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環境調查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環境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環境調查報告1
調查對象
園林工人對道路兩旁的綠化樹進行修剪調查人員
調查方式
我在這兩條路發現觀察,并詢問了正在修剪的園林工人
調查原因
提倡低碳生活,而樹木是綠化環境所必須的。所以,我每天上學經過小區,對道路兩旁的樹木、花草特別留意。
調查情況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清早,我沐浴著燦爛的朝陽,去采荷五安路和采菱東路,對兩旁被修剪過的綠化樹進行觀察。當來到五安路時,遠遠就看見園林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原來連日來,他們都在為道路兩旁的綠化樹進行剪枝裁葉。原先高大魁梧、枝葉粗壯的、一棵棵整整齊齊排在路邊,還散發出一陣陣淡淡清香的法國梧桐樹,都被修剪一新。據園林工人介紹,對樹木剔除部分殘枝和弱枝,將重疊樹、交叉枝、枯枝、死枝、病蟲枝進行修剪,去掉一些雜亂的.枝條,使樹冠形狀看起來更加優美、整齊。他們還說,給這些綠化樹“減肥”也是為了有些樹木枝葉生長過分茂密,枝葉壓得太低,影響行人及過往車輛司機的視線,妨礙交通,經過修剪也有助于樹木健康生長。他們還對梧桐樹等生長能力強的行道樹進行了抹芽,以保持優美的樹形。另外園林工人介紹說,這段時間雨水比較多,抗旱的壓力減小了,他們便抓緊時間投入到綠化整治工作中。還因為春季正是植物最佳生長期,這個時候給綠化樹修剪和維護,可以保持樹形挺拔,樹冠美觀,保證成活率。我還驚奇地發現,一棵棵樹木都涂上大約1米高的白色石灰,滿腹疑惑地問爸爸,爸爸對我說,原來石灰具有一定的殺菌、殺蟲作用,可以殺死寄生在樹干上的一些越冬的真菌、細菌和害蟲。冬季的時候,樹上有些害蟲會鉆到地底下過冬,秋天的時候刷上了石灰后他們就下不來了,冬天就會被凍死。來年春天再刷一遍,地下冬眠后的蟲子想爬上樹為害就不容易了。還有冬天,夜里溫度很低;到了白天,受到陽光的照射,氣溫升高,而樹干是黑褐色的,易于吸收熱量,樹干溫度也上升很快。這樣一冷一熱,使樹干容易凍裂。尤其是大樹,樹干粗,顏色深,而且組織韌性又比較差,更容易裂開。涂了石灰水后,由于石灰是白色的,能夠使40%-70%的陽光被反射掉,因此樹干在白天和夜間的溫度相差不大,就不易裂開。為了使刷的石灰不七上八下,統一刷白灰的高度,為了更好看、更醒目些。聽了爸爸這么一說,我頓時恍然大悟,明白了道理。
感受或建議
采荷小區大范圍的修枝,綠化樹的樹冠經過修剪顯得光禿禿,那這些鳥兒又能去哪里呢?因為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我們希望能和小鳥一直和諧相處,建議如果可能不要過多對這里的綠化樹進行修剪,不要影響鳥兒的居住。
環境調查報告2
綠,必須永恒綠色學校教會我們一個真理:綠,必須永恒!站在綠色學校放眼望去:晶瑩的藍天和深沉的黃土地孕育出清新透亮的綠。
綠色這是大自然恩賜給我們的生命之色。看群林披翠,萬山青蔥,那一片片綠帶給我們的盡是欣欣向榮的美感。
在我們的生命里,每一根晶亮的松板,每一片沙灘,每一撮幽林里的氣息,每一種引人自省、鳴叫的昆蟲都是神圣的。樹液的芳香在林中穿越,也滲透了我們亙古以來綠色的記憶。
綠色啊!你怎能拋棄湛藍的天空、溫馨的大地?你怎能不要新鮮的空氣,晶瑩的流水?當我們醉心于人類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輝煌成果,高踞于人與自然關系中的主宰者和統治者地位的同時,生態危機"狼狽猙獰的幽靈"已經開始向我們襲來。眼下,全球3億多人缺少足夠的飲用水,而人類每年仍用800立方千米的工業污水去污染著它。
清潔淡水的短缺意味著流行病、饑餓、絕望和死亡。眼下,人類的友鄰物種,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地球上消失,一片片生命的綠色化為沙垢,世界最基本的資源儲備正在我們的不屑中枯萎凋零。
眼下,每年有6億噸礦物煙塵、有毒氣體滯留在大氣中,人類頭上的天,就已經出現兩個大洞,它的直接效應就是每年出現400萬皮膚癌患者。人類抬頭看看天,它還有一小塊是藍的么?人類低頭看看地,還有幾條像樣的河流?人類四下里看看草木,還有幾株是真綠真青的?人類再看看人類自己,失去綠色意味著什么?這一切的一切,綠色學校在提醒我們。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向大自然無休止地貪婪地索取,絕不是能真正擺脫貧窮與困境的良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朝一日,我們不得不為自己的愚蠢加倍地付出。
假如人類的人格矮化速度繼續下去,再也不能誕生出保護地球、保護自然、保護人類群體生存資格的'真正殉道者。假如有人用帶著血絲的喉嚨喊出懾人心魄的呼號,而他的呼號仍轉化不了多種的同向意志--政權的,法令的,人心的,文化的,那么地球的消亡不僅是一種必然,也是不配享有任何頌歌。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每一次污染,就增加一次死神對人類的招喚!每再增加一次污染,便使這種招喚以滴血的方式更加濃烈!這一切的一切,綠色學校在喚醒我們:生命要永恒,綠,必須永恒!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重溫去年發生在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帶來的巨大損失,讓人們在發展中注意生態保護,不再任意毀林開荒。環保論文21世紀是人類科學發達的一個世紀,由于現在的經濟越來越發達,從而使人們對環保的意識大大減弱。
雖然現在人類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在大力推廣要保護環境,但還是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國作為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城市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我國的環境問題也首先在城市中突出地表現出來,其中水環境的污染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為此,如何完善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以更有效地控制我國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使城市在社會經濟方面實現全面、持續、穩定的協調發展,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人和水是分不開的。如果人體減少水分10%便會引起疾病,減少20%-22%就要死亡。
簡言之,每天中稍加間隔就需要而且是必要的水補充和排出,這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生命的內容。對人來講水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
2的水資源是豐富的,是極其有限的。若把一桶水比為地球上的水,可用的淡水只有幾滴。
人類用水量中,25%的消費被用于工業,70%以上則用于農場和牧場。農業是用水矛盾最突出的領域。
當今世界的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均。我們應該合理的安排水的分布,以免造成經濟的分布不平衡。
大氣污染一樣威脅著我們的環境。現在生活好了,汽車也普遍了,但尾氣的污染可少不了。
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認為,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而氣候變暖,是由于大氣中聚集了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按照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指標PPM計算,1萬年以來,其指數始終保持在約270左右,40萬年來其指數徘徊在200—280之間,可從工業革命開始以來,這個指數猛增,達到了現在的360,而且這個指數還會增加,所以還會更熱。
地球植物所釋放出大量的甲烷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比二氧化碳嚴重的多。這并非人們所了解的樹木和植物腐爛后產生出的氣體。
這種氣體源于植物生長過程中的自然副作用,而科學家們卻忽略了這很重要一點。據初步統計,現存樹木和植物釋放到空氣中的甲烷占全球沼氣比例的10%至30%。
我們應好好改善我們的環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保護我們的環境,從我做起,讓我們的環境變的更加美麗。
環境調查報告3
調查時間:
20xx年2月27日
調查對象:
樹木和水體污染
調查方法:
觀察周圍環境,采訪路人,查資料
調查過程:
首先我們去了金華亭小區,那里有花,有樹,有清澈見底的河水,但不知道樹在減少,也不知道河水變臟了,所以我們去拜訪了小區里的叔叔阿姨。你把這里的樹砍掉了嗎?叔叔阿姨回答:“現在樹在不斷減少。”然后,我們采訪了一位老人:"老太太,以你這么多年的經驗,你覺得這里的河水清澈嗎?"老太太說:“這里的水!不是臟就是臭,我發現這里的`魚死了,又臟又臟,讓人,讓人看到就惡心!”
