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1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一大趨勢,預計在二十一世紀三、四十年代將達到高潮。目前,這一問題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90年代以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人口老化形勢日益嚴峻,老年人口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斷提高。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老齡問題即老年人的需求問題和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日益突出,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解決北京市的老齡問題,北京市統計局最近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老年人生活現狀及需求的抽樣調查。
(一)老年人的生活現狀大多數老年人與子女居住在一起
從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與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離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業比例較低;老年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離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夠自理;老年人公費醫療的比例達到60%;老年人的娛樂活動較為單一。
(二)老年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愿意與子婦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對自己的經濟狀況表示滿意;絕大多數老年人選擇家庭養老;半數以上的老年人贊同再婚;大多數老年人沒有學習的興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會價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寬敞的住房”,第三是“經濟上有人幫助”和“看病就醫方便”,另外,還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務社區”,而提到其它問題的老年人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問題存在著地區差異、年齡差異和文化差異。地區差異:城近郊區的老年人對目前生活狀況的滿意度要低于遠郊區縣,城近郊區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有寬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醫方便”和“增加服務社區”,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而遠郊區縣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經濟上有人幫助”,第三是“看病就醫方便”。年齡差異:60-69歲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主要涉及六個方面,根據老年人提及的多少來排序,這六個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寬敞的住房”、“看病就醫方便”、“增加服務社區”、“經濟上有人幫助”和“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而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問題比較集中,主要是一個,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對其它問題提及的較少。文化差異: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沒有問題的人數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學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有寬敞的住房”,而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則是“增加服務社區”。
(四)中青年人的觀點
大多數中青人愿意與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贊同老年人就業,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齡偏高、身體不好以及老人應該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幫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認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豐富;在養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與老年人一致,87%的人選擇家庭作為老年人的養老場所;將近70%的中青年人贊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認為老年人是社會的一筆寶貴財富,不是家庭的社會的負擔。
(五)結論及對策
1、加強養老保障體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養老政策。養老問題是老齡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它包括兩項基本內容,即養老期間的經濟保障和服務保障。關于經濟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離退休人員為主,他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離退休金,因此,在發放離退休金時,一方面要保證離退休人員按時領到離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隨著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以及物價指數的變化,及時調整離退休金的金額,以保證老年人的實際生活水平。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北京市的養老保險制度,逐步減輕企業和個人的負擔,使我市的養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環。關于服務保障,目前北京市的養老方式主要是居家養老,這是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調查發現,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傾向于這種養老方式,但是由于現在的家庭結構、規模正在發生變化,家庭的養老功能已趨于弱化,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因此,應該把居家養老和規范化的社區服務相結合,把社區服務引入家庭,以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有機結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2、發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質;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真正做到老有所樂;拓寬老年人的就業渠道,實現老年人的社會價值。
3、搞好社區建設,發揮社區的助老服務功能社區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動場所和生活空間,隨著家庭養老功能的減弱,老年人對社區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對社區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加強社區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對老年人的服務功能是解決老齡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北京市的社區建設比較薄弱,不能適應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因此,在進行社區建設時,首先要加大對社區養老服務業的投入,通過多方位、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資力度。其次,增加社區老年人的服務設施和服務內容,主要包括醫療保健、家政服務、健康娛樂、學習教育、法律咨詢等服務項目。
4,要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社區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提高社區為老年人的服務質量,不僅讓老年人享受到有關的照顧資源,還要讓老年人享受到高質量的服務。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2
xx社區老齡人口較多。由于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與子女共同生活動家庭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樣安享晚年?面臨困難問題怎樣解決?XX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區青年匯同xx大學共同開展針對“老年人社區生活狀況”調查活動,活動工作人員5人,活動志愿者3人,被訪老年50余人。
本次調查數據中最為突出的三個問題:
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
老年人的年齡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齡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難與社會其他成員共同分享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成果,而日益成為貧困階層。除個別子女條件特別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僅僅能維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們收入的低,成為直接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主因。
