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1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不斷發展,食品安全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食品安全問題變得非常嚴峻,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尤為重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食品安全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近幾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食品安全的事件不斷發生,隨著食品加工過程中化學品與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不斷涌現。盡管現代科技己發展到了相當水平,但食源性疾病不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仍然嚴重地危害著人民的健康,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最關注的衛生問題之一。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食品安全涉及人類最基本權利的保障。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食品工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產品數量供給充足有余,在滿足食品需求供給平衡的同時,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假冒偽劣食品頻頻被曝光,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群發性事件時有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全國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一、調查目的
當今世界,食品不安全的風險源不斷增加,人們對食品不安全風險的認識逐步提高。尤其是現代農業生產對化學投入物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極端氣候頻繁出現,污染物不斷增多,都使食品不安全風險上升。我國食品加工業和餐飲業多數為小作坊、小企業。他們對食品衛生安全比較漠視,往往又在政府監管之外。因此,關注食品安全,人人有責。通過對食品安全的調查,關注食品安全,開展食品安全的知識宣傳,加強人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健全食品質量監督體系,逐步改善食品安全嚴峻的現狀。
二、調查方法、時間、對象
調查方法:通過對內鄉縣下各鄉鎮的的農貿市場的實地考察,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環節的參觀調查,發出問卷調查調查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了解。問卷回收率90%。
調查時間:20xx年8月10日至20xx年8月21日
調查對象:農貿市場小販,食品加工廠,普通消費群眾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我縣17.8%的居民民對食品安全狀況表示放心,62.2%表示部分品種不放心;84.1%的.市民在采購食品過程中最關注的是食品安全性;48.6%的市民認為食品安全最大的隱患在生產加工環節,27.3%認為在餐飲消費環節,18.8%認為在流通環節。可見,雖然近幾年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市民對食品安全還不是很放心,食品安全總體形勢仍比較嚴峻,食品安全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食品安全問題仍較突出。經過政府的規范和整治,食品案件多發的勢頭得到了遏制,但我縣食品安全隱患和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初級農產品(水產品)源頭污染仍然嚴重。工業“三廢’和城鄉垃圾污染以及水體嚴重劣化,致使農產品受到重金屬和有毒物質污染的問題仍不容忽視,有些化工廠還建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附近,容易造成附近水域和土壤的工業污染,群眾反響比較強烈。同時由于尚未形成對農業生產者有約束力的科學用藥和安全用藥制度,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時間隨意性較大,不到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就采收上市現象尚有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仍需引起高度重視。二是食品生產單位多為家庭作坊式經營,具有多、小、散的特點,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部分生產單位的生產原料和衛生條件無法保障,添加劑濫用使得食品安全存有重大隱患。據權威顯示,有關部門上半年檢測顯示,糕點類產品抽檢合格率只有40%;豆制品合格率極低,有較大安全隱患,第一季度全區抽檢豆制品10批次,合格率為0。三是流通環節經營秩序不夠規范,經銷農產品和食品的集貿市場、企業、個體戶大多缺乏必要的設施和規范的管理,出售過期或變質食品現象仍有發生。四是消費領域城鄉差異大,各種整治活動主要集中在城區開展,而農村食品安
全監管力量相對薄弱,致使大量假劣食品流向農村,農村食品安全形勢令人堪憂。同時餐飲業還存在餐具消毒不徹底、熟食操作不規范、流動攤點監管難等問題。
(二)食品安全監管合力還需增強。由于現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難以保障食品安全執法工作。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滯后,人員缺乏,難以適應食品安全監管的實際需要;食品安全監管環節眾多,涉及的主管部門有農林、漁業、工商、貿糧、衛生、質技監、食藥監等單位,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也不夠完善,容易造成多頭管理或監管不力現象,致使有些問題監管難以到位,影響了食品安全執法工作。
(三)食品安全基礎設施薄弱。食品安全監測量多面廣,但技術檢測工作滯后,食品檢測設備相對不足,檢測力量跟不上檢測需求。政府資金投入不足,執法裝備和檢測設施比較匱乏。另外,食品安全信息來源不足,食品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涉及的種類繁多,單靠單個部門的例行抽查,很難全面控制當前市場的所有食品質量。社會舉報、投訴和村居食品安全協管員制度是一個信息來源的途徑,但是當前食品類的舉報和投訴較少,協管員受知識水平和工作精力限制所反饋的信息也比較有限,況且所投訴、舉報和反映的問題多數已成后果、造成危害,只能事后算賬,難以做到事前把關。
(四)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一些農民對于農藥殘留問題認識不夠,群眾識別假劣食品能力較低,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對于食品安全事件,消費者一方面存在麻痹思想,對有些危害性估計不足,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另一方面又受生活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約,有些無可奈何,抱著聽之任之的態度。另外,由于經濟、文化知識等方面的原因,不少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知識了解不多,特別是不少“新路橋人”購買食品時大多只看價錢,一味要求價廉而忽視物美,一些價低質次的食品成為主打食品,甚至成為部分兒童手中的美味。
四、改善食品安全的建議
(一)要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加強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傳;強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機構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狀況,及時提示消費者應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風險源,在全社會形成良好風氣,堅決杜絕消費高風險食品,科學對待食品不安全的事件。
(二)要增強食品不安全風險意識。必須開展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尤其要加強對一些高風險的食品消費進行評估。高污染地區生產的農產品、小作坊加工的食品、地攤經營的食品等應成為評估的重點。
(三)要引入市場機制,讓食品安全的風險狀況成為影響食品需求及其價格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具有隱蔽性。為引起食品生產者重視食品安全性,需要加強認證工作,建立可追溯制度,做好日常監測,及時公示信息,發揮品牌效應,便于消費者辨別。當消費者把安全性作為食品需求的優先決策因素時,政府監管、食品生產和消費三者之間就形成了推進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的良性循環機制。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2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類賴以為生存的基本物質,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食品安全調查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315前夕,北京等40省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與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共同發布的《全國食品安全調查報告》顯示:四成多消費者不細看食品標簽及說明;79.46%的消費者表示對食品安全問題“遇到過,但較少”;六成多消費者遇到過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不易辨識的情況;六成多消費者認為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最易出問題;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后選擇找商家要求退換或賠償的消費者占比最高,同時仍有 19.91%的消費者“忍氣吞聲,自認倒霉”;六成多消費者對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很多消費者對新《食品安全法》能否落到實處持懷疑態度;七成多消費者認為只有嚴格執法、加大監管力度,才能提高消費信心。
據了解,在去年10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之后,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云南、陜西、甘肅、廣西、哈爾濱、長春、沈陽、濟南、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西安、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等40省市的消費者協會(消委會、消保委),與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共計42家消費維權單位一起,在沃爾瑪的大力支持下,共同開展了“全國食品安全大調查”活動。此次活動不僅在40省市消協組織的網站及《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上開展,同時還在沃爾瑪遍布全國的423家大型商超同步展開,歷時四個多月,多達133225名消費者踴躍參與。
四成多消費者看標簽不仔細
調查發現,消費者在購買食品場所的選擇上,92.89%的消費者通常會在超市等大型購物場所購買食品,占比最高;五成多的消費者會選擇便利店和農貿批發市場,還有三成多的消費者會選擇網店和食品零售店。同時,86.51%的消費者認為路邊早、夜市或小攤最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占比最高;其次是網店,有57.13%的消費者認為網店最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相比較而言,超市等大型購物場所的食品還是比較讓人放心的,只有11.17%的消費者認為這里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占比最低。調查顯示,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路邊早夜市、小攤販及新興網店的食品安全檢查,使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
在被調查者的消費習慣上,調查顯示,44.37%的消費者在購買食品之前會查看包裝標簽及說明,但看得并不仔細;同時有1.53%的消費者根本不看。在“消費者關注食品包裝上的哪些信息”中,92.42%的消費者表示會關注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而有四成多的消費者卻不關注食品的生產廠家、廠址及產品成分等信息;還有六成左右的消費者不關注食品添加劑、貯存條件、規格、凈含量及食品安全標識等信息。這說明很多消費者還須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意識,確保自身消費安全。
調查發現,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受品牌、價格的影響最大,分別有77.04%和76.77%的被調查者會受到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這要求企業在給消費者更多實惠的`同時,要像愛護自己的羽毛一樣呵護品牌形象。另外,因為食品的特殊屬性,75.97%的被調查者表示食品的生產日期與保質期也是影響他們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近半消費者對食品的色澤、外觀等感官方面并不敏感,六成多消費者沒受到產品成份、生產廠家的影響。這也提醒部分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還應多關注食品的色澤、外觀及產品成分、生產廠家等因素。
