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通用14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1
一.調查的目的及出發點
為了貫徹黨的“又好又快”發展戰略目標,把我國建立成綠色節約型社會,下達了關于怎樣加強環境保護的諸多建議,也為之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這股改革之風的吹動下,我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對各級學生作動員和鼓勵,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地實踐活動,參加環境保護的行動。我院更加身先士卒,各班級也舉行了各種實踐活動,雖然我未參加,但我也對xx的環境做了初步調查。
時間:20xx年1月23日
地點:xx市各主干道
參加人員:本人及一同學
二.調查的內容及方法
通過對路人以及對環衛工人的提問,了解他們對各路段的環境的看法。并將事先打印好的自制問卷調查表發給他們填寫,為接下來我的分析及整理做出鋪墊。
三.總體狀況及分析
通過對路人及環衛工人的調查,以及對問卷調查表的整理分析發現,人們普遍對當前環境表示不滿,只有在極個別地段人們表示差強人意,針對這些方面人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下面,我將針對這些情況做一些系統的匯報及整理。
1.調查人群
由于適逢春節假期,在各主干道上只能遇到很少的路人及環衛工人,所以,我們調查的人群結構相對單一,所調查的一些問題及征求的建議也只能代表極個別觀點,但這并不影響所做調查的整體方向,它能對xx市的環境衛生作出一定的反應,因此有一定的借鑒性和改進性。
2.發現問題
a.很多人反映很少和家人及同事談論有關xx環境現狀的問題,對有些方面的活動也相對冷淡,也有人反映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樣的活動,當然參加的也很少啦。
b.調查中的多數人雖然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但是鑒于各種因素并未能夠身先士卒,身體力行的參加活動。
c.人們對環保的意識總體上欠缺,尤其是在一些費精力的.活動(分類垃圾)上,更加顯得力不從心了。
d.人們反映政府的一些活動未曾下達到基層,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就結束了。這就反映在政府的交流機制上。
e.政府在環境保護上面的投資相對較少,在有一些方面(道路拓寬)方面更加欠缺。對一些污染大的工廠更是放縱,并為對這些稅收大戶進行整治,只要其交納一定的處理費就行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xx的環境以及人們的居住環境。
f.大多數被調查者反應他們的自律能力很差。
3.分析原因
a.自身原因起決定作用。很多人學歷并不高,文化素質也就低,因此對環境保護方面的種種看法和觀點都會受到影響。
b.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所采取的措施未下達到各階層,以及有些政府機構的陽奉陰違,導致措施不能有力的進行。
c.環境保護機構有關部門總體能力欠缺,不能進行有力及具體的規范,出現政策方面的漏洞,使環境保護工作陷入癱瘓,阻礙了工作的總體進度。
d.個體之間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一,對環境保護的看法不一,所采取的看法及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在環保的工作中所辦演的角色不盡相同,所能做的工作也不相同。對環保的貢獻也就不同。
e.社會教育力度不夠,尤其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欠缺,俗話說:孩子是社會的未來。
但是有些被調查者反映他們的孩子并未對環保有所重視,他們欠缺這方面的知識,學校及社會未對其進行系統的教育。
f.父母監督力度弱。
四.解決措施及建議
a.個人應該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環保方面的知識及技能,做到有所憑證。
b.各家庭應該加強對子女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認識。
c.環保部門應該建立各種保護機制和體系,加強對環境的監督力度。
d.實行環保獎懲制度,大力獎勵對環保有力的個人。
e.加強對廢棄物的有效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并實行廢棄物的分類處理。
f.政府在舉行活動時應該加強對基層的通知力度,做到各基層都能及時參加,可以貫徹執行環保制度。
g.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個人素質,使居民們不光自覺加強環境保護,從小做起,從個人做起。
h.最重要的是把一切措施付諸實踐,實踐第一。
五.個人心得
本人這是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第一次嗎,雖然這樣,但是我覺得通過這一次實踐活動使我懂得了很多,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了群眾的呼聲了。
我的實踐活動在xx市里進行,雖然在有些人的眼里xx的環境可以說是比較好了,但在我這個自己人眼里我得的環境并不是很好,比較差啊。其中有一位被調查者的話令我很是動容。
這位被調查者是一位年逾七甲的老人,他對我說,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提高了,但隨之而來 的弊端也日益顯露,環境不斷的惡化,盡管不停的加以改造,但是正如加1與加-2的區別,這雖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加減法問題,但這可以充分說明問題的重要性,環境在這樣污染下去,人類將無力錐之地。但他也表示,這幾年的環境確實有所提高,空氣清新了很多,但他強調這遠遠不夠,要想永遠活在這個地球上就必須保護環境,不要在破壞了。說的最后老人的語氣都
有點沙啞了。由此可見老人的品德是多么的高尚啊,令我也為之動容。
調查中雖然人數并不是很多,但是被調查的人都是暢所欲言,把自己心中的想法都說了出來,毫無保留,他們是如此的希望把建設成美麗的家啊。由此可以看出xx的未來有希望了,人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建設的,這是每一個人的夢想。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認識到了如何進行人際交流,如何將自己定位到社會中,我對環保了解了很多,我知道了環保只有發動全社會才能起效。我受益匪淺。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2
因為近年來家鄉的環境持續惡化,自然環境日趨嚴重,這個寒假為了完成任務也為了營造健康的環境,我組織了我家鄉的小伙伴和我共同做了調查。
一、調查方法
查閱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環境狀況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家鄉的環境狀況3.通過觀察每天的垃圾。了解環境狀況。
二、調查情況
1.我們去了高中學校的圖書館查了一些關于環境的書籍,知道了最近我國的各大城市環境質量特別差。通過上網查找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水分,導致減產。被動物吞食后,導致其死亡。部分塑料袋有毒性物質,對人健康不利。使臭氧層變薄。影響市容等等..
2.在街道上觀察過往行人亂丟垃圾的行為,并進行了適當記錄。我們發現街道上每20米就有一個垃圾桶,但是只有少數人會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再加上家鄉的垃圾桶分為回收不可回收,那少數人中只有極少數人會正確的把垃圾投到正確的位置。
3.在家鄉的溪河查看時,發現街道的垃圾堆在河邊。人們家里的垃圾也會用車子拉到河邊,導致現在的溪河又臟又臭。
4.走訪縣城小區的一些家庭,發現,每個家庭至少有一輛車。走在縣城街道兩旁塞滿了轎車,汽車尾氣大量排放,不但引起了環境污染,能源消耗也是一大問題。
5.最后幾個小伙伴和我對本地居民進行調查,了解農村環境狀況,走訪了本地一所學校,進行環保知識宣傳。
三、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家鄉居民的環保意識相對淡薄,對環保不是特別的關心,但是大部分認為自己周圍的環境狀況很差,都強烈希望政府切實重視環境保護給居民良好的環境。他們對我們實踐活動紛紛表示支持。并盡可能做到不亂扔垃圾。
四、調查認知
1.做一件事需要用心,不管結果如何,總會有人支持。
2.要有集體精神,學會和小伙伴一起合作,相互幫助。
3.只有政府,企業,公民共同維護環境,才能美好。
五、調查總結
經過我小伙伴的幫助,終于完成了這次活動。經過這次活動才發現家鄉的環境問題嚴重性。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此外,這次活動讓我自身更有勇氣面對挑戰,增強社會責任感,對自己有很大幫助。
寒假,學校大學生實踐調查的作業,因此,我對我家鄉的環境進行了調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讀書,很少回家,回家也從來沒有好好的了解家鄉環境的變化,這一次的調查和實地走訪,說實在話家鄉的環境讓我打吃一驚。小時候,經常從爺爺、奶奶那一輩聽到這樣的說唱: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魚蟲絕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濫。我記得小時候,家鄉的河水是清澈見底的,河里魚蝦成群結隊,傍晚時分河里的石頭上會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們就這樣一邊撿著螃蟹,一邊嬉戲,這里曾是我童年快樂的回憶,是我童年迷戀的地方。那時從來不曾想過這一切都會逝去。
可是現在卻應征了“魚蟲絕代,河水泛濫”的說法。河道里滿是廢器、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積,沒有清理,河水變得臭氣難聞,河里沒有了魚蝦,更別說小孩嬉戲了。而且許多水資源也因為人類的.過度索取和開發已經枯竭。不僅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無得污染。今年來由于環境污染,天氣也變得非常炎熱,特別是在夏天令人難以接受。我通過調查發現造成家鄉環境污染的原因有:
1、白色垃圾;
2、森林遭受破壞,水資源污染嚴重,森林面積減少,造成水土流失問題。
3、整治仍不徹底,在城區雞鴨屠宰點和燒肉攤點污染嚴重,花盆和盆景中煙頭紙屑較多,商戶占道經營較多。
4、設施不夠完善。
5、交通工具廢氣和噪音。
6、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灌溉農田后流出的廢水廢渣。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了解到,解決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牢記心中。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3
一、目前我鄉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縣委、縣政府決定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月、提升月活動,是縣委、縣政府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工作。作為農業大鄉,在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治理攻堅行動中深感責任重、壓力大,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傾全力。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強化措施,環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月份以來,全鄉在環境衛生集中治理攻堅行動中共發放倡議書6200份,懸掛條幅86條,發動群眾義工5830余人次,共出動大中型車輛1328輛,全鄉33個村累計清除垃圾55195㎡,累計拆除路障及殘垣斷壁129處,完成綠化面積2500平米,動用車輛335臺次清除12公里長的交通道路垃圾300㎡,動用車輛31臺次清除14公里長的河道干渠垃圾4300㎡,共發放垃圾桶1600多個,垃圾中轉站已正常運行,村村建立了保潔員隊伍,配備了垃圾清理車,全鄉有5個村在縣級考核驗收中評為優秀等次。
二是抓住重點,保證鄉域環境潔凈優美。
一)廣泛宣傳發動。堅持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地抓好宣傳工作,利用橫幅、標語、宣傳單、大喇叭等多種形式,每天不間斷地向群眾進行宣傳和動員。
二)堅持分類施治。對全鄉33個村采取分類施治、各個擊破的辦法,在國省主干路沿線的村及307國道、廊泊路沿線、鄉域內河流區域實行分片包段責任制,堅持分工負責,加強綜合施策、協同治理,重點打造了閆辛莊、蒲碼頭等精品示范點。
三)嚴格督導檢查。根據《滄縣城鄉環衛一體化考核辦法》,包村干部和包片領導每天駐村督導各村自清進度,每日三點前匯報自清戶數、垃圾處理量等工作進展情況,對發現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建立機制,力促環境整治工作長效化、常態化。我們制定了《高川鄉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明確了農戶環境衛生要求、保潔員保潔標準、垃圾清運員工作標準和鄉村干部環境衛生整治職責,用制度來保證環境整治的成果。各村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垃圾暫存點,由村兩委推薦保潔員,經鄉政府批準后上崗,并按照相關標準發放工資,保潔員負責對村內的所有街道進行日常清掃和垃圾分類收集工作。
二、高川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問題
(一)村民思想認識不夠,環境衛生意識急需加強。村民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普遍比較差,村民不但垃圾亂丟、雜物亂放,而且對村中的“臟、亂、差”長期視而不見,這種觀念和陋習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農村基礎條件差。一是農村長期來缺乏環境衛生方面的宣傳教育。在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進過程中難免會發現“上邊熱、下邊冷”的現象,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不夠積極主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過低,對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缺乏足夠認識,從而造成了在整治過程中的群眾性、基礎性工作難以深層次推進。二是村莊布局規劃滯后。我鄉部分村莊布局規劃不盡合理,整體布局散亂,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污、綠化、雜物堆放、家畜飼養等農村實際問題,給農村綜合整治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三是亂堆亂放、垃圾成山等歷史遺留問題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現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亂倒建筑、生活垃圾現象,這些問題也影響了我鄉環境衛生的整治效果。
(三)綜合整治經費得不到足夠保障。環境整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鄉農村環境治理資金遠不能滿足建設要求。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中轉、處理以及運輸等多個環節尚未步入正常軌道。而垃圾清運、保潔,環衛設施建設及維護,環衛設備購買、更新及日常維護等都需要足夠資金才能保障正常運轉。
(四)長效管理機制尚不完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非一項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個統一管理機制。一是缺乏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總體規劃。長期來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沒有對農村的環境衛生的總體規劃進行統籌,農村環境保護條件不充分,工作很難全面、協調、有序地開展。二是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力量薄弱。三是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資金等條件限制,保護農村環境的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
三、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
