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堂教學中生成性教學語言的錘煉論文
【提要】:生成性教學語言在政治課堂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多種途徑錘煉政治課堂的生成性教學語言,使之呈現出簡潔、邏輯、生動、激勵、開放等特征,有利于真正突破教學中的知識情感重難點,有利于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促進知識創新。
【關鍵詞】: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
一、問題的提出
教學語言是教師在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把正確價值觀傳遞給學生過程中使用的語言,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是一種專門行業的工作用語。教學的過程可以說就是一個通過對話使學生積極參與的過程。因此,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霍姆林斯基語)。而思想政治課由于其知識性和德育性的雙重課程特征,對教師教學語言的說明、說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廣大思想政治教師積極實踐、積累、反思,對政治課堂語言的特征、原則、技巧等問題作了極富成效的探索,其理論成果也見于諸多文章。相信這些努力必將為政治教師的成長和本學科教學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提供重要的引導和幫助。
政治課堂教學語言總的來說是由預設性課堂語言和生成性課堂語言組成的。所謂預設性課堂語言是指教師在課前基于對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的了解和對學生情況的預料設定的,在課堂進行過程中起到基本的解釋說明、過渡承接、情感升華等作用的語言。這類語言可以有一個比較長的精心醞釀、調整的過程,其根本的目的在于促進不同情況學生的知識和情感生成。參考大量已有的政治課堂教學語言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對預設性課堂教學語言的探討。
生成性課堂語言是在課堂進行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聽課情形的客觀變化,出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甚至教學目標進行及時局部調整的需要而臨時組織、生成的語言。這類語言出于應變需要,即成即用,是教師在課堂上發揮其主導作用的重要體現,對教師的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課歷經改革,始終堅持關注現實生活的方向,而學生由于知識積累不夠、知識結構不合理、生活閱歷不厚、個性特征不同等原因,當他(她)們面對多領域、多時空、多層次、多變化的生活內容時,對教材中的知識和情感判斷產生疑惑、分歧是非常正常的,可以說,政治課的課程特征決定了政治課堂是生成性問題多發的課堂。同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改革為學生知識和情感問題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空間。總之,在當前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生成性課堂語言的價值正不斷突顯。然而,思想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承擔著什么功能?與預設性課堂語言有什么區別?優秀的思想政治課生成性教學語言有什么特征?應當如何有效提高政治教師課堂語言的生成能力?對這些問題的研究還相當缺乏。
本文筆者將結合自己在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中成功運用生成性課堂語言的一些經驗進行思考,試圖對以上部分問題作出初步回答。
二、生成性教學語言在思想政治課堂中的特殊作用
思政課堂有重要的知識任務,其中的一些重難點理論性和抽象性強,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生成性問題往往是較集中地指向這些知識重難點的。為了突破知識教學重難點,教師往往做了非常精心的預設,如果這些預設的教學語言事實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則學生的思維活動將在面對這些重難點的時候真正達到了最活躍的階段。不同學生在這個階段產生的各不相同的問題將是他們各自突破知識重難點的關鍵點,只有這些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答引導,重難點才能宣告有效突破。教師的生成性課堂語言承擔的正是這一關鍵作用。
教學實踐中,學生有大量的生成性問題也指向課時中的情感覺悟重難點。思想政治課賦有重要的德育使命,必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由于情感覺悟的心理慣性更為強烈,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知識和情感覺悟不能同步的情況。他們在知識上接受了一個事實或邏輯結果,在情感覺悟上卻可能依然沒有真正感同。教師只有具體地根據課堂上學生的情緒覺悟生成情況作出積極應對,組織優秀的生成性教學語言,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政治課堂上,當學生提出生成性問題時,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激發,他們的情緒正處于興奮的狀態。如果這種求知欲得不到滿足與保護,積極性得不到鼓勵,情緒得不到宣泄,則學生的整個學習心理節奏將被打亂,他們對政治課堂期待與參與的熱情將衰減。優秀的思政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承擔的正是這一調節學習情緒、保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作用。