近八成消費者:偶爾遇到食品安全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79.46%的消費者表示對食品安全問題“遇到過,但較少”,另有14.96%的消費者則表示經常遇到,僅有 5.56% 的消費者表示還未遇到過此類問題。
在消費者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中,“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事項沒有顯著標注,不易辨識”占比超過60%;“宣傳虛假或夸大”、“餐飲企業生產環境臟、亂、差,衛生不達標”和“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過了保質期還在銷售”三種情況的占比均超五成;另有四成消費者遇到過食品摻假摻雜、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情況;還有兩成多的消費者表示遇到過“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污染物含量或致病性微生物超標”、“轉基因食品沒有按照規定顯著標示”及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沒有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等違法情況。這些問題都應當引起食品經營者的高度關注。
從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環節來看,65.47 %的消費者認為食品的生產加工環節最容易出現安全隱患,16.65% 的消費者則將原因歸咎于種植養殖環節;另外,分別有10.83%和7.01%的消費者認為餐飲消費環節和批發零售環節最容易出現問題。這說明多數消費者對食品的生產加工環節是否安全、衛生非常擔憂,相關部門也應加大對這一環節的監管以及處罰力度。
那么,在遇到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之后,消費者會如何處理呢?調查顯示,選擇找商家要求退換或賠償的占比最高,為56.70% ,向行政部門或消協投訴的,排在第二位,占比17.81%;直接聯系生產廠家的則較少,僅為4.29%。這就要求食品銷售者要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不要推諉責任,力爭將消費糾紛解決在這一環節;調查還發現,仍有 19.91%的消費者在遇到問題食品后,會選擇“忍氣吞聲,自認倒霉”,這就要求消費者要強化維權意識,勇于維權,不讓不法商家逍遙法外。
在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的總體看法方面,51.25%的消費者持悲觀態度,認為問題很多,并表示擔憂;33.07%的消費者則持相對樂觀的態度,表示“有些問題,但可以解決”;還有15.62%的消費者更為積極樂觀,認為形勢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從消費者的態度看出,我國食品安全確實存在諸多問題,令部分消費者非常擔憂,但相關部門改善現狀的努力,已使不少數消費者感受到了政府的決心。
從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來看,七成多的消費者認為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利欲熏心,而相關部門執法不嚴,監管力度不夠,以及對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懲罰力度不夠,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主因;還有54.20% 的消費者將原因歸咎于自身,認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欠缺以及自我保護能力不足也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這就要求食品行業要加強行業自律和信用建設,監管部門也要嚴格執法,加大不法生產經營者的監管和懲處力度。
六成多消費者對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
20xx年10月1日,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那么,廣大消費者對這一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武器了解程度如何呢?對于新的《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最關心的又是什么呢?調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竟有63.41%的被調查者表示對新的《食品安全法》了解很少,甚至有12.50%的消費者完全不了解。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強新《食品安全法》的宣傳普及工作,擴大這一法律的社會認知度,使其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而對于新的《食品安全法》,73.41%的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是消費者的投訴能否得到及時處理,37.45% 的消費者關心從源頭到餐桌如何實現食品的全程監管,37.89%的消費者關心各部門能否狠抓落實,嚴格執法,讓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
對于新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對不法行為的懲處力度這一舉措,消費者又是怎么看呢?調查顯示,64.24%的消費者表示效果很難說,關鍵要看是否真正落實到位;30.88%的消費者表示非常好,可形成有效震懾;僅有4.89%的消費者持否定態度,表示這一舉措未必能起到預定效果。這顯示了消費者對新的《食品安全法》落實情況的擔憂。
這種對法律落實情況的懷疑態度在其他調查中也得到了一定體現。例如,新《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對此,有37.35%的消費者點贊表示該法條會激發消費者依法維權的積極性;但29.35%的消費者認為檢測成本高,且認定商家的“明知”行為比較困難;24.89%的消費者認為“一般,很難真正落到實處”,還有 8.41%的消費者認為懲處力度還不夠。
另外一項調查是,“新《食品安全法》中規定了廣告經營者、發布者設計、制作、發布虛假食品廣告,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食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認證機構出具虛假認證結論,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均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您怎么看?”對此,雖然有60.29%的消費者表示“很好,可對遏制食品違法行為起到積極作用”,但仍有34.80%和4.92%的被調查者分別表示“一般,很難真正落到實處”和“效果不會明顯”。
從上述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消費者在對加大處罰力度、增加連帶責任的規定表示認可的同時,對法條能否真正落實,似乎信心不足,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對此,執法監管部門還應嚴格執法,避免法條形同虛設情況的出現,確保新法能夠落到實處。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呢?調查發現,選擇“嚴格執法,加大監管力度”的最多,占被調查者的74.88%;排在第二位的是“食品生產經營者誠信自律,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生產經營”,占比為71.09%; 選擇“強化法律責任,加大懲罰力度”、“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加強食品檢驗工作”、“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增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等五項的,也占到了被調查者的六成多。這也說明,消費者信心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執法監管部門加大監管處罰力度和生產經營者嚴格依法生產經營。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3
根據威食安辦發[20xx]12號文的要求,我局對照考核及講話的要求,落實職責,制訂計劃,逐條落實。現將貫徹落實情景匯報如下:
一、食品安全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情景。
為了加強我市食品安全管理,規范食品市場秩序,確保食品安全,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成員由調控科、監督檢查科、產業科、軍糧供應站、糧食儲備庫負責人組成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職責,并對領導小組開展日常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成立了由5人組成的糧食執法小組進行食品安全檢查。狠抓落實、保證人員、經費、職責、措施到位。
二、對食品安全整治情景。
1、抓日常監管。一是從源頭抓起,加大對面粉加工企業采購小麥的管理,幫忙建立糧油經營臺賬;二是抓好糧食經紀人的監管,監督收購糧食質量,保障原糧質量到達國家標準;三是加強對所屬糧油經營企業的監管,杜絕不合格糧食的`入庫,定期對庫存量是進行質量檢驗,保障庫存糧食質量。
2、抓集中整治。在“春節”“五一”前期,進取布置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向主要領導匯報檢查的資料和范圍,召開專題會議共四次。由分管領導親自帶隊和工商局市場監管局密切配合,檢查了坐攤收購糧食的業戶4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份。
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情景。
制定專項整治方案,根據方案開展工作,對工作落實情景進行總結,積極配合上級各職能部門開展濫用食品添加劑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工作檢查,未發現違法行為及濫用添加劑現象。
四、總結推廣成功經驗情景。
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工作,經xx市糧食局考評,評選出“放心糧油店”7家,“全國示范加工企業”1家,并將他們的成功經驗向全市糧油經營業戶推廣。
五、明確職責分工情景。
我局建立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擬定了,制訂了《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計劃》和《20xx年食品安全實施方案》,并根據計劃合理安排監督檢查工作,對我市從事糧食購、銷、加工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了摸底調查,與工商局配合舉辦了400多人參加的糧食經紀人培訓班,發放了食品安全資料,開展《食品安全法》宣傳,使他們認真執行《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確保糧食購銷質量。
六、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情景。
制定宣傳方案,積極組織宣傳,把《食品安全法》貫徹到各生產、加工、流通企業,貫徹到人民群眾中去。
一是經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形式,宣傳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提高群眾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是以事故為教訓,召集所屬企業負責人加大對安全生產以及食品安全的宣傳,本著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提醒大家吸取教訓,高度重視,加大督查力度。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4
我校一貫重視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實行責任分工、責任到人的管理模式。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預防群體中毒,保障師生員工身心健康平安,維護正常秩序,我校開展了為期一天的食品安全自查自糾活動,全面調查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消退安全隱患,整改存在問題,我校食品衛生安全自查狀況匯報如下:
一、食堂衛生管理現狀
1、學校食堂有衛生許可證。
2、加工現場應每天消毒、清潔,保持清潔。
3、員工已經申請了健康證書,可以帶著證書和衣服工作。
4、在購買食品和原材料時,我們已獲得證書和門票。
5、儲存食品的標識完整,不超過保質期,留意防潮防霉。
6、實行主管領導和后勤人員責任追究制度。
二、問題
1、食堂沒有紗窗和紗門。
2、蒼蠅和老鼠預防措施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完善組織,細化分工,針對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今后,我們將把傳染病防控和同學飲食平安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堅固樹立“平安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成立以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任務的管理團隊,層層細化分工,明確責任主體,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問題責任人的責任追究制度。制定承包商、學校管理者、老師和家長三人小組監督制度,加強過程管理,發覺問題準時整改,努力將食品安全事故降至零。
2、努力實現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在全校開展食品安全宣揚活動,通過板報、學校廣播、學校網絡、窗口等形式進行食品安全宣揚,努力形成人人講平安、人人監督平安的.學校氛圍,嚴格執行學校制定的各項食品衛生制度。員工必需持有健康證明。食堂嚴格要求定點選購,持證上崗,并進行登記。使用的食品原料、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在入庫前應由食堂承包商和學校后勤管理人員進行檢查。凡不新奇、過期、發霉的,一律禁止入庫使用。每餐應留樣檢查,并做好具體記錄。全部不能賣完的剩菜必需作為垃圾清理掉,決不能留到下一餐。預防“三無產品”從進入食堂到流向同學。如有變質、過期,必需準時銷毀并做好記錄。