二、老年人的思念:
因為思念不能常來探望的兒女成了許多老年人的心病,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親情。盡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強,但不管是獨居,還是與子女合住,老人們大都不愿意請保姆,更想讓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質上的東西我們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讓我們孤獨!”
三、老年人的出行問題:
當城市的高樓大廈將人與人徹底阻隔開時,一些年過七旬的.老人也因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陽光下散步的機會。因為出行的不便也導致了許多生活必備物品不能及時填補。
針對老年人生活現狀和面臨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作為社會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務團隊的工作者我們應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導和宣傳共同營造愛老敬老的氛圍。要提倡在廣闊的空間交流,幫助老人走出家門,加強與年輕人接觸。老齡社會不僅是人口類型轉變的標志,也是社會、經濟、科技、醫療衛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老年問題既是家庭問題更是目前的社會問題。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質上的關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關注。我們應該都來關心、愛護他們。關愛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視老年人,為他們創造一個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圍。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3
為認真的貫徹中消協“消費與民生”年主題,深入了解老年人消費維權的現狀,進一步提高老年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根據省消協《關于開展“老年人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督調查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要求,XX市消費者協會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聯合XX市老齡工作委員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老年人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調查問卷”活動。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調查背景及基本情況
當前隨著老年人生活條件的穩步提高,廣大老年人的消費需求日益旺盛。但老年消費者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相對于其他消費者或商品經營者,老年人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由于受意識、知識、信息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仍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其合法權益更易受到侵害。此次調查問卷主要了解老年消費者的主要消費需求、消費行為習慣、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消費者權益受損狀況以及維權支持體系等情況。本次共有29名老年人參與問卷調查,其中男性占31% ;女性占 69%;60歲以下老人占 38%;60歲-69歲老人占48.3%;70歲-79歲占 10.3% ;80歲以上占3.4%;從文化結構來看高中、中專占 51.7%;大專占27.6%;本科占3.4% ;初中及以下占17.3%。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9份,回收29份,回收率100%。
二、調查反映的老年人消費維權情況及分析
(一)基本消費、消費意愿及消費習慣情況
1、日常消費比較集中,與往常無太大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在29份調查問卷中,在被問到“你用于自身的日常消費支出主要集中在那些方面”時限選三項,被調查者在十三項選擇中前三項分別是食品占89.6%、醫療占51.7%、服裝占44.8%。在被問到“你近一年內用于自身的一次性支出較大消費項目有哪些”時限選三項,被調查者在十三項選擇中前三項分別是食品占82.7%、醫療占51.7%、服裝占37.9%。這表明我市老年人日常消費和近一年內用于自身的一次性支出較大的消費項目主要集中在食品、醫療、和服裝。
2、食品、醫療仍是關注熱點,對商業宣傳信任度較低。在被問到“你平常比較關注哪些方面的消費信息”時限選三項,被調查者在十三項選擇中前三項分別是食品占82.7%、醫療占51.7%、營養保健占34.4%。在調查“你對商業廣告的信任度如何”時,不信任占51.7%、一般占41.3%、非常不信任占6.8%。非常信任和信任為0。調查你是否知道應當有“國藥準字”時,結果顯示有86.3%表示知道,13.7%表示不知道。調查結果充分反映了老年消費者平常關注度最高的仍是食品、醫療、藥品,同時也反映出個別商家的商業廣告存在的虛假宣傳問題已經產生不良影響,老年消費者對商業宣傳信任度比較低。這同時也警示商家及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在規范商家廣告宣傳行為方面仍須規范和加強監管。
3、對旅游產品、保健品和上門推銷產品持抵制態度,比以往警惕性有所提高。從調查結果顯示看老年消費者對“旅游中購買商品后的感覺”,44.8%表示沒買或很少買、34.5%的老年消費者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只有3.4%的老年消費者表示感覺還可以。在被問道“保健品能否治病時”,65.5%的老年消費者表示不能,認為可以輔助治療的有31%,而認為能的只有3.4%。在受訪的老年消費者中75.8%的人表示遇到過上門推銷的情況但沒有買產品,17.2%的老年消費者表示遇到過買了但是感覺受騙了,東西并不好用,而且比外面的貴。有3.4%的老年人表示沒遇到過,而遇到過買了感覺推銷的產品還行的也只有3.4%。調查結果充分說明了,旅游產品、保健品和上門推銷產品這些在平時投訴就高居不下的新生行業。雖然大部分老年人對此持強烈抵制態度,警惕性和自我保護能力比以往也有所提高,但仍有17.2%的老年消費者購買了并感覺上當受騙了。這也說明我們老年消費者自我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仍有待加強,并應引起社會的重視。
(二)維權情況及維權建議
1、近八成老年人遇到過消費權益損害。調查結果顯示,在29份有效問卷中,有23位老年消費者在近兩年遇到過消費權益受損,占被調查者的 79.3%,僅有6位老年消費者在調查中表示在近兩年未遇到過消費權益受損,占被調查者的20.7%。可見,老年人在消費過程中權益受侵害的情況還是非常嚴重的。在被問到“你對維權結果是否滿意”時,65.5%的老年消費者表示一般、不滿意的占13.7%、比較滿意的占6.89%、非常不滿意的占 3.4%。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老年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權益受侵害的情況不僅普遍而且非常嚴重,而另一方面65.5%的老年消費者對維權的結果表示一般、不滿意的占13.7%。這充分說明在老年消費者維權方面的矛盾所在,我們仍需做深、做細消費維權工作。
2、政府部門需在多方面加強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方面的工作。在回答“在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方面,你認為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哪些方面”時,被調查者占93.1%的老年人回答“加大懲治不法商家的力度”。86.2%的老年消費者表示要“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82.7%的老年消費者表示要“加強宣傳,提高老年人辨別防范能力”,有79.3%的老年消費者回答“要嚴格審查違法、違規廣告”。調查結果說明不法商家的違法行為已引起老年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同時也警示政府部門對不法商家的懲治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老年人由于年齡、生活、環境等種種原因導致其辨別和防范能力相對較弱,也就給不法商家和違法廣告提供了可乘之機,但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老年消費者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并對政府部門提出了加大宣傳和打擊的力度的要求。
三、老年人消費維權的措施及建議
針對本次調查反映的問題及成因,結合被調查者反映的老年人消費維權意見和建議,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宣傳,增強老年人防范意識和維權能力
由于老年人年齡大、行動不便、導致生活環境相對封閉,加上同情心強、渴求健康等原因很容易輕信虛假宣傳,聽信一些口頭承諾而掉入消費陷阱。因此,首先應當加強老年人安全防范知識和基本消費知識的`宣傳,多對老年人進行消費產品真假鑒別的技巧培訓,杜絕欺詐老年消費者行為的發生。其次,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幫助老年人明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與維權意識。最后,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采取開設老年人專欄節目等形式,進行保障老年人消費合法權益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譴責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二)嚴格監管,凈化消費市場環境
