧困現象。到2015年底,全市還有5個貧困鄉鎮未摘帽,645個貧困村未出列,51.42萬貧困人口未脫貧。貧困人口居住條件惡劣、總體素質偏低、致貧原因復雜,導致自身致富能力較弱,實現同步小康難度大。
(二)致貧原因復雜。
國務院扶貧攻堅建檔立卡和省扶貧開發大會要求統計的各類致貧原因我市均有涵蓋。有的貧困戶、貧困人口同時存在兩種以上致貧原因、情況復雜,增加了精準施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難度。特別是缺技能、缺資金的`貧困戶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技能培訓,無力脫貧無業可扶的貧困戶需要政策兜底、資金兜底,對于財政本就貧弱的各級政府而言,困難不小。
(三)收入渠道單一。
由于貧困地區工業發展起步晚、水平低,工業企業普遍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帶動能力弱,加之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對促進貧困群眾增收的拉動效應不明顯。廣大貧困地區群眾主要依靠外出務工,收入構成單一,增收困難,扶貧開發重點縣工資性收入占農民總收入比重接近50%.
(四)貧困制約突破難。
由于廣大貧困地區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加之貧困地區財力弱投入不足,導致以交通、水利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全市還有196個行政村3671個村民組未通硬化路,需硬化通村公路1486.6公里、通組公路15830.95公里,71萬農村人口還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嚴重制約貧困地區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
(五)貧困人口素質偏低。
遵義貧困地區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年、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年。由于貧困人口文化素質相對較差,對新事物的理解和認知能力不足,思想相對保守,開拓進取精神不足,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動參與扶貧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不高,有的甚至還產生抵觸情緒,增加了脫貧攻堅難度。
四、做好新形勢下脫貧攻堅工作的對策建議
搶抓中央支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機遇,以脫貧攻堅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深入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確保2017年貧困鄉鎮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
(一)精準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
深入開展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和精準識別回頭看活動,做到戶有卡、村有簿、鄉有冊、縣有賬、市有庫,完善貧困監測體系,實行動態管理,脫貧銷號、返貧重錄,確保數據真實可靠。確保真正的貧困農戶建檔全覆蓋。運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手段,建立遵義扶貧云,市縣鄉村四級同步搭建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實現脫貧攻堅數據化查詢、數據化調度,信息化管理、精準化實施。
(二)精準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
一是著力推動產業就業扶貧。制定并實施《關于扶持生產和就業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引導貧困地區結合實際發展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和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加工業,實現強一接二連三.依托貧困地區植被豐茂、氣候涼爽的優勢,統籌扶貧項目和資金,在貧困地區發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鄉村旅游產品,引導群眾發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二是著力推動生態移民扶貧。制定并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大扶貧生態移民力度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制定分年度搬遷計劃,確保十三五期間完成18萬人易地搬遷任務。三是著力推動生態補償扶貧。制定遵義生態補償實施細則,細化流域、森林、草原、濕地、礦產資源等重點領域生態補償實施細則,探索政府補償和市場補償相結合的生態補償新模式,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促進貧困地區生態保護和生態資源可持續利用。四是著力推動教育醫療扶貧。對農村貧困學生就讀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分別實施不同標準的兩助三免(補),對貧困學生就讀普通高校實施兩助一免(補),確保貧困家庭不因孩子上學而致貧返貧,確保不讓一名貧困學生上不起學、讀不好書。建立貧困人口健康檔案,采取集中診療方式對貧困人口實行先診療后付費等方式,確保貧困戶生病能得到及時治療。五是著力推動保障兜底扶貧。制定并實施《關于開展社會保障兜底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和臨時救助等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掃除社會保障救助盲區,確保2020年前兩無人員和暫時不能脫貧人口全部脫貧,共享全面小康創建成果。
(三)精準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
