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導游詞 推薦度:
- 北京故宮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故宮導游詞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往往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故宮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故宮導游詞1
親愛的旅客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這次旅程的導游,我姓張,你們可以叫我張導,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北京故宮。
現在我們在的位置是在故宮的門口,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二十四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為‘故宮博物院’。
現在請大家順著我的右手往這邊走,這里是故宮的宮殿建筑。你們知道嗎?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達九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這建筑群氣魄宏偉,富麗堂皇,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還是立體效果,都是無與倫比的。現在大家可以在這里休息一下,拍下照片,過個30分鐘再走。
好了,大家跟著我繼續向前走。故宮由一條中軸貫通南北,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故宮的角樓,角樓建造精巧美觀。角樓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大家仔細地看看。
朋友們,因為時間倉促,這次對故宮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下次有機會再帶大家詳細的參觀。謝謝合作!
關于故宮導游詞2
大家好!我叫張藝馨。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張。今天,我帶大家去參觀北京的故宮。
說到故宮呀,你們知道嗎?修故宮的人叫“劉伯溫”。有一次,皇帝問劉伯溫:“你打算怎么修宮殿呢?”劉伯溫說:“皇上,昨晚我夢見玉帝,玉帝跟我說,宮殿要比1000間少(比天上少,天上有1000間宮殿),要找36位金剛、72位地神來守護民間,說完就不見了。”皇帝聽后,便讓劉伯溫去造了,這就是我們如今看見的故宮。
從大門進去,就來到慈寧宮。剛走進去,你便會看到一把大椅子。靠背上有一張山水畫,藍色的底,金色的圖,一棵棵松柏十分挺拔,旁邊還有兩把大扇子,好像是夏天時用的。椅子前面還有兩只小獅子,好像保護著宮殿。椅子后面還有一副對聯呢!屋頂和墻上由各種各樣的圖案,準把你看得眼花繚亂。
從慈寧宮出來,往前走,就會看到養心殿。養心殿和慈寧宮布局差不多,可養心殿比慈寧宮多一些飾品。有四盞燈,每盞燈上還有四條掛墜,掛墜上還有白色的.小珠子。如果你抬頭看,你還會看見幾幅密密麻麻的字。
我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慈寧宮和養心殿,但是故宮還有其它有名的景點,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坤寧宮,希望大家去細細游賞。注意在游賞時要文明,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感謝您的支持,再見!
關于故宮導游詞3
大家好!
我是本次導游XXX,大家必須都明白北京的故宮吧沒錯!北京故宮是享譽世界的歷史遺產,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去游覽一番吧……
由天安門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午門俗稱五鳳樓,穿過午門,有廣闊的大庭院,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
到了太和門,就進入了故宮的“外朝”,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
過橋經過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這座殿堂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聽說它被天火焚毀過三次,也修好過三次,并且更神奇的是整座宮殿的建造居然沒有一顆釘子!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繞過內廷,我們最之后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栽滿了奇花異草。一路走來,會聞到一陣陣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所。
游覽故宮,能夠從天安門進,也能夠由后門——神武門進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園。
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想要知識更廣,大家就再細細去游賞吧!
關于故宮導游詞4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來到北京故宮觀光旅游,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介紹,對北京故宮留下美好的印象,謝謝!
現在展示在你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故宮。故宮位于北京中心,又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位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北京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總面積在1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大殿和天安門,宮殿四周圍著高10米、長340米的.宮墻,墻外引人注目的護城河有52米寬。
三大殿中的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也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后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金碧輝煌、莊嚴絢麗。
今天的觀光旅游將結束,美麗的故宮歡迎您下次光臨,謝謝!
