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
為了了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我們通常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調查完畢后,通常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怎樣寫調查報告才規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1
良好的師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礎,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是當代和諧校園建設不可或缺的條件。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時期高校師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師生沖突等諸多不和諧的音符頻頻出現,這使其再次成為一個新的焦點。為此,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就“大學生視點——高校師生交往狀況”對當代在校學生展開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一、高校師生交往狀況分析及其特點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高等院校學生已不再處于被動的局面,而老師也逐漸失去了“聞道有先后”的優勢,“師道尊嚴”的傳統亦漸漸淡去,“學生沒了敬畏感,老師少了神圣感”,這充分說明了高校師生已走向冷漠化。從問卷調查分析:當代高校師生關系呈現如下特點:
1、師生交往少,關系逐漸冷漠化。調查結果顯示,95%的大學生贊同高校師生已漸行漸遠的觀點,與此同時,90%的學生認為當前師生交往存在冷漠化,功利化的特點,更有甚者,主張師生間沒有必要交往的同學比例高達6%。師生除教學交流外,各自行色匆匆,哪怕見面很多人也會因人而異地打招呼,而即使是上課,教師與學生相隔一個講臺,也似乎隔了一個鴻溝,他們僅僅是認識的人,而不是親密的人。
2、師生感情溝通渠道減少,感情交流動力減弱。根據調查問卷,師生交往中,傾向于短信、郵件交流的學生占到85%,70%的學生與專業老師接觸最。而除上課,80%的學生課后與老師的接觸幾乎為0。87%的學生只會在受到懲罰或者是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才會主動和老師交流。這說明當前的師生關系越來越趨向于單一化,從某種程度來講,就是一種純粹的工作關系。
3、師生互信程度低,學生偏于消極逆反。大部分學生對大學老師的期待比較高,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希望和老師在課堂上是師生,平時是朋友,能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希望老師能夠從“師道尊嚴”的傳統束縛中解脫,向亦師亦友型的關系轉變。他們心目中理想的老師是有“淵博學識,文雅舉止,幽默風趣,人格高尚,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等諸多素質的,有的同學在未進大學前就為自己勾勒了心中理想的大學,心中理想的大學老師。然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對象牙塔過多的憧憬與設計,與學生心目中的“理想王國”、“自由國度”叛若鴻溝,大學生們往往因此產生過多的消極逆反情緒。
二、高校師生關系緊張的原因
高校師生關系中的工作、心理、個人、道德關系有融洽的一面,又有矛盾沖突的一面。近年來,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和信息浪潮的沖擊,高校師生關系間的矛盾、沖突頻頻發生,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諧的高校校園的創建已成為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一項舉足輕重的任務。為此,新時期,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也要引導高校師生關系和諧發展。經初步統計分析,目前,引起師生關系緊張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
1、師生間缺乏必要的交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高校教育和教學任務的繁瑣,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和學生對教師的了解,已在時間和空間上缺乏充分的條件。走馬燈式更換的教師,流水似輪轉的學生,師生之間相互認識、相互溝通的機會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大部分公共理論課采取多班合上的“大課”制,教師因上大課到學期末也叫不上學生的名字,更談不上了解學生的家庭、學習、思想、智力與個性等;二是收取高額學費使人情味淡化;三是學生的實用觀念和功利性強,四是教師過重的教學工作和科研任務,出現教師職業情感冷漠,師生間溝通有障礙。常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師生雙方只有彼此充分認識和理解,才能實施有效教育與教學活動。
2、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獨立個性的發展。對于一個人來說,上大學不僅是年齡的增長,更是對其地位的肯定。在大學生的眼中,老師的地位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悄悄發生了變化,大學生已經消除了中小學時對老師的依附,敬畏的心理,是師生關系也從而變得疏遠。
3、學生對老師的期望值與老師的知識儲備和人格魅力的差距。大學生對高校老師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師畢竟不都是學生心中理想的神話,老師的.知識儲備,人格素養畢竟有所缺陷。
三。改善師生關系的措施
實踐證明,良好的高校師生關系是營造民主、平等的大學氛圍的基礎,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學風,教風,引導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高校學生創造力的發揮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加強和改善高校師生關系是當前高校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有如下建議:
(一)、學校方面