加強學校食堂員工管理,做好健康學問培訓。食堂員工必需定期學習平安和健康學問,以標準化的方式操作,并遵守健康管理體系。食堂經營者必需把握食品衛生和平安的基本要求,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工作時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和工作帽,勤洗手、剪指甲,不穿拖鞋,不在食堂吸煙、隨地吐痰和亂丟垃圾。樂觀協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學校食堂衛生進行檢查,虛心聽取專家珍貴看法,準時整改,消退安全隱患。
3、投入一些資金改善食堂的生產設備。
將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同學食堂的投資,改善食堂環境,改善同學食堂硬件條件。倉庫、粗加工間、操作間應隔離,加工間生熟食品應分開,肉類和蔬菜食品應分開,生熟食品加工容器和工具應分開,食品應分類存放,倉庫內堆放食品的隔墻應遠離地面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5
一、問題提出
我國近幾年來,發生了許多食品安全事故,這使國家對食品安全更為重視。但是,在生活中,小的食品安全事故仍經常出現。在此,我們有必要作一次研究報告,從而提高大家的警惕。
二、調查方法
1、通過上網、書籍、報刊等了解一些關于食品安全的事例。
2、聽聽鄰居們說食品安全事故,說說造成這些事故的重要原因。
3、我們探討探討,怎么樣才可以防止這些事故的發生,怎么樣才可以使自己健康?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網絡、報刊。
涉及方面:食品安全情況。
具體內容:在近年來,爆發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如雙匯瘦肉精事件,雨潤烤鴨問題肉,塑化劑風波,可口可樂中毒,京津翼地溝油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等。
信息渠道:走訪,詢問。
涉及方面:引起事故的`原因。
具體內容: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不法商販為了個人利益;第二、化學物質的不良污染;三、臟水水源污染;四、購買者對假冒偽劣產品的辨別能力不高。另外,部門也要加強監管。
信息渠道:爸爸的講述
涉及方面:防范方法
具體內容:國家要完善監管,加強檢查,并且對不法商販加大處罰力度。我們買方也要注意,對不良食品一概杜絕。
四、結論
1、在生活中,商家要以維護客戶利益為主,而非以自己利益為主,不可以以一人利,而失萬人利,不然,只要一發現,許多人都會仇恨你,我們都會排斥你,你和親人顏面何存?
2、在國家方面,也要一律杜絕并排斥這些商家的不法行為,并加以嚴重處罰,否則不法商家會更猖獗,失去了萬人甚至更多人利益,國家將會不得民心!
3、我們自己也要保護環境,不污染水源,不踐踏并不破壞土地平衡,不然食品在我們破壞下仍不健康,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6
對城市與農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識比較的調查報告--以海寧為個案xxx摘要:為全面客觀地了解當前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我們暑期實踐隊在暑假期間在海寧范圍內對居民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涉及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認識;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遇到的食品問題以及處理方式;問題產生原因及解決對策等幾個方面。
關鍵詞:食品安全意識;城鄉比較;
一、調查背景
近幾年,雖然我國不斷加大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但"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產業鏈條依然危機四伏。衛生部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更趨嚴重,頻頻見諸媒體和走進公眾視野的如廣東"毒大米"案件、"瘦肉精"豬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蘇丹紅一號事件"等。
我們進行此次關于居民食品安全的調查,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海寧各地區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觀念進行一次比較詳細的調查,了解在浙江這樣一個經濟和教育都比較發達的省份,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狀況以及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差別。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以問卷法為主,訪談法為輔。另外為了保證果的客觀性與準確性,我們還采用了觀察法與文獻法。觀察法主要是我們合身邊的實際情況,在農村或城市生活獲得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除此之外,我們還用到文獻法,在瀏覽一些資料,文獻,尤其是網絡資源、報刊等二手資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話題調查活動及論文作為參考。
本次調查對象基本包含了各個職業,包括學生、工人、商人、農民、教師、行政官員及其他等。被調查者年齡從20歲到70歲,以20-40歲為主;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性別、年齡、職業等);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認識;食品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食品安全的消費意識;遇到的食品問題以及處理方式;問題產生原因及解決對策等。
三、調查果及分析
1、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98份,有效率為98%。參與調查的居民中,男42名,女58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齡在20歲以下的占24%,20-30歲的占30%,30-40歲的占26%,40歲以上的占20%。調查對象基本包含了各個職業,包括學生、工人、商人、農民、教師、行政官員及其他等。
2、消費者眼中的食品安全狀況調查發現,對于近幾年中國的食品安全環境,農村居民中有35%認為是逐年好轉的,而城市居民中有高達59%的居民認為是逐年好轉的。20%的農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認為食品安全狀況的一年不如一年。
消費過程中曾遭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農村城市食品不清潔加工12%17%轉基因食品24%37%食品添加劑超量使用44%32%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等高殘留8%10%食品過期變質28%33%據調查現階段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擔心的問題主要有食品過期變質,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等高殘留,食品添加劑超量使用,食品不清潔加工等。
在被問及已經暴露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否被解決的時候,有34%的農村居民和46%的居民認為有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解決;只有3%的農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認為產生的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3、食品安全意識調查表明大多數居民都十分關注食品安全,其中64%和62%城市和農村居民表示對食品安全十分關注。少部分的'居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一般,但是仍有35%的農村居民和39%的城市居民表示無所謂,很多人認為只要吃不死人就無所謂。不少群眾還存在"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落后觀念。尤其在農村地區,衛生意識缺乏的情況令人擔憂,農家宴多而雜的剩菜剩飯等都"舍不得丟",衛生質量難以保證,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一般來講,消費者對購買農產品的地點選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調查發現,有35%的城市居民平時選擇在大型超市購物,而農村居民為25%。有30%的城市居民選擇在小商店購物,而農村居民高達38%。另外有小部分居民選擇在攤點等其他商店購買商品。
56%的農村居民選擇在小商店、小攤點等購物,這與農村的食品銷售方式以小型商場、各式的小賣部,小攤點等為主有關。這也導致農村食品市場構較為復雜,安全管理難度很大購買食品主要關注的方面:
農村城市生產日期、保質期82%92%品牌30%36%價格63%67%認證標志15%25%外觀1%2%凈含量0%0%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在購買食品是最關注的是價格和保質期。因為農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很少關注產品標識,容易形成對假冒偽劣等食品存在認知缺陷。
4、維權意識當被問道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會通過什么方式解決時,有46.7%的農村居民和40.8%的城市居民表示會與生產經營者協商解決;有17%的農村居民和35.7%的城市居民表示會通過消費者協會解決;有12.7%的農村居民和21%的城市居民表示會向行政部門申訴;有29%的農村居民和35%的城市居民表示不嚴重的話則自認倒霉,以后小心(見下圖)。
可見,城市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的維權意識高于農村居民。我們這一問題時多選題,但只有36%的城市居民會選擇請消費者協會調解,21%的城市居民會向行政部門申訴。這主要是由于相關部門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且程序復雜。在遇到食品質量問題時,他們不愿去投訴,去索賠,更談不上追究生產者、經營者的責任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制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機。
5、消費者認為食品安全問題眾多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眾多的原因:農村城市不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個人利欲熏心46%49%懲罰力度不夠26%35%主管部門職責不明21%25%各執法部門溝通不暢13%11%購買者鑒別能力不高27%16%消費者維權意識落后29%25%近半成的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認為不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個人利欲熏心是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眾多的原因。政府因加強對不法加工企業的查處和取締,同時企業應加強自身的自律行為,重建和增強消費者對食品行業的信心。
政府及企業采取什么措施能夠提高民眾的消費信心:
經調查,在政府及企業采取什么措施能夠提高民眾的消費信心這個問題上,47%的城市居民和41%的農村居民認為政府和企業應當嚴格食品檢驗檢測。38%的城市居民和37%的農村居民認為應當通過國家有關食品認證6、總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們了解到了食品安全對人們的影響,同時也加深了群眾對有關食品安全的關注和了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飲食衛生及安全。食品安全的保證離不開政府,社會,以及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是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只有懂得理性消費、文明消費理念,善待農民,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廣大市民是食品消費的主體,能否保障他們"吃"得安全,是政府各級部門關心的重大問題之一。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提高農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并力求使人們從觀念的轉變到他們的行為意識上去,以引導人們健康消費,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促進全民健康發展。
在實踐中我們也了解到了居民的無助和無奈,了解到他們的現狀和真實想法。很多居民對于食品安全的現狀十分不滿,但苦于沒有反應的途徑,他們希望我們能把他們的想法和建議帶給相關部門,我們也希望居民們的疑慮最終能依靠某些部門得到落實。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7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我們學校門口有許多賣小吃、辣條的小店,可是大部分小店沒有“衛生安全許可證”,同學們還是瘋狂地購買。辣條安全嗎?怎么做的呢?吃了會中毒嗎?對此,我對辣條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展開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訪問同學、老師以及爸爸媽媽。
2。上網查閱。
3。閱讀有關書籍。
三、調查情況以及資料整理
1。同學們說,辣條怎么做的我不在意,只要好吃,我喜歡就行!
