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1
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近期,我們采取座談、問卷調查和走訪企業的方式,與6家企業和部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分析當前經濟環境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表明,我縣經濟發展環境經過階段性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企業普遍反映,近兩年來,經濟發展的硬軟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全社會重視環境建設的氛圍已經開始形成。但是,實行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加強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努力營造通暢、寬松、便利、法治的良好環境,依然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座談中,企業負責人普遍認為,今年縣委專門成立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辦公室,下“重錘”治理經濟發展環境,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人大、政協對經濟環境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強,加強了對該項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改變了以往投訴無門、治理無人的局面。隨著政府職能逐步轉變,審批項目逐年減少,審批事項向服務中心集中,方便了企業辦事。嚴肅查處了一批損害經濟環境的案件,行政執法人員明目張膽地“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明顯減少,雁過拔毛的現象得到遏制。實行獎勵納稅大戶等制度,形成了親商、安商、護商的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經濟發展環境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當前的經濟環境與經濟發展還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第一,發展意識不強,企業經營的政策環境仍不寬松。
座談中大家反映,傳統的官本位、權本位、利本位意識在一些部門仍然存在,有些干部發展意識不強,習慣用計劃經濟的管制手段管理企業,居高臨下,錯誤地認為管理就是收費,執法就是處罰,對企業不惜竭澤而漁。有些部門在服務企業,幫助企業跑項目、創品牌、融資等方面的措施不力,扶植企業發展的政策難以落實。座談中大家反映,盡管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但在土地、稅收、金融、工商等方面的政策仍不夠靈活,在服務經濟建設方面的投入還不足,企業準入的門檻還比較高,一些好的產業進不來,有的來了也留不住,難以形成規模。如南河工程老板中途撤走,亞泰和勝動合作項目黃磷尾氣發電無法履約等等。少數部門由于思想觀念難以從根本上轉變,習慣用條條框框束縛企業,在服務企業發展上支持的少,干預的多;設路標的少,設路障的多。
第二,行政審批項目過多,程序繁瑣,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發揮不夠。
座談中反映,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對滯后。一些部門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缺乏緊迫感,工作中輕服務、重收費,輕監管、重處罰,程序繁冗,服務效率不高。一是行政審批項目偏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發揮不夠,行政審批方式單一。二是行政審批手續繁多。有些具有審批職能的單位仍抱著部門權利不放,以種種借口搪塞,至今不進中心。有的雖然在中心設立了窗口,卻把行政服務中心當作“收發室”,實行審批職能體外循環。有的行政機關一項許可要經多個科室,涉及到幾個分管領導。有的在報批材料上做文章,不實行一次性告知,對申報材料吹毛求疵,逼著企業找關系、做工作。
第三,部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欠缺,存在不作為、慢作為的現象。
大家反映,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服務企業工作中,縣領導比部門領導重視,部門領導比中層干部重視,對縣領導重視企業發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的作法給予高度贊揚。但也認為,有些部門政令不暢,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力度不夠。有些部門握有實權的科長、主任等中層干部對待上級決策、政令和要求,以種種借口頂著不辦。有些工作人員接到報批項目后,采取“擠牙膏”式的服務,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快辦事,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第四,部分單位自由裁量權過大。
有些部門主動上門服務少、宣傳政策少,但突擊檢查多、行政處罰多。在行政處罰中就高不就低,濫用自由裁量權,隨意抬高處罰額度,只要在檢查中發現一點問題就獅子大開口,等著企業去“做工作”。過大的自由裁量權也容易滋生執法中的腐敗行為。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2
我們花莊村是俞垛鎮的一個偏遠村落,距離鎮里大約12公里,我村地處三縣市交界處,全村共有農業人口2358人,非農業人口104人,耕地面積4000多畝,河溝面積3000畝以上,村集體收入18萬元,三產總產值一億元,人均純收入6480元,村所在轄區私營企業6加,加油站,奶牛場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絨玩具、石油機械、鍛仲、家俱制造、特種養殖為主導產業。就自己近期的調查來看,有許多的因數制約我村現代農業的發展。
一、我村發展現代農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難以強化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
我村的農業生產受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低、產業化進程慢等因素的制約,其生產仍然沒有跳出小規模、低水平、傳統粗放經營的怪圈。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低,實際機播、機電灌溉率不高。
