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調研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研究生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研究生調研報告1
一、考與不考,這是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想應該是所有即將步入考研行列的朋友們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同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大勞動人事學院考研經驗談。首先應該解決了考與不考的問題,然后才是接下來的報考哪個學校那個方向的問題,以及怎樣備考的問題。
從經濟學角度考慮,應用經濟學中人力資本投資模型,分析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和收益,我們不難發現:研究生教育是值得我們為之投資的,而且收益率很高。另外,研究生教育不僅會給我們帶來更高的收入,更多的工作機會。而且它使得我們的工作適應能力更強,具有更強的就業競爭力,同時我們的經濟決策效率也在提高。但是,由于我們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結合自己的情況,仔細考慮這個問題,一旦決定了考研,就應該立刻投入到戰斗中去,解決。
二、報考哪個學校那個方向的問題
我傾向于認為:既然是考研,既然決定去拼搏,就應該全力以赴心中的目標。怎樣才能做到全力以赴呢?這就要求目標對自己有足夠的激勵作用,足以激勵自己去為之奮斗,為之付出少則半年,長達一年的時間。這樣的目標必定是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準備跨專業報考的同學來說,這點更是至關重要。一個自己沒有興趣的專業,是不可能激起自己最大學習潛力的。這一點,在去年的備考中我深有體會。我的本科專業是數學,可以說與經濟學相去甚遠。但是我對應用經濟學和管理學,具體地說應該是勞經與人管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整個漫長的復習過程中,每當作數學題,或者復習政治、英語把自己弄得很疲憊的時候,我就轉去專業課。對我來說,那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因為這個專業的的確確是我特別感興趣的專業。因此在復習專業課的時候,我經常是不知疲倦,每天復習專業課的那幾個小時,是最令人愉快的。
當然,選擇報考哪個學校哪個專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關系到方方面面。要考慮到專業的冷熱程度,學校的地理位置,該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及今后的就業前景等等。但是,切記:興趣是你選擇專業要考慮的第一要素!
選擇你感興趣的專業,然后就去放手一搏吧!
三、如何復習專業課?
對于跨專業考生,它艱苦又漫長,幾乎是一個完全自學的過程。這里先說一下勞動人事學院幾個專業的基本情況:人管xxx年第一次招生,就有280多人報名,這個專業的難度在于報考人數較多,競爭激烈;勞經相對來說報名人數較少,這個專業的難度在于專業課本身比較難,難在復習的過程;社保不考數學,這點使它吸引了很多被數學弄得頭疼的考生,它的缺點在于占總分數3/5的兩門專業課均由人大出題,這對外校生來說,無疑加大了風險。
隨著社會上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大,勞人院已經躋身于人大五大考研熱門之一,其它考試《人大勞動人事學院考研經驗談》。可以說,它現有的三個專業都很棒,不論報考哪一個,都是很理想的。下面就勞動經濟學專業來談一下具體該如何準備專業課。
該專業含兩門專業課,勞動經濟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相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勞經的考點更多,難度更大。在整個專業課的復習過程中,這門課應占用2/3以上的時間。由于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同其他分支一樣,要求有一定的經濟學基礎,所以最好在復習這門課之前,先至少看過西方經濟學。勞經的很多概念和模型都要求徹底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區分,在理解的基礎上找出聯系,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面對眾多的考點,我們能做的只有全面復習。但這樣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對所有知識點作“地毯式復習”。我們也可以適當做一點預測,對眾多考點,按照出題可能性分配不同的精力去復習,這是在分析歷年試題的過程中要做的主要任務。
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相對容易,知識點也較少,考點比較集中,重點也很突出。基本每年的重點都集中在甄選與測試、績效評價和薪酬管理這幾章,但近幾年出現了更加分散出題的趨勢。經過幾輪復習,在考前再花一定時間作適當理解性記憶,這門課一定可以拿下。
需要哪些復習資料,如何使用?
