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報告3篇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報告1
根據市政協安排,就我市農村扶貧開開發資金投入使用監管等情況進行專題協商。為配合市政協做好此項工作,縣政協主席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縣范圍內,對扶貧開發資金投入使用監管的情況進行一次調研活動。我做為一名鄉鎮政協聯絡組組長、縣政協委員也參加了此次調研。在此次調研活動中,深入到扶貧開發區進行了實地考察,走訪了農戶,分別召開了村民座談會和村干部座談會和并進行了分析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扶貧開發工作面臨的現狀
浮山縣地處山西南部,臨汾盆地東緣,既是全省57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還是全省59個“兩區”開發重點縣之一。全縣轄2鎮7鄉,185個行政村,總人口為1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國土面積為9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8.5萬畝,人均耕地2.6畝;20xx年全縣財政收入為4.0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020元;全縣共有69個貧困村,貧困戶5886個,貧困人口為23561人,占全縣農業人口的22%,20xx年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380元;20xx年、20xx年兩次百人以下自然村調查摸底結果,全縣9個鄉鎮擬移民搬遷人數為17000余人。
二、我縣近年來的扶貧開發工作情況
近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下,全縣的扶貧開發及“兩區”開發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績。
(一)兩區開發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近年以來,全縣12個兩區項目除年產20萬噸還原鐵建設項目退出兩區產業規劃,鐵爐容積換及120萬噸特種鋼項目進入兩區產業項目儲備庫外,剩余的10個兩區項目手續全部辦結的有8個項目,9個項目完成立項手續,9個項目環評已辦結,7個項目土地手續已辦結。目前,除煤電化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手續正在辦理外,其余9個項目均已開工,其中三通一平項目4個,基建項目1個,安裝設備項目1個,竣工投產項目3個。
(二)扶貧移民搬遷工程穩步推進。20xx年省扶貧辦下達給我縣扶貧移民搬遷指標1500口人,涉及天壇、響水河、東張、槐埝、寨圪塔5個鄉鎮,15個行政村,31個自然村,332戶。該項目共需投資1992萬元,其中群眾自籌1542萬元,省財政扶貧資金補助450萬元。目前已全部完工,入住312戶1409口人。20xx年省扶貧辦下達給我縣扶貧移民搬遷指標800口人,涉及米家垣、響水河、槐埝、寨圪塔4個鄉鎮,10個行政村,29個自然村,167戶。該項目共需投資920萬元,其中群眾自籌648萬元,省財政扶貧資金補助272
萬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的9戶45口人,完成二期工的42戶,157口人。全部完工的116戶598口人,其中入住的7戶32口人。20xx年扶貧移民項目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0%以上,完成總投資的70%以上。
(三)群眾參與、整村推進項目運行平穩。20xx年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規劃了張莊鄉葛村1個村,共扶持702人,投資9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主要用于建設千頭豬場1個,豬舍面積20xx,吸收100余戶450余人入股開發,預計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另有70戶250余人利用互助資金采取自建自養的辦法分戶開發,預計年人均增收250元以上。截止目前,該村已到位資金60余萬元,建圈舍20xx,購買仔豬及種豬800余頭,種草100余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三類戶的確定,項目內容的確定,資金分配辦法的確定,項目實施方案的確定都分別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并進行了張榜公示。縣、鄉、村三級都分別成立了項目實施監督小組,切實做到了嚴格政策,規劃操作,跟蹤監督,民主管理。互助資金試點工作進展也比較順利,到目前試點村已成立了機構,確定了人員,完善了制度,摸清了底子,進行了公示,待支持金融機構市里統一確定后進入正常實施程序。
(四)勞動力培訓轉移及科技培訓工作勢頭強勁。今年省下達我縣勞動力培訓轉移任務572人,截止目前,已實際
培訓2個專業572人,完成任務的100%。從省爭取勞動力培訓轉移專項資金20萬元。08年省下達我縣科技培訓任務1328人,截止目前,已實際完成1500余人,完成任務的113%。
三、我縣扶貧開發工作存在問題
