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時常要開展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可以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紹貴州的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九龍洞是貴州省首批確定的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位于銅仁城東17公里的罵龍溪右側觀音山山腰,其山峭壁嶙峋、雄奇險峻、漫山翠竹,綠意森然,它背靠更高的“六龍山”,面臨秀麗的錦江河。為九龍洞鋪設了一幅壯麗的外景。
相傳六龍山上有六條黃龍,相邀錦江中的三條青龍來洞中相聚,九龍來到洞中,見這蓬萊仙境般的洞府,頓時私欲大發,都想將洞府據為已有,相爭不休。待到雞鳴天亮時,誰也無法返回原來的居所了,只得盤踞在洞內深處的一巨型彩柱上,再也不能脫身。山下有條小溪,因九龍爭洞相鬧,人們不得安寧,就罵龍不止,遂有“九龍盤柱”、“罵龍溪”之名。“九龍洞”由此得名。
“九龍洞”廣大恢宏,寬70多米,最寬處達100米左右,高30——70米不等。現已探明部分,洞長2258米,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洞內有7個大廳,已向游人開放3個大廳共12個景區。單是石柱、石筍就有數百根之多,30米以上的石柱有8根,20米以上的有6根,10米以上的有18根。另外,還有一豎井狀的天廳和一條地下河。各廳洞中有洞,洞內廳廳相連,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等漫布各廳各洞,各具特色,千姿百態,景象萬千。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早上哈!歡迎大家參加重慶航旅貴州旅游團隊。我是大家此行導游員木可。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壯美大瀑布多彩貴州風相信有很多人對貴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俗語;我想三千八百萬貴州各族人民不會認同,因為它的描述與實際的貴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鄉處處平、人逢節日遍身銀”才是真正的貴州。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實乃“中國之寶貝”。根據“貴州”二字寫法,乃‘中、一、貝、州’,即‘中國的一個寶貝之州’,一語道破貴州的奇特與珍貴。貴州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寶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結合、和諧相伴的一個大寶貝,是自然與人類文化的一片凈土。貴州的“天”—潔凈、濕潤、氣候宜人;貴州的“地”—由變化萬千的喀斯特奇觀構成;貴州的“人”—生活在多種文化環境之中,并且創造出絢爛多姿的文化與文明。貴州位于北緯24〃37′到29″13′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富、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在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人們飽受炎熱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澇的危害、沙塵暴的襲擊;自然災害正在大范圍地侵蝕人類的家園,可是在貴州這塊寶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兩雨、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儼然一個難得的大空調。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環境,造就了貴州種類繁多、覆蓋豐厚的綠色植被,演繹出“山山張家界、處處九寨溝”神奇畫卷,由此得到‘公園省’、‘空調省’的美譽,這正是貴州動人魅力之所在。明初劉伯溫曾經預言:“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云貴以什么來取勝江南呢?劉伯溫又說:“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貴州風光的集中表現就是那莽莽大山了。貴州屬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據境內地土面積的95.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到過云南的人,也許聽說過它的“十八怪”;這次去貴州旅游,貴州也有八怪
第一怪:石片當瓦蓋,貴州的石頭很特別,層次清楚,能剝離出幾厘米厚的石片兒,用這些石片兒代替傳統的燒結瓦,雖面積不是太統一和整齊,但免去了燒制的耗費,且比瓦片結實耐用,何樂而不為?
第二怪:老太太上山比車快,貴州的山很多,所以路也艱難,盤山公路在山上繞了一圈兒又一圈兒,即使再快的汽車,沿著盤山公路上山,也要一環一環的繞上去,路程自然是人們行走小徑的幾十倍,因而,等汽車繞上去了,即便是腳慢的老太太,也早提前到達了啊!
第三怪:半邊房屋依山蓋,安順龍宮景區就有許多依山而建的房屋,借用山體作為后沿墻,巧借地勢,也省去了一面墻的石料,據老百姓講,這樣建屋還有冬暖夏涼的優勢呢!
第四怪:山包兒獨立在,貴州的山,尤其在黔西南、黔南等地,貴州的山都是獨立突兀的,只有山腳下是相互連在一起的,遠不象云南的山巒,連接起來是同一個山脊那樣綿延起伏、峰巒疊翠,這可能就是山包兒獨立在的所在吧?
第五怪:房頂上種菜,這并非普遍現象,而是一種特殊的方式,就是條件好的居民在建造房子時,往往用水泥加固房頂,然后留有女兒墻,在女兒墻內鋪上好土,種些常用蔬菜,卻也落得個能不求人就不求人,豐衣足食般的感覺!
