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導論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醫學導論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醫學導論論文1
與五十幾年前“談心色變”不同,如今中國無論學術界還是民間社會,均以“心理”為時髦,連帶本應該按照國家規范的學科設置建在綜合醫院的精神科,也紛紛以“心身醫學科”、“臨床心理科”、“醫學心理科”、“心理咨詢科”、“心理康復科”等面目出現,從業人員專業背景復雜,但開展的業務范圍卻大同小異。
這一現象的出現既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學界接納、宣傳“生物—心理—社會”新醫學模式,心身醫學作為新醫學模式的典型范例得到精神醫學界及其他學科專業人員的重視,研究活動越來越活躍的可喜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部分醫學專業人員和管理者概念不清、對“精神科”存在恥感的尷尬現實。
Psychosomatic 一詞最早來自1818年德國的Heinroth。這是他生造出來的詞匯,用于描述某種病因特殊的失眠癥。此后他的同胞Deutsch在后面添加上了medicine。心身醫學概念發展和推廣的主力是美國一些信奉精神分析的精神科醫生, Franz Alexander的心理沖突對身體作用的理論對其影響很大。它的'另外兩大理論支柱分別是Cannon的應激理論和Flanders Dunbar的個性類型與特定疾病的關聯(Dunbar也是美國心身醫學會的創始人,她曾預言精神科大夫很快就會走進病房與內科和外科大夫共同工作,可惜這個預言太過雄心勃勃了)。
心身醫學一直作為一種概念存在,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德國出現了心身醫學科和心身醫學醫師。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情況。在當時德國心理治療特別是精神分析普遍為內科醫師所接受,而精神科醫師根本不承認心身醫學的概念。結果就是以心理治療為主的內科醫師拉出一隊人馬做起了“心身醫學”,其主要服務對象是進食障礙、神經癥性障礙如焦慮和軀體形式障礙,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專科醫院,既獲得了政府對新醫學專科的認可,也說服了保險公司付費。在德國的綜合醫院,精神科往往與心身醫學科并存,服務對象互有交叉,取決于患者是愿意服藥還是愿意接受心理治療。美國很早就在精神科專科醫師培訓中納入了聯絡會診精神病學的內容,并逐漸成為強制性培訓核心課程之一。在20xx年,美國精神科與神經科專科醫師委員會正式將“心身醫學”作為亞專業,而修完聯絡會診精神科培訓課程就成為心身醫學亞專業的附加條件。
心身醫學演進到今天,已經遠遠不再是當初Heinroth創造這個詞時原本的含義了。它提倡健康領域的整體觀念和系統思想,關注大腦、心理和軀體的相互作用,研究心理活動與生理機能之間的“心身關系”,成為超越精神病學與綜合醫院各臨床學科的醫學思想體系。我個人的看法是,比起更加泛泛或者更多偏向服務設置等管理層面的“綜合醫院精神衛生(general hospital mental health)” 或者“醫院心理衛生(hospital mental health)”,心身醫學這一名詞更能接觸到“心理過程、社會活動與生理功能的互動”這一疾病模式的實質。同樣比起“聯絡—會診精神病學”這一僅僅從技術角度描述精神病學同主流醫學連接過程的術語,心身醫學更顯出其理論上的考量,并有著某種哲學意味。從事心身醫學工作的人,當然可以是臨床精神病學醫師,但更有可能是接受過系統的醫學心理學、行為醫學、精神病學、心理治療培訓的內科醫師。所從事的工作包括從生物、心理、社會的層面理解患者當前的疾病狀態并在制定治療方案時對這些因素有相應的考慮,識別患者合并或者主要存在的精神、心理及人格問題,給予恰當處置。
至于在現有專科里是否設立心身醫學亞專業,或者是另立山頭單獨建立心身醫學科,我建議最好先把培養目標、培訓大綱、課程設置、考核程序等等做出來,按照相關程序得到認可之后再說。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也有幾十年了,估計應該走完這段過程了,還是一切按照規矩來更好。
醫學導論論文2
摘要:醫學檢驗導論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必修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對于學生提早了解專業、提高學習興趣和樹立正確就業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該課程開設后發現的課程內容與行業聯系不緊密、學生職業道德培養不夠等問題進行分析,通過課程內容、學時安排、教學方法和手段及考核形式等方面改革,并對學生醫德修養、學習成績和就業觀念等進行評價,保證課程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先進、教學效果顯著,且與行業需求接軌。
關鍵詞:醫學檢驗導論;醫學檢驗技術;醫患關系;醫德修養
醫學檢驗導論是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學習專業課之前開設的入門課程,目的是幫助學生適應職業教育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要求,實行早期接觸工作崗位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崗位適應能力[1]。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提早了解醫學檢驗行業的發展現狀、人才培養規格、就業面向、專業所設課程、主要學習內容、人才培養目標等,從而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增強專業學習興趣,培養職業情感,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臨床見習、實習奠定基礎。本文主要在前期課程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該課程實施改革并對改革效果加以分析,為建設完善的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奠定基礎。
1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現狀分析
醫學檢驗導論屬于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新設課程,國內已有部分高職高專院校開設了該課程,也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實踐,但通過維普、知網、萬方等網站檢索未見相關報道,可見針對該課程的研究不多,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迄今為止,國內仍缺乏該課程規劃教材,各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千差萬別,個別學校編寫了講義或校本教材,以必修、選修課形式開設,而大部分學校因無講義與校本教材,便以講座形式進行。作者所在學校從20xx年起就開設了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經過4年的教學實踐和課程建設,目前已完成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的制訂,以及醫學檢驗導論校本教材(第二版)和課件、習題集、病例資料等教輔資料的編寫。同時,積極開展醫學檢驗導論課程開發等課題研究工作,已發表相關論文一篇,對該課程開發的過程和必要性進行了論述[2]。因該課程內容設置局限、學時安排欠合理、教學方法及考核形式單一,故需要進一步實施課程改革。
2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改革舉措
2。1課程內容改革
2。1。1改革舉措課題組對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內容進行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對原有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并增加醫生職業道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等3章內容,刪除檢驗技術新進展章節。
2。1。2改革原因分析改革前該課程主要介紹了醫學檢驗工作任務、檢驗工作者素質和能力、檢驗實驗室基本知識和檢驗與臨床溝通的重要性等內容,與醫院臨床檢驗工作密切相關,為學生畢業后從事醫院臨床檢驗工作服務,故仍然保留。質量和服務是醫院生存、發展的兩大法寶。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社會的進步,患者在接受診療服務的同時,更希望得到人性的尊重與人文關懷,向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這不僅是現代醫學的需求,而且在減少醫患矛盾糾紛、和諧醫患關系方面起到積極作用[3,4]。向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人文關懷,需要醫務人員具備良好的醫德修養,醫德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從學生入校那一刻抓起,而要想做好學生醫德培養工作,就必須讓學生知曉醫生職業道德相關內容,故有必要在該課程中增加醫生職業道德章節。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醫學檢驗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獨立實驗室、檢驗試劑、儀器生產營銷企業及生物制品企業等迅速發展,使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就業面發生重大轉變[5]。越來越多的學生畢業后到企業工作,故僅僅介紹醫院臨床檢驗工作相關內容就會與行業需求脫節。需在該課程中增加企業工作相關知識,讓學生了解企業情況及人才需求,故增加醫學檢驗行業和企業發展現狀章節。為了讓學生清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過程、畢業生規格以及就業情況,盡早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做好職業規劃,故增設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章節。
2。2教學安排及學時改革
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改革前按2學時/周、總32學時安排教學,改革后按1學時/周、總16學時安排教學。調研結果表明,該課程旨在讓學生加深對專業的認識,從而提高專業學習興趣,課程教學目的是思想理念的引領而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8章內容的學習以及1~2次的臨床見習,這就需要進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2。3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
改革前主要采用理論教學法,形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效果不佳。課程改革不僅僅是學時的壓縮,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也進行了調整。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所學專業,加強與行業的緊密聯系,教學過程中安排2~4學時到醫院檢驗科或檢驗企業見習,讓學生感受真實工作氛圍,提前熟悉工作環境。為加強學生醫德修養和對醫療服務重要性的認識,課前布置醫患糾紛案例分析作業,要求學生課下收集案例,對案例進行分析并提出觀點,然后課上由學生上臺講解,其他學生現場點評,最后教師總結。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讓學生真實感受到了醫療服務對于改善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矛盾的重要性。此外,還可以聘請醫院或企業專家進行相關章節的授課,增加說服力。通過以上舉措,學生的學習態度明顯改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2。4考核形式改革
改革前本課程采用傳統的期末理論考試,形式單一,很難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改革后該課程實施學習過程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學習過程成績占40。0%,主要由學生出勤率、參與教學活動情況和作業完成情況構成;期末考試成績占60。0%,考查學生對課程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和主要觀點的理解程度。基于學習過程的考核法更加符合職業教育規律和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平臺,引導學生鉆研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同時,這種考核方式還可以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增加師生互動[6]。