2。老師說,辣條不衛生,它們都是用變質的油、爛肉等做成的`,所以我希望同學們以后不要再吃辣條。
3。爸爸媽媽認為,辣條賣得便宜,說明其成本極低,因此,衛生和安全問題也難以保障。
四、結論
大家都看到了,只有我們小學生不懂,還在吃辣條,大人和了解事情的人都說辣條是個“健康殺手”,而且辣條中含鉛很多,一不小心就會中毒。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再吃辣條,也希望小店在賣食品時能夠嚴格把關。還希望有關部門加強檢查,不要讓不健康的東西來傷害我們幼小的身體!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原因
如果你從中小學門前經過,你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中午休息或者放學后,大部分同學不是向家的方向走去,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如餓虎撲食般地朝學校對面的小賣部或者周邊的小攤點沖去。他們掏出家長給的零花錢,買了一些色彩鮮艷、包裝簡易,還贈小玩具的食品或者買了一些“吸足”了灰塵的“串”食品,它們到底是什么?你們吃過它嗎?你們喜歡它們嗎?于是,我們就此問題進行了一系列地調查。
二、調查對象
這次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以全校以及周邊小學生為調查對象。
三、調查時間
20xx年7月 ——20xx年8月
四、調查方法
第一種是網絡調查(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成網絡版調查問卷,通過qq群發動調查)
第二種是利用雙休日到公園、社區、文化宮、圖書館等地方進行隨機調查。
第三種是利用學校召集日對校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五、調查的結果
我們就對于這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的喜歡程度,調查了60名同學。情況如下:40名同學經常吃,18名同學曾經吃過,2名從沒吃過或很少吃。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經常到學校周邊小賣部買這類食品吃的同學比較多。在問到原因時,同學們有的說“好吃”,有的說“因為好玩”,還有的說“便宜”。這些便宜的食品,真的那么好吃嗎?它們衛生嗎?經常吃這些食品對我們的健康有什么影響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更加細致的調查。
我們暗訪了學校的周邊的小店以及街攤,而且特意購買了一些食品進行分析。來回的路上,我們看到很多小朋友把這些街攤圍得水泄不通,都搶著購買。我們親眼看見了營業者用剛抓了錢的黑乎乎的手剝香腸,因為反復利用,鍋里的油已經變了顏色,就連馬路邊上交通安全也成了隱患……我們將買回的食品,經過仔細觀察、分析,發現這些食品的安全不合格,如糖果的色彩過于鮮艷,明顯是色素超標;薯片屬于典型的“三無”產品,既沒有生產廠家,也沒有生產日期和任何的安全合格標志;那些油炸食品制作相當粗糙,根本談不上衛生……
帶著調查的結果,回來后我們上網查找了相關資料。據網上資料表明,這些小店里出售的食品主要存在色素超標、重金屬含量超標、防腐劑超標、衛生指標不合格等多項問題。一些生產廠家為了追求食品的顏色、口感、新奇等,在生產小食品過程中不按國家食品標準使用添加劑,或濫用不合格、不允許使用的添加劑,致使大量不合格甚至有害的食品損害我們的健康。因此我們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不要再去購買那些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的小食品。
六、調查分析
1、因為同學們中午挑食或者不好好吃飯,直接導致同學們下午放學時,饑餓難忍。
2、這些食品中添加了一些添加劑,使得食品顏色鮮艷、“口感較好”,因此會吸引很多的學生們。
3、很多食品中附帶一些小玩具,有的同學為了攢這些玩具,于是就來購買。
4、同學們互相攀比,也有學生請客的情況。
七、調查建議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在這里我要提幾個建議:
1、 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2、 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堅決不要購買學校周邊質量不過關的小食品,吃好正餐,多吃水果。
3、 各班同學和老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于紙上,貼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 學校可讓一位老師站在小店前,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5、 學校應當加強伙食管理,讓同學們中午能夠真正吃飽、吃好。
6、 食品安全部門應當加強對學校周邊商店的檢查,使同學們免受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消除不安全隱患,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xx年,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全市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做了具體安排,集中時間對全市各類學校的食堂食品安全進行了監督檢查。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保障師生身心健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高度重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局領導親自抓,以對廣大師生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依法行政,堅持突出工作重點,以點帶面,堅持明確工作目標,科學部署各項工作。同時,積極與教育行政部門取得聯系,聯合下發了《韶關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方案》,采取食堂自查與集中檢查等措施,確保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項監管任務落實到位、責任到人,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二)加大宣傳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一是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食品安全知識問答片等方式方法大張旗鼓地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基本常識,期間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問答卡3500多份。同時,在局政務網站及時公布《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及新出臺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飲食安全常識,食品安全預警信息等內容,并公布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制度,全方位營造校園食品安全環境。
二是結合日常監管工作深入到學校中去開展食品安全指導和監督工作,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引導師生形成科學、安全、合理的飲食習慣,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三是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聯系,主動向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通報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監督的結果,聯合教育行政部門從提高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食品安全常識入手,不斷強化學校食堂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增強有關從業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三)突出重點,嚴格整治
專項檢查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堅持食堂自律與強化監管、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有機結合。利用9月中旬兩周的時間,抽調食品安全監管人員與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聯合組成多路檢查組,集中對市區大、中、小學校、幼兒園進行了集中整治檢查,同時按照全市各類學校分布情況,結合日常核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工作,不斷加強對各類學校、幼兒園的日常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1、督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把督促學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制作為學校食堂日常監管重點,要求學校將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為學校日常管理重要內容,學校要與從業人員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凡是對外承包食堂的學校,必須把保證食堂食品安全作為承包合同的主要內容,嚴格要求承包方把好食品安全準入關,切實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承包人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2、進一步細化監督措施,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學校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一是嚴查從業人員健康查體檔案。核查是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查體和培訓檔案,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和經過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教育。
二是嚴查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臺賬。核查學校食堂采購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驗收,是否建立進貨臺賬,庫存食品是否在保質期內,原料貯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重點檢查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存在國家禁止使用或來源不明的情況,嚴查食用油脂、散裝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進貨渠道和索證索票情況。
三是嚴查清洗消毒落實情況。嚴格核查學校食堂配備有效消毒設施,消毒池是否與其他水池混用,消毒人員掌握基本知識,餐飲具消毒是否符合相關要求等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學校均出具了監督意見,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
四是嚴查執行加工管理制度和留樣制度。核查原料清洗是否徹底,粗加工是否達到要求,是否生熟分開,是否存在交叉污染;操作人員是否佩戴口罩。嚴查是否按規定留樣,是否具有留樣設備,留樣設備是否正常運轉。對未達到要求的學校,檢查人員均要求學校立即予以整改
五是嚴查食品添加劑使用行為。認真核查食品添加劑采購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使用品種和用量是否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是否達到專店采購、專柜存放、專人負責、專用計量工具、專用臺賬的要求。
六是嚴查環境衛生整潔情況。核查學校食堂環境是否定期清潔和保持良好,“三防”設施是否完善,措施是否得力,防護效果是否達到要求。對還未達到要求的學校,執法人員均要求其馬上整改,并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復查。
二、存在問題及困難