調查結果:我們應該多植樹,少砍伐。這樣,每人種一棵樹,中國就種了13億棵樹。如果每人砍掉一棵樹,僅在中國就要砍掉13億棵樹。當然也有保護環境的人,比如:“清潔工阿姨或者清潔工叔叔在幫忙掃垃圾,還有人隨地吐痰,還有人提醒她保護環境,不要隨地吐痰。
我們那里的樹很少,但是人們喜歡在人行道上扔果皮和紙屑,這導致路上有很多垃圾。希望大家多種樹,少扔垃圾,多騎自行車。我們應該節約用水。我們可以用洗澡水和洗臉水來沖廁所和洗車。淘米水可以洗臉、洗頭、洗碗,要節約用水。
環境調查報告4
一、調查時間:20xx年3月2日~10日
二、調查地點:西流河一中校園及周邊攤點
三、參加人員:初二環保小組成員及部分教師代表
四、調查方法:考察與調查相結合
五、調查內容:校園周邊環境及環境教育現狀
六、調查要求:正確評價我校環境及環境教育現狀,發現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寫出調查報告。
七、調查結果分析:
(一)總體評價
我校范圍廣,面積較大,達4XX平方米。綠化面積基本達標,森林覆蓋率在40%以上。道路已全部硬化,教學區、教師生活區、學生宿舍區依地形和功能布局,各得其所,非常合理。整個校園。
環境優雅,林木蔥蔥,草地、鮮花盆景遍布。人文景點錯落有致。校園內潔凈優美,空氣清新,校園周邊環境較好,是個理想的育人場所,稱為“花園式學校”。同時,我校環境教育初顯成效,為校園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通過創建“綠色學校”活動,提高了學生科學探索能力,加深了對家鄉的了解,師生環境意識明顯提高,環境法律法規觀念得到了加強,學校同社區環境的聯系更加緊密,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或義務活動,助人為樂,保護環境蔚然成風,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社會文化的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1、學校環境雖好,但也有一些問題,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的。概括起來講有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和固體廢棄污染等。
2、我校環境教育盡管有了很大進步,但有些問題還不能令人樂觀,具體表現在:
⑴各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理念還不夠完善,缺乏科學的統籌計劃,部分老師有應付心理。
⑵學生戶外、課外和校外環境教育活動不能持之以恒,有隨意性現象,沒有充分調動全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⑶教師環境教育培訓沒有全員到位,致使有的教師興趣不高,對“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缺乏深層次的了解。
⑷教師的環境教育科研經費投入不夠。
(三)解決方案
1、成立校園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組織教職工學習《環境保護法》,提高教職工環境保護意識。
2、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環境保護觀念的`滲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愛我校園,保護校園環境的自覺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3、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注重多學科滲透,挖掘教材中有關環境教育內容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開展環境教育。
4、廣泛開展課外活動,以學校的櫥窗、廣播等宣傳工具,邀請環保方面的專家來校演講,開展環境教育。
5、利用讀書周并結合環保知識競賽,在學生中廣泛開展“綠色校園”“綠色生活”等主題活動。
6、結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多層面、全方位地使環境教育深入家庭,進入社會,并建立環境教育長效機制。
7、加大校園管理力度,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校領導小組和保衛處、德育處齊抓共管。盡快清除衛生死角,徹底改變這種現狀,使校園潔、凈、美、亮起來。
8、向有關部門提合理建議。改變教育路行走路線,禁止校內職工燃放爆竹,禁止制造噪聲污染的廣告音像車等個體廣告在校前公路游弋,改善校園周圍環境,確保校園教學環境的安靜。
環境調查報告5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近千萬,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近視?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近視,與年齡有關系嗎?
調查發現近視的主要原因: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2 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 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 長時間的坐在電腦、電視前;
8 不合理飲食;
9 在車廂里看書
10 遺傳因素
11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在這里我想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
1看書時作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
3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4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煉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它!
環境調查報告6
據德國《科學畫報》雜志報道,來自波恩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約爾格。法爾教授介紹說,地球在6千萬年前曾陷入一次強烈的宇宙粒子流“風暴”中。在遭遇這樣的風暴時,高速進入地球大氣的各種粒子會達到平時的上百倍之多,將大氣中的分子“撕裂”成為形成雨水所必要的凝結核,最終導致地球大氣中云層增厚,降雨頻繁,氣溫急劇下降。
科學家認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發導致了地球氣候條件的劇烈變化,而不能適應此種氣候變化的恐龍也因此在較短時間內滅絕地球歷史上的中生代曾經蟲息過種類繁多的爬行動物一一恐龍。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恐龍化石多達幾百種,這樣一個主宰地球l。6億年之久的龐大動物類群在白堊紀末期卻突然覆滅。寫下了生物史上令人費解的一章。
迄今為止,各種有關恐龍滅絕原因的解釋均不能自圓其說。近年來美國物理學家路易·阿爾瓦雷茲提出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備受各方關注。他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奧地區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的黏上層時發現微量元素棗銥的含量比其他時期地層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之后人們從全球多處地點取樣檢測都得出同樣結論,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元素合量異常增高的確是普遍性的。于是阿爾瓦雷茲認為在白堊紀末期有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產生的塵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氣候環境巨變,導致了恐龍的消亡。但是,用小行星撞擊地球來解釋巖層中銥含量增加和恐龍滅絕存在許多疑點。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鐵類元素構成,這樣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經歷漫長歲月也不可能蹤跡全無,而在地球上從未發現有這樣大型的隕石;
2.白堊紀末期的巖層大部分是熔巖冷卻形成的火成巖,由塵埃堆積而成的沉積巖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僅一顆小行星撞擊揚起的塵埃能夠把當時地球上絕大多數動植物埋入深達幾千米的巖層中嗎?
3.一顆小行星所含的銥元素就能均勻的散布以至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嗎?銥元素在地球深處也同樣存在,為什么只推測銥元素來自地球以外而不是來國地球內部呢?