1、 筆記
人大不開設專業課輔導班,這一點在05年的招生簡章中再次明確。因此對于外校考生,尤其是外地區考生,也就是那些幾乎不可能來人大聽課的考生,專業課筆記尤為重要。可以說,筆記是對指定參考書最好的補充。如果條件允許,這個寶貝一定要志在必得。在具體操作上,應先復習書本,后復習筆記,再結合筆記來充實參考書。
2、 真題
真題是以前的考試題,是專業課的第一手資料,它更是寶貝中的寶貝。對于真題,應不滿足于做對看會。而是應該去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題規律。萬事萬物,必有規律可循,試題也不例外。因此要盡量去弄到更多的試題,最好有五年以上的。經過嚴密的分析,讓這個規律浮出水面。經過去年我對勞經專業試題的分析,得出以下四大規律:
1) 五年之內,論述題一般不會重復;
2) 簡答題三年之內不會重復,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復;
3) 名詞解釋題三年之外必有重復,有些更是經常考到,成為常考點;
4) 密切關注常考點和不考點(五年之內沒有考過的點),這兩個點都極可能是下次考試的重點。
3、 論文
試題一般由導師出,至少有部分由導師出(其他可能由題庫出)。可以透露:勞經的論述題,就是該專業一位導師近年正在做的研究課題,如果事先未讀過相關的論文,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對于導師論文,一定要在復習專業課的基礎上細心研讀。
研究生調研報告2
從教育部獲悉,xxxx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報名人數再減,為164.9萬人,比去年減少6.5萬人。其中報考專業學位的人數為72.6萬人,反而比去年增加5萬人,占報名總人數的44%,比去年增加了4個百分點。xxxx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持續下降,宣告了持續20余年的考研熱出現了轉折性變化。xxxx年廣東省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為56444人,降幅為4.33%。
27日上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正式開始,廣東報考人數達56444人。在中山大學考點,記者就考研(課程)原因隨機采訪發現,約七成考生表示考研是迫不得已,工作需要、就業壓力等是主要原因。雖然27日清晨下著小雨,天氣濕冷,但并未影響考生赴考的熱情。早上7點半,中山大學第一教學樓考場外就守滿了等候的考生。記者在現場隨機采訪了十余位考生及陪考人員,只有約三成考生表示是喜愛所學的專業,希望有更深入的發展,而其他七成多表示考研是“被迫”的。邱先生一早就送女朋友來到中大參加研究生考試,女友進場后,邱先生則一直守在考場外,他告訴記者,女友已經在某股份制銀行工作,但工作后明顯感覺到本科學歷在單位的職業發展受到限制,“有些高級崗位規定只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員工才能從事,而且在晉升過程中也沒有優勢”。所以今年邱先生的女友義無反顧地報考了在職研究生。
研究生在讀的湯同學,也是送女朋友趕考,他女朋友已是第二年參加研究生考試,在經歷了去年的考研失敗后,最近一年都在專心備考,今年志在必得。“金融類專業,想找一份好工作,一定要讀研究生”,湯同學坦言二人都是為了就業才讀研,“讀研收獲還是很大的,在某些領域的學習更加深入,對以后的職業生涯有很大幫助”。被迫考研的還有不少醫科生,“不考研根本找不到工作。”送女兒參加考試的陳女士抱怨道。陳女士本人就是醫生,她深知本科學歷在醫院的發展空間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為學醫,我根本不會同意孩子考研。研究生本應該是喜歡做科研的人才去讀,但是現在大家都是為了找份好工作才來考。其實本科畢業,文化知識就已經夠用了。”陳女士更希望孩子可以過得輕松點,“家里很多親戚都在經商,并沒有讀多少書,但他們都發展得很好。”并非所有考生都是被迫參考,中山大學翻譯學院的一位考生就表示,自己是真心喜歡英語(課程),希望可以讀研學得更多,并有心以后從事相關方面的研究。
但是她卻是班上30名同學中唯一一名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約一半學生在申請出國,一半學生在找工作。學外語(課程)的學生還是應該到國外去看看,經歷了外語環境的熏陶,對以后的發展會更有利”。李同學是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傳播學專業的學生,她最近正在備戰雅思(課程),積極申請香港和英國的大學。她告訴記者,她申請的是授課型的研究生,只需要讀一年就可以拿到學位,一年下來的學費加上生活費大概需要三十萬左右,性價比比較高。她表示,身邊有很多同學像她一樣,都在申請去香港或者國外讀研,對于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而言,去香港或者國外讀研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
xxxx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近日舉行。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347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發現身邊大學生考研的最普遍目的是圓名校夢(42.8%),接下來是逃避就業壓力(33.7%)、重新選專業(33.1%)和進入理想城市(32.0%),僅25.6%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大學生考研是因為對學術研究有興趣。調查顯示,34.2%的受訪者認為碩士研究生培養應該更注重就業能力,19.7%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更注重學術能力,40.8%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兩者并重。57.0%的受訪者直言我國碩士研究生的學歷含金量下降。對于當前研究生教育質量,44.1%的受訪者表示滿意,41.2%的受訪者表示一般,14.6%的受訪者直言不滿意。調查中,對于提高現有研究生的教育質量,58.9%的受訪者建議對研究生寬進嚴出,嚴把質量關。34.8%的受訪者建議將學生質量納入對導師的評價體系。
