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通用7篇)
當不太了解,又想弄清某一情況或事件時,我們必須開展調查以搞清情況,調查工作結束后,通常還需要寫調查報告。寫調查報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 篇1
一、前言
教育部于20xx年3月2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頒布了修改后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刪除了原《規定》中“在校期間擅自結婚而未辦理退學手續的學生,作退學處理”的規定。這意味著普通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結婚不再需要獲得學校同意,只要根據國家《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執行即可登記結婚。這個規章的修改帶來了一系列影響,首先就是原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大學生婚戀問題浮上水面,并且具備了一定的制度基礎,那現在大學生婚戀觀究竟如何呢,打破“禁婚令”是否意味著在校大學生結婚會如洪水猛獸般沖向靜謐嚴肅的大學校園呢?本調查小組就是在這種研究背景下展開調查研究的。
二、調查研究相關說明
(一)研究目的
本次調研活動由《和諧校園的構建研究》SRT項目組實施,具體目標如下:
1、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當代在校大學生婚戀觀現狀,掌握不同年級、性別、生源地在校學生的婚戀觀區別。
2、在以上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不同性別的調查對象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答案的原因。
3、提出建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加強其責任意識。
(二)調查實施方法
本課題組于20xx年6月成立,在征求指導老師意見之后確定操作程序,設計調查問卷,并于10月份進行試點調查,在總結試點調查工作之后重新修改調查問卷,并最終確定調查方案。
本調查為自填式問卷的隨機調查。問卷發放方式以實地面訪為主。調查的范圍為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的在校本科大學生。訪問地點為各校教室和宿舍。實地調查共發放問卷165份,回收問卷163份,有效問卷160份,有效回收率為96.9% 。
本問卷設計采用依照自然性征區分調查對象,核心調查的是調查對象的婚戀價值觀。
三、具體數據分析
在對問卷進行分析時主要從四個角度,分別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和大三大四的學生(依據是從不同的年齡段),城鎮的學生和農村的學生(依據是從不同的地區成長的,環境的不同),男生和女生(性別的不同)以及對于概括問卷調查的總體數據分析四個方面。對整個問卷進行綜合分析后得出如下結果:
(一)大一大二學生和大三大四學生的角度
1、在被問及是否贊成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的問題時,被調查的學生中,有56%的大一大二的同學贊成在校大學生戀愛,而大三大四的只有23.9%的同學贊成。
2、在問到不贊成在校大學生戀愛的原因時,大三大四學生中有11.8%的人選擇影響學業,39.4%的人選擇沒有經濟基礎,而17.5%的人選了感情不純,7.8%人選擇影響正常社交,而在僅有的反對談戀愛的大一大二的同學中有37.5%的人選擇沒有經濟基礎。通過這些數據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大三大四的同學由于經歷了大一大二的年齡階段,他們更多是著眼于將來的工作,所以他們選擇談戀愛會影響學業從而會影響到將來的工作,并且他們比較現實的看到自己沒有經濟基礎,現在的錢主要來源于父母;而大一大二的同學更多的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可以看出隨著閱歷的增加,就業壓力的增加,許多的同學選擇應該是把學業放在第一,抓緊時間認真學習,從而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
3、在被問及在校大學生的戀愛動機時,大一大二的同學中有26%的人選擇在校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找個生活上的伴侶;24%的人選擇是打發時間,排除寂寞;32%的人選擇愛情沒有動機,有緣中意即可;14%的人選擇受周圍環境的影響;4%的人選擇為了生理方面的需要。大三大四的同學中的數據跟大一大二的基本相同。說明大學生談戀愛時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并不受年齡的影響。
4、在問到在校大學生戀愛最后能發展為婚姻的幾率時,無論大一大二學生,還是大三大四的學生都認為這種幾率很小。而我們從身邊的事例中,從與學長的交流中了解到由于種種原因,校園情侶關系由戀愛轉化為婚姻關系的是非常少的。大學生戀愛一旦面臨畢業時的種種情況,比如工作地點的不同,導致雙方的距離越來越大,最終不得不選擇分手。所以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著大學生由戀愛走向婚姻。
從以上的關于大學生戀愛觀的情況調查中,我們發現大一大二的同學中更多的贊成談戀愛,而大三大四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選擇大學里應該多花時間在學習上而談戀愛更多的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現在的就業壓力這么大,所以應該把更多的花時間在學習上。而且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增加,大三大四的同學明顯比大一大二的更現實,考慮的東西多與將來的工作有關,原因應該是后者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
5、在被問及自身交際圈中在校大學生結婚情況,大一大二同學有99%的周圍的人沒有結婚,而大三大四中有90%的人沒有,可見現在在校大學生的結婚還是很少的,是少數現象。這種情況也將成為下文研究的重點之一。
6、在回答是否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問題時,大一大二的同學有80%的人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大三大四的有75%的人贊成。而僅有少部分的同學表示反對。
7、對于校方是否有權力禁止或限制適齡大學生結婚的問題,在被調查的學生中,無論是大一大二的學生還是大三大四的學生都認為學校沒有權力阻止在校學生結婚。有80%的大一大二的學生選擇結婚與學校的管理體制不會沖突,而僅有50%的大三大四的學生選擇沒有沖突。其他50%的大三大四的學生選擇在校大學生結婚會給學校現有的管理體制帶來很大的沖擊。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學生更多的是從學校的角度,從全面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8、在被問及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最主要障礙時,有9.5%的大一大二的學生選擇在校結婚家長會反對,有11.9%的選擇社會影響,19.1%人選擇個人的精力不濟,還有23.8%的學生選擇個人的物質基礎欠缺。在同一個問題上, 57.6%的大三大四的學生選擇物質基礎欠缺會阻礙在校大學生結婚。
的確,結婚是神圣重大的事情,而且結婚后,雙方的生活更多的是需要物質基礎的,良好的物質基礎是婚姻存續發展的關鍵性的因素。在這一點上,大三大四的同學考慮的比較多,相比而言,大一大二的則少了很多。
9、在回答有關在校大學生結婚后面臨的問題的時候,有45.2%的大一大二的學生選擇學業受到影響,有15.2%的大一大二的學生選擇正常社交受限,16.2%的大一大二學生選擇是生育問題。而在大三大四的學生中,有57.6%的學生選擇是經濟問題,13.8%的學生選擇是住房問題。
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學生更多的關注的是實質性的也即有關物質性的問題。相比而言,低年級的學生考慮的問題比較多一些。
10、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幾乎所有人都表示知道我國法定的結婚年齡。
從以上在校大學生戀愛婚姻的基本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大一大二還是大三大四的學生,絕大部分是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并且有絕大部分的學生選擇學校無權干涉在校大學生結婚,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他們是不會選擇在校結婚的。從考慮的側重點來說,大三大四的學生更多的是考慮物質性的內容,顯然比大一大二的學生更成熟更理性更務實。