我們知道,地球內部的熱核反應會不斷積聚起巨大能量,一旦地殼承受不住時,內部壓力便沖破地殼突然釋放形成大爆發。銥棗這種主要存在于地核內的元素在大爆發時通過熔巖噴發從地球深處被帶到地殼表層,而公認的標志白堊紀結束的黏土層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塵堆積形成。所以,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含量普遍增多證明當時地殼曾發生了普遍性劇烈噴發。
化石檔案告訴我們,絕大多數恐龍的死亡時間和絕大部分恐龍蛋化石的產出年代是在白堊紀末期,已發現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全部保存在富含銥的薄黏土層下的地層中,這與地質學界認定的白堊紀末期大規模造山運動等一系列全球性地殼構造劇烈變動的時間相吻合。
近年來在內蒙古巴音滿都呼白堊紀末期的地層里出土的數百個原角龍和甲龍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龍骨架成群堆積在一起,從遺骸的埋葬姿勢看,它們是在極度痛苦中死去,其中還有整群的恐龍幼仔骨架。這一情景顯示它們是災難性的集體死亡,而且死后尸體迅速在原地被埋葬(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恐龍化石許多都有相似的死亡特征)。同時發現當地含化石的巖層是一種磚紅色的粉沙巖層,這種由大量火山灰堆積而成的層積巖正是形成化石的最佳環境。可以推測那次環境劇變的過程相當突然和短暫。因為,如果地球的環境是在較長時間逐漸變化,恐龍種群是緩慢消亡的話,它們是不會留下這么大量埋沒時間相對集中的恐龍蛋化石和整群恐農幼仔化石的。所以,大多數恐龍應是在生存環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況下因突然降臨的毀滅性災難而大批死亡。
大量體現當時地球環境特征的動植物化右均顯示,白堊紀末期以前,地球大氣層的.密度和厚度遠遠超過現在,地表較為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溫暖潮濕的氣候環境。那時極地和赤道溫差很小,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地質學家曾在北極圈內的埃爾斯米爾島發現了一片以水衫為主的化石樹林,林中還有鱷等動物化石,說明極地曾具有熱帶的氣候環境。自然環境是決定生命存在形態的主要因素,地球大爆發后,當那些身軀碩大的恐龍賴以生存的濕熱環境不復存在時,即使有一些幸存下來,也無法適應相對寒冷干燥、有冷暖季節區分的氣候環境而繼續生在。所以,大多數恐龍的絕跡便自然而然了。
還有一部分幸免于難的恐龍(大多體形較小)以及一些早在保羅紀就已經進化為原始鳥類、哺乳類的動物、遵循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在相對惡劣的環境中,經過7000萬年不斷演變,大多數物種改變了原來的形態,由冷血動物進化為耐寒的能調節體溫的熱血動物(鳥類、哺乳類及人類)。當然,每次大規模物種進化后,總會有一些物種保留原狀,像魚類進化為兩棲類后,魚類還延續生存,爬行類中也有極少數(鱷、蜴蝎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萬年前恐龍的原始形態。
地球巖層中的生物遺跡揭示,在生物進化史上,每隔一定時期就會發生一次物種大滅絕,白堊紀末期的恐龍滅絕不是生物進化史上惟一的災難,在更早的年代曾發生過絕大部分無脊椎動物在很短時間突然出現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炸”現象。就像生物從單細胞向多細胞進化與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一樣,它們需要一個進化的過程。
迄今沒有明顯的證據可以證明恐龍滅絕這種大規模生物滅絕是由小行星撞擊引起的。但是,地球內部至今仍在繼續的地質構造頻繁變動的事實表明,周期性地殼構造變動引起的環境“災變”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始終起主導作用,當然,小規模的物種逐漸進化也是貫穿于整個生命演變過程。周期性天體爆發(如新星爆發)是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行星在演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那些山脈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礦藏就是解釋恐龍時代因地殼劇烈變動而終結的最好說明。
環境調查報告7
一、調查方法:觀察記錄,抽樣調查。
二、調查對象:生活的周邊環境。
三、存在的環境問題:(1)家在農村,在這里,人們都為了省錢,燒飯用草和麥秸桿,燒這些時,向天空望去,全是黑煙,灰蒙蒙的,有時,燒的塑料還有很強的刺激性氣味。
(2)有的人上街買菜,不帶籃子或包,用完的塑料袋亂丟亂扔,堆的向山一樣。
(3)周邊的小河原本十分干凈的,但由于工業的發展許多工廠建在這里。它們這有害氣體和污水亂放亂排入河中,使水體嚴重污染。河中的魚蝦也全部死掉,使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受到了嚴重阻礙,周邊的莊稼也病秧秧的,一點也不旺盛。
(4)社會的進步工業的發展這很好,使交通也發展起來,同時,那些汽車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制造出很大分貝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5)有些人還很不聞名在墻上亂涂亂畫,影響我市市容。
·如何寫調查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的格式 ·農村調查報告 ·中學生手機消費調查報告
·高中生調查報告 ·暑假調查報告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 ·大學生調查報告參考題目
四、問題的'原因
(1)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只知發展不知環保,提倡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針。
(2)環保部門的工作沒有做完善。
(3)司機沒有認識到噪音污染的污害性。
五、建立
(1)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加強公民意識,素質,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
(2)向工廠的有關人員反映將污水先凈化再排放或凈化再循環利用。
(3)向環保部門反映對車輛的喇叭的分貝進行限制規定,制定有關法律。
六、反思,結論
只有先保持環境,才可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嚴重,形勢相當嚴峻,我們必須認識到保護好環境是發展工業的前提,保護好環境也就是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所以環保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環境調查報告
星期五下午一放學,我就和幾個同學一溜煙兒跑回家。我們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飯后立即集合前往沱江河、商機廠及市區調查家鄉的環境情況。
我們首先來到了沱江河旁,這是流經我家鄉的最大的一條河了。可當我親眼看見那被污染的河水后,我非常吃驚。那些形容河水清澈的美妙語句根本就沒辦法拿來形容這條河了,只見河底布滿了青苔、泥巴、紅色的蟲子和烏黑的像棉絮一樣的沉淀物。水面上漂浮著從廁所里排出的糞便、塑料袋、蔬菜葉子、泡沫、包裝盒等雜物。我們一路走到商機廠(這里白天是個家禽屠宰市場),這里河水的情況更糟。河兩岸到處都是雞毛、鴨毛、磚頭、煤渣、白天殺雞留下的捆雞的稻草,岸邊到處都堆滿了廢物。盡管夏天還沒到,偶爾我們都能看見蚊子和蒼蠅在空中飛舞。四周的黑泥土散發出一陣陣臭氣。就連為數不多的幾棵樹上還掛著許多冰箱用的泡沫和袋子,還有白天殺兔子留下的兔子腳。在商機廠的一角,有許多稻草被堆成一團,正在燃燒著,散發出一陣黑煙,天空中就像蒙上了一層薄膜。我們路過一個建筑工地,這里晴天時只要一有車經過,就可以看見塵土飛揚的景象,抬頭看看,天空都被一層灰遮住了。
沱江河邊的樹木因為吸收不到干凈水的精華都失去了生機和活力,滿身只剩枯枝敗葉了。再看看不遠處的小公園,這里的草生長得十分茂盛,綠油油的,公園里的樹都已經發出了嫩綠的小芽,有些都已經長出了翠綠的葉子。鮮紅鮮紅的茶花也向游人綻開了笑臉。同在一個城市,小公園比沱江河兩岸美多了,這是為什么呢?很明顯,這是因為沱江河受到了污染,而小公園呢,不但沒被污染,還得到了人們的悉心呵護。
為了我們能在一個清新、美麗的環境里生存,我們應該從我做起,不亂丟生活垃圾,同時還要阻止別人亂丟垃圾。大家都行動起來吧。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環境調查報告8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環保”已成為一個全球的熱點。因此,在學校中開設環境教育和有關環境保護的活動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行動意識,是環境教育的首要任務。
二、調查方法:
對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的部分學生采取了隨機抽樣調查。
三、調查時間和地點:
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綜合樓,20xx年5月22日下午5點到6點。
四、調查基本資料:
1、總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別占40%和60%。
3、調查對象主要為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在校大學生,全為大一學生。
4、本次調查對象來自不同的院系。
五、調查內容分析及建議:
(一)調查內容分析:
本次針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問卷,主要從環保行為、環保意識和環境問題對策這三方面進行了調查,就這三個方面進行如下調查結果分析:
1、環保行為方面
問卷的第2題至第6題涉及到被調查者的環保行為:
①一次性盒飯問題:只有5%的學生會絕對不會在吃放打包帶走時使用學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飯盒,24%的同學是幾乎不會使用一次性飯盒,而40%的同學偶爾會使用學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飯盒把飯打包帶走,16%的同學會習慣性地使用一次性飯盒。
②踐踏草坪問題: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踐踏草坪的同學中,幾乎每次都會那樣做的占40%,偶爾會做的占40%,經常那樣做的占20%,這表明大部分同學都會為了方便而踐踏草坪。
③燈和空調的開關問題:在自習室時,看到人不多的情況下,偶爾會自覺地關掉一些燈或關掉空調的同學占大多數,占56%,幾乎不會那么做的占20%,絕對不會那么做的和習慣性那么做的分別占12%.
