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星事跡材料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事跡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跡材料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事跡材料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創業之星事跡材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創業之星事跡材料 篇1
我叫xx,現任黑溝煤業公司安全技術科科長,創業之星事跡材料。近年來先后擔任孫村煤礦通防工區技術員通防科科長、通防工區區長、新礦集團黑溝煤業公司第一任通防科科長兼通修區長等職務。20XX年10月,按照礦領導的安排,我離開工作了近二十幾年的孫村礦,隨著外出創業隊伍,來到陜西省旬邑縣黑溝煤業公司創業至今。下面我簡要匯報一下一年來的創業的的體會。
一、知難不畏難
說到外出創業難,首先是離家難。常言說,“父母在,不遠游”。20XX年10月離家時,我的父母親已年過七旬,而且身體不好,兒子上學需要照顧,妻子在新泰中學教書,家庭事業都需要互相照顧。乍離親人到XX里以外的地方創業,不僅有一種互相牽掛、無有歸期的情感,更增添了一種難以割舍的痛苦。臨別的時刻,一家人看著我,我也實在不忍心離開。但是,想到領導的重托和期望,毅然拋棄兒女情長,一狠心提著書包走出了家門,到黑溝后一待就是三個月。當時的黑溝煤業公司,剛從私營業主中接管,管理混亂,百廢待興,涉及“一通三防”方面的許多事情要做;再說地方偏僻,手機信號不正常,沒有給家里回個平安信,妻子實在不放心,請了幾天假,用了近3天的`時間,從新泰輾轉到泰安、西安,終于找到了黑溝,一見面就流著眼淚責問我,“為什么這樣狠心,難道對家里一點都不掛念。”其次是管理難,黑溝煤業公司為原國營縣辦煤礦,后被浙江虎豪公司買斷,20XX年10月12日由新礦集團孫村煤礦正式接管。作為一個規模不大小煤礦,由于多次變故,致使投入嚴重不足,管理基礎薄弱。該地區煤層含自然發火傾向,老空區管理不到位,隨時有發火的可能。當時礦井通防管理只有一名專職技術人員,缺乏相應的通防資料,通風、防塵、防滅火系通不健全,多次發生過火災事故,事跡材料《創業之星事跡材料》。面對這些困難,我毫不含糊地深入到井下,察看通防設施的建設情況,了解通風流量、了解生產過程和通防環節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探求解決礦井一通三防及煤層自然發火的征兆及規律。來到黑溝近一個月的日子,我幾乎從未睡過一次囫圇覺,多下井,根據現場情況,及時提出并實施礦井改造方案,破解制服火患的難題。
二、勇于治火患
與自然打交道,不僅要做到了解自然,更重要的是抓住規律改造自然,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這不僅是礦井發展的希望、更是領導給予重托、是黨政組織賦予我的職責。
“圍追堵截”滅火災。黑溝煤業公司主采煤層為4-2煤層,其結構復雜,根據地質報告中實驗結果和黑溝煤礦井下經常發生自燃的情況證明,該礦4-2煤層為極易自燃煤層,發火期一般為3-6個月,自建礦以來,已多次發生煤層自然發火,最嚴重時停產近一個月。孫村礦接管后也發生了過煤層自然發火,在礦井總回風道原西二回風上山三叉門處煤層發火時,局部影響了生產2天。我在查閱資料、征求部分老工人意見后,提出并實施滅火方案,對可能透風的地點進行“圍、追、堵、截”,降低風流、增加密閉、加大注漿量,盯在現場和工人一起處理發火源,遏制了火區蔓延,控制了礦井火災的發生。
