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10大互聯網巨頭創業失敗案例盤點
創業是創業者及創業搭檔對他們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10大互聯網巨頭創業失敗案例盤點,歡迎閱讀和收藏!
創業9.5死,0.5生。凡是走過這條路的人,哪個沒有栽過跟頭?就連馬云、雷軍、周鴻祎、劉強東……這些移動互聯網大佬也都經歷過,說道教訓那更是血淋淋的。古人云: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挫折再所難免,但是從失敗中總結的創業經驗和教訓,并重新振作起來,說簡單點就是對待挫折的態度成了你和馬云們最大的區別。
雷軍(小米創始人,現估值450億美元)
【失敗經歷】在成功前,他曾創立三色公司,因無法盈利破產。
在大學時,雷軍讀了一本講述蓋茨、喬布斯早年創業傳奇的書《硅谷之火》,對他有極大觸動——“我深深地被喬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漢電子一條街打拼一段時間后,自我感覺良好,就開始做夢:夢想寫一套軟件運行在全世界的每臺電腦上,夢想創辦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軟件公司。”
于是,他在大四和三位朋友創辦了三色公司。可惜的是,這家公司半年就被迫解散了。
【失敗感悟】雷軍的三點反思:一是要有明確的盈利模式;二是要有前瞻的市場意識;三是要有一定的團隊管理能力。
陳歐(聚美優品創始人,市值24億美元)
【失敗經歷】曾創立GG游戲平臺。
在南洋理工大學讀書時,陳歐憑著一臺電腦,搭建起了一款在線游戲平臺GG,并邀請到了兩位頂級魔獸高手,WCG冠軍和ESWC冠軍進行巔峰對決。這為他贏得了第一批用戶。
但隨著用戶量的增加,沒有資金儲備的陳歐日漸窘迫,能拉到的贊助杯水車薪,投資人對他不屑一顧,這讓GG的發展舉步維艱。
而這時,陳歐要去斯坦福讀MBA,于是他便引入一位職業經理人打理公司,并出讓了部分股權。隨后,這位職業經理人引入其他天使投資人,通過運作,使陳歐手里的股權只剩30%多,失去了對公司的掌控,最終被排擠出公司。
第二次創業,陳歐在國內成立了一家游戲公司,模仿美國的商業模式,在社交游戲中內置廣告。但是由于國內市場與美國差別較大,這個公司很快也破產了。
【失敗感悟】這兩次失敗的創業經歷讓陳歐有了兩個收獲:一是公司需要有健康的股權組織構架;二是照搬國外模式行不通。
甄榮輝(前程無憂創始人,市值20億美金)
【失敗經歷】曾投資聲音郵件和磁性材料。
甄榮輝在創業前是一名咨詢顧問,年薪百萬元。在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的大潮中,他想做“億萬富翁”,于是兼職做了一個聲音傳遞郵件的系統,還投資了磁性材料。但這兩次創業均以失敗告終。
【失敗感悟】在總結教訓時,他說:創業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必須全職去做;創業不能只從產品出發,有了好產品不意味著就有了客戶,客戶需要完整的服務,創業需要從產品導向轉為客戶導向。
吳欣鴻 美圖公司CEO
【失敗經歷】曾創辦520社交平臺,后停止運營。
1999年,還在上高中的吳欣鴻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國賣了750萬美元。于是他便從家里借了1萬元錢,開始投資域名,由此,他賺到了一些錢,并結識了后來的公司投資人蔡文勝。
2002年,輟學在家的吳欣鴻發現了一個好域名:520.com,于是他山寨騰訊,并通過收會員費來賺錢。
兩年之后,“520”積累了幾十萬付費會員,但由于產品和運營都跟不上,大多數會員僅付費一個月就停止續費了。最后,吳欣鴻被迫關閉“520”,并將域名賣掉。
【失敗感悟】回顧這段經歷,吳欣鴻說有兩個教訓:一是逆向創業行不通,不能僅僅因為有一個好域名就來成立一家公司;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善交際,不知道用戶的需求,何談做好一個交友網站?
