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生調查報告四篇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去年,本市市區學生的視力不良率為小學31.8%,初中61.3%,高中80.8%。從數據上看到高中學生比初中學生的視力不良率要高出很多,這是因為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經常用眼,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是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其實這都跟我們對近視的認識有關,在調查中,90%的同學表示在得知有近視后,才開始注意。大多數同學認為已經近視了,也沒有機會恢復正常,就不再會理會它了。有些沒有近視的同學,也不大注意自己的視力,認為遲早都會有近視。
男同學為什么會比女同學的近視率低?是否運動導致?是否是女同學比較認真地學習,看書比較多?男同學玩游戲機的人會比較多。還是與遺傳有關呢?
近視的度數大部分集中在什么范圍?說明近視率雖然高,但是大多數都不是高度的近視,是可以預防繼續加深的。對于近視的同學最重要的問題是不要再加深。如何做呢?有的同學近視不很深,但是經常不戴眼鏡,這樣會使眼睛近視加深嗎?這種情況多不多?
我們班近視嚴重,我們通過調查了解到有以下幾個原因:一:過長時間讀書,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二:長時間觀看電視,距離不夠遠;三:使用電腦時間過長,姿勢不正確。四:邊走路邊讀書,或是邊乘車邊讀書;五:沒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近視對我們并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在生活造成很多的不方便,眼睛一離開眼鏡就會看不清。對于我們的將來,將造成很多的不便。在升大學時,因為近視,很多專業都不招收(如參軍、飛行員等),白白浪費自己的專長。
我們提議這樣保護眼睛:
1、光線須充足:光線要充足舒適,光線太弱而因字體看不清就會越看越近。
2、反光要避免:書桌邊應有燈光裝置,其目的在減少反光以降低對眼睛的傷害。
3、閱讀時間勿太長:無論做功課或看電視,時間不可太長,以每三十分鐘休息片刻為佳。
4、姿要端正:不可彎腰駝背,越靠近或趴著做功課易造成睫狀肌緊張過度,進而造成近視。
5、書距離應適中:書與眼睛之間的距離應以30公分為準,且桌椅的高度也應與體格相配合,不可勉強將就。
6、看電視距離勿太近:看電視時應保持與電視畫面對角線六~八倍距離,每30分鐘必須休息片刻。
7、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規律:睡眠不足身體容易疲勞,易造成假性近視。
8、多做戶外運動:經常眺望遠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視,向大自然多接觸青山綠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9、營養攝取應無均衡:不可偏食,應特別注意維生素B類(胚芽米、麥片酵母)之攝取。
10、定期做視力:凡視力不正常者應至合格眼鏡公司或眼科醫師處做進一步的檢查。
11、電腦操作注意:電腦操作應保持六十公分以上距離,視線向下約30度;請勿連續操作螢幕的光度與清晰適當,環境的光線柔和,桌椅的高度及舒適度能配合終端機的高度;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逐漸成為大眾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正因為如此,旅游業蓬勃發展,成為一個極具發展前景的產業。對民眾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旅游意向十分必要,而其中大學生群體是最有活力與市場潛力的群體。
對大學生群體的旅游意向、旅游方式及旅游態度等進行調查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有助于旅游主管部門及時了解、掌握該群體的旅游意愿、消費動態,為旅游相關政策的制訂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對旅游市場發展作出前瞻性判斷,并制定相關計劃引導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從而對于整個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在一定意義上加快我國經濟轉型的腳步 ;二、有助于旅游企業和旅游地區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并且作出相應的措施適應市場的改變,滿足該消費群體的需求,從而促進旅游地區及相關旅游企業的發展:三、對于青年群體,特別是大學生群體而言,能在同一坐標系下,了解同齡人的喜好,為出游提供很好的參照系。
調查從大學生旅游偏好、旅游花費、旅游方式、出游準備、旅行關注點、分享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大學生群體的旅游特點。
就數據來看,大學生旅游偏好很強,出游頻率交頻繁。有85.43%的被調查大學生表示熱愛旅游,占受訪學生的大多數。47.91%的被調查大學生一學期至少會旅行一次,26.71%的被調查大學生一學年旅游一次,另有12.66%的被調查大學生一學年旅游3次及以上。
從出游范圍看,52.69%的被調查大學生曾在省內及周邊旅游;46.65%的被調查大學生曾去國內其他城市旅游;有5.84%的被調查大學生曾經出境游。
大學生感興趣的旅游目的地集中在:“適合戶外運動的野山”(占52.62%)、“森林公園”(占37.34%)、主題公園(占36.48%)和休閑農莊(占25.85%)。
51.12%的被調查大學生表示,愿意把旅行時間安排為3天至1周,有7.35%的學生愿意安排一周及以上的時間。
在旅游投入方面,有36.42%的被調查大學生表示愿意把10%~20%的生活費用于旅游,而有31.30%的被調查大學生愿意把20%~30%的生活費用于旅游,較去年增長3%。
在旅游花費方面,大學生多靠父母補助,花銷呈上漲趨勢,但結構向自給自足微轉
調查發現,在受訪者中,46.19%的學生每月生活費在500~1000元,32.74%的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之間。
與去年相比,XX年最大的不同為旅游花費的來源有從依賴父母資助逐漸轉向自己補給的趨勢。雖然被調查學生XX年的出游費用仍主要來自父母,但構成略有變化,其中,52.23%的被調查學生的旅游花費直接來自父母資助,比去年下降了8.41%;而27.03%的學生表示,旅游花費來自平時節儉的生活費,比去年增長了4.02%。此外,有13.78%的學生表示旅游花費來自兼職收入,比去年增長了2.08%。
在旅游花費的安排上,住宿為花銷最多項,大學生旅游時最愿為美食花錢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內),34.78%的人花費在200元以內,39.11%的人花費在200~500元,21.19%的人花費在500~1000元。
在中長途旅游(3天以上)中,花費在200~500元的比例下降至29.40%,而500~1000元的比例上升至30.64%。
在所有花銷中,住宿成為大頭(占28.22%),其次是餐飲(占21.06%),景區門票(占19.55%)和交通(占18.90%)位列其后。
而在花費意愿上,美食是被調查者的首選(占71.13%)。
自助游是大學生群體青睞的旅游方式,火車是他們的首選交通工具
在本次調查中,有67.85%的被訪者選擇了自助游的出游形式,選擇旅行社團隊游和社團旅游的分別為15.68%和10.30%。
出游時,65.09%的被訪者選擇會乘坐火車,選擇乘飛機出行的僅占兩成(19.09%)。
在旅游目的方面,大學生的選擇呈現多元化趨勢。