政府監管部門應當實施全方位、動態監管,嚴格審查違法違規廣告,加大懲治不法經營者的力度,使違法行為無機可乘。一是嚴格市場準入,杜絕無照經營、無資質經營者進入市場;對商品服務中出現的夸大宣傳、虛假承諾、強制服務、以次充好等不良經營行為要予以嚴肅查處。二是實行全方位動態監管制度,對老年人消費的主要市場食品及日用品從生產、進貨、銷售、售后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督檢查,有關執法部門應組織專門的稽查隊伍,經常對商場的三無產品,假冒偽劣產品進行巡查。三是加快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對信用等級差的企業加強監管;文化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電視廣播廣告宣傳,嚴厲打擊不實廣告,特別是藥品、保健品的廣告必須經其批準才可以刊登。
(三)健全法律,規范對老年消費群體的特殊保護制度
老年人作為社會成員中的特殊群體,可以說是弱勢群體,法律對其合法權益的保障必須要有特殊的規定,當老年人遇到消費糾紛時應受到法律的重點保護。據了解,當前的消費糾紛中,一般都是消費者對經營者的侵權行為進行舉證,但老年人受到年齡、健康、知識面等各方面的限制,在舉證上顯得十分困難,尤其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老年人即使被蒙騙也很難舉出有效證據指出經營者的過錯。對此建議,有關法律法規應當明確規定,老年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與經營者產生糾紛,應當由經營者進行舉證,解決由于信息不對稱使老年人遭遇消費侵權時難以就經營者的過錯進行有效舉證問題。當前除了現行的《老年人權益保護障法》之外,應建立相應的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的綠色通道。如設立老年人消費維權專用電話,或者設立專門的老年人消費維權投訴點。再是與法律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利用法律援助制度,無償為符合條件的老年消費者提供法律幫助,XX市消費者協會已于2010年成立XX市消費者法律援助聯絡站,主要是針對弱勢消費者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社會反映良好。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快速老齡化,老年人消費群體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關注老年人的消費需求,維護老年人的消費權益,正確引導老年人科學、合理消費,是提升消費維權工作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此次通過開展老年消費者消費維權問卷調查活動,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商品和服務的社會監督,營造安全、放心、和諧的消費環境,推動依法保護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斷向縱深發展。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4
一、老年保健食品消費需求旺盛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花錢買健康好像成了老年人深信不疑的觀念,保健品被老年人捧為"保健祛病良藥,吸引很多老年人紛至沓來尋求"保命藥。被調查的30位老年人中,有18人購買過保健品,占總人數的60%,其中目前仍在購買或食用的有12人,占總人數的40%;8人明確表示不會購買保健品,4人持觀望態度。購買保健品的18人中,六成老年人對目前食用的保健品療效不太滿足,三成老年人持中立態度,一成老年人認為治病效果較明顯。在購買保品的18人中,花銷過萬元的8人,花銷過千的6人,花銷百元以上至千元以下的4人。被調查的30人中,九成老年人認為保健品市場管理混亂,亟待規范整治,確保保健品消費市場良性運轉。
保健品市場混亂,負面效應劇烈,為什么老年人仍舊對此熱度不減呢?究其主要緣由為:
一是多數老年人對保健品廣告宣揚深信不疑。保健品生產商和推銷商會借助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租場地、街道宣揚欄、鬧市撒廣告等多平臺全方面廣泛宣揚,利用名人效應、專家講座、優待促銷、親情服務等手段吸引消費者。在這種"狂轟亂炸的廣告氛圍中,一些老年人的心態由不信任轉變為懷疑,再由懷疑轉變到深信不疑。被調查的30位老年人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定時收看地方衛視養分專家保健品講堂,九成老年人知曉黑龍江省廣播電臺某頻道宋某、于某專家養生講堂。六成以上的老年人表示會連續收聽收看養分保健節目,會根據專家建議連續購買保健品,但只有一成老年人認為保健品療效明顯。
二是老年人癡迷保健品源于滿意其多重心理需求。一是保健治病心切。多數老年人經過大半生的辛苦勞作,在步入老年后身體機能老化,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在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的狀況下,他們會選擇購買保健品來幫助治療,緩解心理壓力。二是從眾、攀比心理。老年人一般對于新生事物的辨別力量不是特殊強,比較簡單接受別人的心理示意和受四周同伴行為的干擾,產生盲目從眾和攀比心理,大家都買我就得買,你買多少錢的,我不能比你買少,結果購買的保健品多數很難達到廠商宣揚的效果。三是排解心中孤獨。許多家庭,老人和子女之間關系獨立,因子女們正處在事業爬坡階段,生活負擔重、工作責任大,他們有什么苦惱也不便向子女傾訴,常以聽聽保健節目、參與保健產品講座會或到保健品店體驗等來排解內心孤獨或查找暖和,經過廠商的進一步"洗腦,他們會無意識地購買一些保健品。
二、保健品市場亂象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我國于1997年實施的《保健品食品管理方法》明確界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整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為目的一類食品。而多數商人都要擅自夸大保健品的食用效果,抬高銷售價格,這不僅嚴峻地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還讓老人付出高額代價,耽擱了病情,危害老人們的身心健康。
(一)保健品市場混亂,老年消費者上當受騙屢見不鮮。據被調查者反映,近些年常有保健品推銷商來黑河,在市區中心位置租用臨時場地搞促銷活動,他們會借助廣告宣揚、現場推介、名醫義診和贈藥等活動,博得老年人的信任,誘導老年人購買其價格不菲的保健品,獵取高額利潤。被調查者中,有10人曾經買過此類保健品,其中6人購買了千元以上的'保健品,4人一次性購買上萬元的保健品,因購買的保健品積累如山,不得不用三輪車等工具運回家中。調查的10人中,只有1人認為購買的保健品有療效,5人服用期間因身體感覺不適而停用,4人認為完全沒有效果,只有10%的人認為有效果。之前他們多數人購買過廣播、電視、網絡上宣揚的其他保健品,雖然反映平平,但還是屢試不爽。
(二)保健品價格昂貴,掏空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金。保健品總體價格昂貴,少則幾百元,動輒上千,個別的上萬,甚至幾萬元,遠遠超出了本身所應有的價值。
被調查者中有一位是退休環保工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平日里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不舍得鋪張一分錢,但對購買保健品卻從不吝嗇,幾乎花光了自己全部的積蓄,先后三次購買了近萬元的保健品,服用一段時間后治療效果不明顯,感覺受騙了,對保健品療效產生一些懷疑,但心里仍渴望遇到真正管用的保健品。另一位被調查的老年人介紹,為了達到保健品治療效果,在服用保健品的期間,廠商會向他推舉了一套有幫助治療功能的保健器械,協作治療,這套器械花費近三萬元,使用了近兩個月,沒有感覺到任何療效。
(三)盲目信任保健食品易耽擱病情,還會影響家庭和諧。多數老年人對保健品市場存在肯定的認知障礙,習慣性將保健品等同于藥品,廠商正是利用老年人信任保健品可以治病這一盲區,有意夸大宣揚療效,哄騙老年人陷入消費誤區。被調查者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只信商家的宣揚內容,并不知道真正的保健食品有標志(藍帽子圖樣)、批準文號及食用方法,個別以治病為目的的老年人,由于長期盲目服用不相宜的保健品,往往會加重病情,耽擱了最佳治療時間。三成老年人反映在服用某品牌的保健品后明顯感覺身體不適,老病沒治好卻又添新病,讓他們苦不堪言,有的老年人因購買時怕兒女阻撓,沒有告知他們,服用后效果差又怕兒女埋怨,為了避開家庭沖突,他們多數會保持緘默。
三、規范保健品市場刻不容緩
(一)各職能部門應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消協應加大轄區內保健品廣告宣揚的監督檢查力度,對臨時租用公共場所搞專家講座、街道散發傳單、隨處張貼小廣告等廠商加強監管,對虛假、夸大宣揚保健品功效的商家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厲查處,以絕后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加大保健品平安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制售假劣保健品等違法行為,并借助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賜予曝光,公布假冒保健品名單,提高消費者警覺性;準時受理老年消費者舉報投訴案件,關心老年消費者對提高保健品的熟悉和識別力量,以防上當受騙。
(二)嚴峻打擊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的虛假宣揚。嚴格審查涉及老年保健品廣告宣揚內容,尤其是以醫生、專家、患者等形象做療效說明的違規宣揚,對存在夸大夸張宣揚效果,誤導公眾消費的虛假宣揚應馬上責令停播或屏蔽,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三)提高老年人的識別力量,學會自保。引導老年人在購買保健品時,應讀懂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認清該產品的保健功能,并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癥下藥;肯定要到正規、有證照、信譽好的商家購買保健品,留意保健品的外包裝上是否有批準文號、生產日期等;平常還要多了解健康學問,參與由正規醫院組織的活動,對于保健品廠商組織的保健講座,應謹慎參與。