(一)提高村民思想認識,加強宣傳教育。改變農村面貌,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關系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成效,關系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環境衛生問題當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事來抓,要認識到農村環境衛生差不僅會影響農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態環境。要改變農民長期形成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需要長期的宣傳、教育、引導和管理。
第一,進行經常性地宣傳教育。可以以發放宣傳單、廣播、宣傳欄等形式,進村入戶,加大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義、措施方法的宣傳教育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和健康知識的常態化宣傳普及,引導群眾自覺保護環境,增強衛生觀念,使環衛知識真正深入人心。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寬宣傳途徑。可以從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細化出以“講文明,愛衛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將其納入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的日常課程安排中去,讓學生充當環境衛生整治的宣傳者和實踐者,讓他們從小樹立環境衛生良好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通過他們進而帶動父母長輩自覺參與到全鄉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來;
第三,以典型促發展。可以在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的工作經驗、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傳推廣,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樹立和推廣典型,促使我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二)科學規劃,加快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的建設。科學的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村莊建設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規劃不合理,勢必影響農村的后序建設與發展。第一,要高度重視鄉村規劃工作,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一體化。進行農村村鄉建設規劃,結合當地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共場所、公益事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標準要高、要實用、要注重體現人文特色和生態特色。第二,尊重村民意愿,號召全民參與,確保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效性。村莊的整治與規劃必須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規劃成為廣大村民的共同認識。在整治規劃與方案中,要廣泛了解村民的需要。農民是村莊整治工程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在推進村莊整治工程的過程中,沒有村民們的廣泛參與是難以正常進行的,只有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設計出村莊整治的最好規劃與方案。
(三)拓寬資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機制。在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方面,長效管理要想順利進行,除了要有完備的長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長效管理的資金來源。為此建議:
第一,政府主導。政府對實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項目資金支持補助,以填補資金運轉難的空缺;
第二,部門幫扶。尤其是環境、農業、林業等職能部門,要積極參與農村環境整治和垃圾處理工作,提供項目、技術等方面的扶持,幫助聯系村解決環境“臟、亂、差”的問題。
第三,村民參與。要想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與村民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就必須讓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過程中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衛生保潔費制度,使村民形成環境保護的自覺性,保障長效管理走得更遠。
(四)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整治成果。機制既是活力、動力的源泉,又是約束的保證。建立和落實長效工作機制是搞好農村環境衛生的關鍵,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是一項高難度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動態性和反彈性的特點,僅靠緊一陣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須結合實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才能確保工作“不斷線”,持續深入有效開展。
第一,繼續強化領導機構管理。在鞏固原有環境衛生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配備好專職人員,明確工作職責,統一指導和管理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開展。制定年度整治計劃,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農村環境衛生大掃除,引導村民自覺對門前占道及亂堆亂放現象進行清理、保潔。
第二,強化考核,實行滾動式管理。要對村建立年度目標責任制、督促協調機制、動態管理制度。嚴格進行考核評比,鄉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對各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訪、跟蹤互查。經過考評考核驗收達到合格要求的村,由政府給予適當獎勵補助;對未達到合格要求的村責令整改,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教育談話。
第三,設立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意見箱”。在鄉主干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處理地段安放意見箱,廣集民智,向村民取經,并對能提出實用性意見的村民進行嘉獎表彰,在無形中營造“愛護家園,全民參與”的氛圍。
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既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長期以來,由于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涉及面廣、動態性強、反復性大,這一問題始終是農村工作的一個難點,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各級組織的共同努力,提高對農村垃圾問題的認識,加大投入,同時引導農民群眾增強環保意識,最終建起覆蓋農村的良好環境管理體系。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4
市委九次黨代會提出了“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石家莊”的戰略目標,我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經濟發展是基礎,而經濟環境建設是前提和保障。根據縣委統一安排部署,近期,圍繞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進行了認真地總結和分析。
一、我縣投資環境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從戰略高度出發,始終把提高行政效率,優化發展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了我縣投資環境的改善。
1、以推進政府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精簡審批事項,優化辦事流程。縣政府根據《xx市第四批削減行政審批項目目錄的通知》精神,對全縣所有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了梳理和精簡,對有行政審批職能的42個單位重新制定了審批事項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凡能夠現場辦結的,全部由授權窗口直接辦理。今年1-8月份共受理各相關行政審批事項1503項,全部按時辦結,完成率100%。
2、以安商、重商、親商為服務重點,完善獎懲制度,選樹創業典范。對原來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考核認定辦法、考核獎懲規定和鼓勵外商投資優惠政策進行了重新修訂、完善,對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個人給予大張旗鼓的表彰和獎勵。通過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的落實和兌現,給投資者以鼓勵,給引資者以獎勵,形成了全縣上下議招商、想招商、積極從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
3、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載體,加強城市建設,打造環境品牌。幾年來,縣委、縣政府持之以恒地狠抓路、綠、水、樓、燈、廣場等城市要素建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面貌大為改觀,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全縣各鄉鎮和縣直各部門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環境衛生整治、精神文明創建、社會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縣的投資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促進了投資的大幅度增長。
在調查中,多數企業對我縣的城市硬件發展環境表示滿意,在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質量上,大多數企業認為有較大的改善。
二、當前投資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我縣以良好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我們在思想認識、服務環境、企業經營環境等諸多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縣經濟發展的綜合競爭力。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思想觀念還不夠解放。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觀念尚未在少數政府執法部門工作人員中形成共識,上通下阻,上熱下冷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代表們反映,少數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優化投資環境的意識與縣委、縣政府的指導思想反差比較大,政府出臺的改善投資環境的政策和措施在這些工作人員中有的貫徹執行還不到位。有的單位僅僅從部門利益出發,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業角度靈活制定政策、運用政策。
2、服務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一是企業辦事難的問題并未根本解決。有的代表們在發言中談到,目前在我縣一些部門辦事,門好進、臉好看,但是事仍然難辦。投資一個項目或搞一項建設,審批周期仍比較長。二是個別行政執法部門重收費、輕管理,甚至于為收費而收費,以罰代管、罰而不管的`問題時有發生。三是重招商、輕安商的問題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在某些情況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要讓那些有意向到深澤投資興業的客商愿意來,來了以后留得住,真正為我縣的財政收入和經濟發展增加后勁。
3、經營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從調查的情況看,大部分企業在經營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融資環境偏緊,企業發展缺乏資金支持。大多數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銀行的貸款,融資難已成為嚴重制約企業做大做強的.“瓶頸”。二是基礎性配套措施跟不上,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三是人才缺乏,影響企業的發展后勁。深澤是石家莊地區的邊遠小縣,人才資源相對缺乏,企業普遍感到高級人才和科技人員難招、難留。
4、人文環境仍需進一步提高。一些基層群眾的思想觀念相對比較封閉保守,沒有長遠眼光,不少村民借政府開發建設之機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少數村干部也參與其中,對于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采取堵路、阻撓施工、強買強賣等辦法,導致工程無法正常進行。
三、改善投資環境的意見和建議
當前投資環境競爭更多地體現在政府服務質量的競爭上,努力創建服務型政府已經成為投資環境改善的焦點和重心。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形成政策“洼地效應”。 一是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優惠政策。結合實際,對全縣行政執法單位所有審批項目進行再清理,力爭做到在政策的優惠程度上,決不低于周邊地區;在費用的收取標準上,決不高于周邊地區。二是進一步加大園區開發的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先期投入,盡快形成一流的公用工程配套設施。進一步降低門檻、放寬入園條件,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三是狠抓政策落實兌現。要認真制定具體的獎勵兌現措施,確保承諾得到切實、及時的兌現。
2、努力創建服務型政府,深化“效能革命”。一是進一步增強親商、安商、扶商的意識,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真誠、主動、熱情地為企業提供服務,營造人人都是投資環境良好氛圍。二是要充分發揮縣政務中心的作用。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集中、限時審批,真正實現“一個頭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次性辦結”。三是要積極建立健全與企業對話的制度。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的作用,及時收集企業對政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支持和監督政府各部門更好地開展工作。縣招商部門要及時召開政策說明會,將應公開的政策性文件及時傳達到外來投資企業,讓企業享受到最大的“知政權”和“知情權”。
3、重視制度創新,整治執法環境。一是發揮經濟主管部門和行政監察部門的作用,認真推行檢查準入制。建議對新上建設項目推行“封閉運行”的制度,進一步減少隨意性檢查、收費現象的發生。二是健全完善行風評議監督機制。通過開展行風評議,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真正在機關工作人員中形成給企業多服務、多溝通、多出主意、少找麻煩,“一切圍繞經濟轉、一切為著經濟干”的良好氛圍。三是建議推行一次投訴查實懲戒制度。企業或群眾投訴執法人員有不規范執法行為等問題,經調查屬實,被投訴人確有過錯,并造成嚴重影響的,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應立即調離直至辭退。
