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精選11篇)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音樂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與發展、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音樂教學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1
摘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音樂教育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筆者通過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認為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是培養和造就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怎樣讓學生通過音樂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是高職校院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
一、影響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對音樂教育的作用認識不足
在高職院校里、一些人這樣認為:所謂音樂教育無非是上幾堂音樂課、還有一些學生說、音樂教育對畢業文憑的取得關系也不大。因此平時對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其實、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活動。大學生通過學習音樂、可以提高審美意識、培養良好的性格、陶冶情操、音樂教育在此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高職院校音樂教師和學生的現狀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音樂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師資力量也相對比較薄弱。而這些恰恰是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技能的關鍵因素。有的高職院校音樂教師的數量明顯不足。這些因素的存在、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普及與開展都產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另外、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特別是一些來自偏遠農村的學生、平時受音樂熏陶的機會不是太多。
高職院校的新生入學時、音樂基礎課的底子較差、有的學生甚至是在高三突擊而學的、因此這些學生入學后、在音樂基礎課的掌握方面、明顯暴露出了“先天不足”的缺點。現階段、雖然有的高職院校設立了音樂表演這個專業、縱觀目前整個形勢、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與音樂學院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從具備音樂的綜合素質等諸多方面來比校、其結果是后者的優勢明顯大于前者、在某些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與音樂學院的學生甚至無法進行比擬。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增加了教師在平日教學中的難度、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與發展。
二、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尼采曾經說過、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這充分說明了音樂在人的.一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作為高職院校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同樣是不容忽視的。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期間正好處在人格形成的關鍵節點上。而人格的形成和塑造與音樂教育可以說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良好的音樂教育對學生的人格魅力的塑造所產生的影響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望塵莫及的。現在音樂教育儼然已經成為提升文化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教育、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性格更加開朗、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升華。
三、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加強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質量
音樂教師作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和造就復合型人才的關鍵所在、高職院校應該招賢納士、把那些懂音樂、專業好、有水平的具有一專多能的音樂教師紛紛吸引到高職院校里來、把他們充實到教育教學第一線。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應該關心教師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適當提高教師的各種待遇、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使這些教師集中精力一門心思地投入到教學中去。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教學研討交流會、讓教師彼此之間交流教學的經驗及學習體會。通過各種不斷地學習與充電、提高教師教學的綜合水平和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精編精選教材、實行教學改革
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有的高職院校仍然沿用過去高等音樂學院的教材。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音樂底子薄弱、對音樂學院這種專業院校的教材學起來有困難。在學習中有些學生不求甚解、匢圇吞棗。這種后果往往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
長此以往、一些學生就失去了對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所以高職院必須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措施、因人而宜、根據學生的特點、精心編寫或選用一些適合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的教材。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已經廣泛應用于教學的各個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多媒體通過音頻、文字、聲音、畫面等多種方式和途徑、使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音樂教學的不斷改革、進一步完善教學的機制。
(三)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藝術實踐活動
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絕對不能停留在讓學生學會唱幾首歌曲、會彈幾首樂曲的層面上。音樂教育的本質就是一種實踐活動、把藝術實踐當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的組成部分。
高職院校必須根據本院校的實際情況、比如成立合唱團、舞蹈隊、樂隊等形式多樣的社團、給學生充分創造理論和藝術實踐相結合的機會、把平時在書本上學到的音樂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以社團為單位、經常性地舉辦各種活動和比賽、給學生創造登上舞臺、讓觀眾一睹學生風采的機會。通過經常性的登臺表演、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從而達到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目的。
四、結語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音樂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與發展、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音樂教學的基本思想和理念。21世紀、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要深入實踐、不斷探索新的音樂教育教學模式、為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復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2
高職音樂教育價值體系的構建、首先取決于我們對音樂教育價值的認識、而音樂教育的價值很大程度是由音樂教育的內涵決定的。
1.高職音樂教育的內涵
音樂教育不僅以人為對象、而且以音樂為傳播媒介、只有通過對音樂的感受、鑒賞與創作等活動、才能實現音樂教育的價值。因此、音樂教育的內涵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教育活動傳承音樂藝術、并以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為特征;
二是通過音樂藝術感染和教育人、以促進人和諧全面發展的外在價值為特征、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高職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其音樂教育同樣具有這樣的內涵。
2.高職音樂教育價值的表現
從音樂教育的內涵中、不難看出音樂教育的價值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音樂本體價值和音樂教育價值。審美價值即音樂教育的本體價值。音樂教育的內在和本質是審美教育、其價值在于通過創作、表演和欣賞音樂等審美活動、使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創作美、達到輕松、愉悅、從而獲得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滿足、以發揮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開發潛能、培養創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作用和功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受區域文化和社會等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對音樂教育審美價值的體驗和認識存在很大差異、而且普遍重視不夠、只對流行的或偶像的感興趣。音樂教育價值是指音樂育人的價值、也就是促進人和諧全面發展的價值、主要表現在輔德、益智、長技、健體、助業等方面。
音樂教育的德育價值是指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道德情操、思想品質上的價值、它是通過音樂教育潛移默化產生作用的。高職學生不能同其他類別的學生同日而語、在道德教育上具有其特殊性。通過音樂教育認識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音樂教育傳播正能量、提高思想政治素養、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通過音樂教育弘揚主旋律、凈化心靈、強化倫理道德觀、提升道德素養;通過音樂教育凝心聚力、增強協助意識、整體意識和相互理解尊重、支持幫助的合作精神、煥發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發學習動機、培養良好人格、擴寬視野。