(四)給老年人營造一個舒心的生活環境。老年人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社會的關愛,作為子女應當多關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盡可能抽出時間常回家探望老人或致電問候老人。社區是離老年人生活最近的基層組織,應樂觀協調政府盡力為老年群體供應休閑、消遣場所,開辦健康學問講座,引導老年人選擇正確的健康消費,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五)新保健品管理方法應盡早出臺。我國1997年6月出臺的《保健品食品管理方法》始終沿用至今,已經難以適應簡單多變的保健品消費市場進展需要,國家應盡早出臺新保健品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管理細則,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提高職能部門執法力量,更有效地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保障人民人身財產平安,維護社會穩定和諧。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5
據全國老齡辦數據統計,我國現在已有老齡人口1.69億,占總人口數的12%。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而就整個武漢市而言,據其老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止2015年5月,武漢市有老年人130余萬人,空巢老人約占30%,約39萬人。并且隨著獨身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可以預見,武漢市老年人家庭的
空巢化
也將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近年來,以漢口百步亭社區為代表,武漢的一些社區正在大力倡導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開展了針對空巢問題的
結
等志愿服務活動,引起了社會的積極反響和政府的關注,但是目前關于武漢市空巢老人的研究卻鮮見報道。因此,對武漢市空巢老人目前的生活狀況和心理健康方面問題的調查與研究,對今后關愛空巢老人這一方面,具有可參考的現實意義。
調查及過程
調查目的
調查地點及調查對象
我們走訪了武昌的珞桂、方桂圓、廣八路、儀表廠、四眼井等社區及其周邊的大街小巷;漢口的榮東、榮西、榮華、玉帶、集賢等社區及其周邊的大街小巷;漢陽的自立、青石橋等社區及其周邊的大街小巷,共獲得有效問卷284份。其中A卷58份,B卷142份,C卷84份。在A部分針對空巢老人的調查中,男性占46.6%,女性占51.7%,其中60-70歲的占39.7%,70-80歲的占44.8%,80-90歲的占22.4%,其整體程度較低,高中及以上的只占12.1%。信息缺失1.7%;在B部分針對18歲以上不同群體的調查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1%,初中及以下的占49.3%,高中的占26.8%,大學及以上的占23.2%,信息缺失0.7%,而在年齡分布上,18-25歲的占22.5%,25-35歲的占18.3%,35-45歲的占14.1%,45-60歲的占36.6%,60歲以上的非空巢老人占8.5%。
調查方式
調查限制
首先,由于客觀條件限制,我們此次調查雖然遍及了武漢三鎮,但都是局部調查,主要以武昌的洪山區、江夏區,漢口的硚口區,漢陽的漢陽區腰路堤為調查范圍,因此調查出來的結果只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參考,并不能詳盡地代表整個武漢市的情況;其次,為了避免空巢老人對我們的突然來訪存在著心理上的驚恐和不信任,我們小組成員決定采取戶外調查的形式,在社區及其周圍尋找調查對象,這種調查方式的局限是難于調查到那些高齡行動不便的或臥病在床的空巢老人,只能通過在調查其他空巢老人的過程中間接獲得他們的信息。最后,受老人們年齡和知識的局限,調查問卷絕大部分需要我們調查組成員根據其回答內容代填,且受其吐字的清晰度和本地武漢方言的影響,每一份問卷和一份心理測量表的題目問下來所需時間過長,平均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因此在單獨調查空巢老人群體這一部分,我們只能根據不同的空巢類型,有針對性地調查了武漢三鎮的58位空巢老人,其樣本容量不夠充足,調查出來的結果也只能是代表性意義的參考。
數據分析與調查個案
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
在生活來源和醫療保障方面
由表1得知,因為武漢市的空巢老人大都年輕時候在某企業上班,退休之后享有退休金,其生活來源63.2%來自退休金(只有剩下的極少部分是來自子女負擔和自己的積蓄),大致在1000-1200左右,但退休老干部或者公務員的退休金一般都較高,在2015-3000左右。且部分較貧困的空巢老人享有國家的200-400元不等的低保。而在醫療費用問題的解決上,有56.1%是來自醫保,但每個月的醫保費用只有90塊錢;29.8%是單位或者街道社區部分報銷;極少部分是由子女負擔的。空巢老人們普遍覺得醫療費用高,生不起大病。具體數據如下圖所示。
從整個情況上來看,武漢市的養老實行得較好,基本上滿足了老人們的生活需要。另外,我們還了解到:武昌、漢口和漢陽區的空巢老人們的生活水平差別較大,武昌漢口的空巢老人大多退休金較高,生活水平較高,而漢陽區的空巢老人大都退休金較低,且醫保也較低,生活大都只處于溫飽水平。
在生活開支和經濟壓力方面
如圖可知,空巢老人們生活開支總體處于中低等水平,除了害怕生病,大部分空巢老人不覺得有什么經濟壓力。但對于經濟發達,商業中心城區,如漢口硚口區,消費水平較高,空巢老人們經濟壓力相對較大。
在生活照顧與子女關系方面
(1)在生活照顧方面,因為調查的絕大部分是中低齡空巢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較好,調查中87.9%的空巢老人能自己照顧自己。且因被調查的空巢老人有62.1%配偶健在,故在其生病的時候,有39.7%的空巢老人是由老伴照顧,36.2%的是由子女照顧,另有8.6%的是由醫療護理人員照顧。在此基礎上,數據顯示,78.6%的.老人不愿意住在養老機構,其原因主要有:主觀方面來講,自己不愿意住在那里,因為沒有自由,且照顧和伙食也有所欠缺;客觀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為養老機構花銷太大,無法負擔,有的是因為子女不同意。剩下的21.4%的老人愿意住在養老機構,大都認為住在那里的都是老人,可以聊天做伴,且這部分老人認為養老機構的伙食比自己現在的狀況要好。
(2)在與子女關系方面,空巢老人們的子女一般是生活在本地的,只有極少數的生活在外地或者國外。數據還顯示,造成空巢老人與子女分開住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52.7%的空巢老人是因為與子女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有差異為避免沖突而與子女分開居住,同樣的52.7%的老人空巢是因為子女學習工作忙,壓力大無暇照顧老人,另外36.4%的空巢老人是因為自己希望獨立生活,還有25.5%的空巢老人是因為子女住房條件緊張等約束而與子女分開居住,而18.2%的老人空巢是因為子女在外地求學或工作需要在異地就業就職,只有9.1%的空巢老人是因為子女婚嫁在異地成家而與子女分開去住,剩下的7.3%的老人空巢是因為子女具備所需物資條件,但贍養老人觀念淡薄所致。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老人與子女分開居住大部分是客觀原因造成的,只有極少數老人是因為自己的主觀原因想自己獨立生活而與子女分開居住的。從調查中我們還得知,空巢老人們的子女很少與其聯系的比率占37.9%,而空巢老人們經常主動和子女聯系的比率占44.8%。這說明很多空巢老人迫切希望與子女保持更多的聯系,盡管大部分空巢老人理解并習慣了子女不在身邊。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6
現年82歲家住上海北京西路1565弄的顧久震是個電腦迷,1998年,花9100元捧回奔騰100電腦,又添置了打印機、掃描儀、刻錄機等,1999年將原有電腦更換成奔騰3,并增加了硬盤和內存。他擔任上海老年大學靜安分校電腦提高班班長,一個禮拜老年大學要去好幾次。
顧久震只是靜安區老年人中的一個影子。靜安區戶籍總人口為309762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72247人,占總人口的23.32%,靜安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排名全上海第一。近日,在交通大學的支持下,靜安區老齡委辦公室開展了有關“靜安區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大型問卷調查,對XX年的千名接受過調查的老年人進行跟蹤調查。
本次調查對象有偶的人數比例占近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的老人為單身。在無偶的354名老年人中,女性占80.6%,男性占19.4%,其中只有3人表示想結婚,占所有無偶老人總人數的0.8%。
◎真正用于文化娛樂的只有每月30.57元/人
在950名退(離)休人員中,退休金在1000元以下的有509人,占53.6%。除退休金外的其它收入水平。退休后繼續工作的老年人有34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4%。老年人其他收入的來源:104位老年人的其他經濟收入來源最多的為“子女、親屬補貼”,其次是“再工作報酬”和“投資收入”。
被調查老人的平均每月消費支出為970.33元。飲食仍然是日常生活中消費比重最高的部分。被調查老人家庭所擁有的電視機、冰箱、電話的擁有率都超過了90%。
調查顯示,1000位被調查老人的平均每月消費支出主要用于飲食、醫療和公用事業費,難以積蓄。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以恩格爾系數判定生活發展階段的一般標準:60%以上為貧困,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40%以下為富裕。調查中計算出1000名老人每月消費支出之和為964656元,飲食消費之和為438858元,兩者相除得到恩格爾系數為45.5%,據此,靜安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處于小康標準,但是這樣的計算方法具有較大的缺陷,由于恩格爾系數沒有把醫療費用計算進,所以就算在表面上看來老年人的生活已達到小康水平,但是實際上老年人除了飲食以外的其他支出也是主要花費在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費等方面,真正用于文化娛樂的只有每月30.57元/人,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并不高。
本次調查的老年人大多數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退休,退休金較少,雖然近年來上海市多次為退休職工加工資,但是由于退休金基數太小,加退休金并沒有顯示出明顯改善他們生活的優點,只是起到一個拉平退休金的作用,老年人的收入相對于全社會來說仍然處于中低階層。
◎純老人家庭目前生活中最大困難是什么?