4、重視文明創建,進一步整治人文環境。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縣上下形成人心思變、人心思富、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生動局面。二是繼續加強城鎮建設和城市管理,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市容整頓,認真清理亂搭亂建,抓好城市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和污染防治,全面改善城容城貌。三是按照實現“四個深澤”的目標,努力建設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和諧、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和諧的精品城市,給外來投資企業進一步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環境。
對于影響我縣投資環境的一些重大問題,縣人大常委會將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繼續堅持寓支持于監督之中的做法,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實現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xx作出不懈的努力。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5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20xx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制定并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為了全面了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現狀與進展,摸清農民對人居環境質量的總體感受和滿意程度,發現好經驗好做法及存在的短板、問題和困難,按照省地方社會經濟調查隊制定的調查方案,我們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調研活動,現將這次調研活動的有關內容報告如下:
一、調查范圍和內容
在全市五個縣(市)及殷都區和龍安區范圍內開展。每個縣(市、區)選取本轄區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較好的2個村、中等的2個村、較差的1個村,合計5個行政村;每個村選取20名村民和1名了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的村干部進行調查訪問。
這次調研,針對調查對象村民和村干部,我們分別設計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兩張問卷,調查的主要內容有:衛生廁所建設、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農村環境整治行動的開展、取得的效果及村民滿意度等情況。
二、調查結果
這次我們調查了7個縣(市、區)內21個鄉鎮的35個行政村,共收到700份村民和35份村干部的調查問卷,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的調研結果如下:
(一)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自去年以來,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出臺了《安陽市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安陽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標準化建設辦法(試行)》、《安陽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全市“百家市直單位包百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20xx年底,按照全省的統一部署開展了以“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即治理亂堆亂放、整治亂倒亂扔、整治亂搭亂建“六亂”,和開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溝、清違建、清雜物、清殘垣斷壁“六清”)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隨著“治理六亂、開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動的開展和深入,農村環境中存在的許多頑疾和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得到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得到提升。
調查顯示:20xx年,在35個行政村中,有34個村投入了人居環境整治資金項目,占97.1%;投入的資金總額2100多萬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429元。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點是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村容村貌整治和衛生廁所全覆蓋三個方面。
在參加調查的700名村民中,使用衛生廁所的有681人,占97.3%;其中,廁所糞污實現聯戶、聯村、村鎮一體處理的有496人,占70.9%。生活污水實現集中治理的有563人,占80.4%。生活垃圾實現集中治理的有697人,占99.6%。
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后,村民們感到村莊帶來的三大變化分別是:一是認為生活垃圾治理變好的有536人,占76.8%;二是能夠使用衛生廁所的有352人,占50.4%;三是生活污水治理變好的有299人,占42.8%。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下,全市垃圾處理基本全覆蓋,衛生廁所普及率逐步提高,污水處理穩步推進。20xx年度的《行政村社會經濟基本情況》報表統計顯示:在全市3008個行政村(涉農居委會)中,生活垃圾實現全部集中處理的有2949個,占98.0%;生活污水實現全部集中處理的有522個,占17.4%;使用衛生廁所的戶數占到69.3%。
(二)村民對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都很高
對于村民是否愿意主動參與本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表達愿意的有699人,占99.9%;其中,愿意為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等合理付費的有598人,占85.4%。
村民對于當前的人居環境治理的成果,滿意的有674人,占96.6%;基本滿意的有24人,占3.4%。
(三)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主要特點
1、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平衡
在我們這次調查中,有些行政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起步較早,已經完成,有的正在進行。調查顯示:在35個行政村中,已經完成村莊整治的有15個,占42.9%;正在進行的有20個,占57.1%。
2、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主要來源于村集體
調查顯示:對于20xx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資金的主要來源,來自于村集體的有17個,占50%;來自于上級政府的有13個,占38.3%;來自于村民自籌的有3個,占8.8%;來自于其他途徑的有1個,占2.9%。
3、“百家市直單位包百村”活動效果明顯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決策部署,今年2月份,我市聚焦全市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弱項,開展了“百家市直單位包百村”行動,全市100家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分包了130個農村人居環境弱差村莊,每周五下午派人到分包村莊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村莊規劃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全市130個分包行政村已經全部完成村莊編制規劃,并通過各縣(市、區)評審,83個村莊已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局審核備案。
(2)村莊環境明顯改善。百家市直單位幫助分包村整治環境衛生,完善基礎設施,美化村容村貌,創建“四美鄉村”和“五美庭院”。截至6月底,市直百家單位已進村開展整治次數700余次,累計參與人數1.5萬多人,帶動干部群眾2萬余名,整治亂搭亂建714處,清理亂堆亂放2131處,清理殘垣斷壁741處,整治空心院落382個,治理坑塘103個,整治弱電線路3385處,安裝路燈9485個,美化墻面4446處,創建“五美庭院”2454個,修繕健身廣場13個、公共停車場5個、文化講堂4個、兒童游樂中心13個,130個村已開展背街小巷硬化2321條,累計綠化樹木12.8萬株。
(四)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資金短缺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面臨最大的困難
在調查中,基層干部群眾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最大的`困難反映最多的是缺少資金。
調查中我們看到,在鄉鎮經濟發展較好的鄉鎮,下轄的行政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得都不錯,項目資金主要來源于鄉鎮財政的`支持,其次是村集體的.一部分投入。鄉鎮政府的財力是否雄厚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好壞的關鍵,同時,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多少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必要補充。
2、培養村民良好衛生習慣是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重要任務
部分農民由于受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對環境衛生的觀念不強,仍然存在著亂扔亂倒、亂堆亂放的現象。調查顯示:村民們認為在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有:認為村民難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有229人,占32.7%;缺少長效管護機制的有111人,占15.8%;沒有生活污水管網的有91人,占13.0%。
3、需要進一步完善長效管護機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需要持久推動的工作,由于村集體的財力有限,缺乏長效管護機制,“六亂”現象極易反彈,長期保持人居環境“凈起來”“綠起來”和“美起來”的難度較大。
三、對策及建議
通過調研,我們認為要切實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實力,只有增加村集體的收入,才能為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二是要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機制。做到有規劃地持續地投入,保證穩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程。三是要建立村莊環境衛生的管理和維護制度。我們要建立村民“門前三包”獎勵責任制,包綠化,包衛生,包村容秩序,年終對符合標準的農戶發放獎勵;要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做到全體村民積極參與;上級部門要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常態化督促檢查等。四是要做到規劃先行,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改造,在充分保持村莊傳統風貌的基礎上,通過注入生態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開展“一村一品、一村一型、一村一貌”特色化改造,使村莊增添新亮點、煥發新氣息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6
為促進“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成果轉化,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助推xx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xx相關部門深入xx各企業園區等地,聽取了企業主管人員的相關意見和建議,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召開企業座談會方式,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對各方面調研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形成此報告。
一、我鎮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現狀
近年來,按照省市縣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精神和總體安排部署,我鎮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主體責任,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專項整治,強化督查考核,積極營造快捷、高效、規范、透明的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體系,營商環境明顯好轉。
二、我鎮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短缺。我鎮調研組在調研時,多個企業反映現階段存在“招工難”的問題。本地企業招工難,特別是招專業技術人才更難,本地人寧愿到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區打工也不愿留在本地,外地人愿意進來的更少,且流動性強,專業技術人才、高級技工缺乏已成為制約我鎮民營企業發展的普遍問題。
(二)資金困難。我鎮大多數民營企業規模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現了資金斷鏈、資金運轉困難的`問題;再加上部分民營企業由于沒有有效抵押物,也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導致部分企業一時難以為繼。
三、進一步優化我縣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與行動
(一)強化政策支撐,破解企業發展難題。鎮委、鎮政府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文件及工作機制。
1、通過政策支持強化企業實體經濟能力。相關部門為企業轉發各項優惠政策,同時向上爭取貸款資金申報。現階段,我鎮已為以意豐、中誠為首的`8家企業申報了物資保供,其中意豐肉聯加工(加工)集團有限公司和盤錦市中誠食品有限公司通過審核并已獲批。
2、向企業推薦各銀行機構創新型金融產品情況表。同時,組織企業參加了縣里舉辦的政企座談會、銀企對接會,落實好并聯審批、代辦服務、包抓幫扶、銀企對接、政企溝通等優化營商環境。
3、做好優惠扶持政策的兌現。安排專項資金落實骨于企業培育、納稅大戶獎勵、企業人才引進,知名品牌創建等激勵措施,多途徑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4、鼓勵企業參與“抖音推廣交流會”、“創客中國”、“中小企業線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等活動。
(二)提升行政效能,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1、通過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優化窗口服務,盡可能實現“讓群眾少跑路”的目標。
2、加強全程代辦服務工作,按照企業代辦、項目代辦、民生代辦、鎮村代辦等進行分類,由各代辦責任單位牽頭推進,形成了全程代辦工作體系。
3、轉發并鼓勵企業利用“網上國網”線上渠道獲得用電申報,從而提高硬傷效率。
4、轉發“20xx年工業互聯網大會”邀請文件;
5、組織企業參加統計法培訓。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7
近年來,長沙縣委、縣政府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農村環境建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村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一些試點示范村鎮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但也有不少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比較嚴重。加強農村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建立與之相配套的長效管理機制作保障。通過本人在果園鎮工作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并對有關材料的分析綜合,現對這一問題提出相關思路與辦法。