音樂教育在促進高職學生智力開發和提高認知水平方面所具有的價值、就是益智價值。通過音樂教育、將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激發出來、并得以充分發揮、就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熱情、在主動參與中展現個性和創造才能。高職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創造力是學生適應技能人才需求的不竭源泉、因此、發揮音樂教育的益智價值是高職教育實現目標的重要途徑。高職學生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身心壓力很大、多數處于亞健康狀態。通過音樂教育、給其以美的感受和體驗、促進心理平衡、身心健康、進而調控情緒、情感、引發健康心理、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堅強、獨立人格和個性、樹立健康審美觀、成為一個有良好行為習慣的高尚人。同時、通過在優美或激昂的旋律中與體育教育結合、鍛煉身體、愉悅心情。這是音樂教育的健體價值。從職業教育視角看、音樂教育具有促進就業和創業的價值。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唱歌、跳舞、打球等等這些個人的特長已與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藝特長”被成功地轉化為了就業生產力。高職生通過音樂教育培養音樂的特長、愛好、無疑也是在求職大戰中有了殺手锏。同時、通過音樂教育、了解音樂家事跡、可以幫助高職生在困境中進取、培養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毅力和決心、這正是一個創業者應有的品質。
高職音樂教育價值體系的構建
高職音樂教育價值在體現審美性的同時、更加體現在塑造“人”上。其價值體系的.構建既要符合職業教育和音樂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又必須由受教育者的發展需求所決定、更離不開音樂課程的具體實施和運行。
1.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實現價值的高職音樂教育體系
目前、多數學生受升學和學業壓力的影響、高中時期音樂教育被中斷、進入高職后、只有少數音樂教育與就業有密切關聯的專業按照傳統開設了音樂課程、其余專業要么取消、要么象征性地少量開設、并且教學極不規范。究其原因、主要是音樂教育的理念陳舊、僵化、缺乏對音樂教育育人價值的理解。因此、高職院校要在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同時、把音樂教育納入其課程體系建設中。
一是更新音樂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從人文關懷的高度、認識音樂教育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中的作用和價值;
二是堅持學習和借鑒、繼承和發揚、結合院校和教學實際、做到“國際視野、緊扣實際、本土行動”、結合音樂課程的教學特點、做到“取長補短、借創結合、創出特色”;
三是以就業為導向、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建立相關音樂教育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音樂教育的需求。結合專業特色合理設置音樂課程、滿足不同層次課堂音樂教學的需求。規范常規教學、通過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及內容、教學方法等將音樂課程與專業課程同計劃、同安排、同實施、同評價;四是建立全方位、多層次音樂教育模式、滿足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音樂教育課外活動、組織和建立不同層次的音樂藝術實踐團隊、經常性地開展活動。充分利用校園媒體等傳播手段、使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得到音樂藝術美的體驗。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音樂教育價值實現的水平
高職音樂師資多是從不同中專學校升格留用的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水平和教學熱情不能適應高職音樂教育和學生的要求、隊伍良莠不齊、師資分配上重音樂教育專業群、輕其他專業群、這嚴重影響了音樂教育價值的實現。高職院校要加強音樂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一是建立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實行專業音樂教師與公共音樂教師互通、互融和互換、互幫機制、促進公共音樂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
二是建立教師提高師德素質和教學水平激勵機制、改變重知識技能輕師德教風、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兩邊倒的現狀、促進教師隊伍全面發展;
三是加大教師引進、培訓力度、建立教師專業水平和素質考核機制、促進教師全面發展;四是營造濃厚的藝術及科研氛圍、建立聽課、教研常態機制、督促教師克服自我滿足習性、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
3.優化教學環節、提升音樂教育價值實現的時效性
實踐性是音樂教學的顯著特征、也是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內在屬性。高職音樂教育要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通過接觸、訓練、親身經歷“實踐活動”、以不斷改進個人經驗;要遵循音樂教育教學的自身規律、突出特點、把握教學環節、發揮實踐育人的整體效益;要以學生的個人基礎、認知能力和職業成長規律、崗位需求為依據進行內容重組;堅持“歌唱技巧訓練、由易到難;個人素質培養、由淺入深”的原則、注重過程、強化結果、融教、學、演于一體;選用練習法、欣賞法、講授法和演示法等、加強音樂技能的訓練。選用示范模仿比較法、觀摩糾錯比較法、自我與互評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培養音樂理論知識和學生音樂素養;充分發揮多媒體形象和感染力強的特點、讓學生完整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內容、故事情節和情感表達、直接感受運用聲音、音色、氣息、力度、節奏、速度所表現的樂曲思想內涵;利用網絡功能、播放教學音像資料、強化音樂教學的視聽效果、刺激學生生理感觀、激發其積極心理因素、引導其發現問題、糾正錯誤、糾正缺點。
4.搭建實踐平臺、滿足音樂教育價值體驗的需求
職業院校的學生對就業問題的關注度是最高的。所以,他們對專業課的學習更為重視、尤其重視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內容。因此,了解音樂教育價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自己去展開實際調查。通過調查、鍛煉學生的調研能力、交往能力、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了解音樂教育對就業、專業學習的促進價值、從而促進音樂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增加課堂教學的實踐比重、加強校內實踐教學。
將教學內容按照能力培養目標和專業發展要求進行重組、整合與優化、加大課堂教師指導下的實踐教學比重。定期舉辦班級、院系的音樂會、沙龍、校內觀摩交流、專業技能大賽及各類積極有益的音樂教育實踐活動、組建學生合唱團、藝術團、開展歌曲演唱賽和聲樂教學試講活動等、培養學生音樂素質和鑒賞能力、提高其認知能力。拓展學生社會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氛圍和環境。積極參與到當地的音樂文化市場發展和企業文化活動中、在服務社會的同時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組織學生觀摩或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個人、集體)、文藝下鄉、聲樂比賽、卡拉OK大賽、小合唱、表演唱、獨唱、二重唱等和政府、企事業搭臺的節慶、旅游促銷等文化活動、讓學生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或實踐鍛煉。利用校園媒體、進行音樂教育與就業能力培養知識宣傳、提高學生音樂感知力。
5.完善評價體系、促進音樂教育價值實現
在音樂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學評價和教育價值緊密關聯在一起。一方面、教學評價受教育價值觀的影響和制約、另一方面、評價手段和方式的正確合理運用、又能促使教育價值的實現。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來說、必須將教學評價有機的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積極開展學生評教和教師評學活動、建立活動檔案、幫助師生展開自我反省、以促進音樂教育價值的實現。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過程與終結相結合、分段評價與分層評價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將著眼點放在教學活動中教育價值的實現上。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3
一、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基礎現狀分析
高職學生多為高考中成績較低的、學習能力較弱群體中的學生個體。他們學習音樂的途徑較少、以致于樂理知識較弱、識五線譜、簡譜、了解節拍的學生也非常少。他們高中階段就養成不愛學習或者不善于學習的習慣、很多學生都是通過網絡、電視或廣播進行音樂方面的學習、并未做到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的剖析、沒有投入感情地理解音樂、缺乏實質的音樂感悟。許多同學只是將音樂作為消遣和排壓的一種方式、并沒有投入精力的作為興趣去深入學習、這也是高職學生音樂素養不能迅速實現提高的原因之一。在我國、一些歌詞簡單、曲風單一、易于傳唱的歌曲比較受到青年人的歡迎、這樣的歌曲唱起來、學起來相對簡單、再加上他們音樂鑒賞水平和辨識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又想講時髦、跟潮流、受此影響、也使高職學生音樂鑒賞力很難得到提高。
二、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提高鑒賞能力
提高高職學生的音樂鑒賞力、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途徑。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可以體現學生的價值觀和藝術審美感。這對學生今后接受全面素質教育有重要影響、學生如果能夠將專注學習音樂的興趣投入到學習其他學科當中、就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質。
1.對音樂作品的鑒定和欣賞、以個人情感體驗去評價音樂、是人們鑒賞音樂的基本方式。不同欣賞者在感受要素上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受、盡管感官大致相同、但是憑借不同的社會閱歷、個人修養以及審美觀點等、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評價。因此、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欣賞音樂時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使學生既領會樂曲風格、又進入情境之中感受音樂節奏、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整體素質。俗語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依據學生個性特點教學就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今天、各種教育方法和措施不斷更新。欣賞音樂包含了對其旋律、速度、及其包含的情感以及人生體驗的欣賞。教師在教學過程應進情境構建、用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渴望和學習興趣。有時候利用詩詞與樂曲結合的形式、能夠給學生營造一種美好的音樂情境、更給學生提供了聯想與思考的空間。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通過生動的畫面結合優美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3.由于音樂具有不同類型與風格、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選擇不同類別風格的音樂給學生加以欣賞。音樂中無論是豪放的、婉約的、還是悠揚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迷人之處、常常是越有情節、越耐人尋味的樂曲才越有迷人、令人神往。如今、單一的音樂類型已經無法滿足學生鑒賞能力培養的.需要、只有采取多種風格音樂共同鑒賞學習、才能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素養、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嘗試鑒賞多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可以鍛煉學生品鑒音樂的鑒賞能力、發掘在音樂方面的靈感及天賦。
