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風俗調查報告范文
春節是個盛大而隆重的節日,習俗也很繁多。春節習俗也在不斷的演變,本文就來分享一篇春節風俗調查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風俗調查報告一
調查目的:春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個節日都很高興。為了讓人們了解春節的民風民俗,特作如下報告:
調查時間:xx年1月x日至x月x日
調查地點:自己家里及鄰居家 親戚家
調查方法:查書 查電腦 問長輩
調查結果: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節是除舊迎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年節從臘月二十三已經開始。民間俗語有“二十三,祭灶官”這一天,遠在外面的孩子都要準備回家過春節了;“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吃豆腐;二十六 ,蒸饅頭;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貼年畫;二十九,去灌酒;三十下午,吃餃子”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大年三十也稱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餃子,放鞭炮。最令人興奮地是觀看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聯歡晚會》上全國著名的主持人、相聲演員、演唱家等都會上臺演出,給大家拜年。每當看到這樣的演出,我都興奮不已,我會一直看到節目結束。除夕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于高潮。大年初一這天凌晨5點多鐘我們就起床了,包好餃子先祭列祖,再給爺爺、奶奶送餃子、拜年,爺爺奶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然后,我們再去給街坊鄰居拜年。這天中午,全家人還會吃一次豐盛的午餐。
大年初二這天,是已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女兒攜“姑爺”回家拜年,娘家要盛情款待。“姑爺”被稱為“貴客”,吃飯喝酒要坐在首位子上;回門的女兒則陪著久未見面的母親和姐妹們說說知心話。初二閨女回娘家的習俗至今流行不衰。初三、初四還會去姑媽家或姨媽家拜年等。
元日以后,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各種社火活動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燈會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因此,春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近年來,春節等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并成為我國人民的法定節假日。
春節風俗調查報告二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風俗是一種世代相傳的.文化,它透視著每個地區的地域特色、民族風情、生活習慣和生活變化。全面了解一個地區的風俗,才能更好地了解、認識這個地區,才能更容易地在這個地區生活。“入鄉隨俗”這句成語就在某些程度上道出了了解一個地區風俗的重要性。為了更多更全面了解我們諸城的風俗習慣,我深入村落,對我們的民風民俗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春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整年最緊張的一個節日,怎樣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汗青生長中,形成了一些較為牢固的民風風俗,有很多還相傳至今。春節期間有許多傳統習俗,如掃塵、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穿新衣、放炮竹、拜年、祭祖等,這些傳統習俗都屬于春節文化。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在諸城大地,春節的習俗也是很多的。從農歷十二月(俗稱臘月)廿三起,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為過好春節就開始忙碌起來了。農歷臘月二十三夜,相傳這一天為灶君上天之日,民間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習俗。老百姓在這一夜將灶君像貼在廚房的墻壁上,用水餃,柿餅軟棗等作為祭品,點上香燭,祭供灶君,并備紙錢,磕頭禮拜,然后鳴放鞭炮。戶主對著灶君像自言自語地說些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話祈禱。過了二十三,家家戶戶越發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掃除,俗稱撣檐塵,各家忙于洗滌被褥帳子,釀酒、炒花生和瓜子,并采購吃的用的東西。有些百姓要磨粉蒸糕,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因"糕"和"高"是諧音,人們圖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市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蒸松糕,有些地區盛行蒸的是粘糕,還有的人蒸蒲鞋底糕。此外人們還要備些錫箔、紙錢、香燭、元寶、茶食果品之類的東西作祭品以此敬神。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屋子” ,據《呂氏春秋》記錄,我國在堯舜期間就有春節掃塵的民風。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舊年的窮運與不利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到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洗濯種種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高興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高興氛圍。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春節風俗調查報告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剪紙——窗花。窗花不但襯托了喜慶的節日氛圍,也集裝飾性、撫玩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遍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好,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歸納綜合和浮夸本領將吉事祥物、精美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襯托得紅火富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百姓間由來已久的民風。“福”字指福分、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為了更充實地表現這種向往,有的人索性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現“幸福已到”“福分已到”。民間尚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種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收、龍鳳呈祥等。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致、對偶、簡便、精良的筆墨刻畫,期間配景,抒發精美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勢。每逢春節,無論都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長喜慶氛圍。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端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頭腦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劈頭及種種作品的特點都作了敘述。
年夜飯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圣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制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后,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后,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錄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百口團圓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候,徹夜守夜,象征著把舊年的邪瘟病疫照跑驅走,等待著新的一年祥瑞快意。這種習俗后來漸漸盛行。
爆竹
中國百姓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烈的氛圍,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祥瑞。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利用越來越遍及,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龐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祥瑞。如今,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聞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質量高,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國外。
拜年
新年的第一天,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俏麗的衣服,打扮得整整潔潔,出門去走親探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要領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慶賀,稱為“團拜”。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尊長拜年,祝尊長人長命安康,尊長可將事先籌辦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聽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由于“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賜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如今尊長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舊盛行。
祭祖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采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后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后人。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臺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后,進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還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還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親人的墓地祭拜。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約莫自臘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由于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籌辦,我國很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此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聞名。
蒸年糕,年糕由于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胃,所以成了家家必備的應點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達的意思。
年糕的口胃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放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及內蒙古等地,過年時風俗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南邊的年糕則甜咸兼具,比方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平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講究,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百口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凈水煮熟,撈起后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由于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以是用餃子象征團圓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祥瑞;別的,餃子由于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祥瑞寄義。一家巨細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風俗調查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關于家鄉春節文化風俗的調查報告01-08
家鄉風俗調查報告01-10
春節的風俗諺語01-11
春節傳統風俗手抄報01-27
春節風俗文化手抄報01-24
春節民間風俗手抄報12-03
春節風俗我知道手抄報12-04
春節的風俗手抄報資料12-18
關于風俗的春節手抄報07-31
關于春節手抄報資料:各民族春節風俗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