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調查報告4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光盤行動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光盤行動調查報告1
一、調查說明
有關“光盤行動”的態度
(一)調研方式
由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學生會分發問卷
(二)調研對象
昌平職業學校全體在校學生
(三)調研時間
20xx年2月15日
二、調查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形式,調查對象為隨機抽取的在校學生,此次活動受到同學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共計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8份,回收率98.67%。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里的食物,吃不完的打包帶走,拒絕浪費,珍惜食物。根據調查顯示,有50.03%的人聽說過并對具體內容有所了解;23.6%的同學僅聽說過不了解具體內容;仍有16.89%的同學沒有聽說過。這意味著當代大學生對“光盤行動”的較關注,仍有部分同學對此沒有引起重視,需加大力度宣傳。
自網友徐俠客在微博上提出“光盤行動”以來,隨著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 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凈、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就目前而言這項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然而,該行動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持續下去”呢?有網友對此表示置疑。
有一種現象叫痛心,我國每年僅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高達800萬和300萬噸,這相當于最少倒掉了2億人一年的口糧;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可以救活400萬饑民。我們每天都可以看見許多同學在就餐后,倒掉盤里的飯。據圖顯示18.24%的同學基本上沒有剩飯,5.41%的同學倒掉了四分之一,1.08%的同學剩下了二分之一,僅有15.54%同學“光盤”,根據這個數據,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僅僅一個食堂每天得浪費多少糧食,而這些糧食又可以養活多少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重視的不好習慣。
民以食為天,日常生活中,我們花在吃飯上的開支不容小覷。然而,自古以來事都是個人貧富的一種體現,一種標志;有的大魚大肉、有的咸菜小米粥?生活水平不盡相同。在學校里也是如此,有的人花的多,有的人花的少;據統計,43.24%的同學每日消費大約8-10元,38.51%的同學消費額在10到15元之間,而另一部分同學的消費達15-20元。如此看來,大學生在吃飯上的消費還是存在一定那個差距的。這也客觀的反映了社會的貧富不均。
“舌尖上的浪費”更確地說是菜盤中的浪費。這就不得不說國人用餐的習慣,還有那活受罪的面子。幾碗幾碟、幾葷幾素、幾冷幾熱,講究經年,絕不會改。即使不是公款吃喝,有個人掏腰包,誰會一葷一素一湯,落得個小氣鬼地 名
聲,丟了跟命差不多的面子呢?73.64%的同學按饑餓度,12.16%的同學盡量選多點,13.51%的同學盡量選少點。
面對著這觸目驚心的浪費,我們是該反省的時候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泛濫的?其實,造成這些浪費的源頭在于個人的節儉意識不夠,在餐館,我們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害怕點少了吃不飽就多點些、大人要吃這樣孩子要吃那樣、和朋友吃飯吃不完打包沒面子、想嘗嘗各種味道?這或許就是浪費的直接原因吧。圖中數據顯示,有20%的人是因為趕時間來不及吃,60%的人是由于不合胃口,17%的人點太多吃不下,而為了減肥的人僅僅在3%左右。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小小餐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然而古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被人們表現得淋漓盡致。潛意識中,人們不愿意去阻止他人的浪費,認為這是多管閑事、掉了份兒。在此次調研中就有充分的說明:52%的人只是說一下但無所謂對方聽不聽,25%的人明知不對但視而不見,11%的人無動于衷不聞不問,僅有12%的人會極力勸說并加以制止。這就充分的反映了大學生的“獨立”。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普遍遵循的文明行為準則或規范的總和,從握手到稱謂,從出行到購物,從著裝到用餐,從使用電話到網絡交流,都能反映公民的文明素養,體現社會的文明程度。創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生活,需要我們“知禮”、“明禮”、“習禮”,進而“達禮”。目前,隨著“光盤行動”的進行,文明就餐也倍受重視,此次調查中,80%的同學認為應主動排隊購買飯菜,60%的同學認為用餐后主動歸還餐具,5.7%的同學用餐時禁止大聲喧嘩保持安靜,7%的同學覺得要節約糧食按需購買以免浪費。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任何一個倡議在提出的初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光盤行動”的.推廣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此項活動會遇到以下阻礙:學生以前長期的習慣,學生的面子觀,某酒店、飯店的“最低消費”,當然,也有人認為不會遇到阻礙,發展前景廣闊。 “光盤行動”是一種公益,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節約。它的發起對整個社會都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我們應該將它持續下去,不能讓它成為一陣風。從我做起樹立節約意識爭做“光盤”達人,形成機制形成意識,加強媒體監督,完善監督體制,建立梯度價格制,適度提高糧食價格,樹立合理消費觀念。