(一)移民開發工作存在的問題。我縣的移民式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和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一是移民式扶貧開發這一新模式的持續性問題。我縣自20xx年開始啟動移民搬遷扶貧工程,到目前為止能夠遷移的貧困戶、貧困人口分別占總數的9%、10%,距達到貧困地區資源合理承載能力需要遷移貧困人口的4050%,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二是貧困戶遷移資金的承擔能力問題。需要搬遷的貧困戶絕大多數經濟困難,盡管政府已經補貼了房價,但是仍有部分貧困戶還是難以支付入遷購房資金,給移民項目的持續實施以及各級政府對移民搬遷的投入增加了壓力。三是實現搬遷貧困戶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要使已實現移民搬遷的貧困戶真正穩下來,富起來,真正融入城鎮社會環境,實現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有效解決他們面臨的就業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社會保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還需要政府做出大量的努力。
(二)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緩慢,返貧現象嚴重。近年出現的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緩慢,返貧問題嚴重是一個普遍現象,以北韓鄉為例,11個行政村20xx年人均純收入為963元,
20xx年為922.9元,20xx年為824.9元,三年來人均純收入呈絕對負增長,分別下降了4.15%、10.61%,北韓鄉目前返貧人口增加了854人,占當年脫貧人口的54%。造成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緩慢,甚至出現返貧現象,既有各級政府扶貧工作自身的問題,也有這些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的原因,同時也有這些地區的生產方式落后、勞動力轉移滯后的原因。
四、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扶貧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對此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扶貧措施。建議在今后的扶貧開工作當中,應當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對于已實現移民搬遷的貧困戶,政府要為他們創造條件努力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使他們能有穩定的收入保障,真正能夠穩下來,富起來。
(二)對于愿意移民搬遷,但由于經濟條件差不能實現搬遷的貧困戶,政府能根據每個貧困戶的具體條件,加大對他們的扶持和幫助力度。
(三)移民扶貧開發工作要和其他模式的扶貧開發工作相結合,繼續搞好非移民扶貧地區農民的扶貧開發工作,要解決這些地區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和農民勞動力轉移問題。能和實施退耕還林政策相結合,真正做到封山育林,再造秀美山川,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積極拓寬增收渠道,促進貧困人口持續快速增加收入。發揮扶貧開發的政策優勢,圍繞農民增收,加快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實現貧困地區優勢資源的轉換。把勞務輸出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措施來抓,加強貧困戶的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和組織農牧民外出務工,落實以工代賑項目關于“勞務報酬”管理的.規定,拓寬貧困農牧民增收渠道。
(五)加大科技扶貧力度,增強脫貧致富能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牧業實用技術和家庭手工業技能培訓,推行培訓合格享受扶貧項目制度,保證貧困戶戶均有l名熟練掌握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的勞動力。
(六)整合社會扶貧資源,確保社會扶貧工作扎實有效。堅持“聯系到縣,定點到鄉,幫扶到村,受益到戶”的原則,一要加強社會扶貧力量的整合配,使各種社會扶貧力量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形成共同推動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合力。
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報告2
XX侗族自治縣位于XX最西部,總面積1508平方公里,轄7鎮16鄉297個村。境內聚居著侗、漢、苗、回等26個民族,總人口26萬,其中侗族占80.1%。1956年成立自治縣,是全國較早成立的民族縣之一。XX地理區位偏遠、立地條件差,經濟發展滯后,全縣現有110個貧困村,有貧困人口近5萬余人也是XX省重點貧困縣之一,扶貧開發工作任務還極為艱巨。在當前,XX的扶貧開發工作仍然面臨資金投入不足,基礎建設薄弱,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缺失,貧困人口數額較大、隱性貧困現象嚴重,扶貧產業規模較小、結構不優等突出問題。必須立足新階段、研究新形勢、采取新舉措,才能加快推進我縣扶貧開發進程。
新階段我縣扶貧開發工作面臨三個方面的新形勢。
一是扶貧開發的任務更重。
國家的扶貧標準將調整至1067元,扶貧開發的首要對象從沒有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人口調整為新標準以下的全部人口,并對其全面實施扶貧政策,從此不再區分絕對貧困與低收入的概念;扶貧開發的首要任務,也不僅限于解決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而是盡快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目前我縣家庭人均純收入不足683元的絕對貧困人口還有8300人、家庭人均純收入在683至944元之間的低收入人口還有23240人。國家上調后的貧困線標準1067元計算,我縣的貧困群眾還更多,貧困面更大,需要扶助的貧困群眾將多達5萬余人。這些貧困群眾,大多分布在自然條件差、地形地貌復雜、自然災害頻繁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都十分困難,扶貧開發的任務更加艱巨。