3課程改革成效
為充分了解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改革效果,課題組在20xx級和20xx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中開展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改革效果問卷調查。調查主要圍繞醫德修養、學習興趣及自學能力和就業觀念等方面展開。
3。1學生醫德修養顯著提高,對醫德的認識更加深刻
因開展了醫生職業道德方面的學習與相關實踐,學生都能深刻認識醫德的內涵,感受到良好的醫德修養、熱忱的服務態度對于臨床工作的開展和改善醫患關系十分重要。學生都能背誦醫學生誓詞,嚴格要求自己,為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而努力。通過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學習,學生醫德修養顯著提高,對醫德的認識更加深刻。
3。2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成績明顯提高,自學能力得到鍛煉
課程改革前,因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一般;課程改革后,學生出勤率、課堂互動和學習認真程度較原來有明顯改觀。學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明顯提高,20xx級學生第二學期平均成績為80。2分,20xx級學生第二學期平均成績為84。9分,提高了近5。0%。多數學生反映,學習該課程后,自學能力得到鍛煉,知道如何查資料、如何分析問題,對問題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更重要的是通過上臺講課,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這些均表明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3。3學生就業觀念轉變明顯,選擇企業就業的人數逐年遞增
課題組針對20xx—20xx屆畢業生開展就業情況統計,20xx屆畢業生選擇醫院就業的為80。1%,選擇企業就業的為12。1%,其他為7。8%;20xx屆畢業生選擇醫院的為72。3%,選擇企業就業的為20。6%,其他為7。1%;20xx屆畢業生選擇醫院就業的為71。0%,選擇企業就業的為25。4%,其他為3。6%。畢業生選擇企業就業的比例從12。1%上升到25。4%,而選擇醫院就業的比例連續3年下降,反映出學生就業觀念改變明顯,這也是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實施和改革的另一顯著效果。但總體上看,選擇醫院就業的仍超過70。0%,選擇企業就業的不足30。0%,與醫院和企業各占50。0%的就業目標相去甚遠,故轉變學生就業理念仍需做大量工作。本文主要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醫學檢驗導論課程進行改革和完善,通過調整課程內容、壓縮學時、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學習過程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等途徑使課程內容更加完善、教學方法更加先進、考核方式更加科學。通過學生醫德修養、學習成績及就業觀念的轉變來評價課程改革效果。結果表明,該課程改革是富有成效的,對于學生醫德的養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提高以及就業觀念的轉變是有好處的,也為其他院校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S]。教職成[20xx]12號。20xx—09—29。
[2]郝坡,孟凡萍,鄧晶榮,等。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xx,34(4):501—504。
[3]宋平,張少會。醫患糾紛形成原因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xx(2):72—73。
[4]劉明。以人為本,構建和諧醫患關系[J]。現代醫院管理,20xx,11(3):41—43。
[5]夏乾峰,覃西,呂剛,等。復合型醫學檢驗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xx,33(7):884—885。
[6]劉松平。基于“學習過程”考核法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xx(20):193—194。
醫學導論論文3
一學期眨眼間就過去了,我們《臨床醫學導論》僅有的十次課,也在十位外貌性格各異,卻同是白衣天使的老師的悉心教導下,畫上了句號。經過這短短十次課的時間,我們也都感觸良多。
上《臨床醫學導論》課給我最初最強烈的感受是:我是一名醫學生,我有著重大的使命。 作為一名醫學生,和別人不一樣的是,我們肩負的是最神圣的生命,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大事,我們必須認真嚴格地對待,不能有半點的含糊。謹遵“醫學生誓詞”的教誨,要“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要“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雖然“醫學生誓詞”只有短短的三句話,但其包含的內容確實不能小覷的,這是作為一個醫學生,一個醫生終生追求的目標。
“醫學生誓詞”是神圣崇高的`,我們更應該讓這份神圣崇高具有現實意義,努力地朝他奮進,去實現他。
《臨床醫學導論》也讓我了解到現當今醫患關系緊張,那么醫患矛盾的解決就要從現在抓起,從醫學生身上抓起。
造成醫患關系緊張有多方面的原因。在醫生方面,醫護人員與家屬之間溝通能力弱,醫生的誤診、醫療事故等,服務不到位,以及一些道德方面的因素引起了患者及患者家屬不滿,導致醫療糾紛等。患者及患者家屬方面,期望值過大,對醫療賠償抱僥幸心理,對醫護人員不理解等導致醫療糾紛。醫療資源匱乏與配置失衡,醫療費用過高和媒體的推波助瀾等也是導致醫療糾紛,深化醫患矛盾的重要因素。
醫患關系緊張導致的醫療糾紛,給醫護人員的身心帶來嚴重的傷害,許多醫護人員不堪壓力而改行,醫生,這本是帶著美麗而神圣光環的職業,已經在百姓的唾棄聲中變得一錢不值,甚至被戲稱為“高危行業”。但是這最終的受害者卻是患者本身!
醫學導論論文4
1、臨床藥師的工作內容
1.1參與臨床藥物治療方案設計與實施
向臨床醫師、護士提供藥物咨詢(包括藥物選擇、相互作用、服藥時間和特殊群體的用藥等);收集藥物的不良反應;開展藥物血藥濃度監測、進行個體化給藥,以提高醫師、護士藥品應用水平和使用質量;提高臨床藥物治療水平,使患者不受或減少與用藥有關的損害,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開展藥學信息與咨詢服務,進行用藥教育、宣傳,指導患者安全用藥;進行臨床藥學研究,為提升藥物治療水平提供科學的監測;承擔醫院臨床藥學教育和對藥師、醫師進行培訓,開展患者用藥教育。
1.2處方集、臨床用藥指南和治療規范
可以使患者的藥物治療合理化,促進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確保藥品的使用符合處方集,并提供處方集和非處方集藥品使用的正確程序。向臨床提供經過評價的藥學信息和建議,及時準確地提供與新的產品和治療進展相符合的藥品信息。臨床藥師對于新的藥品,應該非常熟悉其優缺點,以及在目前臨床應用中的變化情況,臨床正確選擇某類藥品中的某一種藥品,或者建議特殊患者用藥劑量調整等。
1.3記錄用藥史
要了解患者所有以前使用過的藥物,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及滋補營養品等,詢問了解出現過的療效、毒性反應、過敏反應等。記錄患者用藥史,有助于臨床藥師評估并確定患者的藥學需求,當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或者對于目前的治療沒有效果,要對患者的用藥史進行完全深入的評估。處方的藥品是否與患者的診斷相符,給藥的劑量、次數、途徑、時間是否合適;當前的治療有問題時,應該有新的治療替代品;確保沒有藥理學相似藥品的重復使用;沒有使用與治療目的不一致的藥品;要考慮藥品與藥品之間,藥品與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要考慮藥品的過敏,耐受性;確保藥品的使用是按照處方執行;處方要與相關處方集或處方政策相符。
2、臨床藥師在臨床用藥中遇到的問題
2.1選用藥物不當
在門診處方中,婦產科為流產術后患者預防感染使用頭孢地尼分散片,級別過高;皮膚科為診斷為蕁麻疹的患者使用咪唑斯汀緩釋片(皿治林)和氯雷他定片(開瑞坦),兩者都是長效組胺H1受體結抗劑,屬于重復用藥。
2.2用藥劑量不足、用藥過量或療程過長
在門診處方中,格列吡嗪控釋片(瑞易寧)處方用法:5mg,tid,說明書用法:5mg,Qd;硫普羅寧片處方用法;0.3g,tid,說明書用法:0.2g,tid;西洛他唑片(培達)處方用法:50mg,tid;說明書用法:100mg,bid。特別是一些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劑量,地紅霉素腸溶片處方用法:0.375g,Qd;頭孢地尼分散片處方用法:0.1g,bid,說明書用法:0.1g,tid。對于藥物使用不合理的處方,臨床藥師會讓患者重新找醫師簽字確認或修改,以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
2.3不適當的合并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包括體外理化配伍、藥效學和藥動學三方面。藥師不僅要注意相關體外的藥物理化配伍,體內的藥理、藥效上的相互影響以及不良反應的文獻報道,還要關注藥物代謝是否有競爭抑制等。如:1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潤格列奈(諾和龍)降血糖,因伴有高血脂,醫生認為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對該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甘油三酯降低有好處。從藥理和藥效方面,兩藥并沒有拮抗作用,而且兩藥均屬最近上市的新藥,沒有相關合用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的報道。但臨床藥師認為兩藥均為肝藥酶P450(CYP3A4)代謝,相互競爭代謝酶的結果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在體內代謝的作用時間相對延長,橫紋肌溶解(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由于HMC-CoA還原酶抑制藥(他汀類)中氟伐他(來適可)通過P450(CYP2C9)代謝,普伐他汀(普拉固)不通過P450代謝,與瑞格列奈(諾和龍)沒有競爭抑制作用,因此改用氟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降血脂更安全。
2.4藥物的不良反應
近年來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斷上升,特別是一些中藥注射劑的使用,由于中藥的提純及雜質含量等問題,在臨床的使用中需要特別關注,臨床藥師在查閱病歷中發現一些中藥注射劑使用溶酶不對,醫囑中使用NS250mL+舒血寧針20mL,Qd,iv,說明書規定:用5%GS250~500mL+舒血寧針20mL,Qd,iv,醫囑中使用NS250mL+路路通針250mg,Qd,iv,說明書規定:用5%~10%GS250~500mL+路路通針200~400mg,Qd,iv。臨床藥師發現后,經與臨床醫師溝通,已經改正。當患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時協助醫師及護士采取相應救治措施,填寫藥品不良反應時間報告表,并能合理的想患者分析、解釋產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協助醫師采取積極的救治方案,讓患者解除思想顧慮,配合治療,并通過監測網上報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
2.5抗生素的合理應用
醫師制訂用藥方案,根據藥物作用特點,結合實際病情和藥敏情況,強調用藥個體化,充分考慮劑量、療程、給藥時間、給藥途徑,同時考慮藥物的成本與療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堅決不用,可用低檔藥就不用高檔藥,盡量減少藥物對機體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擾和影響,降低藥品費用,用最少的藥物、最低的費用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每月由臨床藥師負責對抗生素用量排前10位的按時進行公布,并按照抗生素單品種不超過10萬元進行下月采購。臨床藥師每月對手術科室使用抗生素情況進行檢查,其中血管外科的患者進行左大隱靜脈高位結扎+點式碌脫術,使用左氧氟沙星針預防感染,根據文件《常見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表》要求,周圍血管外科手術預防感染應選擇第一代、二代頭孢菌素。將結果反饋到醫政科,督促臨床醫師改正。