“觀賞風景”(占33.33%)雖仍為第一位,但較去年已大幅下滑了23.05%,“增長見識”(占28.35%)仍排在第二位,其后依次是:調整心情(占27.82%)和尋奇獵險(占8.60%)。
大學生更傾向暑假出游,網絡是信息主要來源。
在旅游時間的選擇上,暑假依然是被調查對象的首選(占59.65%),其他選項依次是: “五一”等小長假(占41.34%)、“十一”黃金周(占34.652%)、寒假(占24.87%)和雙休日。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價格信息”兩項調查中,網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別為54.92%和60.96%,遠遠超出“朋友介紹”和“通過旅行社”等方式。
52.36%的被訪者表示會提前兩周進行旅游準備,30.31%的被訪者選擇“提前一個月”,此結果與去年基本持平。
大學生出游首先關注目的地舒適度。
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旅游舒適度”仍是被調查大學生考慮的首要因素,占37.27%;其次是“費用”,占22.64%;再次是“安全”,占19.82%。此結果基本與去年持平。
而在旅途中,“住宿”(37.53%)和“紀念品沒特色”(27.76%)是讓被調查大學生容易感到不滿的環節。
在分享方式上,新媒體是大學生群體的首選,圖片是他們主要分享內容。
大學生群體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體,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傳統方式如互贈照片、發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占58.27%)、微博(占35.24%)和微信朋友圈(占22.51%)則成為被調查大學生最傾向選擇的分享方式。69.75%的被訪者會選擇與他人分享旅行圖片,只有17.45%的被訪者會選擇用文字記錄旅行感受。
XX年是國家旅游局推出的海洋旅游年,因此在本次調查中,專門設計了海濱旅游的相關題目,調查顯示,大學生群體更青睞干凈的自然環境,對濱海旅游目的地管理混亂最為不滿
“干凈的海水”(60.10%)成為被調查大學生選擇海濱景區景點旅游的最看重因素,其次是“新鮮的空氣”(46.78%)和“舒適的度假休閑環境”(46.39%)。根據調查結果,大學生在去過的海濱旅游景點中最不滿意的因素為景區“管理混亂”和“環境臟亂”。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目的: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我們越來越感覺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說的能力越來越弱,能說的學生也越來越少。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更好地施展學生的才能,我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現狀進行了一次調查研究。
二、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和比較分析法。我通過對53位三年級學生和45位五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得出了調查結論。(附調查問卷)
三、調查項目和分析:
1、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面對老師的提問,超過70%的學生選擇會思考,有時會舉手,20%的學生選擇了不舉手,等待答案,剩下的一小部分學生發言非常積極,很希望有機會在課堂上展現自我,并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分析學生不愿回答問題的原因,有56%的學生害怕答錯,不敢說,有35%的學生站起來就緊張,說話無條理,更有少數學生認為心里會就行了,不想起來表達。
結合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前學生在課堂上表達的意愿并不強烈,被動的思考并不能激發他們舉手的愿望,因此大部分學生習慣了等待答案,而不是說出自己的見解,其口語表達的能力可想而之。
2、作文好就是口語表達能力強。
在調查中,認為作文好就等同于口語表達能力強的人超過了80%,而認為沒有關系的只有15%,不到5%的人認為關系不大。從數據上來看,可以反映出當前的小學生為什么在課堂上不喜歡舉手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他們覺得能寫好作文就足夠了,而不去理會口語表達能力的強弱。一節課下來,沒有幾個學生肯開口表達,沉悶的課堂也間接造成了老師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不重視。
3、對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視程度。
在對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評價的選項中,有52%的學生選擇了一般,但想鍛煉、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35%的學生選擇了一般或差,提不提高無所謂,只有不到1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強,并相信自己會更好。更有超過50%的學生認為考試又不考口語表達,不必過于重視,有時老師為了趕進度也是直接講重點,對學生的回答、提問根本不重視。
經過分析和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從學生自身反映的情況到對教師的態度反映,一方面,是學生自身的態度造成了當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不容樂觀;另外,造成對口語表達缺乏重視的除了學生自身外,還離不開教師的態度,如果教師都不重視,又何談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呢?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引言
大學生的零花錢涉及的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群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在處理零花錢的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對他們的零花錢(生活費)有很大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處理狀況,把握大學生在使用零花錢的心理特征、行為和結構,相應的做出合理的分析與對策,這是本調查的目的。
那么我們商貿學院的大學生零花錢支出情況、在今后的生活中又是怎樣更好的理財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在校內包括我的同學朋友的零花錢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及自己親身經歷進行研究、分析。
二、問卷情況
本問卷共發放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隨機發放。
三、數據統計與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的零花錢在1000-800元之間,而且男生的比例較大,原因是因除了每天的伙食費平常上網的時間較多,女生在1000-800元之間的是因會買一些衣服、化妝品等花費較大。
通訊支出