“光盤行動”是從點滴做起,從餐飲開始,將口號變為行動,將行動化為習慣的公益性活動。具有著重要意義:發揚中華民族節儉的優良傳統;減少了浪費,節約了資源;減少了生活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是一種合理的花費,減輕了個人經濟壓力。踐行“光盤”意識,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為家鄉和祖國的建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使人們認識到餐飲浪費的危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光盤行動”體現的是市民品質和責任。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每個人都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習慣開始,從細微處做起,從節約糧食做起,爭做節約糧食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的行動中來,讓節約引領風尚,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環保的社會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調查結果
(一)珍惜糧食,適量訂餐,避免剩餐,減少奢侈浪費。
(二)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三)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四)提醒身邊的同事和朋友,積極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五)在集體食堂就餐,要按順序排隊,不要擁護或搶先購
(六)要依次就座,不要搶占座位。
(七)不要隨地亂吐亂扔、亂倒飯菜或倒湯潑水。
(八)人多時吃完后應立即撤離,以便他人就餐。
(九)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節約糧食。
(十)積極參加文明餐桌行動,營造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
四、調查體會
讓我們加入到“光盤行動”中來,不但要爭當勤儉節約的行動表率,更要做“光盤行動”的宣傳者,積極倡導節約文化,廣泛宣傳節約理念;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生活習慣開始,爭做節儉生活的踐行者、推廣者、監督者,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低碳、綠色、環保的社會環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同時此上為對于本次調查問卷成果匯報,希望對于開展的“光盤行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也希望上級領導能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光盤行動調查報告2
前言
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這種“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勢在必行。隨著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凈、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并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
一、調研主題:
有關“光盤行動”的態度
二、調研目的: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為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引導全院學生養成健康文明、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在全院倡樹文明消費、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的儉約之風,積極倡導節約文化,廣泛宣傳節約理念;從點滴做起,從餐飲開始,將口號變為行動,將行動化為習慣。
三、調研方式:
四、調研對象:
管理學院全體在校學生
五、調研時間:
20xx年3月25日
此次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形式,調查對象為隨機抽取的在校學生,此次活動受到同學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共計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8份,回收率98.67%.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里的食物,吃不完的`打包帶走,拒絕浪費,珍惜食物。根據調查顯示,有50.03%的人聽說過并對具體內容有所了解;23.6%的同學僅聽說過不了解具體內容;仍有16.89%的同學沒有聽說過。這意味著當代大學生對“光盤行動”的較關注,仍有部分同學對此沒有引起重視,需加大力度宣傳。
