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
作為一名優秀的旅游從業人員,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1
親愛的乘客和朋友們:
大家好!
明代長安客家稱“從此,路分叉,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關山最高”。
八達嶺這個名字最早見于晉代詩人劉瀛的長詩《晚至八達嶺,上前至八達嶺》和《出八達嶺》。元代稱“北口”,是相對于南出口的。南出口在北京北郊昌平縣。從南出口到北出口,中間有一個40英里長的峽谷。峽谷中有一個著名的長城門戶“居庸關”這個峽谷因此被稱為& other關狗”。八達嶺站在廣溝北端的最高點。這里兩座山峰夾在風景之間,一座在中間開放,情況極其危險。從八達嶺看居庸關,就像一座建筑,就像往井里看。“古人有平庸之虞,不在管城,在八達嶺”說。八達嶺關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一直戒備森嚴。八達嶺成為軍事戰略要地,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根據《史記》的記載和近年來文物工作者的普查,證明八達嶺地區在戰國時期修建了長城,但仍有殘墻殘墩,其走向與今天的長城大體一致。北魏《水經注》說:“居庸關在居庸關,所以很有名,而南面是山谷,基石是關址,不是輕功……其水穿山南,軍軍之都……,”因此,有專家認為韓位于居庸關,地址在八達嶺。“居勇”名字從何而來?修建長城的是秦始皇,從南方遷徙過來一批貧農和俘虜,定居在杜軍山桂川的小盆地,被稱為“平庸之居”。漢武帝時置桂川于雍縣(仿延慶)。水鏡準記載的遺址地形、景觀與八達嶺的地理環境相同。一千五百年前,北魏圍繞八達嶺修筑長城。據《舒威世祖本紀》記載,北魏拓跋氏太平鎮軍生活七年(446年),在郭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長城,取名“冀塞尚圍;東起上古峻都山(八達嶺地區),西至黃河岸邊。后來,在北齊天寶六年(555年),又修長城,從西邊的大同出發,大軍往山東,把長城延伸到海邊。八達嶺長城是明朝重建的。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城墻的軍事重要性,當他成為皇帝時,他是“建造高墻。,筑城,當時各州首府和縣,也都建了城。朱元璋派徐達、等將領率軍在北方建立海關制度,修筑長城,加緊訓練和屯田,防止袁余孽南侵。
1420年,明朝第三任皇帝朱迪即位。1420年,他把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朱迪決心統一中國,五次親征,軍隊深入蒙古高原,遠至蘇聯的恩嫩河。1488年后,開始大規模全面修建長城。經過漫長的270年,先后有18個大型建設項目,最終建成了一座高墻,東起遼寧省鴨綠江,西至甘肅省嘉峪關市西部的布龍基。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現在還能看到的長城。明朝的長城長14600多英里,穿過中國北方的七個省、市、自治區。無論從工程技術水平還是設防的'嚴格程度,都是以前長城無法比擬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以說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修建的,與秦始皇時期相連,到了明朝才完善。
明朝的長城不再是單一的高墻,而是建在“逐層保護”縱深防御體系,重點區域也建了不少城墻和關口。寧夏、陜西、山西、河北等地都修建了長城復線,山西的長城復線多達四條。在重要的交通和軍事場所,修建了許多封閉的城市和矮墻,如雁門關十里谷,有28道石墻,可謂“寸土寸金,一步一步樹立屏障;。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始皇帝秦始皇東臨碣石,然后從八達嶺取大同,開回咸陽,蕭太后巡幸,入關,元朝皇帝每年往返北京和商都兩次,明朝皇帝北伐,清朝皇帝親征……八達嶺是必須的。歷代皇室、貴族、文人吟誦的關于八達嶺的詩詞數不勝數。唐代詩人高適,最早留下詩章,在他的詩“山和云都很高。至于那幾年的民族紛爭和金馬,八達嶺上演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劇。如今,舊中國的苦難,兩千年的諸侯爭霸史,朝代更替,都成了遙遠的過去。長城有10萬英里長,它的文化已經延續了50年。時代賦予了八達嶺長城新的使命。它像一座珍貴的歷史紀念碑,矗立在萬山之巔,閃耀著中華文明和智慧的光輝,展現著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偉大品質和精神。它已經成為連接各族人民、海外華人和國際友人的友誼紐帶。它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游覽的是1987年,正式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八達嶺的萬里長城。我姓劉,叫劉菲菲,大家可以叫我劉導,今天我們登上了長城,你們知道嗎?在中國的旅游界里流行著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可是偉大主席寫的,我們大家今天登上了長城,所以我們大家都當了一回好漢,你們說,是不是?長城也是八大奇跡之一。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華民族的驕傲。游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上,兩旁的山上,是蒼松翠柏,好像云遮霧,禽鳥和鳴,溪流淙淙,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大家說,是嗎?請大家不要在名勝古跡上亂涂亂畫,好嗎?