關于故宮導游詞5
尊敬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
我是xx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x,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游覽北京的名勝風景,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游覽行程吧。
(進午門之后)進了故宮,大家首先看見的就是人……為什么這么多人來到這里呢?因為明朝永樂年間,一百萬勞工花了十四年的時間修筑起來的故宮是世界是最大的宮殿,非常有名。每天都有數萬名游客來這里觀光。
這個建筑是故宮朝南的正門,叫作午門。午是正晌午時的午,是位于正中的意思。午門的下面,有五個拱門,正中間的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兩側的門;地方上的諸候只能使用最兩端的小門。這些都是根據身份,等級來嚴格規定的。過去,只有皇后在結婚的時候,才能從午門進入一次,其它女性一律禁止出入午門。當然現在是誰都可以進啦。過去對皇帝的心腹都是這樣嚴厲,一般百姓就更不用提啦。連靠近故宮都不行。所以,這個故宮又被稱作紫禁城。紫是紫色的紫。過去有天帝之子,老子住的地方當然也得是紫色的宮殿才中!于是,用了個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內的禁字,也就是禁止隨便進放的意思。
這正中的路是皇帝專用的。這條但是故宮的中軸線,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主要建筑大多都沿著這個中軸線而建,兩邊的建筑也多是對稱的。皇帝的宮殿位于這中軸線的中間,顯示著”普天之下,唯我獨尊”。這條路是用大理石鋪成的。請看,這大理石路比兩邊的路高出一塊兒來。當皇帝將走這段路時,還要在上面鋪上地毯之類的東西,這樣就高了。所以縱然皇帝身材短小,在這上面一走,也顯得高大偉岸!
皇帝是了不起的”爺們兒”,這中間的門也是了不起的”爺門兒”。每當皇帝經過這中間的門時,都要敲響大鐘、大鼓伴奏才行。皇帝就這樣邁著步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真戳威嚴無比!皇帝打心眼兒里感覺到:看!還是老子偉大!下面,我們大家也假裝當回皇帝,體會一下皇帝走路的感覺吧!
(在太和門前)這個建筑叫太和門,是故宮里最大的木制大門。在這個大門的前面,放有一對獅子,這是明代用青銅的。獅子強悍,吼聲震天,使百獸懼怕,放在這里,代表著皇帝的威嚴。那里有個石頭做的像郵筒似的東西,那是大臣,諸候求皇帝時,要寫申請書放在里邊,由皇帝的仆人轉達給皇帝:”萬歲,此人求見,可以嗎?””好。””是,遵命。”就可以有進了。如果皇帝獄:”不行!”那求見的人就會被攆走。和它相對稱的那邊,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東西,它的形狀像一個大印,象征著皇帝的權力。也就是說:老子的權力堅如磐石,不管世間有何變動,老子的權力永遠不變!
(經過太和門之后)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建筑物,并且是過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也不能高出老子的房子。所以京城只好建了平房,北京過去曾被稱為”平房之都”。
(在太和殿廣場)盡管故宮周圍有十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皇帝還是擔心有人挖地道鉆進故宮暗殺他,嚇得睡不好覺,,絞盡腦汁想了個辦法,就是把廣場用十五層磚橫、豎交叉地鋪嚴實了,才終于放下心來。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權力斗爭是何等激烈!當然在大典時,文武百官三呼萬歲,但皇帝還是懷有戒心:這里面,這家伙,那家伙,說不定哪個家伙想暗殺老子,不注意哪行!這廣場的磚層大約有三、四米深。
(在太和殿的石臺上)這個由石頭做成的東西叫嘉量,嘉量是當時的標準度量衡,表示皇帝公平處事,誰半斤,誰八兩,心里自然有數。對面還有一個石頭做成的東西,叫作日晷。發音和日記一樣,但不是日記,是用來看時間的石頭表。皇帝的意思是:重量和時間的基準都在老子這里。
那邊有鶴和龜,”千年仙鶴,萬年龜”,是長壽的象征。不過,中國和日本不同,是顛倒過來說的,叫作”萬年仙鶴,千年龜”。為什么說法不一樣呢?大概是過去日本的留學生在中國學了詞句之后,乘船歸國途中,由于船的顛簸使頭腦產生混亂,記顛倒了。還有許多例子,如:日本講良妻賢母,中國講賢妻良母;日本講平和,中國講和平;日本講法政大學,而在中國叫作政法大學。文章的意思完全一樣,但只是順序不同,大概就是乘船顛簸所致。那鶴和龜不單是一種裝飾物,也是一種香爐。它們的背都蓋著蓋兒,每當大典時,就把蓋掀起來,放入檀香燃燒,那煙就從它們的嘴里緩緩溢出,就好像它們都在吞云吐霧一樣。
請大家從石臺上回頭看廣場。我們進了故宮之后還沒有看見過樹。為什么在這么寬闊的地方連一樹都不種呢?……不是為了防止暗殺,而是為了制造氣氛。如果種了樹,郁郁蔥蔥一片綠,鳥兒在上面又唱又叫的,就會呈現出生活的氣息。如果不種繹,就會產生莊嚴的氣氛。我們來想像一下:過去大臣、諸候要見皇帝時,全都得從天安門走著進來,走在寬闊的路上看著高大的建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大臣、諸候就會越走越感到壓力沉重,當走到皇帝面前時,就會自然地雙腿打著哆嗦跪下來了。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三歲時當上皇帝的,他即位時的御座就在太和殿的正中。
關于故宮導游詞6
歡迎各位游客加入陽光之旅行列。我是這里的小小導游,現在,我帶領大家共同游覽,希望各位遵守秩序,不要擁擠,禁止照相。祝愿你們快樂地度過這美好時光!