一、當前農村環境整治存在的突出問題
1、環保意識淡薄,宣傳發動未真正到位。
一些村,尤其是聚居地環境衛生臟亂差,雖為生活習慣所致,但關鍵仍是思想認識上的問題,目前我縣大部分鄉鎮都相當重視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但是宣傳發動工作仍未全面鋪開,常常鎮上召開大會布置環境整治工作,村上并沒有將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有些村雖然召開了組長和村民代表大會,但是組上農戶并沒有完全了解開展農村環境整治的工作內容和整治目標,還是停留在以會議落實會議的層面上,沒有真正的上門上戶宣傳發動,導致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無法真正落實到位。
2、生活垃圾處理不當,垃圾分類處理缺乏長效機制。
由于農村千百年來生活習慣的影響,人畜混居、亂丟垃圾的現象仍然存在,生活垃圾在水塘溝渠、道旁地頭,隨意亂倒堆積,基本是處于自生自滅的無組織狀態,雖然果園鎮在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方面探索出了一條分戶收集、分類處理、村民自治、政府補貼、合作社運營的模式,很多鄉鎮也給農戶修建了垃圾池,成立了環保合作社和環保隊伍,但是缺乏長效的運行機制,部分鎮村的環保合作社形同虛設,許多農戶的垃圾池也從未投入使用,并沒有真正的從源頭上減少了農村的垃圾產出量,部分村組采取應付檢查的短期行為,沒有很好的建立長效機制。
3、畜禽污染治理措施效果不佳,污染仍然較嚴重。
由于前幾年我縣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養殖專業戶越來越多,規模逐漸擴大,確實增加了農民收入。近年來,長沙縣大力開展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和四池凈化工程,但效果并不明顯,大多數養殖專業戶對畜禽場排放廢棄物的處理和貯運能力不足,畜禽產生的固體糞便隨意露天堆放,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無害化處理,臭氣四溢,糞水橫流;畜禽場產生的廢液污水,多數就直接排入水溝渠塘,導致農民生產和生活環境和污染加劇,飲用水源也受到嚴重影響。
4、水資源保護措施不多,植被保護監管不力。
今年以來,全縣集中開展了以撈刀河、瀏陽河為主的兩河流域整治,各責任單位也在縣直部門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打撈水葫蘆、革命草等河道漂浮物,但由于河水流動性的特點,導致鎮與鎮之間工作不平衡,雖然花費了大量的經費,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另外,由于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畜禽污染、農藥化肥等方面造成地下水污染,使得群眾的飲水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同時,我縣的森林植被保護措施不力和小型木材加工廠較多,造成樹木濫砍濫伐現象嚴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水體流失。
5、環保部門公共服務有所欠缺,信息公開不夠。
環保局作為全縣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部門,負責監督管理全縣廢氣、廢水、粉塵、固體廢物、化學品以及噪聲、機動車尾氣等污染的防治工作,但是環保部門在做好飲用水源、空氣質量、企業排污、牲畜排污等相關指標測試的同時,并沒有將測試結果進行及時公開公示。由于無法了解實際情況,人民群眾也并不知道自己所處的生態環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多大的影響。
6、環保資金投入不足,與實際需要存在差距。
當前我縣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投入了一定的經費,但仍存在明顯不足。例如果園鎮雖然給予每個村1.5萬元每年的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經費,但由于農村垃圾涉及面廣,垃圾種類多,大量的生產生活垃圾需要進行收、運、銷處理,這使得經費壓力日益增大。由于城鄉二元化體制的阻礙,公共服務投入的不均衡,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環保隊伍自身建設難以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置滯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二、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對策建議
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應明確相應的領導協調機構,以鄉鎮為業務主體,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落實機構、人員、經費,實行典型試點示范,逐步推開,建立起一套長效管理機制至關重要,必須堅持常抓不懈,才能達到新的層次和水平。
1、正確宣傳引導,增強環保意識。
堅持輿論先行的原則。改變農村落后現狀和農民的習慣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村黨支部、村委會長期的宣傳引導和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因此,要腳踏實地,廣泛發動機關干部和村組干部經常性的到農戶住所去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使保護環境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作用,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環境保護寫進《村規民約》,推動農村環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2、加大環保投入,完善公共服務。
將農村環境整治經費納入縣財政年度預算,進一步加大垃圾處理、畜禽治理、污水處理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條件,確保污染排放達到標準,減少污染源頭。同時,環保部門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對工業排污、土壤、飲用水等環境監測指標進行檢測,并將結果如實的進行公開,推行農村環境質量公告制度,定期發布農村環境質量,確保農村環境整治的成果能夠人人知曉,人人共享。
3、加強畜禽治理,防止水體污染。
加大畜禽轉產扶助的補貼力度,對于禁養區內的養殖大戶責令搬離該區域,對于散戶爭取在一定期限內引導轉產,并進行生態補償;考慮引進1-2家有機生態牲豬養殖公司,引導農戶采用零排放技術進行訂單式生態養殖;要求有關部門對全縣范圍內所經銷的飼料品牌進行重金屬檢測,對于重金屬超標的飼料不能進入我縣市場銷售,防止畜禽污染引起的水體、土壤污染,確保畜禽治理工作取得真正成效。
4、明確部門職責,建立長效機制。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系統工程,涉及各個層次,方方面面。各部門之間要明確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充分發揮部門自身的行業優勢和專業特長,根據自身的特點,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森林保護、飲用水保護、生活垃圾處理等環境治理工作的相關制度,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標準,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是將河流水域、森林保護、生活垃圾處理等工作按照屬地原則明確責任主體,將任務分解到各個職能部門和各個鄉鎮,并建立一把手負責制,確保各項工作責任主體明確,考核對象確定。
三是采取監管和打擊相結合的方式,確保環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例如林業部門要加大對濫砍濫伐行為的監管,加大對木材運輸的管理,必要時對全縣范圍內的小型木制加工企業進行清理,嚴厲打擊偷樹、販樹行為。
四是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加大公共服務投入,將城市保潔機制引入到農村,對農村垃圾實行分類處理,逐步取消垃圾集中處理方案;探討實行垃圾廢品特許經營制度,采取市場化運營的方式引導有實力的公司進行衛生保潔、垃圾收購等工作,降低生活垃圾處理成本。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8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為充分掌握南充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現狀、剖析整治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南充市統計局于近期選取有代表性的南部、西充2個縣,各選取3個村(南部縣碾盤村、齊心村、書房坪村,西充縣轉山河村、麻柳埡村、李家嘴村),組織人員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抽樣調查,并與鄉村干部,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座談,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調查樣本的基本信息
本次調查分為農民問卷和農村問卷兩個部分。農民問卷調查對象為18歲以上常住村民,共120人。其中男性對象102人,女性對象18人,包括2個村干部、2個鄉干部、116個村民。農村問卷調查對象為6人,均為各村熟悉村情的村干部。
二、目前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農民問卷調查顯示,調查對象都聽說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政策,而有90%的人是通過村、鎮干部開會傳達的渠道了解這些政策,同時調查訪問對象所在村都有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對于“環境整治變化最大”的調查中,選擇排在前四位(共9個選項)分別是:“生活垃圾可以處理好”、“生活污水可以處理好”、“道路變好變寬”、“村里變整齊有序”。在對當前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滿意度調查中,86.7%滿意,11.7%是一般和較滿意,1.6%是不太滿意。同時農村問卷調查顯示,其生活垃圾處理率平均值為96.3%,生活污水處理率平均值為89.6%,衛生廁所使用率平均值為75.5%;有4個樣本村近三年開展過植樹造林綠化行動,有5個樣本村農民建房有統一規劃。樣本村人居環境整治能取得這樣初步的成效,與南充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關。
近年來,南充市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實施規劃編制、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舊村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長效機制建設等“六大行動”,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
(一)全面推行村鎮規劃編制
推進“多規合一”,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注重融入文化、旅游元素,因地制宜,分類制定鎮(鄉)規劃、村莊規劃。組織編制特色小鎮、傳統村落、重點鎮污水、縣域農村生活垃圾等專項規劃設計。完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相關技術標準體系。加強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同步加強批后監管。目前南充市大力推進南部縣省級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試點、西充縣金源鄉省級鄉村規劃編制試點,全市1290個貧困村均編制了村莊規劃,正全面有序推動其余各縣(市、區)按照省上的規劃指導體例進行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工作。
(二)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動
(1)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積極落實《南充市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推行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鞏固提升“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縣處理”收運處置模式,加快補齊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增加收集點和轉運車輛,推動鄉鎮垃圾中轉站提標升級,確保收儲運系統運行正常。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已建垃圾池和收集、分類減量池個數21243個,已建鄉鎮壓縮式垃圾中轉站46個,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的縣比例達到100%。
(2)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基本實現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田殘膜資源化利用。截至20xx年5月底,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達90%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7%,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達到85.6%,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78%。
(3)開展農村存量生活垃圾治理。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大力推進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工作,建立工作臺賬,逐步銷號。優先治理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流域等區域存量生活垃圾,積極清理農村積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白色污染,防止城市垃圾等各類廢棄物下鄉。
(三)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
(1)開展農村水環境治理。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采取綜合措施恢復農村水生態。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力爭創建以“水安全有保障、水資源有保證、水生態有保護、水文化有底蘊、水景觀有特色”建設目標的“水美新村”200個以上。
(2)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積極落實《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行動方案》。優先實施聚居度高、環境質量要求高的`區域污水治理,對靠近城鎮的村莊,將管網納入城鎮處理系統;對其他農村地區推廣小型化、低成本、易維護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已完成837個農村居民聚居點污水治理工作,建有鄉鎮污水處理廠(站)260座,覆蓋率達64.05%。建有集中式、分散式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的行政村比例為15.6%。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得到管控的行政村比例為100%。
(四)實施農村“廁所革命”行動
(1)統籌農村公共廁所建設。積極落實《南充市“廁所革命”實施方案》,結合幸福美麗新村和扶貧新村建設,逐步完成675座鄉村公共廁所新建和改建任務,研發推廣使用裝配式環保農村公廁,重點完善村級服務中心、學校等公共場所公廁配建。
(2)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合理選擇改廁模式,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結合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地災避險搬遷等,全面推進農村戶用廁所配套。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