王興(美團網創始人,估值70億美金)
【失敗經歷】曾創辦校內網,后被迫出售。
2003年冬天,在美國讀博士的王興回國創業。在經歷了幾次失敗的項目之后,王興發現學生之間的熟人社交是一個可以切入的點,于是便著手打造校內網。
當時在北京,去火車站坐車很麻煩,所以放寒假期間,王興在清華、北大、人大發起了一個注冊校內網即可免費乘大巴去火車站的活動,同一時刻同一地點,湊足50人便發車。為了湊人數,學生到處拉老鄉注冊,等于在為網站做宣傳。這個活動為校內網拉來了8000個種子用戶。但是,由于缺乏明確的盈利模式,資本方不看好這個項目,最后資金鏈斷裂,內部團隊產生分歧,王興只能被迫將其出售。
【失敗感悟】這個項目的失敗,給了王興如下啟發:第一,創業團隊必須分工明確,CEO必須從公司事務中解放出來,關注業界、時代、社會的發展潮流;第二,應該盡早接觸資本,放低姿態,做出妥協;第三,必須和信任的人一起創業,這樣才能在低潮期依然團結一致。
劉強東(京東創始人,市值403億美金)
【失敗經歷】曾在中關村開餐館,被騙錢后關門。
大學畢業后,劉強東盤下了中關村附近的一家飯館。之前,店員薪水很低,住在地下室,平時只吃剩飯剩菜,老板親自把控資金;劉強東接手后,給員工漲了工資,改善了住宿環境,把采購和收銀權放給員工。由于管理松散,員工變著法子侵吞店里的錢,沒過一年,原本盈利的飯店賠光了他的投入。
【失敗感悟】劉強東由此得到的教訓是——對員工一定要信任,但信任不等于沒有管理。
陳一舟(千橡互動創始人,后更名人人,市值11億美金)
【失敗經歷】曾創辦ChinaRen社區。
當年,還在斯坦福求學的陳一舟等人根據當時美國流行的幾個社區網站的特點,設計了一個結合體,取名ChinaRen。但硅谷沒人愿意投資他們的項目,最后在斯坦福的同學那里“眾籌”了20萬美元。
1999年3月,他們回國注冊公司,在得到了高盛投資之后,很快推出ChinaRen社區,并獲得了千萬美元的新融資。之后,ChinaRen開始瘋狂燒錢砸廣告。
開始時,陳一舟他們覺得害怕,但投資人說沒關系,燒完了還會有投資,不燒就沒辦法上市。但很快,2000年美國股災,資本進入寒冬。于是,原本支持燒錢的投資人態度大變,明確告訴陳一舟,不會再有新的投資,趕快把公司賣掉。陳一舟只好把ChinaRen 社區賣給了搜狐。
【失敗感悟】其實,這個案例與校內網有相似之處:創業,需要對現有的資本合理利用,最好有自己的造血能力,這樣才能在資本寒冬時度過危機。
周鴻祎(360創始人,市值64億美金)
【失敗經歷】曾打造3721,國內最早的搜索引擎之一。
在做360之前,周鴻祎曾做過一個搜索引擎叫3721,而百度也推出了類似服務。雙方競爭十分激烈。周鴻祎在3721的客戶端中加入了一個模塊,專門用來刪除百度的客戶端,而這個模塊自身是無法刪除的。這讓周鴻祎戴上了“流氓軟件之父”的帽子。
后來,周鴻祎覺得百度的搜索模式比自己的更好,而且當時互聯網行業低迷,所以他在自己市場占有率占優勢的情況下,把3721賣給了雅虎,導致搜索這塊10億美金的市場最后被百度占領。
【失敗感悟】對于這些過往經歷,周鴻祎稱:“大家做事情不要只盯對手,一定要盯住用戶需求,而且一定要堅持,不要輕易說放棄。”
張小龍(微信之父、騰訊副總裁)
【失敗經歷】曾開發的Foxmail.