4.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是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審美教育的目的。審美教育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個性完美、情感豐富的人、使學生具有較好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音樂鑒賞中、要培養學生的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聯想能力以及較好的對音樂辨識能力。有好的感知力、才能捕捉到好的音樂旋律及內涵、才能用音樂的思維思考。教師在選擇鑒賞作品時一定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知音樂的美、將音樂與生活經驗相聯系、培養起聯想想象能力。欣賞者對音樂的想象可以促進其自有思維、對音樂要素進行學習理解、不斷豐富自身的想象力、領悟音樂藝術中所蘊含的的藝術價值、提高學生的鑒賞力。
5.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是一個音樂欣賞者所必備的。只有具備豐富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和音樂本身的內涵。學生的個性存在差異、有的內向、有的外向、音樂具有感染人、激勵人的功能、還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感化人。一個人的情感體驗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音樂可以直達人的內心、陶冶人的情操。好的音樂有使人心曠神怡的功效、并且有益于的人身心健康。高職院校認識到音樂教育對職業教育以及對提高學生審美觀、價值觀培養的作用、有利于豐富高職學生課余生活、幫助學生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對高職學生今后學習、生活、工作等都有十分鐘奧的意義、教學改革也對教師提出新要求、音樂教師要深入探究創新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音樂教師要不斷提高個人音樂素養和鑒賞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需要、更好地為國家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素質人才。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4
摘要:音樂教育中關于器樂類的教育十分重要、高職教師應對于現階段具體的學生情況進行分析、因材施教、對于教學模式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創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高職學生對于器樂的學習動力、一定程度上是源于興趣、因此就興趣的植入方面擴寬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從根本的思想上將音樂融入生活。教學模式包括對于現階段的學習情況的分析和融入一定內容的教學板塊、讓課堂更加的豐富多彩、課上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教師要利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多的將知識和思想傳授給學生、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將學習知識的能力通過日常的教學輸出給學生、方法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都是長時間的工作、高職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模式可以采用綜合素養發展模式、方法可以分為小組討論、自主學習和實踐訓練等、多種方法同時進行可以高效的達到教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反應學生的對于基礎能力的理解和應用。
關鍵詞:高職音樂;器樂教學;方法討論
高職音樂的教育模式需要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對于器樂方面的學習、有些同學是具有基礎的、但是更多的同學的基礎比較薄弱、或者僅僅對于一兩種的器樂能夠操作、但是音樂是思想的學習、器樂更是對于方法的學習、學會核心的方法就需要學生自己探究、對于不同器樂的內涵進行解讀、找到不同的方法來破解并且能夠熟練應用、高職的音樂課程主要分為課前教師發放資料、對于課程進行提前規劃、讓學生對于課程內容進行初步的理解和預習、在課堂上對于重難點問題進行突出解答、要突出能力的培養和小組討論的重要性、可以采用結對子的形式宣傳合作共贏的理念、讓學生通過互幫互助的模式來加深感情并且互相提升技術。
一、高職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模式的制定與分析
高職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模式采用綜合素質培養的模式、對于現階段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有益于思維的開放化和能力的提升、現階段社會上需要的人才是綜合能力突出的、不需要只能夠讀書的書呆子、因此對于學生的器樂培養可以在小組的基礎上定時的訓練、并且以日常小測來督促學生對于器樂進行學習、這種方法只能作為初步激發學生養成好習慣的開始、要進一步利用實踐的`方法和思想的引導來逐步替代強制的要求、強制的模式下可能會限制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只有對于事物的看法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才能夠將音樂融入生活和思想。
很多音樂界的大師并不是一味的靠操作性的練習和應付考試、他們是對于音樂思想的理解和內化、有位音樂家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到:"對于音樂這個詞匯或許我并不認為它是一門學科、他更像是我的一個親人、我的每一次演奏都是在和他交流、將彼此的思想進行交換、這樣才能讓我沉醉在音樂的殿堂。"這句話也是點醒了更多在音樂殿堂門口徘徊的人、很多人靠著訓練已經走到了音樂的大殿前、但是他們卻沒有能夠發現音樂之門的眼睛和靈感、因為從基礎課程培養的時候就已經固化了學生的思維、他們的思想僅僅的想到的是曲子能不能彈好吹好、而不是對于音樂的探索和改進、如果理解美的理念就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美和改造美、不能夠僅僅依靠前者總結的經驗來循規蹈矩、要在遵循大規矩的狀態下發展創新、高職院校之前大多是為了對口的培養幼兒園、小學或者中學一些院校的音樂老師、而一味的培養其專業能力和教育能力、但是對于思想素質的培養卻造成一定的缺失、教師作為直接接觸青年少年的職業、要重視多元化思想的培養、不能夠僅僅的在意知識的培養、更是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才能夠在社會的優勝略汰中保留下來發展自己。做好器樂教育的改革工作對于音樂教育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音樂思想的內化。提出優化改革音樂器樂發展的具體舉措、對于學生的全方位培養是必要的、因此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對于實際措施進行改革、爭取實現高職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模式更加適合學生的發展。
二、高職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方法途徑的分析
(一)采用小組教學模式進行課上教學。
很多人不理解器樂的學習課程中如何開展小組模式、其實小組教學是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培養模式、能夠在交流中將思想相互融合、讓組內成員更加的進步、小組教育的模式可以采用內個組的成員的器樂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合奏的時候可以各有所長、在日常的學習中每個組都可以有一個"指導員"、對于組內成員的基礎知識和動作進行指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樹立積極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提前接觸教師這個角色、也能夠為學生日后的素質和技能進行一個初步的訓練、教師對于學生的分組要把握一個度、更要全面的了解組內成員的動向和發展情況、如果成員間發生一定的矛盾一定要及時的調解和分析、并根據學生的吸收能力調整教學計劃、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主要為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途徑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這也是三個維度。
從小組教學方法出發、能夠將三個維度更好的進行鏈接、及時的發展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團隊之間定期開展組會、也能夠通過開會過程中分析的問題來改進下一階段的目標、對于目標的制定是這個小組短期發展的動力、也是對于長期發展的一個規劃、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有計劃有規律的進行學習對于一些重點難點問題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突破。器樂教學是音樂教學的一部分、利用小組模式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教師定期組織評比可以讓組內成員按時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訓練、這樣的規劃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進而發展成為一種品質。小組的模式下可以采用取長補短的形式、讓成員之間通過交流來發展自身的長處并不斷的改進缺點和不足、小組內討論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轉化、對于某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可以通過"學生"和"老師"的角色轉化建立更高效的課堂模式。
(二)自主學習模式是當代音樂課堂選擇的一個發展模式。
自主學習指的是在教師將重難點提點過后、對于基礎知識和一些課堂上老師沒有講到的知識進行補充學習、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生步入社會的過程中更多的考驗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現代青年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由于基礎知識點不僅僅要從書本上獲取、更要重視學習方法對于學生思維的培養、對于工作或者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突發事件要及時的想到解決方法、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各種資源在學生上課之前提供相關資料來指導學生學習、隨著年齡的增大、教師也可以逐步的引導學生練習自主尋找資源的能力、現階段網絡發展迅速、因此對于網絡資源的應用和開發也是逐步發展和完善的、網絡上對于器樂的方法指導和發聲的訓練動作都能夠檢索到、因為教師不僅要保證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更要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采用輪流值班制度和輪流組長制度、發展學生對于自身素質的培養、對于基礎知識要及時的進行應用、教師也可以定期舉辦競賽、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可以讓學生對于一些音樂譜子提前的在網上搜索并進行聆聽、音樂是需要手與耳的配合、就是可以在自主學習的前期對于樂器的手感進行摸索、教師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初步的了解自主學習的概念、進而培養和引發其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意志、可以以日常"拍皮球"為例來對于架子鼓敲打的頻率進行初步的練習、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表現良好的、教師也可以采取一定的獎勵政策、來激發其繼續探究的積極性、維持其在知識的海洋中學習的動力。
(三)開展實踐訓練是對于音樂器樂教學的一種創新模式。
學習器樂就是能夠打擊相關的樂器讓他在自己的操作過程中發出具有美感的聲音、能夠通過手和腦之間的配合碰撞出音樂的火花、在音樂殿堂的大門前需要打開音樂的大門、音樂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真正的實踐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以及創新技能的培養、模式改變了以往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反饋。