一是完善組織機構,強化領導。扭住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干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關鍵,市縣鄉均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脫貧攻堅同步小康領導小組,加強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夯實縣級黨政領導班子、選好配強貧困縣、貧困鄉鎮黨政一把手,加強三支隊伍建設,選優配強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確保貧困村全覆蓋。二是著力構建大扶貧格局。探索完善集團扶貧、定點扶貧等八大扶貧機制和市領導包鄉、縣領導包村、鄉鎮領導包戶、黨員干部包人的四包責任制,實行政策、資金、項目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確保貧困幫扶到村到戶到人,貧困鄉鎮不摘帽、貧困村不出列、貧困群眾不脫貧,幫扶不脫鉤。三是建立完善退出機制。設定時間表,建立完善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戶退出機制,實行嚴格評估,按照摘帽標準驗收,逐戶銷號,解決好如何退的問題,實現有序退出,防止數字脫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四是強化考評、嚴格問責。強化督查暗訪,全面落實脫貧攻堅一票否決制,對在扶貧開發中表現突出的干部,要大張旗鼓進行表彰;對違規違法、不作為亂作為和精神懈怠、落實不力、扶貧效果不好的干部要嚴肅追究責任。
(四)精準破除脫貧攻堅的制約瓶頸。
加快推進以路、水、電、訊等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覆蓋所有鎮村組,將農村公路毛細血管融入干線大動脈,完善農村公路路網,確保到2017年實現建制村通暢率、建制村通客運車輛比例、農村公里列養率、重點路段安全隱患治理4個100%.規劃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和飲用水源,確保縣縣有中型水庫,鄉鄉有穩定水源,破除生產生活用水瓶頸,全面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推進農村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確保貧困戶實現一戶一表,群眾集中居住村寨通訊信號全覆蓋,提升農村通信網絡覆蓋質量。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8
當前,隨著我鎮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各種個體經濟組織,個體私營企業等企業的增加,帶來工會組織形式的多樣化,工會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基層工會要適應形勢、發揮作用,就要明確應該重點干什么和怎么干的問題,理清思路,找準位置,服務大局,把握方向,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一、貫穿一條思想主線——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基層工會是工會的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到基層的實踐者。為此,一定要把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頭等政治任務來抓,在深入學習領會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在推動工作創新發展上下功夫,在務求實效上下功夫,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到工作的全過程。要科學地觀察當前新形勢的特點給工會工作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握基層工會組織變化規律,把握基層工會工作規律,抓住規律,迎難而上;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豐富工作內容,拓寬工作領域,改進工作方式,在創新中形成新思路,在改革中求得新突破,在發展中開創新局面,在各項具體工作中體現新舉措。
二、創建學習型組織——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
基層工會組織也把創建學習型組織納入了自己的視野。許多縣市工會以及基層工會開展實施職工素質工程、知識武裝工程、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等活動,對推動職工隊伍知識化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開展了多次經驗交流和理論與實踐的研討活動,在工會系統掀起了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熱潮。在這股熱潮的沖擊下,基層工會還不知學習型組織是怎么回事,也上行下效地開展創建活動,大有一轟而起之勢。
基層工會組織是全體成員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它是讓全體成員體會到工作中生命意義的組織。是通過學習,創造自我,擴大創造未來能量的組織。從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內容來看,這是當代最前沿的管理理論或最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創建學習型組織實質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是企業管理水平的升華,需要從企業管理的角度進行策劃,制定規劃和目標。基層工會在創建學習型組織中只能是處于配角和協助的地位,如果基層工會大包大攬,一方面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現形式主義和走過場。如果不把創建學習型組織放到企業黨政工作的大盤子中來思考,工會是絕對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的。
三、抓住一個根本任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