④垃圾分類問題:偶爾會分類扔垃圾的同學也占大多數,占50%;而絕對不會分類扔垃圾的占24%。
小結:
由①②問題可得同學們為了方便,會經常使用一次性盒飯,也幾乎每次都會踐踏草坪,可見當面臨便捷方法與消極的環境保護行為的選擇時,大家會選擇對環境造成危害或消極影響的.行為;而由③④問題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的環保行為還是積極的,他們會主動節約資源,會主動做出有利于解決環境問題的行為。
2、環保意識方面
問卷的第7題至第9題涉及到被調查者的環保意識:
①個人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問題:有40%的同學認為個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學認為起到比較大的作用,10%的同學會認為個人在環境保護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沒有人不知道個人環境保護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有關環境保護的關注問題:在有關平時是否會關注保護環境這方面的新聞的問題上,36%的同學的回答是經常,62%的同學選擇了偶爾,還有2%的同學從不關注保護環境方面的新聞,這表明大家對環境保護方面的消息不是特別關注,這點值得大家注意。
小結:①表明大家對個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環境的,也許改變的不是很大。②中的數據表明,同學們的環保行為過程中大家環保意識不是那么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學的環保意識需要加強。
3、環境問題對策方面
問卷的第10題與第11題涉及到被調查者面對環境問題的對策:
發現有污染現象時,只有20%的同學會直接找有關部門反映,而卻有50%的同學會想參與但認為由于身單力薄而放棄,有24%的同學會直接撥環境問題免費舉報電話,竟也有6%的同學認為無所謂,事不關己,這可見面對環境問題時,大部分同學會選擇逃避,也許這也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為什么會出現放棄為環境問題出對策的現象。
(二)有關環境保護意識的建議
就調查結果分析從學生自身、整體文化氛圍、學校管理這三個角度出發給出一些有關環境保護意識的建議:
1、從學生自身出發
一.大學生應積極了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想法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為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了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并不高。對于與自身密切相關并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為大學生,應該做為常識了解。
二.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污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每一個大學生的參與。
三.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為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整體文化氛圍出發
“整體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為群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并為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學校管理出發
(1)多進行環境保護意識宣傳:
學校可以開展關于保護環境的班隊會,讓同學們自由發言,想出保護環境的辦法,讓同學們更多的為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做貢獻;多開展一些環保手抄報制作活動,多貼一些環保手抄報和一些關于環保的資料在展示區里,讓同學們多了解環保,知道環保的重要性等等。
(2)對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方案:
通過調查可知,有94%的同學希望通過雙面打印,并適當降低打印價格以節約紙張,由此我們認為對復印或打印實行雙面,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紙張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復印店提出有償使用雙面打印或復印的建議。而同學們為了方便會使用一次性飯盒和踐踏草坪,因此學校可以對食堂提出合理化建議,如改變食堂飯菜分類方式,擴建食堂以至于學生不會因為食堂擁擠而選擇使用一次飯盒把飯帶回宿舍等等。
六、調查結論:
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雖然只在一所大學一個年級進行,但具有以點及面的效果。調查結果也確實反映出學生普遍環境意識水平較高。在學生的環境意識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有很高的認識,但在行動力方面就顯得略有不足,表現出“知”與“行”有些脫節,令人擔憂。希望通過這次調查結果的顯示,讓同學們有所深省。
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生存的基礎,保護他就是保護自己。希望學生們通過學校接受系統的環境教育和社會的一些公益活動或著環境保護特別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的宣傳灌輸和成人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可以自覺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意識里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思想。
環境調查報告9
前言
隨著21世紀的逐漸深入,我們偉大祖國在騰飛,但是經濟在增長,環境卻在惡化。據資料顯示,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城環境遭到嚴重污染。所以,有必要對所有公民進行環境意識的調查和普及。就此問題,我們實踐隊對偃師岳灘鎮岳灘村的村民進行了環保意識調查。現就調查結果作以下分析。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斷改進。有73.1%的居民認為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看來環境問題已經為廣大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大問題。有52.2%的人認為與以前相比,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另有47.8%的人認為并沒有很好的提高。看來,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確實有所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有88.9%的人認為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必須加強;另有11.1%的人認為目前狀況還可以,無需加強。看來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還須進一步加強。
在如何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上有55.6%的人認為應加大宣傳力度;有77.8%的人表示要加強相應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環保教育;另有56.7%的人認為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懲處力度。在增強人們環保意識的問題上有待不斷加強與提高。
對由于環境問題所引起的自然災害有38.9%的人認為應該及時整治,加快植樹造林;38.9%的人認為要增強保護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有22.2%的人表示要強化環保重點地區人們的環保意識。對于未來環境的發展有44.4%的人表示很有信心,相信將來的環境會越來越好;有27.8%的人表示不好說;另有27.8%的人表示對于將來環境的發展沒有太大信心,因為人們所發明的現代化工具會不斷地對環境造成危害。有62.2%的人表示如果有環保組織招募環保志愿者愿意參加;有27.8%的人表示看時間而定不過會一直支持環保事業。看來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不僅有熱情,還有著自己的一份責任。
居民對岳灘村環保情況了解程度一般,調查顯示,62.2%的當地居民認為自己對岳灘村環保情況了解屬于一般,20.1%認為不太了解,只有20.4%的居民認為非常熟悉,當問及岳灘村環保情況處于哪個程度時,50.6%的居民回答一般,34.2%的居民認為很差,6.9%的居民認為說不清楚,只有8.1%認為較好。
當前岳灘村環保情況基本保持原樣,不很到位但呈良好發展的趨勢。問及岳灘村環保到位于否時,74.7%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不到位,18.1%的居民回答不清楚,只有7.2%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保持原樣,沒有變化,27.3%認為越來越好,11.4%的居民沒注意,只有26.4%的居民認為越來越差。