33.6%的受訪者建議停止擴招,保證現有研究生教育質量。21.4%的受訪者建議高校加強師資力量。對于讓考研回歸其本意,讓真正對知識有興趣的人去讀研究生,61.3%的受訪者建議完善人才評價體系,不唯學歷學校論。51.6%的受訪者建議國家改善產業結構,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45.2%的受訪者建議創造機會,鼓勵學生投身學術研究。40.5%的受訪者建議改變社會用人的學歷高消費現象。
研究生調研報告3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機械學院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務。國家關于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基本方針是:深化改革,積極發展,分類指導,按需建設,注重創新,提高質量。機械學院研究生人才培養的基本思想是以科學研究工作為主,通過開展科研項目,重點培養獨立從事創造性科學研究的能力;以建立起來的學術帶頭人、學術梯隊和科研團隊為基礎,以相對穩定的研究領域、重要的科研項目為支撐,在拓寬基礎、加深專業知識、了解前沿動態的基礎上培養研究生掌握開拓性、創造性的科研能力,樹立嚴謹的科學作風。本文主要從研究生教育質量現狀、影響因素等方面分析制約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1、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現狀分析
1.1研究生的現狀分析
1.1.1研究生的知識基礎、知識結構、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
經過多年探索,機械學院所培養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應變創新能力,文化素質較高,特別是業務素質較好。主要有如下問題:
知識結構缺乏合理性。在打好專業基礎的同時,盡可能多地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打好學科交叉基礎;
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強;
基礎不牢固,雖然也可以出成果,但從長遠看,后勁不足。
上述缺陷反映出研究生培養體系中的不足之處,原因在于:
一、學生壓力較大,難以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其它等方面的知識;
二、研究生大多來自相關行業,對與本專業相交叉學科的基礎知識了解甚少。
1.1.2思想品德
研究生要具備如下四個方面的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業務素質、身心素質和文化素質。從調查的研究生來看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能夠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價值導向;在從事科學研究、參與知識創新活動中培養了良好的業務能力;具備了一定的心理素質,能夠使他們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競爭中求合作。但調查中也發現一些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實效性。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識理論教育還沒有實現較好結合。在認識上,沒有真正把研究生素質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考慮,忽視了對研究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其他素質方面的教育;受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研究生缺乏社會責任感,缺乏堅定的理想和信念,過分強調個體意識。
二、缺乏科學精神教育。一些研究生不是本著科學的精神做論文研究,而是抱著混學位的目的完成學位論文。主要表現在:急功近利,追求低水平論文的篇數,而非真正解決科學問題;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隊精神弱化,生活紀律渙散,有的學生熱衷于做生意、打工等。
1.1.3科研能力
研究生所具有的科研能力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堅實的基礎,寬廣的知識面;掌握學科前沿的最新動態;科研創新性;與導師的合作和溝通;學術論文撰寫能力。調查發現,占用研究生時間最多的活動分別為:與課題相關的調查及實驗,撰寫、發表期刊論文,撰寫研究生論文,文獻閱讀。通過上述活動,研究生不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大都能按期完成學校要求,部分學生還超出重點大學同學科研究生畢業要求標準。但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在學期間在文獻閱讀數量和質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以至于對國內外該方向內的研究現狀、研究方法不能系統掌握,僅局限于按照導師指定內容、制定方案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因此論文的原創性和學術影響力不夠、研究的'內容較為單薄、不善于將實際問題一般化。與同類學科研究生對比,重點院校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我院培養的研究生稍強,但差距不是很大,很多人數理基礎也大致相當。但是將研究生發表論文的情況和我們相比在質量上有很大差距。主要因為:
選題的差別。重點院校能夠及時跟蹤國際研究前沿,很多學生選題的時候正是熱點的研究方向,這些方向需要學習的研究成果相對比較“淺”,創新的深度和空間比較大,所以相對容易想出創新點,容易給自己的論文立論。
學術科研環境的差別。我們的研究生培養規模較小,而各個導師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因而研究生也大都是單打獨斗,需要學習的知識較多;在大規模培養單位,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年級、近似研究方向的研究資源,能夠做到信息、方法等的互相交流、互相促進。