2.6特殊群體的用藥
老年或體弱患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藥,一直是臨床藥師關注的話題。如:喹諾酮類藥物由于會影響兒童的骨骼發育,兒童不能服用;妊娠期婦女患高血壓不能用口服的抗高血壓藥;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用藥時需根據肌苷清除率計算出用藥劑量及給藥間隔。
3、臨床藥師的發展方向
3.1加強自身知識儲備
臨床藥師應專科化,各個專科的臨床特點皆不同,因而臨床各科的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臨床癥狀、體征、生化指標、診斷方法、鑒別診斷、用藥種類及方法均不同。應對本專科用藥范圍有全面的了解,掌握該專科常用藥物的藥效學、藥物治療學、藥物的禁忌癥、藥物間相互作用、不良反應等,臨床藥師通過學習,對臨床藥品的使用提出合理的`建議,從而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減少患者、國家承擔的醫藥費用。
3.2臨床思維的培養
臨床藥師應該有自己的定位,在以患者為中心的前提下,在臨床中建立醫藥全方位的思維模式,在參與臨床活動時,應對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包括治病因素和誘發因素,發病機制、體征、病理、生理及診斷的分型、分期、分度和并發癥等,同時還應了解患者的其他病史,如過敏史、并發癥和治療前用藥情況等。有學者認為,藥物治療臨床思維的關鍵點有藥品種的選擇、藥物劑型的選擇、藥物途徑的選擇、給藥間隔的選擇、劑量的調整、療程的制定、聯合用藥、不良反應的考察等。
3.3臨床藥師與醫、護、患者的溝通
針對臨床上遇到的常見用藥問題,臨床藥師定期開展醫護人員的藥學知識講座,向醫師介紹新藥知識,分析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常見不合理醫囑,指導護士正確執行遺屬,組織患者用藥教育。通過培訓班、講座、發放《臨床藥物信息》等方式,將發現的用藥問題與經驗進行總結,為醫師、護士及時提供更多、更新、更準確的醫學信息,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醫、護、藥之間的良好溝通,保障了患者藥物治療過程的安全、有效。
3.4開展治療藥物檢測,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
患者對藥物消除功能不良,如腎功能不足者用主要由腎消除的藥物,肝代謝功能不足者使用肝代謝藥物等;長期使用藥物,患者依從性不良,以及發生原因不明的藥效變化時;藥物過量和中毒;聯合用藥引起藥效變化等,可以通過用藥后的血藥濃度或尿藥濃度監測來評價和預測療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提出調整給藥方案的指導意見。
3.5開展安全性檢測,提高用藥質量
藥物臨床安全性涉及藥物使用的整個過程,與多種因素有關。有藥物本身的不良作用、有用藥失誤、有患者的體制特征與依從性等,對臨床用藥安全性的監測是提高臨床用藥質量的重要內容。對用藥失誤進行有效的監測可以及時有效地將失誤的損害程度降至最小。
3.6開展藥物利用與經濟學評價
臨床用藥強調安全、有效、合理、經濟,通過每月抽查一定數量的處方和病歷,發現不合理用藥現象,所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掌握藥品的消耗規律,計算出同種病的最經濟處方。綜上所述,我院臨床藥師通過長期的臨床工作,建立了以患者為中心,醫、護、藥緊密連接的紐帶,彼此相互促進、相互協調,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藥水平,減少了患者經濟負擔,構建了和諧的醫患關系。臨床藥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為患者提供最新的藥物信息資料,提供安全、有效、經濟的合理用藥方案指導。
醫學導論論文5
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是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學習專業課之前開設的一門入門課程,是推行早期接觸工作崗位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崗位綜合適應能力的要求。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早期了解醫學檢驗行業的發展現狀、人才培養目標、就業面向、專業所設課程及內容等,從而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增強專業學習興趣,培養職業情感,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臨床工作奠定基礎。
作者所在學校從20xx年起就開設了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經過4年的教學實踐和課程建設,已完成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的制定、醫學檢驗導論校本教材(第二版)以及課件、習題集、病例資料等教輔資料的編寫。在教學同時,積極開展醫學檢驗導論課程開發研究工作,已發表《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一文,對該課程的開發過程及必要性進行了論述。本文主要就該課程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必修課程的必要性進行論述,進一步明確該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奠定基礎,也為同類院校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建設提供經驗。
1.醫學檢驗導論課程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必修課程的必要性
1.1 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隨著各大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傳統的醫院檢驗科、血站和疾控中心等單位人員需求越來越少,人才培養過剩與人才需求變小的矛盾日益尖銳,而由于國內外醫學模式的轉變及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飛速發展,醫學獨立實驗室、檢驗試劑及儀器生產營銷企業及生物制品企業等醫學檢驗相關企業得到迅猛發展,以醫學獨立實驗室為主的醫學檢驗企業的發展壯大有力地促進了醫學檢驗行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提升,也使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就業面向發生重大轉變。因企業人員需求量巨大,且發展空間廣闊,成為未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向。因此,為滿足行業的需求和專業的長遠發展,必須改革傳統的以培養醫院臨床檢驗崗位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既適應醫院臨床檢驗崗位需求又適應醫學檢驗相關企業崗位需求的“雙崗位”人才的人才培養模式。
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實施是“雙崗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體現該課程明確指出傳統的以醫院臨床檢驗崗位為主的“單崗位”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要想緊跟行業步伐,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培養醫院臨床檢驗崗位和企業工作崗位的“雙崗位”人才培養模式,這就要求課程設置和課程教學必須圍繞“雙崗位”人才培養而進行。該課程也明確指出要實現“雙崗位”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完成相關課程的學習及取得相關資格證書,該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規劃自身學習、提髙學習成績具有重要作用。
1.2 是實現“雙崗位”人才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 醫學檢驗導論課程設置醫學檢驗行業和企業發展現狀、醫院臨床檢驗崗位相關課程、企業相關崗位課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就業面向等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從宏觀層面了解到醫學檢驗市場變化和人才需求情況,促使學生努力學習,增長能力,具備“雙崗位”人才綜合素質,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才能在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3 是改變學生就業觀念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熱點,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與傳統的就業觀念的矛盾,已迫使大學生不得不拋棄傳統就業觀念,樹立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就業觀。作者所在學校學生主要來自長江三峽庫區城鄉基層,學生思想觀念較為落后,受傳統就業觀念影響,90%以上的學生仍把醫院檢驗科作為自己首選就業方向,選擇企業的不足10%。基于以上情況,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雙崗位”人才培養模式,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滿足國內就業環境勢在必行。這就需要設置相關課程,傳輸全新就業理念,改變傳統就業觀,使更多的學生認同企業并選擇企業就業,以適應企業巨大的需求,而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選擇。
2.醫學檢驗導論課程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基礎課程的必要性
2.1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四大模塊課程體系 根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雙崗位”人才培養目標,開展職業崗位能力分析,確定學習內容,根據學習內容設置課程,依據學生認知及知識遞進規律優化課程,結合大學生基本素質及人文修養,并參照臨床醫學檢驗技士資格標準,形成由人文素質課程群、專業基礎課程群、專業核心課程群和專業拓展課程群組成的四大模塊課程體系。
2.2 醫學檢驗導論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程的必要性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校內學習時間為兩年,第一年是基礎課程(人文素質課程和職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第二年是專業課程(職業技術和職業拓展)的學習。醫學檢驗導論課程是由緒論、醫生職業道德規范、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醫學檢驗行業和企業發展現狀、醫學檢驗工作任務、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知識、檢驗工作者素質和能力要求、檢驗與臨床溝通等八個部分組成。在內容選取上既是人文素質課程學習的延續,又是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是聯系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橋梁和紐帶。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往往安排在第二學期教學,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將該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程是必要的。
3.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實施成效