調查中,純老人家庭的老人對目前生活中最大困難是什么進行了選擇?選擇“寂寞”32人,選擇“看病”119人,選擇“購物”42人,選擇“燒飯”63人,選擇“洗衣服”69人,選擇“打掃衛生”164人,選擇“維修”110人,選擇“收入少”49人,選擇“鄰里不和睦”6人。
調查中,知道街道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或老年生活護理服務社的老年人占大多數達到63.7%。在回答是否需要得到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或老年生活護理服務社的幫助時,僅有50.4%的老年人回答希望。
在397名希望得到小時工性質的家庭服務員入戶服務的老年人中,其中希望得到吃飯服務的有88人,洗衣服服務的264人,打掃衛生服務的348人,護理服務的85人,洗澡服務的73人,陪送看病服務的106人,購物服務的64人,聊天、讀書報服務的30人,其他服務的35人。大部分老年人每天需要的服務時間在1-2小時之間,占到需要幫助老年人總數的80.1%。能承受每小時6元的占69.3%,每小時8元的占4.3%,每小時10元的占2.2%。有24.2%希望得到服務的人沒有經濟承受能力。
在297名希望得到社區站點形式的日間照料服務的老年人中,其中希望得到吃飯服務的有192人,洗衣服服務的178人,洗澡服務的127人,理發服務的166人,購物服務的71人,維修服務的201人,聊天、讀書報服務的80人,文化娛樂活動服務的60人,日托服務的43人,其他服務的33人。在經濟承受能力方面,有56名老年人表示可以按照市場價格接受有償服務,占18.8%,196名老年人表示希望按成本價格接受低償服務,占66%,45名老年人沒有能力,希望無償服務,占15.2%。
在207名希望得到鄰里志愿性質服務的老年人中,需要安裝求助電鈴19人,需要聊天、讀書報的106人,需要定期上門探望的74人,需要代購物品的43人,需要陪送看病的69人,需要其他服務的64人。
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僅有158名老年人即占到本次調查15.8%的老年人接受了社區提供的服務,而其他絕大多數老年人沒有能夠享受到社區提供的服務。本次調查的1000位老年人中,僅有17位老人享受居家養老補貼,2人享受百歲老人補貼,4人享受95歲以上長壽補貼,總體來說接受補貼的老年人比例很低,補貼面非常狹窄。
負責這次問卷上門訪談的人員在他們的上門訪談過程中,遇到一些事例證明有相當部分的老年人由于生大病等原因實際生活非常困難,但是他們的退休金收入超過了政府規定的范圍,就無法享受到政府的補貼,使他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其中一個較為典型的事例是:四平居委會有一對夫婦,沒有子女,男主人60多歲,患有癌癥,女主人50多歲,先天性心臟病,他們兩個退休工資加起來超過XX元,不符合政府的補貼條件。但是由于女主人整日要臥床,一動都不能動,所以必須要請全天的保姆。這樣一來,他們的退休金收入其實是遠遠不夠的,此類不符合補貼條件但是又實實在在存在困難的空巢家庭或孤老在靜安區并不鮮見。
這次調查顯示,空巢戶老人占四成。隨著住宅建設的發展,這種趨勢還將繼續發展。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無法得到家庭成員的幫助,特別是高齡老人和健康狀況欠佳的老人,生活將陷入困境。
◎千名老人中有201人愿意進養老機構養老
調查顯示,千名老人中有201人愿意進養老機構養老,其中家中無人照料是愿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主要原因。
愿意進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經濟上能承受的水平在600元以下的占9.5%,600-799元的占20.9%,800-999元的占38.8%,1000元以上的占30.8%。
在不愿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251名中,有18.7%是因為經濟負擔不了。此外,有7.9%老年人認為不適應集體生活,32.6%老年人認為家里養老能更享受天倫之樂,26.6%老年人不愿意離開熟悉的環境,還有其他原因的`13.9%。
對“以房養老”認同度。在關于老年人是否愿意通過房屋倒按揭或出租的形式來以房養老的調查中發現,僅有7.7%的老年人愿意采用這種方式,18.1%的老年人明確表示不愿意,而絕大多數占74.2%的老年人表示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說明這種新型的觀念沒有得到很多老年人的認同,而老年人對此的熟悉度也相當低。
在354名擁有住房產權的老年人中,有9%的老年人愿意“以房養老”,可見是否擁有住房產權對于老年人選擇“以房養老”會有一定的影響,老年人不愿意采用“以房養老”的原因較為多樣,其中最多的原因是沒有個人產權證和家里有人照顧。
全區愿意進養老機構養老的老人超過一萬五千人,這對靜安區機構養老服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目前養老服務設施嚴重不足,全區床位數不足老年人的1%。而地處市中心的靜安區,地價房價居高不下,也很難大面積的發展養老機構。
◎老人普遍反映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
調查顯示,參加醫保的占90.3%,沒有參加醫保的占9.7%。1000名老年人中有876人參加了退休職工互助醫保,占總人數的87.6%,另外124人沒有參加,占總人數的12.4%。沒有參加醫保的原因是:不是退(離)休職工50.5%,外地單位40.2%,其他9.3%。
千名老年人中有36%的老年人感到醫療費用支出有困難。一年個人醫療費用支出500元以下的32.1%,500-999元的14.4%,1000-1499元的18.0%,1500-1999元的7.5%,XX-2499元的9.1%,2500-7000元的16.2%,7000元以上2.7%。XX年一年人均個人醫療費支出為1708.8元。最高個人承擔數額為60000元。
調查中老年人普遍反映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一年人均個人醫療費支出為1708.8元。有36.0%的老年人感到醫療費用支出有困難。在座談中大家也談到,由于醫保規定的報銷費用過低,很多老年人都需要自己支付相當部分的醫藥費,加上現在醫院將許多藥都被歸為自費藥,使得老年人更感到負擔有困難。很多實際的事例反映出來的問題是,一些老年人收入處于中等,不夠政府的補助條件,因此怕生大病,所以平時也不敢在其他方面多花錢,都要留著負擔醫療的開支。特別是一些從外地退休回來的老年人,在醫療費用支出和醫療報銷方面的困難明顯。
三里坊居委有一位從外地退休回來的孤老,由于退休前是教師,所以退休金在外地相對來說算比較高,超過1000元,不符合上海市和靜安區規定的補貼標準,但是該老人由于身體不好,所以確實存在錢不夠用的情況,并且由于老人沒有上海的醫保,生了病要去外地報銷,報銷周期長報銷金額又少,更為老人造成了經濟上的壓力。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7
鄉村債務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由來已久,情況復雜,矛盾眾多,已成為制約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xx縣作為中部地區典型的農業縣和人口縣,鄉村負債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一、鄉村債務現狀
鄉級債務8.86億元,鄉均負債2216萬元;村級債務4.34億元,村平負債50萬元。以農業人口計算,人均背負鄉村債務1618元;二是債務增幅。其中,村級債務利息增長快。以20xx年3.37億元為基數,20xx、20xx年分別遞增4399萬元、4626萬元。“兩多”即:一是重債單位多。全縣40個鄉鎮全部負債,其中債務1000萬元以上的29個,
5000萬元以上的3個,上億元的1個,即觀音寺1.21億元。全縣853個行政村,零負債的村僅有2個,負債上100萬元的95個,其中200萬元以上的11個。二是欠個人的債務多。全縣鄉鎮一級的債務中,欠個人債務達到3.42億元,占鄉鎮債務總額的38.6%,涉及2.93萬戶;村級債務中,欠個人債務達到3.19億元,占村級負債總額的74%,涉及5.03萬戶。
二、債務成因分析
2、公益事業成債。從債務的支出用途來看,鄉村兩級用于農村學校建設、道路水利建設、計衛優撫等方面的公益性支出,占債務總額的頭,鄉村合計3.88億元,占負債總額的29.8%。特別是前些年各種考核達標項目過多,鄉村配套壓力十分沉重,自身又沒有建設資金來源,不得不舉債完成配套任務。
3、墊繳稅費成債。1996年前,國家實行單一糧食收購渠道,戶賣村結,糧款代扣,農民欠繳稅費的情況較少。隨著糧食市場的放開,糧食價格幅下跌,嚴重挫傷了農民上交的積極性,導致稅費尾欠急劇上升。同時,鄉鎮稅費任務還包括國地兩稅,因此,在農業稅拖欠、國地稅源不足的情況下,鄉村兩級不得不借款完成稅費任務,這樣共形成債務1.43億元,占債務總額的10%。
5、財力不足成債。農村稅費前,該縣每年鄉統村提收入有1.08億元,其中鄉統籌收入3368萬元、村級提留收入3428萬元,此外,還有諸如鄉村道路建設、水利設施建設等各種不規范收費4000多萬元,國家取消鄉統村提后,鄉村兩級基本失去收入來源,全部靠縣級財政和轉移支復保障運行,特別是村級經費一塊,就比稅改前減少1500多萬元,維持基本運轉尚且十分困難。1995年以來,鄉村兩級為保運轉負債1.56億元,占債務總額的12%。加之近幾年新農村建設、綜治維穩、計劃生育等方面的任務更加艱巨,很多時候不得不舉債運行,此項債務規模有繼續擴的`趨勢。
