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支強有力的創業團隊需要3個前提
加入創業公司一年有余,最大的感慨是:無論多優秀的個體,必須融入到一個適合的團隊,才能發揮最大價值;無論多少個優秀的個體,必須同方向、有共識、懂協同,打磨成一支強有力的團隊,才有機會成大事。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打磨一支強有力的創業團隊?不管是公司層面、部門層面還是項目層面。現實情況常常是,公司不缺方向、不缺機遇,缺的恰恰是一支又一支能把愿景落地變成現實的優秀的團隊。如何打磨一支強有力的創業團隊?結合工作經歷,我有以下思考。
一個強有力的Leader
這是打磨一支優秀團隊的最大前提。關鍵在于如何理解“強有力”這三個字。我以為“強有力”需要綜合以下要素:勇敢、決絕、無私、擔當……然而勇敢是第一位的,也是我心中一個合格Leader最寶貴的精神品格。任何一支團隊都會不斷面臨新目標、新挑戰,尤其在創業公司,很少人能看清未來,找到真正可持續的贏利點。在這種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前,其他成員甚至包括Leader本身,都難免會彷徨、掙扎、猶豫。所以作為leader必須足夠勇敢,關鍵時刻能夠站出來打破僵局,喊一嗓子:就這么干!勇敢之后便是決絕,朝著目標不動搖,將執行做到位。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選錯了怎么辦?選錯了也沒什么了不起的。按照國內民營企業2~3年的平均壽命,互聯網創業企業6%的商業變現能力,絕大多數創業者出發的那一刻,無非是選個死法。這么說有點損,但成功真的是偶然的。除此以外,一個合格的Leader還需要無私與擔當,要知道,對團隊負責才是對公司最大的負責。
充分共識基礎上的三五個核心成員
至少目前的情況是,幾乎所有成功的創業團隊,都有三五個核心成員作為絕對支撐。最近幾年也逐漸流行分工更為明確的闡述,CEO懂戰略,CTO懂技術,COO懂運營等等。而雷軍、周鴻祎、柳傳志……喬布斯,這些被證明過的牛人,都曾在不同場合闡述過核心班子的重要性。柳傳志一直將“搭班子”放在首位,然后才是定戰略、帶團隊。雷軍在做小米初期,最大的精力就用在招攬七位核心成員了。周鴻祎更是推崇喬布斯那一套理論:大部分的成功在于找到真正有天分的人才。不是B級、C級人才,而是真正的A級人才。”早些時候不少投資人還習慣性表達為“投項目就是投人”,后來逐漸明確為“投項目就是投團隊”。說的都是這個理兒。
所以,一旦你有條件成為Leader并組建一支團隊,首要任務是“搭班子”,投入一切能投入的精力去網羅核心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互補,更要在意愿上達成充分共識。如果時機等不了,而且眼前的團隊還湊合,那就邊干邊找。但前提是最快速度完成“換血”,千萬不要在核心班子的質量上自欺欺人。再透露一點,我曾和多位民營企業家聊過時間管理這一話題,他們在選人招人上,常常花掉驚人的80%的時間。反思一下你真的足夠重視人才嗎?
積極的內部氛圍,尤其是討論問題的氛圍
如何驗證一支創業團隊的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涉及到方方面面,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講,做好一款產品就將面臨無數個難題。它包括商業模式的確立、功能邏輯的梳理、視覺設計的突破……等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心力,尤其當你的團隊有很多各領域的牛人高手,這些人大多個性十足,聚在一起更是難上加難。然而想做好一款產品,別無出路。從我參與的經驗來看,一款產品磕下來,過程中可能會有5000個單獨看起來都不錯的點子,而最終被選中的核心點子可能不超過5個。PK在所難免,怎么辦?這就需要Leader帶頭樹立積極的討論態度,即便是否定別人的建議和想法,也一定要尊重別人的思考,同時先想好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否則不要輕易否定。
具體操作中,一定要鼓勵“對事不對人”,多一些類似的討論態度:這樣會不會更好更棒?如果去掉A功能,會影響整體嗎?如果沒有B,用戶體驗會如何?總之,要帶頭培養積極建設性的內部氛圍,尤其是討論問題的氛圍。王石在談到哈佛留學最大的收獲時,也曾提到“why的問題必須用how的方法,方法論要非常清楚。現在中國很多事情正方反方辯論,可能強調的不是一個事兒,這就沒法討論下去了。我們現在更多講的是意識形態,是錯對問題,在西方更強調方法論”。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能找到那些敢于提出問題,更善于解決問題的人才。我想總有一天,創業者會發現,團隊最初的討論氛圍,將作為企業文化的基因,影響企業的一生。
創業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兒,光團隊組建就足夠讓很多人頭痛了,更別說成功的概率了。所以,奉勸那些抱著僥幸心理的創業者還是省省吧。
【一支強有力的創業團隊需要3個前提】相關文章:
怎樣組建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01-24
創業團隊需要哪些人?06-30
創業團隊之痛 創業團隊怎么磨合03-11
創業需要的步驟03-26
創業需要悟性11-13
創業期如何組織創業團隊03-08
優秀的創業團隊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懷疑者03-29
創業需要智慧,更需要勤奮03-28
創業需要機會 機會需要尋找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