(二)從城鎮學生和農村學生的角度對本次調查問卷進行了分析,其中城鎮學生有88問卷份,農村學生有72份問卷,在具體的數據分析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城鎮的學生還是農村的學生,在關于戀愛和婚姻的調查中,對許多的問題的回答是相似的。
1、在被問及是否贊成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的問題時,城鎮學生有59.1%的贊成在校大學生戀愛,而農村的學生有65.2%的贊成。
2、在被問到不贊成在校大學生戀愛的原因時,城鎮學生有10.1%的選擇戀愛影響學業,20.3%選擇沒有經濟基礎,25.6%的人選擇感情不純。44%的人選擇愛情排他性影響正常的交往,而農村學生更多的選擇沒有經濟基礎,占到了70.9%。
3、在被調查的學生中,農村的學生有79%的人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而城鎮的學生有76%的贊成。
4、對于校方是否有權力禁止或限制適齡大學生結婚的問題,無論農村的學生還是城鎮的學生都選擇學校沒有權力干涉在校大學生結婚。但是60.4%城鎮學生選擇在校大學生結婚與學校的管理秩序不會發生沖突時,有72.4%的農村學生的回答是否定的。
5、在被問及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最主要障礙時,城鎮學生有56.3%選擇在校大學生結婚學業受到影響,而有68.6%的農村學生選擇經濟問題是大學生結婚后面臨的主要的問題。
由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對是否贊成戀愛,是否贊成結婚時,絕大部分的學生是贊成的,在考慮到戀愛,結婚的具體的問題時,雙方的側重點不同,農村學生更多的是物質經濟方面的東西,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這么多的農村學生贊成結婚,這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的。其實從分析原因來講,現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農村的不斷發展完善,再加上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我國城鎮和農村學生的看法在許多問題上是一致的。
(三)在對男生和女生的數據進行分析時,我們發現男生和女生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基本相同,也是絕大部分贊成戀愛,絕大部分贊成在校大學生結婚,比率超過了75%。
(四)從整個問卷的角度分析,在160份問卷中
1、有80.9%的大學生是贊成談戀愛的,在19.1%不贊成的大學生當中,被問及不贊成的原因是,有20.3%的學生選擇沒有經濟基礎。
2、在關于談戀愛的動機有20.4%學生選擇找個生活上的伴侶,有27。1%選擇打發時間,排遣寂寞。有28.4%的學生選擇愛情沒有動機,有緣中意即可,24.2%的學生選擇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3、有78.9%的學生是贊成結婚的,100%的學生選擇,學校沒有權力干涉在校大學生結婚。
4、有78.3%的學生選擇在校大學生結婚與學校的管理體制沒有沖突。
5、在涉及到在校大學生結婚的主要阻力時有26.9%學生選擇校規校紀所限,25.1%的學生選擇家長反對,26。3%的人選擇社會的影響,12.4%的人選擇個人精力不濟,9.3%的學生選擇個人物質基礎缺乏。
6、有20.4%的人選擇學業會受到影響,有25.2%的人選擇正常社交受限制,有23.6%的人選擇大學生結婚生育問題無法解決,有17.2%的人選擇經濟問題,有13.6%的人若為住房問題。
從整體上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在校大學生對戀愛是持贊成態度的,在僅有的反對的人群中,反對的理由也有很多,主要是影響學業,沒有經濟基礎等等。在談到由愛情發展到婚姻的幾率時,絕大部分的學生選擇是很少能成功的。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對大學的戀愛還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并不是非常盲目的。
對婚姻的贊成態度也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上的,即達到法定的結婚年齡。對結婚后面臨的問題,并不是非常盲目的,基本上有了一定的理性的認識。在涉及到學校方面時,選擇學校沒有干涉的權力也是目前社會的主流看法。
四、有關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深入分析
(一)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原因可總結為兩種類型
1、理想型 許多在校大學生經過甜蜜的戀愛階段后就再也分不開了,立刻進入了婚姻的程序。婚姻是甜蜜的,愛情是偉大的,但是愛情也是盲目的,缺乏理性的。他們選擇擁有了愛情就擁有了一切,毫不顧忌生活的現實性和殘酷性。
2、現實型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使得我國社會經濟成分、利益關系分配方式多樣化,市場經濟的實用觀念、利益機制也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和道德防線。而且,高校連年擴招,高等教育已逐步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成長的壓力,就業壓力無比沉重,大學生的經濟意識也呈現出新形勢。有些大學生為了逃避就業的壓力,追求更便捷、更輕松的生活之路,便在學習期間找尋外界社會中合適的結婚對象。
(二)在校大學生結婚沒有成為主流現象的原因
年齡較大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結婚相對于在校本科生結婚,更容易得到理解和認同。而對于本科生,教育部頒布的新的《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對學生能否結婚不再作特殊限制。新《規定》雖然賦予了大學生應有的權利,但并不等于提倡鼓勵在校大學生結婚。因為符合結婚條件的在校大學生屬于沒有獨立經濟能力,并且尚處在學習階段的特殊婚姻主體。他們正處于人生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學校是專門的教育場所,在校大學生結婚不僅與國家晚婚晚育的政策相沖突,而且會給學校管理和家庭以及大學生自身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1、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口的迅速增長已嚴重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并且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國制定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要堅決擁護國家的方針政策。大學生是國家培養的優秀人才,要具有比普通人更高的政治思想意識,貫徹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而在校大學生結婚的行為顯然不利于國家政策的實施,是國家不鼓勵、不支持的。
2、學校管理以及軟硬件條件的制約
在校大學生結婚,要經過戀愛,然后走向婚姻。組成家庭之后,還有許多其他的事務需要做,要承擔家庭的義務和責任,學生能不能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的要求來完成學習任務,就成了一個大的疑問,這給高校對學生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大學生租住高校附近民房同居也給學校管理帶來了新的難題。假如申請的雙方同在一所高校就讀,若校方批準他們結婚,他們是否可以在校外租房居住?從情理上說,既然是合法夫妻,租房居住也無可厚非。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允許他們租房,就無法對他們的生活進行有效地管理,而他們一旦在外租房,對未婚大學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難免就會效仿其行為。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不是自由市場,不能隨心所欲。大多數高校對大學生同居仍然持否定態度,在《南京農業大學學生守則》上明確規定:“學生宿舍不準留異性住宿”,在女生公寓的牌子上也清楚地寫著“男士止步”,男生樓前宿舍須知也相應地寫明“女生止步”。但隨著禁婚令的接觸,允許在校大學生之間或是已婚人員和在校大學生共同生活學習,必然會加速同居現象的蔓延。學校住宿管理是為了保障同學們的安全與隱私,學生結婚也是其實現自身權利的體現,在此矛盾上,學校應該如何處理呢?