二是扶貧開的工作難度更大。
受自去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以出口拉動為主的經濟增長勢頭嚴重受阻,外向型企業生產萎縮,我縣外出就業的農民工大量返鄉,農村新的轉移外出就業十分困難。據調查統計,我縣目前外出務工返鄉農民工人數已多達57999人,占外出務工農民總數的39%,而且返鄉人數還在持續增加。農村勞務轉移輸出困難,返鄉人數增多,將導致我縣農村人口、資源及各類社會矛><盾將日益突出,推進扶貧開發、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將變得更為困難。
三是扶貧開發的工作要求更高。
當前,我國扶貧工作進入開發扶貧和救助扶貧兩輪驅動階段,專項計劃扶貧、惠農政策扶貧、社會各界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大扶貧”局面正在形成。國家扶貧戰略、扶貧政策體系即將進一步調整完善。以專項扶貧政策為導向,進一步完善“大扶貧”的格局,實行專項扶貧與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相結合,將是今后較長時期扶貧開發的基本政策取向。對此,作為基層民族貧困縣,必須在工作中更高更嚴要求,在基礎數據收集、基本政策研究、基層舉措探索上做更多、更細、更扎實的工作,為上級的扶貧戰略和政策決策提供科學客觀的基本依據。
立足于以上形勢,XX扶貧開發辦將從四個方面著力,全面推進新階段的扶貧開發工作。
一、堅定一個目標。
即堅持以提升XX扶貧開發層次為重要目標,積極應對新階段、新情況和新問題,從高處著眼、從重點入手。要深入抓好抓實扶貧工作調研,全面掌握新形勢、新標準下我縣的貧困狀況,充分聽取并掌握貧困群眾的意見和呼聲,深入研究新時期新形勢下我縣扶貧開發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水平,并積極為市、省和國家制定新的扶貧開發政策措施提供依據。積極爭取國家和社會各界扶貧開發資金投入擴大我縣扶貧開發規模,擴寬對貧困群眾的扶助范圍,全面推動我縣扶貧開發工作上水平,出成績。
二、突出兩項重點。
一是研究開發扶貧項目。針對我縣貧困農村現狀、發展需要和農民愿望等實際,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重點研究開發一批能夠較快、較穩帶動群眾致富的好項目、大項目,豐富我縣扶貧開發項目庫。二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扶貧項目研究、開發、儲備的基礎上,積極向上級匯報,爭取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加強對外宣傳,用好項目、好前景、好效益爭取企業投資和社會幫扶資金投入,通過項目建設,促進貧困鄉村經濟發展,帶動貧困農民多增收,快增收,穩增收。
三、抓好三項工程。
一是基礎先行工程。當前重點是抓好第三輪20個“整村推進”村中19個村的公路建設、1個村的人畜飲水建設,并積極籌措資金,抓好面上其他貧困村的各項基礎建設;二是產業帶動工程。肉牛產業方面,在10個貧困村扶持群眾發展優質能繁母牛300頭、肉牛1100頭、種草500畝。農業方面,在6個貧困村扶持群眾開發優質稻20xx畝,整修水渠8000米。在環縣城4個貧困村扶持群眾開發無公害蔬菜600畝,建蔬菜大棚8個。藥材和經濟作物方面,在4個貧困村扶持群眾開發龍腦樟基地400畝、金銀花基地100畝、優質葡萄基地100畝。三是扶貧培訓工程。在選好學校、選好專業、尊重學員自主選擇的基礎上,抓好貧困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確保20xx年完成371人的目標。結合我縣的種類產業發展,開展好農村種植、養殖為主的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在今年實現結實用技術培訓2100人,推廣農業新技術20xx畝的培訓目標。
四、完善四個機制。
一是完善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鄉村兩級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推進鄉鎮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小建設,通過加強領導,促進全縣各貧困村發展規劃、項目管理及建設等工作協調統一,減少矛盾糾紛對扶貧開發工作阻力。二是完善目標責任機制。在縣扶貧辦內部進一步細化工作,每項工作責任到人,確保工作有人抓,責任不重復。進一步完善對鄉村的目標管理,分解工作,責任到人。實行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工作責任。三是完善項目管理機制。進一步嚴格項目項目篩選、考察、研究、申報程序,確保項目科學合理,保證項目建設效益。進一步嚴格工程建設管理和工程驗收標準,確保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工程效益。四是完善資金監管機制。在資金運行上,繼續實行財政專戶封閉運行。對扶貧項目工程實行招標,進一步完善招標程序和方法。在資金撥付上實行縣財政、縣扶貧辦、項目所在鄉、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共同多重把關,確保資金安排合理、運行安全和使用效益。
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報告3