明清的`兩代皇宮,也叫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距今已有600多年了。經過多個朝代的建造現在這故宮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宮殿,也是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筑群。
文華殿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飯、居住和會見大臣的地方。坤寧宮和乾清宮是皇帝、太后正式居住的地方,除了這些場所,還有后三宮和東西六宮。故宮在196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的介紹完了,我相信大家對故宮也有些了解了吧。祝大家玩得開心喔!
關于故宮導游詞7
大家好!我叫朱芮嫻,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你們可以叫我朱導。
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一下,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么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里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稱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 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除此之外,故宮內還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大小宮殿。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夠多吧! 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1912年清帝退位。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首次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多次對故宮進行修繕,使它更加壯麗輝煌。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家請看,故宮四周有的紫工色的宮墻,它高約10米,長約3.5公里。高墻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即故宮正門。北為神武門,城墻四隅各矗立著一座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角樓。宮墻外圍著一條寬為52米的護城河,使故宮成為一座壁壘森嚴的.城堡。
接下來,大家隨我一起去看看最富麗堂皇的建筑,被告稱為“金鑾殿”的太和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大家往里看,大殿高28米,東西寬63米,南北長35米,這里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圍繞御座的6根大柱叫“蟠龍柱”,是用瀝粉金漆做成的。在我們正前方就是皇帝的專座——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寶座是鍍金的,扶手是鍍銀的,4個香爐是用香木做的,可謂是富麗堂皇。后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
參觀完了太和殿,大家再隨我往后走,一起去看看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個殿構造大相徑庭,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蕃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保和殿最讓人驚嘆的是殿后有一塊石雕。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有200多噸重。上面雕著波濤洶涌的大海,騰云駕霧的飛龍。聽到這兒,大家不禁想說故宮真不愧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呀!
在故宮博物院里收藏著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件是絕無僅有的國寶。在幾個宮殿中設立了歷代藝術館、珍寶館、鐘表館等,愛好藝術的人可以去自由觀賞一下,以加深了解故宮。
好了,我的講解到此結束,請大家自由參觀,記得要注意衛生,除了照片,你什么也別帶走;除了身影,你什么也別留下。11時在這保和殿門前集合,可別耽誤喲!
關于故宮導游詞8
大家好!我是本次導游趙虹杰,大家一定都知道的故宮吧?沒錯!故宮是享譽世界的歷史遺產,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位于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去游覽一番吧
由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午門俗稱五鳳樓,穿過午門,有廣闊的大庭院,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到了太和門,就進入了故宮的外朝,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過橋經過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這座殿堂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聽說它被天火焚毀過三次,也修好過三次,而且更神奇的是整座宮殿的建造居然沒有一顆釘子!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繞過內廷,我們最后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栽滿了奇花異草。一路走來,會聞到一陣陣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所。
游覽故宮,可以從進,也可以由后門神武門進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園。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想要知識更廣,大家就再細細去游賞吧!
關于故宮導游詞9
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
你們好!
歡迎來到“世界遺產”之北京故宮,我是來自河北的袁導游,下面我就帶大家去細細游賞一番吧。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于北京城中心。開始建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說的1406年至1420年,后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成富麗堂皇,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筑群。
我們說完了北京故宮的歷史,現在該說說外觀和排列順序了吧!