基層工會工作在企事業、機關單位,是團結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奮斗的直接組織者。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這是黨和國家在新世紀、新階段的目標任務。因此,把廣大職工群眾團結和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積極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就成為新世紀、新階段各級工會組織的根本任務。基層工會一定要立足于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以及工會工作的全局,緊緊圍繞企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穩定這個中心,來思考和安排工作。要以技術創新為主要內容,以振興發展企事業為目標,廣泛發動和組織干部職工群眾,開展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和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持續形成學趕先進的.熱潮,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更好地履行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
四、落實一個根本方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基層工會與職工群眾緊密相連,是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的重要推動者。堅決維護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始終保持工人階級隊伍和工會組織的團結統一,是新世紀、新階段各級工會組織的重要政治責任。工會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工會基層組織是黨密切與職工群眾聯系的基礎,其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工會橋梁紐帶作用的發揮。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始終是工會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的也是根本性的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戰略性任務。搞活企事業,搞活工會整個工作,都要抓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這個主題來展開。基層工會一定要認清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堅定不移地推動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的落實。要進一步健全職工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制度,完善公開辦事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維護工人階級隊伍的團結和工會組織的統一,采取有力措施,推動“依靠”方針的落實。
五、加強基層工會組織——人才素質的培養
提高基層工會組織人員的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他才能更好地為基層服務。基層工會工作人員要學以致用,把所學理論知識融入,滲透到生產、經營全過程中去,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提高了基層員工的技能水平、技能素質,基層工會組織應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之風,組織好基層工會工作,不斷開創基層工會工作的新局面。通過送培及定期的各種學習來不斷提高基層工會組織的業務水平,使基層工會組織得到長足發展。
六、突出一個基本職責——代表和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
基層工會根植于職工群眾之中,是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的具體維護者。工會突出維護職能是工會性質所決定的。當前,職工最大的擔憂是經濟生活上的擔憂、就業上的擔憂、社會福利能否得到保障的擔憂。為此,我們一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武器,以鮮明的職工代表者和維護者的身份,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為基本職責來履行,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原則,敢于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二要強化維權手段,運用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和職工代表大會兩個機制的有效手段,在職工就業、工資分配、勞動安全、社會保障等方面增大維護的力度,特別是對生活困難職工和困難職工群體的權益給予有效的維護。要建立健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并充分發揮其作用;三要講究藝術,善于維護,只要是有利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方式、方法、手段都可以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適應維權的需要。
七、依托一個重要載體——深入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
基層工會實踐在工會運動的第一線,是“職工之家”的主要創建者。基層工會一定要充分利用建設職工之家這個開展工作的有效載體,把基層工會工作全面帶動起來。一要抓住根本,立足于企事業、機關單位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找準建家在搞活企事業單位中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這樣才有地位、有作為;二要抓住中心,著眼于全面加強工會基層組織建設。發展,包括工會運動的發展,是第一要務。從基層工會來說,要把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和工作上水平作為中心任務來抓,把建會、建制、建家結合起來,全面加強工會基層組織建設,努力創造第一流的工作、第一流的業績,推動工會運動的發展;三要抓住核心,密切與職工群眾的聯系,不斷增強凝聚力和吸引力;四要抓住本質,實現工會組織的群眾化、民主化;五要抓住關鍵,致力于提高工會工作整體水平。