從整體情況看,全市各類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狀況良好,學校對食品安全管理均十分重視,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了相關食品安全管理和應急制度,從業人員責任明確管理到位。部分對外承包食堂的學校均能嚴格制定準入要求。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9
近期,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采取實地查看、抽樣檢查、集中座談等方式,對全縣餐飲消費食品安全情況進行了專題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餐飲消費食品安全現狀
(一)領導高度重視,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我縣創建省級餐飲消費食品安全先進縣工作自去年月啟動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分管縣長為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召開動員大會,制訂工作方案,將創建工作納入政府綜合目標考核。各鄉鎮和監管成員單位對照創建標準,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規范工作檔案,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分環節建立“示范點”,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社會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二)加強協作聯動,綜合監管積極主動。縣食安辦充分發揮綜合監管、組織協調的職能,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監管工作。各職能部門強化堵源頭、嚴監管、樹標桿、抓典型等工作措施,兩年來,部門聯合組織開展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大檢查、中、高考學生飲食安全大檢查和食品添加劑、地溝油、一次性筷子、問題乳品等10多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推動農產品、動物源性食品、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消費領域的安全意識和行為得到加強。
(三)深入開展整治,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兩年來,我縣認真開展了食品安全隱患、食品質量、食品違法行為“大排查”行動,先后出動檢查人員2800余人(次),檢查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集貿市場、超市1947家(次),檢查賓館、學校食堂、夜市大排檔、餐飲攤點372家(次),檢查畜禽養殖企業、農資、獸藥、飼料經營門店190余家(次),查辦各類違法案件238起,下發整改意見書和限期辦結通知書370余份,有效防控了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二、餐飲消費食品安全的主要問題
(一)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生產、流通、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不知、不懂、不在乎。食品生產者只要生產的產品能成為商品,合格不合格與已無關;食品經營者只要有人買,有錢賺就賣,心存僥幸心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知識知道不多,只要是市場上賣的`和上餐桌的食品都去吃。很多人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不順。一是職能權限不清,綜合監管有死角。食品安全由于是多頭管理、多頭執法,存在都管都不管的現象,許多職能相互交叉,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相互扯皮,導致小吃店、鹵制品店、油炸食品店、面包店、餐飲攤點等現做現賣直接入口的食品存在監管空白,對前店后廠、甲地生產乙地賣不直接入口而自產自銷的食品小作坊存在監管盲區。二是配套細則不完善,部門執法不力。少數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三是監管手段滯后,執法隊伍素質不高。食品質量檢測設備簡陋、不配套,有的完全憑工作經驗,監管人員在查處有“瘦肉精”等問題時,需送樣品到上級部門檢測,自己難以迅速提供精確有效的檢驗結果,且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無經費。專業技術人員缺乏,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比較突出。
(三)食品源頭管理存在安全隱患。農村傳統農家肥的使用越來越少,農民存在濫用和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飼料、添加劑的現象,老百姓吃的農家菜、水果和飲的茶葉等仍時有檢測出農殘超標。雞、豬、牛、魚等養殖業的業主隨意、超劑量、違規使用抗生素、激素、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物質,動物未能消耗完的各種生長(促長)激素就無形轉化到人身上,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四)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管理缺位。我縣食品生產和經營單位點多面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時間:20xx年5月末
二、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三、調查目的:了解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以及大家眼里的食品安全問題現狀,并為此所做的種種措施,同時為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四、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從調查數據中了解到有60%的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持關注的態度,有30%的人對其非常關注,僅有10%的人對此持一般態度。大家普遍聽說過的食品安全事件分別為20xx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xx年的蘇丹紅事件、20xx年的染色饅頭事件、20xx年的安徽阜陽假奶粉事件等,少為人知的事件則是20xx年的杭州毒海帶事件以及煙臺染色花生事件,這說明了政府和媒體對事件的聚焦程度還不夠,尚未引起群眾對這些事件的重視并以此為警。
大家在購買食品時主要關心的是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期,其次為價格與品牌,由此反映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所購買食品的質量。在食品安全方面,人們最擔心的是散裝食品的衛生是否達標,接著便是食品添加劑(如色素、香精、防腐劑)的超量使用問題。調查發現,人們認為目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最大的隱患是在生產加工這一環節。當自己買到劣質不合格的產品時,有40%的人會選擇扔掉,自認倒霉,同時也有40%的人會找商家要求退換,只有15%的人直接聯系銷售廠家,而向有關部門投訴的`人僅占到5%。但是調查數據卻顯示,有將近一半的人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卻愿意向有關部門投訴。那么這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們在真正買到劣質食品時,都選擇了自認倒霉保持沉默,而僅有極少數人選擇投訴呢?對此,我想可以這樣理解,人們對食品安全各監管部門的職責還不甚了解,無處投訴去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也可以理解為大家對食品安監部門的辦事效率和執法力度非常的不信任,才造成了這樣一種古怪的現象。并且,針對“查處比曝光慢半拍”的問題,超過半數的人均認為這是監管部門的失職。因此,各監管部門應當提高執法力度和辦事效率,同時各監管部門之間要相互協調,從而使得執法過程具有連貫性和規范性。
在被調查者中,存在超過半數的人們認為,目前監管部門已經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與預警機制,但尚未發揮作用。有20%的人則認為,目前所建立的各種機制還只停留在口頭上,缺乏實效性。
經調查發現,人們獲取食品消費安全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電視、廣播,其次為書籍、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接著便是越來越發達的網絡平臺,卻僅有5%的人是通過相關的知識講座來獲得食品消費安全知識。同時有將近65%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在購買食品時對食品安全QS標志感到無所謂,并不是認準了此標志才購買。這反映出了各級政府、各學術團體以及相關教育機構缺乏對市民、對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的公益普及力度。針對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以下數據看出來:僅為10%的人表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積極關注,同時有20%的人知道該法,然而卻存在40%的人是對《食品安全法》有點印象,甚至有30%的人對該法案完全不了解。但是對于新的《食品安全法》,人們最關心的就是從食品源頭到餐桌如何實現有效監管,以及能否真正落實和執行,然后便是消費者該如何維權、如何索賠、獲賠,等等。
在調查中,大家認為對現今社會不斷惡化的食品安全問題應該采取以下措施:其中有85%的人主張要加大對違法商販和監管單位的處罰力度,同時嚴查權錢交易、腐敗執法現象。有75%的人建議要不斷地建立和完善問責機制,還有60%的人則支持改變食品監管部門的考核機制,從而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并有利于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
作為市民,人們認為自己可以做些措施用以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例如:購買食品前更加注意去辨別;提高對食品生產日期及配料表的關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維權意識;在自己所接觸的圈子里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等。
五、總結
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嚴峻,不容樂觀。在去年的質量檢測中,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再次觸發食品安全監管之痛。今年年初又爆出一則“老酸奶使用工業明膠”的消息,稱老酸奶和果凍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工業明膠,并且這些工業明膠多為被丟棄的破爛皮革制成。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藥品領域出現的“毒膠囊”事件又讓人震驚。這一系列駭人聽聞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事件,再次將公眾的目光聚焦于各監管部門身上。企業逐利是天性,監管給力才是社會的“良心”。