1、學校要全面樹立學生主體觀,做好育人工作。教育部部長周濟曾指出,教育要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育教學本質上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自身素質結構的一種特殊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知識最終是學生自己學會的,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問題最終要學生自己去處理,這就決定了學生在學校的主體地位。因此,全面的學生觀要以學生為本,把立足點放到學生全面發展的軌道上,做好改善師生關系的各項工作。
2、為師生交流創造平臺。學校要利用多種途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與實踐活動,如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論文報告會、創業大賽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服務,學校要求教師盡可能地參加學生活動,如設立實踐指導教師,師生同臺演出,教師下學生寢室了解生活、思想現狀,及時解決困惑,增加交往頻率,使師生關系在和諧、團結、共勉的氛圍得到升華。
3、加強校園心理咨詢和治療工作。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有引發某些重大事故和案件的危險,加強校園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工作意義重大,勢在必行。事實上,不只是大學生中不少人有心理問題,存在人際交往障礙,就連高校教師中的一些人也存在某些心理疾病。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學校、老師和學生都要正確認識師生中存在的心理疾病,重視心理治療的作用。要形成校園和師生個人對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認同氛圍,使當事人主動接受心理治療,消除危害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心理因素,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二)教師方面
1、增強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職務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所謂的榜樣源自教師的人格魅力,而教師的人格魅力包含了教師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它是吸引學生力量的主要源泉。教師是對學生身心發展施加特殊影響的人,這必然要求教師在人格、品行等方面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權威性。教師要真正成為一名充滿人格魅力的人師。通過自身對事業的忠誠和執著的追求,通過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善于挖掘學生的情商,用善良和慈愛溫暖著每一位學生,這些優良品質會使學生的性格受到各方面良好的影響,也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易于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氛圍。
2、創建平等的、使學生敢于質疑的教學氛圍。江澤民同志為此提出:“每一個學校都要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知識、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因此,要建立一種師生間的合作伙伴關系,表現在課堂上就是教師要與學生推心置腹地交流學習體會,歡迎學生在課堂上的直面挑戰,滿懷熱情地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并引導多種觀點交鋒,給學生質疑的權利,激勵他們敢想、敢說、敢質疑、敢創新,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師生關系達到的境界,達到師生情感的最大優化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平等、輕松和無拘無束的良好課堂氛圍。
3、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曾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對自己加以賞識。”因此,教師在學生成績的評定、各類評優評先及學生入黨問題上要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客觀、全面地予以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與公平,激勵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為全面、自由、個性的發展創建一個良好的和諧的氛圍,使之成為教師獲得學生信任的主渠道,同時利于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的建構,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三)社會方面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大學生的社會意識加強,他們已不再滿足于僅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而是更希望直觀地認識社會、煅煉自己,以便更快地適應社會。于是各種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兼職、打工……大學校園成為知識輸入與輸出的大系統。面對這一新形勢,再采取封閉的態度顯然是不明智的,這就給教師工作提出了挑戰。教師不僅要面向社會,而且要面向學生,建立以知識傳授為媒介,以學術追求為內容,以心理交融為基礎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社會也要給予學校一定的配合,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社會人為劃分的冷、熱門專業,對所謂的冷門專業學生造成心理壓力,使所謂的熱門專業學生盲目樂觀,使他們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這也給師生關系帶來了困難。
總之,高校師生關系是一個敏感而永恒的話題,時代召喚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更呼吁高校師生的和諧、只有正確地引導高校師生關系,努力地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積極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才能真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貢獻!