(3)加強廁所糞污治理。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建立廁所糞污貯存、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將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并資源化利用,推行糞肥還田。
(4)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農用有機肥和農村能源為主要利用方向,深入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農村擁有戶用衛生廁所農戶占總戶數的48.5%;建有公共廁所的行政村比例為100%;開展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為90%。
(五)實施舊村改造與村容村貌提升行動
(1)推進農村道路建設。加快推進通村公路建設,加強村內通組、入戶道路建設,完善村莊內部道路交通系統,實現村村硬化、戶戶有改善,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目前全市村內主要道路硬化的行政村比例達100%。
(2)實施舊村改造。堅持把舊村風貌改造與環境整治相結合,不斷推進農村美化、綠化、硬化、亮化、凈化。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積極推進“農村土坯房改造行動”,持續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逐步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推進鄉村公共空間和道路照明亮化,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
(3)大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統籌鄉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修復鄉村生態環境和田園景觀格局。結合綠色村莊建設,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古樹名木保護、濕地恢復等工作。目前全市村內主要道路實施綠化的行政村比例達20%。
(六)實施長效機制建設行動
目前全市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的縣比例達90%,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的行政村比例達100%,9個縣農村垃圾收運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
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場持久戰,根據本次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短板。
(一)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資金短缺,投入仍顯不足。一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范圍廣、資金投入大、后續維護管理費用高。雖然各級政府,無論是相應配套政策還是直接的項目資金扶持力度都很大,但對于廣大農村來說還是稍顯不足。農民問卷調查顯示,有63位調查對象(占總人數52.5%)在“環境整治中的困難”調查中選擇了“財政投入不夠”,排在六個選項的第一位。二是由于一些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籌集資金比較困難,只能依靠上級財政投入,農民自籌和募集社會資金有很大難度。農村問卷對“人居環境整治的主要資金來源”的調查顯示,6個樣本村中有5個村選擇了“鄉級及以上政府”,而只有1個村選擇“村集體”和“村民自籌”。三是農民問卷在“是否愿意付費”以及“愿意出多少錢”的調查中,100%的調查對象愿意付費,其中有75%的人選擇“每年50元以下”,而選擇“每年300元以上”僅占比2.5%。這說明有必要繼續完善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讓村民為環境付費有理有據、合情合理。
(二)制度建設不夠完善。農民問卷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環境整治的不足”的選擇排在前三項有:“農戶庭院,房前屋后沒有整理打掃”、“改廁進度慢”、“垃圾清運處理不及時”;對“最希望改善的方面”的選擇排在前三項有:“生活垃圾處理更及時干凈”、“生活污水處理更及時干凈”,“整修硬化村里道路”。對“環境整治中的困難”調查顯示,18人選擇了“設施無人維護”,排在六個選項的第二位。這說明部分農村在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以及村容村貌提升行動方面還是存在不足,缺乏切實可行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及環保設施的維護管理運營制度,導致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鞏固提升難、環保基礎設施維護運營難,不能夠有效發揮作用;同時還需完善高效的治理評估機制與監督機制。
(三)農民環保衛生意識有待加強,參與、配合積極性不高。農民問卷調查顯示,有54位調查對象(占總人數45%)在“環境整治中的困難”調查中選擇了“村民衛生意識不夠”,排在六個選項的第二位;在“村民健康衛生意識”的調查中,75%選擇“好”,25%選擇“較好及一般”。這都說明村民的健康衛生意識有待提高。同時引導群眾參與環境整治機制還不健全,農民群眾自主投工投勞的熱情和積極性還有待提高。
四、對南充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建議
(一)保障資金投入。一是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創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以工代賑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收益較好、實行市場化運作的農村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支持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二是要以產業為依托,結合農業供給側改革,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新理念、新模式,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村情,區別對待,因地施策,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產業支撐,增加村集體收入,讓村集體有一定經濟能力管護村莊環境衛生。三是加快建立并實施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健全服務績效評價考核機制。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鼓勵有條件的村莊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
(二)開展試點示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各地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平臺,以農村綜合環境整治為重點,在省上培育的鄉村振興示范村中,每縣根據山區、丘陵和平壩等不同地勢特征,確定5—10個村進行試點,按照相關技術規程和要求,打造一批示范樣板,及時總結推廣具體經驗做法。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循序漸進,分步實施,促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整體提升。
(三)健全保障機制。一是要建立完善村莊環境保潔制度與垃圾清運長效機制,發揮好村級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使建設管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成果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二是健全環保設施長效管護機制,做到設施建管并重,加快培養常態化的管護隊伍和服務網絡,保證環境整治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健全督查考核機制。建立全面的考核評價監督制度,將環境保護治理和環保項目建設等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責任目標,納入環保督查重要內容,同時加強環保日常監督考評,以考核為抓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久改善。
(四)強化宣傳教育,努力營造良好氛圍。一是要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教育活動,著力提升廣大村民環境整治的主體意識和環保意識;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引導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升文明素養。二要通過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的逐步開展,進一步提升鄉村特色、改善村莊環境,激發村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引導群眾珍惜環境整治成果,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村民自治。三要積極組織開展農村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光榮榜等活動,增強農民保護人居環境的榮譽感。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廣泛宣傳推廣各地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9
農村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生產、生活的基礎。近年來,國家在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中,把環境治理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為了解洛南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近日洛南調查隊組織人員分別對洛南縣保安鎮黑潭村、石坡鎮羅窯村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共獲得20個農村人居環境調查樣本,并與縣相關部門及地方工作人員座談了解洛南縣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進展情況。
一、洛南縣概況
洛南縣地處秦嶺東段南麓,全縣下轄16個鎮(街道),一個工業集中區管委會,244個村(居)委會,面積2830平方公里,全縣人口46.1萬人,農村人口37萬,占全縣人口82%。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消費市場上產品日益豐富,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同時農村的各種生活垃圾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處理不當,就會破壞原本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科學處理農村垃圾污水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也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考驗。
二、洛南縣農村人居環境現狀特點
在此次調研中,調研團隊通過訪談、問卷及觀察等方法了解到洛南縣農村人居環境現狀。其中包括村民對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污水排放方式、廁所改建等的態度、意見與建議,政府的支持和宣傳力度。具體現狀如下:
(一)生活垃圾處理
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集中回收、處理:樣本問卷中100%的村民選擇“本村垃圾進行集中處理”與“本村內部及外圍沒有存在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或積存的建筑、生活垃圾”,90%的村民選擇垃圾集中處理方式為“鄉鎮直接轉運走”。表明目前農村垃圾集中處理已經初具形態,在各個村莊內安置大型垃圾回收箱督促村民集中丟棄垃圾,逐步改變村民以往在路邊、河道處堆積生活垃圾的習慣。
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樣本問卷中75%的村民認為生活垃圾沒有做到日產日清,100%的村民認為本村生活垃圾沒有做到分類回收處理。表明在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上,鎮辦部門及相關處理部門對垃圾回收點的管理僅僅做到統一回收,集中填埋。
處理生活垃圾基礎設施不足:樣本問卷中45%的村民認為垃圾回收箱數量不足,無法滿足需求。基礎設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村民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然而調查得知石坡鎮、保安鎮基礎設施并不理想。在與政府工作人員座談得知,人口密度較大的集鎮基礎設施建設的比較好,垃圾回收箱數量能夠滿足村民需求,而邊遠農村地區設置垃圾回收箱數量少,分布遠,村民垃圾以堆在房前屋后空地為主。這是由于政府和村民的雙方資金問題造成的,在人數少的村莊,村民不愿承擔垃圾處理費用,由于鄉鎮政府資金缺口,也沒有能力去建設更多的垃圾回收基礎設施。
(二)生活污水處理
家庭生活污水處理方式對環境造成污染:樣本問卷中25%的村民污水處理方式為直接排放至屋外,15%的村民為經過沉淀池等簡單處理后排至屋外,50%的村民為自修排水,僅有10%的村民通過接入鄉鎮污水管網集中處理。表明當前農村污水處理存在嚴重問題:一是污水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至屋外,多為直接排入室外空地或水渠,嚴重污染土壤及水資源;二是通過自家修建的排水設備排放,這也多是通過管道排入較遠的水渠等地方,污水仍是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三是污水設備改造標準過低,簡易的沉淀池等改建后的`設備真正能達到無害化處理的很少,導致從明污轉為暗污,農村里由污染造成的黑臭水體屢見不鮮。
生活污水處理方式村民滿意度不高:樣本問卷中25%的村民表示“一般”,25%的村民表示“不滿意”,50%的村民表示“滿意”,村民對本村生活污水處理方式滿意度并未達到60%及格率,原因主要為沒有統一的污水處理方式,自行排放污水對環境污染大。
(三)廁所革命
衛生廁所改建進度緩慢:樣本問卷中僅有10%的村民對衛生廁所改建工程有所了解,90%的村民對衛生廁所改建工程都不夠了解;20戶家庭使用的均是非衛生廁所,未參與過廁所改建工程;村民對衛生廁所改建意愿較強。
村民改建意愿強烈:樣本問卷中70%的村民表示愿意將廁所改建為衛生廁所,30%的村民表示不愿改建,原因大多為花費較高,不愿承擔。針對本村衛生廁所改建存在的問題與建議,80%的村民回答希望政府加大宣傳力度,多進村宣傳相關政策與補貼方式。
(四)村容村貌提升
樣本問卷中,問及家庭住址是否配備防暑降溫設施中,90%的村民回答擁有相關設施,10%的村民回答沒有相關設施;問及本村飲用水方式時,50%的村民回答自來水方式,50%的村民回答自井水或者湖泊打水;在問及本村通村通組道路是否硬化及主要街道是否有路燈時,20戶樣本均回答道路硬化并且安裝路燈;在問及主要街道是否進行美化時,65%的村民回答經過綠化美化,35%的村民回答未經過綠化美化;在問及本村新建房屋是否有統一規劃設計時,50%的村民回答有統一歸化,50%的村民回答沒有統一歸化;問及對本村現有村容村貌滿意度時,75%的村民回答很滿意,25%的村民回答一般,沒有不滿意的現象。
三、洛南縣農村人居環境改建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
制定環境整治措施,督促改建進程。洛南縣成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關于建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實施意見》,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調整充實力量,細化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鎮村也成立了專門的環境整治工作機構,對轄區環境整治宣傳、組織實施、督查、考核、指導村組整治。
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增大環境治理力度。洛南縣投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1200余萬元、整合縣人社局資金360余萬元、鎮辦投入480余萬元用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購置垃圾箱17659個,手推車681輛,轉運車7輛;建成永豐鎮辛岳村、石門鎮東山村等四個垃圾處理站;建成石門鎮劉家村、石坡鎮新華村污水處理設施,保障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及時轉運處理。