我們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里的'長城分成南、北兩峰,蜿蜒于山背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長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綿延。這段長城的墻體是用整齊巨大的條石鋪成的,有的條石長達2米,重數百斤,內部填滿泥土和石塊,墻上頂地面的地方鋪滿方磚,十分平整。墻頂外側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擊口,供仰望和射擊用。城墻每隔一段,筑有一個堡壘的方形城臺。城臺有高有低,高的叫敵樓,是守望和軍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墻臺,高度與城墻相差不多,但突出墻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
八達嶺海拔1000米,綿延曲折的長城如巨龍騰飛于崇山峻嶺之上。它不僅是中華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大家覺得長城美嗎?
長城在歷史世界上還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我們今天的旅游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心情。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3
親愛的乘客和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將由我來帶領你們前往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萬里長城。我是你們這次的導游:易佳一。大家就稱呼我易導吧。謝謝!
我們現在去的是八達嶺長城,大家等會兒不要說長城原來就這么“長”呀!其實這只是長城的一只“腳”而已!長城跨過了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等七個省、市、自治區,所以稱之為“萬里長城”。為什么大家都要去看這只“腳”呢?因為這一只“腳”是最壯觀,最完好無損的地方。
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關于長城的凄慘故事呢?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故事發生在河北北部的萬里長城腳下。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范杞梁就被迫出發去修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歷盡千辛萬苦地從家里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消息,她悲痛欲絕,在長城旁痛哭了十天十夜不止,突然有一天,這段長城就此坍塌了,露出了丈夫了尸骨,孟姜女葬完丈夫后投海身亡。這個故事是不是太悲慘了。但當時不知道有多少勞動人民的犧牲才換來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一磚一瓦,都是勞動人民用血汗筑成的。
長城建于春秋戰國時期,我們所說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它是我們華夏民族的驕傲!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要以為走到了長城,扶一下長城上的方磚,踏一下石磚就是一個好漢了,要爬到八達嶺的“城峰”才行。大家可以選擇步行或乘坐纜車前往,我們40分鐘后集合。希望你們能真正感受到長城好漢滋味!
現在大家應該都非常累,但又非常開心吧,到了長城,做了好漢,你們應該不枉此行了!不知道大家對我今天的表現是不是非常滿意,到時候請大家為我點評一下吧。謝謝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4
各位親愛的游客:
歡迎來到八達嶺長城風景區游玩!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蔡。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我們現在已經來到八達嶺長城腳下。大家抬頭看一下,眼前的長城蜿蜒,山嶺起伏,多么壯麗啊!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八達嶺長城的。一段城墻上。請看,城墻外沿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方形的小口子,上面還有這樣的齒狀缺口,這些在打仗的時候都是大有用處的:方形的小口子是射擊口,用來射擊;城墻頂上的齒狀缺口是瞭望口,士兵可以趴在這里觀察敵情。而這厚厚的城墻可以很好地保護士兵的安全。
請大家往遠處看,看見那一個個方形的城臺了嗎?這些城臺是用來屯兵的,不打仗時,士兵們可以在城臺里休息;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還可以通過狼煙來相互傳遞信息。
有誰知道城墻上這些條石的重量?它們最重的'有兩三千斤重呢。你們一定很好奇,在古代,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人們是靠什么把這些條石運到這陡峭的山嶺上來呢?不靠別的,正是靠他們的肩膀!