而一旦學生結婚并且懷孕,那也將成為一個令學生和學校雙方頭疼的問題。因為按照我國目前的高校現狀來看,本科學習階段四年的課程是相對固定的,對學生按時定期完成學習的要求還是較為嚴格的,達不到規定學時就不能順利畢業,這個問題應該由學生自己解決。有些學者稱,實行學分制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牽涉到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非一日而成。
懷孕學生一朝分娩后,孩子的戶口問題也是一個問題。按照我國戶籍管理規定,如果雙方都居住在同一個城市,或一方居住在城市,那么按照國家計生政策,有合法婚生子的,理應為其子女辦理入戶手續;但是如果雙方都是外地人,只是在某一城市就讀,才將戶口遷入該城市,在其畢業后去向未定時,婚生子能否擁有當地城市戶口就成了一個問題,如果落戶在學校,就無疑增加了學校的管理壓力,而且該問題決不是高校所能獨立解決的。
在校大學生婚姻對校園環境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校園是神圣的授業學習場所,近年來由于受外界不良風氣影響以及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沒有及時跟進,出現了與校園環境不相協調的現象,有些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摟抱、接吻而旁若無人,損害了大學生形象,也破壞了校園嚴肅的教學氣氛。打破“禁婚令”后,這種情況很可能愈演愈烈。另外,試想,在大學校園經常出現成雙成對的夫妻或大腹便便的少婦,這也與校園的學術氛圍極不協調,與我國現在提倡建立“和諧校園”的宗旨相違背。
3、來自家庭的阻力
我國大學收費與國民平均收入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是第二名日本的3倍,一個農民家庭要供養一個大學生讀完大學本科需要不吃不喝41年,更有很多學生是依靠貸款才完成學業的,在此情況下,如果還要承擔子女在校戀愛甚至結婚的費用,對大多數家庭來說更是無法承受的。而且據調查,絕大多數父母都反對子女在校時結婚,其理由主要是選擇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對于戀愛婚姻等其他事情應該學有所成之后再考慮。父母都希望子女都能順利完成學業,事業有成后再結婚生子,建立家庭。
4、大學生自身能力的不足
首先,對于夫妻雙方都是在讀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問題。在我國,大學生是純消費群體,生活費用和教育費用絕大多數都來源于父母的資助。而婚姻不是空中樓閣,婚后生活也不單是談情說愛,必須有經濟基礎作支撐才行,最具有現實性,沒有經濟基礎的婚姻是不會穩固和長久的。盡管有的學生在不斷學著自立,邊打工邊上學,用來補貼學習所需,但也難以完全自立,更何況負擔婚姻生活。所以,在校大學生結婚,會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因而大學生不宜在校結婚。
其次,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是大學生在校結婚的又一大障礙。畢業了,大學生夫妻將何去何從?你有你的專業和理想,你的另一半也有自己的工作和方向,當這些與婚姻發生矛盾的時候,更增加了婚姻的不穩定因素。
影響學習是在校結婚的最大弊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戀愛、婚姻、經營家庭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的,在校期間的學習是很緊張的,要完成好學業,就應當全身心投入,如果把精力用在戀愛、婚姻、家庭中,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影響。如果錯過了在學校學習的機會,走向社會后再想學習,在工作和生活的重壓之下,是要付出更多代價的。而且如果婚后生活出現波折,勢必會分散更多精力,學習成績也會直線下降。所以,在校大學生結婚,會影響到學習,是不值得提倡的。
經過我們之前做的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教育部打破“禁婚令”的新規定普遍表示歡迎,但多數人表示,并不會在大學期間結婚。而根據教育部對70多所高校調查結果顯示,在這些高校中登記結婚的學生只有不到萬分之一,也表明了大多數大學生還是理性的。
五、解決方案
(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
1、家庭內部的教育
父母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給予經濟物質方面的資助,更需要教育和鼓勵子女在學校中以學習為中心,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和獨立意識。
2、社會傳媒等要注意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注意宣傳正確的婚戀觀、道德觀,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導向,法律開禁并不等于鼓勵在校大學生結婚。
3、學校應明確規定不提倡在校大學生結婚,強調即使大學生結婚也要自覺遵守學校規定,學生應該積極告知自身婚姻,以便學校進行管理。另外,要加強針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明白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所在。
(二)學校更新其自身觀念,實現人性化管理體制
1、更改校規中對于學生結婚進行處罰的規定。
2、及時了解學生的婚育情況,主動關心。
3、有條件的學校盡量改善軟硬件,為小部分的已婚學生提供獨立生活空間或者有償提供夫妻公寓,對懷孕學生在學時和學制上采取彈性化方法,效仿美國大學住宿政策,為懷孕學生特辟育兒公寓。
(三)國家應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由于在校大學生結婚帶來的一系列新的問題從而給學校造成的管理成本的增加,不能由學校獨自承擔,國家要給予政策、程序和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持。
總之,面臨新規章、新形勢,若要繼續保證并加強高校教學科研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社會競爭力,一方面需要學校與時俱進,采取有針對性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另外一方面必須嚴肅在校大學生婚戀觀,糾正其只顧個人感情的狹隘心態。只有兩方面共同努力,互相促進,才能營造出一個求實創新、民主活躍的和諧校園。
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 篇2
愛情,多么美好的東西。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嘆。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婚姻觀不一樣。戀愛婚姻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為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和婚姻更加“合法、合理”。本文將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一、調查方法和調查對象
1.調查方法:本次調查的調查問卷采用自編的《關于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和混應,如何對待戀愛和婚姻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試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了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和今后對待婚姻的態度。
2.調查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大二的專科學生,對他們采取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份,收回問卷1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0份,有效率為100%。
3.調查地點:
4.調查時間:20XX年4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其中被調查對象中女生人,占30%;男生人,占70%。
據分析,本校大二學生的主要特點是:
1.對于大學生戀愛的態度,有40%的人表示贊同,而更多的人表示無所謂。在調查中沒有一人表示反對。
2.對戀愛的理解中,有50%的人表示以婚姻為目的的尋找伴侶,以共同的生活為目的的。有50%的人是為了自己將來的事業而選擇;戀愛。
3.認識愛情的途徑,有40%的人是從同學、朋友和同齡伙伴之間的交流認識愛情的,而有60%的人覺得認識愛情是因為年齡的增加,從而認識到了愛情。
4.現在戀愛的狀況,有90%的人表示正在觀望之中,而只有10%的人表示不準備在大學期間談戀愛。
5.對于談戀愛的最佳年齡是否在大學中,一半的人表示大學并不是談戀愛的最佳年齡,當然仍然有50%的人表示大學期間是談戀愛的最佳年齡。
6.大學談戀愛對只身的影響中,有80%的人表示大學生談戀愛讓學習生活變