為了解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實施成效,有的放矢做好課程改革,課題組對20xx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155名學生開展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問卷調査,主要圍繞課程學習后專業認知度、人才培養目標、就業面向、專業學習興趣等方面展開。調研結果表明,所有學生均贊同開設醫學檢驗導論課程,認為通過課程習,對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業面向和崗位需求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專業課的學習有信心。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實施效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3.1 學生對專業認識程度更加深刻,學習目標更加明確 調研結果表明,學習前,只有27%的學生對專業非常了解,52%的學生對專業有一定了解,21%的學生對專業完全不了解;43%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屬于學習主動型學生,46%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屬于隨波逐流型學生,11%的學生無學習需求,屬于混日子型學生。.學習后,對專業非常了解的學生從27%提高到78%,對專業有一定了解的學生從52%下降到22%,對專業完全不了解學生為零;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生從43%上升到78%,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學生從46%下降到17%,混日子學生從11%下降到5%。可見學習該課程后,學生對專業的認識程度更加深刻,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
3.2 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學習前,因多數同學對專業不了解,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效果一般;學習后,學生們的出勤率、課堂互動和學習認真程度明顯好轉,學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由第一學期的75.5分提高到第二學期的.80.2分,提高了近5%,這些均表明該課程對于提高學習成績的作用顯著的。
3.3 學生的就業觀念改變明顯,選擇企業就業人數逐年遞增 課題組對20xx?2015屆畢業生開展了就業統計,20xx屆畢業生選擇醫院就業比例為80.1%,企業就業比例為12.1%,其他就業比例為7.8%;20xx屆畢業生選擇醫院就業比例為72.3%,企業就業比例為20.6%,其他就業比例為7.1%;20xx屆畢業生選擇醫院就業比例為71%,企業就業比例為25.4%,其他就業比例為3.6%。畢業生選擇企業就業比例連續三年上升,從12.1%上升到25.4%,而選擇醫院就業人數連續三年下降,反映出學生就業觀念改變明顯,這也是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實施后的另一顯著效果。但總體上選擇醫院就業人數仍在70%以上,選擇企業就業人數不足30%,與醫院和企業各占50%的就業目標相距甚遠,故改變學生就業理念仍需大量的工作。
3.4 對課程建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學生在肯定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價值的同時也對課程內容、學時安排及教學方法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如建議課時從32學時調整到16學時、增加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增加臨床見習以及經常聘請行業企業一線人員到校開展講座等,有助于進一步完善課程內容、修訂課程標準和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4.關于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4.1 進一步對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必要性進行調研 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査、電話訪談等形式針對性開展了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必要性調研,結果表明,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對于學生早期了解專業,提髙專業學習興趣很重要,大家一致建議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開設該課程。但因調研范圍較窄,調研數量不夠,說服力不強,醫學檢驗導論課程設置必要性到底有多大,是否一定要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必修課程,仍需要有強大的數據支持,建議有關組織和機構應進一步加大對醫學檢驗導論課程必要性調研,獲得更為準確的數據,以指導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建設和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完善。
4.2 盡早明確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 雖然已經制訂了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課程標準,也選取了課程內容,但由于調研局限、能力有限,選取的內容能否滿足人才培養需求仍是未知數,該課程要達到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設置的教學內容,還需通過調研來確定。建議有關組織和機構進一步加大對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的調研,以盡早建立完善的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以滿足人才培養需求。
4.3 盡快出版醫學檢驗導論規劃教材 據了解,國內部分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已開設了醫學檢驗導論課程,但迄今為止,仍沒有規劃教材出版。因無規劃教材,各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千差萬別,有的學校編寫了講義或校本教材,以必修課或選修課形式開展,有的學校因無講義或校本教材,以講座形式進行。作者所在學校對該課程非常重視,既編寫了校本教材,又采取課內教學。為規范實施醫學檢驗導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建議有關出版社盡快組織專家編寫醫學檢驗導論教材,盡早出版,以滿足專業教學需求。
醫學導論論文6
淺析如何提高臨床醫學檢驗中數據的準確性
當前,醫學檢驗科學得到迅速發展,檢測技術也得到不斷的創新,因此,檢驗人員需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和新技術進行學習,這樣才能跟上檢測技術的發展,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臨床醫護人員也需對新的檢驗技術進行一定的了解,這樣有利于配合檢驗人員開展檢驗工作,并能夠向有效和準確診斷與治療方向靠近。
一、影響檢驗質量的原因分析
在臨床醫學中,醫生需要以檢驗結果為依據,對病人進行診斷,確定治療方案。檢驗結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當今,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檢驗醫學也不斷的創新,現代醫學模式發生轉變,不斷提高檢驗的現代化水平
因此,也較大程度的提高了檢驗結果的正確性,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還依然存在臨床醫生懷疑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結合下面幾個原因,分析一下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
1、分析標本質量 內外在兩種因素對標本質量產生影響。進食8h后所采集的`標本被成為空腹標本,如果在空腹時間過長的情況下,采集標本,那么標本就不能把機體的情況真實準確的反映出來。
2、分析標本放置的時間 采集完的血標本,需要立即送往實驗室進行檢驗,實驗室在接到標本后,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檢查。如果檢查不能馬上做,需要分離血清或血漿,放置到冰箱內,保存在低溫狀態下,把影響結果的因素減小到最小化。
3、如何進行實驗操作 注重科學性是實驗操作要注重的關鍵。崗前嚴格培訓是檢驗人員上崗前首先需要進行的環節。每個檢驗工作人員都要做到熟知檢驗標準,使判定標準達到統一,把誤差減小到最低的程度,使化驗結果趨近“真值”。
二、運用循證檢驗技術,提高檢驗數據的準確性
把臨床研究最前衛的道德和最有說服力的科學研究證據明智、準確、慎重的結合到一起,制定出診治患者的醫療方案,就是循證檢驗醫學的思想。因此,在對臨床治療進行評價時,循證技術被認為是“金標準”。
患者是循證檢驗技術的中心,循證檢驗技術的宗旨是把正確可靠的檢驗信息提供給臨床醫生,為臨床診斷服務,因此說,嚴格控制整個檢驗系統是實現臨床實驗管理達到高質量的關鍵,也是檢驗結果達到正確,合理有效的開展實驗的關鍵
1、循證檢驗技術的主要內容
(1)用循證檢驗技術評價和重新評價一些實驗項目的臨床應用價值;(2)合理選擇檢驗項目和方法,把可靠指標篩選出來為臨床服務,規范標準檢驗項目;(3)結合臨床不斷修訂實驗室指標的診斷標準來指導臨床應用。
2、循證檢驗技術的操作方法與步驟
循證檢驗技術可對檢驗指標進行系統回顧,主要通過隨機對照實驗和薈萃分析對實驗指標進行評價,運用統計學原理,對這些指標和方法進行有效評估。循證檢驗技術有以下步驟:
(1)把要分析的問題明確。
(2)對問題進行綜合評估,查詢相關文獻資料。
(3)對可靠性、有價值等關鍵參數進行分析,找出最佳證據。
(4)將結論用于臨床。
(5)對臨床應用情況進行性能評價。
3、對應用的檢驗項目及技術的評價
(1)技術性能:雖然檢驗人員對技術性能與滿足臨床需求的了解有限,但實驗方法性能對臨床應用具有重要作用
(2)診斷性能某個實驗項目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被臨床采用的先決條件,核心問題是能否回答問題。
(3)臨床效應:某項實驗項目是否能提高臨床診斷、治療和預后觀察得到最佳的健康服務結果。
(4)經濟效益:在診斷性能和方法以及技術上,某項實驗檢查都體現出很好的情況,但費用昂貴,患者接受困難,其臨床應用性就會降低。
由于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以及對患者進行預后觀察,都與檢驗結果的質量水平具有密切的關系,也會對醫院的社會效益產生影響,因此運用循環驗證技術把臨床醫學檢驗結果推向更加準確和合理的高度上很有必要。
三、發展循證檢驗技術的必要性
1、是新技術不斷發展的需要
現代醫學檢驗技術的迅猛發展,如熒光偏振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化學發光技術、生物芯片技術不斷發展,新方法新手段不斷出現,原來無法測定的項目,現在能夠精確測定。這些檢測手段只有在充分評價其方法可靠性、結果精確性以及臨床應用性后才能充分應用于臨床。
2、是推進醫療體制改革的需要
雖然新技術新成果不斷出現,檢驗專業發展迅速,檢驗質量及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與此同時,也存在檢驗技術濫用,過度使用的問題。據研究表明,很大比例的檢驗項目完全沒有必要。因此,進行醫療體制改革必須大力發展循證檢驗技術。
3、是提高檢驗數據精確性的需要
檢驗數據的準確性是檢驗工作的生命線,檢驗高質量帶來診斷高水平,檢驗結果精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臨床醫生的診斷、治療和預后觀察也關系到醫院的社會效益。
評價整個檢驗過程的質量準確與否需要數據來說明,發展循環驗證技術可以全面提高檢驗質量,減少臨床誤診,節省大量衛生資源。
總之,要想提高檢驗數據的準確性,不能僅僅停留在單一方法上。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要不斷創新檢驗方法。
醫學導論論文7
在很多人眼里,醫生是救死扶傷,懸壺濟世的白衣天使。然而在我看來,醫生只是蕓蕓眾生,萬千職業中的選項之一罷了。
“臨床醫學導論課”的第一節課,老師不能免俗地問:“你為何學醫?”就算不是幾十年前那個容易做夢的年代,“夢想”仍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主題。《好聲音》的學員自我介紹時總要回答“你的夢想是什么?”仿佛站上那個舞臺需要天大的勇氣,不得不靠夢想來支持。而現在,我成為一名醫學生,對這方面感興趣的人通常會問:“你很喜歡學醫吧?”或者,“是不是你父母讓你去學醫?”在他們眼里,醫學是個布滿荊棘的道路,所以我做出這個選擇的前提,無非“喜愛”,“逼迫”。小區里經常在一起聊天的大媽們,從未近距離接觸過醫學,她們一邊在自己病痛時對醫生崇敬有加,一邊又將學醫視為洪水猛獸,為踏入其中的后輩默默擔憂。
然而,為我們上課的老師,有些穿上白大褂已數十載,在將我們引向“臨床”的殿堂之時,問了和那些不了解醫學的人一模一樣的問題——“你為何學醫?夢想還是‘現實’?”