加大人力投資,保障隊伍建設。洛南縣農村各類農村保潔人員達3000余名,負責農村街道清理、垃圾收集的實時監督等。實行“定人、定時、定崗、定責、定標、定酬”的“六定”工作制度,打造出一支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農村保潔隊伍。
四、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現存問題
隨著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的開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視,出現了一批水清岸綠、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鄉村。但是由于經濟狀況、地理位置等各種原因,全縣大部分鄉村在人居環境治理問題上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部分村莊垃圾處理存在“死角”。縣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后,很多村莊有了集中堆放垃圾的地方,硬化后的街道上比較干凈,街道兩旁的住戶、商戶門前也還整齊,但一些不被人注意的位置、一些人員涉足較少的`地方、一些遠離村莊的溝渠、河沿,成為隨意傾倒堆放垃圾的新場所,但少有管理人員發現,更沒有人處理,變成垃圾處理的“死角”。二是對于垃圾回收箱的管理不夠到位,部分村莊垃圾清理不及時。一般是由村委聯系衛生部門拖運垃圾,在垃圾沒有得到及時清理的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垃圾的隨處丟棄。由于垃圾處理設施不足,無法滿足垃圾分類條件,村民沒有垃圾分類意識,對有害垃圾不能及時處理,處理過程中對生活垃圾進行深度填埋,也會污染土壤、地下水資源。三是垃圾處理沒有形成村民共識。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的解決需要全體村民共同參與,需要每家每戶的積極配合。但現實情況是村民常常不肯“自掃門前雪”,能除“他人瓦上霜”就更不可能了;近些年來,雖然村民素質得到提升,可是依然有一些村民受到傳統生活模式的影響,思想觀念的更新難以追趕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程度,有一部分“村民的衛生意識較為落后、整體,為垃圾集中處理增加難度。
二是污水設施改造標準過低,明污轉為暗污。雖然在新農村建設中,新建了漂亮的公廁,部分農戶家中也有了簡易的污水處理設施,但由于目前大部分沒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改建后的設施真正達到無害化標準者甚少。所謂的“三格式”,實際為直排式。生活污水絕大部分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滲入地下,少部分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后任意滲入地下,嚴重污染河水和井水,從明污轉為暗污,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三是廁所改建進程緩慢。目前洛南農村旱廁及簡易廁所占絕大多數,到夏秋季節臭氣沖天、蛆蠅成群,對地表水、地下水及大氣帶來嚴重污染。村民如廁觀念落后,對廁所衛生條件不重視,甚至對于改廁過程有抵觸情緒;相關政府單位、村委會對廁所改建政策宣傳不到位,多數僅為村民大會口頭宣傳,導致村民不能實質性了解政策詳情;農村排水系統落后,多為自修式排水系統,不能滿足廁所改建需求。
五、對策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有人管事
農村環境治理一直以來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在治理的進程中,政府必須要是主導者。因此,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制。首先,各級政府要重視環境治理工作,按照各地經濟、政治、環境的實際情況,明確各級部門的職責和義務,形成縣、鎮、村三級環形互動機制。其次,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各級政府各司其職,明確自己的職責,工作流程通暢。最后,辦事情最后的`基礎是人,政府制定了政策,分配了任務后,執行的是人員。要使治理工作得到順利進行,必須將治理的績效與縣、鎮、村干部的考核成績相結合,堅持重罰與高獎的基本原則,進而激勵干部重視農村垃圾治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建立投入機制,確保有錢辦事
投資的不足,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是解決農村垃圾問題的一個瓶頸性問題。首先,縣級以上政府必須將本地農村環境治理考慮到每年預算中,必須占有一定的份額,然后劃出一份專項款費,通過嚴格的審查和監督,有效的利用資金,采取多樣的方法對鄉鎮、村落進行補助,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等建設。其次,政府一方的力量是薄弱的,環境治理的一系列運作需要大筆的費用支撐,可以進一步打開治理資金投入渠道,讓投資主體多元化。堅持“縣級扶持一點、鎮辦補貼一點、村組自籌一點”等方法進行資金籌集,按照“誰投資,誰承辦,誰得益”的原則,結合新型農村的規劃,吸引各類社會資金參與到垃圾治理中,實現投資多元化與企業化,從而建立起市場化的治理體系。
(三)狠抓宣傳引導,確保全民參與
從辯證法可知,解決事物要看清其本質,找到事情的真正內因。在農村人居治理中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即內在原因是村民的環保意識缺乏。而要改善這一局面,各級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必須加強環保宣傳。如:發放環保小冊子、播放環保影片,定期開展環保宣傳會,挨家挨戶發放環保垃圾桶等,在學校對學生進行環保宣傳,做到從娃娃抓起,不斷加強村民的生態文明意識,讓村民成為環境治理的主力軍,積極參與村集體環境改建工程,比如修繕污水系統、改建衛生廁所、集中回收生活垃圾,從而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的產生。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10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從戰略高度出發,始終把提高行政效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了我縣投資環境的改善。
一、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基本情況
(一)領導重視,組織保障有力。
一是強化政策支撐。近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阜寧縣“一窗通辦、一網通行”利企便民不見面集成改革工作方案》、《阜寧縣“一窗一網”不見面審批服務試行細則(試行)》、《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六大行動”實施意見》、《阜寧縣推進審批服務事項“三集中三到位”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工作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組織保障機構,細化了每項任務的牽頭、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從而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二是強化組織領導。及時成立了由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縣政務辦主任為副組長,23個縣直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下設優化營商環境組等7個小組,并對每個小組和相關部門的責任進行了明確,以此作為推進營商環境整治的抓手,扎實推進工作向縱深發展。
三是強化作風建設。為有效推動全縣機關作風轉變,提高行政效能,縣作風辦和融媒體中心專門制作了《作風面對面》全媒體問政等專題欄目,重點聚焦營商環境與作風建設。自2018年開播以來,該檔節目已經播出了19期,上線30多家部門,曝光了80多個問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深化改革,提升服務水平。
縣委、縣政府一直將“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工作來抓,采取多種措施,精簡權力事項,簡化辦事程序,著力促進工作作風轉變,全縣政務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一是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去年,我縣全面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將縣發改委、工信局、住建局、教育局、人社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文廣旅局、衛健委、市場監管局等10個部門行使的80項行政許可事項劃轉至行政審批局,行政審批服務局充分發揮“一枚印章管審批”的制度優勢,大力簡化優化事項辦理流程,大力推行“一窗一網”、“一件事”等改革措施,自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件,辦結率99.8%,95%的`市場主體實現當場受理、當日完成登記,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優化率72%以上,審批效率總體提升了60%以上。
二是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為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運行機制,方便群眾辦事,加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進力度,今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阜寧縣推進審批服務事項“三集中三到位”實施方案》,對“三集中三到位”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實施步驟進行了明確,目前縣政務服務大廳已新進駐縣教育局、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場監管局等3個部門和144項政務服務事項,11個部門的110項辦件數量少、辦理頻次低的事項也以“綜合服務”窗口形式實現了集中進駐,大廳的部門進駐率提升了73.6%,事項進駐率提升了58.1%,另外近期婚姻登記、水電氣和有線電視等便民服務事項也實現了集中進駐,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服務的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
三是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加快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網絡化、智慧化水平,目前,全縣33個權力事項部門已進駐江蘇政務服務網,1082項政務服務事項的維護工作已全部完成。“阜寧政務服務融易辦”旗艦店已開通,已建成個人和法人辦事、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便民服務四個區域。近期,不動產真偽查詢、不動產辦理進度查詢、維修資金查詢、阜寧景區等多項便民服務功能也已實現接入,“不見審批”服務的便利性逐漸體現。
(三)對標時限,優化審批流程。
今年,縣委、縣政府針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出臺了《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六大行動”實施意見》,對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能上提出了具體要求。各相關部門從優化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入手,圍繞企業各類審批需求,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簡化辦事手續、壓縮辦結時限,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企業開辦便利度進一步提升。今年以來,縣行政審批局加速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工作,目前已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一網辦理”,最快0.5個工作日內可完成登記手續,“兩區一園”范圍內新設立企業營業執照當場即辦,提交材料總數由11份減少至4份,企業開辦的便利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企業投資建設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我縣成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四個階段”審批流程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階段的牽頭單位,實行“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目前,政務服務大廳已三招“四個階段”、“一窗辦理”的要求,對相關窗口的布局進行了重新調整,將工程建設審批全流程納入到了一個樓層辦理,設立工程建設行政審批綜合服務窗口,實現了企業投資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全鏈條服務,我縣工程建設項目總審批時限可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
三是不動產登記效率進一步提升。目前,我縣不動產登記證明書電子證照協同互認機制已建立,正在農商行試運行,近期將在全縣各金融機構全面實施。目前已實現新建商品房首次轉移登記、預告登記、實體企業不動產登記2個工作日內辦結,“兩區一園”、“兩主一特”項目當日辦結。
二、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縣的營商環境較以往有了較大改善,但與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認識不夠全面。提到營商環境,過多關注政務環境、審批環境,忽視了法治、融資、監管等環境,縮短審批時限似乎成為衡量營商環境的主要甚至唯一標準。
(二)機制不夠完善。營商環境涉及企業設立、運營、發展、退出等多個方面,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審批服務、產業政策、資金支持、政府執法等多個領域,屬于一把手工程,目前僅靠發改委和行政審批局等部門牽頭推動,很容易出現少數職能部門出現不作為,推而不動的問題。
(三)思想不夠解放。少數職能部門未能充分放權,仍存在內部環節繁瑣、審批方式落后、辦事效率拖沓等現象。有時一個審批環節的耽誤就有可能讓企業錯失商機,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對地方營商環境的口碑造成不良影響。
(四)要素不夠充分。
一是園區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水、電、氣等要素保障還相對滯后。
二是“項目等土地”的情況較為普遍,很多項目引進簽約后才去落實用地指標。
三是融資環境偏緊,企業發展缺乏資金支持,大多數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銀行的貸款,制約企業做大做強。四是人才資源相對缺乏,高級人才和科技人員難招、難留。
三、相關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通過以會學習、邀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提高全縣領導干部對營商環境概念的理解認識,熟悉國家和省市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形成“處處都是營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思想共識和濃厚氛圍。
(二)強化推進機制。將營商環境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重點解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慢、企業辦手續繁、不依法行政、中梗阻等問題,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開好頭、起好步。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大力簡政放權,減少審批程序,加大獎勵力度和懲戒力度,凡是影響營商環境的人和事一律問責追究、嚴肅處理。
(三)強化平臺建設。提高政務服務中心定位,加快建設新政務服務中心,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以高標準、高要求將政務服務中心建成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載體,努力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目標,切實提高群眾企業辦事便利度。
(四)加快思維轉變。各職能部門要加快由審批管理思維轉變為服務企業思維。不僅要刀刃向內改自己,減少內部審核環節、減免不必要的成本、提高辦事效率,還要推行提前介入,超前服務,落實專人負責全程跟蹤服務,最大限度地為項目建設提供便利條件和精準化服務。