第六怪:辣椒當成家常菜,貴州地處高原山區,同時雨勤構成了完整的潮濕氣候,常吃辣椒可以驅寒強身吧?有時我就不明白,西北的大漠邊緣,在萬里夕陽中的居民也是凡食畢有辣椒,那他們是為了什么呢?也許惡劣的食品條件下,為了下飯吧?貴州居民特別是苗、侗族除喜食辣外,更嗜食酸。當地諺云:“三日不吃酸,走路打躥躥(意為不穩)”。由此也衍生出兩道名菜:一是酸湯魚。制作時先將西紅柿、生姜等放入米湯中,存于瓦缸發酵,再加入多種中草藥及花椒、蔥、香椿等與魚煮之,湯鮮肉嫩,酸辣可口,食之胃口大開。二是虎皮辣椒,即將青椒置于火上烤后撕成條,拌以醬油等作料,裝盤上菜。
第七怪:三個老鼠一麻袋,這里的老鼠當然指的是碩鼠,每個好幾公斤重的樣子,幾個就能裝一麻袋。
不過,這個怪應該和云南的三個老鼠一麻袋應該是如出一轍。
第八怪:廁所隨身帶,指過去廁所少,苗族人長裙,隨處可如廁方便。在貴州,苗、侗、布依等40多個少數民族和睦相處,民族風情異彩紛呈。婦女尤喜以銀飾裝扮,據說一個苗族婦女全身所披銀飾品重達16千克。但在田間勞作時,則不戴飾品,下半身多穿裙(亦稱百折裙)。當需“解手”時,隨時可蹲下,裙四下張開籠罩,宛若一天然廁所。
還有聽到另外導游所言:越丑越好賣(貴州天麻)樹皮當成藥來賣(貴州杜仲)酒香不飄國內飄國外(貴州茅臺)……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3
親愛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以及18萬荔波父老鄉親,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其次感謝各位在全國眾多的旅游線路中選擇我們荔波山水湖戲之旅,在荔波又選擇了我們***旅行社。我是我們旅行社的一名導游,我叫****,大家可以叫**導,或者小**都可以的。這幾天我將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整個荔波,和大家同吃,同住,同睡一個酒店。在行程開始之前,首先請各位把手機拿出來,把我的手機號碼記一下:183-7520-1467,這幾天大家可能用得著,甚至各位回家后也用得著,在荔波這幾天要是真有什么事情,記得第一時間給我電話,這個號碼比110還管用,不信你就試一試。
正所謂:大海航行靠舵手!我們荔波山路比較多,我希望大家伸出您發財的金掌、銀掌、仙人掌,給我們這位**師傅辛勤付出鼓鼓掌!***師傅今年**歲,擁有**年的駕駛經驗,對荔波所有線路和景點都比較熟悉,各位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也可以隨時問他,別看我們師傅人長得帥,其實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車技好特別愛衛生,特別是在我們車上衛生,這是我們臨時的“家”,營造環境靠大家,所以,請各位不要隨意亂丟垃圾,車上有一次性塑料袋,有需要,隨時招呼一聲,我給你準備。我們的旅游車全程為無煙車,為我們國家煙草事業作出了杰出貢獻的煙民朋友們,可要憋一下了;下車后我們會安排各位抽煙和上廁所的時間。整個行程為***小時,中途會在**站安排吃中餐!
預祝各位在我們荔波旅游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各位到荔波旅游觀光,很高興那能夠陪同大家一起領略荔波的山水風光和民族風情。現在我們的汽車從荔波縣城出發,前往小七孔景區,借此機會,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荔波的基本情況。
初到荔波,我想每一位朋友都想知道荔波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在此,我告訴大家,荔波的得名源于布依族語言的音譯。在布依話里,美麗、漂亮叫做“lijie”,“波”則是山坡的坡的諧音,所以組合起來。就是美麗的山坡,美麗的地方之意。
荔波地處貴州省最南部。自古以來,就是西南內陸通往南部沿海古驛道上的重鎮,全縣總面積2431.8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人,有布依、水、漢、苗、瑤、侗、壯等世居民族22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2%。因為地處貴州高原南部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所以荔波的平均海拔只有758.8米,氣候也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18.3℃,非常適宜居住和旅游。
因為資源的獨特性和豐富性,荔波曾先后獲得了許多誘人的光環和稱號,如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成員、國際王牌旅游目的地、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縣、全國科普示范縣等。特別要告訴大家的,是“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這個美譽,如果我們從地球北緯25度的上空從西向東俯瞰地球,您會驚奇地發現,自撒哈拉沙漠,經阿拉伯半島,到墨西哥灣,都已經或正在沙漠化,幾乎見不到綠色。只有中國華南貴州荔波這方圓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郁郁蔥蔥的森林,猶如一顆璀璨奪目的綠色寶石,彌足珍貴。所以,“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也就由此而來了。
此外,在《國家地理雜志社》2005年組織的“中國最美的地方“選美活動中,荔波還以較大的優勢獲得了首屆“全國網絡手機人氣獎”第二名及單項獎“最美的森林”,與此同時,荔波還是全省首批優先發展重點旅游區,是貴州省打造100個旅游景區中的21個重點示范景區之一。
荔波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可以用“綠色、紅色、特色”六個字來概述,堪稱“三色級”旅游天堂。
走進荔波就是走進了綠色王國,全縣森林覆蓋率64%,景區和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2%。風景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近四分之一,可以說山清水秀,步步是景。綠色資源主要包括兩大塊:一個是樟江景區,另一個就是茂蘭保護區。
樟江景區是國務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和樟江風光帶組成,有代表性景源48處,其中特級和一級景源就有10處之多,2009年正式獲批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現在,正在舉全縣之力創建5A。2011年,還在縣城樟江河段成功開發了竹筏漫游樟江、舢板船體驗旅游及樟江經典文化游旅游項目,深受游客歡迎。
荔波綠色資源的另外一大塊是茂蘭保護區,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1285公頃,是地球同緯度唯一僅存、集中連片、保護完整、原始生態性強的喀斯特生態系統。1996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納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并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
正是由于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與顯著的生物多樣性,包含眾多特有和瀕危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具有突出的世界價值。荔波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六個、貴州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成為多彩貴州的典型代表。
特色資源上,荔波民族風情濃郁,以布、水、苗、瑤為主體的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傳統文化和嫁娶習俗,別具情趣,形成了一道道迷人的風景線。在此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晚上可以從大型實景演藝《水韻樟江》中慢慢體會。
荔波還是一方孕育了中國革命的紅色寶地,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眾多的革命遺跡。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的故鄉,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戰斗過的地方。綠色資源、特色資源和紅色資源相互交織,交相輝映,堪稱“三色級”旅游天堂。
就讓我們從這里開始,慢慢探尋,細細品味荔波帶給我們的美麗和思考。祝各位在荔波旅途愉快!