“當醫生”并不是我的夢想。我的父母確實希望我學醫,但他們也沒有逼迫我。 我看中的,是“醫學—醫生”這條專業性的筆直道路,醫生的穩定收入,社會地位,比較單純的人際往來,以及,“治愈了一個病人”這個確實可得的成就感??而為了得到這些所需要付出的學習上的努力,我覺得值得。我的父母在其中只有過一次推波助瀾,那就是我母親說我的性格適合學醫。綜上,理性的角度考慮,“醫學”這條路就算不是我人生的最優解,也依舊可以算一個明智的選擇。
然而,人在選擇職業,職業也在選擇人。往往,那些對一個崗位擁有“喜愛”的人總是能獲得一些加分,因為人類為自己“喜愛的事”付出的努力看上去更加可靠。這是完全正確的。然而,前提是,那個“喜愛”得是穩定的,不會被枯燥歲月磨滅掉。萬一有一天,“喜愛”的火焰熄滅了,新的火焰又沒能及時點燃,職業道路上一片漆黑,他只能退出,否則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誤入歧途。
單純的“喜愛”在醫學上擁有更大的隱患。因為醫學是與生命息息相關的職業,若從業者不能時刻保持正確的態度,耽誤的可能就是一條人命。多少醫療事故,是因為當年的激情減退,耐心細心不再而引發的呢?
比起“喜愛”,我認為,醫生更應“膽小”。換句話說,不管最終你的技術達到何種程度,不管來求醫的人的病情看上去何等無傷大雅,在施行救治時最好能保有當年還是實習生時候的謹慎。在我的理解中,就算不去提那些“救死扶傷”的高尚論調,醫生通過醫好病人獲得報酬,那么,就算是為了活下去的口糧,這份“膽小”也不能丟。我母親所謂的“適合學醫的性格”,就是指的這份“膽小”。
因為我“膽小”,所以我在學習時便不敢有所遺漏;因為我“膽小”,所以我在診斷病情時便不敢輕易下定義;因為我“膽小”,所以我在用藥時會充分了解病人身體再開處方;因為我“膽小”,每次治療過程中(包括手術)都會再三檢查,以免節外生枝??
所以我覺得,比起“喜愛”,“膽小”才更適合一名醫生應有的覺悟。
當然也有人會說:“醫生不僅僅是要在生理上治愈病人,醫患之間,也應有心理上的交流。若是喜愛這個行業,就能待病人更加耐心,細心,何愁不能做到你說的那些?”
但是“喜愛”是有疏漏的。“喜愛”本就是私人心情,帶著這種心情工作,工作上的行
為都是以滿足“喜愛”的心情為先。這樣說有點消極陰謀主義。但是心情這種東西是瞬息萬變的,就比如小時候喜歡的.超級英雄動畫,現在看來只覺得索然無味。“喜愛”醫學的人,在日復一日的與病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在可能是千篇一律的病情報告中,又將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心,始終寬厚和藹?更別提,被生活中的瑣事煩擾的日子,當真還想得起自己那份“喜愛”的心情嗎?
終究,與人打交道的方法就不該與醫生的本職混為一談。若是良好的心情對病情好轉有幫助,或是和藹寬厚的話語更能使病人配合,那就帶著這個觀點去安撫病人就行了。其他時候,不需要刻意迎合病人。將工作與情緒分隔開,不對病人產生感情,就能不讓病人的感情影響到自己,反過來,就可以不讓生活中自己的感情影響到工作。這叫“他人視界”。
“他人視界”并不會導致嚴峻“醫患關系”,雖然它看上去確實有點不近人情。但是,“醫患關系”惡化的根本原因,只是醫生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一個醫生應該做到,細致診斷,深入了解,謹慎治療,以及良好溝通。良好溝通的缺失往往會成為直接原因。
而“不存感情”并不代表“與病人缺乏溝通”。相反,客觀全面的“醫囑”才是病人所需要的,也是碰到無理取鬧的患者家屬時最好的擋箭牌。
比較之下,高下立分。
說到底,想做好一個醫生,不在于你希望為這個職業付出多少,而在于他人(尤其是患者)對于處于這個職業的你有多大要求。大多數人求醫,藥到病除是最終目的,那么我們便給他們這個結果。自以為是的“心靈雞湯”確實能滿足一下虛榮心,但那對治療無多大裨益,還不如用這點時間,反省自己是否缺漏。
所以我說,“膽小”比“喜愛”更適合一名醫生。
醫學導論論文8
經過臨床醫學導論課的學習,使我對于臨床醫學這門學科有了一個整體上的認識,也讓我對于未來將從事的醫生職業有了一些了解。
關于醫患關系,導論課上的一張圖片使我印象深刻。一名醫生跪在一個坐在輪椅的小男孩邊詢問病情,男孩的臉上充滿了陽光的笑容。這又關系到了醫生的職業素養問題。正如照片中所示,如果每個醫生都能夠溫柔的、體貼的關心病人,我想病人也是會體諒醫生的,這樣醫患關系就能朝著正常的方向轉變。醫生需要提高自身修養,用恬然淡靜的微笑去面對病人,讓病人信賴你,冷靜下來仔細的敘述病情病史;而不是面無表情,冷漠的例行公事式的檢查,這樣就丟失了第一印象,在病人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形象。禮遇他人,他人也會尊重你。想要改變全國人對醫生的看法是很困難的,所以不如改變醫生給的職業素養,善待病人,以解決醫患關系緊張的關系,共同促進和諧社會,迎接美好的明天。
關于醫學教育,我認為醫學生課業繁重,需要學習的東西又多,如果能夠減輕課業,讓學生有時間進行復習與總結,建立起整個人體的體系,包括哪個部位有什么結構什么神經肌肉細胞以及相對位置,會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及未來醫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現在課程較多,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人體這一寶庫展開探尋,因而就會有交叉,不同學科間所學知識會有些重合。這些重合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但是由于不同學科側重點不同,導致交叉知識點的側重不同,復習與整理時便會產生時間上的些許浪費。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醫學生一定就能有更多的空余時間來整理知識以及形成體系。 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我也算初步跨入醫學的大門了。越是學習,心中對于醫學的敬仰就越是濃厚。學習了解剖,體會到極其復雜人體結構是多么難以記憶,但醫生依然能夠從容下刀,避開血管神經,直達患處,不可謂之不神奇。而且,前人到底經過了多久的努力才將如同浩瀚星海般復雜而玄奇的人體結構搞清楚,讓我們能夠快捷便利的了解人體這個寶庫。學習了組織學,體會到前人一個個構思精巧的發明和實驗方法,將肉眼不可見的微觀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能從極細微的方面去感嘆生命的神奇,那么多各種各樣的不可見的微小細胞是如何組成一個龐大的、能夠做很多事情的身體,人類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細細端詳自己的掌心,似乎可見那一道道似乎隱藏著人生命運的掌紋下的表皮真皮,神經血管。讓思緒隨著一個個紅細胞走遍全身大小循環,就好像自身化作一個細小的宇宙塵埃,飄蕩在無垠的星河中,這種感覺玄妙而又令人敬畏。今后,我便會帶著這份玄妙與敬畏投身臨床醫學的學習中,敬畏人體,敬畏人,敬畏醫學。
醫學導論論文9
看著老師在課堂上旁征博引,用自己的醫學經驗跟我們講授臨床的各種病例,我由衷的對老師產生膜拜之情。我是多么渴望自己也能夠成為一名醫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優秀醫療工作者,所以情理之中我對這門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作為一名醫學生,這門課程我深有體會的是:我們要培養高尚的醫德,掌握精湛的醫術,做一名祖國未來的優秀醫療工作者。
我清楚的記得老師在上第一堂課就跟我們講過:作為一名祖國未來的醫療工作者,我們要有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準備。工作50年是個什么概念,也就是說我們自身要工作到70多歲,可想而知我們自身素質要有多高,而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就完全有待于我們自己去培養提高。正所謂打鐵還需身先硬,一名優秀的鐵匠自身的素質絕對是無可挑剔的,所以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我們就應該要有過的硬的素質和技能,要有屬于自己的金剛鉆。再者,課堂上老師們用自己幾十年的行醫經驗向我們詳盡的闡述了作為醫療工作者所應該具有的種種品德和各種技能,這對于我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更是彌足珍貴的。因為經驗是買不來的,買來的.經驗都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的。所以自然而然,我喜歡上這么課程,喜歡老師們講述自己的種種經驗。