居民對環保情況重要性的認識到位,但提及自身影響卻少有見地。49.5%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很重要,只有11.2%認為不重要,當問及當前岳灘村環保情況對個人的影響時,52.1%的居民認為影響不大,8.7%認為無影響,6.5%說不清楚,32.7%認為影響很大。
二、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對環境判斷的重要變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體中“高滿意群體”和“低滿意群體”比例來體現各群體的總體滿意度,則學歷在小學及小學程度以下人群的滿意度最高3:1,大學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滿意度最低3:5,即低學歷與高學歷滿意度比為5:1。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系。所處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選擇空氣中無難聞氣味,垃圾亂放現象的有110個人,其中有17人在下一題,“是否看見有人亂扔垃圾”中選擇“無”,環保意識高達70%。
4.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從調查中發現,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在是否愿意參加環保活動一題中有326人選擇“愿意”,482人選擇很愿意,其中50歲以上的共有112人,有197人表示愿意參加或很愿意參加。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看法和建議: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使我對岳灘村部分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其實目前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岳灘村村民有著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后于他們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意愿也難以付諸實際行動,再加上有關部門的工作未做到位,執法力度不夠,對環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諸多因素的存在。
針對目前岳灘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如何加以處理和改善呢?我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下面我就針對這兩方面分別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僅供參考:
(一)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
環境調查報告10
一、調查目的:
為了創建“綠色校園”,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共建綠色家園,特此開展這項調查。
二、調查對象:
我校所有的學生。
三、調查的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來調查我校的學生,共調查的人數為525人。
三、調查地點和時間:
在我校的圖書館前、飯堂前、學生宿舍等等場地開展調查活動。20年6月6號下午4點半至6點鐘。
為了了解我校大學生對環保意識的深淺,從而提高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調查小組研究發現我校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我們校的學生知道一些環保知識,但他們沒有做自己該做的事。比如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其我校還沒有開展過環保知識的講座 、課程。從調查中,他們的環保知識主要來源,有38%的學生來源電視、廣播、電影 ;有 28%來源于報刊雜志、不到8%的學生說來源于學校課程。在調查我們學校存在哪些環境問題中,有68%學生都知道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使用過度,其次浪費水電資源、破壞花草樹木,各占16%。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學校的重大的環境問題。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的問題上,各有16%學生說在環境問題上也是很嚴重的。隨著,我們國家的能源不斷地減小和樹木的亂砍伐,造成沙塵暴的惡化。我們還有一部分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從我們每月水電費超資上就可以看出我們校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校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有過度,制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環境造成破壞。我們要意識到塑料袋打包對自身的健康有害。有些壞物質會隨著你吃飯時帶進胃里,造成中毒或疾病的出現。我們學校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制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三個做起:一從自己身邊做起,二一點滴小事做起,三、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校存在的環境問題都是我們養成壞習慣造成的了。比如我們校學生打包、水電浪費的習慣。如果還是這樣下去,我們就成了環境破壞者,造成我國不能持續發展了。在調查中,有70%的學生都認同可以使有一次筷子、塑料袋打包,但減小使用。為了解決我們校的環境問題,不光是學校的事,還要我們學校每個人的事。
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校園;還有我們校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活動,來喚醒他們的環保意識。在今后我院會努力宣傳環保,搞好環保工作。
環境調查報告11
前兩周,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對家鄉隆昌的空氣,水質,綠化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情況大致如下:
首先,我們通過訪問周圍的人,知道了城市里的空氣比郊區要差一些了。因為城市里的人們隨意亂吐痰,亂扔垃圾,甚至把臭烘烘的垃圾放在別人家門口或是電梯里。城市里汽車太多,排放了大量的'尾氣;郊區里都是花花綠綠,樹木高高的,粗壯結實挺拔,像草原的哨兵一樣,長得蔥蔥蘢蘢。
然后我們通過觀察古宇湖的水,了解到原本清澈見底的古宇湖有著黑,白天鵝,它們在古宇湖里游來游去。由于人們大量把污水排入湖里,湖水開始變得一點兒渾濁起來,天鵝們不約而同地跑掉了,遠遠地離開了我們。
最后我們四處查找關于綠化的資料,發現人們一部分細心地呵護,栽培小樹苗,真心希望它們能夠茁壯成長,生怕它們會被破壞,不然的話自己就前功盡棄了;另一部分殘酷無情地砍伐樹木,遭踏著樹木,把樹木折斷,這樣的話,用什么來擋風遮雨,鳥兒在哪兒安家呢?
總結來說,我要對人們提出以下意見:
一、請人們千萬別隨意亂吐口痰,別亂扔垃圾,車子盡量少開。
二、請人們不要往小河,小池,小溪等水中排入污水,扔垃圾了。
三、請人們多多地栽種,培育小樹苗,讓它長成參天大樹,不要因為占小便宜而讓許許多多無古的生命在這世界中消失。
如果你們做到了以上幾點,那么真的太好了,謝謝!
環境調查報告12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污染,保持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以下是實地調查報告: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公共廁所里的糞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人惡心。2、工廠排出的廢水又黑又臭,還浮著一些穢物。3、工廠排出的廢氣很刺鼻,會散發到小鎮的各個角落。4、化肥廠排出的氣體中含有粉塵、鉛、煤灰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5、公園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丟棄的垃圾,既不衛生有影響市容。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廢水、廢氣、排泄物、腐肉、塑料袋、生活垃圾等。
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氣變的渾濁,對人的肺部有很大的危害;生活垃圾處理不好會滋生細菌,嚴重影響人的健康;污水會影響生活用水,直接危害人體。
看了那么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貨!
