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調查報告模板
在電大的學生需要針對社會問題進行調查,那么在進行調查之后應該如何寫好調查報告呢?下面就和YJBYS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電大調查報告模板【一】
一、調查目的: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普及,我們越來越感覺到單憑一張考卷來衡量一個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是不全面的,很多學生的才能因我國的考試制度的限制而埋沒了,對此,我們深感惋惜。
我校在進一步推行“智慧育人”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更好地施展學生的才能,在六年級畢業班嘗試撰寫畢業論文,為了進一步了解這次考試制度改革的成效,我進行了調查研究。
二、調查方法:
調查分析法。我通過對102位六年級畢業班的學生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得出了結論。
三、調查對象:
嘉定區普通小學六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及家長,總共102人。在被調查的102位學生中,包括了學習成績優秀者33人,占33%,成績良好者52人,占51%,學習成績一般及有困難的學生17人,占18%;在被調查的學生家長中,研究生8人,占8%,本科生18人,占18%,大專生29人,占18%,中專生40人,占39%,初中生7人,占7%。
四、調查項目和分析:
1、期盼打破考試制度
在對“是否愿意以論文的形式代替考試”的選項中,有49%的學生選擇了“愿意”,16%的學生選擇了“不愿意”,35%的學生選擇了“隨便”。
從以上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對目前的以一張考卷來評價自身能力的傳統的考試制度不滿意。他們希望能打破這種傳統的考試制度,用較為寬松、自由的方式評價個人的能力。而用畢業論文的形式使那些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能尋求幫助完成學業,同時得到一個自己較為滿意的成績;而那些平時學習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就可以從書本中走出來,用一種審訊、研究的目光重新認識書本中的知識。
應該說,我校的這項考試制度的改革是受到學生歡迎的。
2、研究能力有了普遍提高
調查中,32%的學生認為通過撰寫論文,自己的研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6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研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研究能力沒有提高。同時,大部分的學生認為通過撰寫論文,對以后確定研究課題有一定的幫助,熟悉了論文的框架,對資料重組的能力也有了提高。還有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寫作能力”“列小標題的方法”等方面也有了提高。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從“確定選題(r)搜集資料(r)整理資料(r)構思落筆”的這一個過程中,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而這一點,正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希望看到的。
3、主體能動性得到了發揮
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有44%的學生獨立完成,有32%的學生停留在“搜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23%的學生在別人的輔導下獨立完成,1%的學生是別人代寫的。
在和被調查者交談中,發現大部分的學生承認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是很忙的,但也很充實。他們說:以往的業余時間,他們完成作業后,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看電視、玩游戲機上。自從開始撰寫論文后,他們的課余時間就被看書、查資料填得滿滿的。這說明學生的課余時間正被充分、高效地利用,他們的身心正朝健康方向發展。這時候他們所看的書,不是教師、父母硬逼著看的,而是他們自愿看的,所選的書籍也是他們自己感興趣的,邊看書邊思考,其主體能動性的到了發揮,效率自然會提高。
4、實際困難及可行性問題探討
“你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一選項中,有5%的學生認為選題太難,45%的學生認為缺少資料,32%的學生還提到了字數太多及打印上有難處,10%的學生提出需要老師的輔導及幫助。
在對家長的調查問卷中,12%家長認為“小學生撰寫論文”有一定的可行性;86%的家長認為“小學生撰寫論文”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難;2%的家長認為“小學生撰寫論文”完全不可行。
從以上的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家長普遍支持我校的考試制度改革,認為撰寫論文有一定的可行性,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從中也發現在制定論文的評價表、論文封面的設計、論文的字數、配備指導老師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不完善。
五、思考與對策
1、平時教學中滲透論文教學
在整個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不知道如何選題、如何落筆,對“論文”這兩個字的概念較模糊。這一點上反映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缺少這一方面的訓練。的確,在“論文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要求學生寫出3000字的文章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國外的學生也寫論文,但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就對他們滲透“論文”教育, 而一開始的時候,學校的要求并不太高,只要學生學會如何查找資料,如何搜集、整理資料。如《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中介紹到:一個名叫礦礦的孩子,他在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撰寫論文,當時他選了一個課題《鯨》。他從“鯨的外形” 、“鯨的生活習性” 、“鯨的產卵情況”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結果得到了老師肯定。而如今,我們的六年級學生如果也選這個課題,也按照這幾個方面來寫,我想他肯定得不到高分,因為他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所以,我覺得小學生撰寫論文也可以從低年級開始,讓他們有一個摸索、適應的過程,經過幾年的鍛煉,我想這時候再要求他們寫一篇畢業論文想必已經沒有難度了。
2、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在調查中也發現,許多學生希望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能得到老師的指導。事實上,我們在職的教師大多是中師畢業,自己也沒有經歷過撰寫論文這一過程。在指導論文教學上還沒有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東西。另外,我們學生的論文是由學生自己選題,這樣做的結果使得班級的'論文選題鋪蓋面太廣,給我們教師指導論文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可以說,在本次學生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教師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考試制度的改革,對我們教師來說,也是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教學生選題,自己首先要學會選題;教學生搜集、整理資料,自己首先要學會搜集、整理資料。我想:以后的論文撰寫是否可以組成幾個小組,大家共同研究一個感興趣的課題,同時配備一個指導老師,讓我們的論文撰寫工作做到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六、結論:
綜上所述,雖說畢業班學生嘗試撰寫論文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我們相信,傳統的一張考卷定終身的考試制度終將被打破,代之而起的諸如“3+x”等綜合能力的測試將受到學生及家長的歡迎。而小學生撰寫畢業論文這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舉措也終將被社會所認可。
電大調查報告模板【二】
關于學生厭學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內容
(一)調查時間:xx年x月x日到xx年x月x日
(二)調查地點:
(三) 調查目的和意義:曾有學者指出,學生“厭”學現象,當今已不是一地乃至一國的問題,而是教育中的普遍存在的問題。每個小孩都會在某個時候對上學多少有些抗拒。 如果孩子不去上學而是呆在家里,這些癥狀就會消失。從而促使學生對于學習沒有了興趣及崇高的理想,沒有崇高的目標理想的催發,學習對于學生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為了不使學生不把學習僅僅當作一件普通的“日常”生活,作為教師就應該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把這個“日常”的學習生活,創造出一個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的形式與氣氛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讓學生在這“日常”的學習生活里窺察生活的底蘊,領悟人生的真諦,尋覓理想的路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為此,我對學生的厭學心理進行了研究。
(四)調查效果:學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激發了他們的自尊心,樹立了信心,使他們看到了希望。
二、個案描述
1、調查對象:王剛剛,男,初級中學初一一班的學生,身體健康,學習能力差,不適應學校生活,導致不愛跟同學交流,不喜歡上課及完成作業,經常謊稱生病而不去上學。進一步了解,該同學在家父母比較嬌生慣養,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很受家人溺愛,從小比較依賴父母,沒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
2、調查過程:經歷了對學生家庭及周邊環境的調查走訪,和學生的談話交流,對學生的輔導教育等環節。
3、調查方式及做法:調查法 、談話法、輔導教育法。
三、個案分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和行為的產生,依賴于個體對環境情況的認知,同一個人對同一個客觀現實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認知,因而產生不同的情緒和行為。學生厭學,古來有之。那么導致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說可以分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這兩類。 厭學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學生本身,學生對學習目的模糊,認識不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對學習沒有興趣,喪失了求知欲,把學習當成是一種負擔、一件苦差事,厭學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學生本身的內在因素對學習的影響雖然很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學生厭學的三大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今天著重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家庭因素。
1、過分溺愛。生活中孩子在家時父母的過分溺愛使他們習以為常,認為自己天生就應該過“小皇帝”的生活,不但沒有感恩心理,而且稍有不滿意,就對父母發脾氣,甚至逆反頂撞。有時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顧不上教育孩子,使一些學生對于生活中的小常識一無所知,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回家也不愿意寫作業、學習成績老是跟不上,久而久之,學生便習以為常,形成了惡性循環。學習中孩子在遇到困難和挫折就輕言放棄。失去了一次次的鍛煉機會,也養成了逃避或喜歡找人代勞的依賴感。來到寄宿制學校首先脫離了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心理上沒了安全感。造成了厭學心理。
2、放任自流。部分家長有時覺得孩子對學習厭煩而導致學習很累,自己很心疼,自己沒有什么文化卻照樣賺錢,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導致學生對個人將來的前途不太關心,沒有遠大的志向,沒有向上的動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覺得讀書沒有絲毫樂趣可言,不愿努力學習,甚至經常逃避學習,以至厭學。
3、家長期望值過高。有的家長都信奉高標準、嚴要求這一信條,認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這樣,不但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容易讓孩子產生挫折感。對于有的孩子來說,盡管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可還是不能達到家長的要求。但在家長的眼里,他們只看到成績不理想、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這一結果,卻沒有看到孩子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這使得學生整天被苦悶、焦慮、抑郁和不滿的情緒圍困著。特別是家長期望值過高,總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百般挑剔,孩子的學習只要稍不如愿,就遷怒于學生。久而久之,把本來有樂趣的學習視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厭煩甚至恐懼的心理。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蕩然無存。
(二)學校因素。
老師為追求教學質量,對學生的要求過高。大部分的老師的作業布置超過國家的有關規定,使學生的作業量增多,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并且,老師以成敗論英雄的考核標準,不但容易讓孩子喪失繼續追求成功的熱情,也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埋下了禍根。
對于部分寄宿式學校,第一次離開父母很多孩子不適應,又加上學生不熟悉環境不熟悉導致學生不愿呆在學校里,學習跟不上,長此以往便造成了學生的厭學心理。
(三)社會因素