作為一名醫學生,了解醫學起源、發展以及醫學模式是首要任務。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了解了原始社會的原始醫學、古代奴隸社會的西方醫學、古代奴隸社會的西方醫學在醫學起源中所起重大作用。還有中世紀以防治疫病為主的歐洲醫學這些讓我感到了醫學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也讓我為人類祖先在過去的歲月中與疾病的斗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而醫學模式作為醫學科學和衛生發展的歷史總結,并隨著人們對醫學與健康及其影響因素認識的深化不斷的發展和變化。
作為一名未來的醫生,具有優秀的診斷技術和疾病治療方法是根本目的。老師在課堂上以生動的例子和詳細的講述對發熱、咳嗽、腹痛、水腫、昏迷等癥狀進行了介紹,讓我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對于體格檢查則是講授了基于病人的基本檢查法和一般檢查。疾病的治療是醫生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課程詳細介紹了新開展的一些非藥物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方法以及手術治療方法。盡管只是簡單的介紹,卻讓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我們離一名醫生的距離還太遠太遠,我們要學的要做的還遠遠不足。我們都還只是初生的小樹苗,而老師們是早已碩果累累。所以從這一點我就發現我要學的還太多太多,正所謂:有比較就才會有差距,有差距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會催人奮進。而我想,也許正是這差距讓我在今后的學習實習中腳踏實地,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向更深層次邁進。
從老師的口中我了解到一位病人是多么希望的到一名優秀醫生的救治,而一位優秀醫生的定義又到底是什么?——技術高超,醫德高尚,責任心強,心智正常,人格健全的醫生;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不謀取私利,對病人的生命盡職盡責的醫生;能徹底把我的病治好的醫生——要對我的病負責的醫生;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救死扶傷,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的醫生。我想,其實歸納起來莫過于兩點:一是要有醫德,二是有醫術。這兩點,也恰恰是老師和有良知的醫生們時時刻刻警醒著,學習著和實踐著的。“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我想這兩句話概括了做一名合格的醫生應該具備的四個字——德才兼備。而“讀書而不臨癥,不可以為醫;臨癥而不讀書,亦不可以為醫”,就說明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掌握精湛的醫術。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就應該掌握精湛的醫術,做到:重視理論課的學習,踏踏實實地學好每一門基礎課,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重視實驗課的學習,培養醫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培養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研態度;重視實習,加深理解和鞏固理論知識,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可以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基本的職業道德觀念等。所以,作為一名醫學生,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我們就需要培養高尚的醫德和掌握精湛的醫術。
學習了《臨床醫學導論》后,我算是真正懂得:醫務工作的責任是神圣而偉大的,作為一名醫學生在大學階段就應為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的具備打下堅實的基礎,努力完成醫學生在大學期間應有的學科任務,為今后走上醫療崗位邁出自己堅實的一步。
醫學導論論文10
記得第一節課的時候,我滿懷好奇心,期待著老師帶給我們的醫學知識享受。上課伊始,老師向我們歸納了本門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即導醫學、導醫生、到醫療。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讓我完全融入他的教學。慢慢地,他為我揭開了臨床醫學導論神秘的面紗······
導醫學:“希波克拉底的魔力”
在這里,老師為我們講述了醫學起源之謎。原始社會,猿人真正地脫離了動物界,自療和互救成為古代醫學形成的基礎。后來,西方醫學在古希臘發源,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便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希波克拉底的出現,為醫學揭開了新的篇章。他的《誓詞》也流傳至今,告誡我們要遵循醫師規范——矢志不渝地遵守誓約、尊師敬幼、非禮勿視、不為所欲為、不給病人帶來痛苦等。盡管現在的醫學隨著社會文明發展至今已是繁榮昌盛了,但希波克拉底誓言仍有著他獨特的魔力。
是的,作為一名病人以性命相托的醫生,他一生都應該堅守著自己的承諾。這不僅僅是一種敬業的精神,更是一生的奉獻。而我,也會矢志不渝地堅守著。
導醫生:溝通從心開始
在這里,老師說溝通也是一種藝術。在這個高科技發達的時代,當網絡將我們帶到足不出戶就能了解世界新鮮事的世界時,鋼筋混泥
土便成了將我們一個個分開的罪魁禍首。我們渴望交流,特別是醫生與患者的交流。眾所周知,當患者不再信任醫者,當醫者不再受敬于患者醫患關系便會日劇惡劣。除了醫療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和高昂的醫療費用引起的爭端外,溝通隔閡也是引起醫患關系惡劣的重要原因。因為有了溝通鴻溝,患者不知如何求醫,而醫者醫技無處可使。于是,作為一名醫學生,提前掌握溝通技巧就顯得特別重要。雖然未以醫生的身份接觸過病人,但對患者對醫生的無理謾罵和暴力行為卻早有耳聞。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特別是醫生與患者的交流都是必需的。其實,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應該懂得去聆聽對方,這樣對方才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
醫生不是神,不能一瞬間就把病人的痛疾驅除。患者也不是一個玩具,他們同樣需要有理解。所以,要是醫生和患者之間有良好的溝通,彼此以真誠相待,那齊手共抗病魔又有何難!
導醫療:醫生如虎添翼
在這里,老師課室“論劍”。CT、X光片機、核磁共振、心電圖器,這一部部先進的儀器,無不體現著現代科技的進步。這也為醫生的診病、治病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但要完全地掌握這里的每一項技術都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作為現代的醫學生,努力學習各種臨床治療儀器的使用技術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們,醫生才會如虎添翼。
學醫不單單學理論知識,還要有大量的`醫院臨床實踐經驗。當我
第一次穿著白大褂并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醫院時,我的心也在不停地顫動。老師用幽默風趣的言語向我們介紹了急診室的常用儀器,包括急診柜、急診箱、呼吸機等。接下來又為我們系統的介紹了急救的知識,并且列舉生活中的例子,方便讓我們“消化”。并且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我越感到醫生這一職業的偉大。
雖然我知道學醫的道路很艱辛,甚至要丟掉尊嚴,但我也知道選者了學醫,就注定了一生的學習,一生的忙碌和一生的奉獻。穿起了白大褂也就意味著擔負起了責任——這是一生的諾言。
醫學導論論文11
醫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藝術性和道德性的學科,我們醫學生就要做這方面的“科學家”、“藝術家”和“道德家”。
為期5周的《臨床醫學導論》課就這樣結束了,雖然只有短短的30節課,但老師們豐富的專業知識,嚴謹求實的態度,以及對臨床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奉獻精神都深深的打動了我,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啟迪??