張小龍開發的Foxmail曾擁有200萬用戶,是國內用戶量最大的共享軟件。周鴻祎說,當年的Foxmail沒有商業模式,所以他經常批駁張小龍,說要加廣告,要盈利,但張小龍卻說,為什么非要這樣?只要有用戶,有情懷就好啦。
后來,Foxmail成了張小龍的大包袱,每天會有無數的人催他往前跑,但知名度和用戶量并沒有給他帶來收益。
一年后,張小龍將Foxmail 出售給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聯網公司。
【失敗感悟】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創始人都說:我們現在不需要考慮錢,有了用戶之后,自然會找到盈利點。但張小龍的經歷告訴我們:創業前,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是極其重要的。
馬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市值1825億美元)
【失敗經歷】馬云歷經三次創業,直到阿里赴美上市。
1994年,馬云創立第一個機構:海博翻譯社。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馬云獨自背起麻袋去義烏,擺小攤養活翻譯社。
1995年,馬云意外在西雅圖接觸到互聯網,他認定了互聯網是未來的方向。回國后馬云和妻子、朋友籌集2萬人民幣創立了海博網絡,并且啟動了中國黃頁項目。但是和杭州電信合作后,雙方產生分歧,讓馬云決定放棄網站。
1997年底,馬云受邀擔任中國外經貿部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總經理,開始接觸到外經貿業務,馬云做B2B網站的想法開始逐步成熟。1999年,35歲的馬云決心南歸杭州創業,開始自己的又一個創業公司——阿里巴巴。
【失敗感悟】在馬云看來,企業成功的經驗各有各的不同,但失敗的教訓是相似的。“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別人怎么失敗的,哪些錯誤是人們一定要犯的。”馬云表示,做企業著實不易,“95%的企業都倒下了”,避免犯倒下的人犯的錯誤,“把錯誤變成營養”,就能成為那幸存的5%。
【拓展內容】
小米創業案例分析
團隊第一,產品第二
創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團隊,其次才是產品,有好的團隊才有可能做出好產品。幾年前,面對我們這家剛起步的創業公司,很多人才加盟我們都會猶豫,這個時候我們是怎么集聚人氣的呢?
主要是靠我們的創始人團隊,輪番上陣和應聘者面談,有時一聊就近10小時。中途憋不住會上個洗手間,但回來后繼續聊;午餐時定套餐,邊吃邊聊,后來聊到晚上11點多,直到我們認為的優秀人員答應加盟小米為止。
找人是創始人最重要的工作
在小米成立第一年,我們花費絕大多數時間做的事情就是找人!其中搭建硬件團隊花費時間最多。我們幾個創始人都來自互聯網行業,不懂硬件也沒有硬件方面足夠的人脈。
在第一次見到現在負責硬件的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博士之前,我們已經和幾個候選人談了兩個多月,進展很慢,有的人還找了“經紀人”來和我們談條件,不僅要高期權而且還要比現在的大公司還好的福利待遇,有次談至凌晨,我和林斌(聯合創始人、總裁)都覺得快崩潰了。
合伙人各擋一面
創業其實是個高危選擇,大家看到成功的創業公司背后都倒了一大片。不少今天很成功的企業,當初都經過九死一生。比如說阿里巴巴,馬云在數次失敗之后才成就了阿里巴巴今天的商業帝國,大家看到淘寶、支付寶和天貓等明星產品,其實最有價值的是背后的團隊,尤其是馬云和他的18個聯合創始人。
做老板的要負責把整個班子團隊搭好,小米今天的合伙人班子在今天是各管一塊,如果沒有什么事情的話,基本上都不知道彼此在干嗎,也不會管彼此。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這樣保證整個決策非常非常快。
用最好、最合適的人
員工招聘上,我們的做法是,要用最好、最合適的人。我一直都認為研發本身是很有創造性的,如果人不放松,或不夠聰明,都很難做得好。你要找到最好的人,一個好的工程師不是頂10個,而是頂100個。
所以,在核心工程師上面,大家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千萬不要想偷懶只用培養大學生的方法去做。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強的驅動力,你只要把他放到他喜歡的事情上,讓他自己有玩的心態,他才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打動他自己,才能打動別人。所以你今天看到我們很多的工程師,他自己在邊玩邊創新。
在小米創辦四年后,我們市場估值100億美元,業界把我們看作創業的明星公司。但在這種前提下,我們找人依然花費巨大的精力。主要因為我們想找的人才要最專業,也要最合適。最合適,指的是要有創業心態,對所做的事情極度喜歡。
持續創業心態激發團隊
員工有創業心態就會自我燃燒,就會更具主動性,這樣就不需要設定一堆的管理制度或KPI考核什么的。創業心態有時更通俗地說就是熱愛,如何持續激發團隊的熱愛?