得更加的有動力,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僅有20%的人覺得在大學談戀愛只會分散精力,同時也是在浪費時間。
7.對于戀愛和婚姻是否掛鉤中,有40%的人表示只是為了單純的談一場戀愛,找一個男(女)朋友,有20%的人表示會精心的挑選對象,最后發展為結婚的對象。調查之中有20%的人覺得談戀愛就是玩玩而已,沒有不要當真。
8.在看待戀愛中大學生同居或婚前性行為中,有70%的人口覺得不支持,同時也不反對這種行為,僅有20%表示反對這一現象。其中有10%的人表示這一種行為很正常,沒有必要反對和不支持。
9.在每一個月的戀愛消費承受力中,有50%的人表示能承受的范圍在100-200元之間,只有10的人表示可以承受能力在100元以下。其中40%的人覺得對于每個月的戀愛消費是不確定的,隨心而定的。
10.根據這一次的調查分析,有一半的人表示不會輕易的愛上一個人,有20%的人表示一生只會愛一個人。調查結果顯示仍然有30%的人覺得戀愛是隨興而為的,是可以隨意的。不過沒有一個人贊同可以同時愛上多個人。
三、樹立合理的戀愛婚姻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問題,為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首先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作為大學生自身應該怎樣做。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關于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范婚姻關系。對于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為,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著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里、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發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于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于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于從屬關系,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為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游戲,因此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著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為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還在逐年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么能與道德無?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而傍“大款”,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里,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為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例相當小。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系。作為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為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為托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因為在鮮花、美言的背后,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偽”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著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偽”,不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著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范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于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系;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于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背景
初入大學的新生們,由于剛剛經過的高考的洗禮,心情都很放松。但是他們想象中的大學遠不是像電影或者小說中寫的那樣精彩,很多同學對于愛情的第一印象是來自,韓國電視劇或者電影中的美好情節,灰姑娘遇到了白馬王子,可是現實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白馬王子呢。于是夢想與現實的落差,讓很多的人接受不了。于是很多的人選擇逃避,逃避要面對的不如自己想象般美好的大學生活。于是很多人選擇用戀愛來麻痹自己,在戀愛中找到生活的寄托。
很多情侶在一起戀愛只是看到了眼前在一起,天天親密地黏在一起。沒有想過未來的日子。 很多人在大學中只想要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兩個人可能只是剛剛認識就如膠似漆的開始了,可是由于對對方的不熟悉,一段時間后,雙方的缺點就暴露了,然后沒有幾天就分手了。其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戀愛,也是一種不文明的戀愛。這種不文明的戀愛,勢必會導致不文明的戀愛方式。他們的愛情也往往建立在貌,錢,權的基礎上,視愛情如兒戲,從戀愛開始一步步學壞墮落。
他們為了擺酷而逃課去約會,為了表達愛意而拿錢作禮物,為了裝浪漫而在校園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旁若無人地進行著親密接觸。這種愛情根本經不住時間的考驗,一段時間過后就會腐爛變質,嚴重時更有人會跳樓自殺。不文明戀愛不僅傷害了自己,也損壞了大學生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破環了大學校園的和諧和精神文明建設。
二、問卷分析
“你選擇配偶的條件是什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與他人不盡相同的思想,因此在戀愛配偶方面的選擇每個人也有著與他人不一樣的擇偶條件。在思想品德、學識才干、外貌儀表、經濟條件、家庭地位和感情共鳴中,34.78%的同學首先選擇了感情共鳴,30.43%的同學選擇了思想品德,17.39%的同學選擇了學識才干,11.59%的同學選擇了外貌儀表,剩下的5.8%的同學則選擇了經濟條件,選擇好一個人非常重要,因為選擇一個人就是選擇好一種生活,一種目標。一旦選錯了,那就意味著一場災難。因此正如數據中所見,大學生更注重的是感情的共鳴和對方的人品。其次就是學和才干,這幾種比較理性的擇偶標準和成熟的愛情心理。因為對于愛情來說更重要的是精神而不是其他條件。于是,相對于感情條件而言,外貌條件和經濟條件就被置于較次要的位置。畢竟,單純依靠這兩個條件來維持著愛情是缺乏情感基礎的,這更像是一種買賣,因為真正的愛情是不能用這些來衡量的。康德在《對愛和崇高的感性的觀察》一文中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從男女兩種不同的性別來看,女人屬于美的類型,男人屬于崇高的類型,對女人來說最大的恥辱是不招人喜歡,而對男人來說最大的恥辱是蠢笨。所以,只有選擇有感情共鳴的愛情才能長久。
“可能影響愛情的因素”
在愛情的影響因素這一項目中,有45.4%的被調查者認為性格是最重要的因素。大家常說“家和萬事興”,談戀愛也是如此啊!兩人能長久在一起,那么雙方就必須或都喜歡對方的性格或都能容忍對方的性格,如果性格不合,就算是在一起,那也不會快樂。有36.4%的被調查者認為緣分是最重要的因素。假如沒有那一次的舞會,假如沒有那一次的誤會,假如沒有那一次邂逅,假如沒有那么多的那一次……你們在一起,是緣分啊!因為緣分,兩人才走在了一起。因此,愛情不能缺少緣分這一前提。同時,認為外貌和才能是最重要的因素的都占9.1%。如何吸引異性,除了性格,外貌和才能也是蠻重要的一個方面。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很多很多人間佳話都說明了人們對愛情對象需要外貌和才能的渴望。但是,令我吃驚的是,面對金錢這個選項,居然沒有人去選擇!也許,理想的愛情是純潔的,是神圣的,它不會與骯臟的金錢有任何的聯系。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據我們所知,現實的愛情是需要金錢為后盾的,有金錢支持的愛情可能會走的更遠。事實上,以上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是不能造就一段美好的愛情的。
“你會選擇是你喜歡的還是喜歡你的?”