教師以更加貼近生活的訓練作為教學計劃、直到這一學年或者半學年的教學目標達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發散性思維培養以及對于音樂基本興趣點的尋找。現階段很多院校存在的問題就是由于經濟成本的考慮而硬性的規定、讓學生實踐某幾種或一種樂器、但是在實際的訓練中應該對于學生有興趣的器樂統一進行教學、給學生一個發展的機會讓學生選擇、讓學生了解自己對于有一種或者某幾種樂器的學習是能夠進行下一步發展的、不實踐就不能達到進一步發展的目的、也不能夠說明自己能力的培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音樂能力的考量具有一定標準、讓學生對于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能夠了解自己、才能夠進一步發展自己、才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和動力、學習模式下的探究方向才能夠進一步的進行明確。
三、結語
高職音樂教育中關于器樂教學模式的探究對于今后的音樂課堂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音樂這門課程的發展要重點的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了一系列的發展方向、讓學生及時的制定計劃和目標、對于目標可以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讓學生對于自己的思想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發展、對于學生的三觀進行培養、積極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和素質觀念、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全面發展的模式。高職院校對于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進可以將小組教學、自主學習模式和實踐能力培養等進行全面分析、將一些適合學生發展的模式進行推廣、對于各地區的音樂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推進、基礎進程的推進讓音樂教育的發展逐步向前。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5
一、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問題
1.我國目前所開展的高職音樂教育活動大多還是采用以往的課堂教育形式。
2.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活動中、主要還是音樂教師作為主導、以灌輸的方式將音樂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還是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接受這些知識。
3.這種傳統而簡單的教育形式、決定了高職音樂教育活動的一些問題較為明顯。具體來說、這種音樂教育方式、無法全面有效地滿足必然具有差異性的教學對象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4.音樂教師隊伍教學水平整體較低、以及不同教師之間的素質差別、也都難以保證在同樣的音樂課堂教育中達到同樣的教育效果。
5.過于簡單的音樂教育方式無法深入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不利于高職音樂教育實現良好的有效性。這些問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職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不利于高職院校在音樂教育方面的工作推進。
6.這種教育現狀、也造成了高職生學習在掌握音樂知識和提高人文素養方面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學生只是簡單地聽一聽一些流行音樂、而對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以及演奏技能等卻難以激發內在的興趣。
7.此外、高職音樂教育的音樂資源也較少、造成了高職音樂教育由于發展基礎的薄弱、在未來發展和提升的能力也較差、沒有能力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加大前進步伐。
二、有效增進高職音樂教育水平的主要對策
(一)全面強化對音樂教學的重視、推進教學體制革新
1.從領導層面到直接實施教學活動的教師、都要對高職音樂教學有著充分的認識、并且給予足夠的重視。
2.高職院校要從上到下地明確音樂素質會直接作用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學校的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從而在主要領導的帶領和推動下、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措施、加速解決高職音樂教育中的發展問題。其中、應當重點推動高職音樂教學管理體制的演進。
3.在這一過程中、應當注重從音樂教師和學生群體中獲取革新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以此為基礎、使得高職音樂教育活動的改革發展能夠更好地符合實際需要和發展需要、實現科學發展。
4.在全校范圍內篩選音樂人才、對在校內外音樂活動及比賽中獲獎的學生進行獎勵、并形成制度。
5.在全校范圍內設置音樂興趣小組、組織音樂愛好者參加校內外各類音樂活動、音樂講座、音樂比賽等。
6.挑選有音樂杰出才能的學生進行深造、指派專業教師對其進行一對一輔導。
7.創辦音樂網站、音樂刊物、鼓勵學生發表音樂作品、歌詞、音樂評論、劇本、并派教師對網站和刊物進行監督引導。
8.對在音樂方面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就業實踐指導、鼓勵他們參加就業培訓、推薦企業實習。
9.將音樂教學與心理健康結合在一起、教會學生借助音樂排解心中苦悶、舒緩心理壓力、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二)豐富音樂教學內容、保證音樂教育具有時代性
1.大力推進音樂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豐富和發展、對于正處于快速發展和轉型發展階段的我國社會來說、從經濟領域到科技領域、從科技領域到文化領域等、都爆發出了強大的活力、促使音樂領域也快速發展、從而出現了非常多先進的、符合生活實際的、體現時代特點的音樂作品以及音樂傳播形式。這種狀況為高職音樂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發展準備了充足的素材和源泉。
2.運用這些素材、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力量可以緊密結合自己的教學特色、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作為基礎、科學而合理地選擇適合教學發展的音樂元素、全面設計和重構音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從而在有效挖掘學生們參與高職音樂教育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可以有利于高職院校音樂教學體系的拓展和豐富、使得時代元素注入到高職音樂教育里、增加該項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加強音樂教育力量
1.為了有效增進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就一定要促使音樂教師的綜合專業教學能力得到全面的強化。這就是說、不只是要幫助高職音樂教師全面加強和不斷更新音樂專業素養、同時、也要幫助高職音樂教學力量在教學能力上的增強。
2.組織和開展更加豐富的專業培訓和教育活動、為音樂教師掌握音樂教學相關的`、更加全面的多領域專業知識提供平臺和渠道、保證教師不但能夠掌握音樂和教學專業知識、而且能夠更加廣泛地了解和熟悉美學以及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從而保證音樂教師成為復合型的教學專業人才、同時、也能夠使得高職音樂教育更加有效地和素質教育結合在一起、更好地體現高職音樂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四)加大教育硬件環境建設、全面消除發展瓶頸
由于現階段資源的貧瘠是我國高職音樂教育活動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應當全面加大教育投入。除了前面所說的要豐富教學內容和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教師隊伍水平等軟環境建設、也要針對性地加大高職音樂教育所需要的各項硬件資源的投入。通過推進音樂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硬件基礎能夠更好地為音樂教育軟實力的增強提供更加優越的發展平臺、更好地發揮軟環境優化成效、從而使得高職音樂教育得到全面的推進和提升。
三、結束語
從當前的高職的音樂教學實際來看、由于這項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但是在現實中卻面臨著一些重要的發展障礙、所以、既要認識到應當加大這項教育的力度、也要認真落實革新進程。尤其是在當前我國社會全面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我國的高職音樂教學如果可以積極應對挑戰、抓住發展的機遇、將能夠有效消除發展障礙、實現科學發展。為了保證高職音樂教育活動能夠更好地符合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高職院校就一定要認真思考改編高職音樂教育以往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力量不足等問題的有效途徑、并且將開拓創新的發展思路切實落實在教學實踐里。相信采取的針對性措施、將會明顯提升現代高職音樂教育在我國現代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也有利于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6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的多樣化、對高職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來說、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在就業市場日趨飽和的現狀下、高職音樂教育只有從自身出發、積極尋找對策、才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關鍵詞:高職音樂教育;就業現狀;畢業生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
自我國1999年高等院校大規模擴招至今、大學生的人數較之擴招之前翻了十倍不止、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變為了“大眾教育”。對于即將高考的學生來講、這降低了大學的門檻、使高等院校變成了國民教育。但同時、隨著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就業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更甚至造成文憑貶值和高等院校的信譽度較低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畢業生就業所需要的能力也在逐年被提高、而用人單位的招聘條件也在隨之發生變化。但是目前的教育體系與市場的就業需求導向完全脫節、大學生就業問題日漸突出。
二、高職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
音樂教育專業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專業、各大綜合大學、師范院校幾乎都設有音樂教育專業。加之國家近幾年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很多的高職院校也設立了音樂教育專業、這使得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逐年增多、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四川某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2011年、畢業總人數為115人、就業人數為100人、就業率為86.9%、且從事教育行業的比例為43.8%;2012年、畢業總人數為130人、就業人數為122人、就業率為93.8%、且從事教育行業的比例為38.4%。貴州某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2011年、畢業總人數為185人、就業人數為173人、就業率為93.5%、且從事教育行業的比例為46.2%;2012年、畢業總人數為181人、就業人數為160人、就業率為88.4%、且從事教育行業的比例為37.5%。從以上兩所不同地區高校的就業數據可以看出、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平均高達90%左右、但是從事教育行業的比例卻只有40%左右。