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2
一、青木關基本情況
(一)地理位置:
青木關位于106°17′35′~106°19′45′e和2°47′~29°49′49′n之間,在地理單元上包括縉云山中段、川東平行嶺谷區;在行政單元上包括重慶沙坪壩區青木關鎮、鳳凰鎮,北碚區歇馬鎮。
(二)自然地理狀況
青木關地區處于縉云山背斜地帶,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多淺丘平壩,平均海拔225米,地勢北高南低,山峰與谷底的相對高差在200米—300米之間,地勢起伏和緩。屬于西南巖溶區,巖溶地質環境特殊。
青木關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以溫暖濕潤的氣候為主,多云多霧。冬暖夏熱,氣溫年較差大,多年平均氣溫為16.5℃,無霜期達360天,降水豐富,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流域面積達13.4平方千米。
青木關地區多發育地帶性土壤黃壤和非地帶性土壤石灰土,植被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覆蓋率較高。自然資源豐富。
(三)人類活動狀況
青木關是重慶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總人口3.5萬人,下轄兩個社區和五個村。農業主要有林業、水稻種植、以及蔬菜種植,實習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漁業。青木關鎮工業基礎雄厚,以摩托車、汽車配件為主導產業,有建筑、建材、有色金屬鑄造、表面出理、紡織業等企業128家,各類技術型從業人員18932人,其中在鄉鎮企業的有6000人。鎮內文化、教育、醫療、通訊、交通、供水、電力、天然氣等基礎設施齊備,功能完善,交通便捷。319國道橫貫全鎮,湘渝線回龍壩火車站、國家渝懷鐵路西南編組站距該鎮僅10余公里,渝隧高速公路、重慶外環高速公路在青木關鎮交匯。
二、青木關地下水形成條件
青木關地區位于縉云山背斜軸部,其中發育有斷距不大的橫斷層,在須家河組砂頁巖地區的單斜山地貌,發育了一系列次成谷和匯水洼地。地區內斷層區構造裂隙多,長期受溶蝕作用,形成了良好的下河管道系統。因此地下水多沿斷層分布。該地區碳酸鹽巖分布,水熱條件利于巖溶作用的發生,巖溶地貌大量分布,易于地下水的賦存。須家河組砂頁巖一般呈中粒至細粒結構,質地疏松,裂隙多,利于蓄水。青木關地區全年降水豐富,利于地下水的蓄積。青木關地下水多以上升泉的方式出露,實習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地下水出露有風化裂隙水水井、遛公橋溫泉水、青木關溫泉游泳池、馬家灣溶洞、姜家龍洞等地。(見附頁調查區簡要地質地形圖)
三、青木關地下水類型
(一)裂隙水:實習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口風化裂隙水井,該裂隙水發源于縉云山背斜一翼上,存在于三疊須家河組砂巖中。該地下水賦存于巖體的風化帶中,水量較為穩定,但也隨降雨的變化而變化,有季節變化,夏季水量較大,冬季較小,且隨著壓力的抬升,滲透出地表。水呈酸性,離子含量較多,水質較好,當地居民有直接取水作飲用和生活用水。
(二)承壓水:青木關地區承壓水多有出露,溫泉水資源非常豐富,實習中主要考察遛公橋、青木關溫泉游泳池、田坎間等處出露的承壓水。該地處于破碎斷裂帶上。由于構造運動的發生,存在于巖層空隙中的泉水隨著地殼的下沉而隨之下降,越下地溫越高,泉水溫度也隨之增高,在承壓作用下,便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形成溫泉。溫泉溫度多在30℃左右,并不算高,水量較大,水中含硫較多,離子豐富。
(三)巖溶地下水
青木關處于西南巖溶地區,考察地區又石灰巖分布。實習過程中,主要考察了馬家灣溶洞中的地下河。溶洞中有落水洞,無卵石,可判斷地下河是從縫隙中流入溶洞。洞內多石鐘乳、石筍,有部分巖層可看出背斜構造。由于實習是在冬季,水量較小;據觀察,地下河曾淹沒溶洞內的河漫灘,因此判斷夏季水量較大,受大氣降水補給,水量年變化大。地下河循環較快,水質較好。
四、青木關地下水開發利用現狀
(一)利用現狀
青木關地下水資源非常豐富,風化裂隙水水井由于水質好,附近居民有部分取用,溫泉水利用也較廣泛,如遛公橋處,居民用溫泉水進行洗衣服等日常生活,另一處是將溫泉水引出,修建游泳池。劉家灣地下溶洞也有人出入的痕跡,判斷附近居民也有取用地下河的水。
青木關地下水雖有利用,但利用得并不是很到位。比如風化裂隙水水井,曾經有人利用水質酸性的特點做豆花,現在已經沒有了,并且由于自來水的普及,除去少部分農民引水灌溉之外,風化裂隙水、地下河等已經少有人取用。溫泉水開發利用也不到位,如溫泉游泳池由于水溫不高,修建環境不好等原因,客人并不多,盈利也比較微保還有許多地方的溫泉水流入骯臟的小河溝,被污染了。
(二)建議
1、充分利用地下水資源,尤其是青木關豐富地溫泉水資源。但要注意利用的適度。
2、積極治理水污染,保證地下水的水質。
3、植樹造林,恢復植被,涵養水源。
4、有關部門加強對地下水開發利用形式的探索,加強對地下水利用的監測。
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3
開學我就要進入到大x下學期了,從另一方面來講,我們離踏入社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對于我們師范生來講,就業的道路相對比較窄,大部分同學仍然會選擇當老師,但是競爭壓力卻相當大,也可以考慮其他就業方向。通過對自己所居住的鎮上的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走訪和他們提供的一些資料,我大致了解了一下當今的就業情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人才需求數量驟減,供求總量不平衡。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所提供的崗位逐漸減少,而相反的,高校的擴招卻讓求職者不斷上漲,造成了供大于求的趨勢。