三、化解債務對策建議
鄉村債務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重的社會問題,更是嚴峻的問題。尤其是農村稅費后,化債難度日益增,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制約了新農村建設向縱深推進。但從現實的情況來看,要化解龐的債務包袱,僅靠鄉村自身的能力很不現實,必需在上級的統籌安排下,整體推進,逐步實施。我們認為要化解鄉村債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繼續深化農村綜合。全面加快農村綜合步伐,進一步精簡機構,擴國家投入,切實減輕鄉村兩級公共服務的負擔。建議從轉變管理體制入手,對鄉鎮站所進行徹底,由國家撥出專項資金,實行全省統籌操作,對現有站所人員實行全員置換,再因事設崗,公開聘用,由“花錢養人”變“花錢養事”。屬于公益性的崗位,納入財政全額保障范圍;屬于經營性的崗位,推向市場,自負盈虧。受益,誰負擔”的總體原則之下,建議國家充分考慮鄉村兩級的財力實際,給予適當的化債補貼。三是對農民歷年尾欠稅費任務
負債,稅改前歷年稅費尾欠,建議以村為單位組織群眾公開評議,確無償還能力的對象,可以掛賬或減免,確有償還能力的,立足現實,做出規劃,逐年償還;稅改后的農業稅,建議采取依法依規清收。四是對興辦企業形成的負債,建議參照國有企業改制的政策進行處理,屬于企業的債務從鄉村行政組織剝離,并依法實施破產、改制。另外,對人為新增債務實行行政首長問責制,堅決杜絕人為新增債務。
3、提高鄉村轉移支付規模。農稅后,盡管上級財政對鄉村給予了一定轉移支付,但很程度上需要縣級財政給予補助,使本來就較為困難的縣級財政更加不堪重負。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村級組織維持基本運轉,每年約需5.8萬元的經費保障,目前實施的2.56萬元補助標準還遠遠不夠。對此,建議國家在每年新增的支農資金中拿出部分比例,提高對鄉村的轉移支付,保證鄉村基本運轉,不發生新債。特別是計劃生育、綜治維穩、民政優撫、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廣播電視、農村經管等社會事業,國家應出臺專門補助政策,徹底解決資金無來源的問題。
4、積極推進財政體制。加快建立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系,科學、公平、合理地劃分配套范圍。屬于公益性、政策新項目,如農村交通、水利、能源建設、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等,建議減少或免除縣級配套部分。社會保障項目,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低保等,建議提高統籌級次,由省一級統籌。
5、力培植工業稅源。目前,財政困難地區的縣鄉財政趨于一體,村級經費絕部分也是由縣級財政保障。從長源看,化解鄉村債務,歸根結底還是要發展縣域經濟,壯縣鄉財力。從xx的實際情況看,歸根結底還是要加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工業發展步伐。為此,我省可參照江西等省的做法,對工業用地的出讓金可實行減免,增強投資吸引力,擴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優勢。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8
為弘揚社會責任,體驗農村生活,提高個人素質,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我們赴新鄉XX縣魏邱鄉“450行動計劃”科技支農服務團就朱寨村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進行了了解,并結合當地實際探究了一條適合當地的農村養老模式。
通過對朱寨村近三百戶家庭的走訪,我們對該村的老年人生活條件、醫療健康狀況、文化娛樂休閑狀況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況不容樂觀。
(一)生活條件
1、居住環境:該村大多數為瓦房,不少家庭條件較好的住上了樓房或平房。而對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務工的老人,他們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農村人特有的生活習慣,院落中的物品擺放較為雜亂;現在大多數家中電視已經普及,但通過走訪,發現一些老人獨居的家中并沒有電視,所以他們的精神生活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該村實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戶(其中每戶出資400元,其余由政府補貼),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難,但在走訪中也發現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總的來說,該村老年人生活條件還行。
2、收入與支出:對于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其收入主要來自于勞動收入(個人積蓄)。據調查,該村人均耕地1畝左右,玉米和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除去口糧、稅糧(現已取消)、牲口食糧外,以市場價出售,年戶均糧食收入約3000元,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僅有幾百元,這就是大多數老年人用以養老的'資本。對于那些身體尚好或有手藝的人(大多在60-65歲之間)他們還會向年輕人一樣外出務工以增加收入。除勞動收入外,老年人資金來源還有子女供給、政策扶持,然而,這些都是有條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關系是否融洽,子女經濟條件,子女是否有尊老愛老意識愿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獨生子女計生補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條件,需要評選過程客觀公正。
目前,農民的花銷相對較少,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其花銷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生產消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生活消費支出的主要用于購衣,食品,沼氣,自來水,電費等。用于生產消費的主要是糧種,花費,機械,農藥等的購置。隨著物價的上漲,這些方面的花銷成了他們沉重的負擔。在醫療支出這一塊,據調查發現,村中一家小診所,村民有頭痛發燒小感冒一類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這家小診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發展。另外農戶家中也有常備藥,因此,小病對村民的負擔影響尚輕。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處于疾病多發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還是占有相當比重。雖然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在農村較為普及,但據村民反映,由于體制原因,報銷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醫院,不同病情報銷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藥價虛高,醫患關系緊張等原因,農民從新農合中獲得的實惠并不多。
(二)健康狀況
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這一點對老年人來說仍然適用。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外部環境,隨著現代社會生活頻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區社會尊老養老風氣的退化,一些人見到老年人不會主動打招呼,視而不見,這對老年人心理籠罩了陰影使之產生了社會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認為老了無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負擔,使其生活相對比較封閉,缺乏與外界交流,這一點尤其表現在80歲以上的身上。二是來之于家庭內部,老人與子女關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對老人的關心,子女忙于事務對老人關懷不夠入微等都使老人謝了產生失落感。同時,年輕一代對老年人行為不理解也極易對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創傷,相對應,老年人對年輕人的行為也存在困惑。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9