張家界愿意與荔波漳江共同合作,共圖旅游發展!張家界海外國際旅行社是荔波人民來張家界指定接待旅行社!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5
天河潭山水相連,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除了欣賞明媚多姿的湖光山色和神奇的溶洞景觀,還可領略景色景物蘊藏的文化內涵,實為奇特的旅游勝地。至景區,一彎天生石橋雄跨壁立的兩山之間,氣勢恢宏。過橋洞,河水似自天而降,濤聲轟鳴,飛珠濺玉,形成一泓深潭,以此得名“天河潭”。穿瀑布、鉆彎洞、過小橋、看水車、訪農家,觀賞苗家姑娘親手織的精美刺繡;或去參觀離潭不遠的石砌圓形屯堡,一座座古代戰爭中防御工事,在那兒,可以引起您的.懷古遐思。
景區內的山之顛,架著一條鋼索,游人可乘溜索穿梭于藍天之間,既可俯視景區全貌,又可領略懸空飛馳之感。景區附近民族村寨的石板建筑,一番農家異境,頗具情趣。沿著香粑溝走去,可以尋覓到古老的民族文化足跡——香粑車、水車、水碾、水磨等代表物。景區內的龍潭洞由水洞和旱洞組成水洞乘船游覽洞內奇觀,有如置身仙境。該洞全長約1000米,最寬處80余米,最窄處僅為20米,洞頂最高處50余米,洞內暗河水深處21米。洞內有石鐘乳、石筍、石柱等KARST景觀。旱洞為三層,曲長200余米,洞中有一天然石橋——奈何橋,它連續在洞里兩座懸崖之間,橋下是深不可測的陰潭,堪稱鬼斧神工,令人叫絕。洞內滿布玲瓏剔透,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千姿百態。
天河潭原名天生橋,以蘆荻河經暗湖形成豎井深潭,穿天生石橋流出而得名。一九九0年初,花溪區委、區人民政府決定開發天河潭為風景旅游區。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和建設,于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日正式對外開放。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薄層碳酸巖裸露地塊,褶縐頻繁,斷裂交錯,節理發育和巖溶作用十分明顯。因而形成了這一帶河谷拐曲,溝壑縱橫,整個景區分為鈣化灘的瀑布觀賞、香粑溝水文化、水洞游船和旱洞游覽四大游覽系統。
天河潭風景區自開放以來,十多年來,共接待中外游客170多萬人次。中央領導田紀云、鄒家華、谷牧、姜春云、萬國全、秦基偉等曾到天河潭觀光游覽,亦有張汀、謝孝思等各類知名人士到過天河潭,并留下了不少墨寶。最早發現和贊美天河潭的是著名詩人吳中蕃,曾留下天河潭八景詩,現已整理編印成書的有《名人頌天河潭》、《洞橋天生天河潭》和《吳中蕃詩萃詳釋》。尤以谷牧題寫的“黔中一絕”最為高度贊美天河潭之美景。現天河潭景區開發了中心區4.5平方公里范圍,隨著景區的不斷開發壯大和品位提升,全體干部職工的素質也不斷提高,其知名度、美譽逐步擴大,天河潭的明天將會更美好。
天河潭風景區,自古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曾經是明末清初吳中蕃隱居之地,并留下了許多贊美的詩篇。但由于水患問題,一直沒能很好的開發利用。“最怕烏龍吹海螺,洪水灌滿木魚殼;牛馬沖進陰潭河,狗哭狼嚎鬼鬧坡。”這首民謠似乎已經慢慢遠去,但作為天河潭附近的村民對它仍然心有余悸,它是天河潭1990年水利改造以前的真實寫照。
1990年起,花溪人民政府建立了天河潭開發工程指揮部,大力植樹造林,打通暗河通道,解決水患問題。
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和建設,于1992年3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天河潭從此成為了大家旅游的好去處。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6
黔靈公園位于貴陽市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園內古木參天,植被茂密,集貴州高原靈氣于一身。山上生長著1500余種樹木花卉和1000多種名貴藥材。清泉怪石,隨處可見,并有成群的羅猴和鳥類棲息于此。沿“九曲徑”登山可達弘福寺,該寺建于明末清初,是貴州著名的佛寺之一。弘福寺與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抗日戰爭期間,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曾被軟禁于麒麟洞內。
通往這座佛寺的婉蜒小道上可見到陡峭懸崖上的石刻群。登上山頂的“瞰筑亭”,貴陽市全景盡收眼底。山腳下便是那碧波粼粼的黔靈湖,湖面如鏡,時不時有幾條調皮的小魚跳出水面,游船靜靜的在水面上游走。湖畔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黔靈公園是一座綜合性的游覽公園,公園幽靜的山谷里還建有動物園,山上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跡。黔靈公園不僅是國內著名風景區,而且地質構造復雜,植物種類繁多,是教學實習的良好基地。