學術資源的差別。重點院校圖書館不僅有豐富的圖書資料、電子數據庫資源,學校學科建設、教師隊伍等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研究實力,形成了較為系統、先進、特色的沉淀積累。
2、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2.1學生特征
生源質量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基礎。在入學選拔階段,應把考生的學術研究態度、專業發展潛能作為選拔研究生的第一標準。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看,歐洲注重申請者的研究能力和個人品性,美國注重綜合素質和研究能力。而我們現行的招生制度與國外選拔研究生相比,往往更側重于分數,雖然在復試的時候有面試這個環節,但僅僅十幾分鐘的面試也很難判斷出考生的學術研究態度和發展潛力。而且目前研究生生源狀況不容樂觀:
(l)缺乏吸引力。我國目前的研究生生源主要還是應屆畢業生。由于研究生擴招,一部分優秀畢業生無意報考一般院校研究生,我院研究生大多為調劑過來的最近才升格為本科院校的學生。在這種優秀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各招生單位往往將研究生的招生規模當作衡量學校地位的尺度,以致使“寧缺毋濫”的原則徒有虛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工作單位的制約或家庭負擔的限制等原因,優秀的在職人員雖有繼續深造的愿望,卻缺少繼續深造的條件。這樣,招生單位很難吸引在實踐中成績卓著的考生報考研究生。
(2)入學動機多樣化。研究生學位所要求的高學術水準必須經過長期和艱苦的努力才能達到,但許多考生不是出于學術追求而是出于其他目的報考研究生,他們并不具備足夠的學術準備,也沒有準備下工夫認真攻讀學位,而只是想得到研究生的頭銜。
研究生跟國內外其它單位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較少,主要通過學術論文跟蹤和學術會議交流。但調查發現通過海(校)外學習、學術交流可以讓研究生感受不同學校、不同學者在理念的碰撞,更容易取得成績。
2.2培養單位特征
2.2.1培養方式與課程設置
科學合理地設置研究生課程,是培養優秀研究生的前提保證。我院全日制研究生學制為三年,一般需要利用一年多時間進行理論課的學習,同時由于部分課程內容、課程結構相對單一,從而導致研究生知識結構和知識面較窄。另外,課程中有關研究方法、方法論和研討性課程比較少,課程的交叉性和前沿性也體現不足,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相比之下,美國許多大學的課程設置,首先是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結合的,在課程設置上比較綜合,課程內容隨學科發展而不斷變化,且注意多學科的交叉,尤其是對研究方法、方法論和討論性課程的設置非常重視。
而且,目前課程設置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如課程設置不是從學科和專業培養目標所需的知識結構出發,而是取決于現有教師的能力。據《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報告》課題組2005年對在讀研究生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研究生認為課程前沿性較強、一般和較弱的分別為33.2%、45.3%和21.5%。可見目前我國研究生學位課程的薄弱環節是在前沿性上。
2.2.2導師的指導作用及科研條件
在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諸因素中,導師隊伍是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導師的言傳身教,對于研究生的學術水平的提高和知識結構的完善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導師”不同于“教師”,重點不在于“教”而在于“導”,也就是“引導”研究生學會“研究”、善于“研究”。這就要求“導師”本身既有穩定的研究領域和豐厚的研究成果,又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真切的研究心得,這兩方面都是缺一不可的。
具體來說,研究生導師的“引導”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科引導”,每門學科之間都具有重大差異,能否理解和把握學科特點,是能否在本學科進行專門研究的前提。二是“學術引導”,不管“學科”之間具有怎樣的差別,作為“學術”,卻具有廣泛而深刻的一致性,因此怎樣引導學生進人學術的殿堂就顯得尤為重要。三是“學問引導”,搞學問不僅需要“十年磨劍”、“板凳坐冷”,而且需要“平常心”和“異常思”,即思想要“異常”,否則就沒有思想的創新;心態要“平常”,否則就會失去真實的思想。“導師”的學品與素養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也存在密切的關聯。研究生導師要通過教書育人、言傳身教來引導學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拓展知識結構,要注重師能和師德的統一。
2.2.3科研環境
圖書、設備、經費、研究生生活補助等對研究生質量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先生在談論什么是一流大學時指出:最重要的是能形成這樣的氛圍,使得所有的研究生晚上都愿意在圖書館和實驗室里非常高興地﹑非常投入地進行工作。圖書資料是研究生從事研究工作的重要平臺。盡管現在圖書館的圖書資料在數量上已經有了很大增加,但不夠齊全,特別是外文期刊嚴重缺乏,這樣嚴重制約了研究生的“眼界”。
優良先進的硬件設施是培養高質量研究生研究生、產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質基礎。研究生擴招以來,雖然國家加大了教育投入的力度,培養條件有所改善,但總的情況仍不能滿足需要。目前多數培養研究生的導師因長期得不到必要的經費支持,使其研究空間狹窄,硬件簡陋,儀器設備陳舊,可用于研究生課題實施方面的經費十分有限,這也是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生生活補助是研究生從事學習和科研的物質保障。我國自實施研究生生活補助這一制度以來,研究生的生活補助標準一直維持在200元~300元/月。在物價不斷上漲的今天,這一標準實屬菲薄。