關于這個問題52.63%的同學選擇是自己喜歡的人,而其他的47.37%則選擇了喜歡自己的人,而且經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到,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的比例男生占到了71.24%,只有28.76%的是女生,毫無疑問這種現象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男女的性格差異引起的,男生本來就喜歡具有挑戰性,越是競爭激烈對男生而言越是精彩。女生卻偏偏相反,很多女生都喜歡被人追,很少會有女生主動去追一位男生的。這既是女生的一種矜持,也是一種虛榮心理。而且這可能與我國的傳統有不可分割的關聯,在以前的社會中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的,根本就沒有追求愛和自己幸福的權利。如果有女性鼓足勇氣去追求自己所愛的時候,會招來許多異樣的眼光,不會被認為是個好女人,這不是一個大家閨秀的所為。雖然現在社會提倡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是一定的封建思想還是殘留在人們的思維中的。她們認為女孩子就應該是有男孩子追的而不是去追男孩子。
“你認為大學戀愛成功的幾率有多少?”
36.36%的同學認為僅有10%的幾率,57.58%的同學認為有一半的可能性,剩下的6.06%的同學認為可以成功,平心而論大學里的戀愛真正可以成功的幾率不是很大,因為大學生還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活來源,所有的生活支出都是來源于父母,雖然大學生中也存在著兼職的現象,不過單單依靠兼職還不足以滿足自己的消費,更別說如果他(她)是一個正在戀愛中的人了。因此,大學戀愛在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穩定穩固的經濟基礎的,而且在大學四年的生涯中,雙方的學習和思想必然出現不可避免的偏差,于是在大四面臨畢業就業的分歧,在此時很多情侶不得不選擇自己擅長的與自己專業對口的但是與對方不一致的工作,這樣雙方之間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可能引起分道揚鑣的因素,工作崗位的不同、單位距離的遠近、對對方未選擇與自己一致的工作,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引起雙方爭執進而導致雙方感情破裂的導火線。
三、總結
因此,在大學中真正算得上是戀愛的就少了,而能在大學畢業后還能保持與在大學里相同的情侶關系的男女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上述各種原因都導致或者可能導致最后走到一起的并不是很多,因此大學戀愛的成功率不可能非常的高。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存在著認為大學戀愛能成功的同學,雖然比例比較小,這完全可以說明這些同學,如果他(她)是正在戀愛中的話,那么他(她)目前的感情還是比較穩固的,因此他(她)才會對此充滿信心,或者如果他(她)是沒處于戀愛中的話,那么他(她)很明顯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心中充滿著對愛情的美好憧憬。更進一步地,我們發現在此項調查中有些大學生對戀愛的未來是沒有把握的,他們對愛情缺少一份承諾。為什么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愛情會缺乏承諾呢?
現在在校大學生大多處于18-23歲之間,他們在生理上已經成熟,在法律上也已經具備了完全的行為責任能力。然而在經濟上大多數大學生仍然沒有獨立,很難做出有效的承諾。現代社會變化急劇,社會就業壓力大,大學生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大,使他們很難做出承諾。在這種情況下不承諾本身是一種真誠。一些大學生本身心理不夠成熟,對責任恐懼和拒絕而逃避。另一些大學生根本就視愛情為刺激和游戲,自然不會有真誠的承諾。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戀愛成功率。 三、總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戀愛觀,當然大學生(不管是戀愛的還是沒有戀愛的)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看法。戀愛是人生的必經階段,作為已經成年的大學生,我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事情。在我們看來,不管是談戀愛的還是沒有談戀愛的,我們都應該保持一種對談戀愛的正確的心態,衡量好戀愛、學習與生活的關系。沒有談戀愛的大學生在積極投身于學習與生活的同時應該正確看待其他談戀愛的同學,不要有隨大流的思想,當然,在遇到自己心儀的異性時。自己把握好一個度,
可以適當的進行交流與溝通。談戀愛的大學生則更應該注意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尤其是處理好對待朋友與戀人的態度上的問題,戀愛時期的人是敏感的,盡量避免戀人間誤會的發生,雙方的經常溝通很重要!當然還有談戀愛時怎樣處理自己的學習時間的問題,學習是我們必須一直堅持的,談戀愛后一定還要記得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不要整天兩人溺在一起,這樣時間一長,雙方就會產生厭煩的心情,最終會影響愛情的質量,而且由于大部分的心思不在學習上,久而久之,會導致學業的落后,然后自己對學習興趣的缺乏,最終就會是一種懶散、不想學的心態,這樣,既沒有顧到此還失了彼,得不償失,確實是很劃不來,不僅浪費了時間,更重要的是消耗了自己的青春換回來的確是一無所有,這會對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創傷,或許一輩子都會有這樣一層陰影籠罩著自己,會給自己各方面都會帶來影響,當然也不乏化悲痛為力量者,這不失為強者。
愛情這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一直是大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祝福所有的同學都能找到自己的真愛!