因為黔靈山一帶大氣候背景處于高原地帶,所以黔靈山的氣候條件是相當一致的,具有與典型中亞熱帶地區有所不同的高原亞熱帶氣候特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量充沛、生長期長,年均氣溫15。3℃,一月均溫4。9℃,最高氣溫33—34℃,最低氣溫4―5℃,無霜期270天。
黔靈公園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于一體,清絕于世。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黔靈山屬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園區山嶺連綿、谷地相間,地形富于變化。海拔在1100米—1396米之間,地形各有起伏,相對高差不大,約200米左右。山體有:白象嶺、八角巖、大羅嶺、象王山、七沖嶺、檀山、杖缽山。其中大羅嶺海拔高1396米,是園內及貴陽中心區西北第一高峰。黔靈山地區由于地質構造復雜,在不大的范圍內出露較多的地層,包括二疊系下統茅口組;上統吳家坪組、長興組,三疊系下統大冶組、安順組,中統貴陽組及上統三橋組、二橋組和侏羅系中下統自流井群。
1944年4月,經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黔靈山弘福寺寺址屬于第四紀冰川遺跡“冰窯”。在地貌上黔靈山一帶為淺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變化主要受地質構造和巖性的影響,形成若干種地貌類型,成為其它自然地理成分及整修自然景觀發育的基本骨架。本區巖石包括碳酸鹽巖和非碳酸鹽巖兩大類。地貌類型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為巖溶地貌和常態侵蝕地貌兩類。
黔靈山的地帶性土壤為黃壤。由于受到地質構造和巖性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約為北東—南西向的嶺谷相間所控制,由背斜所組成的山嶺,坡度大,地形陡峻,則土壤沖刷嚴重,土壤較薄。在山嶺之間的谷地、如東面的麒麟谷、西面的二橋谷、由于地勢低平,巖性軟、土層均較厚。地形變化不僅影響土層厚度,還制約了土壤類型的分異。
黔靈公園園區山嶺溝壑眾多,坡向齊備,具備各類型植物生長的立地條件,由于歷史原因,原始亞熱帶濕潤性常綠闊葉林群落已基本無存。現存植被以常綠闊葉林被破壞后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為主。植物已知共計128科350屬476種,其種數約占全省植物的8.17%,(其中蕨類植物占10.12%,裸子植物占26.56%,被子植物占8.06%),在面積不大的區域里含有如此多的植物,可見其植物種類的豐富。其中珍稀植物有:半楓荷、巖生紅豆樹。
黔靈山地區由于巖石組合多樣、構造復雜,地下水的分布情況也較復雜。公園內有較多的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井泉,形成大羅溪、七星潭谷地以及動物園谷地中溪水;泉眼眾多水質良好,主要有圣泉、檀泉、白象泉、冷翠泉、大羅泉等。黔靈湖為人工水庫,蓄水面積約22公頃,形成園內開闊的水面。圣泉是黔靈山風景游覽不可分的一部分,史籍及各種筆記都以黔靈山為中心,記述圣泉為:黔靈“山后五里有泉,名圣泉”,黔靈八景也包括圣泉“圣泉百盈”。圣泉附近有其他泉眼出現。
上象王嶺登瞰筑亭,一覽筑城風貌。公園各處鳥類繁多,猴群時現。獼猴主要活動于七星潭喂猴場及弘福寺周圍。鳥類大部分為樹棲鳥及少量涉水鳥,分布在山谷、黔靈湖及其上游的濕地。“四圍竹林甚茂,松杉滴翠,桂子流香”。“樹出石隙,濃蔭障天,人行其間,巾履皆碧,清風忽來,幽籟徐起,山鳥上下,引吭作百種聲”。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xx旅行社的戴xx,叫我“戴導”好了。這幾天就由我帶領大家去參觀風景優美的旅游勝地黃果樹瀑布。旅游期間,請大家認清導游旗的標志,以免跟錯隊伍。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吃得滿意、住得舒適。
黃果樹瀑布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審定,黃果樹瀑布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這個瀑布為什么起名叫黃果樹瀑布,傳說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農民都喜歡種黃果,瀑布邊上就有一大片黃果園,因此就把這個瀑布稱之為黃果樹瀑布了。黃果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貴州省西南部,是全國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首批獲得國家評定的AAAA級旅游區,距省會貴陽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順市區45公里,有滇黔鐵路、株六復線鐵路、黃果樹機場、320國道、貴陽黃果樹高等級公路貫通全境,新建的清鎮黃果樹高速路直達景區呢!”