黃泥灌漿效果強。初次與火災打交道,使我認識到火災對礦井的威脅,更堅定了我治理火患的決心,在來到黑溝煤業公司一年多的時間里,為徹底消除煤層自然發火隱患,我深入職工群眾,了解黑溝煤礦的發火史、發火地點、發火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等等,查閱相關資料,結合礦井的實際情況,多次到西安煤研所了解該地區治理火患的最佳方案,尋求最經濟、最有效的滅火方法。在了解中,發現新型滅火材料在該地區已經使用,效果明顯,但費用太高,每個密閉約XX元;傳統的密閉成本雖低,但效果較差。經過反復論證和實驗,探索出傳統工藝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防范火患措施,我通過加大黃泥灌漿面,增強密閉灌漿厚度,精細注漿工藝,保證注漿質量,以此來增強密閉和防范火災效果。該工藝的應用效果明顯、經濟實惠,與用新型材料相比,每道密閉節約資金18000余元。去年以來,我們共建密閉12道,節約資金20余萬元。
創業之星事跡材料 篇2
大學生回鄉創業種多肉植物年入百萬
回鄉創業的縉云大學生翁杰經歷了重重困難后,最終在多肉植物上找到了突破口。如今他的多肉植物基地規模步步擴大。
微風吹來,三都村沿溪公路旁的花草樹木隨風搖曳,陽光灑在地面上,也打在翁杰年輕的臉上。3年前翁杰從浙江師范大學畢業,他放棄杭州高薪、有前景的體面白領工作,選擇回到縉云老家創業致富。
期間,他經歷過工廠破產的無奈、前途渺茫的絕望,最后機緣巧合,在縉云縣新碧街道三都村開創了“老翁家庭農場”。這不僅讓他走出了困境,還帶動了鄉親們就業創收。在前不久的省農博會上,翁杰作為浙江省十佳農創客之一參加了農創館的展示,還得到省委書記的鼓勵。
放棄都市白領工作回農村?創業之初大學生挫折連連
出生于19xx年的翁杰是個地道的農家男孩,個頭不高,皮膚黝黑,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我沒有其他優勢,唯一的優點就是能吃苦。”這是翁杰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翁杰的出生地是縉云縣新建鎮丹址村,這是縉云縣西部的一個小山村,務農收入低,村民多外出謀生。鄉親們為生計四處奔波的情形,暗暗在翁杰心中種下了“為村民們做點什么”的種子。20xx年6月,當時的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向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線路運輸專業的翁杰伸出了橄欖枝。面對一份專業對口的高薪白領工作,翁杰心中糾結萬分。回農村:四年的專業知識相當于白讀;留在大城市:房子、車子重壓下,最初的夢想何去何從?綜合權衡下,翁杰還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回到農村創業。
回到縉云老家后,翁杰先后經歷了家族企業縉云縣七彩照明材料有限公司破產,為還外債瘋狂接單鎖具拋光加工的.落魄經歷。
20xx年底,五水共治浪潮襲來,由于鎖具拋光加工產生粉塵污染,翁杰也不得不停下,那時他仍欠賬20多萬。
負債起家種植多肉植物
第一次創業失敗了,第二次創業又失敗了,還要繼續嗎?
“工廠倒閉后,我負債30萬元,雖然當時心里有點慌,但我不后悔,更加堅定了要創業,要翻身,證明給自己也給別人看。”翁杰說。
翁杰根據家鄉多山、多竹林的特色,開始擺弄各種石制品、竹制品,并在淘寶網上開起了網店。各種新奇的根藝花盆、石頭花盆、竹子花盆等手工花盆一掛到網上,很受愛花人士的喜歡,訂單接二連三飛來。
在網店賣花盆、花瓶,翁杰常常會拿些花花草草當拍攝道具,多肉植物也在其中。翁杰發現,光顧網店生意的顧客除了購買花盆、花瓶外,還希望連帶多肉植物一起購買。顧客購買花盆后,也大多用來種植多肉植物,而且搭配起來非常好看。20xx年春,經過慎重考慮后,負債30萬的翁杰,又向親戚借款10萬元,大膽建起了縉云縣老翁家庭農場。“當時欠有外債,又摸不清整個行情,只能小心翼翼地推進。”翁杰說。大棚里種植的多肉植物,搭配石頭、竹制器具,再在植物根部鋪上鋪石、黃金草等,一個創意多肉盆栽躍然眼前,價格也比單買器具多了好幾倍。
為了學習多肉植物的栽培與管理經驗,翁杰花費2個多月時間走遍了山東、江蘇、安徽、福建、上海、云南、廣東等10多個省市的多肉種植基地,并且帶了大量種苗回到了縉云,建起了2個種植大棚。