自網友徐俠客在微博上提出“光盤行動”以來,隨著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大加撻伐,一項倡導將盤中餐吃光、喝凈、帶走的“光盤行動”正在全國興起。就目前而言這項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然而,該行動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持續下去”呢?有網友對此表示置疑。
有一種現象叫痛心,我國每年僅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高達800萬和300萬噸,這相當于最少倒掉了2億人一年的口糧;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可以救活400萬饑民。我們每天都可以看見許多同學在就餐后,倒掉盤里的飯。據圖顯示18.24%的同學基本上沒有剩飯,5.41%的同學倒掉了四分之一,1.08%的同學剩下了二分之一,僅有15.54%同學“光盤”,根據這個數據,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僅僅一個食堂每天得浪費多少糧食,而這些糧食又可以養活多少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重視的不好習慣。
光盤行動調查報告3
中國緊急快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在大學,每到開開飯時間,餐桌上總是杯盤狼藉,在這些餐盤中,剩著大量未吃完的飯菜,這些剩下的飯菜都將倒入食堂打潲水桶中,一天下來,倒掉的剩飯要累積好幾大桶。在這樣的前提下,“光盤”行動在各大學中逐漸展開,成為一種公益活動。我院積極參與其中,做起了“光盤”行動的號召,學生們積極響應,以身作則,本次調查報告就是對這次活動成果的調查,總結。
調查背景:全社會各行業興起了“光盤“行動”,在我院也得到了積極響應。調查目的:對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光盤”行動進行成果調查,進行總結。調查時間:20xx年04月15日—20xx年05月05日
調查地點: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一食堂、二食堂
調查對象:大學生
調查方法:1、調查采訪2、食堂調查
調查人:陳思聰
“光盤”行動在社會的搭理宣揚下逐漸成為一種熱潮。我就一些和食堂就餐的相關問題采訪了一些同學。
首先是同學的基本生活費是多少?這個問題與“光盤”行動有著很必然的聯系。經過調查,有85%的大學生的生活費在800-1200元,約有7%的大學生生活費在1200元以上,而僅僅只有8%的大學生生活費在500-800元。根據采訪的一些同學說,剛進校時食堂的砂鍋6元一碗,現在已經大多7元-8元一碗。原來一個月的生活費會比現在省一些。生活費的富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浪費現象,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們大多會珍惜糧食。
然后是每天的就餐次數進行了提問。平均每天就餐三次數的學生最多,達到了63%,就餐兩次的有33%,僅僅只有4%的學生就餐一次,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就餐一次到兩次的同學,他們只是在中午和晚上回去吃飯,早飯大多數都是不想去吃,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才回去吃吃,而午餐和晚餐浪費的情況明顯不多。而就餐三次以上的同學生,會因為不是很餓等原因,不同程度的浪費糧食。
接著是浪費糧食的情況。通過調查可以看到有65%的同學從不剩飯,但在問他們時,他們大多數都有剩飯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因為其它原因會倒掉幾次,但都很少這樣做。每個人都會有浪費食物的時候,只是看是不是經常這樣做,浪費食物與生活費的多少不是有直接的關系,同學們浪費食物的原因有很多的因素,有60%的人都是因為飯菜不好吃,這是主要浪費食物的'原因,剩下的有些同學是因為點餐量過大,吃不完。有些是覺得食物不干凈,吃不下。還有些是因為沒胃口,不想吃。然而有些是因為其它的原因而浪費,比如說:自己的原因、挑食,天氣的原因、沒胃口,身體不好是也吃不完的原因。同學們的浪費都是有多種原因的,這讓我們覺得他們的浪費是乎可以理解的,但事實是這樣么?
最后是看到別人浪費糧食時候的感覺。有30%的學生覺得浪費食物的現象沒感覺、習慣了。有62%的學生覺得食物的浪費是可惜的,應該節約,不應該浪費。僅僅只有8%的同學是覺得憤怒的。在這一項調查中反應出,大學生對食物浪費的意識薄弱,對食物的浪費沒有什么感覺,沒有什么責任感。在對待事物的處理方式中,僅僅只有一人打包帶走,有42%的人置之不理,有56%的學生會看情況而決定怎么做。怎么是這樣的現象呢?通過在調查是的訪問得到的答案是,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太麻煩,就算打包了,拿回去不一定會吃掉,還不如不打包。有些覺得吃不完就吃不完唄,打包回去吃都不新鮮了,說不一定吃了會拉肚子,沒必要打包。有些同學是不好意思,別人都不在乎你在乎什么,想打包也不好意思。有些同學覺得打包感覺很丟臉,不愿打包,打包會覺得別人會用奇怪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不會這么做。有些同學覺得這也不算浪費,因為吃不完的食物會有人處理的,他們回去拿去喂豬,這樣不是浪費。他們好像說的很有道理,可是實際上是對自己浪費行為的辯解。
通過采訪調查,不難看出現在浪費糧食的現象確實比較嚴重,在現在富裕的生活環境下,人們的意識已經發生改變,對浪費已經習以為常。不是十分的在乎,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想。接下來是對食堂的調查。