(五)強化政策落實。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對于增強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對標先進地區,突出問題導向,緊扣關鍵環節,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11
近年來,我市環境衛生事業在市委、市政府、市建委、市城管執法局等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有了長足發展,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從建市之初的110萬m2增加到現在的324.6余萬m2,垃圾清運量由120噸/日增加到現在的300余噸/日,環衛專用車輛由30輛增加到現在的43輛,垃圾中轉站點由18處增加到78處,為營造良好城市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在環衛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加以解決,制約了環境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環衛事業科學發展,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環衛“以錢養事”機制,解決困擾環境衛生發展的老大難問題,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水平,為廣大群眾創造良好的人居和工作環境。
一、環衛工作現狀。
(一)基本情況。隨州市環衛處現有干部職工805人,其中:正式職工503人(含退休182人),臨時工302人,日清掃保潔面積324.6萬m2,日清運垃圾300余噸,垃圾清運率達100%,年清掏糞便0.7萬噸,年灑水壓塵3.7萬噸,管理水沖式公廁28座、垃圾中轉站點78處、環衛專用車輛43臺、垃圾處理場1座。
(二)管理運作模式。在內部管理上,自20xx年起,建立了“三級負責制”和路段長“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即:環衛處將用工權、工資發放權、工作管理權下放到所(隊),使所(隊)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非法人實體,所(隊)再根據清掃保潔面積、清運單位及費源征收區域劃成若干個段(捆),將這些段(捆)在內部職工中通過公開競標,拍賣給路段長,由路段長負責所管轄范圍內的清掃、清運、收費工作,這樣就形成了路段長向所(隊)長負責、所(隊)長向處負責的三級管理負責制,改變了“大鍋飯大家吃,集體活大家干”的消極、惰性思想,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的.競爭激勵機制。
但是,環衛處實行的這種運作模式只是介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一種管理形式,僅僅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最大限度地進行了改革,遠遠沒有達到市場化要求。因為按市場化運作,必須建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運行管理機制,而我處下屬各部門均為非獨立核算的非法人單位,難以獨立承擔相應的責、權、利,本質上仍是政企不分、管干不分的“大鍋飯”體制,從而限制了環衛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不可能達到市場化要求。
(三)人員與編制情況。20xx年,原隨州市編委給市環衛處定編212人,至隨州市升級的20xx年時間里,城區建設面積在擴大、道路在延升、垃圾量在增加、管理在加強,但環衛人員編制始終沒有增加。20xx年地級隨州市成立以后,環衛定編170人,編制不但未能增加,反而減少了42人,出現了作業區域擴大、作業人員編制減少的狀況。
按照建設部《全國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統一勞動定額》標準與環衛實際工作量進行測算,目前主城區應配備道路清掃、垃圾收集運輸、糞便收集運輸、垃圾轉運、垃圾糞便處理、公廁管理保潔等各類生產人員1291人。但市環衛處現僅有生產、管理人員623人(不含退休人員),按現有作業區域、工作量測算,缺崗668人,由于人員編制嚴重緊缺,環衛職工長期以來一直超負荷勞動(無星期天、節假日、一人干二人的事),極大地影響了職工隊伍穩定和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經費收支情況。多年來,環衛經費一直嚴重不足,職工待遇極低,其原因在于:環衛處雖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但財政部門一直實行的是按170人編制經費包干,由于人員多、編制少,造成經費缺口大。如:20xx年,財政撥款309萬元(含油料補貼等專項費用),預算外收入589萬元,合計898萬元;但環衛處20xx年支出需經費1717.9萬元,其中:在崗正式人員工資768.5萬元、社會保障費301萬元、臨時工工資261萬元、退休人員工資159.4萬元、生產費用150萬元、設施維修費用30萬元、預算外調控基金48萬元。缺口經費819.9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環衛工作實際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制約了環境衛生水平的提高。
1.體制不順,整體管理水平不高。我市城區環境衛生管理體制還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政企不分、管干一家,在管理中存在著責、權、利不清的問題,既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又限制了環衛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2.機制不活,環衛生產水平不高。由于環衛人員編制少,而財政部門是按編制撥款,每年財政列預算時,都因環衛編制人員少而無法增加預算內資金。有限的財政撥款不僅使環衛管理部門出現“以錢養人養不活、干活無錢無人干”的局面,而且由于現有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一線生產人員“疲勞干事干不好、請人干事到處找”,使環衛部門不得不把部分精力放在如何“養人”上,更難達到“以錢養事”的目的。由于環衛部門總是為資金所制約,不能全力以赴抓管理,難以保證環衛生產質量,因而影響城區整體衛生質量。
3.退休職工多,單位不堪重負。環衛處現有退休職工182人,并且還將逐步增多。我處雖然為職工購買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因參保時是按1997年職工工資發放基數繳納(足額交納需200萬元/年,實際交納82萬元/年),社保部門只發放退休職工部分退休費,與人事部門核定的退休費之差,則由環衛處自籌資金補發,環衛處每年補發退休費就需70余萬元。而老職工退休之后,生產崗位要新增臨時工上崗,財政部門又沒有增加經費,“僧多粥少”的現象越來越突出,經費缺口越來越大,單位包袱也越來越重。
4.勞動強度大,職工待遇低。盡管我市環衛工人工作量大,常年超負荷勞動,保證了環衛生產水平,但是環衛職工的勞動作出與享受待遇卻成反比。在全省來看,隨州環衛呈現出“兩高兩低”的狀況:一是業務水平高。對隨州目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來講,我們的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生產、服務水平已高于同等條件下其它城市水平;二是預算外收入高。隨州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率為37%,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三是政治待遇低。所有的地級市環衛部門最低都為副處級單位,而我市環衛處僅為正科級單位;四是工資待遇低。20xx年12月1日起,市環衛處調整清掃作業時間和方式,從早5:00—22:30全天候作業,清掃工每天工作達9.5小時。調整時間之初,聘請的臨時工走掉一半,原因就是勞動強度大,待遇太低。為保證清掃改革順利進行,市環衛處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將清掃崗位臨時工工資多次上調至500~600元/月,既便這樣也不易聘請,并且聘請的都是年齡結構偏大、身體狀況較差的人員,不僅作業質量難以保證,也給正常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
三、關于我市環衛工作的建議與思路
為促進環衛事業良性發展,提高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創造潔凈、優美的城市人居環境,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環衛工作“以錢養事”機制,才能使環衛各項經費得到保障,解決生產和管理單位收費養人的弊端,促進環衛事業健康發展。
(一)深化體制改革,政企分開,管干分離。環衛事業要發展,市場化運作是必經之路,為了從體制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必須改變目前政企不分的現狀,成立環衛局(副處級),下設三處一隊(科級):清掃管理處、清運管理處、收費管理處、綜合執法大隊。由各處根據業務需要成立若干公司,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則運作,實行責、權、利共享。
(二)走市場化道路,建立環衛作業“以錢養事”機制。主要是按照環衛工作目前作業量核定生產經費,并列入財政預算,具體如下:
1.實行“以錢養事”的崗位及方法
⑴道路清掃保潔。根據道路清掃保潔面積核算清掃保潔生產經費,按照2.6元/ m2的標準(借鑒兄弟縣市最低標準),目前城區324.6萬m2清掃保潔面積年需生產經費844萬元,此項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為了便于操作,公開拍賣時,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人員經費均包含在道路公開拍賣經費里,由中標公司具體操作,但臨時工工資應隨著國家政策及時調整。
⑵道路灑水壓塵。3臺灑水車年需經費18.4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⑶垃圾清運、機械清運。根據垃圾噸位核算機械清運費用,按照16.26元/噸月的標準,城區每天按300噸垃圾計算,年需經費178萬元,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人力清運。根據人力清運噸位核算清運費用,標準為8.12元/噸,按城區日人力清運垃圾201.8噸,需經費59.8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⑷垃圾站點管理。城區現有垃圾中轉站點78處,按照每1.5處站點設置一人計算,應配備站點管理員52人,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需經費47.1萬元/年,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⑸垃圾處理場運行。垃圾處理場日常排污消毒、設施養護、車輛維修、油耗等運行費用為42.7萬元/年,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⑹公廁管理。城區現有公廁28處,全部實行免費入廁,按照每2處公廁配備一名管理人員計算,應配備公廁管理員14人,人員工資標準均按臨時工755元/月核算(基本工資500元+社會保險費用135元+工具費20元+節假日加班費100元),需經費12.7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⑺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征收生活垃圾處理費全額上繳市財政。根據費用征收額度核算收費人員工資,其中大費人員工資核算標準為每百元收費任務7.74元工資,按20xx年收費任務281萬元計算,需經費21.75萬元/年;小費人員工資核算標準為每百元收費任務17.83元工資,按20xx年收費任務86.8萬元計算,需經費15.5萬元/年,合計需經費37.25萬元/年,此項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2.實行經費包干的人員及方法
⑴環衛監察執法管理。綜合執法大隊擔負監察管理職責,人員工資及車輛油耗等需費用32.4萬元/年,此項費用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⑵機關人員按定編人數核算檔案工資,需經費29.4萬元/年,納入財政年度預算。
3.實行財政核算的人員及方法
⑴以上道路清掃、灑水壓塵、垃圾清運、站點管理、垃圾處理場管理、公廁管理,這6個崗位的費用核算人員工資均按臨時工755元/月進行測算,對于以上6個崗位現有260名正式職工,為了化解矛盾,采取工資補差的辦法,即:正式職工仍按檔案工資(平均1290元/人月)兌現,根據正式工上崗人數,按535元/人月(1290-755)的標準由財政另外支付,年需經費166.9萬元。
⑶將環衛職工保險費用納入財政預算。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養老、醫療等保險費用由財政部門承擔,因此,應將環衛正式職工社會保險費用215萬元/年納入財政全額預算;同時,每退休一名正式職工,由財政承擔相應費用,并不核減環衛正常經費。
上述崗位、人員按以錢養事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年需經費1910.6萬元,其中不包括一線管理人員工資。
(三)建立環衛作業移交制度。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道路面積和垃圾產生量必將不斷增加,因此,在增加環衛作業量或配套設施交付使用時,應按工作量核定經費之后,實行政府出資、作業部門投標競爭,財政、建委加強監管,以確保新建道路及時接管,保持城區良好環境衛生面貌。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12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農村沼氣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切入點,是炊能革命、有機肥革命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受到了我縣廣大干部群眾的歡迎。
一、我縣農村沼氣建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沼氣池建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和建設生態縣的重要內容來抓,把沼氣池建設、庭院經濟和文明生態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農村沼氣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目前我縣已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61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9處,年產沼氣10.77萬立方米,折標煤76.9噸。
沼氣建設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當前,過量施用化肥和農藥直接導致了農產品品質下降,人體健康受到危害,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降低。沼液、沼渣肥效高,病蟲病菌少,能有效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提高農產品品質。一個戶用沼氣池年產沼液沼渣25~30噸,可滿足2~3畝無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減少20%以上的農藥和化肥施用量。用沼液噴灑作物葉面,可滅菌殺蟲,肥壯秧苗,糧食能增產15%~20%,蔬菜能增產30%~40%。同時,農村沼氣將畜牧業與種植業發展鏈接起來,形成了以沼氣為紐帶的農村循環經濟基本模式,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多渠道地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沼氣建設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生活用能,保護了生態環境。三溪鄉井南村是沼氣建設示范村,建有沼氣池26個,村民照明、做飯、洗澡都用上了沼氣。他們說:“有了沼氣池,不僅可以節省電費,還帶動了養豬業發展,保護了生態環境。”據專家調查測算,一個沼氣池年產氣量可替代燃燒薪柴1.5噸左右,相當于3.5畝薪炭林或6畝林地的年生長量,同時還可減少兩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發展農村沼氣,解決了農民“沒有柴燒就砍樹”的問題,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
沼氣建設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在建沼氣池過程中,政府引導農民把沼氣池建設與改廁、改圈、改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禽畜圈養,畜廁分離,有效地治理了農村的臟、亂、差,改善了村容村貌。以前村里豬糞豬尿橫流,臭氣熏天,但現在村里路面干凈,人和禽畜的糞便排入沼氣池密封起來,空氣清新了很多,蚊子、蒼蠅也減少了。農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農村沼氣工程建設成效明顯,但在建設及推廣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1、認識程度不夠。有些干部對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夠,責任心和緊迫感不強;沼氣知識普及不夠,部分農戶對沼氣建設的好處還不太了解,持等待觀望態度;七十年代建的舊式沼氣池因應用技術科技含量不高,技術不夠成熟,質量差,現已無法使用或者說有的在當時就是效果不好,在群眾頭腦中的不良印象一時還難以消除。