關于修筑長城,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傳說故事——“孟姜女哭長城”。根據傳說,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長城,后來音信全無。孟姜女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修長城的地方。可她一打聽,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就累死了,被埋在了長城下。孟姜女得知這一消息,痛哭了三天三夜,把那段長城都哭塌了。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足以證明無數勞動人民為修筑長城,流血流汗,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好了,接下來大家可以自由參觀,拍照留念了,游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個小時后,我們在這里集合。祝大家玩得愉快!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5
各位游客: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上,馬上就要進入即將參觀的八達嶺景區。前面的那座山就是軍都山,八達嶺長城就盤踞在這座山上。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了,那個時候諸侯爭霸,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邊界上紛紛修筑了長城,叫做互防長城。
而我國曾經出現了三個修筑長城的高峰,分別是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為了加強統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將蒙恬30萬軍隊和很多勞力將原來北方的燕、趙、秦長城連了起來,并加以擴充,歷時9年修筑了一條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綿延萬里的長城,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道萬里長城。到了漢朝,漢武帝也是為了加強防御,“不叫胡馬度陰山”,修筑了一條近兩萬里的長城,同時這也保護了新開發的絲綢之路,漢長城是秦長城的一道前沿陣地和防線,它西起新疆,東到遼東,是中國歷史上修筑長城最長的朝代。而明長城則是中國歷史上修筑長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術之精是獨一無二的。當年朱元璋在統一全國建立明王朝的過程中,采納了“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當時元朝雖然已經滅亡,但是還保持著比較完整的軍事實力,加上逐漸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斷侵擾,所以開始修筑長城。明朝大規模修筑長城達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東起遼寧丹東鴨綠江邊的`虎山,西到甘肅嘉峪關的明長城全長6350公里。明長城具備三個特點,筑構完備,管理完善,布局嚴密。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長城的一部分。而長城在我國古代最原始的目的雖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時還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軍事作用,第二則是經濟作用,它不僅促進了屯田的開發和北疆經濟的發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樂業,第三是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還保護了通訊和促進了對外開放。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古代,不僅僅只有這三次修筑長城的經歷,據統計,在上下兩千年里,先后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都修建過長城,有人做過粗略的計算,如果將長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墻,繞地球10圈兒多都有富裕。著名的民間傳說:烽火戲諸侯和孟姜女哭長城也是發生在萬里長城上的。如今,長城在經過幾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復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且它還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防御性城墻!遍布了我國16個地區,全長達到了10.8萬里。
剛才我們所經過的路,就位于關溝中。關溝是燕山山脈和軍都山山脈的交會處,南起昌平區南口鎮,西北到延慶縣八達嶺長城的城關,全長40里。是中原地區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這里布置了四道防線,分別是南口關,居庸關,上關,八達嶺。在關溝中的疊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可惜現在景觀已經不復存在了。
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那條鐵路就是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由詹天佑設計的京張鐵路。因為八達嶺地區地勢復雜,技術難點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設計的人字型鐵路,成功解決了火車不能直接爬坡和轉彎的難題,而打通長達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嘆服。現在在青龍橋火車站樹立的銅像就是詹天佑的,還有紀念碑。
關溝因為居庸關而著名,我們可以看到前面宏偉的建筑就是居庸關,它的名字起源于秦朝,以秦始皇遷徙“庸徒”在這里居住所以得名。在關內,有一個著名的漢白玉石臺,就是云臺。它是元代的一坐過街塔,上邊原來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后來的地震中毀壞了。明代又在原處]建立了泰安寺,而在康熙年間又被毀了,只留下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柱礎和望柱。云臺的面積有310平方米臺下的券門上刻有獅、象、四不象、金翅鳥等浮雕,分別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騎,還有天龍八部護法天神的浮雕。內壁上還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獸圖案,券頂上還布滿了曼陀羅的圖樣,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還有六種文字鐫刻的《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這些都是元代的藝術精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杰出代表,因為這里四通八達,故成為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么要講長城修筑在這里?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衛著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西北大門。
八達嶺長城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例如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達嶺都是畢竟之路。說到這里,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位于關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說在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過這里,曾經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現在這塊石頭已經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介紹了那么多景觀,您一定急切的想來到景區游覽一番,不用著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好,這里就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遠處是壯麗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長城重要的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匾額:北門鎖鑰,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東門的匾額為:居庸外鎮,意思是居庸關外又一重鎮。現在我們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著一門大炮,名為:神威大將軍。是崇禎年間制造的。