一定要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去思考和安排建家工作,在基層工會各方面工作中全面發揮作用。在“新”字上求突破,努力做到內容新,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充實新內容,保證工會重點工作的落實;形式新,適合基層的實際和會員的意愿,不斷創造新形式,為建家注入活力;領域新,把建家拓展到各類企事業和機關單位,當前主要是把非公有制企業工會、街道工會的建家工作抓好,以規范、提高這些工會組織的工作水平;在“深”字上求發展,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加強對基層工會工作理論和建家理論的研究,用發展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推動建家更有深度,更深入人心;在“實”字上求效果,改進作風,真抓實干,務求實效,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效果取信于職工群眾。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9
根據縣綜治委的安排,我鎮綜治委從3月8日開始,組織公安、司法、信訪等13名人員,采取多種形式進行了以深化平安創建為主旨的調研活動,先后組織座談會3次,走訪各類對象132人,下發調查問卷3200份,真正了解到當前基層平安建設的現狀。
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中經驗做法以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經驗做法:我鎮進一步健全了鎮、村、組、戶四級調處網絡建設,認真落村每周鎮每半月排查制度。并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明確糾紛處理責任,限定解決時限;對于重點矛盾問題,我們實行領導包案責任制,制定解決方案,明確工作臺帳,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保證了矛盾糾紛的穩妥解決。
存在的問題:一是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難度加大。當前正處在社會矛盾凸顯期,各種利益沖突復雜性更加突出,因社會保障、土地承包等歷史遺留問題糾纏不清,因村級財務、宅基地等新引發的矛盾糾紛日趨增多,群眾信訪呈現出組織化、復雜化的特點,一些人遇事便選擇上訪、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一些老上訪戶選擇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期間上訪,協調處置難度加大,影響了社會安寧穩定。
二是村級雖有治調組織,但多數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偏弱,報酬難以落實,工作熱情難以持續,相當數量村的治調組織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二、把治安突出問題和治安亂點排查整治工作抓細、抓實、抓出成效的方法和措施
從我鎮去年亂點排查整治工作情況來看。要把治安突出問題和治安亂點排查整治工作抓細、抓實、抓出成效主要有幾點:一是堅持定期排查,將排查結果迅速上報、匯總,做到情況清,底子明;二是社會治安形勢分析,對全鎮一月來的治安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把據方向、確定重點;三是由鎮綜治辦牽頭,研究制定整治和防范意見,堅持滾動排查、滾動推進,確保整治合格率達到100%,群眾滿意率達到100%。
三、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
1、人防落實到位的措施
一是領導重視,責任到位。二是組織到位。特別是村干部以身作則,雖然現在村里勞力少,只要干部親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各項工作就能夠推進。三是督導到位,有檢查、有獎懲,工作才有動力。四是經費保障到位。保障巡邏用品到位,人員資金到位,巡邏能夠持續有效地開展。
2、科技防范工作(重點推行視頻監控進農村)推進措施及存在問題
我鎮在完善好以鎮專職治安巡防隊、村治安巡邏隊、商戶聯防隊為重點的專群結合的治安防控網絡基礎上,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大力推進科技防范工作并把其做為一個著力點,再投入1萬余元對鎮壓政府視頻監控平臺維修養護的基礎上,大力協調各行政村重點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北高、英張、李莊等村也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切實提高了我鎮農村治安防范水平,開拓了我鎮治安防范新領域。從而深化治安防控體系。
存在問題:一是有的`村反映設備不好使,經常壞,時不時需維修,影響了其作用發揮,二還是經費問題。現在技防設備維修動不動就成千上萬,這讓鄉村兩級很難承受。
3、提升公眾安全感的有效措施。
一是打擊到位,所有案件都能偵破,對犯罪分子才有震攝,群眾心理才有安慰。二是防范到位,就是搞好治安巡邏,人人參與才是最強的防范網。三是宣傳到位,公眾知曉政府行動,有保障他們的措施, 群眾有依托。四是深入實際到位,群眾有事能反映,有怨能發泄,才無意見。這一點我們深有體會。
四、鄉村兩級綜治基層基礎建設工作(軟硬件規范化建設)要突出的重點
一是咬住陣地建設不放松。抓好鎮村兩級綜治辦(綜治工作中心)及專門機構建設。并做到“四有”“三到位”保證共發揮作用。二是加大對鄉鎮安全工作經費投入。經費投入雖有較大幅度增長,現在鄉鎮經費普遍緊張,有時綜治干部參加會議的車費報銷都難,可見多大的差距。
五、開展農村綜治和平安建設宣傳工作采取的有效措施
通過調查收集的情況來看。分眾對開展綜治和平安建設宣傳工作采取形式不外乎開動員會、出動宣傳車、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等傳統形式,但有的提出還可以借助手機短信等宣傳,這樣普及面會更大些,還更容易操作些。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 篇10
圍繞解決本單位本部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向群眾關注的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事關改善民生的重點領域發力,我與調研小組成員多次到鎮衛生院和各村屯了解情況,與衛生院院長和村村屯負責人,村民進行座談和走訪。通過對全鎮衛生醫療情況的摸底為下步如何開展鄉鎮衛生醫療工作,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