由于食品產業發展較快,低門檻、小規模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完全改變,因而嚴重制約了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同時從業人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行業內誠信道德體系還不完善,并且安全監管能力也未能及時跟上。因此,各監管部門要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完善監管機制,提高人員素質,嚴懲違法犯罪行為。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要主動增強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理性消費意識。只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避免我們遭受更多不安全食品的荼毒和侵害。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11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最關心的話題,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然而,食又以安全為天。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快速地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無論是導致國內乳制品信任危機的三鹿事件還是駭人聽聞,令人作嘔的地溝油事件都印證著一個殘酷的事實:我國食品領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食品安全已成為關系到人民生計的重要社會問題。
20xx年2月18日,英國一次最大規模的食品召回行動為食品安全問題敲響警鐘。召回的導火線是英國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產的沙司中發現了被歐盟禁用的“蘇丹紅一號”色素。而這些沙司又賣給了大量食品廠商和超市賣場從此,蘇丹紅成為了全世界食品安全問題的代名詞,在Google上,有關蘇丹紅的查詢結果以達496000條。同年3月4日,蘇丹紅現身中國市場。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向新聞界通報,北京市有關部門日前從亨氏辣椒醬中檢出“蘇丹紅一號”,同批次產品已被責令下架召回。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如購買過相關產品應停止食用,并前往相關銷售單位退貨。 20xx年3月15日,“瘦肉精”消費者熟悉的雙匯集團旗下公司被央視3·15特別節目曝光。央視報道,雙匯宣稱“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但豬肉不檢測“瘦肉精”。添加“瘦肉精”養殖的有毒生豬,順利賣到雙匯集團旗下公司。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的3·15特別節目《“健美豬”真相》報道,養豬場采用違禁動物藥品“瘦肉精”飼養,有毒豬肉流向了雙匯。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是河南雙匯集團下屬的分公司,以生豬屠宰加工為主,有自己的連鎖店和加盟店,“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的字樣隨處可見,但卻不包括“瘦肉精”檢測。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采購部業務主管承認,他們廠的確在收購添加“瘦肉精”養殖的所謂“加精”豬,而且收購價格比普通豬還要貴一些。這種豬停喂“瘦肉精”一周后,送到他們廠里賣的時候就不容易被查出來。
其他食品安全相關事件:
1.“毒大米”事件:20xx年,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查出“毒大米”數百噸,根據“毒大米”樣本檢驗結果,黃曲霉毒素的含量嚴重超標。過量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嚴重者可在2至3周內出現肺水腫、昏迷等癥。
2.“三鹿”毒奶粉事件:20xx年9月11日,《甘肅14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一文將三鹿牛奶推向了輿論的風口,頓時轟動了全國,引起廣泛的關注,次日衛生部通報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致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事實初步認定。三鹿事件使得國內乳品發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3.地溝油:暗淡渾濁、略呈紅色的膏狀物,僅僅經過一夜的過濾、加熱、沉淀、分離,就能讓這些散發著惡臭的垃圾變身為清亮的'“食用油”,最終通過低價銷售,重返人們的餐桌。
隨著越來越多的食品衛生問題曝光,民眾對于餐桌上的食物安全越來越擔憂甚至有可能導致食品行業的“信任危機”,這些食品對人體的傷害是難以估計的,無論是對人民的身體還是心理健康都會造成巨大的傷害。面對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有理由去反思其產生的原因,為什么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們認為當前食品安全存在的諸多問題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生產者、經營者的趨利動機,以及各種不規范的操作是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原因。但是從深層次上看,面對市場經濟轉軌中伴生的新問題、新科技帶來的挑戰,原有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管理機制越來越不適應,人們的道德的滑坡才是食品安全生產的最根本原因。
原因分析:
1.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
這是國內企業存在大量不誠實現象的主因。政府之前沒發現是因為監管力量不均衡造成的,而監管部到位,就不會給企業提供誠信的土壤。目前中國經濟體制面臨轉型,過去粗放不完善的經營模式,遲早會遭遇滑鐵盧,企業早一點覺醒和發現問題,可為品牌再造達成好的基礎。目前,我國食品產業組織化、標準化、規范化、法制化程度低,食品產業技術、工藝水平、產業鏈條和管理水平落后,有關食品質量安全帶制度和機制設置也遠落后于實際問題出現的速度。
2. 法律體系不夠完善
在我國,國家已經開始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在此基礎上,20xx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雖然我國涉及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多達幾十部,但沒有一部是關于食品安全的大法。法律體系的不完整使得一些不法廠商有了可乘之機。
3. 執法力度不夠強硬,監管力度不夠嚴格
為什么食品市場“瘦肉精”問題屢禁不止?在央視特別行動曝光的一些養豬戶稱,他們鋌而走險偷偷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無非就是為了使養成出欄的豬看上去賣相好、更容易出手。“使用瘦肉精比不用瘦肉精的豬,每頭能多賣出幾十元錢。”然而,這條黑色利益鏈條的背后,流通監管體系疏漏和品牌企業誠信缺失問題也難逃其責。雖然早在20xx年國家監管部門就發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鹽酸克侖特羅和萊克多巴胺等7種“瘦肉精”,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只檢測鹽酸克侖特羅,萊克多巴胺等沒有納入常規的檢測。一位權威消息人士證實,各地都會檢測鹽酸克侖特羅,但萊克多巴胺只有在個別地方有檢測,因為其檢測成本高。所以,盡管很多部門在食品監督方面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但與廣大群眾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從雙匯瘦肉精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恰恰是在執行國家有關檢驗的硬性規定不利,以抽查取代普查,每月一次,每次千分之二的比率進行抽查,如此小范圍的抽查范圍怎么能夠的了不法分子保證不存在僥幸心理。
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1. 制定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
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是世界各國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保障。只有擁有完備的法律體系,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為此,各國政府都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把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強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一方面是加強立法,另一方面是嚴格執法而且還要受到刑事制裁。通過這些嚴厲措施,確保有關法令、標準能得到嚴格遵守。
2. 加強監管力度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企業自律,但絕不能單單靠企業自律,政府相關部門有效有力的監管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統。政府應加大協調監管力度,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嚴格監管,組建職責明確、責權統一、監管嚴明高校的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加大對涉及食品安全事件的企業和責任人的懲罰打擊力度,提高整治效果,并且要督促監管人員走入生產一線,今天的食品安全問題,表面上看是企業自律不嚴而導致,但深層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監管不夠,制度流于形式,促使監管人員走出辦公室,深入生產一線實行動態監管。
3. 建立和完善統一協調、權責明晰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我國現今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在延續歷史做法的同時,更要向管理體制卓有成效的國家學習,使監管體制相對協調集中,逐漸開創我國科學、協調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長期以來,我國對食品實行多頭管理,一方面執法中各部門職責交叉、都可以執法,另一方面則出現模糊或真空地帶,給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這樣就出現了我國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也為一些部門權力尋租制造了借口。
4. 全民強化教育,提升商家的專業水準和商業道德
很多人總喜歡買樣子好看的蔬菜,所以農民就拼命撒農藥防蟲害;很多人喜歡顏色鮮艷的肉類,所以商家就加亞硝酸鹽保持肉的鮮紅;很多人以為米線是白的,勁道的好,所以商家就加吊白塊所以提高消費群體的素質,加強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對于避免問題食品的出現也很重要。
總結:
由于時間原因對于食品安全問題暫時就想到這些,得出的結論和數據難免有些偏差,但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確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通過上網等收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相關的資料來完成這一嚴肅的研究報告,我相信隨著新一屆領導班子對民生問題的更加關注,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將會更加健全。此外,媒體的力量在社會中越來越強大各種曝光力度也是直至食品安全問題,所以我國對于食品安全重視程度呈樂觀趨勢發展,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還民眾一個健康安全的“餐桌”。
參考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食品安全法》 《中國食品安全報》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12
20xx年9月2日,鎮人主席和書記組織轄區內的縣人代表、鎮人代表以及食品安全監管員調研食品安全,本次活動先后調研了生活超市兩家,小攤點一家,食品企業一家,學校食堂一家,飯店兩家,并到市場集市調研了生熟食,最后到醫院調研病人,由院長介紹全年因食用不潔食物造成疾病及中毒情況。代表們探討食品安全控制辦法。本次活動由鎮工商局的同志全程配合,向代表講解合格食品的辨別辦法。
代表們調研后認為:我鎮的食品安全監管同其他地方一樣按環節監管,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明確劃分了各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較好的解決了交叉監管,多頭監管的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諸如對前店后廠的熟食店,流動的小食品加工商販,既有加工環節,同時又屬于流通環節,日常監管應歸哪個職能部門不好確定,保健食品銷售按環節應歸工商部門,但管理法規執法主體為衛生行政部門。