有這樣有句話“要想富,造公路”,現在興泰公路全線通車了,但是我們村的村級公路還很不發達,村西面跟南面的許多地方現在還是磚頭路,有些地方甚至還有危橋,沒有好的交通,就沒有人來投資創業,農副產品就沒有市場競爭力。
(二)農民素質低、適應性差,難以承擔起發展現代農業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農村勞動力非農化流動過程中,出現的農民人力資本的“逆向選擇”現象:流出就業非農行業的基本是年富力強、受過較多教育的農村“精英”,留下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人力資本含量和勞動技能較低的兒童、婦女和老人,進一步從總體上降低了從事農業生產的留守農民素質。無疑,農民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其素質偏低,難以承擔起發展現代農業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觀念仍是農戶走入市場的最大障礙。
我村的農民仍然沿續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習慣,思想觀念保守,在尋求項目和資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給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當的嚴重。相當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農為本的生存觀念和溫飽型目標,小富即安,脫貧致富的心理預期不高。受固有觀念的制約,資源開發利用和經營模式停留在初級水平。
(四)經濟發展中“短視心理”造成集體實力日漸削弱,對戶營經濟的扶持存在誤區。這里的“短視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眾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輕長遠利益,重個人利益,輕群眾利益,享樂主義,擺官架子的不利傾向。由于村集體經濟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戶營經濟的發展,多數村干部對集體經濟發展抱的期望不大,導致近年我村集體經濟實力處于緩慢的發展趨勢。
由此看來,由于經濟基礎和自然條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農村建設的步伐,縮小鄉村致富的差距,就應該通過合理的規劃,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遏制我村農民致富緩慢的勢頭。
二、多管齊下全面推進
發展現代農業,繁濟榮農村經,促進農民增收,是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是整個經濟社會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為此,必須以創新農業發展理念為前提,以提升農業裝備水平為基礎,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根本,以推廣科學技術為支撐,以增加投入為保障,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我村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用先進理念引領農業。
發展現代農業,首先要樹立新理念。要樹立用現代工業推動農業發展的理念。要用辦工業的方法辦農業,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區域化布局、市場化運作,逐步實現農村工業化、農民工人化、農業現代化。要樹立按比較原則參與新一輪市場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過不斷比較、調整、改進、提高,著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培養具有競爭力的支柱產業,做強做大農業龍頭企業,逐步形成農民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龍頭”走、“龍頭”跟著市場走的良性發展軌道。要樹立抓農業就是引導農民走向市場的理念。要通過解決農民待遇不公、信息不靈、市場把握不準等問題,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改變農民身份,促使農民從產品生產者轉變為商品生產者。
(二)用現代裝備帶動農業。
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條件會得到改善,我村已經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持,進行土地整改,修建鄉村公路和橋梁,國家明年對經過我村的國家V級航道魯汀河進行休整。
我村要著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要實施沃土工程,以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稈還田和施用農家肥為突破口,加快農業綜合開發步伐,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前段時間我鎮的秸稈還田現場會在我村召開,這不僅是對于我村前段時間秸稈禁燒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六通、六有、六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生存環境,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三)根據村的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的農業,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科技興農,這樣才能強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鎮注水養殖大村,應該發揮自己的產業特色,將養殖業做大做強,聯合各養殖戶進行規模化生產銷售,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降低市場風險,創建品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強招商引資,今年我村已經引進了四個項目,其中有一項就是蘑菇大棚種植,在今后的生產過程中要擴大規模,創建食用菌生產基地,創建加工廠,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品牌化經營,包裝出口,爭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花莊村的農村經濟一定能夠走上一個新的臺階——奔小康。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3
