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常識參考
涉及禮儀方面的:
※束髮、垂髫、總角、齠齔:古代男子成童時,把頭髮梳到頭頂成為髻(髮結),稱為「束髮」,通常是指十五歲左右,《大戴禮記?保傅》云:「束髮而就大學,學藝焉,履大節焉。」「髫」是孩童的頭髮。古代兒童於末成年時,不戴帽子,頭髮下垂,因此稱為「垂髫」。陶淵明〈桃花源記〉云:「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後世以「垂髫」作為童年的別稱。《禮記?內則》云:「男女未冠、笄者,拂髦總角。」「總角」就是結髮,古時幼兒把頭髮紮成一對像牛角的小髻,稱為「總角」,後世用為童年的別稱。《韓詩外傳》云:「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齒。」齠、齔就是毀齒換牙,古人用為童年的代稱。
※笄禮、及笄:「笄」是古代婦女盤髮用的簪子,笄禮是古代女子的成年禮。《禮記?內則》云:「女,十有五年而笄。」古時女子十五歲就算成年,要把頭髮梳成像大人的樣子,插上髮簪,因此稱女子十五歲為「及笄」,或「笄年」。表示已經成人,可以擇婚配偶。
涉及科舉方面的:
笏:又稱朝笏或手板,古代文五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之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書寫上奏事項。《禮記?玉藻》:「笏,天子以璆(ㄑˊㄧㄡ美玉)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鬚文竹,士竹木。」宋代規定大臣中衣緋袍者才能持象笏,衣綠袍者執槐木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上者執象笏,五品以下不執笏;清朝廢笏不用。〈正氣歌〉:「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寫段秀實以象笏擊朱泚之首。“頃之,持一象笏至。”“象笏”,象牙手板。古臣僚上朝皆持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畫或記事。據《明史·輿服志》,一品到五品官員上朝用象牙做的手板。
涉及建筑方面的:
“雞棲于廳。”“廳”,在古代園林、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質,用以會客、宴請、觀賞花木。因此,室內空間較大,門窗裝飾考究,造型典雅、端莊,前后多置花木、疊石,使人置身廳內就能欣賞園林景色。文中“廳”指一般說的客廳。
“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閨”,一般指宮中小門或內室。“閨”字常和女子有關,沒結婚的女子稱“閨女”,女子的住室稱“閨房”。文中“中閨”指內室或婦女的臥室。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牖”,古建筑中室與堂之間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內的次序是門、庭、堂、室。進了門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門叫“戶”,室和堂之間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還有一個窗子叫“向”。上古的“窗”專指開在屋頂上的天窗,開在墻壁上的窗叫“牖”。后泛指窗。
涉及稱謂方面的:
“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在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如太后(帝王的母親)、大父(父親的父親)、大母(母親的母親,即祖母)。在稱謂前加“先”表已死去,用于敬稱地位高的或年長者。“先妣”,已去世的母親。《禮記》:“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故去世的父親稱“先考”,去世的母親稱“先妣”。
“余自束發讀書軒中。”“束發”,指男孩15歲。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稱謂。兒童時期,頭發向上收起,束成小髻,稱謂“總角”,于是稱童年時期為“總角”。男孩成童束發為髻稱“束發”,而“成童”即長到一定年齡的兒童,一般認為是15歲,故男孩15稱“束發”。
涉及婚姻方面的:
“后五年,吾妻來歸。”“歸”,舊時指女子出嫁。女子出嫁何謂為“歸”?《易·漸》:“女歸,吉。”孔穎達疏:“女人……以夫為家,故謂嫁曰歸也。”《詩·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此外,女子出嫁亦稱“適”。《孔雀東南飛》:“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
“吾妻歸寧。”“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詩·周南·葛覃》:“害害否,歸寧父母。”朱熹集傳:“寧,安也。謂問安也。”《左傳·莊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來,歸寧也。”杜預注:“寧,問父母安否。”另外,古時諸侯朝覲畢,天子問其民安否,也叫“歸寧”。“歸寧”又不同于“歸省”,“歸省”指回家看望父母,不只限于出嫁女子。
【古文化常識參考】相關文章:
有關德國留學常識之藥品常識參考08-25
留學基本轉機常識參考08-07
小班安全小常識參考06-26
珊瑚的基本常識參考01-27
防火安全的參考小常識07-11
關于網絡安全常識參考06-15
關于常見夏季安全小常識參考07-13
嬰兒食品安全的常識參考06-15
夏季食品安全小常識參考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