三、高職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脫節。目前各高校的音樂教育專業旨在培養較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注重音樂教師的專業性和師范性。而在市場經濟的時代、不能僅僅著眼于學校教育工作者的培養。與音樂相關的行業還有很多、例如社會音樂教育機構、文藝團體、音樂編輯、演藝經紀、教育管理、群眾藝術等各大領域。在市場經濟和文化大繁榮的今天、社會對各類音樂教育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廣泛、所以在培養目標制定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就業領域已趨于多樣化這一現狀。
2.畢業生綜合性能力不夠。從以往的就業資料分析、很多的用人單位都需要綜合性能力很強的人才。雖然很多的學校在提倡培養復合型高素質人才、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具體的知識傳授為主。而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普遍的問題是:重專業技能、輕文化基礎;被動的接收知識、不善于主動自學自修;缺乏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從學校的教學體系來看、教學內容普遍滯后、教學形式單一、缺乏互動、沒有良好的教學氛圍。從學生的社會實踐、實習等效果來看、與學生今后可能從事的職業聯系不夠緊密、沒有充分的發揮作用。
3.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課程結構設置應該為人才培養目標服務、而最終目的是為了迎合社會需求。首先、音樂教育專業的通識類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從事音樂教育類工作、不但需要良好的音樂文化素養、更重要的還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理性的邏輯判斷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社會上普遍的認識就是藝術類學生的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不高、所以在這一方面應該重點加強。其次、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應該更加的`具體化、系統化。目前各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普遍偏向專業技能、而在教育理論課程以及針對未來工作中實用性較強的技能課程方面比較缺乏。
四、促進高職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對策
1.注重提升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音樂教育專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優秀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所以應該充分的明確培養目標和任務。要以培養“面向21世紀、培養合格的基礎音樂教育師資、使之成為基礎音樂教育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為目標。要根據社會的需求不斷的更行人才培養觀念、調整教學計劃和內容、整合課程資源、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
2.加強就業指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各種政策的調整和變革、目前社會就業壓力較大、就業形勢嚴峻。所以、首先要使學生能明白目前的就業形勢、使之能正確的對待“就業難”這一現狀。其次要引導學生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念。很多的畢業生因為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洗練、對就業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一味的追求留在大城市、大單位、追求高薪、而對基層、邊遠地區抱有排斥的心態。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對自身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3.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新興行業也應運而生。在就業方面、可以根據音樂教育專業的特點、開設專門的創業指導教育、鼓勵學生走出去自主創業、不要將學校作為唯一的就業渠道。
五、結語
社會的高速發展對高職音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根據社會需求、將教學體系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重新調整培養模式。發展職業技術特點、努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水準、才能有效解決當前高職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7
多元智能理論的出現、對教育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產生了重要影響、也為高職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持。為促進高職音樂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學會演唱技能之外、還要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讓他們可以適應將來工作的需要、促進高職音樂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一、高職音樂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論概述
多元智能理論作為重要的教學理論、其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撐、對高職音樂教學的開展也具有積極的指導價值。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概念多元智能理論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例如、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博物學家智能等、它們相互獨立、是個人在遇到某些問題時、為解決難題、突破困境而產生的創造能力。該理論對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而在高職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
(二)高職音樂教育的要求傳統高職音樂教學主要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實踐教學和學生綜合技能的提升、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都有不利影響。新時期、隨著整個社會對高職音樂教育的要求提高、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外、還要善于開發學生的多項智能、提升學生的音樂創編、演奏技能、培養復合型人才、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更為有效地融入學習之中、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職音樂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意義
在新形勢下、整個社會對高職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提升、多元智能理論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啟示和支持、其順應了社會發展需要和就業市場的要求、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因此、將該理論應用到高職音樂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持高職學生在音樂理論知識、表演技能、韻律感、節奏感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采用單一的、固定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影響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而多元智能理論可以全面評價學生的優勢智能和劣勢智能、強調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為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因而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和充分利用優勢智能、彌補劣勢智能、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為高職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高職音樂教育應該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其綜合技能的提升。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具有多種智能、教學中要善于組合多項智能、為整個社會培養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采取以能力為中心的模式、強調實踐教學、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表演機會、組織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多項智能的綜合發展、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實用型人才。
(三)提升高職音樂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學生能有效開展學習活動、加強理論學習、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實踐活動、整合學生的多項智能、進而有效掌握和應用專業知識、讓學生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促進高職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高職音樂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對策
為更好地培養實用型人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筆者認為、其教學活動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重視學生的“身體—動覺”智能開發通過開發學生的“身體—動覺”智能、可以讓學生有效融入學習活動、加深對音樂理論知識的了解、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進而提高其音樂表演能力。“身體—動覺”智能主要指開發學生軀干和四肢的能力、使其控制好身體的.每個部位、配合音樂教學內容正確展示動作。同時、將音樂演唱、舞臺表演有機結合起來、掌握音樂學習、訓練、表演技巧、把握每個學習的要點、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二)激發高職學生的多項智能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多種智能組合、這為高職音樂教學提供了指引。教學中應該善于挖掘學生的多項智能、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和高職音樂教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策略、讓學生熟練掌握音樂演唱技巧、有效提高學生的多項智能、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高職音樂教學不僅強調音樂教材內容和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讓學生進行歌曲演唱和表演、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增進相互了解、取得更大的收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演技能。音樂學習、表演、欣賞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強調對學生綜合技能的培養、可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促進學生語言表達、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通過學習和鍛煉、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便利條件。