一、發展現狀
東橋鎮村后村原位于東橋鎮北部偏僻山區,距福州近100公里、距縣城40多公里。全村190戶726人,黨員29人,XX年前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村財不僅零收入還負債較多,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典型的山區貧困村。XX年起該村遭受地質災害后實施造福工程,村民陸續搬遷下山,開始建新村。由于工程量大、資金不足等原因,至XX年新村基礎建設仍不完善,無村部辦公、村道泥濘、村民看不上電視、水電未配套,村民生活水平低。XX年11月,市衛生局下派駐村干部黃犖到該村掛職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村黨支部班子也得到調整優化。新班子講團結、講奉獻,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致力發展,短短幾年村路、閉路電視、自來水、電網、體育健身場所一應具全,很快扭轉了該村落后的面貌,成為具有社會主義新農村雛形的新村。今年2月17日,省委副書記王三運在該村調研后提出,該村黨支部的先進做法、成功經驗值得借鑒、推廣。之后不久,閩清縣委在全縣開展了“學村后、強核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推廣村后村的先進經驗,推進“核心工程”建設,并以此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大發展,挑“海西”大梁,樹閩清形象。
XX年,該村村民人均收入達4100元,比XX年增加了2倍多。今年年初,該村先后被評為市級衛生村、縣綜治先進村、未成年人零犯罪村,被市委文明辦推薦為市級文明村。
二、主要做法
1、著眼長遠,編制發展規劃。村兩委堅持發展為大、規劃先行,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研究制訂了《村后村三年發展規劃》,理清了發展思路,明確了今后三年的目標任務、主攻方向、工作重點。特別是根據規劃內容,找準了符合村情實際的發展經濟路子,村集體和村民收入不斷增長。大力完善新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濃厚的發展氛圍、良好的道德風尚、文明的人際關系、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村民安居樂業。
2、突出核心,建設堅強堡壘。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后村黨支部注重加強自身建設,在班子建設、制度建設、執政能力建設和黨員先進性建設上下功夫,努力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應有作用。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把一些年富力強、有經濟頭腦、群眾威望高,有強烈事業心和開放意識的黨員吸收到黨支部、村委會領導班子中來。二是帶好黨員干部隊伍。加強村干部和黨員的教育培養,把農民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村干部,使黨員干部成為國家政策的宣傳員、農村經濟的信息員、解決矛盾糾紛的調解員,成為發展生產的技術員、帶頭人。三是樹立良好形象。黨支部辦事公道正派,勤勉有為,黨組織的威信高,工作力度大,凝聚力不斷增強,群眾對黨支部十分擁護。
3、因地制宜,培育農業經濟。村后村兩委一班人把黨交給的責任擔在肩上,把人民的福祉掛在心頭,帶領群眾拔窮根、闖富路。針對村集體無收入、群眾貧困、村民脫貧致富愿望強烈的實際,村兩委與村民共同探討致富之路,并到鎮里、縣里、市里跑市嘗跑項目、跑資金。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村兩委決定依托鎮里的食用菌基地,成立村食用菌種植協會,由黨員大戶帶頭興辦種植基地,采勸支部+協會+基地+農戶”的方式,引領群眾發展食用菌生產。建起了黨員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由黨支部牽頭,派村干部到縣、鎮學習技術,動員5名黨員帶頭示范,發動17名群眾參與。為解決資金難題,村兩委把爭取來的經費存于農村信用社,再貸給種植農戶,而且只要求種植戶以生產收成的蘑菇等價抵還貸款。經過3個月的生產,取得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的“東塔牌”食用菌外銷到新加坡及港澳等地。一期20萬袋規模的基地實現產值60多萬元,基地純收入16多萬元,菇農每人凈收入1萬多元,村黨支部(村委會)與協會收入2萬元,實現了建國以來村財收入“零”的突破。預計今年可種植100萬袋,目前已完成50萬袋的培育規模。為進一步拓寬村民增收路子,黨支部還帶領33名黨團員到位于高山地區的舊村建立“黨團員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發展高優林、果、糧生產。同時積極牽線搭橋,介紹村民外出應聘就業,全村80%青壯勞力實現輸出就業,村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4
近期,按照區委農工部關于開展農業農村經濟情況調研的通知要求,我局立足實際,對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細致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農業農村經濟總體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區農業農村經濟總體發展較好,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壯大,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以2014年為例,各項農業工作指標均順利完成,蔬菜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面積達到18、6萬畝,產值突破9、3億元,標準園建設成效顯著,建成千畝蔬菜標準園7個;農村沼氣建設指標全部完成,新建沼氣池300個;惠農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共落實農機具、良種、沼氣、一事一議、設施蔬菜等方面的補貼資金1600余萬元;農技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測土配方施肥、植物檢疫、病蟲防治、農民培訓、農業執法、種子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效明顯;新增專業合作社8家,土地流轉面積突破8000畝,“三資”管理趨于規范,所有村街全部建立了財富積累機制。農業農村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建設和諧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存在的問題