我選取了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去進行查看。早上和中午的浪費情況基本很少,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學們自覺地吃光盤子的食物,裝剩飯剩菜的大桶,以前經常滿的,現在也少了很多。晚上的剩飯情況比較嚴重,但比之以前還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比較提倡晚上少吃,我感覺和這個有些關系。
“光盤”行動在一定程度上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同學們的意識并沒有過多的改變,我們應該繼續努力。
我國高校眾多,學生數量更是龐大。同時他們是一個比較敏感的群體,處于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各自的最前沿,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力量、一種新的思想和新的潮流。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使這個群體脫離了最直接食物獲得過程的參與,缺乏辛苦勞動的親身體驗。加之本身極易受其它人群的影響以及沒有過真正饑餓的感受,導致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想當然的認為食物獲得輕而易舉,或者說只要擁有財富就可以不愁吃喝,因而忽視了甚至是漠視糧食的重要性。這種對糧食重要性的無知,成為了大學生中普遍存在食物浪費的首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這也是為什么在農村中就很少有糧食浪費的原因,不一定是因為農村貧窮,而是因為農民能夠認識到糧食獲得的艱辛和糧食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在真正理解“糧食”的基礎上才能有效的減少和杜絕糧食浪費,否則,一切努力都是空口白話,無濟于事,并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肆意浪費糧食的問題。
對于食物浪費的不良影響,從小的方面來說,浪費是個人的不合理的消費方式,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偏頗和瑕疵。畢竟任何資源都是一種勞動的結晶,浪費資源就等于不尊重勞動本身,作為解決溫飽的糧食,自然也不例外。這是對個人而言的。一個人對于食物浪費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認為這不是什么值得關注的事情,那么在這一方面他就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
“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這句話我們大家都懂。可是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在學校就餐時,迫于種.種原因,最后飯桌上總會剩下一堆食物,結果不外乎是倒,甚少有人會想著去打包。“光盤”行動之所以能如此迅猛廣泛傳播,體現了人們對浪費有了一次理性的回歸。我們也應該把這種思想堅持下去,不應該只當做一時的熱血。應該持之以恒的去堅持!這樣浪費的情況才會得到改變,我堅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做到。
光盤行動調查報告4
一、行動宗旨
為了響應大隊部的號召,認真貫徹杜絕浪費的節儉精神,全力做到桌桌“光盤”,我們在春節期間自己所參加的聚餐和飯局中,進行了一份“光盤“行動調查報告,以期監督和落實這一行動的開展,為這場關乎著國計民生的大行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二、調查方法
在春節期間自己參加的聚餐和飯局中,進行觀察和記錄,統計出各個項目后,登記在表格中,制成“光盤“調查表。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光盤”行動調查表
地點
人數
服務員是否提醒
光盤率
除夕年夜飯
余姚新皇潮酒店
9人
是
80%
初一中飯
余姚花園酒店
18人
否
60%
初一晚飯
余姚新皇潮酒店
19人
是
85%
初二中飯
大隱阿鑫飯店
13人
否
95%
初二晚飯
大隱外婆家中
14人
否
100%
四、結論
調查情況數據顯示,本次春節期間的五次聚餐及飯局中,光盤率最高為大隱外婆家中的100%,最低為余姚花園酒店的60%,平均光盤率84%。
五、原因分析
從調查情況的數據來看,光盤率的高低有這么幾點原因:
1)大隱聚餐時的光盤率高出余姚聚餐時的光盤率,可以看出,農村人的節約意識比城市人更強;
2)而余姚聚餐中新皇潮酒店的光盤率高出花園酒店的光盤率,可以看出,服務員的提醒對食客起到的作用不可謂不小;
3)最后,大隱聚餐中外婆家中的.光盤率高出阿鑫飯店的光盤率,可以看出,在家中聚餐時菜肴根據客人口味作出調整,光盤率比飯店普遍高出一個層次。
4)人數與光盤率沒有太大關系。
六、活動建議
將影響光盤率的幾點原因加以系統分析,在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1)每個人必須加強自身的節約意識,盡量做到多吃少剩。
2)點菜時不必鋪張浪費,注重排場,不然只會導致更嚴重的浪費,給客人留下壞印象。
3)訂餐時需謹慎考慮各種菜肴的口味、分量,與客人的口味和食量、人數做好對比,最大限度的杜絕浪費。
4)酒店需要做好光盤行動的宣傳,將海報置放于醒目處,并派遣服務員對食客進行提醒。
5)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盡量在家中聚餐。
【光盤行動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光盤行動調查報告09-02
學校“光盤”行動調查報告05-02
關于學校光盤行動的調查報告12-17
光盤行動標語11-14
光盤行動標語03-20
光盤行動的標語06-09
餐廳光盤行動標語03-25
光盤行動宣傳文案10-17
光盤行動調研報告09-28
光盤行動活動總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