大家看,黃果樹大瀑布已經到了,你們看,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中國第一大瀑布。黃果樹大瀑布高77.8米,寬101.0米,周圍分布著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大小18個瀑布,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記錄。黃果樹大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前、后、左、右六個方位觀賞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簾洞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外聽、觀、摸的瀑布。
帥哥們、靚女們,“水簾洞”已經到了,請大家隨身帶上自己的貴重物品。這個水簾洞全長134米,它由6個洞窗、3個股洞泉和6個通道所組成。這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根據中國神話故事改編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水簾洞一場戲,就是這里拍攝的。我希望諸位舉起你們的照相機,把黃果樹瀑布拍下來,留在你們的記憶中,宣傳給更多的人,因為,黃果樹瀑布是中國的驕傲!
戴導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常言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終有別”。下次再來我戴導再給大家做導游。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歡樂!身體健康!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8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九龍洞位于盧氏縣西南60公里處雙槐樹鄉境內。傳說很久以前,朱陽關的杜家店住著一位杜員外,他有位獨生女兒叫潤玉。杜員外雖有家財萬貫,卻貪心不足,為富不仁。潤玉小姐長得花容月貌,光彩照人,是遠近有名的俏姑娘。和其父不同的是,杜小姐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杜小姐十八歲那年冬天,一次她幫本家嫂子在小河邊洗衣服,忽然河面上漂來一個鮮紅碩大的桃子。
姑嫂二人相互推讓,最后還是杜小姐將桃子吃了。自從吃了桃子后,杜小姐不思飲食,日見消瘦,杜員外以為女兒病了,請郎中診治,不料女兒已有孕在身。杜員外直氣得七竅生煙,將女兒打得遍體傷痕,為保全名聲,決計將女兒活埋。杜小姐被嫂子和鄉親們救出,連夜逃到數十里外的一座大石洞里,由其嫂子和鄉親們輪流送飯。這日嫂子送飯,到石洞之后,發現杜小姐倒在血泊之中,身上橫七豎八地爬了九條小蛇。她以為小姐已死,回去哭訴給鄉親們,從此再沒有人送飯去了。其實杜小姐并沒有死,那九條小蛇是其所生的九條龍。九條小龍日見長大,并常做人語,尊其母為"九龍圣母",稱此生身之洞為"九龍洞"。九龍洞位于石門水庫上游東岸數十米處青峰腳下。
洞口寬約3米,高2米,深約5米,稱為"獻殿",前行則稍低,須躬行人,數米后漸高敞,地面有積水,數十米處有一深潭,大股泉。水自石洞下部流出洞外。繞潭上石階,有一平臺,其上尚有八層,人稱"九棚樓"。洞極幽深,人莫能窮其源。洞內多異石,或蹲踞,或懸掛,形態各異。洞口有奇樹,年年開花迥異,經專家鑒定,系柯楠樹,多生于南方,北方未見。泉水自洞下涌出浪花飛濺,流量穩定,常年不涸,極為清澈甘冽,經化驗系優質礦泉水。九龍洞是一座極富傳奇色彩的大型溶洞,它與附近的仙家洞、老君洞等共同組成了一組極具特色的山、水、洞景區。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9
相信有很多人對貴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俗語;我想三千八百萬貴州各族人民不會認同,因為它的描述與實際的貴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鄉處處平、人逢節日遍身銀”才是真正的貴州。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實乃“中國之寶貝”。 根據“貴州”二字寫法,乃‘中、一、貝、州’,即‘中國的一個寶貝之州’,一語道破貴州的奇特與珍貴。
貴州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寶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結合、和諧相伴的一個大寶貝,是自然與人類文化的一片凈土。貴州的“天”—潔凈、濕潤、氣候宜人;貴州的“地”—由變化萬千的喀斯特奇觀構成;貴州的“人”—生活在多種文化環境之中,并且創造出絢爛多姿的文化與文明。