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目的
為了讓大學生對“愛情”有所思考,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從大學生的愛情觀出發,立足問卷調查,用真實數據分析大學生戀愛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為的主要因素。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自編的《大學生愛情觀問卷調查》
三、調查對象
全國各高校少部分在校大學生
四、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10日——20xx年12月13日
五、調查內容
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了解大學生的愛情觀狀況。
六、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征
1.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于“情感寄托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需要一個人來傾訴。
2.孤獨心理。有的同學覺得自己在大學里一個人太寂寞,整天無所事事,急于找另一半來跟自己度過無聊的時光。
3.游戲心理。其戀愛動機是為了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欲望,尋求刺激,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完全持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4.大眾心理。周圍人都談戀愛了,自己還沒談戀愛覺得很沒面子。
(二)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存在的問題
大學是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其心智雖趨于成熟,但在處理大學中戀愛的問題時卻往往不夠理性,本次調查結果凸顯大學生愛情觀的迷茫與困惑。
1.戀愛動機不明確。調查顯示,高達25%的大學生因為一個人孤單,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經過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后,進入了一個相對放松的環境,
在學習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一些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于是便將注意力轉移到談情說愛上,以尋求短暫的快樂。
2.不注重戀愛的結果。目前戀愛的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沒有考慮過畢業之后的發展,“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的心理遍布在大學生群體中。他們把戀愛當做大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大學不戀愛,便覺得大學不完整,而從未考慮過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這就造成“畢業那天一起失戀”成為一種正常現象。有24%的同學從未考慮過戀愛與婚姻的關系,在愛情觀上表現出不負責的態度。
3.道德觀念淡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15%的同學贊成未婚同居,更深刻地體現出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開放及不負責的態度,很多學生從未考慮過未婚同居給他們帶來的潛在嚴重后果。
4.愛情與學業定位不當。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5%的大學生認為戀愛影響學習。在愛情與學業面前,多數同學把愛情放在較重要的位置上,認為只要有愛情,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了。完全沒有理解作為一個學生的根本任務。
5.物質至上。有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大學的戀愛,能找到一個經濟條件優越、具有社會背景的家庭的同學作為自己的伴侶,以此逃避就業的壓力,幻想過上舒適的生活。但卻從未考慮過與對方是否有真感情,這種建立在金錢和利益上的感情不會長久。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愛情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問題,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戀愛過程中的責任教育
戀愛與責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文化日益多元、愛情不斷被解構的當下,我們不能要求所有大學生都從廣闊的視野考察人類的情感及其所肩負的社會和道德的希冀。但愛情帶給學生們的不僅僅是若干的體驗和感覺,更是把戀愛雙方帶進一個理智和深沉的世界。要讓學生們試著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愛。
(二)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
一些同學認為大學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但這種愛情與學業的“雙豐收”比率卻很低。作為青年大學生,應該明確自己當前的任務就是求知、成人,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積累知識,培養多方面的能力。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學會智慧地去愛。
(三)學會辨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鮮花與美言成為愛情中的一部分,但它卻往往讓人喪失理智,很難辨別出愛情的真偽,易在虛幻的愛情中迷失自己。特別是女生,在愛情面前更應該理性分析雙方的情感定位,不能為了愛情不惜獻出一切。在沉浸在愛情中時,不要被美好的表像一葉障目,要學會識別愛情,潔身自好。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非常前衛的群體,高校和社會應該充分發揮教育引導的作用,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立足于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同時作為大學生自己,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道德、法律修養,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只有這樣愛情之花才能以最炫美的方式綻放。
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 篇5
1前言
隨著身心發展趨于成熟,大學生必然要面臨愛情這一永恒的課題。而剛邁入大學校園的90后,他們的愛情觀備受大眾關注。他們對愛情持的態度千奇百態,他們的愛情觀是否正確呢?為了了解90后在校大學生的愛情觀,也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看待愛情,正確地處理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以健康正確的態度對待已經來到或即將來到的愛情,我們做了此次調查。
2調查方案
2.1調查目的
了解90后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的愛情觀,糾正他們愛情觀中存在的問題,使他們對愛情持正確健康的態度。
2.2調查對象
90后的在校大學生
2.3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8日至20xx年12月15日
2.4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采取的是網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參考前人的研究及調查問卷,自編成90后大學生愛情觀問卷。問卷內容涉及90后在校大學生對待戀愛的態度、擇偶標準、戀愛與學業的關系的看法和對待失戀的態度等四方面,共16個問題。通過互聯網在“問卷星”網站發布問卷,對瀏覽此網站的90后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訪問數為163,有效問卷59份,完成率為36.2%。
3調查結果及分析
3.1戀愛情況與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30.5%的同學正在談戀愛,而在對大學生戀愛的態度上,66.1%的同學認為這是正常現象,10.2%的同學對此表示支持。這表明大部分同學對大學生談戀愛是持較肯定的態度。另外有23.7%的同學認為戀愛是自己的事,自己理,這也顯示了90后這年輕的一代喜歡獨立自主的個性。
3.2選擇對象的標準
當問及擇偶條件時,均有61%的同學看重思想品德和感情共鳴,32.2%的同學看重學識才干。這表明,大部分90后同學是以感情基礎為交往前提的,而且他們也比較看重對方的內在和文化素養。他們選擇交往對象的標準也與社會認可的擇偶標準基本吻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傳統的擇偶觀對大學生選擇對象的影響。
對分別對男女生的擇偶標準進行考察時,我們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都喜歡較體貼的異性。調查結果是50.8%的女生心中理想的男性的伴侶是關懷體貼的男生,而64.4%的男生心中理想的女性的伴侶是溫柔體貼的女生。這體現了90后同學渴望關愛,希望他人體貼愛護自己的心理。
此外,在大部分的女生心中,除了關懷體貼,理想伴侶的性格還有活潑健談、穩重成熟和風趣幽默,而內斂沉默則不太被她們喜歡。可以看出,90后的女大學生比較喜歡活潑外向的異性,比較注重與人交流方面的性格,如健談、風趣幽默,而對內向內斂的異性則不太喜歡,這體現了90后活潑、熱情、喜歡交友、與人交談的性格。
而在大部分的男生心中,除了溫柔體貼,理想伴侶的性格還有活潑大方、獨立性強、個性鮮明,而千依百順、沉默保守則不太被她們喜歡。可以看出,與女生的喜好類似,男生對不喜言談、沉默的異性不太喜歡。這表明,喜歡活潑外向的人,喜歡與人交談是90后的共性。特別地,90后男大學生偏向于喜歡獨立性強、個性鮮明的女生,而千依百順、守舊保守的異性不是他們心中的理想伴侶。這又與90后喜歡獨立、張揚個性的特點吻合。
3.3戀愛動機