調查人:
20xx年7月25日
環境調查報告13
調研目的:通過對江蘇省常州市西林公園景觀進行實地調研,對主次入口,園路(主路、次路),小品建筑(亭,路燈,座椅,雕塑等),公園水的形式(湖水,小池),重要節點的植物群落,水岸等植物景觀進行調查,同時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直觀感受,加強對景觀設計的本質和內容的理解,從而有利于掌握景觀規劃設計的方法,最后為建設美麗常州以及改善西林公園及其周邊的居民生活環境和質量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調研方法:實地考察;拍攝照片;收集資料;總結歸納
調研內容:西林公園區位、占地規模、周邊環境、空間布局、交通組織及個景觀要素。 關鍵字:西林公園;景觀要素;綠化植物;
一、背景:
在常州有名的公園有紅梅公園、青楓公園、紫荊公園、西林公園等,這些公園為我們提供了平時休閑的場所,也愉悅了我們的身心。進入21世紀,在呼吁保護人類生活環境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對現代城市公園進行深入的研究,使人走向自然,融于自然。
二、西林公園現狀分析
2.1.區位分析:
常州西林公園位于常州城西,處于南童子河東北側,北接梅莊路,南臨學府路,西接林興路,東靠玫瑰路,與南童子河一路相隔,地理位置優越,與城邊及周邊地區交通聯系便捷,但該規劃用地北面為東岱變電站,公園占地13.2萬平方米,東北角規劃停車場6250m2。大氣、水質、噪聲等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一類功能區標準。
2.2周圍主要建筑分布: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林公園基本上被城市干道包圍,其北部為梅莊路、靠近交通集團公司;東邊為城市建設區(華林家園)等;南面為學府路;西邊現為普通居民區(東岱家園)。 2.3分析:西林公園選址以前是一個廢棄的垃圾堆場,公園建設之前新建了衛生填埋區,對原先只采取簡單環保措施的大量垃圾全部搬遷,新建衛生填埋區的滲瀝液就近接入城市污水管網,填埋氣體也將安全導排,并對原來的堆放場地進行了清理,變廢地為寶地,最大限度的改善生態環境。西林公園擬建成華東地區規模最大、最全的桂花公園之一,并定位為一個綜合性的公園,為常州西南區以及周圍居住區的居民提供了一個娛樂休閑、放松心情,釋放壓力的去處,也成為金秋賞桂的絕佳去處。
三、空間布局
3.1布局模式:綜合分析常州目前在建,已建公園,將該公園定位為城西南綜合性公園,公園以桂花為主題,公園內的山體、水體、植物、建筑等景觀都以“桂”冠名,謂之桂山、桂湖、桂隴、桂林、桂嶼等,西林公園的布局模式采用極簡主義手法,將公園內的入口水景,臺地落水,景觀構筑物,水上長提和水上棧道等,經過設計師反復提煉后的建筑符號,語言表示,利用現代科技的新材料,金屬構件結合自然木材,石材等材質結合表現,體現極富現代感的城市新公園。湖水被圍繞在這片綠海之中,并烘托了豐慶公園的整體氛圍。 3.2功能分區01西入口 02游船碼頭 03四季桂品種區 04木樨香榭 05濱水臺階 06金桂坊 07桂隴 08金桂湖 09亭10金桂品種區 11桂林棧道 12香林桂雨 13丹桂湖 14桂橋 15管理用房 16丹桂軒 17南入口 18丹桂品種區19東入口 20銀桂品種區 21 桂亭 22桂田 23紫藤廊架 24籃球場 3.3空間布局西林公園共設置三個入口,主次空間明確,空間相互穿插,相互呼應,既統一又有變化,景中有景,耐人尋味;大空間和小空間的處理比較合理,通過較平坦的地形,茂密的植被來塑造小空間,而進入公園的主空間時,眼前幽靜清雅,而當轉過一個蜿蜒的路段后,雕塑佇立眼前,形成大小空間的強烈對比,達到釋放壓力,舒緩情緒的目的。 3.4虛實空間搭配合理
公園中多處運用了虛實空間的對比手法,植物的和小品建筑相應成趣,虛實對比,使景觀和諧自然。流動空間塑造較為合理;公園中大小空間相互銜接,相互滲透,移步換景,使人在觀賞散步時沒有單調乏味之感,相反增加了景觀的情趣和魅力,并達到健身的目的。
四、交通組織
4.1園區交通:西林公園的道路較好,為了方便游客觀賞各式桂花,選用了墨綠色洗米石建設頗有特色的園路,同時在桂花樹下建設2米寬的林中棧道,棧道邊設置一些供人休憩的小平臺。從觀察調研可以看出大致分為三種園路層次,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并有石板鋪砌的游憩小路相補充,但約有5%的被調查者認為園路較差。
4.2分析:園林道路起著組織交通、引導游覽、組織空間構成景色的作用,從調研中我們發現園區存在主次交通層次不清的問題,尤其是入口處主次園路的導向性和暗示性不強,導致參觀者在入口處難以把握游覽路線和園區的整體結構,因此使游覽者沒有明確的選擇性;有些次干路的延伸也不合理,園區內部分道路設計中斷,導致游客不得不自己在草地上走出一條道路,破壞了生態環境,有的綠地就這樣被游人走捷徑破壞掉了;游憩小路的形式比較單一。
4.3建議:在綠化被破壞地點的園路要適當整改,該直的要直該彎曲的要彎曲,最大限度的保護園區的綠地;要使游憩小路的形式豐富,如:采用鵝軟石子小路并采用曲直結合的形式;小路的地面的鋪磚可以是三角形的,橢圓的,棱形的等。
五 道路鋪裝
5.1概述:西林
公園的鋪裝以灰色調為主,材料以石材和混凝土為主,形式主要是石塊鋪砌和拼花,并和傳統文化圖案或文字相結合。
5.2分析:鋪裝作為主要的景觀要素在廣場的景觀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與人的視線相接觸最為頻繁的界面,而人們在廣場中的活動也都主要依附于它。公園只是在在園區入口處和節點處做了著重的刻畫,但是鋪裝的材料、色彩、形態、尺度感以及地域性的體現并沒有進行精心的設計,因為這些要素的良好運用,才能對游覽者產生美的感受。
5.3建議:園區鋪磚可以采用多種材質,如:大理石,瓷磚,小石子。可以采用不同顏色的鋪磚塑造不同形式的道路,給人以新奇,舒適的感覺。
六 綠化植被
6.1植被現狀:西林公園共種植50
棵左右的罕見大桂花樹,桂花品種將多達數十種,如金桂、銀桂、丹桂、朱砂桂、晚金 ,常見到蜂蝶忙碌,鳥與花香的景象;但駁岸的設計較為單一且疏密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生態性不強;整個園區的植物搭配種類由于以桂為主,但沒有明顯的景觀分區,沒有體現出不同區域給人的感覺不同以及主題不同。
6.3建議:根據調查顯示超過80%
的被調查者認為他們更喜歡喜歡春、秋季的植物。因此,園區的植物適當增加些春、秋季的植物豐富植物種類,可以是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等,在種植方面也要著重考慮人為因素,如:疏密程度、組合的形式、花開時間長短的不同等。也可以為主,落葉植物結合,喬灌木與地被植物相結合,水面區域則以荷花等水生植物為主,水邊植物以垂柳為主。
6.2分析
優點:主題明確,雖是相同屬性但通過區域的劃分來營造不同的空間,利用地形成功的塑造了綠化的湖泊,手法較為成熟。
缺點:由于園路設計的關系,部分地被植物被人為破壞,造成景觀的破壞和維護費用的增加;綠化與景觀區分不明,有只見綠化不見景觀之疑。開花植物數量與種類不足以及不同季節的開花植物配置有所欠缺,生態系統過于單一,缺少給公園帶來別具一格的意境,增添公園的色彩。
七 水景觀的形式
7.1水景現狀:西林公園以湖水為中心,配有少量的池水,小橋流水,水景觀的形式較單一,觀賞性水體的水質較好,水體也得到很好的保護。
7.2分析:就空間布局來說,西林公園水體面積較大,岸邊有的地方景物較多,景中有景,
耐人尋味;大空間和小空間的處理比較合理,通過水面的倒影,形成虛實景觀的強烈對比,達到釋放壓力,舒緩情緒的目的。其當然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如:就湖區而言整個湖區的規劃建設沒有跟上來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地方未有建設好,水中也見不到魚;就整個公園而言西林公園水的形式比較單一,基本上是靜態水(湖、池)缺少動態水(溪流、小澗、噴泉、瀑布等)而據我們調查可知80%的被調查者希望園區有動態水的景觀。