(1)資金不足。發展現代農業各方面的要求比較高高,從生產設施建設到栽培管理都較以往更加嚴格,為此,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而據我們調查雖然近兩年各級對農業有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但仍不能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由于歷史原因,現在農村信用社、農行等金融部門不愿發放小額貸款,更加加劇了資金瓶頸問題,制約了農業產業發展。
(2)組織化程度不強。當前農民進入市場很不順利,原因之一是組織化程度低。針對目前家庭經營為基礎的現實,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最好辦法是通過合作社組織農民。但就目前全區的實際情況看,各類合作社數量雖比較多,但真正能夠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并不多,沒有具備一定實力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很難將農民有效組織起來,抱團發展。
(3)品牌效應不太明顯。以蔬菜為例目前,雖然我區已經注冊了“營綠”、“碧緣”、“乾綠”等蔬菜品牌,但在開拓蔬菜銷售市場方面都處于各自為政、各找出路的局面,沒有擰成一股繩,創立代表本區域蔬菜特色的大品牌,致使蔬菜產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效應不明顯。
(4)技術服務不能及時跟進。專業農技人員缺乏,基層農技推廣組織不健全是我們的現狀。所有技術服務工作全部由農業技術綜合股一個部門承擔,業務上不堪重負,鄉鎮農業技術服務機構完全處于“真空”狀態,有名無實。區農業局現有工作人員中,非農專業人員多,涉農技術人員少;工人多,干部少;初級及中級職稱人員多,高級職稱人員少。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全面的技術服務,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技術服務隊伍現狀嚴重阻礙了農業向前發展。
2、發展對策
(1)拓寬融資渠道。建議政府在加大農業發展扶持力度的同時,積極組織建立產業發展融資平臺,適當地為融資提供擔保,協調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業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合作社及農戶的關系,使二者之間建立起合作互信關系,提高金融機構放貸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政策吸引,調動社會資金參與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寬融資渠道。
(2)加大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建議制定專項的扶持政策,對發展有機蔬菜產業的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予以扶持,使其運作更加規范,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其中。
(3)培樹“廣科源”蔬菜大品牌。建議對現有的蔬菜品牌資源加以整合,聚零為整,抱團發展,逐步培育并樹立在京津市場叫得響的,能反映有機蔬菜發展特征的大品牌,進一步提高我區蔬菜的知名度。
(4)建立健全農技服務體系。建議區政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技服務體系,重點是加強鄉鎮農技服務隊伍建設,落實人員編制,給予經費保障,使空轉的鄉鎮一級農技服務機構真正運轉起來。在確定人員編制中,重點向農業系統予以傾斜,落實高層次人才待遇,引進和吸收一批具有高級職稱的農業專業技術人才扎根,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三、農村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農民負擔監管還存在一些間接收費問題。一是少數部門仍然違規向村集體收取資料費、培訓費、學習考察費等費用;二是村街報刊超限額,存在報刊訂閱向村街攤派,部門刊物過多過濫等問題。在今后的監管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農民負擔專項治理工作力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減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列入專項治理的重點內容,屬于哪個部門,由哪個部門負責治理,沒有文件依據收費的要堅決不能再收。明確要求鄉鎮各部門確需向農民或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收費的,需要經過區減負辦審核備案,以防止亂收費行為的發生;村街訂閱報刊應堅持自愿的原則,不能強行攤派。報刊征訂要嚴格按照省規定的標準執行;三是加大農民負擔的執法檢查力度,督促減負工作的更好開展,查漏補缺,確保今后農民負擔執法檢查中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2、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問題突出。一是村民實際籌資比較困難,部分村街存在集體墊資現象,把應發給村民的福利代替籌資。二是由于申報程序比較繁瑣,部分村街申報項目的積極性不高。三是上級資金撥付遲緩,造成報帳不及時,影響下一年度項目申報。四是未將籌勞納入獎補范圍,獎補數額小,難以滿足村街公益事業建設的實際需求。今后我們將盡量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重點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3、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夠規范。一是管理體制不暢。各鄉鎮(辦事處)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業務的是鄉鎮財政所長,長期以來財政部門執行的業務處理程序是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處理程序,與農經部門的業務處理程序有很大的差別,實際工作中很難貫徹落實農經部門的政策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二是村街各項財務監管制度很難落到實處。從調研中發現有的村街民主理財小組難以真正發揮監管職能,對村集體的財務收支活動的監管流于形式;有的村街大額開支沒有履行民主議定程序;有的'村民代表不是村民大會選舉產生,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調研中還發現有的鄉鎮“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對于村街財務審批手續把關不嚴,收入不及時入帳。村委會開支嚴重鋪張浪費,個別部門違規向村街收費等現象。在今后“三資”管理中,一是要繼續加強財務制度建設,規范財務管理程序;二是規范農村集體財務收支審批程序;三是切實履行民主決策程序,實行民主理財。