《臨床醫學導論》是一門過度課程,是連接醫學基礎知識與臨床專業知識的橋梁。雖然當初讀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圣醫學學府??”的豪壯醫學生誓言時我為之動容,但臨床醫學,是研究診斷、治療疾病和醫患關系的學科群,他作為一種應用科學,是建立在生物學、物理學、化學、數學、基礎醫學等學科基礎上的。《臨床醫學導論》這門課程讓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早期對臨床醫學有全面的了解,初步進入醫生角色,提高對醫學的學習興趣,是連接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梁。這門課程猶如一劑強心劑,使我們迸發出學習的動力,幫我們擺正了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努力完成醫學生向醫生角色的轉化,做一名合格的醫生。
首先《臨床醫學導論》給我們介紹醫學發展史,作為一名醫學生,了解醫學起源、發展以及醫學模式是首要任務。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了解了原始社會的原始醫學、古代奴隸社會的東方醫學、古希臘醫學。還有中世紀以防治疫病為主的歐洲醫學,以及日新月異發展的當代醫學。這些都讓我感到了醫學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也讓我為人類祖先在過去的歲月中與疾病的斗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同時我認識到了醫學模式的重要性,作為醫學科學和衛生發展的歷史總結,它必然隨著人們對醫學與健康及其影響因素認識的深化不斷的發展和變,對今后的臨床指導和相關總結有重要的意義。
老師們還教導我們,作為一名醫學生,知識要廣,專業要精。所謂知識廣是指要對醫學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了解,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只了解局部而忽略整體;而專業要精則是指要對你將來從事的專科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所謂術業有專攻。還要做到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兩手抓兩手硬,他說曾經我們過去只重視臨床技能培養而忽略理論知識的學習,結果培養出來的卻是“殺人機器”。聶正懷等老師用他們的一個個真實的病例告訴我們有許多方面是要多加注意的,要如何成為嚴謹求實的合格醫生。因此為了掌握精湛的醫術,我們應該做到:重視理論課的'學習,踏踏實實地學好每一門基礎課,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重視實驗課的學習,培養醫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培養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研態度;重視實習,加深理解和鞏固理論知識,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李小安、常山等老師教導我們要善于觀察病人,他們說在不同的時間段里,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狀況出現,因為機體是動態的,對于不同的病人,我們也要有
不同的看法。常山老師還說一個病癥我們要有多種看法。這些話對我們以后很有幫助和啟發。
最后我們還要注意培養自己的情商,態度決定一切,這不僅指對待學習和知識的態度,還指對待病人及患者家屬的態度。智商決定你是否能看好“疾病” 而情商才決定你是否能看好“病人”, 因此只有扎實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還是不夠的,醫學的目標不應當是狹義的健康,而應該定位于人的尊嚴。醫生應當維護患者要求生命尊嚴的權利和能力。醫生不但是要讓人體面地活,更要對無力救治的患者細心照顧,讓患者體面地離開。能不能與病人的相處的好這也是判斷是否是優秀醫生的重要標準之一,這也是醫患關系得以緩解的手段之一。只有更多的減少醫療糾紛,才能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照顧需要照顧的病人,從而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因此,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對待職業上要真情、熱情、全心全意;對待病人上細心、精心、耐心、誠心 ;對待病情上要科學、客觀、公平、公正。
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清楚了醫生的使命,必有的素質,培養過程以及醫生的標準是根本要求。懂得了醫務工作的責任是神圣而偉大的,正如老師教導的那樣我們應為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的具備打下堅實的基礎,努力完成醫學生向醫生角色的轉化,做一名合格的醫生。
醫學導論論文12
【論文關鍵詞】 糖尿病;中醫;辨證分型
【論文摘要】 目的:探討糖尿病的中醫研究進程。方法:從病因病機、辨證分型、治療進展等方面對糖尿病做一綜述。結果:辨證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確的辨證,才能獲得滿意療效。結論:積極開展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證型研究,對于有效指導臨床,進一步提高中醫藥療效,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是一組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臨床常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長,調治失宜易并發多種急性并發癥以及慢性神經血管并發癥。中醫學認為,本病屬“消渴”范疇,是由體質因素、憂思郁怒、外感邪毒、勞倦損傷、嗜食等多種因素所致。發病隱襲,纏綿難愈,病情多變,其病機過程通常表現為燥熱陰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而辨證施治對于改善癥狀、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具有積極的意義。現將中醫對其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病因、病機
1.1 脾腎虧虛
《素問·奇病論篇》記載“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日脾癉。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1】”的論述。脾癉、消渴是相互關聯的同種疾病的不同臨床表現(正因如此,醫者常將二者混二為一,而漸各失原義),但消渴病機中兼有“中滿”及“內熱”。 中醫還認為,腎為先天,脾臟的'功能強弱,均依賴腎臟功能的正常與否。若腎虛影響脾臟,脾氣虧虛,不能全盡“為之行其精氣”之職,則易致水谷精微等代謝異常,而成糖尿病。
1.2 氣郁、痰濕、瘀血
本病的基本病機為脾腎虧虛。脾虛運化無力,機體失于濡養;腎虛則各臟失于溫煦,臟腑功能不足,均可導致全身各系統、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減弱,久則氣血必運行乏力,氣機郁滯而成痰、成瘀。
2中醫辨證施護
目前,糖尿病的中醫分型尚無全國統一的標準。林蘭等【2】把糖尿病分為陰虛型、氣陰兩虛型、陰陽兩虛型。
2.1 陰虛燥熱
表現為煩渴多飲,隨飲隨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饑,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當滋陰清熱:此證臨床最多見,方用增液湯合白虎湯合消渴方加減,飲食以清淡略帶涼性食品為宜,忌動怒上火及辛香燥烈之品。保持大便通暢,可眼用枸杞湯、麥冬黃連冬瓜湯調攝:用藥大多寒涼,不宜常用,以免傷及胃氣。
2.2 氣陰兩虛
癥見典型的多飲多尿,多食癥狀不明顯,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氣短,腰膝酸軟,大便干結,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暈耳鳴,或肢體麻痛,或視物模糊,舌體胖或有齒印,舌苔白,脈沉細。治宜益氣養陰。藥用生麥散合增液湯加味,也可用玉液湯、玉泉丸調攝或生地、黃蔑、山藥水煎代茶飲或二冬湯代飲。忌辛燥堅硬食品,保持大便通暢,還應暢情志,和氣血。
2.3 陰陽兩虛
癥見腰膝酸軟,氣短乏力,口干飲水不多,畏寒肢冷,顏面或下肢水腫,食欲減退,便塘或便秘交替出現,面色蒼黃晦暗,耳輪干枯,齒搖發脫,陽凄,舌淡暗,苔白而干,脈沉細無力。法當育陰溫陽,補腎活血。藥用金廷腎氣丸合水陸二仙丹加減。藥宜溫服,忌生冷瓜果,注意保暖,及時增衣助陽。避御寒邪。可加眼引火升陽湯、祀子粥調理。
3 治療
3.1 控制飲食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載有“其(消渴患者)所慎者三:一飲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它,不如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時至今日,此段經文仍堪稱消渴患者之準繩【3】。
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也總結出不少藥膳驗方。如豬胰子1只,低溫干燥,研成粉狀,每次服9 g,每日2次;三豆飲:綠豆1 g、黑豆5 g、赤小豆5 g,煎湯服用;苦瓜炒肉:鮮苦瓜1 g、瘦豬肉5 g,武火炒后食用等。但服用這些驗方時也應將其計算在每天攝入的熱量之中。
3.2 配合運動
糖尿病患者應有規律地進行體育鍛煉。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型)患者,應在餐后進行體育運動,運動量不宜過大,持續時間不宜過長。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2型)患者,適當體育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謝紊亂。如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或嚴重微血管病變者,應根據情況妥善安排體育運動量。運動強度過大或活動時間太長引起勞累,會使病情加重。尤其是嚴重缺乏胰島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腎病者,應該限制活動量。但運動強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療作用,特別值得推薦打太極拳,它具有輕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點,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適宜的運動形式。
3.3 注重調攝情志
中醫認為,精神情志的波動,常可使病情加重或惡化。情志舒暢愉快,則氣機調暢,氣血和平,有利于扶助正氣,促進疾病早日康復。所以要鼓勵患者調暢情志,善于控制喜怒哀樂,使心理處于平衡狀態,達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目的。
3.4 適當的中藥治療
中醫治療糖尿病是以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主,采用益氣養陰、清熱活血等治療原則,同時輔以針灸、推拿等綜合治療的方法,調整人體內環境,改善患者代謝狀況。中藥降血糖效果較西藥弱,但作用緩和而持久,由于許多中藥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中藥在改善癥狀和治療并發癥方面有明顯優勢,且無明顯副作用。祝湛予等【4】在治療糖尿病氣陰兩虛血瘀者時,用自制降糖基本方,配活血化瘀法治療,不但可以減輕并發癥的發生,且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改善血液循環,有助于胰島素的吸收。熊曼琪【5】用加味桃核承氣湯,治療8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總有效率達到86.6%,并總結出該方具有通腑存陰、活血化瘀等功效,可降糖、降脂、降低血液黏度,對防治血管神經并發癥有一定療效。邵啟惠【6】證實,活血化瘀可使空腹血糖降低,膽固醇的β-脂蛋白下降,全血比黏度低切速,血漿比黏度、f蛋白原和血漿滲透壓等也顯著下降,“三多一少癥”及一切并發癥改善。總之,長期的糖尿病患者,依據久病必虛、久病必瘀的理論,在治療糖尿病的基礎上,適當配伍活血化瘀藥物,可達到較為滿意的療效。有人【7】運用動物實驗性糖尿病對本方及其藥物組成的復合作用,作了較為詳細的觀察,結論是:方中知母為降糖的主藥,甘草、粳米能輔助發揮作用,它與人參配合有拮抗作用,而石膏的加入,又使之相互協調。祝湛予。治療糖尿病氣陰兩虛型,用自制降糖基本方(元參、生地、麥冬、黨參、五味子、茯苓、生牡蠣、蒼術、黃芪、葛根、山藥、丹參)加減,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效果較好。
4 體會
中醫治療糖尿病,從臟腑病機論治,認為上焦宜潤肺養陰、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瀉火或清胃潤燥,以治消谷善饑;下焦宜滋補肝腎、育陰清熱,使水火相濟、陰平陽秘。從標本虛實論治,認為消渴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正虛之中,以腎虛為本,痰濕、血瘀為標;腎虛之中,陰虛為常,火衰為變【7】。從“三消”輕重論治,認為標實證輕,本傷病重,消渴病出現傳變(并發癥),病情更重。此時,常需滋陰補腎、益氣健脾、化痰逐瘀、活血通絡諸法并用,方可取得好的療效。因此,中醫治療糖尿病,原則上常宜滋補,慎用攻伐及寒涼藥物,根據病程長短,因人施治,實行個體化治療,從而達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目的。
中醫治療糖尿病,應揚長避短選擇好適應證。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藥絕對沒有西藥快,但它注重整體調控,在改善癥狀等方面明顯優于西醫。適合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經并發癥者【8】。但對胰島素依賴型患者中藥就不適合,因為胰島素依賴型患者自身沒有或僅有極少量的胰島素產生,完全依賴外源的胰島素來維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島素治療則會出現酮癥酸中毒而威脅生命。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中藥能代替胰島素。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特點和精華所在,尤其是中醫藥個體化治療的特色與優勢所在,辨證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確的辨證,才能獲得滿意療效。積極開展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證型研究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進一步完善糖尿病并發癥與中醫證型關系及演變規律的研究,對于有效指導臨床,進一步提高中醫藥療效,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南京中醫學院醫經教研組。黃帝內經素問譯釋【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351.