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預設不論有多精心,仍舊難以避免整體上單向、單線的痕跡。因此,如果政治教師只知教學語言的預設而不知教學語言的生成,則必然停留在傳統政治課堂“死板”“沉悶”的局面,使自己淪為完成“規定動作”的簡單執行者。而現實中學生的思維活動卻是多層面、多方向的。這些多層次、多方向的思維活動是各種創新活動的萌芽,是最值得寶貴的東西。如果這些在課堂上教師“預料”之外的思想火花得到及時、明確的語言肯定和引導,必將大大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保護和發展。
另外,教師的個人魅力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如果政治教師面對學生的生成性問題,甚至有時是學生的故意發難時,能夠有理有利地快速作出回答,并能在自己的生成性課堂語言中展示出即興發揮的博學、機智、幽默等特質,往往能夠獲得學生們的佩服和欣賞,使他們“因為喜歡一個政治老師而喜歡政治這門課程”。
三、政治課堂對生成性教學語言藝術要求
(一)優秀的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必須簡潔而準確
促使學生生成問題是教學預設過程中的重要目標,但生成性的具體問題和問題的類型、問題內容、問題數量卻極有可能是在教師預料之外。要解決這些問題,一般情況下可能會減緩教學進度,與規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形成沖突。因此,政治教師的生成性課堂教學語言雖然是臨時組織的,但必須講求科學高效。孔子曾指出,語言交流應做到“辭達而已矣”,在解決學生生成性問題過程中使用的教學語言則更加需要追求“達而清晰”(林琴南)、直指目標。如果這個時候政治教師的生成性教學語言旁征博引、浮于表面、冗長拖沓,使學生感覺語無重點、索然無味,那么不僅生成性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課時內的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同時也必然喪失最有利的課堂教學機會,使學生處于極興奮狀態的思維活動趨于遲鈍,降低課堂效率。
比如在試卷講評課上,有學生對究竟如何區分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職能提出了疑問,其余同學七嘴八舌地提出了一些他們的區分標準。我在點評了其中一些可以運用于實踐的標準后,總結出其中的共同點,即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貨幣履行支付手段職能時錢貨的交付則存在“時間差”。“時間差”這個簡明扼要標準的提出,讓學生對支付手段職能的內在含義有了更深入準確的理解,也讓學生們在今后練習考試中再碰到這樣的題目時能夠更輕松地作出正確判斷了。
(二)優秀的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應富于邏輯力量
面對學生的生成性問題,要在短時間內實現有效的引導和說服,我們可以更多地借助邏輯的力量。事實上,講求邏輯也是幫助政治教師的生成性教學語言呈現出簡潔、準確特征的好方法。從邏輯角度看,任何學科知識都是一系列概念、命題和推理論證構成的邏輯體系,而政治更是一門極強調輯性的課程。學生的生成性問題,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在邏輯的概念、判斷、推理環節存在問題而造成的。如果我們能夠及時、準確地捕捉到這些環節,幫助其明確概念的內涵外延,理順邏輯關系,就能在教學中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順利地破除學生的錯誤認識,或者順利地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更廣泛的研究性學習(有進一步的生成性)。
比如,教材講到商品概念時,一位同學突然提問:在廢品收購站里的廢品是不是商品?這個問題一下在學生中炸開了鍋,辯論的聲音響成一片。我運用邏輯假言判斷中充分與必要條件的知識進行了以下引導分析:成為商品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勞動產品;一個是用于交換。這兩個條件都是一事物成為商品的必要條件,但每一個條件都是不充分的,只有當兩個條件同時存在時,產品才能成為商品。因此,結論很清楚,廢品收購站是流通性質的經營單位,這些廢品明確將被用來交換;同時,這些廢品是勞動生產出來的。因此,答案是肯定的。這樣的分析條理清晰,使學生感受到強大的說服力量,很快就統一了認識。
(三)優秀的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必須生動而活潑
思想政治課具有相當的理論性、思想性,許多的概念都比較抽象,所以雖然高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已有了比較大的發展,但這類思活動維對他(她)們來說仍舊是比較艱苦的事,突出表現在他們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地集中于這種形式的思維。學生在向教師提出其生成性問題時,往往處于思維活動極興奮狀態,這時的他們比平常更樂意接受長時間、深層次的理論和邏輯探索。但教師的生成性課堂語言如果只側重進行這種形式引導和分析,則很快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注意力將不斷趨于分散。因此,根據高中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在回答生成性問題組織生成性教學語言時勾畫一定的具體形象、具體情景去支持他們的思考探索,會起到由此及彼、觸類旁通、以少勝多的教學效果;在語言技巧上注意幽默詼諧,有利于學生釋放單純理論推理帶來的疲勞與緊張,保持思維活力;在成性問題的解答時組織一些形象生動的語言,則有利于再次引發學生的共鳴,將課堂氛圍推向另一個高潮。 (四)優秀的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必須親切而激勵