貴州位于北緯24〃37′到29″13′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富、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在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人們飽受炎熱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澇的危害、沙塵暴的襲擊;自然災害正在大范圍地侵蝕人類的家園,可是在貴州這塊寶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兩雨、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儼然一個難得的大空調。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環境,造就了貴州種類繁多、覆蓋豐厚的綠色植被,演繹出“山山張家界、處處九寨溝”神奇畫卷,由此得到‘公園省’、‘空調省’的美譽,這正是貴州動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劉伯溫曾經預言:“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云貴以什么來取勝江南呢?劉伯溫又說:“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貴州風光的集中表現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貴州屬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據境內地土面積的95.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巖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異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巖溶生態系統 ——喀斯特。貴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黃果樹、龍宮、馬嶺河。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留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絕唱,磊落清壯,語簡而意無窮;李白曾被流放夜郎,大途中遇赦,沒有機會見到這比廬山瀑布更大、更壯、更奇、更美的瀑布,倘若他有幸暢游黔中,目睹令人驚心動魄的黃果樹大瀑布,又會留下怎樣的詩篇?此時此刻,我們無法臆斷歷史,但仍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表達對大瀑布的贊美:“白水雄哉,遠接銀河三萬里;雷霆壯矣,早驚黔域五千年” 當目光轉向黔西南,發源于烏蒙山系白果嶺的馬嶺河從河源至河口約100公里的流程內,落差近千米,在地面上切割出一條狹窄幽深的美麗傷疤。置身其中,有如墜入深淵,翹首仰望,天成一線,此情此景,有詩為證:“一溝碧水,且行且憩且吟;兩壁懸崖,可讀可圈可點;地縫天溝,西南勝景推興義;神工鬼斧,峽谷風光賽桂林” 自古“無水不成景,有水景更秀”,水是自然界一種特殊之物,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萬物之母;蒸發可以升騰上天變成云霧,聚集又可下沉為雨雪,在地可成江河湖海,入地又成陰河暗流。正所謂“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宮的神韻就在于水,這是一條神秘的水,它本是一條小小的河流,從山谷中來,又幾次潛入地下,幾次又涌冒出地面,穿過了二十幾座山峰,經過了幾番回旋,這還不夠,它還在地底形成一個巨大的瀑布,吞云吐霧之后,這才滔滔而去,有詩贊道:“龍駐黔中,十里陰河流錦繡;宮浮水上,千秋溶洞聚輝煌”。
這些就是貴州喀斯特奇景,古語云:“舊聞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聞天下泉,半在黔中鳴”。若不能親臨其境,又怎能感受?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大體說來,漢族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少數民族占三分之一。由于高山阻隔,河谷深切,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自古以來,這里的人民與大自然和諧相伴,卻與外界少有交通,各自沿著自身的歷史文化軌跡,獨立而平等地共同生活在這個山國的土地上,古樸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完整的保存下來,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歷史原因,民族與民族、村寨與村寨之間,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方面有許多不同,出現一座座風格個異的‘文化孤島’,在每座孤島中,都隱藏著豐厚而博大的心靈世界,蘊涵著千百年的歷史隱秘和鮮為人知的故事;天龍屯堡正是這千島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屯堡人在自己狹小的天地里,按固有的方式和傳統與世無爭的生活著,六百年歲月滄桑,他們鄉音不改,服飾依舊,緊緊地凝固在了六百年前。“粗石壁壘,細木雕堂、武勇亦文嫻,知是戍邊后裔;明飾承先、軍儺繼古、俗敦猶禮樸、了然屯墾遺風”。
放眼貴州,這一座座‘文化孤島’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組成了‘文化千島’的大千世界,也形成了貴州旅游多姿多彩的形象特點,稱其為“多彩貴州”實在是名至實歸。 親愛的朋友,熱情淳樸的貴州人民正舉起飄香的美酒,唱響動聽的迎賓曲迎接您的到來!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10
今天,我們一家人去盧氏縣雙槐樹鄉的九龍洞游玩。一路上,我們又說又笑,沿途,我看見了外面山峰起伏,河流蜿蜒,樹木青郁,車子停到了一個環山抱水,景色優美的地方,原來,正是我們要去的九龍洞景區。