(2)、人才市場供需不協調。企業真正重用的人是經過基層鍛煉提拔而上的,不僅僅是高學歷的畢業生,但是。大量應屆畢業生涌入求職市場,大多數企業就不可避免的選用許多大學生進入生產線,結果必然導致人才高消費現象的出現。
(3)、求職者素質與市場需求不一致。企業需要求職者具備基本的經驗和動手能力,但應屆畢業生由于剛剛踏上社會,很難滿足此要求。
總體而言,各類企業對廣大大學畢業生都給予了積極的評價,認為畢業生有更大的上升區間和潛力,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客觀地指出了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主要表現為:
(1)、自身定位不準確,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
(2)、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心浮氣躁,不愿意接受基層的鍛煉,對自身認識不足,要求過高。
(3)、能力、知識寬而不精,知識結構不合理,沒有很好地反映業界發展的最新動態。
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評價為我們就業敲響了警鐘,也提醒我們要對自身不足有所認識并能及時糾正不良的心態,找尋各種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個人意向與企業性質的沖突。很多大學生讓你為自己從高校畢業,應該去機關事業、國企工作,能過的較穩定的工作和較高的待遇,但畢竟僧多粥少;很少一部分愿意去民營企業工作,但不排除今后的發展潛力,不能一味的追求高薪職業,畢竟應屆畢業生的經驗和能力還有待提高。
(2)、高校畢業生生源問題解決后,很多會留在蘇州工作,雖然在人才市場中本地生源占了大部分,也面臨著外地生源的挑戰,因為多數企業對求職者來源地不想因前那樣要求高了。
(3)、應屆畢業生期望薪資和實際薪資的落差。大部分學生的期望薪資都高于企業給予的實際薪資。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但是,由于找工作越來越難,很多畢業生那個也接受薪資低于預期的工作。
(4)、專業和崗位不對頭。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但很多應屆畢業生還是難以克服其間的落差,適應力不強。
采訪一位畢業生,我首先想到了我姐姐。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她已經換過幾次工作了。雖然她不是高校畢業,但人際交流和工作能力都很強,也在工作中積累了不少經驗,有利于以后選擇更好的工作。她也勸我們一開始眼光不要太高,很少企業會給予一個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的大學生高待遇,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就像她,一開始在臺企工作,后來又去了移動公司,積累了經驗,漲了薪水,但沒有更進一步的機遇,于是便開始尋求更適合自己會計專業的工作,慢慢尋求提高的機會。
通過社會實踐調查和訪問,感觸頗多。對于我們還在校的學生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校期間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與此同時,也要抓住有限的機會參加有助于將來就業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就業招聘會,兼職等等。同時,踏上社會進入求職期間,要認清自我,客觀評價,正確定位自己。對于自己的師范專業,如果一時難以找到工作,我可能會選擇去支教,既能暫時避開求職高峰,也積累了教學經驗,現在實習期間能上課的機會不多,而很多學校選擇執教回來學生的傾向較大。就算不得那個老師,也能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體驗一下不同的人生。雖然很多人選擇考研,但我會直接選擇就業。考研雖然讓你的學歷上去了,但在此期間也可能錯過好的機會,而且隨著考研人數的激增,研究生越來越普遍,學歷優勢也勢必降低,在更注重實際經驗的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具有明顯優勢優勢的道路了。不過還是一句話:因人而異。每個人的特點不同,每個人選擇的道路也不同,只要堅定自己的道路,總會有收獲。
【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2022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02-08
大學生2022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25
2022寒假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2-08
2022年寒假社會調查報告范文12-22
大學生2022年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15
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12-23
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通用6篇)02-08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情況調查報告11-25
2022大學寒假社會調查報告02-08
2022大學生寒假社會活動實踐報告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