一、我鎮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民在種植上為了防治病蟲害、除草、促使農作物增產增收、農藥、化肥的使用率較高。
2、小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無證生產的現象比較普遍,對所生產的產品不能檢測,衛生條件比較差。
3、從業人員素質低,技術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嚴重不足,給食品安全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4、食品經營點、農貿市場還有無《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經營食品的現象,食樸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比較差,進貨制度不健全,沒有驗收記錄及索票證明。
5、餐飲食堂內衛生狀況較差、生熟不分,沒有必要的消毒設施;街頭飲食攤點和夜市排檔的衛生狀況堪憂。絕多數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夠,食用油的購進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個部門,容易形成監督的`盲點,是一個病從口入的隱患。
6、農村成為假劣食品的主要傾銷地,低價位的假劣食品有一定的生存土壤。
二、食品安全監管對策
食品安全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在目前監管體制下,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在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未做出新的決策之前,針對我鎮食品安全現狀,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
1、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形成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充分發揮政府食品安全監管作用,統一協調,整合監管資源,明確監管職責,加食品綜合監管力度。整合現有執法力量,推進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使各部門既各負其責又加強協作,解決各自為政,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問題。加強對各部門工作的督察督辦力度。
2、加強對食品安全源頭監督管理,把監管關卡前移。一是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做好農畜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及加工基地的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二是嚴格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登記審批,購進、銷售實行登記備查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加強源頭污染治理。三是提高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市場準入標準,實施資格強制認證制度。對新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發證時必須達標,原有企業限期達到標準。使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把小作坊式、小工廠式食品企業逐步淘汰出局。四是變事后監督為事前控制。在食品生產加工行業分期分批逐步實施haccp制度,從源頭上有效防止食品危害的發生。
3、進一步加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力度,落實打假責任制。一是加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力度,積極開展專項檢查,樹立執法權威,堅決取締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窩點,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二是要加處罰力度,不但要從經濟上對制假者處以重罰,增加其制假售假成本,而且對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是按分工負責制的原則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督察督辦工作,定期對其工作進行考評考核,對工作不到位,造成惡劣影響的要追究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4、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一是繼續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建立健全重點監控機制、守信激勵機制、失信懲戒機制、嚴重失信淘汰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制約機制。二使建廣泛的社會監督體系。聘請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建立鎮、村兩級監管網絡。創新投訴舉報工作,推行有獎舉報;
5、加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營造濃烈社會氛圍。力宣傳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廣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掌握鑒別假劣食品知識,了解食品監管的有關政策,把健康的消費觀念植根于群眾心中,倡導消費者的綠色有機消費行為,形成“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關愛生命和健康”的濃烈社會氛圍。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13
一、前言
目前,中國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使得“食品安全”成為社會熱門詞匯和人們談論的焦點話題。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學校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它不僅直接關系到師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關系到高校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也直接關系到高校和社會的穩定。因此,我們課題組開展了此次校園食品安全調查。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夠暴露出一些校園食品安全隱患,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
二、學科的發展
本次調查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以實地考察和訪談。我們對學校的一些餐飲場所進行了實地調查,了解教師和學生經常光顧的主要餐飲場所為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采取的具體措施,以及他們對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態度。我們希望借助我們的問卷反饋結果,讓他們了解老師和學生目前對他們的措施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并在未來做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此外,我們還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了我校學生對食品安全的認識和評價。此外,為了保證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我們還采用了觀察法和文獻法。觀察主要是指我們結合身邊的實際情況和所見所聞進行一次情境研究。此外,我們還采用文獻法,瀏覽一些資料、文獻,尤其是網絡資源、報刊雜志等二手資料,甚至直接尋找一些與食品安全調查活動相關的話題和論文作為參考。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問卷摘要: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完善校園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促進校園食品安全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根據校園食品安全的現狀和學生的消費特點,四川大學軟件學院xx年級3班活動組制作了校園食品安全問卷。10月底和11月份對全校進行了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84份,收回84份,有效84份。
根據問卷反映的內容,有以下幾種情況:
1.74.6%的學生普遍選擇在食堂吃飯,22%的學生在學校周圍的小攤位或餐館吃飯。53.2%的學生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總體評價滿意,30.7%的學生不滿意。食堂提供的餐具80%普遍安全,10.2%不安全;72.9%的人對員工的用餐環境和工作環境感到滿意,10.3%的人感到不滿意。65.5%的人覺得食堂的飯菜普遍新鮮,30.2%的人覺得不新鮮。
2.58.7%的學生認為學校周邊小攤點或餐廳衛生狀況一般,27.2%認為較差。89.8%的學生認為學校周圍有不衛生的小吃攤。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并沒有注意小攤上是否有衛生許可證,看到哪里有好吃的就坐下來吃。同時,也有不少同學反映,學校周圍的攤位上有油膩不衛生的餐具,似乎沒有消毒。蔬菜沒洗干凈,葉子發黃;工作人員不穿工作服、指甲不剪、戴手飾的情況也很多。基礎衛生設施不完善,操作不規范,管理不到位,食品質量不高。
3.對于可以儲存的食物,大部分同學都會去比較正規的商店,注意價格、生產日期、廠名、保質期等事項。也有少數學生不注重商品質量,無論走到哪里都方便購買。因為大型超市有相對嚴格的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所以他們銷售的食品在安全性方面有更好的安全性,成為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首選。所以在大超市購物還是比較放心的。大部分同學注重保質期,不買“三無”食品,但也有同學不知道哪些是“三無”;散裝食品的質量問題仍然相對被忽視,大多數學生不會關注,這表明學生對散裝或裸裝食品仍然缺乏足夠的識別能力。幸運的是,國家對散裝或裸裝食品采取了措施,可以更好地保證食品安全。
4.大多數學生認為目前應該采取輿論監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大多數學生對食品衛生的新聞報道關注度很低,說明輿論宣傳力度不夠。畢竟,廣播電視和家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仍然是主要手段。雖然學生的食品安全知識和維權意識通過這些媒體得到了提高,但仍然相對薄弱。畢竟這些知識的來源是有限的。說明相關部門不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消費者維權觀念有待進一步提高。
現場調查總結:
1.調查時間:xx年1月4日
2.調查地點:拉面餐廳和超市
3.調查內容:調查餐廳的食材是否新鮮,食品生產過程是否衛生,學生對餐廳的食品和用餐環境是否滿意,調查周圍私人餐廳的衛生許可證和超市銷售食品的安全衛生情況。
4.概況及分析
一般來說,學校食品安全問題是通過的。
1.食堂用品
一頓飯的食材都是新鮮的,生產環境相對衛生,碗筷都是消毒的。用餐時,工作人員會及時清理桌子上的剩菜,以保持干凈。
蘭州拉面館規模小,餐桌不及時清理是必然的,但總體還是不錯的。
2.商業街
私人餐館有衛生許可證。
超市采樣的食品沒有一種過期。
四、當前存在的問題
1、食堂工作人員不戴口罩,不衛生。
2.超市會賣便宜的不衛生的辛辣垃圾食品。
3.學生對食品安全不夠關心。
五、對調查結果的建議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要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切實樹立“學生健康安全第一”的理念