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學生的音樂基礎、興趣愛好、知識接受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教學中應該善于把握這些內容、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讓學生有效學習音樂知識、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1、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在高職音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全面認識自己、使其把握自身的優勢、明確自身存在的不足、注重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作用、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應該重視基本理論知識的教學、不斷提升學生演唱和舞臺表演的能力。深化其對高職音樂教學內容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表演技能。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活動、使其拓展人際關系、豐富生活閱歷、有效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讓高職音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注重學生的能力差異。高職學生的認知能力、音樂演唱能力、智能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任課老師應該認識這些內容、考慮學生的差異和個性化需求、推動教學方式的創新、提高教學方法的針對性。例如、強調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技能、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突出音樂教學的實踐性。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根據多元智能理論的要求、讓高職音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結合新形勢和新要求、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發揮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作用。例如、采用啟發式和引導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高職音樂教學的各項內容、提高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其創新潛能、善于利用創新思維模式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平等、友好地對待每位學生、挖掘學生的優勢智能、改進他們的劣勢智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訓練活動、重視學生音樂基本功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多項智能的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可以輕松適應將來工作的需要。
四、結語
總之、在高職音樂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任課老師應該重視該理論的應用、結合課堂教學實際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而使多元智能理論得到有效利用、提升高職音樂教育專業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8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管理模式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這樣才能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高素質的音樂人才、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我國高職音樂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闡述了高職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的發展路徑、為高職院校進行音樂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發展路徑
就我國高職院校目前的音樂教育現狀來看、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要想全面提升高職音樂教育水平、顯著提升音樂教育質量、就必須深入研究分析高職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的發展路徑、從而讓學生扎實掌握基礎音樂知識、全面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
一、我國高職院校在音樂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校缺乏目標定位
缺乏目標定位是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給正常音樂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學校缺乏目標定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對音樂教育專業的定位不清晰、現在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都是模仿普通高校的、這雖然是顯著趨勢、但高職院校并沒有將普通高校的教學方法進行適合自己的改革、從而出現教育雷同化現象。
第二、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職業化人才同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差異比較大、如果沒有認清這種差異、學校就會走入人才培養的誤區。高職院校如果沒有充分意識到與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質區別、僅僅把自身當成是低級本科教育、這對音樂教學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音樂理論型人才、而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職業型音樂人才。總之、缺乏目標定位是導致高職院校音樂教育難以為繼的重要原因。
(二)音樂教育管理的缺失
當今的音樂教育強調的是創新和變革、需要音樂教師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并提高定期開展實踐活動的意識。高職院校要想有效改善音樂教育的效果、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再感受到束縛、從而能夠充分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注重自己的感受、也要將學生的思想變化擺在首要位置、否則學生的創造性就會被禁錮、對其音樂素養的提升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三)音樂師資力量不足
師資力量欠缺是導致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水平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高職院校的局限性、很多高校教師更愿意到普通高等院校就職;
第二、近些年來、高職院校不斷擴招、學生的數量急劇增長、但教師的數量并沒有跟上、導致高職院校師資力量欠缺。
(四)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問題
高職院校音樂課程設置不科學、導致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學到的知識有限、其音樂素養長期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且、高職院校音樂課程往往更加側重音樂理論知識、對實踐重視不足、導致音樂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不匹配。
二、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發展路徑
(一)不斷創新管理音樂管理思想
音樂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主要在于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音樂教師要認清音樂科目與其他科目的差異之處、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可以利用分權的管理模式來代替集中的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
(二)應用科學的管理方式
高職院校音樂教師要始終保持對音樂教育的熱愛、不斷學習和研究新的.音樂知識、探索新的音樂理論和相關實踐活動、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生的管理方式、形成音樂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音樂教師要同時兼具自身的知識素養和創新意識、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從而充分激發出學生的主動性思維、使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取得更突出的成績。
(三)加強音樂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高質量的音樂教師隊伍是全面提升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水平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音樂教師師資隊伍建設:首先、高職院校可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從校外引進高素質的音樂人才。學校應該提高音樂教師的待遇和福利、作為吸引人才的條件、為外來教師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道路。其次、高職院校可以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力度、給他們營造發展平臺、提供進修機會、這會是提升現有教師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從外面聘請音樂教育專家開展講座;另一方面、選拔優秀骨干脫產或者在職培訓、這樣能幫助音樂教師掌握更加前沿的音樂理論知識、不斷開闊他們的視野、從而提升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完善音樂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音樂教育管理學分制度。學生能否獲得音樂這門課程的學分、不僅要看最終的考試成績、而且還要綜合考慮他們在平時的課堂表現。高職院校可以設置大學生素質拓展報告作為學生的音樂學習的制度性保障。很多高中生在進入大學之后缺乏學習和生活目標、學分管理制度則是促使學生建立人生目標的有效手段。
第二、建立學分檔案制度。學分可以作為評價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但它并不是決定學生成績的最終因素。學分檔案制度能夠有效規范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各項活動、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
(五)建立健全音樂教材體系
高職音樂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還包括完善和創新音樂教材體系、科學合理的音樂教材體系同樣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高職院校首先應該就音樂教材問題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充分討論和交流、鼓勵教師積極發表自己對音樂課程設計和教材體系建設的建議、然后學校要整合各位教師的合理意見形成初步的教材設計方案、最后高職院校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和外來專家的意見對初步方案進行細致修改、形成更加科學的教材設計方案。教學計劃和學生培養計劃要隨著音樂教材體系的變化而變化、這樣教材體系的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六)加強學生的音樂人文教育