品種引進后,就是種植技術的問題了。因為不懂多肉的習性,去年冬天凍死了一批夏天品種的多肉,今年夏天又熱死了一批冬天的多肉。“雖然代價有些慘烈,但通過自己的摸索,積累下來的就是實在的經驗。”翁杰說。如今他已基本掌握了各個多肉品種的習性和種植方法。做出名堂后,他又向銀行貸款80萬元擴大種植規模。現在翁杰的農場面積近30畝,種植大棚20多個,多肉品種600多個。
“小多肉”也可做成“大生意”
“多肉植物又稱多漿植物,由于大多生長在沙漠,長時間吸收不到水分……”提到多肉植物,翁杰說得頭頭是道,并帶著我們在大棚里逛開了。
雖說多肉植物比一般的植物易養活,但翁杰還是走了不少彎路。剛開始買的2000多株幼苗,由于對它們的習性不熟悉,很多還沒長成就枯死了。翁杰便在網上遍訪名家,向種植大戶取經。比如,玉露等品種需要陰養,不能曬太陽,他就在大棚外面再加一層黑色的遮陽網;林賽、卡羅拉等品種對土壤透氣性要求很高,他就在配土時多加一些顆粒物……經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翁杰慢慢摸清了多肉植物的“個性”,有了自己的一套“種植經”。翁杰還專門開通了微信,和朋友們分享養“肉”心得,還不時地“曬”一下自己的“小新寵”。
對于自己的創業路,翁杰信心滿滿,“萌”感十足的多肉植物擁有大批粉絲。“我也在淘寶上‘試水’,市場反映很好。不到三個月,淘寶上的銷量就做到了三顆皇冠!”翁杰對創業魚介紹說,現在雖是淡季,但還是忙得不可開交。
“多肉”的銷路完全不是問題,但是缺乏資金流轉卻讓翁杰覺得很棘手。
縉云縣就業管理服務處在了解到翁杰的的情況后,專門組織人員送政策上門,并且鼓勵其創業。“現在大學生創業,政府給予大力支持,并且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比如:一次性創業補貼、大棚的場地租金等,我們還提供不超過3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并且給予全額的貼息。”就業管理服務處負責人介紹說。
有了政府的鼓勵與支持,翁杰坦言,自己又多了一份信心。“現在創業雖然很苦,但我相信一定可以闖出一片新天地。”
現在通過不斷學習和研究,翁杰的大棚內培育的多肉植物品種也已越來越多,達到了600多種,價格從幾元錢到幾百元、幾千元不等。“老翁農場”也從起初月銷售2000多元發展到現在日均銷售3000多元,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萬多元的日銷售額,月銷售額達到了10萬元左右,年收入將達到100多萬元。
“老翁家庭農場”除了種植、并在自家網店銷售多肉植物外,在農場里也設置了大大的多肉展銷廳。每天周邊趕來購買、進貨的散戶也是絡繹不絕。“老翁家庭農場”不僅成為其他網店的供貨商,同時也成為了周圍部分村民就業的基地。
在翁杰的農場里還有一個大大的陶瓷體驗棚。來往的客戶可在陶瓷體驗棚里動手制作陶瓷花瓶。經過燒制后,翁杰按照顧客的要求,搭配好多肉的品種,將作品寄送給顧客。“將顧客體驗與購物相結合,更能引起互動和增加趣味性。這也只是在初步嘗試階段,根據消費者的反饋,再決定以后的發展方向吧。”翁杰說:“我現在的產品主要銷售方式就是批發和零售,批發客戶主要是浙中南地區的花店和批發市場,零售就遍布全國各地了。預計今年銷售額有200多萬元。”
記者在翁杰的微信里看到他同女友胡虹芳在多肉基地拍攝的婚紗照,才子佳人在簇簇多肉中幸福洋溢。照片通過微信朋友圈發送出去后,引起強烈反應。“也許可以利用多肉基地,搞一個婚紗攝影基地呢。還可以打造多肉墻室內裝修基地,也可將多肉植物與其他植物一起綜合種植……”翁杰對農場的發展有許多想法。根據市場需求,這個不服輸肯吃苦的小伙子,創業道路將越走越寬。
【創業之星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青年創業之星典型事跡材料12-08
青年創業之星典型事跡材料3篇12-09
農民工返鄉創業之星事跡材料(通用5篇)09-26
創新創業之星申報主要事跡材料(精選5篇)10-27
大學生“創業之星”的創業路08-28
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事跡材料(通用10篇)10-31
創業事跡材料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