7.3建議:一方面除了植物以外魚也是水景園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水上公園還可以以觀賞紅鯉魚為主,自然彎曲的水域里游著悠閑的紅鯉魚給前來觀賞的游人帶來了更多的情趣和活力。沿湖可以多建些亭、廊、橋、平臺等,這可以提供給游人良好的觀魚點,而且這些構筑物及其倒影與水、植物結合后若即若離、或隱或現、忽暗忽明、迂回曲折、高低錯落、虛實相應、互相呼應,豐富了觀魚的景觀效果;另一方面除了以上兩種水上景觀外,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石頭。水以石為面,無石則水無態。石的造型和紋理皆具觀賞效果。在水上公園的.水岸邊沿路隨意點綴些許或高或低、或倚或側、或斷或續的石磯、石坎。有聚有散,有斷有續,主次分明,斷面曲折,顧盼呼應,疏密有致,層次豐富,須極盡自然,以表達“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效果,統一于周圍景色之中。奇石,游魚和水生植物交相輝映形成了水上公園美麗豐富的水岸景觀;還有就是水景觀的形式多樣化,在地形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設置溪流、瀑布等,在小廣場上可以設置小型的旱噴。
八 公共服務設施
8.1公共服務設施簡述:
西林公園設有公共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有兒童游樂場,劃船,小賣部等等,公共廁所,座椅、垃圾箱等設施設置也比較合理、齊全。
8.2分析:如今的城市公園,
簡單的植物景觀觀賞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需要的是綜合的展現,在審美需求越
來越被重視的今天,主題性、文化性成為公園設計的中心,而體現這些元素的重點就是公共服務設施,雖然公共服務設施不如標志性景觀或建筑那樣吸引人,但它對公園的游覽者來說更具有直接的意義,它們隨時給人以休息、活動、觀賞的滿足,并給人提供便捷的交流和互動空間,是體現公園整體效果的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優點:公園各種服務設施比較齊全,娛樂設施價格較為公平,小品景觀親近民間文化,同時有足夠的休息空間和文化廣場等設施,較為滿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缺點:設施品種較為單一;施工工藝不夠精細;娛樂設施較為陳舊,造型不美觀,不利于居民的審美品味的提高。
8.3建議:公園的公共廁所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屋頂可以造型尖利,給人突兀的感覺。園區內可以使用借景手法,將公園大橋及遠處的岸邊納入觀景視野范圍之內,使得園區內的景色層次豐富,遠近適宜,空間序列感極強。座椅材質影可以響休憩環境的整體氛圍,木質座椅表現為輕松,自然的氛圍,不銹鋼座椅表現為冷靜,剛硬的就坐感受。木質座椅和石質座椅較不銹鋼座椅更受游客歡迎。將木質座椅支架在墻體上,形成了自然的座椅背靠,或許會深受游客歡迎。
九 小品建筑
9.1小品建筑現狀:園區小品建筑比較多種類也比較豐富且分布較為均衡,有:座椅,路燈,雕塑,石桌,亭子,園橋等。缺點是形式單一,不夠新穎且不能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
9.2分析:如今的城市公園,簡單的小品
建筑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需要的是綜合的展現,在審美需求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新穎性、主題性、文化性成為小品建筑設計的中心,雖然小品建筑不如標志性景觀或建筑那樣吸引人,但它對公園的游覽者來說更具有直接的意義,它們隨時給人以休息、活動、觀賞的滿足,并給人提供便捷的交流和互動空間,是體現公園整體效果的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9.3建議:立其意趣 ,根據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作出景點中小品的設計構思;合其體宜,選擇合理的位置和布局,作到巧而得體,精而合宜;取其特色,充分反映建筑小品的特色,把它巧妙地熔鑄在園林造型之中;順其自然,不破壞原有風貌,做到涉門成趣,得景隨形;求其因借,通過對自然景物形象的取舍,使造型簡練的小品獲得景象豐滿充實的效應;飾其空間,充分利用建筑小品的靈活性、多樣性以豐富園林空間;巧其點綴,把需要突出表現的景物強化起來,把影響景物的角落巧妙地轉化成為游賞的對象;尋其對比,把兩種明顯差異的素材巧妙地結合起來,相互烘托,顯出雙方的特點。
十、小結及建議
綜合性公園環境要求完整性、穩定性和統一性,要求一種具有嚴格理性和有意義的設計。公園環境應是恬靜和充滿文化氣息的空間各景觀要素,設計時應該進行分析后進行針對性的設計,水景能將景觀做的生動,也有很好的寓意,水景也可與小品結合,營造一處休閑、集會的場所,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可停留的去處。另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上,應適當多選擇一些色葉樹種,營造有四季變化的空間;而配置方式則因地制宜,結合地形、建筑、小品等,突出重點,或直接以植物為主景,突出植物的季相變化,營造活潑的空間。常州市西林公園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突出了人文化、可持續發展、綠色公園等設計新理念,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想結合的典范。
環境調查報告14
20xx— 20xx學年第一學期
課程名稱:城市景觀綠地規劃
任課教師:柳燕
作業名稱:公園調研報告
學號:XXXXXX
姓名:楊濤
年級:20xx級
專業:景觀學
班級:2班
提交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城市公園綠地調研
——廈門南湖公園周邊綠地調研
調研準備
一、城市公園綠地的定義:
城市公園綠地是指向公眾開放的、經過專業規劃設計,具有一定的活動設施和園林藝術布局,以供應市民休憩、游覽和娛樂為主要功能特色的城市綠地。
二、城市公園的發展歷程:
城市公園綠地最初是以城市公園的形式出現。最早的城市公園出現在英國。在18世紀末,英國首先開始了工業革命,也由此帶來了城市擁擠,衛生條件惡化,環境遭到破壞等一系列城市問題。為了減輕各種對城市不利影響,提高城市的生活質量。英國先后在倫敦和利物浦建設開放了兩個公園(1811年倫敦攝政公園Regent,s ,1847年伯金海德公園Birkenhead Park)這兩大公園的建立為以后城市公園思想的形成和城市公園的建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城市公園的大發展是在19世紀中葉的美國。1854年中央公園的出現和后來波士頓公園系統的大獲成功,推動了城市公園的發展和城市公園綠的形成,并對以后城市綠地系統理論及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城市公園的分類:
目前世界各國對城市公園并沒有形成統一的分類系統,很多國家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確定了自己的分類系統。我國城市公園的分類系統:
1)全市性公園;
2)區域性公園;
3)居住區公園;
4)小區游園;
5)兒童公園;
6)動物園;
7)植物園;
8)歷史名園;
9)風景名勝園;
10)游樂公園;
11)帶狀公園;
12)街旁綠地
調研地點:廈門市南湖公園及周邊
綠地地址:廈門市新市區筼筜湖畔
所屬地區:福建廈門
一、公園性質、級別、用地選擇及面積:
廈門市南湖公園屬于區域性公園,主要為湖里區該公園周邊的居民服務。根據其用地選址(位于湖濱北路以南筼筜湖南岸,湖光路以北,湖濱東路以西,湖濱中路以東所形成的綠色區域內)內容設施(休憩游樂、文化教育、服務設施、園務管理區)占地面積(16.1公頃)可歸類為綜合性公園。
