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
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生產經營組織化問題是“三農”工作的重大課題。帶著這個問題,最近,我就**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調研。從調研情況來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是農村經濟體制轉型的基本方向,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把農民組織起來的最佳載體。
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積極作用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農民在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農民為主體、以民辦為核心、以利益為紐帶、以服務為手段、以章程為依據、以增收為目的的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從全市的情況看,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正處于從萌芽階段向加速發展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盡管起步較晚,但近幾年也獲得了一定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市已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56個,其中已登記注冊的242個,占68%;會(社)員13.6萬人,帶動農戶18萬多戶,占農業總戶數的14.3%。這些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壯大,促進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連接,為農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從我市的實踐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以下四個方面發揮了比較明顯的作用:
一是能夠幫助農民增加收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集中生產要素,實現規模經營,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通過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產品銷售,降低了生產與交易成本;通過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從而幫助農民增加了收入。澧縣蜂業協會通過提供蜂資供應與信息服務等措施,為蜂農節約40%的成本。XX年,在歐美限制中國蜂蜜出口的不利條件下,及時引導蜂農調整生產標準,打破技術壁壘,全縣蜂業仍實現增收230多萬元。鼎城區中河口鎮榨菜協會引導農戶發展規模生產,簽訂購銷訂單,減少了因市場波動造成的不利影響,保證了菜農穩定增收。全鎮種植榨菜2萬多畝,年創產值8000多萬元,戶平增收近XX元。據統計,全市XX年各類合作組織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200多元,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1300多元。
二是能夠帶領農民走出“小農”。農村的第一步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小農”的回歸,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制度創新。只有第二步改革才是“小農”生產的突破,是向市場化、社會化邁進的關鍵一步。而市場化、社會化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各種經濟組織的發展和發達。因為合作組織架起了千家萬戶經營與千變萬化市場的橋梁,使會員告別了一家一戶的提籃小賣,走向了統一高效的市場,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有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這個載體,農民由分散走向聯合,由單一的生產者變為生產經營者,獲得了市場主體地位,擺脫了“小農”束縛,實現了規模經營,真正走向市場。石門縣柑橘協會以“找橘農結親、給橘商聯姻、幫橘農致富、為橘業添薪”為宗旨,通過完善產銷服務,開拓縣外市場,不僅使石門柑橘在國內市場有較高占有率,而且遠銷歐美等10多個國家,去年出口柑橘1.6萬噸,實現鮮果收入2.67億元。正是由于協會的牽引,石門柑橘產業才得以放手做大做強。
三是能夠加速推進產業升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圍繞同一產業進行勞動、技術、資金、知識等合作,促進分工分業,因而產業化程度提高,專業人才多,專業技術強,專業信息靈,與市場聯系緊,有利于產業實現由粗放到集約,由單一到復合,由平面擴張到深度拓展的轉變,走出一條由大戶到大產業,由統一技術到統一標準,由大品牌到大集團的產業升級之路。市珍珠協會一手抓資源培育,一手抓產業開發,擴大了產業規模,提升了產業檔次,全市珍珠養殖面積發展到31.7萬畝,帶動珍珠養殖戶2萬多戶,創產值5個億,我市成為全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基地。桃源縣三江養殖合作社走“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路子,吸納養殖專業戶300多個,年存籠蛋雞70萬羽,年產雞蛋728萬公斤,成為湖南省最大的蛋雞養殖基地。臨澧縣清水鴨養殖協會通過實行“五個統一”(統一供應鴨苗,統一配送飼料,統一防疫檢疫,統一銷售和統一標準),打造出了 “洞庭清水鴨”知名品牌,并獲得了綠色認證。全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共辦加工企業38家,年產值3.9億元,創國家級農業品牌17個,省級金獎17個,銀獎22個,獲得國家綠色認證19個。
四是能夠提高政府領導農業效率。長期以來,政府在領導農業中管得過寬,管得過死,直接干預農業生產,往往是政府號召調什么,市場就多什么,農民就虧什么,既影響了政府領導農業的效率,又損壞了政府自身的形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使政府找到了調控農業的有效載體,能很好地解決政府“統”不了,國家經濟技術部門“包”不了,龍頭企業“辦”不了、農民單家獨戶“干”不了的許多問題,使政府走出了以往用計劃經濟思維抓調整,只決策不負責,政府和農民各搞一套,“官逼民富,民沒有富,官被逼到墻角”的怪圈。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把廣大基層干部從大量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搞服務、辦實事。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之所以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發揮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分析,主要原因三:
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與市場經濟有很強的共生性、共存性,符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真正意義上農民自己的組織,是當前比較合理的農民權益保障和利益表達機制。
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其它組織比優勢明顯:與行政組織比,能克服過多行政干預和計劃經濟慣性,更有效地組織農民按市場規律進行生產經營。
與龍頭企業牽頭比,能有效擺脫受制于龍頭企業的從屬地位,自主進入市場。與分散經營比,更能有效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實踐證明,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我國農村經濟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必然選擇,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各級政府必須從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的高度出發,把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對策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廣大農民在發展農村經濟過程中的又一次偉大探索。各級政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指導、協調、服務和扶持,在具體工作中幫助完善組織、創新機制、優化環境,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真正建成引領農民致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載體。