【2】林蘭。糖尿病的中西醫結合論治【M】。第11版。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7-72.
【3】王憶黎,嚴余明。試述2型糖尿病炎癥發病說對中醫臨床的意義【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3,27(3):2-21.
【4】祝季元,祝湛予。治療糖尿病經驗 【J】。 浙江中醫雜志,1987,(12):531.
【5】熊曼琪。加味桃核承氣湯(片)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新中醫,1998,2(4):55.
【6】邵啟惠。以活血化瘀為主治療糖尿病的初步觀察【J】。上海中醫藥雜志,1993,(5):15.
【7】LeinonenE, Wiklund, Hurt Camejo E, 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 adiposity correlate with acute phase reaction and soluble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type 2 diabetes【J】。Atherosclerosis,23,166(2):387-94.
【8】向紅丁。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診斷分型及防治原則【J】。繼續教育,25, 19(5):28-29.
醫學導論論文13
[摘 要]《臨床醫學導論》課程是一門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早期認識醫生這個行業的課程。它能夠讓學生了解醫學整體概念及教育意義,讓醫學生了解醫生的責任、使命、與患者的溝通技巧,以及讓醫學生初步了解臨床常見癥狀,早期參與臨床實踐,早期體會醫生生活,最終的目的就是培養出合格的醫生。
[關鍵詞]臨床醫學導論;醫學生;醫學教育;合格醫生
現在大多數醫學院校都為低年級醫學生開設中國醫科大學孫寶志教授主編的《臨床醫學導論》這門課程,它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對于學生而言,早期接觸臨床能夠讓學生更早地去理解醫學的意義,更早地去了解將來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這對醫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這也彌補了傳統臨床醫學課程存在的不足,對人文教學、通識教育存在的缺陷有著極大的意義。[1]雖然《臨床醫學導論》課程的課時相對不多,但是筆者認為對于臨床醫學生的教育所發揮的作用卻是極大的。
1 《臨床醫學導論》醫學篇讓醫學生了解醫學的整體概念及教育意義
在醫學篇中,學生學到了醫學的起源與發展,醫學專門分科與進展,醫學模式,醫學目的和責任,全科醫學概念,醫療衛生組織機構與醫改,以及高等醫學教育與改革。這些章節給醫學生提供了醫學的整體認識,讓醫學生了解到了“醫學”到底是一門什么樣的科學,醫學當今的大方向是什么。這為醫學生了解醫學提供了最“新鮮”,最有意義的知識。比如書中所說的醫學的起源,能夠增加學生相應歷史知識的學習,“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這樣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了解醫學古今中外的歷史進程,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對于“醫學專門分科與進展”,從這一篇學到了目前臨床的各個科室分科,并且整個分科的演變過程,收益很大。解決了自己存在很久的一個疑問,因為我們之后也一定面臨著分科選科的問題。還有涉及高等醫學教育與改革[2],它講述了高等醫學教育國內外的現狀及我國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趨勢,這為醫學生自身定位,自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只有知道制度如何改變,我們本身才能去順應制度的改變,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贏得自己的人生。而醫學也是一門人學,除了去學好那些比較死板的知識之外,還要去了解相應與人溝通的技巧,這就涉及了醫生篇的學習。
在這個章節中還提及了目前醫療行業改革的最新進展,也就是“5+3”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筆者自身是一名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的學生,也面臨著到時候是繼續選擇七年制還是“5+3”的問題。通過學習這部分對“5+3”又有了更新的理解,最重要的就是筆者理解了國家七部委聯合下發這個政策的目的:提高住院醫生的技能與水平,這一點或許是最重要的。對于解決目前住院醫生技能嚴重缺乏的現象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2 《臨床醫學導論》醫生篇讓醫學生了解醫生的責任、使命及與患者的溝通技巧
這個篇章可以說是最貼近醫學生,它向醫學生明確了什么樣的醫生才是一名好醫生,提出了好醫生的標準:醫學專家,交流者,合作者,管理者,學者,健康促進者,專業人員七項。這就為醫學生如何努力設立的一個很好的目標。并且緊接著又提及了醫生的人文素養,這一點也許是當今臨床醫學教育最缺乏的東西。早在八年制設立之初,相關專家學者就強調醫學生的通識教育。而《臨床醫學導論》課程在某種程度上就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目前的醫學院校大多數都開著很多的人文課程,但是大多數是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馬克思原理》《自然辯證法》等課程。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文水平并沒有太多的提高,這一點亟須改善。之后就是醫生的學者角色。這一點無法否認。現在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承擔著臨床、科研、教學這三個重任,只有這三個重任都完成好才能真正說的上是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并且目前尤其在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科研所占的分量非常大,這也要求著現在臨床醫生在重視臨床技能時,更要重視科研,臨床科研兩手抓。最后就是醫療中的人際溝通。換一個更通俗一點的詞,就是“醫患關系”。這或許是非常熱點一個話題。現在醫患關系極其緊張,醫學生如何在學校期間掌握良好處理醫患關系的技巧,是之后更好發展的重要保障。如何與患者更好的溝通,在某種程度上要比臨床技術更加重要。
在醫患關系嚴重的今天,如何培養醫生更好溝通技巧,如何使醫生從自身改善與患者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要從醫學生出發,因為醫學生就是“準醫生”,如果醫學生在本科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去學習與患者溝通的技巧,那么對以后的從業生活將會有非常大的助益。從這點來看,也要從醫學生做起,提高其溝通技能。
3 《臨床醫學導論》臨床篇讓醫學生初步了解臨床常見癥狀,初步體會醫生生活
在臨床篇中,主要學習了十二種臨床常見癥狀,這原本是診斷學中的一部分,然后拿到這里面來講述。這點也是最吸引學生的地方,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點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因為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臨床癥狀,也為臨床導論見習奠定了基礎。能夠跟著住院醫初步接收病人,初步進行一些淺顯的救治。并且也讓我們七年制學生感受到,什么叫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雖然課堂上很認真地學習了相關的癥狀的特征,伴隨癥狀、診斷、問診要點等,但是等學生真的到臨床之后,事情真的不是如此簡單,因為很容易就會發現事實的情況根本就不是書上所說的那樣。這就要求學生理論要與實際相結合,并且經過實際的千錘百煉,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可以說《臨床醫學導論》課程是一門專業引導性的課程,它的目標應圍繞有利于學生自主和終身學習能力養成。[3]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讓學生提前接觸病人,提前接觸醫療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4]在基礎階段學習的學生對臨床課程充滿著極大的興趣,如果能早些給予學生們機會,那么學生會更加努力去學習。并且只有讓學生了解這個東西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們以后的生活會是什么樣的,這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這門課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出一名有激情,負責任的好醫生。正如上文所說,需要醫學生能夠提前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看看這個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歡的,自己到底合不合適。而《臨床醫學導論》正是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去看醫生的這個生活到底適不適合自己,也在某種程度上為自己以后的生活提供一些指引,指明了方向。
4 結 論
中國醫科大學孫寶志教授所開創的《臨床醫學導論》課程為廣大中國醫學生提供了一個提早接觸臨床的機會,為培養中國醫生生力軍奠定了基礎。為培養出新時代的臨床醫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目前也仍然存在著相關問題。首先,在學校期間會設置一周的實習課程,到醫院相關科室參加實習,但是由于醫院的醫生很忙,沒有多少時間去耐心教學生,學生也就沒有什么機會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并且監管與考核也比較困難,對學生的約束很少。其次,在對應的寒假會組織到自己所在地醫院見習,有的學生從這里感受了許多,想到了許多。但是也有很多學生都沒有去,或者去了效果也不是特別好,這一點真需要進一步加強。并且在帶教過程中,尤其是學生到醫院學習時,應要求醫院的醫生盡量擠出來一些時間來給學生示教,真的是一點一點地帶著學生。這樣,這門課程或許才會更加的有意義。總之,《臨床醫學導論》課程使臨床醫學教育得到了一個很好的補充,它的存在絕對是有意義的。并且由此而衍生出來教育改革乃至相關的醫療改革或許會對現在的醫學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這門課程也一定會在新的時代做出新的業績。
參考文獻:
[1]蔡巧玲,王樂民,陳義漢.基于“臨床醫學導論”課程的早期接觸臨床教學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xx(7):1-2.
[2]孫寶志,臨床醫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眭建,胡維,張偉,等.強化醫學導論課程對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的作用[J].中國高等教育,20xx(8):90-91.
[4]曾智勇.基于《醫療法規與醫患溝通》課程進行“早期接觸臨床”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3(10):92-94.
【醫學導論論文】相關文章:
醫學技術導論論文03-13
醫學導論論文(精選9篇)12-13
土木指導論文03-23
畢業論文寫作導論12-04
就業指導論文12-08
土木就業指導論文03-23
中小學教育督導論文10-27
中職生就業指導論文03-23
物聯網工程導論論文(精選6篇)12-31
芻議群眾文化輔導論文10-07
- 醫學技術導論論文 推薦度:
- 醫學導論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