首先,讓員工成為粉絲。其次“去KPI化”。小米內部確實是沒有KPI的,但是沒有KPI,不意味著我們公司沒有目標。小米對于這個目標怎么分解呢?我們是不把KPI壓給員工,我們是合伙人在負責KPI的。但我們定KPI來講,都是定一個數量級,比如說今年要賣4000萬臺,不會去約定如果你完成A檔、B檔、C檔,我就給你一個什么樣的獎勵。
我們銷售團隊今年定了4000萬,突然間干到了5000萬,然后立刻拿出一筆錢給大家發了去馬爾代夫度假?我們不會干這樣的事情。在定KPI的時候,其實更多是來判斷一個公司增長規模的階梯,我到底到了哪個階梯上,因為我們把這個信息測算清楚以后,要分配調度資源。相比結果,小米更關注過程。員工只要把過程做好,結果是自然的。
給足團隊利益,讓員工“爽”
團隊的激勵,就是一個“爽”字。讓員工爽就好,不要追求什么條條框框,也不要生搬硬套。比如說小米的方法也許適合你,也許不適合你。其實最根本來講,我們做企業的管理者,能不能真的把姿態放得更低一點,去跟你的員工打成一片,聽聽他們到底想怎么爽,怎么給予他們參與感、成就感,怎么給予他們足夠的激勵。無外乎就是爽,員工爽,他就會自我燃燒。
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天理即人欲”。我覺得讓人爽的這個問題,每個企業都能想明白,主要是看你舍得不舍得的問題。我們創辦小米的時候,心態是很平和、很開放的。在做小米之前,我做過20年企業,也是天使投資人之一,不缺錢不缺名。不管大家相信不相信,我做小米是夢想驅動的,想做一個足夠偉大的公司,一件足夠偉大的事情。所以在這種時候,從合伙人到我們核心員工,都給了足夠的利益上的保證、授權和尊重。
我看了很多公司,他只跟你說有期權,都是到了臨近上市的時候,才跟你說你的期權是多少。但我跟我們合伙人、核心員工一進來就講明白,把很多事情都擺在桌面上。今天人才競爭這么激烈,沒有足夠的利益驅動,純粹講兄弟感情的話,其實很難。
解放團隊,組織結構扁平化
小米內部講忘掉KPI,我們沒有KPI,這個背后是以用戶反饋來驅動開發,響應快速。這種力量是循環互動的,當你很認真地對待用戶的時候,用戶也會用心對待你。有玩者之心的團隊,才會真正愛自己的產品,愛自己的用戶,這才是解放團隊真正的核心。
對互聯網時代的公司來講,要走群眾路線。如果都是那種層層匯報的架構,比如有五六層、七八層的層級架構,大家怎么可能會有創新性?小米研發層級結構是基本三級,一層是員工,一層是核心主管,一層是合伙人,只有這三層。特別是研發部門也不會有正經理、副經理,不會搞得非常復雜。互聯網轉型,一定要由內而外,先把我們的產品架構和我們的組織結構給梳理好。
讓員工成為粉絲,讓粉絲成為員工
粉絲文化首先讓員工成為產品品牌的粉絲。每一位小米員工入職時,都可以領到一臺工程機,要當作日常主機使用;其次,讓員工的朋友也成為用戶,每位小米員工每月可以申領幾個F碼(朋友邀請碼,在小米網上的優先購買資格),送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使用起來;最后,要和用戶做朋友。
對于使用小米的產品,我們玩笑地要求“讓丈母娘也要用好自己的產品”。小米內部不僅要求讓員工成為粉絲,甚至還嘗試讓粉絲成為員工。小米新媒體運營團隊,很多都是從粉絲中招聘過來的。不少用戶在現場體驗過小米之家的服務后,會選擇申請來小米工作。如小米之家杭州站的店長本來就是一名資深米粉,后來加入小米,并做到了店長的崗位。