(一)轉變觀念,以戰略的高度重視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老齡化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也就是國際社會統稱的老齡問題。其實質就是保障老年人的各種權益問題和老齡化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問題。
在我國,人們習慣上還是認為養老是家庭的私事,公眾對社會養老的淡漠使得發展社會養老缺乏動力,加強對老年人權益保障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在全社會開展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的宣傳和教育活動,使人們不僅樹立尊老敬老的風氣,同時培養全社會的對人口老齡化的危機感和責任感。
所以,制定修訂和貫徹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其目的就是以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保障老年人的各種權益為總目標,解決好老齡問題,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盡力減小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修改完善《條例》應堅持的若干原則
老年保障是包括對老年人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和生活上的扶助、精神上的慰藉等的一系列措施,即經濟保障和服務保障。所以在修訂和實行老年權益保障條例時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多層次、多渠道解決老年保障問題的原則。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是處在國家經濟還不夠發達情況下的,而且老齡人口數量之大,完全依靠社會養老、依靠政府投資還有相當的`困難。而家庭養老也因現代家庭子女銳減、子女就業率提高、子女外地就業、打工等造成家庭養老功能削弱。所以必須盡可能地動員廣大社會力量來共同參與,提倡政府、企業、民間相結合的原則,使老年養老保障的設施投資及保障服務等得以實現。
2.普遍性與個別性相結合的原則。所謂普遍性,即指《條例》的各條款的實施范圍包括所有老年人,而個別性則指對諸如有特殊貢獻的老年人、殘廢軍人、特別困難的老年人、以及身患殘疾老年人等的特別條款,從而既保障所有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又保護了其中特別群體的特殊權益。
3.考慮城鄉地域差別的原則。城市和農村由于其經濟結構等的不同,其有關保障條款不能雷同,更不能彼此含糊不清,要根據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各有所強調地制定條款。
4.鼓勵強調自我保障的原則。自我保障是指通過包括自我資金積累、勞務儲蓄等辦法來主動參與養老保障的方式。自我保障一方面可以減輕國家、社會、家庭的負擔,另一方面實現了自我參與社會的權益。所以,《條例》應要求或鼓勵老年人主動參與社會,尤其是參與老年保障事業。
(三)關于增加完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的具體建議:
1.依據法律,根據市情,不斷豐富老年社會福利設施政府應該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利用行政的、法律和經濟的手段,將各種社會資源組織起來,和發展兒童事業一樣,針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在社會和社區內建立老人園、老年學校、老年會館等,建立公立、私立多種形式的與老年保障、老年服務相關的職業培訓中心或學校,培養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專門人才,提高老年服務的水準和檔次。使得老年人既有頤養天年的社會環境,又有參與社會發展的機會,從而進一步滿足老年人精神的和物質的需求。
(1)把老年人所需配套設施的建立納入政府的城市發展規劃中去。
市政府必須高度重視不斷壯大的老年人口隊伍,在城市建設規劃中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問題,比如在城市的住宅及基礎設施建設中,合理設計老人的起居及活動活動、公共場所,考慮無障礙問題,保證老年人各種方便。
(2)建立具有一定規模和專業水準的專門老年醫院,選擇老年人相對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專門的老年醫院。建醫院的投資可由多渠道方式來籌集,政府通過法律途長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和利益,并根據醫院不完全以盈利為目的或不能盈利為目的,予以一定額度的減免稅。而且,可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其中的服務工作,并可在其中建立老年"勞務儲蓄"、"義工"等制度,為實現老年人的老有所為、以為補養創造機會和條件。
(3)鼓勵建立私立老年大學、及老年大學師資培訓中心等。
人口老齡化使得人口的結構發生明顯變化,老年人口將是社會成員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所以老年大學不能僅有的、個別的,而應象重視幼兒教育事業那樣,盡可能地擴大老齡教育的范疇,面向并盡力吸收、吸引更多老齡人參與,一方面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一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群體素質,使老年人晚年生活很充實。政府對辦老年大學也要有明文規定,對辦學投資、辦學宗旨、辦學方式等都要有所要求,使得老年大學趨于正規化。
(4)創辦老年大學師資培訓中心,培養老年教育專業師資隊伍,以提高老年大學的辦學水準,并使老年教育趨于正規化、專業化。師資培訓對象,可為愿意獻身老年教育事業的所有公民。
(5)建立老年聯合會、老年會館等機構,開展老年人橫向交流等活動,充分活躍老年文化生活。
以上各老年機構及設施的創辦與投資,均同建老年專業醫院一樣,鼓勵私營企業及個人等多方式多渠道進行,并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目的,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和權利義務等。
2.無論農村和城市,家庭保障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仍將是老年保障的重要內容。
家庭養老是中國老年保障的突出特點。盡管隨著人口形式的變化,傳統家庭規模在縮小,使得傳統的養老功能被削弱。而且家庭人口經濟收入形式也發生著變化,家庭人員參與社會程度和思想觀念也大不同以往,使得家庭養老的形式、贍養人的關系范疇及贍養的內容等都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所以我們除仍提倡和實行子女與老人簽定以強化家庭養老的贍養協議書,把子女對老人應盡的供養乃至生活輔助和精神慰藉的義務明確規定下來,并經過司法公證,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之處,還應提倡社會各階層有經濟或服務實力的非子女、非血緣親屬的人士參與"家庭"養老,同被贍養者簽定養老協議,并予以司法公證,政府應對這種養老方式予以鼓勵,如對從事經營活動的,給予一定范圍的減免稅等優惠政策。
3.制定政策,采取適當形式鼓勵老年人進行自我養老保障。
所謂自我養老保障是指,中年期為老年期的積蓄。也包括老年期繼續參與社會經濟生活,并獲得一定的收入,從而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均有收益。其實,老年人被動地贍養并不是老有所樂的全部含義,老年人用自身的力量來幫助抵消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并極力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也是體現人的生存價值和實現老年人自身權益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建議有關機構幫助老年人開展"勞務儲蓄"自動活動,使相對年輕的老年人在其身體健康狀況較好時,為需要幫助的老年人提供幫助,但不領取現金報酬,而是將所付出的時間儲存起來,當自己年老有困難需得到幫助時,可提取所存時間換取所需的服務。這是一種勞務延期支付的方法,十分適合我國老年人有時間沒有錢的特點,以法律的形式和手段將這種勞務儲蓄固定實施下來,對改善社會風氣、實現老年人自身價值都有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