這座城設四個門,南門正中面是午門、北邊是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四門各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這座城的四個角都還布有一些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面的墻有10米多高呢!還有護城河寬52米,夠寬的吧!長3800米,整個建筑群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為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
聽完了一以上那些,你應該對北京故宮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條!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闊九間的`但檐歇山頂建筑。文化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飯、居住和召見大臣的地方。后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清宮和坤寧宮通直御花園。坤寧宮和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場所,平均面積寬九間,為重檐廡殿頂。
前三殿是全宮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積有達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后三宮則為前三殿的25%,期于宮殿依次遞減,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宮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關于故宮導游詞10
沈陽故宮位于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沈陽故宮是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依建筑時光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這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政務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八方歸一”。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大政殿建筑特點的多樣性,體現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
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大業。
大政殿兩側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征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辦公的地方。它們與大政殿構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
遠在努爾哈赤立國之初,凡遇軍國大事都由汗王與八旗貝勒大臣共同討論決定。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后,在修建宮殿時便將這種“君臣合署辦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現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政體及軍事民主的思想。因而構成了大政殿、十五亭這組獨特的建筑,為中國宮殿建筑史寫下了空前的一頁。
各位朋友,此刻我們來到了中路。從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建皇宮,構成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門,后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
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皇帝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觀念,又體現了滿族對故鄉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構成了區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
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
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圣”,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筑布局講究“前朝后寢”。看過了皇帝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
穿過崇政殿兩側的左右翊門,舉目可見位于3。8米高臺之上的鳳凰樓。樓后為帝后寢居的后宮——臺上五宮。與崇政殿比較又構成了沈陽故宮不一樣于北京故宮的特點——“宮高殿低”。而北京故宮則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沈陽城的最高建筑,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鳳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鳳凰樓門洞上方懸有“紫氣東來”匾,為乾隆皇帝御筆。而乾隆皇帝則是借用這個典故寓意大清的國運興起于東方。
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臺上五官。
臺上五官是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此刻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
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駕崩,終年52歲,后葬于沈陽昭陵,即北陵。
清寧東次間開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門南西北三面都設火炕,稱“萬字炕”。與漢族有所不一樣的是,滿族人將煙囪建在屋后,而且從地面向上壘起。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濃郁的滿族風格了。
此刻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戲臺、嘉蔭堂、文溯閣等。
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十余年時光編成一部大型叢書。該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書修成后,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沈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宮殿建筑,我們很容易想起“紅墻綠瓦”、“金壁輝煌’這類詞匯。而文溯閣卻與眾不一樣,屋頂用黑琉璃瓦鑲綠剪邊,整個建筑以黑綠兩色為主色調,這與它的用途是分不開的。文溯閣藏書忌火,依據五行字說立色配飾,裝修取《易經》“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因此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從天降,消滅火災。
文溯閣外觀為兩層,內部實為三層,書架上的木盒稱函匣,用于收藏書籍。目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保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那里,我們這天的參觀已經接近尾聲。沈陽故宮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卻是一氣呵成,完整和諧。個性是三路建筑分別代表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皇太極南面獨尊”、“康乾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歷史”,從總體來看,沈陽故宮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滿族政權和滿族社會由崛起至興盛一高度發展的歷史進程。
關于故宮導游詞11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故宮游玩,我是今天的導游:邵xx,大家以后可以叫我小邵,今天我們來游覽太和殿、中和殿和御花園這三處景點。首先我來說一下進入故宮的注意事項:
1、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財物安全。
2、不要亂扔垃圾,注意環保
3、保護文物,不要亂寫亂畫。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故宮,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是15.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家居住的地方,據說居住過24位皇帝。
我們先進入午門,大家面前的就是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與朝中大臣商議朝事是的地點。咱們繼續往前走,現在在大家面前的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上趕赴太和殿時稍作休息的地方。
最后在大家眼前的`就是御花園,相傳當時的御花園都是有圖案的鵝卵石做成的,當時的太后慈禧看著上面的圖案十分有趣,便命人照著上面的火車圖案做了一個,但她感覺讓火車開起來太可怕了,便讓人拉著火車跑,自己坐在上面。御花園到后來就變成了宮中娘娘們賞花、娛樂的地點。
我的介紹完畢了,祝大家玩得愉快,再見!
關于故宮導游詞12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李億鎣。我們今天所要瀏覽的故宮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它有四個城門,南有午門;東有南華門;西有西華門,北有玄武門,為中國古建筑的杰作。讓我們進入這個美麗而神圣的地方吧!