2.3社會環境
國家科技政策支持、高等教育國際化等是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的平臺;就業形勢、用人機制、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差別、地區差別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和就業流向。這些構成影響研究生質量的外部因素。
研究生通過參加國家科技政策支持的各種科研項目,逐步培養其生活技能并形成具體的社會角色,為今后從事科研、教學等社會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現在研究生所面臨的問題是:第一是就業面狹窄,自己想去的一些企業并不需要研究生;第二是薪水,讀了研究生就好比‘騎虎難下’,沒有一定的待遇水平,似乎“說不過去”;第三是日益嚴峻的就業環境。
3、建議與措施
3.1合理規劃課程體系
研究生課程應結合研究生的研究領域和所需知識結構,以及提高創新能力的需要來確定。以往在研究生課程體系規劃時,往往只從各學科甚至某些研究方向的需要出發,搭建本學科的課程框架,這樣做一是容易使課程設置缺乏理論深度和廣度,二是容易造成研究生、碩士生、本科生課程設置上的內容脫節或是重復,使課程體系既缺乏系統性,又缺乏合理性。因此課程體系建設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機械學院的研究生培養,正確認識國家和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研究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先整體規劃、設計,后局部優化。
3.2提升課程教學水平
同國內外其它高校研究生相比,我們培養的研究生創新能力比較薄弱,研究生知識面狹窄,基礎理論不厚是一個重要原因。專業課應重視前沿性和創新性,反映本學科國內外最新成就、新進展、新動態,反映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和新興學科的發展,適應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的高、精、深的要求,跟蹤學科發展和社會需求,使研究生盡快掌握學科最新前沿動態,適應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需要。具體建議如下:
(1)全面的優化、整合、淘汰一些陳舊的課程,推出一批內容與現代工程技術發展結合密切的、層次較高的課程;
(2)英語課程增加口語和聽力課程,適當增加科技英語內容;
(3)增加文獻閱讀與綜述、科技寫作課程;
(4)多開人文素質的選修課課程,花不太多的時間掌握較多、較寬的知識。
3.3優化專業課程設置
(1)在課程時間安排方面:建議硬性規定在第2學期前結束所有研究生課程,同時在第2學期期中以后進入課題研究階段,在第3學期開學前1個月完成開題報告,這樣可以保證有20個月時間課題時間,以保證論文質量。
(2)給研究生增加一門學科方向前沿介紹方面的課程(由各個研究方向的教師聯合主講),使研究生能夠真正“博”,每位研究生都要寫出至少1篇學科前沿分析報告。
3.4加強過程培養
研究生缺乏具體、及時的指導是制約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加強過程培養對于研究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建議如下:
(1)采取“碩士點長”負責制以保證選題的創新性,并負責檢查和監督選題報告、中期工作報告和學位論文各個過程;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校講學,創造條件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及時了解國內外本領域研究工作的進展和前沿;
(2)定期舉辦導師和研究生共同參加的研究工作報告會,為師生創造互相學習的機會;
(3)加強 “文獻閱讀”,并要求研究生提交相應研究報告,以拓寬研究生的視野;
(4)增強科技資料的查新能力,提高對新方向探索的敏感度;
(5)改善研究生實驗室條件,優化研究生教育生態環境,營造自主創新氛圍,在具體措施方面可以采取的“研究生創新論壇”的做法;
(6)有重點地培養一些優秀研究生從事跨學科的研究課題,加強不同導師、專業、研究方向,不同年級的研究生之間的交流。
3.5健全淘汰機制、評價機制
在研究生中期考核時,應全面對研究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進行全面考核,以確定其是否進入研究生論文階段的學習。對于考核不合格,不適合作為研究生繼續培養的研究生應予以淘汰。只有這樣,才能激發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以及競爭力、應變力和創造力。在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正是依靠嚴格的考核機制,才保證了美國研究生質量在世界上的聲譽。同樣,對于導師來說,給其壓力,使其奮進,形成危機意識,自覺地鉆研業務、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4、結束語
要使機械學院的學科建設上水平,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之重要一個環節。提高質量不僅要堅持改革,不斷尋找優化的培養模式,還要建立以導師負責、發揮所在教研室(研究室、實驗室)在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的群體作用,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才培養出適合國家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高科技人才,反過來有力的促進機械學院特色學科的發展。
【研究生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裝潢調研報告12-03
快遞調研報告12-03
餐飲調研報告12-01
民生調研報告11-27
網吧調研報告11-07
商品調研報告11-07
服裝調研報告11-06
專業調研報告11-04
薪酬調研報告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