4.制定鼓勵性條款,以促進老年社會保障事業的蓬勃發展。
對于贍養老人的家庭成員,可以規定在一定額度內的減免其經營稅或所得稅。對于簽定撫養協議的其他公民或積極投資興建老年服務設施的團體、公民也應在一定額度內給予減免稅的規定。
5.制定帶有監督性的條款,以保障《條例》的實施,由于老齡化將是長時期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大事,老年的養老保障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和穩定,必須以戰略的意識高度重視,不得輕視、得草率。必須以加強法律保護和社會監督,以使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真正得到保護。為了便于條例內容的監督實施,建議增加一些有關監督內容的條款。
6.注意立法、執法分離,增加制定《條例》實施細則,建議修改該條款,將該《條例》的解釋權歸為市人大常委會。為了便于該《條例》的實施,也使該《條例》更有操作性,某些條款更具體化,建議《條例》當中可以授權市政府制定該《條例》實施的具體細則。增加并完善法律責任、輿論監督等制度。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10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農民群體是我國最的人口群體,而農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國最的老年人群體。農村老年人口規模,近年來,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在加快,據權威部門預測,到2019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74億,約占總人口的12.78%。而農村青壯年都在外打工,無法盡到贍養老人的義務。因此,關注我國農村老年人口,了解他們的現狀,積極解決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現代人不得可以回避、一定要關注的問題。為此,我于xx年x月對的林灣村進行了調研,調研以面對面的談為主,輔之以問卷的形式進行。
村里現有低保戶1戶,專項補助戶2戶。為了能準確而全面映林灣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狀況,筆者根據各組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對不同類型的組分別進行了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思想、狀況、與子女的親密程度、醫療保障情況、養老情況等。
(一)農村老年人的思想狀況
根據對林灣村近九個組的調查以及對林灣所屬的老年協會、敬老院等一些老年人活動場所的調查,筆者發現,由于許多老年人在解放以前都經歷過戰爭、餓飯等情況,所以他們對開放后黨領導人民發家致富的政策是感到很滿意的。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斷提升。部分老年人對當今這個環境是充滿了希望的,但也有部分老人會有先天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的感情,對目前社會上的貧富分化、敗現象和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不健全方面表示了自己的憂慮。有老人跟我們映了,撤地建房中村干部和村民的矛盾。
(二)農村老年人的與子女的親密程度
由于農村的生活方式、農村人口的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多數農村老人在面對自己的子女時無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感情、需要,導致與子女溝通受限。在與子女親密程度方面并不象城市里那樣會通過身體的接觸來表達自己對子女的愛。但在我所調查的老年人當中,并不存在與子女關系很糟糕的情況。多數老年人是和自己的子女同吃同住的。也有些老人并不愿意給子女的生活添麻煩,所以選擇和老伴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現在林灣村的耕地由于城市化的進程已差不多都被占光了,房子在政府給予適當補貼的情況下,要自建。由于經濟的原因,老房子被撤消了,老人別無選擇也只有和子女共建房屋或由子女建房,多數人對自己目前的住房狀況感到很滿意或滿意,對"是否想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持無所謂或不想的態度。也有一些老人沒有自己的房子要看媳婦臉色、或在幾個兒子家輪流住,這類老人往往對自己以前的房子很懷念,對自己的住房狀況普遍感到比較滿意。也有些孤寡老人的住房是靠村會或鎮政府解決的.。
在林灣村對青年人的調查中發現他們對老年人還是足夠尊重的。沒有老年人因為生活無著落或與下一代的關系不好而自殺的,老人與下一代吵架、罵街的情況也很少見,無老年人因贍養糾紛打官司的。在重問題上有的家庭甚至還是老年人說了算。五隊的一個老干部賴爺現在就跟著女兒一起住,我們采他時,他抱著他的外孫說,他一個月也就用300多元,這其中除了吃飯的錢,還包括抽煙、喝酒的錢,生活過得不錯。
在談中我們發現,部分老年人對下一代的生活還是比較放心的,由于林灣村優越的地理位置,對基本溫飽是不擔心的;有的則因為下一代的下一代沒有能夠考上學,對其前途的表示憂慮。
(三)農村老年人的醫療狀況
根據調查筆者發現,由于老年人年老體衰,身體各方面的機能衰退,因此對所得的年輕人不甚關心的小病是重視的,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守心的。得病之后,通常的選擇是立即去鄉、村衛生院去看病。這是小病,所花費的錢并不多。但多數農村老人對健康預防的知識了解得并不多,對一些突發疾病的急救措施更是知之甚少。還有些是得了病之后,由于經濟的原因,部分是子女在支付醫療費。對新型醫療保險知道得不多。對一些病無力支付的,會去找到村、鎮里面的領導忙解決。
(四)農村老年人的養老狀況
通過對老年人聚集地的調查發現,林灣村的老人部分都買了社會保險。主要是有村里面組織,到一定的時間通知要辦理社保的老人到村會去交養老保險基金,老人們交的錢主要是以前的賣地所得。在規定時期沒有交錢的視作自動放棄,交了錢的以后每個月都會領到280元錢。可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林灣村還是做得比較好的。多數老年人對此項政策還是比較贊同的。他們對自己以后的生活經濟來源沒有太多的擔心。
(五)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很少的老人會去訂報紙、買書籍看。這主要是因為:由于經濟原因,很少有農村老年人訂報刊雜志,而村里訂的報刊雜志主要是給干部們看的;
在目前的農村老年人群體中識字的并不多;
有部分老年人是因為年紀了,眼睛老花,看不清楚書上的字。
老年人們平時的娛樂活動就是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打牌下棋。在沙西線與犀安路的交界處有老年協會,吃完晚飯,村里半的老人會選擇到那里去打發時間。喝茶免費,專門安排有工作人員,還配有麻將、橋牌等老年人喜愛的、力所能及的娛樂項目。
村里也會經常組織的老年人的活動就是聚集起來家活動一下,跳跳舞之類的。
在談中老人還提到交的團支部書記還組織了一部分老人到過翡翠湖,團支部書記親切和老人們交談,還合影留念。
每年重陽節的時候村里還邀請老人去吃飯,年終的時候每人還會發蛋,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還會得到約100多塊錢。由此可見,隨著林灣村經濟、社會的的各方面發展,農村老年人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天倫之樂。
(六)農村老年人在村莊治理中的作用
通過談我們發現,多數老年人參與村治理的最多的是村民全體會,部分老人會去參加。也有些老人對村莊的治理并不關心,認為這是下一輩們的事了,自己不必操心。
而通過其他的途徑參與治理則幾乎沒有。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06-29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5篇04-05
家庭低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0-21
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1-10
農民的生活狀況社會調查報告11-20
老年人調查報告04-21
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范文(精選12篇)10-28
困境兒童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用7篇)07-18
家鄉文化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范文(精選5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