瞧!這就是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之首,這是宮殿群中最大的建筑。大殿正中兩米高的'臺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寶座后面是高雅的屏風,還有瀝粉金漆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
這就是乾清宮。它是內廷正殿,殿中寶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清明兩代皇帝上朝的地方,每天文武百官就在下面跪拜。每年過節,慣例在此舉行家族宴。
我們已經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宮“三大殿”之一。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就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等的朝拜。
游客們,今天的旅游就先到此為止,我們下次要瀏覽的地方是個秘密,歡迎下次再來。
關于故宮導游詞13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在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那里就是我們這天的目的地——沈陽故宮。
依建筑時光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這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政務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八方歸一”。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
大政殿建筑特點的多樣性,體現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在大政殿繼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大業。
大政殿兩側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征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辦公的地方。它們與大政殿構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
各位朋友,此刻我們來到了中路。從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建皇宮,構成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門,后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
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觀念,又體現了滿族對故鄉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構成了區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圣”,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筑布局講究“前朝后寢”。看過了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穿過崇政殿兩側的左右翊門,舉目可見位于3。8米高臺之上的鳳凰樓。樓后為帝后寢居的后宮——臺上五宮。與崇政殿比較又構成了沈陽故宮不一樣于北京故宮的特點——“宮高殿低”。而北京故宮則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沈陽城的最高建筑,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鳳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鳳凰樓門洞上方懸有“紫氣東來”匾,為乾隆御筆。而乾隆則是借用這個典故寓意大清的國運興起于東方。
各位朋友,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臺上五官。臺上五官是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此刻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駕崩,終年52歲,后葬于沈陽昭陵,即北陵。
清寧東次間開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門南西北三面都設火炕,稱“萬字炕”。與漢族有所不一樣的是,滿族人將煙囪建在屋后,而且從地面向上壘起。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濃郁的滿族風格了。
各位朋友,此刻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戲臺、嘉蔭堂、文溯閣等。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治的需要,乾隆于1772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十余年時光編成一部大型叢書。
該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書修成后,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沈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提起宮殿建筑,我們很容易想起“紅墻綠瓦”、“金壁輝煌’這類詞匯。而文溯閣卻與眾不一樣,屋頂用黑琉璃瓦鑲綠剪邊,整個建筑以黑綠兩色為主色調,這與它的用途是分不開的。文溯閣藏書忌火,依據五行字說立色配飾,裝修取《易經》“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因此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從天降,消滅火災。文溯閣外觀為兩層,內部實為三層,書架上的木盒稱函匣,用于收藏書籍。目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保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那里,我們這天的參觀已經接近尾聲。沈陽故宮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卻是一氣呵成,完整和諧。個性是三路建筑分別代表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皇太極南面獨尊”、“康乾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歷史”,從總體來看,沈陽故宮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滿族政權和滿族社會由崛起——興盛一高度發展的歷史進程。
關于故宮導游詞14
游客們,大家好,我是你們本次故宮瀏覽的導游;陳念之。大家如果有不懂的問題,請盡管問。
在旅游前,請允許我提出幾個進故宮應該注意的事項;一、請不要抽煙。二、請不要亂丟垃圾。三、請不要隨意離開隊伍,以免掉隊。好,現在就開始游故宮吧!
我先介紹一下故宮:故宮舊稱;紫禁城,始建于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一四零六年到一四二零年。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封建皇朝的統治中心。紫禁城周長3400余米,城墻高10米,城墻下寬8.6米,上寬6.66米。
大家走過護城河,就可以看到前朝的宮殿。前朝的宮殿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三大殿之后為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其后的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這三宮總稱;后三宮。我們可以在這兒多拍些照片,作為紀念。
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后面的御花園里。這里樓臺亭閣,翠綠蒼松,點綴著奇花異石,趣味盎然。遠遠望去,一重重黃色的琉璃瓦,一道道深紅色的圍墻,加上漢白玉欄桿和梁柱裝飾,令人感到故宮規模宏偉,氣象萬千。
朋友們,本次瀏覽快要結束了,故宮歡迎大家下次光臨!
關于故宮導游詞15
位于沈河區沈陽路171號,與繁華的中街毗鄰,是全國保存至今的清代最早的宮殿建筑群,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僅次于北京故宮。
沈陽故宮博物館所陳列的多半是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皇太極用過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陽故宮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品也很豐富。在繪畫陳列室里,有明、清兩代一些大師的作品如清李鱒、金農、明文征明書畫精品、陶瓷、雕刻、織鄉、漆器等工藝品也不少。
沈陽故宮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筑。努爾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修建成功。沈陽故宮的.建筑布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回沈陽看看。
【故宮導游詞】相關文章:
故宮的導游詞12-17
故宮導游詞12-10
故宮導游詞01-17
故宮經典導游詞12-14
故宮的經典導游詞11-23
故宮經典導游詞08-24
故宮導游詞08-10
故宮導游詞05-10
故宮的導游詞08-06
故宮導游詞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