2、自然條件不好。建一個沼氣池需要二、三十個平方米的空地,而我縣的村莊大都是依山而建,空間較少,比較擁擠,缺少建沼氣池所需的場地;鄉村外出人口多,家庭人口簡單,飼養牲畜又不多,難以保證沼液量。
3、后續服務不到位。一方面,新建沼氣池農戶缺乏經驗,管理維護意識較差,故障池不能得到及時維修,導致少數農戶使用情況不理想。另一方面,沼氣服務機構不健全,配套物資供應不上,存在配套環節上的死角。
4、技工素質不高。我縣參加過市能源部門培訓的沼氣技術人員只有2人,而且還沒有職業資格證書,技術力量相當薄弱,再加上有些農民技工的責任心不強,從而出現個別沼氣池建設質量不過關,如管道安裝不規范、不產氣、漏氣等現象。
5、建設資金不足。雖然現在國家對沼氣國債項目的補助力度較大,但我縣曾在xx年對國債沼氣項目進行可行性調查,調查顯示我縣沼氣工程上國債項目的條件無法具備,所以爭取不到中央的補助,只能靠群眾自籌資金和少許的縣補助,農戶感到建設成本太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沼氣的建設和推廣。
三、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面向社會廣泛宣傳實施農村沼氣工程的目的、意義和內容。通過組織干部群眾參觀、召開現場會、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沼氣建設知識,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基層干部群眾建設沼氣工程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加強領導,扎實推進。把發展農村沼氣、建設生態家園納入農業、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特別是要作為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能、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保護水質、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列入政府工作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堅持“政府引導、政策推動、農民為主、自建自用”的原則,加強組織領導,通過示范點、示范村的建設,輻射、帶動沼氣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3、多方籌資,加大投入。在充分發揮農戶自主投入主體作用的同時,采取“五個一點”的辦法籌集沼氣發展資金,即積極創造條件上國債項目,向中央財政爭取一點、從公益生態林保護資金及新農村建設資金中劃出一點、各級財政安排一點、各有關部門投入一點、發動和鼓勵社會各界人士捐助一點,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同時,各級政府應在政策、資金和服務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提高農村沼氣建設的規模和水平。
4、配套建設,綜合利用。農村戶用沼氣要積極推動“一池三改”,在建設沼氣池的同時,對圈舍、廁所和廚房進行改造,并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條件和農業產業結構,采取“豬—沼—果”、“四位一體”等能源生態建設模式,引導農戶將沼氣建設與種養業發展結合起來。在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要積極實施“一池三建”,將大中型沼氣池與原料預處理設施、沼氣利用設施和沼肥利用設施結合建設,并盡可能將養殖業、沼氣工程和周邊農田、魚塘等進行統一籌劃、系統安排。通過各種配套建設,同時實現解決環境污染、生產清潔優質能源、環境治理和綜合利用等目標,節約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提高沼氣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5、健全體系,提高服務。建立相應機構和沼氣服務站,面向農戶提供“一條龍”式服務,幫助搞好沼氣池的設計、建設、安裝,沼氣配件的維修、供應,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務推廣等工作。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將品德高尚、技術過硬的農村泥瓦工吸收到沼氣建設隊伍中,并有針對性地加強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技術水平。同時,做好沼氣技術入戶工作,在項目村定期開辦培訓班,向農民群眾講解沼氣知識,使其逐步掌握沼氣技術,確保沼氣池的使用率。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13
學校周邊環境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縣城管局非常重視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治,尤其是自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活動開展以來,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校周邊環境衛生狀況,但從實現常態化管理的要求來看還有一定差距,根據上級要求,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臨時占道經營現象較嚴重
一些臨時攤點以賣早點和燒烤為主,在早中晚時間段出現,基本上城區每個學校都存在此種現象,影響交通安全,食品衛生狀況也不容樂觀。
(二)商鋪出店經營較普遍
學校周邊甚至學校自身出租店面多以賣文具為主,兼帶賣些食品,最為突出,集中在放學階段出店經營,學生購買物品時人流突然聚集,造成交通堵塞,嚴重影響交通安全和學生人身安全。
(三)環境衛生在上學和放學時段臟亂差較突出
一些臨時攤點不采取任何垃圾收集措施,學生吃后垃圾隨產隨丟,污染路面,因人流集中,清掃保潔難度較大,致使環境衛生臟亂現象突出。其中,燒烤攤產生的油煙污染和垃圾污染最為嚴重。
針對上述問題,城管部門從自身職能出發,今年來開展了3次專項整治,采取了錯時上班,定點值守等辦法,取締違章35戶次,處罰違章21人次,規范占道經營110戶次,但從整治后的環境來看,效果并不明顯。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攤點流動性強。攤販一般是利用早中晚這個時間段,和城管人員打“游擊戰”,管理有困難。
二是部門之間未形成合力。對于學校周邊環境有多個管理部門,如交警、環保、衛監、藥監、城管等部門,但各部門未形成聯合機制,執法力度不夠。
三是學校的'宣傳教育流于形式。一些攤販之所以愿意到學樣周邊擺攤設點,原因在于有一定的市場,有其生存的空間,而購買者以學生為主,學校有宣傳教育,但沒有出臺有效措施。
四是“門前三包”管理不到位。學校未真正履行“門前三包”職責。多數學校對門前一些占道經營現象置若罔聞。
三、幾點工作建議
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學生的環境衛生意識,要求學生不得在學校周邊購買那些衛生得不到保證的食品,并講究衛生,不隨地亂丟垃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二是學校切實要履行“門前三包”職責,要慎重選擇店面的承租業主,同時利用門衛或安排值班老師負責門前一定范圍的環境衛生管理。
三是各部門要形成聯動機制,定期開展聯合執法活動,對那些“三無”攤店要從重從快進行打擊。
四是增加城管一線工作人員的值班經費,完善值班管理制度,實行重點地區重點管理,推行“三定”方案,確保人員、職責、和考核到位,提高管理成效。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 14
一、調查目的
為了我們能夠對我們身邊的環境進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針對性的對我們周邊受污染的環境進行有效的治理。
二、調查人員
20xx級外國語學院(一)班,二組成員
三、調查方式
本次調研是采用了問卷調研的方式,而問卷是由調研人員發電子郵件到受訪者的郵箱并提醒他們進行填寫的方式而進行的。
四、調查范圍
我們周邊的人,多數是市民。
五、調查結果
本次共發了50份問卷,收回47份,最終有效的有45份。
六、結果分析
大家都知道,由于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已經導致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颶風、暴雨、暴風雪、洪澇、干旱、蟲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災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遷移性難民預計到20xx年達到1億人。
慘痛的生態教訓,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和全人類的重視,國際奧委會評估團視察申奧城市,就把生態環境改善列為其中重要的內容。我國高度重視環保工作臺,先后出臺了許多保護環境的政策和法規,開展了許多保護環境的工作和活動。
然而,通過調研發現我們現在的市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還是不夠的。調研顯示真正知道世界環境日或者有意識去關注環境污染指數的受訪者只有55%。主動去關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45.5%。然而在他們身邊環境的受污染程度是達到61%的。而這些污染的環境有45%是來自工業三廢的影響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廢棄物造成的,其中,主要是白色污染。
伴隨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生活正向便利化、衛生化發展。為了順應這種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飯盒、塑料袋等也開始頻繁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包裝材料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這些包裝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隨手丟棄,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制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制造,最終歸結于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于塑料制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盡可能回收,但由于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于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我們都知道在奧運年的時候國家就已經實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調研數據中顯示65%的人群還沒有真正地去執行。
同樣,通過調研顯示,在我市內,在大型超市中,使用塑料袋人數占總人數比例的60%;在菜市場上,使用塑料袋人數占總人數比例的62.5%;在小型超市中,使用塑料袋人數占總人數比例的59%。由此可見,我市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不是很高。
不過我們知道這是需要一個過渡期的。對于政府社在環境保護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0%的受訪者的態度是政府的環保的監管力度還是有待提高和改進,通過居民與政府共同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而關于滇池呢。滇池是我國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屬國家重點保護水域之一,對維護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有著重要作用,歷史上曾是云南省昆明市城市用水、工農業用水的重要水源。然而許多年以前,由于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滇池流域水資源污染嚴重,滇池水質已為劣v。
這里也有市民對滇池的污染情況也進行了說明,他表示,滇池水面污染的情況很嚴重,雖然已被清理過,但是厚厚的藍藻、死去的魚和其它生物隨處可見,而且他所看到的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他還說,生長在滇池旁邊的一刻柳樹的條垂到了滇池表面,那是多么美麗的一幅景啊,然而,碰到水面的楊柳都死了。碰到水面的楊柳都死了,更何況是里面的魚蝦呢?
還有人說,水葫蘆、藍藻、青苔、浮萍等各種藻類和浮葉植物成為水上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游船開出時,螺旋槳撥開水面,便散發出一陣惡臭,使得游人不得不繞道而行;美麗的傳說還被刻在大理石板上,豎立在岸邊,但滇池的現狀的確令人揪心。
有市民還說,“有一條排水溝,整個社區七個小組田里的'排水都匯集在這里再排向滇池。就在5年前,這里的水還很清,能抓到魚。可是近年來斗南發展了、繁榮了,但這水卻變渾了。以前沒專人打掃時,每天要沖下好多垃圾,還好這里設了抽水站垃圾不能流入滇池,但就積在這里。有一次終于有部門組織打撈了,結果撈起的垃圾把溝邊的電線桿埋起了一人多高。”
另外,據調研,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130萬輛,機動車排氣污染在大氣污染中的分擔率相當高。昆明機動車每年排放的各種有害物質至少有10多萬噸,而且仍在以每年超20%的速度遞增,大氣污染中機動車尾氣污染率已占70%左右。
而關于此問題,許多市民也做出了些表示,市民對政府近年來對環境的整治表示肯定。在“目前我市污染較重的問題有哪些?”一項中,調研結果為:50名市民提及環境問題,有10個回答認為大氣污染是各類污染源中的“第一殺手”,占20%,并認為越來越增加的機動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污染最為嚴重。其次,道路揚塵、飯店油煙等也是市民認為頭疼的問題。
然而,對于此問題,防治中心可對轄區內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在轄區內機動車停放地對在用機動車的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在轄區內組織對無環保標志在用車輛排氣污染實施路檢抽檢,對轄區內機動車環保標志的申領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轄區內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機構的檢測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對轄區內制造銷售環節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轄區內車用燃油品質及加油站油氣回收實施監督檢查,送達行政處罰文書及處罰決定的落實及后督察,對其他違反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通過調研,還發現了其他許多環境污染的問題,例如,現在的人們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方便,隨手扔垃圾,果皮;垃圾也沒有分類處理,有的還會把垃圾往河里扔,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污染。
四、總結
出現上述問題,首先我們要多了解有關知識,向身邊的人宣傳環保知識,協助政府做好工作。其次,我們的生活中的廢棄物要分類回收。盡量使用可循環再用的日用品。還有就是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要愛護植物,愛惜我們周圍的環境。不要吃野生動物也是為保護環境獻力量的一種做法。在個人方面要注意,平時不去做那些污染環境的事情;多參加一些環境宣傳活動;時刻記住保護環境。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05-01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范文11-11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精選19篇)09-01
大學生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10-18
大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10-18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范文5篇06-16
最新大學生環境保護調查報告01-14
大學生的寒假社區生態環境調查報告07-22
環境調查報告06-17
環境的調查報告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