相傳,豫西地區連年干旱,百姓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天上的王母娘娘動了惻隱之心,將一個藏有九條小龍的桃子躺雙槐樹鄉一個未出嫁的姑娘吃下,姑娘有了身孕被家人趕了出來。鄰居將她藏在一個山洞中,輪流給她送飯吃,十個月后,姑娘生下了九條小蛇,從此,盧氏一放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大家都說是得到了就小小蛇的庇佑,姑娘藏身生蛇的地方因此得名九龍洞。
沿著石階往上走,左邊的峭壁上寫著九龍洞三個紅色大字,右邊一個很大的山洞在眼前,我們沿洞而入,水聲連綿,好象在腳下,又好象在頭頂,十分奇妙。洞內的石頭奇石異峰遍布,石壁上有細水滲出,腳睬在石頭上十分光滑。到了洞的盡頭,一股泉水從石縫中汩汩而出,匯集成了一個的小水潭,潭底石頭清晰可見,潭水順勢下流,嘩嘩的水聲在洞中回響,仿佛千軍萬馬走過一般,氣勢壯觀,一直到我們走在景區外,那種聲音還在耳邊回響。
湖在山中,山在湖里,群山環抱中的九龍湖可與張家界的寶豐湖媲美。連綿的群山紅影點點,杜甫的“霜葉紅于二月花”是九龍洞景區的又一大美景。
九龍洞是經過地下水的常年沖刷自然天成,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明白了水落石出,水滴石穿更深的涵義。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11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葉。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美麗的黃果樹景區。大家要注意,在游覽過程中要做一位文明的游客。好了,下面我們就開始游覽吧。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黃果樹景區,大家仔細聽一聽,是不是有“嘩嘩”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那就是瀑布的聲音。我們馬上就要到瀑布旁了,大家是不是聽到了很大的瀑布聲,幾乎要把我們的聲音蓋過了。
現在我們已經在瀑布前了,瀑布激起了很大的水花,猶如雨霧般騰空而上,隨風飄飛,高達數千米,落在瀑布右側的小鎮上,這樣就形成了遠近聞名的“銀雨灑金街”的奇景。現在請大家跟著我順著西面的石階往下走。現在我們已經到了谷底,大家看我們離瀑布非常近,中間只相隔一口小綠潭。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瀑布瀉入谷底濺出的水珠灑到我們臉上非常涼,很舒服。
好,接下來我給你們一小時時間自由游覽黃果樹景區,時間到后,我們在這里集合,解散。
啊,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的游覽已經結束了,就又和大家說再見了。如果我們有緣,希望下次,我還能給你們當導游。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12
樟江,為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柳江支流龍江的上游河段。貴州省荔波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發源于月亮山南麓,流經3區1鎮7個鄉,在瑤山鄉王蒙街匯入打狗河。樟江流域包括20平方公里以上的集雨面積河流11條,集雨面積1498. 5平方公里,其中縣內885.45平方公里,主河道長53.1公里,最大流量3704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92立方米/秒,平均流量35.72立方米/秒。年均總水量11.29億立方米,其中縣內徑流量6.82億立方米。
樟江上游峽口河段,又稱水春河。有樟江風景區之水春河景區。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13
親愛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xxx旅行社以及18萬荔波父老鄉親,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其次感謝各位在全國眾多的旅游線路中選擇我們荔波山水湖戲之旅,在荔波又選擇了我們xxx旅行社。我是我們旅行社的一名導游,我叫xxxx,大家可以叫xx導,或者小xx都可以的。這幾天我將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整個荔波,和大家同吃,同住,同睡一個酒店。在行程開始之前,首先請各位把手機拿出來,把我的手機號碼記一下:183-7520-1467,這幾天大家可能用得著,甚至各位回家后也用得著,在荔波這幾天要是真有什么事情,記得第一時間給我電話,這個號碼比110還管用,不信你就試一試。
正所謂:大海航行靠舵手!我們荔波山路比較多,我希望大家伸出您發財的金掌、銀掌、仙人掌,給我們這位xx師傅辛勤付出鼓鼓掌!xxx師傅今年xx歲,擁有xx年的駕駛經驗,對荔波所有線路和景點都比較熟悉,各位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也可以隨時問他,別看我們師傅人長得帥,其實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車技好特別愛衛生,特別是在我們車上衛生,這是我們臨時的“家”,營造環境靠大家,所以,請各位不要隨意亂丟垃圾,車上有一次性塑料袋,有需要,隨時招呼一聲,我給你準備。我們的旅游車全程為無煙車,為我們國家煙草事業作出了杰出貢獻的煙民朋友們,可要憋一下了;下車后我們會安排各位抽煙和上廁所的時間。整個行程為xxx小時,中途會在xx站安排吃中餐!
預祝各位在我們荔波旅游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 篇14