從某種方面來說、音樂同語言和文字一樣是人們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音樂中蘊含著作者豐富的個人情感、同一首樂曲中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出來、所傳達的情感也是有差異的。音樂教師在傳授給學生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古今中外有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教師在給學生進行作品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更加關注作品的現實意義以及自身的感悟、這樣不僅能顯著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在音樂學習和創作中更加富有情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新常態和教育體制改革的社會背景下、原有的高職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音樂課程的發展、否則就會對學生的培養和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本文根據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幾點有效對策、比如、更新音樂教育管理理念、完善音樂教材體系、加強音樂師資隊伍建設等、這是高職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9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現狀
(一)培養目標的含糊性
教育中、作為組織教學過程的依據、培養目標是保證高職音樂教育高質量的基礎。然而在實際中、高職音樂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并不是很清晰。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他們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普通的高等院校培養的是高級理論人才、音樂教育家等、而高職院校培養的目標是實用型人才、即能夠快速進行實踐活動的人才。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高職音樂教育并沒有達到這樣的教育目標。在強調以市場對音樂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的今天、高職音樂教育片面地采用與普通高等教育相似的模式來培養人才、這種做法顯然是不科學的。這樣不僅導致高職音樂教育缺乏特色、沒有系統的教學體系、而且高職音樂教育的學生質量也不會太高。
(二)教學模式的單調性
由于高職音樂教育的起步比較晚、規模上比較小、在較短的時間內并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大部分還是模仿了音樂學院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擔任了“說一不二”的角色、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則變得非常被動、難以主動去接受新的知識、于是“填鴨式”教學就會出現在高職音樂教育中。其次、由于沒有對職業特點和崗位需求進行具體地分析、因此在傳統的理論知識教授中、教師們就沒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迎合性、沒有考慮學生在以后社會上就業和創業的情況、沒有考慮所培養的人才能否滿足當今社會的需要、這就導致教學的相對盲目性、不利于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
(三)課程設置的隨意性
目前、在大多數普通高等學校中、音樂課程都是以“公共選修課”的身份來供學生們選擇的、這就導致了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處于一種比較尷尬被動的狀態。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出了音樂課程設置的隨意性、而且不利于音樂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此外、在大多數學校中、音樂課程多以音樂欣賞的形式來呈現、而且音樂課程課時的安排總體偏少、可以供學生們選擇的課程比較單一、這種現象的出現與學校對音樂教育的不重視不無關系。
二、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改革建議
在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對高職音樂教育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教學培養目標的不明確、教學模式的單一化以及音樂課程設置的隨意性、針對以上幾個主要問題、我們提出了相對的改革建議。
(一)明確培養目標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教育理念、在機遇和挑戰共存的時代、我們感受到教育觀念直接會影響到我們的得失與進退。因此、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高職音樂教育必須追求個性化、多樣化、全球性的發展方向。第一、把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作為辦學指導思想、遵循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規律、高職院校通過采用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式、為社會輸送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貢獻力量。第二、在定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時、既要考慮到音樂教育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又要結合社會需求、培養出既有個性和創造性、又能在社會上“實用的”人才。
(二)革新教學模式
大學的教育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拘泥的教育只會教出呆板的學生、難以適應社會多樣化的需求。作為教師、其教育出的不僅是音樂專業學生、而且是具有高素質、具有一定審美能力的學生。因此、我們可以開展靈活多變的教育活動、更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比如、我們可以積極倡導、幫助學生成立合唱團或者樂隊、鼓勵他們多進行音樂方面的創作。我們還可以組織音樂方面的講座活動、讓學生們與音樂專家們進行近距離的交流、向他們請教和學習音樂知識。
(三)科學設置課程
課程的設置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到音樂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高職音樂教育必須重視課程設置。首先、可以建立專門的藝術教研室、對音樂教育研究提出科學的培養方案、并編寫科學的教材及大綱、把音樂教育融入到基礎課程教學中。其次、改善課程設置結構、在增設公共選修課時、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開設音樂選修課、讓學生的專業知識與音樂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由于高職高專的學生基礎較差、我們要加強音樂基礎課程的設置、夯實基礎、然后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減少不必要的專業課程、在學習技能的同時不能拋棄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結語
高職院校還需要很多事情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在不斷地實踐中進行摸索、積極改進音樂教育工作、完善音樂教育體系、探索音樂教育新模式和教育活動新形式、不斷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逐步完善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事業。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10
一、應對措施
(一)完善教學模式就音樂本身而言、其已經成為一門藝術、而藝術必須依靠實踐才能夠變得突出。很顯然、藝術實踐已經成為了教學工作者的眼神。基于藝術實踐基礎之上的教學活動、其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在此環節中、學生可以對音樂教學工作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在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時候、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第一、增多實踐課;
第二、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開展實踐教學(以活動為主:邀請音樂專業人員開展講座)。同時、為了完善教學方式、可以適當鼓勵學生參與專業類型的音樂演出、通過一次次的鍛煉、不但能夠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通過建立信心增加學習主動性和興趣性。
(二)優化課程設置課程優化、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首先、按需設置。在進行課程設置之前、要對社會具體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系統的調查、這樣才能夠明晰社會需求以及具體的方向、在對調查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后設置課程和內容。其次、合理安排大課堂理論教學。理論大課堂設置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理論知識、結合實踐操作、最終養成未來成為音樂工作者的能力。很顯然、理論大課的實施、不但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能力、還可以降低任課教師的工作負擔以及學生個人的經濟消費。
(三)合理選擇教材上文中已經提及到、多數高職院校其學年設置均為3年。對于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學科類別而言、3年制的音樂課堂其本來課時就相對較少、所以、所選音樂教材的合理性尤為重要、能夠使得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增加個人音樂掌握能力。同時、在選擇教材之前、要對市場需求進行調查、不能出現“概而全”的問題。部分學校均存在概而全的問題、不但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經濟負擔、還造成了專業知識的薄弱化、學生漸漸養成什么都學過、但是又什么都不精的局面。所以、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要求高職院校要集合學校發展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將音樂專業類非必要課程取消、或者將相近的課程進行合理的合并。同時、為了迎合時代的發展、可以集合社會發展具體情況、開設一些更為新穎的音樂課程、例如音樂制作、產品設計等等。
(四)豐富教學手段想要保證教學手段足夠豐富、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
第一、打破固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教、學生聽、且死記硬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內容、其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制定歌曲演唱的訓練方案、不但能夠發揮所學、還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性技能。
第二、課堂內、外相結合。課堂內外的結合、實質上就是將理論、實踐結合。
第三、開展多媒體課堂。多媒體、是新時期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夠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開展音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將多媒體引入其中、根據課堂內容將一些相對較難的知識通過多媒體體現、多媒體中不但能夠涉及到文字、還包括圖片以及視頻資料、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五)實現音樂活動多樣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所以在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必須堅持多層次、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原則。同時、重視學校各種社團活動。高職院校的社團活動包括很多種、例如舞蹈社、話劇社、書法社以及各種類型的歌唱比賽等等、這些社團在開展活動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需要使用音樂、所以社團活動需要依靠教師進行一些專業性的知識講解、不但能夠提高活動質量、還可以拓寬教學環境。
(六)優化師資力量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是教學工作開展的主體、所以想要做好課堂內容培養、就必須注重師資力量的實現。