二、出入口及停車場地:
廈門南湖公園由于受道路系統與河湖系統及服務對象限制主要設有東大門和南大門,本次調研主要對南大門及大門外停車場地做了調研分析。圖三左為廈門南湖公園南大門由里向外立面圖,右圖為南大門外停車場位置與主要出入口的.位置關系及消防通道的位置。由此可看出該公園出入口內外均有一定的集散空間,自行車存放處,停車位的設置也基本合理。其位置選擇也與湖光路聯系緊密,門口設有一公交站,公共交通方便。
三、功能分區、景觀分區
廈門南湖公園屬于區域性綜合公園,根據公園活動需求,其內部功能分區雖無很明顯的分區特點(文化娛樂區、觀賞游覽區、安靜休息區、兒童活動區、老人活動區、體育活動區、園務管理區及服務設施),但也有大致動靜分區。圖四中藍色部分為兒童主題公園相對比較鬧,湖上也有泛舟的人們時而蕩漾,以湖西南角的茶舍為中心也是個熱鬧的地方。而湖心島為安靜休息、品茶聊天及觀賞游覽的安靜區域,圖五中紅色部分為此公園較特色的大草坪,在此既有老人小孩娛樂的動,也有游人觀景的靜。其中紅色框中的地方即為南湖公園的南大門了,可清楚的看到與湖光路中間留有一塊鋪地的停車場或者說集散廣場,其院內一段也是中軸線分布,兩塊較大的景觀區夾著內廣場。另外,圖四中紅色框內目前作為建設用地,但由于周邊市民反映占用公園綠地太多大大縮小了園內活動的空間,好像已經停止建設。四周都用柵欄圍著,里面工程已經停工了。
四、系統布局特色了
由圖一、四、五可以看出南湖公園濱臨筼筜內湖西南岸,其院內南湖有小河道與之相連,引水入園,形成相聯系的水網布局形勢,與城市河湖系統相聯系。公園外交通也是東臨湖濱東路西面湖光路,南面為其主要服務對象的生活居住區,因此能很好的契合城市道路系統。另外作為筼筜湖區綠地系統中的一部分,也剛好彌補了,白鷺洲公園、狐尾山公園對湖濱南路附近居住區服務不到的不足。
五、植物配植特色
廈門市南湖公園內植物配置特色明顯,有南大門進園,
環境調查報告15
去年開始,常德啟動了一個巨大的惠民工程——“三改四化”。“三改”是指路、水、屋的改造升級。要全面實施城市的主次道路、小街小巷、人行道等“白改黑”工程,讓老百姓出行更方便、更舒適;要規劃改造好沖柳水系;要搞好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四化”是指美化、亮化、綠化、數字化。美化就是整治廣告,完成好城市家居和標識標牌的工藝設計,體現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亮化并不是要亮如白晝,而是要讓城市的夜晚歸于寧靜,像一首朦朧詩;綠化就是要增加植物的多樣性、層次性,提高綠化的覆蓋率,使城市的空氣更加新鮮;數字化就是要科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德山是首先進行改造的。德山是一個經濟科技開發區,是由湖南省常德市人直接管理的省級重點開發區,它位于市區東南,沅江南岸。轄區面積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0萬,有紡織、機械、醫藥、造紙、食品等規模以上企業54家,其中投資過億元的企業11家,上千萬元的企業23家。
我家在德山,從小我就在這里生活,耳聞目睹著德山的變化。尤其是近年來,在德山繁華的蓮池路十字路口,馬路整修之后變得寬敞多了,蓮池路北邊修筑了一個金華商業廣場,廣場不大而且是一座樓盤,自從廣場周邊店鋪出租裝修之后,每天晚上都有許多推車小吃、夜市燒烤在廣場上聚集,每天都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開始沒有發現,后來可能是時間久了我發現廣場才鋪的沒有半年的地磚上滿是油漬、口香糖等垃圾。雖然每天都有環衛工人打掃,但是有些垃圾環衛工人也無法完全清除掉那些黑漆漆的油污。這讓我頓時感嘆道:差距就是這么產生的!那些發達國家不僅制度好,公民本身也很有素質,不像我們。有些國家也很在意本國的環境,空氣也很好。
通過觀察,我覺得德山存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城管管理太放松,每天晚上德山除了金華廣場之外大多地方都有擺在街邊的小吃,燒烤導致街邊每天產生太多垃圾。
2、商家只顧自己利益,不顧自己的周邊生活環境。只要能擺桌椅的街上就成為了商家的招呼客人的地盤。
3、市民個人素質不高,所以不止晚上擺夜市的地方才有垃圾。白天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現象隨處可見。
4、由于德山是高速公路出入口,所以每天經過德山十字路口的車輛較多,汽車尾氣排氣量大,影響空氣質量。
我聽說,德山開發區將投資13000萬元人民幣建設日處理污水1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該項目建成后,主要是對德山開發區內的工業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及周邊水體污染進行處理。常德市委、市政府為解決開發區內水環境的污染問題,規劃在德山經濟科技開發區內新建污水處理廠一座。
目前,常德已成為湖南最大的能源基地。工業用電均價0。47元/度,重點工業0。41元/度,低谷電價0。17元/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落戶德山經濟科技開發區的工業項目將會越來越多,污水處理量也將會越來越大。目前污水處理廠已納入規劃,正在制定可行性措施。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迅速發展,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德山正在走向繁榮,為了維持德山持續發展,我認為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去改善我們的環境。例如:
1、加強環境教育,多多宣傳,使市民更加了解我們周邊所存在的環境問題以及其危害。制訂保護環境的法律,成立維護環境的組織。
2、加強環境教育討論,充實環保知識,加強環境教育的普及范圍,在家庭,學校,社會,積極推廣環保觀念,使人由關心環境,愛護環境,進而參與環境保護工作。
3、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減少掩埋場,焚化爐的興建,任何建設或開發,先要了解開發后對環境是否造成污染或破壞在進行動工。
4、政府應嚴格執法,民眾確實守法踴躍檢舉違法事件制訂保護環境的法律。
德山非常美麗!有常德市第二中學,有靠近沅江可以看見一橋和二橋的老碼頭。德山還是善德文化的發源地,自古就有“常德德山山有德”的美譽。德山的旅游資源也很豐富。如乾明寺,孤峰塔,孤峰公園,森林公園等。近年又有德山文化走廊出現。常德市是國家優秀旅游城市,德山的旅游資源是其重要組成成分。每年陰歷2月16、6月19、9月19到乾明寺來朝圣的絡繹不絕。每晚明亮的孤峰塔更成為常德的象征。這些旅游資源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也帶動、促進了德山、乃至常德經濟地區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可以好不夸張的說它們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環境與人類共存,開發與保護同步;貫徹環保教育,宣導環保資訊;生產綠色產品,節約地球資源;全員參與改善,持續環保社區;落實環保責任,完善環保制度;推廣環保減廢活動,做好廢棄物的管理工作。
德山是我們的家,我們應該保護家園,愛護環境,為后代留下更舒適的藍天白云!
【環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環境調查報告06-17
環境調查報告07-23
環境調查報告07-28
環境的調查報告07-24
環境的調查報告07-23
環境調查報告06-17
學校環境調查報告04-17
環境調查報告[精]07-12
環境調查報告【推薦】07-12
(推薦)環境調查報告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