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都來自于對教學活動的參與,而參與的程度卻與學生學習時所處的情緒狀態密切相關。獲得成功的喜悅、得到老師的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激勵學生更好地參與政治課教學,反之亦然。因此,優秀的思政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必須呈現親切而激勵的特點,保證學生在前后相繼的知識學習中獲得不斷的情緒動力。比如一些優秀政治教師在組織生成性教學語言是經常使用的一些句式“你的觀點雖然…………但在某某角度還是給我們帶來了…………啟發”“你能不能將剛才提到的這么多有價值的觀點再概括整理一下…………”“希望下次繼續努力”等等,都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優秀的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應富于開放精神
作為一門社會科學,思想政治課所討論的許多問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當同一討論主題的背景、前提、條件發生變化時,可能會有多種具體的討論結果。同時,思想政治課也是一門強調實踐性的課程,需要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體驗、印證、發展創新書本的結論。這兩個課程特征都需要政治教師在組織生成性教學語言時極為注意語言的開放性,將主題研究的內容由教材內延伸到教材外,研究的時間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研究的空間由校內擴展到校外,研究的層面由書面延伸到實踐。
四、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的錘煉
(一)政治教師應該在思想上提高對錘煉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重要性的認識
如在本文第二部分中所述,生成性教學語言在政治課堂上起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一堂成功的政治課離不開精彩的生成性教學語言的串聯。但許多老師因為受傳統政治課授課模式的影響,更加樂于進行大量的、細致的課前預設工作。即便在新課程思想的催化下,他們也只是盡可能在預設環節作出改革努力,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騰出更多空間。其實,針對學生的生成性問題,組織優秀的生成性教學語言加以解決,是踐行思想政治新課程思想的另一個殛待開拓的天地。每一位政治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生成性課堂教學語言在提高課堂效率上的切實作用,才能在錘煉生成性教學語言的過程中自覺地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政治教師錘煉生成性課堂教學語言應注意的問題
1、決定政治教師生成性課堂教學語言能力的最根本因素,是政治教師的各方面修養。“言為心聲”,思想的內容是語言的源頭活水。只有積累了充分的專業知識和廣泛的其他領域知識,才能在政治課堂上使教師的語言顯得舉重若輕,有大家風范。教師或許可以通過精心的準備來預設教學語言,一定程度上彌補一些方面知識的缺乏,掩飾一些方面語言能力的不足;但生成性教學語言,需要迅速反映臨時組織,又要顯得有理、有利、有力,則是教師基本素養的自然呈現。厚積才能薄發,政治教師一定要堅持學習堅持積累,不斷加深知識儲備,才能對生成性教學語言能力的提升提供根本的支撐。
2、政治教師在錘煉生成性教學語言過程中不應急于求成,而應積小變為大變,堅持不懈。對任何人來說,其語言習慣總有相當的慣性力量。在改進政治課堂生成性教學語言的過程中,舊的一些不好的習慣總是要不時“返潮”;同時,新的語言習慣在實踐中總是讓我們感覺生疏,甚至因操作不當而鬧出笑話。但越是在碰到這樣情況的時候就越需要我們堅持不斷完善的信念,不能輕易產生彷徨和退縮。
3、政治教師在錘煉生成性教學語言過程應博采眾長,不能閉門造車。除了身邊在生成性教學語言運用頗有功力的同事,其他如各種性質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語言,各種語言表演藝術的語言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我們可以學其遣詞造句、學其語音頓挫,也可學其生動活潑、學其邏輯深刻。讓這些駕御語言的能人對我們的語言能力進行潛移默化。
3、錘煉優秀的政治課生成性教學語言應突出自身特點、確立自己的風格。每個思想政治教師的天賦特點、基礎能力不同,這也必然導致他們在某些特征上表現優秀,而在某些特征上則表現平平。這是非常正常的。思想政治教師需要著重考慮探索的應當是,如何把自己在語言方面的長處充分發揮,讓它成為亮點,讓它在解決課堂生成性問題時發揮最大效用。
另外,政治教師在錘煉生成性教學語言過程中應當非常注意反饋,注意隨時調整。任何優秀的課堂語言都因其對學生的良好啟發引導激勵作用而成為優秀,因此,生成性課堂教學語言水平高下的唯一評價標準就是學生的反應。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通過各種細節表現,搜集學生對不同語言產生不同反應效果的信息,也可以通過課后交流直接征詢學生意見,以此尋找進一步改進提高的方向與空間。
【參考文獻】
【1】杜康《拿什么吸引學生----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九洲出版社
【2】顧鑫盈《從預設式教學到動態生成式教學》《天津教育》2004年02期
【3】王傳福《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語言藝術》
【政治課堂教學中生成性教學語言的錘煉論文】相關文章:
政治課堂教學設計論文03-17
以數學開放題為載體的生成性課堂教學03-29
淺談音樂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教學資源03-27
動感課堂教學的論文04-02
初中政治教學論文02-19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論文03-18
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探討論文03-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