4、農村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尚不健全。一是三資管理工作體制不順,人員短缺。二是由于村街干部基于村街穩定因素考慮,對歷史遺留問題大多本著后人不理前帳的態度,對清理核實和履行民主監督程序心存疑慮,對應收款不積極清收,應付款不主動償還,對無償或低償使用村街資產的情況也采取回避的態度;此外,區城區周邊村街出租資產的數量較多,情況復雜,資產清理起來比較困難,而其它村街基本上可利用的集體資產又很少,因此村街對建立村級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工作不積極不主動,也影響了此項工作的開展。在今后工作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鄉鎮村街開展此項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深入村街指導工作開展,通過總結已建立機制村街的經驗做法,推動未完成村街的工作,完善相關措施,力爭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5、農村經濟審計處于“真空”狀態。我區沒有開展對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工作。具體原因是:一是農經管理體制不順。我區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全部由鄉鎮(辦事處)財政所代管,農業部門的相關經濟政策及報帳制度不能在鄉鎮(辦事處)財政所代管的村街帳務中得到較好的落實,造成開展審計監督工作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二是審計力量薄弱。我區農經人員少,縣鄉兩級農經管理人員只有3人取得審計證,審計力量與任務相差懸殊,致使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難以開展。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存在的困難依然是農經管理體制不順和審計人員缺乏。建議區政府充實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5
近年來,xx區村級集體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縱觀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并不平衡,仍存在著少量經濟薄弱村,這類村多是一些純農業村。純農業村前進步伐的快慢事關區域平衡和區域協調發展的大局,同時也事關“十一五”計劃的完成和新農村建設平衡發展。為此,本文就xx區純農業村經濟發展現狀,研究制約純農業村經濟發展的癥結及解決方法,以期對全市的純農業村經濟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現狀與問題
對xx區純農業村進行梳理分析后可以發現,它們大多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1)地處相對偏遠,交通或多不便。處于山區、半山區的純農業村,公路雖然已經全部實現通村,但相對蜿蜒狹窄的道路,還是給與外界的溝通帶來了一定的不便;處于平原稻區的純農業村大多遠離交通主干線,工業延伸的觸角對純農業村工業化步伐的影響相對較弱,加之本村的絕大部分土地都納入了更新的紅線農保地保護范圍,引進企業的難度相對較大。
(2)發展集體經濟的先天條件缺失。對于山區、半山區的農業村,對村原有的山林、果園往往平均分配到每個農戶,或者對果園只采取簡單的承包收取租金的方式進行管理,收入甚微,資源優勢沒有成為經濟優勢,集體經濟發展缺乏物質基礎,而今再對分配到戶的生產資料重新組織起來進行產業化操作,還存在不小的難度;對于平原地區的村莊,這類村長期以來工業基礎薄弱,村級經濟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他們由于在80年代到90年代鄉鎮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沒有適時發展鄉鎮企業而落伍。在目前情況下,發展鄉鎮工業難度較大,而且又沒有新的發展思路,同樣他們也存在產業化的難題。資源的相對匱乏,面對著強烈的致富心愿,也就成了無米之炊。
(3)農業基礎設施較差。處于山區、半山區的純農業村,基本農田面積遠少于山林面積,土壤多貧瘠,主要用于農民自足,且因地理原因進行農田標準化建設難度較大,農業基礎設施較差,發展農業的先天條件不足;處于平原稻區的純農業村,通過前幾年的標準農田建設,溝、渠、路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但也有很大比例基礎設施因年久失修或損壞,抗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差,發展多種經營同樣缺乏有力的基礎條件支撐。
(4)農民發展農業經濟信心不足。現在在農村中,尚存在著一些錯誤傾向,認為“種地沒錢賺”、“堅持耕地就是在維護貧窮”,甚至有些“精明”的農民說,現在農民缺的是現金收入,而不是糧食,糧食安全更多的是為了城里人的安全,農民為什么要為了保障城里人的吃飯安全而苦守著耕地不放?他們希望土地被征用或者干脆將土地棄之去打工,這些傾向足以彰顯出農民對發展農業的信心不足。
(5)發展現代農業的人才緊缺。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就少不了人才。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一些年輕人和有能力的人紛紛外出就業、創業,造成了農村的人才大量流失,農村缺乏了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和后備軍,從而出現了目前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多是年齡偏大、缺乏轉崗能力且又科學文化水平偏低的農民的狀況,使得發展現代農業缺乏優質人力資源的支撐。