一路辛勞了。我們已經來到中國最大的侗寨――肇興。
肇興,俗名“六洞”、“略懂”、“宰肇”,現是肇興鄉政府所在地,寨內分設三個行政村,共有920多戶,4000余人,是黎平縣最大的侗族聚居村寨,也是全國最大的侗族天然寨。“肇”在侗語中是開端、最先的意思。那么肇興也就是這一方最先開始生存的寨子。據傳,村民之先祖陸濃暖,從江西遷徙,歷盡含辛茹苦,最后假寓肇興。當時這里竹林叢生,荊棘遍野。他于是在一個名叫“象細”的處所挖了一口井,開荒造田,居于井旁。后來陸濃暖的后裔逐步發展興旺,村落相應擴展,分遷紀堂、登杠、洛香等寨去寓居,肇興為“六洞之根”什么叫寨門呢?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寨子的大門、門戶。侗寨人往往在通往寨子的路上建。我們現在站在肇興寨門外。一座別致的門樓,稱為寨門,當你走到寨門時就知道已經到了屬于寨子的范疇。寨門的造型非常講究,若建在比擬平坦的途徑上,則大多是一個大門,兩個平房;如若碰到較陡的地勢,則依地勢而建。因此,寨門是多姿多彩的。寨門為杉木建造,鑿孔穿榫而成,不必一釘一鉚。奢華一些的寨門,在石柱、石礎、梁柱上雕繪各種圖案、花卉、魚蟲、波瀾等。四周配以多少何圖案的花紋,精致雅觀。寨門實際是侗寨的迎賓門,每逢節日到來,主人們就到寨門去“攔路唱歌”,表現歡送;客人要回去了,主人備辦禮物,送到寨門外,唱歌分別離別。咱們當初看到的是侗族攔路,這是一種當地民族的風氣習慣。侗族地域兩寨之間,有集體結交、群體作客(侗語叫做“月賀”)跟青年男女互去對方寨上唱歌、唱侗戲、探訪、聯誼(侗家叫做“外頂”)的風俗。如兩寨之間有這些運動的話,主寨的男女青年就會借此機遇,在進入本寨的寨門前設置板凳、竹竿、樹枝、繩子等阻礙物,把路攔起來。主寨的姑娘攔住客寨的后生,或是主寨的后生攔住客方的姑娘,唱起攔路歌。歌中列舉種種攔路的“理由”,接著,客方的姑娘或后生們唱起“開路歌”,逐個“駁倒”對方攔路的借口,這樣一唱一答,一來一往,主方就把攔路障礙物一件件地拆除去,直到把攔在路上的障礙物完整拆除清潔,客剛才得進寨。兩個寨子的人,通過攔路對歌活動,有的由生疏到相識,有的由個別相識到加深彼此間的懂得。爾后,他們之間,便可進一步來往了。有一個有名詩人說過,侗家攔路不讓進,看似無情卻有情,情在歌聲中,情在酒碗里,情在路中的草結上。各位朋友,我們今天也享受了作為貴賓而被攔路唱歌的禮遇,盼望能常來常往,成為肇興人的老友人。大家請看肇興寨全景:中間凹,附近山高坡陡,呈長方形,塊塊聚落,似船狀形,方才我說過,肇興的先祖開出泉水,流淌成河,又奇觀般構成這條巨船,順水而下,一路順風,肇興能不是好地方嗎?這里土地肥饒,氣象平和,年均勻溫度在17℃左右。有一條溪流從寨中穿過,便于出產和生涯。因此,人們紛紜從五湖四海遷來,和氣相處,都為陸姓。為了差別,又在房族中定出“內姓”。一個內姓的人聚居一寨,寨又稱為“團”。肇興先后發展成五個團,按當時民間奉行的“五常”命名,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和信團。每個團、也就是每個房族都各自修筑自己的鼓樓,于是才呈現一寨有5座鼓樓的這一異景,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肇興鼓樓群。下面,我們接著去看鼓樓。它高28.9米,有13層。大家隨我來看,鼓樓為木質構造,用四根大杉木為主柱,直達頂層,另立副柱加橫枋豎瓜于其上,向四處舒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鐵釘,硬朗堅固,扣合無隙。
鼓樓外形不一,有的呈四周流水,有的呈六面或八面流水,樓的檔次都為奇數,有三五層甚至十五層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底層地面普通寬約二、三平住持,有的圍以欄桿,有的空敞,旁邊置“火塘”,周圍圍以長凳,供人休息。樓檐籠罩小青瓦,有的檐角附以龍鳳,花鳥泥塑。樓頂多呈傘形,上豎桅桿或壘疊陶瓷“金瓜”、“葫蘆”。頂蓋下層,有的圍以木格或累積角形木花,“若蜂窩一樣千孔萬眼”,“象燕窩一樣壘泥點點”。請大家往外看,橫枋、四壁和門上彩繪龍鳳麒麟,鳥獸花卉,山水人物,造型美觀,栩栩如生。從鼓樓外貌我們能夠看出,宏偉絢麗,既有寶塔之雄姿,又有樓閣之精美,巍峨肅穆,蔚為壯觀。鼓樓是侗族特有的建造藝術,是侗族國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侗族一個主要標志,今后大家只有見到鼓樓,就曉得這里確定是侗寨。有先生問,侗寨里這種精巧造型奇特適用美觀的鼓樓是什么人建造的呢?我要告知大家,建造者都是侗族本人的能工巧匠,全部修建都是在他們腦筋中刻畫而成,素來不用圖紙,幾百根梁、枋、柱頭的尺寸,也憑他們心中默算。固然不圖紙,但層層疊樓梁枋柱頭的連接,卻完全吻合,從不產生錯誤。從這里可以看出,侗寨鼓樓的建造者,真是鬼斧神工、技能不凡。這種能工細匠,各地侗寨都有,但最負盛名的仍是多在肇興、紀堂這一帶。還有先生問,建鼓樓誰出錢呢?侗寨中的鼓樓,是吉利的象征,旺盛的標記,世人心齊的表示,因而,在寨上建筑鼓樓就成了全寨人們的獨特聲譽和志愿,全寨把它當作一件喜慶大事對待,家家為此集資、出力,有的侗寨建成鼓樓后,還把集資者的姓名、募捐銀錢的數量,逐一刻在石碑上,破于鼓樓旁,以昭后代。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11-04
介紹貴州導游詞12-21
介紹貴州導游詞12-21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范文12-25
貴州的導游詞11-02
貴州導游詞精選01-16
貴州導游詞12-21
貴州導游詞400字左右-貴州導游詞01-01
貴州百里杜鵑導游詞-貴州導游詞12-31
貴州龍宮的導游詞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