八達嶺長城有三臺兩墻組成,什么是三臺兩墻呢?現在就讓我給大家來解釋一下,三臺分別是城臺,敵臺,其中城臺構造的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風寒的地方。那敵臺的構造相對就要復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箭用的,所以這里也具有防御敵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臺,又叫烽燧,狼煙臺。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筑。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古人獎白天點燃的煙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系作了嚴格的規定:敵人百余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白人,燃兩煙點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萬人以上,五煙五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遞到皇城大內。
說完了三臺,下面就來說一下兩墻。長城外側的高墻叫做牒墻,有垛口是用來防御敵人的。而內側不足一米高的則叫作女兒墻,也叫做宇墻。在最開始長城內側是沒有女兒墻的,可是經常有人會跌下山崖,所以就修建了這道墻。在長城墻根的地方每隔不遠就有一個小水溝,雨天的時候由吐水嘴向外排水,以免水沖刷城墻。而長城的墻體里面使用石頭塊鑄成的,外邊砌上磚,再在上面鋪上石板,從而使建筑非常牢固!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6
各位親愛的游客:
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八達嶺觀光景區游玩,我是李導游。今天,我很高興能帶你們去長城游覽。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今天我們游覽的只是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長城八達嶺。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杰出代表,因為這里四通八達,故成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么把長城修筑在這里?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衛著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大門。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說了這么多關于長城的事情。大家一定等不及要到長城游覽一番。不用著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八達嶺長城有三臺兩墻組成的,什么是三臺呢?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吧!三臺分別是城臺、敵臺。其中城臺構造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寒的地方。那敵臺的構造相對就要復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回井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擊用的,所以這里也具有防御敵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臺,又叫烽燧,狼煙臺。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筑。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系作了嚴格的規定:敵人百余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百人,燃兩煙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到皇宮大內。
回頭看看那雄偉的長城,這么快就要說再見了,是否有一點依依不舍呢?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游覽,我一定再來給你們當導游。
同學們好!歡迎你們大家來“兵馬俑”博物館參觀。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王,請同學們跟我一起往這邊走。
我們現在要去參觀1號俑坑,這是最大的一個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我們看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就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秦始皇自13歲登基時就開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駕崩前還沒有完工。皇陵建造了38年。這座皇陵墓占地約25萬平方米左右。
現在人們公認秦兵馬俑有三大特點:
一是多,現已挖掘出的兵馬俑,分三個坑,約有8000多個武士俑,600多個戰馬俑。充分展示了秦朝統一六國的強大兵力。
二是精,大到布局排陣,小到肌膚紋理無不蘊含巧思、一絲不茍。
三是美,秦俑陣有令人震憾的壯麗美感、氣勢磅雹威武雄奇。
好了,現在請大家四處參觀吧!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7
尊敬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為大家作解說,大家可以叫我張導,我們現在正前去的是被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萬里長城。
說起長城,那可是歷史悠久!它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筑的。主要遺址為建于14世紀的明長城,歷代長城為21196.18千米,經仔細測量,明長城總長為8851.8千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與智慧凝成的`,它是我國歷史久遠的見證,大家知道宇航員進入太空后,第一眼看到的中國的什么嗎!那便是萬里長城!它與意大利的羅馬斗獸場、利比亞沙漠邊緣的亞歷山大地下陵墓等被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同時,萬里長城與1987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關于長城,他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它主要講的是一位書生為逃離修筑長城的苦工,四處逃亡,逃進了一個叫孟姜女的姑娘家,他倆結婚才三天,書生就被抓走了,孟姜女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長城!卻得知書生已經死了,她傷心欲絕,直哭了三天三夜,忽然只聽轟隆隆一陣巨響,孟姜女把長城哭倒了。
快看,長城像一條長龍,縱橫交錯,在山巒之間,真是壯觀無比!那烽火臺屹立在長城上,像哨兵一樣!百聞不如一見!兩小時后集合,去吧!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8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自古就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瓴,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這里山巒重疊,地勢險要,名聲顯赫,為長城關隘之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又是古代的交通要沖,古書《長安客話》記述八達嶺位置及其重要性說,北往延慶州,西往宣城,路從此分,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八達嶺的景色,四時皆妙,登上長城,放眼四野,但見城墻南北延伸,盤旋于群巒峻嶺之中,不見首尾,氣勢極其磅礴。
八達嶺長城距北京60公里,位于延慶縣境內。建于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名居庸外鎮,西名北門鎖鑰,都是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臺,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墻,臺上四周有磚砌垛口。這一段的`城墻,依山勢修筑,墻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臺基,上部采用大型城磚砌筑,內填泥土和石塊。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墻,外側為垛墻,垛墻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墻轉角或險要處,則筑有堡壘式城臺、敵臺或墻臺。城墻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余,有些地段高達十四公尺。墻基平均寬六公尺半,頂寬五公尺余,可容五馬并馳或十人并進。城墻南至七樓,北至十二樓,全長4470米,共有敵樓19座,總游覽面積1.9萬平方米。
八達嶺長城不僅雄偉壯觀,敵樓煙墩風格各異,而且名勝古跡眾多,有壯美的北八樓(海拔888米)、北五樓,建有鋪舍的南六樓,還有刻著“天險”二字的絕壁,慈禧西逃時回望京城的望京石,楊家將抗遼的六郎影背等。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優秀】相關文章:
八達嶺長城的導游詞03-21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08-17
長城八達嶺導游詞12-26
長城八達嶺的導游詞12-19
八達嶺長城的導游詞06-29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05-19
長城八達嶺導游詞07-18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06-20
八達嶺的長城導游詞02-27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通用)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