在大學生談戀愛的動機上,54.2%的同學認為是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只有 40.7%同學認為是發自真心的和很認真,準備將來結婚的。這表明在大學生戀愛的初衷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只是把對方當作彌補空虛的人,這也反映了90后在校孤獨寂寞的心理,他們希望能有另一半跟自己消磨無聊的時光。
3.4戀愛與學業工作的關系
經統計,在戀愛與與學習孰輕孰重的問題上, 54.2%的同學認為二者同等重要,而且高達86.4%的同學認為戀愛跟學習可以共同發展,這表明在90后大學生心中,愛情的地位日漸重要,趨向于他們的首要任務——學習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同學是希望學業與愛情同時兼顧的。
在談戀愛對自身的影響上,71.2%的同學認為是因人而異。同學們認為愛情對每個大學生的影響是不相同的,這表明90后大學生對關于愛情的影響不太明確。
如果要在戀人與工作之間做出選擇,28.8%的同學會以工作為重,終止愛情,25.4%的同學選了“不知道該怎么辦”的選項。可見90后在校大學生在如何對待愛情與事業這個重要問題的認識上是較模糊的。
3.5對待失戀
“在如果對方提出分手,你會怎么做”的問題上,69.5%的同學選擇了“坦然面對”的做法,28.8%的同學認為會傷心欲絕,但也只好接受。可喜的是,沒有同學選擇報復對方的做法。對待失戀時,大部分同學的看法這是經驗的積累。而且分手后,86.5%的同學認為還可以和對方做一般朋友,甚至好朋友。這表明,90后大學生在面對與戀人分手這個問題上,心態是良好的,想法和做法都比較理智,不會像輿論普遍認為那樣,他們會因和戀人分手或失戀而做出過激行為。
4結論
4.1 90后大學生愛情觀的特點與存在問題
(1)擇偶注重感情和內涵
調查顯示,90后大學生談戀愛看重的是感情共鳴、品德和學識,而不是經濟條件,家庭背景等因素。這表明,90后大學生對愛情的理解已經進入深層,選擇對象的標準進入較高層次,并不像輿論普遍認為她他們盲目戀愛,擇偶標準只停留在膚淺的層面。而且被認為是活潑外向、喜歡張揚個性的一代的90后,他們喜歡的也是活潑、健談、個性鮮明的異性。
(2)因為寂寞而戀愛,戀愛沒有將來
在此次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因為一個人孤單,想彌補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這是90后大學生典型的孤獨心理。大部分同學是遠離父母,孤身到外地讀書的。他們常常覺得自己一個人在大學里太寂寞,因此想尋找另一半來陪自己消磨時光,尋求短暫的快樂。此外,認真對待大學里的愛情,把對方當作將來結婚的對象的學生只有很少數,他們大多沒有考慮將來,這也反映了90后大學生抱著“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管愛情后果的錯誤愛情觀,這是對他人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3)對于愛情與學業事業的認識模糊
調查數據的顯示,90后大學生把愛情看得比較重要,他們認為愛情與學習同等重要,希望愛情與學業二者兼顧。可是有的時候,這是不能實現的。當問及在工作和戀愛之間如何選擇時,他們大多給出了“不知道怎么做”這一模糊的答案,證明90后大學生對愛情與事業的問題上的認識是較模糊的,當面對這個艱難的選擇時,他們將不知所措。
(4)理智對待失戀
90后大學生對待失戀的態度基本上是理智、冷靜的。除了少數同學會傷心欲絕和不愿接受現實,對對方死纏爛打,絕不放手,大部分大學生則在失戀后都坦然的心態面對,把失戀當作是愛情經驗的積累 ,當作是人生的一種特殊體驗,完善自我,以便更好地面對以后的生活和愛情。
4.2引導90后大學生正確看待愛情的對策
(1)鼓勵大學生在校多參加社團活動、集體活動,多認識朋友,這樣便不會常常感到孤獨空虛,盲目地戀愛,把戀愛當作彌補空虛的工具。
(2)指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明確自己當前的主要任務,以學業為重,在大學校園這個美好的環境里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理智地對待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
(3)在高校開設有關愛情婚姻的課程。通過知識的傳授,讓在校大學生了解愛情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 篇6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愛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
筆者于xx年12月對xx大學的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xx大學各系、各年級學生關于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占55%。占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占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金錢,外貌等為基礎的愛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為女生占11%。盡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著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上,通過對xx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征著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體現為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系。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愛情代表著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脫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xx大學網上調查搜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圣的、堅貞的”“愛情如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么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沖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份,只嘆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凄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注定成大錯。”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么?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后會怎么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著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脫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說:“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二、大學生的愛情觀既讓人充滿向往,又很脆弱
大學生朝氣蓬勃,有理想,有上進心,而對永恒的話題──愛情,既向往,又缺乏理智。在調查中占41。5%的女生認為大學談戀愛是一時的好奇,經歷了十二年寒窗之苦、高考的艱辛、無硝煙彌漫的戰場的拼搏,進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壓抑久的心終于得到了釋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已經改變了高中的那種只有讀書為高考的觀念已不復存在了,思想放松了,再由于處于青春騷動期的大學生終于找到了釋放情感的方式--談戀愛。由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趨成熟及對人生認識的完善,自然對愛情有了現實的變化。
在調查中,占13%的男生認為大學戀愛的一個目地是為了生理的需要,占20%的男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學生則反對同居,認為同居是對道德的一種敗壞;而約9%的文科類的女生認為同居無所謂,感情已達某種程度的時候,那也無可非議,只要雙方合適就可以,這可能與其所接受的知識、認識及感性思想的濃厚等有關。約占60%的學生則認為愛情應該專一,忠于彼此,這成了主導思想,看來當代的大學生還是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思想道德觀趨于良性化發展。一部分的女生認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會考慮換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愛情,體現了對愛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談戀愛只是憑著自己的感性認識,缺乏成熟的分析。
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愛情信任度的下降。占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可信度不高,但不會完全、堅決地反對戀愛,因為對消費者的大學生而言,婚姻是遙遠的事情,還談不上責任與義務,大學時代談戀愛也無可厚非;對愛情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比較成熟的表現,在被調查的大三、大四的學生中,占60%的人主張戀愛應結合社會現實,家庭實際,經濟能力等,少了魯莽和隨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 篇7
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戀愛狀況和戀愛觀,幫組同學更好的了解戀愛的本質,我們特地設計了這份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在校大學生。
調查時間:
xx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各年級大學生的戀愛現狀,戀愛態度,戀愛對象的選擇及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戀愛與生活學習之間的關系的看法。
調查步驟:
1.小組討論,討論選取哪個課題,理由和可行性,并選定此題。
2.通過書籍,網絡,雜志查閱課題資料。
3.發現,提出,討論存在的問題,并設計調查問卷。
4.發放問卷并收回統計。