首先、學校要提高其招聘工作的門檻、多招聘專業知識過硬的高素質人才。
第二、評價方式改革。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問題、但是卻一直未被發現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學評估體系的缺乏、新時期的教學評估體系、可以綜合學生參與評價、教師評價以及最終的成果進行評價。
第三、增加外出學習機會。對于教師而言、定期外出學習、能夠及時發現自身工作中的不足、通過改善自身提高教學效果。
二、總結
綜上所述、在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音樂藝術需求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跨越式大發展、就應該圍繞提高學生就業率、拓寬學生就業面來做文章、堅持工學結合、全面推進音樂教師隊伍建設、爭創優勢專業、精品課程和名師課堂、這樣才能不斷培養出被社會認可、接受的合格音樂人才、不斷提高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社會貢獻率。眾所周知、音樂藝術教育對于人的全面發展有著特殊重要的功能。學生在音樂專業課的學習中、應該在了解正確方法的基礎上、進而掌握大量的基礎性作品、并通過現實中的實踐演出強化自身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提供正確的方法。還要根據自己所學、準確地找到自身定位、從而能夠適應現實市場的需求、使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以上就是本人對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工作進行的分析、希望可以對相關從業人員有所幫助。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11
[摘要]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著重點應該放在對當代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上、本文就如何通過音樂教育培養高職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能力培養
在素質教育過程中、音樂教育在高校教學活動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對于陶冶人的情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素質、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現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音樂教育作為高職院校的新課程、給高職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是、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單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偏離了素質教育的方向、致使學生藝術素養普遍偏低、既影響了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也影響了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高職音樂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音樂基礎知識和理論的學習、而應當更具有針對性、將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機地貫穿到音樂教學結構中、使高職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能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二、音樂教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審美能力是人們在長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種能力。高職音樂教育的審美活動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還可以啟迪智慧、完善人格、使大學生自身得以全面和諧的發展和提高。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基礎較差、對音樂還處在“不完善的感知”狀態、因此、在于如何培養其感受音樂語言方面的能力、強化學生審美感官的感受能力、即感受節奏、旋律、韻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能力。音樂欣賞單就感官而言、音樂的外在形式美、能直接喚起審美主體的審美情感反應、使之產生審美愉悅、從而滿足主體的審美要求。
三、音樂教育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各個學科體系和教學思想都在不斷地調整和改善、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無疑也成為重點。因此、教師要從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著手、達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目的、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愛學、樂學。
1.用音樂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想象是思維的花朵、是藝術的精靈、是創造思維的核心。因此、音樂教育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是其他教育所不及的、它更能促進學生科學研究和創新意識的發展。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等手段,通過巧設提問、啟發、對比、討論、解析和表達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依據學生所感知的社會、自然、藝術、生活的科學態度以及學生理解掌握的音樂知識,充分調動他們的科學認知和審美情趣,使學生主動地進行創造,展示自己的個性。例如、在欣賞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時、為了更好地感受中國音樂中“意境”的美、在介紹此曲創作背景及技法的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講解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及通過幻燈片播放“月夜”、“春江花潮”等相關圖片、把音、詩、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此情此景的音樂感染中產生強烈的聯想沖動、激發想象的欲望、在音、詩、畫交融、視聽互補中、想象思維不斷升華。
2.用音樂來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
在教學中、教師采取音畫交融、視聽互補、即興創作等教學手段、把各種知覺心象和記憶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個全新的心象、激發起學生更深層的情感反應、達到富有創造性的一種心理活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四、音樂教育對學生社交能力的培養
在教會學生認識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時、音樂教育還可以幫助學生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音樂教育因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學生更好地與自然、與社會相互溝通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活動中、我們必須體現其社會交往價值、通過上課、組織排練、舉行演出等一系列音樂活動、不但為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協作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途徑、還發展了個性與特長、增強了集體合作意識、為其將來適應不同的人際組合、更好的參與社會競爭奠定了基礎。高職院校音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四方面著力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
1.培養學生自信心
自信是指一個人對自身能力、自我發展的肯定。自信是成功的社會交往的前提、但由于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不少學生缺乏自信、他們不敢在公開場合露面、更談不上落落大方地與人交往。因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運用音樂這門獨特的情感藝術、關注那些性格內向、不愛表露自己的學生、為他們創設寬松、和諧的音樂環境、鼓勵他們大膽嘗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內心的感受、從“當眾、自信、有表情地表現”開始、在自由的表現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而重新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和勇氣。教師要學會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挑剔、幫助他們找到自信的“支撐點”、為他們鼓起自信的風帆!
2.教育學生尊重他人
社會交往中、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人與人才可能平等互助、可以說、尊重是成功的社會交往的基石。而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關注自我相對較多、因此容易造成“惟我獨尊”、漠視他人甚至傲慢無禮的現象。這也是造成某些學生在社交活動中受挫的原因所在、因此、教育學生尊重他人十分重要。
音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表述自己的審美體驗、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我們還應理解文化藝術的多元性、尊重其他民族和國家的音樂文化。在這些教育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互相尊重的意識會逐步提高、能自覺地以尊重他人的態度投身到音樂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去。
3.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高職院校中、音樂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也大多是以集體方式進行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音樂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同齡人之間的特殊情感經常組織開展合作學習、互動配合表演等集體活動、引導學生相互配合、包容、樂于交流、互為依靠。共同建立一種和諧、友好的氛圍、形成一種民主、互利的學習關系。合作學習不僅能增加學生的信息量、拓展學生的思維、鍛煉與人合作協調的能力、更讓學生充分體會合作的樂趣、體會到集體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4.培養學生的分享行為
為了使學生的行為適應社會交往的需要、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情境、讓學生體驗被人羨慕時的喜悅、被人拒絕時的失望、與人分享時的滿足等多種內在情感、教育學生重視別人的要求、珍惜別人的贊美、學會盡力滿足別人、主動贊美別人、共同分享成功和快樂、進而使學生認識到:分享、共享是作為集體的一分子必須具有的意識和基本的行為、這種意識和行為將伴隨他們不斷地進步和成長。
勿庸諱言、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之一、它對于開拓型人才的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完善人格的形成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11-16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02-26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02-26
高職院校中的創業教育11-24
高職院校考試改革探析11-24
高職院校展示設計課程11-24
高職院校建設宿舍文化論文11-13
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11-23
論高職院校機房管理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