(6)土地流轉難而貴。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創造更多的財富,只有把土地向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業種植大戶或企業轉移,才能使土地收益成倍增值。但近年來純農業村的實際情況給土地流轉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一方面,以農業生產為主要來源的農戶擔心流轉土地會失去生活的依靠,認為自己種田吃糧,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市場風險,兼職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戶對土地流轉意愿不強,靠幾分田吃飯,靠企業賺錢,穩穩當當,加上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等政策,給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了巨大的阻力。另一方面,土地流轉價格逐年上升,由原先250元一畝逐步升到700元一畝,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土地流轉的難度。
二、思考與對策
對于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有針對性的提出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統籌規劃、定格發展模式
不同的農業村有著不同的村情,其發展對應的路子也就不同,或工,或農、或三產,關鍵是要認真分析現狀,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積極統籌協調好各類規劃,理清發展思路,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路子。
對于xx各個純農業村而言,按照“保護、保障、挖潛、集約、統籌”的原則,主動爭取建設、發改、國土、農林、水利、交通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弄清本村自然資源、氣象、水系、地質和社會經濟狀況,進而完善總體規劃,制定專項規劃,提高規劃的協調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為村的長遠發展提供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這些規劃既要延續村莊原有的特色,保護整體環境,體現生態的原則,又要突出重點,適度超前,體現發展和集聚的原則,指導產業布局調整,集中規劃生產、生活用地,科學規劃土地的空間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進而定格適合自己村情的發展模式。
(二)深度挖掘各類資源并激活成為現實生產要素
目前情況下,對于xx區純農業村而言,很多潛在的資源還在睡夢中,其潛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挖掘,才能夠進一步轉變為現實的生產要素,為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提供基礎。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區、鎮(街道)兩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大力扶持純農業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時修復年久失修或已損壞的基礎設施;加快標準農田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增加農業投入,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特別要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修復山塘水庫、除險加固,清理淤沙、擴建增容,實行渠系配套,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增強防災抗災能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對于xx區純農業村來說,其生態環境保持相對較好,這是一個非常大優勢。好的生態環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符合生態農業的發展要求,因為優質的農產品對其所生長的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保護山林水體不被破壞,使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從長遠來看,守住一方綠色,更是建立起了自己的“綠色”銀行,培育了自己的“后勁”財源。
做好產業化配套建設。按照“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積極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為耕地、水面、園地、林地的規模化經營、集約化鋪平道路;加快農機結構多樣化、農機技術高新化,農機服務產業化,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保證。同時,積極引導農民認識到發展現代農業的大好前途,增強依靠農業致富的信心。
(三)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主攻科技和綠色農產品發展路子
當前人們對農業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最近幾年所爆發的“紅心鴨蛋”等食品問題,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方向的認識:以綠色消費需求為導向,優質高效、資源節約、品牌響亮,具有良好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純農業村大力發展科技和綠色農產品將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現代生態農業這一明確的發展方向擺在了我們面前,所需做的是利用所處的區位優勢,腳踏實地、加快發展的步伐,縮短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對于純農業村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需要扎實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帶領農民致富的新產業,在名、特、優、新上做足做好文章。對于農業產業基地而言,要切實推行標準化生產和質量管理,提高農業企業農產品技術標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從生產這個源頭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控制。農業等部門對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有顯著促進作用的新舉措、新技術,也要給予力度較大的補助進行引導。