扶貧開發,消除貧困,脫貧致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是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深入推進扶貧開發,促進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最終要進行全社會動員,集中全社會的力量,以社會大扶貧打贏新一輪扶貧攻堅戰。
一、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目標要求和面臨的困難
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始終堅持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要工作長抓不懈。特別是在“xx”期間,扶貧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一是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扶貧事業教育培訓效果明顯,培訓轉移就業率大幅度提高;四是各項社會事業明顯進步,保障貧困人口義務教育、醫療保險、住房等進一步鞏固。面對新的十年扶貧開發工作,中央和自治區分別制定并出臺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xx年穩步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標準調高至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到xx年重點縣的貧困村民年人均收入要達到5000元,最終要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和發展差距。可見,新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榮。
然而,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是在面臨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財力日益強大、社會物質財富日益豐富、扶貧基礎日益牢固等空前的機遇下,也同時面臨諸多的困難: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制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農村貧困人口依然多,發展差距依然大;二是貧困人口多處于山區或大石山區,自然條件惡劣,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環境脆弱,項目建設及生產投入成本相對較高;三是貧困地區勞動力綜合素質較低,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產業化發展滯后,帶動能力差,貧困人口參與產業化項目不易;四是返貧問題突出,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大;五是地方扶貧機構有弱化趨勢,部門及社會參與扶貧意識淡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長期滯后,人民生活群困難局面難以改善,有自然生產、生存環境條件因素,人本身自然因素外,還有社會因素,他們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較少,得到社會的支持和關心較少。因此,脫貧工作任重道遠,加快脫貧致富必須找準切入點。
二、可借鑒的扶貧開發成功典范
市的扶貧集團---社會大扶貧的方式開展扶貧工作可以借鑒。市是中央的直轄市,渝中是經濟發達區,渝東南、渝東北為集中連地貧困地區,面積占全市23,人口占全市的44%,全市有個貧困村處于500-米海拔地區。市的扶貧開發以扶貧集團方式進行,所有市直單位和實力雄厚的企業組成 8個扶貧集團對口幫扶 8個貧困縣,集團領導由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掛帥,具體的做法是:一是市委市政府出臺有關扶貧工作文件,成立領導機構,組建扶貧集團;二是每個市直成員單位下派干部指導工作,集團每年開兩次工作會議;三是每個扶貧集團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幫扶內容,定點到村、到戶、到人。
市人大扶貧集團,由市人大常委會牽頭,有市水利廳、西南大學及民營企業等 9個成員單位,對口幫扶忠 0縣。扶貧集團下設辦公室,每年召開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開展各種慰問活動和檢查督促活動等。扶貧集團主要是從發揮資金優勢、物能優勢、科技優勢、智力優勢等,采用九種模式,開展扶貧。九種模式:一是教育扶貧,建立助學金,送書、送電腦、培訓師資等;二是醫療扶貧,幫助鄉鎮、村改善醫療衛生條件院條件,組織市醫院醫生義務診療;三是文化扶貧,送戲、送圖書、送致富脫貧典型進村入戶;四是科技扶貧,發揮大學優勢傳授技術;五是水利扶貧,水利建設項目安排上傾斜,優先人飲、灌溉;六是產業扶貧,引導發展生產,增強造血功能;七是交通扶貧,改善貧困地區的交通設施;八是勞務扶貧,對貧困戶進行建卡,組織勞務輸出創收,每個貧困家庭有 人以上轉移就業;九是旅游扶貧,引導農民挖掘優勢發展農家樂,市政府出臺政策引導市民、干部到農家樂旅游促貧困農民增收。
【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報告3篇】相關文章:
學生工作調研報告12-04
工作調研報告范文11-10
醫療工作調研報告09-29
環保工作調研報告12-21
工業園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兒童工作調研報告05-29
學校工作調研報告06-22
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06-05
關于社區矯正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