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生與哲學課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的論文
一、職業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市場越來越注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企事業用人單位挑選人才從“學歷”為主到“學力”為主的轉變,使職業院校的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直接帶動了職業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壯大,于是很多家長和學生把到職業院校學習看成了提高就業質量的跳板。職業院校在教育過程中更多注重技術培訓和實踐鍛煉,淡化了學生素質體系的構建,使部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出現了不同于以往時代的問題。
第一,人生觀、價值觀認識不夠,缺乏敬業精神和責任心。現代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缺乏明確的目標定位,社會責任感弱,在工作中以個人主義為上,缺乏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在個人發展過程中,過分強調與個人利益相關的目標,缺乏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第二,道德品質和紀律觀念淡薄。不少學生在校期間抽煙喝酒,花前月下,經常曠課、夜不歸宿、上網玩游戲等,個別學生打架斗毆、不尊敬師長。因而說明學生對道德踐行的能力較弱,對自己的道德標準要求較低,公德意識和紀律觀念有待加強。
職業院校部分學生的這種現象,嚴重破壞了純潔了校園氣氛,成為職業教育目標的重要阻力,給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帶來了嚴峻挑戰。因此,如何通過學校教育尤其是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們的整體素質,順利奠定良好的職業發展基礎,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如何利用人生與哲學課教學加強學生素質教育
從目前來看,大部分職業院校都開設《人生與哲學》、《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基礎》等思政課程,這些課程一方面使學生所接受的內容是當代社會要求每一位公民所必須掌握的;另一方面是讓每一位學生掌握做人、做事、勞動、審美的基本技能,是強調人才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就要求學校教育者合理利用資源,培養優秀人才。
(一)做好思想轉變工作,樹立學生自信心
首先,思政課教師要在第一堂課對入校新生做好思想轉變工作。在進入職業院校之前,學生在生活、學習上的管理主要以老師為主,只有嚴格遵守,沒有個人主張。進入職業院校之后,主要以自身管理為主。從緊張的氛圍一下轉變到無人管制的自由狀態,讓學生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定位自己。這就需要老師及時做好新生的思想轉變工作,幫助新生做好學習規劃乃至以后的工作規劃,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穩定專業思想,樹立就業目標。這樣學生才會有秩序地向目標靠近,豐富自己得閱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會被一些負面現象所誘惑或終日無所事事。
其次,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職業院校的很大一部分學生在中學時的學習成績不佳,常感覺自己事事不如人,于是帶有自卑心理,甚至影響到性格。教師在授課時,要強調做人第一,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告訴學生術業有專攻,行行出狀元,只要掌握了一項扎實的技術技能,未來就不會輸給任何人。教育學生調整好心態,踏踏實實學技術、練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二)依托人生與哲學精神,提高職業道德素質
把職業道德素質和職業能力提高結合起來是人生與哲學課的主要內容之一。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精神。哲學課教師應在此基礎上以職業道德為核心,通過課堂教育、案例教學和影視教育等方式有實踐性和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敬業樂業、團結協作、遵紀守法、吃苦耐勞的素質,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比如,在哲學課堂上引入優秀企業家的事跡,讓學生真實感受到道德素質的力量如何成就了一個人的事業,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強社會實踐,開創思維勇于創新
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特點在于實現知識、技能和素質的結合,強調“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教學中,按照崗位的需求組織實踐教學,加強職業訓練、頂崗實習等,增加設計性、創新型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和社會公益活動,將社會實踐、科技創新和校園活動納入到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水平。學生在實踐鍛煉的過程中,要通過哲學課中思維與創新的日常學習,學會思考問題,敢于創新思路,大膽提出新觀念,掙脫栓桔,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
(四)加強心理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猶如一個小型社會,學生們從封閉的中學環境中進入了廣闊復雜的新環境下,視野開闊起來,自我定位、前程規劃、人際交往、就業去向等問題,都將紛至沓來,成為必須關注的內容。他們開始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和認識去感知世界,體驗這個社會,但是不經過規范的心理教育和社會閱歷,他們內心的情感穩定性較差,心理素質較弱,缺乏進去精神和堅強的毅力。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于是,把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思想道德、人生價值和生活學習等相結合,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特殊教學,將案例引入到課堂上來,對普遍問題進行合理疏導,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通過積極健康的影響,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對突變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
(五)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風是體現一個學校道德素養的表現之一。學風的養成貫穿于每一堂課,潛伏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加強學風校風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因而調整課堂教學方案,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課外、社會活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語
人才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職業院校培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注。面對未來,職業院校必須在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積極推行素質教育,切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淺析人生與哲學課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05-31
淺析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課培養學生信息素養11-14
淺析如何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03-27
淺析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論文05-30
淺析索緒爾與胡塞爾語言哲學比較論文02-13
淺析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06-04
淺析如何培養小學生書寫規范的漢字05-19
淺析如何修改論文的方式12-09
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論文01-13
論文寫作: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03-2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