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的。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還不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擋社會上的各種誘惑,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讀書無用”、“金錢至上”、享樂主義、哥兒們義氣等很容易侵蝕他們純真的心靈,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迷惘,不知為什么而學,學什么,最終厭學。再就是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運用,特別是電腦的誘惑。由于在那個虛擬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學校里受到各種各樣的約束,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有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沉迷于網絡,家長和老師是拔也拔不出來。
農村信息閉塞,缺乏理想。在農村里,孩子接觸到信息渠道很窄。他們主要靠教師和家長知道信息。傳統的教育加之教師本身的信息問題,難以滿足孩子們信息的需要。更難以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四、指導策略及啟示
(一)希望家長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長要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和苦惱,隨時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平時多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與輔導,不要讓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要多聽聽孩子是如何思考的,看看他的想法。如果發現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確的地方,家長再加以講解和輔導。對孩子的關愛和體貼會減弱孩子的厭學現象
2、重視、關心孩子的學習。就每天都應該過問、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比如今天學了什么,做什么作業;完成了沒有?會做嗎?對比較懶惰的就要督促嚴點。對孩子多表揚、鼓勵。采取正確的方法。也不能聽到孩子犯了什么錯誤就打。打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啊。
3、多與學校、老師溝通,隨時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在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減輕學習負擔,加強學生意志力
相對地壓縮學習時間,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學生要加強自身的意志能力,抵擋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如果在學習當中遇到難題,要隨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和同學之間遇到矛盾,要及時化解,不要產生對班級、對集體的厭惡和排斥,要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有意義的活動。 學校要從根本上轉變教育
觀念,樹立全面發展的人才觀,通過適當降低教學難度、減少作業量,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從事自己喜歡干的事,參加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學習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夠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基礎布置不同的作業。讓學生都能輕松完成。不把學習看成包袱。
(三)建立師生關系,培養學習興趣
1、師生互動。贊可夫曾說過:“個性的發展,在孤獨和隔絕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兒童集體的內容豐富而形成多樣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教師要與學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正確地選擇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不能簡單地告訴學生答案,而應該提示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尤其對學習有偏差的學生,教師更應常投以關愛的目光,以證實教師對他們格外重視,激勵他們奮發向上。同伴的熱情與快樂感染了他,讓他的情緒得到調節,心理達到平衡保持了良好的心態,厭學心理也就逐漸消失。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看到知識的價值。讓學生參加各種課外興趣小組,不僅能使他們學到既動腦,又動手的本領,而且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引發新的學習需要,發展廣闊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一些成績差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對學習不感興趣,但他們當中不乏熱衷于文娛、體育等活動的人才。如果能組織他們參加這類活動,就可逐步把他們在這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老師要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滿腔熱情關心學生。知識學習中總有一些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單調死板、照本宣科、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一種乏味的心理狀態,致使學生感到學習成了一種負擔。因此,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采用先進教學手段,科學的教育手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還要善于發現厭學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看到希望,樹立信心。
五、結論與反思
排除厭學心理是一項長期、艱苦、復雜的工作,需要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努力。只要教師能對癥下藥地耐心細致地做好厭學心理的輔導,并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就可以調節他們的心理狀態,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有效矯治地其厭學心理,讓其以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理對待學習和生活。只有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科學、尊重人材的社會大環境,深化改革,確實減輕學生負擔,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給孩子以科學的教育,注重心理輔導,才能有效地消除厭學情緒的蔓延,使學生健康地發展。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3.電大社會調查報告
6.調查報告模板
8.調查報告格式模板
9.專業調查報告模板
10.畢業設計調查報告模板
【電大調查報告模板】相關文章:
電大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1-13
電大會計專科調查報告12-12
電大調查報告范文2000字10-23
電大行政管理畢業調查報告范文11-26
汕尾電大05-12
廣州廣播電大05-12
電大法學畢業論文格式模板11-06
最新電大行政管理社會調查報告11-14
電大是什么學校08-12
電大有什么專業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