根據問卷得到的結果, 在擁有手機的同學當中,每月通訊及網絡費用為65—150元的同學約占總人數的一半。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于100元的占到23%。對于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短信0、1元,話費每分鐘0、3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鐘電話或是發幾十條短信,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每月開流量5元可以上網聊QQ 或是使用飛信,省了短信錢,我是這樣做的,還可以上手機騰訊瀏覽一下新聞奇事。以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數據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別達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因大多數都是小號,所以有的同學較省錢。最多也就是和家人聯系。再有就是有的同學對象在外地所以花費較多。
(3)戀愛支出
經調查一部分戀愛的同學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買禮物送給對方。追求名牌、時尚。
(4)零花錢來源
幾乎全部是依靠父母得來的,在大一的時候也有打工解決自己的生活費,現在封校又面臨著畢業期間所以沒有勤工儉學的了,也有同學想過創業比如說我,在淘寶網上開了個店,可自己親身體驗過以后才知道沒那么簡單,你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誠信,要有足夠的本錢,還要辦理相關的程序要開網銀,跟郵局那要有溝通反正干什么都不容易。不過這也可以鍛煉自己,避免自己以后少走彎路。
(5)理財、儲蓄方面
數據表明,76.5%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么安排,隨意取用。占調查調查人數的`大多數大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沖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在調查中,只有24.39%的大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費,在理財方面我們的同學還是欠缺一點,存在問題
(1) 消費兩極分化:從上述總消費額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他們身上穿著阿迪達斯的T 恤,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著新款手機或 Mp3,出手大方,一個月消費1000-20xx元是常事。但我們身邊也有貧困生,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500元,有的甚至去定位站實習是沒拿厚衣服錢布市帶的很多,在那落下了一有陰天就會腿疼,他們的零花錢僅僅停留在那500元上海要填飽肚子好好學習,中國就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大地國家。在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于家庭供給、親友資助, 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由于生源來自不同地區, 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 大多數學生還是能勉強維持學業。
2)儲蓄觀念淡薄
(1)先存起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做此時期的生活費 (2)進行該時期的預算,做出一個消費計劃 (3)馬上去買或馬上想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4)先還欠別人的錢 (5)沒什么安排,隨意
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3)追求時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不少同學說,他們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他們為了爭得所謂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不合理使用零花錢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同時還指出有時為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4)用在學習上的零花錢較少
大多數同學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不在閱讀其他課外書籍,可有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省吃儉用也要買書看,我個人認為,人的一生要抓住兩根救命稻草,在學習專業的同時應該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因為你比耶以后不可能就會在從事你所學習的專業。
(5)其他
由于校內實行的是封閉式的管理,所以平常在上課期間不允許出去,到了星期天解封后每個同學就有想去購物的欲望,總覺得一個星期沒出去有好多東西要買,花銷較大,還有去上網、聚會、娛樂等花費也較大。
四、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問題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零花錢的支出總體上處于不理性階段。他們在用這些零花錢買東西時對產品的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因素里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而對于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還有就是在他們使用這些零花錢時大多數不知道應該怎樣合理的去利用他們,只知道用完在向父母伸手要錢,根本不懂得怎樣去理財怎樣合理消費。
那么對于大學生在零花錢的使用上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么建議呢?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零花錢使用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并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應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的活動專題,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有關學生調查報告四篇】相關文章:
學生調查報告08-27
有關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范文09-28
學生寫作調查報告01-15
學生安全調查報告10-30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08-19
學生暑假調查報告08-18
有關酒店調查報告10-23
有關教育調查報告09-07
有關學生社會調查報告范文(精選6篇)12-10
學生調查報告15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