(四)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產業檔次,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同樣的品質、同樣的品種,有沒有品牌,以及品牌的知名度如何,在市場直接體現在售價上,有時價格相差許多倍。拿一個我們身邊的例子來說,普通的水蜜桃在市場的售價在兩元左右,而奉化的水蜜桃售價則可以達到四五元左右,品質好一點的則更貴,這足以看出品牌對農產品的作用,因此,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是提高農業附加值的一條有效途徑。
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農民樹立品牌意識,要通過相關政策的引領,推行綠色農業計劃的實施,創出自己的品牌。在選種、培育、管理等環節上很下功夫,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積極推廣農產品生產檔案、產地編碼等制度,加快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認真搞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產品、有機食品認證工作。農業龍頭企業緊緊圍繞農產品開發,建立起綠色農產品產業,建立從土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監控機制,顯示農業龍頭在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產品安全性等方面的積極帶動作用。同時,利用長三角發達的物流體系和銷售渠道,積極做好流通、銷售工作,面向上海、杭州、xx等省內外經濟發達城市等中高檔市場,樹立本地農產品的精品形象,不斷滿足人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要。
(五)謀求工農、農商、農貿緊密合作,積極探索聯合經營發展路子
建立暢通、高效的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體系,符合貿工農一體化龍型經濟的要求,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純農業村依靠發展現代農業致富的有效之路。
有關部門順勢出臺有關政策支持農業專業合作社興辦農產品流通企業,鼓勵與大型龍頭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努力提高農產品在連鎖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業態中的經營比重。組織開展“農商對接”,探索和推廣貿工農一體化、內外貿相結合的經營模式。支持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支持冷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農產品冷鏈系統建設。積極引導、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產銷聯盟,發展“訂單農業”,發揮流通對農業生產的引導作用,逐步形成覆蓋xx、聯通全省、輻射全國的農產品連鎖配送體系和電子商務網絡。
(六)實施人才興農戰略,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闖市場的新型農民
從根本上改變務農農民文化技能素質低的狀況,培養一批有較強市場意識、有較高生產技能、有較好管理能力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是純農業村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的根本保證。
努力提高農民的專業技能和整體素質。為了適應建設現代農業要求,純農業村可以依托市、區有關部門,大力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綠色證書培訓和農村創業人才的培訓,把專業農戶、農業企業經營者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作為培訓重點,著力把務農農民培育成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者。同時還要重視對農業后備>勞動力的培訓教育,特別是要加強對專業大戶、農場主、農業龍頭企業經營者子女實行定向的農業學歷教育,把他們培育成為掌握現代農業知識技能的新一代的農業創業者。
吸引有關人才。通過采取發放農業創業貸款、貸款財政貼息、稅費減免優惠等支持政策,為大專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到純農業村從事現代農業生產創造條件,把流失在外的本村人才吸引回來從事現代農業。同時,有關部門積極搭建農業人才交流招聘平臺,鼓勵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業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建功立業。
【最新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最新經濟發展調研報告(通用5篇)04-30
最新鄉鎮鎮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
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05-06
關于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
民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4-30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通用6篇)05-06
關于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
關于臨沂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
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通用5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