2.在商業街的每一個小店里,顧客對店里的蔬菜和肉類以及生產過程是否衛生進行投票。這樣顧客可以有選擇,同時小店也可以提高衛生水平。
3.在安全監管系統、工商、衛生等部門的努力下,學校還應定期對校園內外的超市、商店和食品零售攤位進行衛生監督,確保學生使用安全衛生的食品。
4.學校可以設立一個由學生組成的健康檢查“小部門”,可以明確劃分不同部門的職責。在校園內外開設超市、商店和食品零售攤位
5.學生會可以在青年廣場舉辦展板,加強學生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維權法律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維權意識,提高維權能力,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6.如果學生在學校內外發現不衛生的食物,可以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如果發現商品價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費者權益協會舉報。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 篇14
20xx年11月至12月上旬,我局組織人員對我縣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就食品安全問題聽取了有關職能部門的情況匯報,實地查看了部分現場,在對我縣食品安全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的同時,提出解決措施與建議。
一、基本情況
西充縣位于四川省盆地中北部,東南郊南充,西接鹽亭、射洪,西南連蓬溪,北靠南部,東西長44.7公里,南北寬42.4公里,幅員面積1106.59平方公里,轄32鄉、15鎮、607個村委會、10個社區,全縣總人口65萬人。
二、食品安全現狀
(一)、農牧漁業
1、農產品:全縣蔬菜、水果種植戶3150戶,獲省農業廳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個,約7500畝,有獲國家環保總局有機產品認證中心認證的無公害有機農產品基地1個。
2、畜禽產品:全縣家禽家畜養殖戶15000家,獲農業部認證的無公害畜產品基地1個。20xx年全縣出攔肉豬65.13萬頭,出欄家禽900萬只,出攔肉兔100萬只,出攔山羊11萬只,出攔肉牛1萬頭,禽蛋2.1萬噸,牛奶7.1萬噸,全年實現牧業總產值7.43億元。全縣生豬定點屠宰場41個,牛、羊定點宰場1個,分布在全縣41個鄉鎮,20xx宰殺生豬(牛、羊)32萬頭;銷毀病死豬肉1600公斤。
3、水產品:全縣水產品養殖戶2100家,年產值8100噸8650萬元。
(二)、食品生產
全縣現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17家,其中,白酒36家(根據質監局建立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檔案進行的統計),葡萄露酒5家;獲取生產許可證情況:截至20xx年12月底全縣已獲生產許可證的食品生產企業72家;未獲證的食品生產企業45家;自檢設備情況:有自檢設備的食品生產企業61家,無自檢設備的56家;認證情況: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質量認證的企業5家,占總數的2.7%。
(三)、食品經營
全縣食品經營戶789戶。縣工商部門配有食品安全檢測箱3套,并對副食品批發市場和各農貿市場經營的食品質量,推行了“四制兩查”的監管模式,即督促并指導經營者普遍建立并執行《商品準入制度》、《商品質量查驗登記制度》、《重要商品備案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執行面達到96%;落實《商品質量日常監督檢查登記制度》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登記制度》,推進商品質量監管關口前移。20xx年該局開展了對兒童食品、奶粉、高介酸菜油、含“吊白塊”的米粉面條等重點品種和校園周邊環境、農副土特產品市場等重點區域的專項整治行動。
(四)、餐飲食堂
餐飲食堂1547家,其中餐館酒店1395家,食堂60家,其他92家。20xx年衛生行政部門共檢查餐館酒店、食堂15730戶次,受查處的有45戶,其中:取締無證5戶,吊銷許可證2戶,停業整頓11戶,責令整改27戶,處罰沒款3.5萬元,銷毀不合格食品7100公斤。
三、存在問題
1、農牧漁產品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等投入品施用控制難度大。由于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經營分散、品種混雜,加之農民質量安全意識差,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推廣體系薄弱,農藥等投入品的使用控制上仍有較大漏洞。一些地方在種養殖中濫用激素類藥物以保收成,增加產量。如使用避孕藥喂養甲魚、黃鱔等水產品,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農產品中使用催熟劑、膨化劑等,對群眾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2、食品加工企業數量大、規模小、水平低。我縣絕大部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規模都很小,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產,很難形成規模效應。絕大多數企業設備簡陋,產品單一,管理差,產品標準和質量水平偏低。檢測手段有限,缺乏自檢能力,生產加工企業對原材料進廠,不能通過自檢把好源頭關。出廠產品也沒有全部通過檢驗,質量狀況很難保證。
4、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存在注水肉、水發菜甲醛含量超標的問題,部分熟食衛生指標不完全符合國家標準,一些水產品因飼料激素超標質量堪憂,活禽類產品批發銷售分散、檢疫難落實,家禽宰殺無定點。超市食品質量存在一些包裝類食品標簽標識不規范,部分食品衛生指標不合格,有些食品成分含量不合要求,有的偽造生產日期、銷售過期食品,索證不嚴致使一些不安全食品進入超市銷售的問題。
5、餐飲業、學校學生食堂業主衛生意識差,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忽視食品衛生安全,濫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漂白劑的現象較普遍。同時,多種因素導致小餐飲店、建筑工地食堂等普遍處于無序發展的狀況。實行衛生許可證管理制度后,增強了政府管理和調控能力,但要完全關閉大量無證經營的'餐飲店,涉及到大量下崗人員就業和社會穩定的問題,這也給監管工作帶來了難度。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
一是初級農產品的生產,幾乎都實行分散經營,產品種類繁多、品種雜亂,不利于推廣標準化技術和統一產品質量;
二是食品生產加工尚未形成規模化、規范化運作,質量標準和管理水平低;
三是食品質量檢測體系不夠完善,檢測水平不高,尤其是廣大農村缺乏應有的質量檢測設備;
四是監管資源分散,權責不符,職能交叉,多頭管理,難以形成合力;
五是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導致執法主體缺失、監管效率低下,執法難、執法不嚴現象普遍存在;
六是部分生產經營者唯利是圖,缺乏起碼的誠信;
七是信息不暢、反應不靈,預警、應急、日常監管等信息反饋不及時,被動處理的多,主動查處的少。
四、措施與建議
(一)加強宣傳,強化監督,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
1、進一步提高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責任意識。
2、加強社會輿論和群眾的監督。
3、進一步加強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術和法律法規培訓。
(二)健全組織,建立制度,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
1、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
2、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和定期通報制度,構建部門之間的信息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3、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督網絡建設,依托藥品監管網和供應網,構建城鄉一體、三網互動的網絡體系。
4、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和舉報的威懾作用。
(三)突出重點,強化監管,確保各環節食品安全
1、強化對食品源頭污染的治理。
(1)加強對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和監督力度。
(2)在土壤、水源、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域,禁止種植蔬菜。
(3)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與管理,推進產地環境污染監控工作,加快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申報認定進程。
2、強化對生產和加工環節的監管。
(1)強化食品生產原料及添加劑的監管,堅決消除濫用添加劑的違法行為。
(2)進一步加強生豬、牛羊屠宰管理工作。嚴勵打擊私屠濫宰、嚴禁未經檢驗檢疫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品進入流通銷售領域。
(3)對獲取生產許可證暫時有困難的食品企業進行整合,利用資源互補,擴大生產規模,創造符合生產許可證要求的條件,做到合法生產加工。對確實不符合條件,也無法進行資源整合的食品加工點,堅決予以關閉,防止魚目混珠,影響我縣食品生產企業的形象。
3、強化對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
(1)把好市場主體的準入和退出關。對食品經營企業、個體戶,要嚴格依法審查其主體資格,嚴格執行前置審批規定。
(2)加強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調味品、酒類、豆制品等食品的市場準入管理。
(3)建立和完善流通市場的監管網絡。要加強城鄉結合部、農村食品市場及學校周邊食品攤點的巡查整治力度,取締無照無證經營。
4、強化對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
(1)全面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嚴格食品衛生許可準入要求。
(2)嚴格執行衛生部《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進一步加大對集體食堂、賓館飯店、建筑工地食堂,特別是“小飯桌”、小餐館、個體飲食店、盒飯和饅頭制售點的衛生檢查力度,積極預防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3)認真落實衛生部《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對食品商場、超市銷售散裝食品執行規范情況進行專項檢查,使其達到管理規范的要求。
(四)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1、建立“統一協調、權責明確、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2、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監管機制。
3、積極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檔案,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第一責任人意識。
4、建立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應急處理體系,及時控制和減輕食品安全突發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5、加大經費投入,充實監管力量。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的調查報告01-21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07-08
食品安全的調查報告09-27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07-23
關注食品安全 農村食品安全調查報告09-25
校園食品安全調查報告09-11
關于食品安全調查報告07-23
關于食品安全的調查報告07-14
食品安全調查報告范文10-24
【推薦】食品安全調查報告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