一、我鎮醫療隊伍及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
目前我鎮實有農業戶2879戶,人口7358人(數據采集時期20xx年12月31日前),其中長期居住在村內的1064戶,2739人,平均年齡普通農戶56.58歲,貧困戶平均年齡62.81歲,全鎮共為村民建立健康檔案的人口809人,占常住人口的30%,其中建檔中貧困戶家庭人口351人,占常住人口的12.8%。
我鎮村醫的基本情況:至20xx年10月我鎮共有村醫18名,其中在職村醫13名、目前長期在村內居住的村醫4名。約占村醫隊伍總數的30%。
村鎮醫療的現狀:由于近些年經濟條件的好轉村民陸續向城市轉移,在城市中更好的醫療條件讓村民的就醫渠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就醫主要集中在市、中兩院和社區衛生院,對村醫的依賴性不再緊密。導致村醫在醫療方面的服務對象只集中在村內慢病管理的居民身上,據統計20xx年我鎮平均每名村醫服務村內慢病居民為62人。占常住人口的30%。這個比率就充分說明了村醫的服務對象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二、村醫待遇情況
目前我鎮村醫的工資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基本藥物補助7元/人/年,基本公共衛生11元/人/年,運營經費2800元,村醫補助1200-2400元,基本村醫工資2400元,藥品代購藥價的10%收取,取暖補助約2000元。據有關數據顯示我鎮的村醫平均工資2.1萬,最高村屯可達2.6萬最少也在1.6萬元。
三、相關的矛盾問題
按照衛計部門對村醫的考核,對于村民中的慢性病人實行建檔管理,每季度隨訪一次,全年為四次,這些慢病管理人中最多的是高血壓病人達到600人左右。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我鎮最少的村是同興村,全村共有28個村民建立了慢病管理檔案。從村醫的有內容的服務業務方面,壓力不算大。但是依法問題重重:一方面村醫對自己的工資待遇表示不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平均2萬元的工資已經不能讓村醫安心在本職工作中盡心盡責,紛紛到市區從事商業醫療,不再象老一輩赤腳醫生那樣天天呆在村里為村民24小時服務;
另一方面村民特別是居住在村內的村民,有相當一部分為老弱病殘,對村醫的依賴性依然很強。他們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平時對一些疾病醫療的知識還不明白,有些疾病的先前征兆沒有引起足夠注意,從而使一些可防可控的疾病沒有得到及時防治。而他們這部分居民對于村醫不在村內服務,不能隨時問診和及時取藥又意見重重。
從20xx年以來由于精準扶貧工作對村醫入村入戶的要求,村醫在村時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大多數的服務時間還重點圍繞在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上,雖然,對其他村民服務也有提高,但做的還不夠與廣大常住居民的期望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因為這種入村入戶的頻率還是與各極領導的檢查和巡視有關的,并沒有較好可執行的制度上的約束,有些制度有但不能夠長期執行,所以我覺得這只是短期的成果。
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首先要立足鄉村認清目前我們鄉鎮醫療的現狀,掌握村醫服務對象的變化,及時調整工作重心。將服務重點擴大到全部留守村民身上,村醫工作者要為每個常住村民建立健康檔案,對于檔案要區分年齡段,健康情況進行疏理,重點人員要每周進行一次走訪,普通村民可制定計劃分類一個月一次,一季一次進行健康監測。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達于預防強于治療,病從小醫的目標。
(二)放寬村醫住村時間,利于村醫更好地執行制度。村醫相當一部分人是在市區居住。周一到周五24小時在村服務有很大難度,在實際工作中操作性不強,同時對24小時的工作要求與周期太長,也是造成村醫抱怨工資低的一個原因。根據目前我鎮常住人口在2739人的實際狀況來看,1名村醫平均服務210名常住居民的比率計算,而這些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存在慢病監管情況。其他時間主要是對健康醫療的宣傳。若村醫一周二次至多三次進村入戶從事有效的醫療服務,與村醫的收入應該是符合的。
(三)提高退休村醫的待遇,從20xx年我鎮陸續對服務村民15年以上的村醫提供了生活補貼,每人3600元/年,但是這部分的資金來源是村轉移支付,由于近幾年村級轉移支付的資金一直沒有提高,各別村屯捉襟見肘,不能長期有效地保證這筆補貼足額按期發放。新的退休村醫又會再未來幾年內出現,面對這種實際情況,最好地方式就是將退休村醫的`生活補貼列入到市級財政預算,保證資金的及時發放。
(三)探索鄉村醫生的管理新路子,制定相關制度。引進競爭機制,適時提高績效補貼標準。讓有能力肯服務的醫生增加收入,讓不及時服務,不安心從醫的村醫受到懲戒。促進在崗的村醫更好地安心醫療服務,目前我鎮村醫的慢病管理人員在800人左右,平均每名村醫全年服務慢病患者不到65人。特別是小屯全村在村人口不到150人,服務人員不到30人,對于這樣的村屯醫生可以競爭上崗,擇優跨屯進行服務、根據服務對象、服務項目多少決定村醫的工資收入。
(四)加強村醫隊伍的業務培訓,努力培養全科醫生,為實現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國家的富強離不開健康的民族,健康的民族離不開一支高水平的醫療衛生隊伍。提高醫療隊伍的水平特別是服務于廣大農村的村醫隊伍水平,關系到我們能否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培養現有的村醫,引進廣大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充實到鄉村醫療隊伍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快捷最有效途徑。
【鄉鎮工作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鄉鎮調研報告07-26
鄉鎮建房工作蹲點調研報告07-13
鄉鎮保密工作調研報告08-14
鄉鎮小學調研工作報告11-16
鄉鎮發展調研報告11-19
鄉鎮產業調研報告07-16
2017鄉鎮調研報告07-26
鄉鎮林業調研報告07-07
鄉鎮走訪調研報告08-08
鄉鎮財政工作調研報告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