客戶服務,人比制度重要
傳統做客戶服務都強調制度,但是對于小米的客戶服務,我們認為,人比制度重要。我們的客服部門主管,她做了十幾年的客戶服務工作,經驗非常豐富。2012年,小米的業務飛速發展,用戶數量迅速爆發,客服工作也隨之迅速“壓力山大”。這位主管的到來,為我們的客服團隊帶來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她第一次來向我匯報工作計劃時,一進我的辦公室就把我嚇到了:她抱進來厚厚一沓的紙。原來那是她非常認真地總結了過去小米所有的客服數據、工作報表,然后根據這些數據和她對我們小米的業務增長預期,做出了多達好幾十頁客服的未來改進計劃。
我花了一個下午好不容易看完,對她說:“做客戶服務這件事情,你是專業的,我是業余的。你搞得這么多圖表和計劃,說實話我看得不大懂。你專業,你自己懂就好了。咱們能不能不要這么多KPI數據?我只給你一個指標:怎么讓你的小伙伴發自內心地熱愛客戶服務這份工作?”
人是環境的孩子,用環境塑造人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在荒郊野外隨地吐痰,但是當我們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到鋪著紅地毯的酒店里去的時候,就沒人會這么做了,這是環境給人的暗示。當我們的服務人員在小米之家工作的時候,他們每天統一換上充滿青春氣息的小米T恤或者外衣,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在面對用戶時展現出積極青春的笑容。
一般售后維修中心的那種大家面無表情走流程,客戶著急,工作人員卻無所謂的場景,在小米之家是看不到的。這和制度無關,用制度規范出來的“服務”,是假的,用環境塑造出來的服務,是真的。
小米之家的內庫要求不但干凈利落,還要美觀大方。小米之家的內庫雖然不對外人開放,但是那里是小米之家的員工每天都要去工作的地方。漂亮的柜子、漂亮的盒子,還有綠色植物、咖啡機和一些精致的擺件……讓每個小米之家的員工都能感覺到身心愉悅。
讓員工身心愉悅不僅僅是給員工更好的福利這么簡單。當員工在一個工作環境非常舒適漂亮的地方工作的時候,他有他自己漂亮的換衣間,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咖啡壺,整潔明亮的內庫,員工會從內心感覺到他所做的這份工作所需要的那種品質。
我們提供給一線服務的員工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這樣的工作環境,讓大家日常去體會“美”的存在。并且,為了持續地在這樣的好環境中工作下去,他們會自然而然地養成好的習慣,來維護這個環境,會很自覺地把自己工作的場地(內庫)收拾得十分整潔。
【中國10大互聯網巨頭創業失敗案例盤點】相關文章:
盤點中國女性創業成功案例03-25
創業失敗案例-怎樣失敗的11-13
創業企業失敗案例11-11
創業失敗案例點評03-18
盤點導致創業失敗的因素03-14
幾個創業失敗案例的啟示12-09
白領創業失敗案例分析03-21
創業失敗的案例分析參考11-01
互聯網創業必備工具盤點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