5.篩選有效問卷,并統計結果,組員討論。
6.細化,編寫報告。
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共打印100份,收回91份。其中男生47份,女生44份。分別占總數的51.6%和48.4%。基本保證各年級都有人參加了此次調查,所以結果有一定的參考性。
戀愛現狀
目前在大學生中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如果你在大學里沒有談過戀愛,那就不算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不少大學生積極投身于戀愛的大潮中去,但也有少數大學生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認為大學里仍然應該以學業為重。
調查中發現,在我們的問卷中“你正在戀愛嗎”這一問題“是”的占40.7%,“否”的占59.3%,“是”的人中,大一占27.0%,大二占37.8%,大三占35.2%。因此,對于大學生戀愛現狀,可以用“三化”來概括。
1.普及化,大眾化。在當今高校,大學生談戀愛已經是很普通的現象了。在校園里看到大學生成雙成對,旁若無人地卿卿我我已不再是稀罕事,有人形容這是一股"戀愛熱",也有人說這是一股"戀愛風",不管怎么說,都不為過。因為,大學生談戀愛是毋庸置疑的。
2.低齡化。大學生談戀愛歷來有之,但過去多是高年級學生,是所謂"學業、愛情雙豐收"的時期。而現在很多低年級的學生學業未成,卻戀愛先行,有些人的觀點是“進校后的首要任務是抓緊時間談戀愛,否則優秀的則被他人搶先一步,就輪不到我了。他們有的剛進大學校門就走進了戀愛圈。在此次調查中發現,很多大一同學已經步入了愛河。他們或是高中就談了戀愛,或是剛進入大學不久,就告別了單身。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之前一年紀學生戀愛人數只有5%?而現在已達15%左右。所以大學生戀愛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3.公開化。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論對男生抑或是女生來說,大學生戀愛已不再只是心中的“悄悄話”,更加不是不可觸及的禁區。過去,大學生談戀愛很講究東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戀愛處于"地下活動"狀態,常常鮮為人知。在本次調查中,97%的大學生表示并不反對大學生戀愛。較過去,當代大學生已經有了更為開放的戀愛觀念。
戀愛動機與戀愛對象的選擇
在“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要求是什么?”這一問題,統計結果如下:“相貌好”僅占16.5%,“人品好”占34.1%,“能力好”占6.6%,“和自己志趣相投”占28.6%,“其他”占14.2%。在校大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大學生,在戀愛中,常顯露出其不成熟性,但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戀愛選擇因素總體上還是健康的。他們更加注重對方的人品,能力,而不是相貌,金錢,這些外在的東西。當大學生情侶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擔當家庭責任的現實問題直接擺在面前時,理想化的愛情能否維持還很難預測。但就目前而看,大學生基本擁有正確的戀愛觀。
在“你想在大學里談戀愛或您在大學里談戀愛最初先機是什么?”這一問題中,有些大學生戀愛存在一定的而盲目性。選擇“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覺得自己單身沒面子”占4.4%,“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托”占15.4%,“對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絕”占13.2%。不難看出,在戀愛動機上,有些大學生對此并沒有很清晰的目的。種種跡象表明,有些在校大學生戀愛似乎是一種時髦,只是一種對戀愛情結的滿足。也有一些同學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托。
上大學生后,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重新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內心比較空虛和孤獨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個可以停自己傾訴的朋友。
還有一些同學則發表了他們的看法,有的認為是緣分到了,該談戀愛了,也有的認為戀愛能產生內驅力,,還有的認為反正遲早都要談到,大學里的同學更談的來一些。這說明我校有些大學生在戀愛動機方面是不太健康的。經過我們的分析,認為原因有二:一是大學生仍然處于心理成長時期,自尊心過強,在與同學交往中不輕易向他人敞開心扉,形成心理閉鎖;二是因為不少人考入大學后失去明確的奮斗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感到生活乏味。在這種前提下產生的愛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和沖動性,一旦日后寂寞感等感覺消失,“愛情“會隨之結束,這勢必給自己,同時也給對方帶來痛苦與不幸。其中“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占50.5%。
戀愛態度
調查表明,有36.3%的同學認為大學戀愛是正常現象,29.7%的同學認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比較以自我為中心。23.1%的同學支持大學生談戀愛,36.3%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完全是正常現象。10.9%的同學的回答是對此類問題沒有想過。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們的戀愛未來式什么”,對于這一問題,有21.9%選擇的是“兩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33.0%選擇的是“盡量朝同一個目標奮斗”,選擇“未來有太多變數”的有27.5%,14.3%的同學是只看到了眼前的認為管不了那么多,現在快樂第一,管不了以后。也有3.3%的同學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并不相信大學里存在不求回報的純潔的愛情,也有些人對這個問題表示不清楚,存在很大的懷疑。可能正因為如此,導致大學生戀愛隨意性大,在校期間成功率低。每年的五六月份,是畢業的季節,也是分手的季節。大學里談戀愛到底會不會有結果呢?調查結果表明,有4.3%的同學都認為在大學里不能成功。認為最后能發展成為結婚對象的占了27.5%,也有的同學認為成功率很小。38.5%認為成功率為一半。
戀愛與學業
對于戀愛與學業的關系,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看法眾多。調查表明,48.4%的同學認為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27.4%的同學認為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同學大多數對愛情有著很大的向往。當然,也有14.3%的人認為談戀愛分散精力,影響學習。其中5.5%的同學認為只有“兩人”世界,脫離集體。4.4%的同學認為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
“就業時你有可能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必須在戀人與工作中選擇你會”,調查結果表明,在對待工作與愛情上,25.3%的同學認為“以工作為重,終止愛情”。31.9%的人認為會“以愛情為重,犧牲工作”,說明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理智的對待愛情。26.4%的人認為是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此外還有16.4%的同學認為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即使發生了也會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以到達愛情和事業兼顧的。對于事業與愛情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顯示了大學生戀愛面臨的問題具有廣泛性、繁雜性等特點。這個問題極易導致戀愛失敗,因此,處理好學業和戀愛的關系十分重要。
調查發現,當戀愛失敗時,有64.8%的同學能正確面對失戀,其中56%的同學認為可以為以后的戀愛積累經驗,8.8%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可以再找一個。8.8%的人認為從此可以解脫,集中精神去學習。有的人在經歷失戀后在學習上往往會有很大的進步,就是失戀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戀,怕自己的戀愛失敗,怕失去已得到的東西,這樣的同學在調查中占了12.1%。他們認為失戀后生活沒有意義,學習沒有動力,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更不應該是一個大學生應該擁有的。作為大學生,應該理智地對待學業與愛情,而不是一旦失戀,便沒有了全世界,甚至感到無法自拔。
概括總結
戀愛是為了尋找志同道合、白頭偕老的終身伴侶,而不是為了安慰解悶,尋找刺激。戀愛對象的選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能忽視了經濟、政治、文化、個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戀愛動機的好壞,直接關系的戀愛的成功與否。正確對待愛情,該愛的時候盡情的愛,該學習的時候認真的學習,不能因為愛情耽誤自己耽誤別人。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橋梁,其戀愛觀應該是理想、道德、和事業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好地面對學習和工作,更好地面對生活。
【關于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調查報告(通用7篇)】相關文章:
有關婚戀觀的調查報告11-23
當代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調查報告11-24
苗族傳統婚戀觀的法哲學探究04-09
父母在子女婚戀觀的作用分析09-26
當代大學生幸福觀的培育論文09-08
關于婚戀的真相09-01
試論人生價值觀與當代大學生09-18
當代大學生消費觀調查的開題報告寫作指導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