1.把握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基本原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農村改革的新生事物,為確保其健康發展,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要堅持四條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原則。要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不能改變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改變成員的財產所有權,不能干預農民家庭經營和自主經營。二是堅持“自愿、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自愿是前提,不強扭、不捏合;民辦是本質,要按照農民的合作愿望,以農民為主體,獨立自主地開展勞動、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合作;民管是關鍵,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充分保障成員對組織內部各項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民受益是核心,要通過合作經營獲取最大效益,并按照惠顧返還的原則,最大程度地增加成員收入,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三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就是要圍繞主導產業、拳頭產品、優勢資源分類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做到因地制宜,不定模式、不定規模、不定框框、不搞“一刀切”,讓農民自己抉擇,多領域、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發展。四是堅持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原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新形勢下的體制和制度創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各級政府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下指標,分任務,搞運動,而要調查研究,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做到因勢利導、穩步推進。
2.指導農民探索專業合作組織的多種形式。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生產力水平很不一致,農民素質參差不齊,各地應當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合理選擇發展模式。從各地實踐看:可以選擇農民合作創辦型。就是通過專業生產經營大戶、經營能手和科技人員牽頭組建合作組織,在一定區域內聯合其他生產專業戶或農戶進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營銷。可以選擇龍頭企業帶動型。就是依托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龍頭企業(公司)建立合作組織,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協議或訂單,合作組織向農民提供信息、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服務,指導農戶按照標準生產,實行產品回收。可以選擇社區合作型。主要是在社區組織基礎上進行專業合作制改造而組建的合作組織,將單純的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為集資源開發、經營管理、技術指導和資金服務為一體,開展統購統銷等綜合服務。可以選擇能人領辦型。就是以城鄉經濟能人為主領辦的合作組織。這種組織形式由于牽頭人經濟素質較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各種經濟關系比較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較強,雖然出現時間不長,但效果很明顯。總之,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尊重農民的選擇。
3.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協調各種關系。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必須協調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一是合作組織與內部成員的關系。合作組織對內不以盈利為目的,以最大限度為成員服務,增加成員收入為已任。內部成員要嚴格按照專業合作社章程辦事,自覺履行相應義務,維護組織權威。二是合作組織與政府部門的關系。發展合作組織,政府部門不能包辦代替、行政干預、攔關設卡,而要出臺優惠政策,制定扶持措施,幫助完善管理,搞好協調服務,“扶上馬、送一程”,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創造寬松環境。三是合作組織與農村基層組織的關系。農村基層黨政組織主要是加強對合作組織的指導、協調、服務和扶持,專業合作組織按市場運作、自主決策、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4.制定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樹立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就是扶持農業、扶持農民的觀念。在政策扶持上堅持“七個優先”:各級財政每年優先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規范發展,創造品牌,提高帶動能力;優先對由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承擔、組織制訂的項目,給予適當補助或貸款貼息;各級金融機構要在授信基礎上,適當放寬貸款抵押擔保條件,優先給予貸款支持;優先為協會會員提供農業生產和經營信息服務;優先為協會會員提供生產和經營的場所,凡創辦加工、流通企業的建設用地,可以依法優先辦理土地征用手續,對建設用地優先安排指標,其級差地租經批準后予以全額先繳后返;優先為協會會員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優先為協會會員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其他具體問題。總之,要通過各個環節的優質服務,各項優惠政策的有力刺激,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造更加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縣失地農民狀況調查報告01-21
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05-07
道德狀況的調查報告10-23
女性社會組織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01-20
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核算的思考論文07-31
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范本10-12
農學專業就業狀況分析09-14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08-31
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市場營銷模式論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