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鼓的民族文化內涵論文
一、中國鼓
中國鼓是中國文化中較早出現的樂器,據歷史資料記載,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陶鼓的制造。先民們在樂舞活動中已使用了陶制的土鼓。鄭玄注:“杜子春云,土鼓,以瓦為框,以革為兩面,可擊之。”這是有關中國鼓的較早期的記載。事實上,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鼓的制作技術和鼓舞樂的運用。在我國古代,人們將樂器按發音質料分為八個種類,即所謂的“八音”,其中的革,就是指的鼓類樂器。古代的鼓,除了最早的陶制鼓較多外,大都是以中空圓木覆蓋上獸皮制成的木鼓,我國從原始的陶鼓、土鼓、木鼓、銅鼓、皮鼓等,一直發展到品種類別繁多的現代鼓。目前的中國鼓依材料分為:土鼓、陶鼓、木鼓、玉鼓、石鼓、鐵鼓、銅鼓等;依形狀分為:圓鼓,大鼓,小鼓,扁鼓等;依命名分為:太平鼓,堂鼓,花盆鼓,排鼓、套鼓,八角鼓,花鼓、腰鼓、抓鼓等。抓鼓是中國最小的鼓,僅用手指夾住就可敲打。中國鼓的結構也比較簡單,是由鼓皮和鼓身兩部分組成。鼓皮是鼓的發音體,通常是用動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經過敲擊或拍打使之振動發出聲音,聲音也因制作鼓的材料、大小、敲擊力度等而不同,有的聲如宏鐘、有的清脆悅耳、有的嘭嘭嘁嘁等等。
二、陜西部分有代表性的民俗聚集地的中國鼓概述
南有銅鼓,北有皮鼓,中國鼓南北東西都有所不同。中國鼓是依材料、大小、敲擊方式和地域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色。據知在西周時,鼓已可以分為數十種了,現只就陜西省部分有代表性的民俗聚集地的中國鼓作簡單的梳理。
(一)用于神教信仰的羊皮扇鼓。羊皮扇鼓狀如蒲扇,是用羊皮繃在鐵框上,框上置一個手柄,鐵手柄上又帶有上下相連的一個鐵環下面套八個活動的小鐵環,加起來一共有九個環,就制作材料而言,因它輕薄如團扇,可以自由敲擊,因此也叫扇鼓,羊皮扇鼓是單面鼓,它攜帶方便,與普通的桶形的單面、兩面鼓不同,調節音量的方法也比較特別,它是通過噴水或用火烤來調節音量。專用的鼓鞭是采用較細的竹篾捆扎,外面再編裹上一層羊皮。表演時左手握鼓柄,右手拿著鼓鞭,也俗稱鼓尺,一只手敲之,一只手搖之,邊敲邊搖,砰砰、嗆嗆響。
(二)用于祭祖的黃陵抬鼓。黃陵抬鼓也叫“龍鼓”,其形式較獨特、特點也明顯,其中的小抬鼓面直徑約45厘米,鼓外形厚度約30厘米,兩根木棍橫穿鼓梆,在木棍末稍的端頭系上兩條吊帶,表演時兩人同抬同打;中抬鼓的面直徑約80厘米,鼓的外形厚度約50厘米,表演時兩人抬一人打;大的抬鼓鼓面直徑約100厘米,鼓外形厚度約100厘米,表演時由4至6人抬著三個人擊打。黃陵抬鼓以其豪邁粗獷、淳樸灑脫、剛勁奔放的表演及陣容龐大的形式,具有典型的地域風格。
(三)與獸搏斗的黃龍獵鼓。通常使用的鼓為扁平鼓,大鼓的鼓面直徑約120厘米,中鼓面直徑約100厘米,大中鼓為指揮鼓,小鼓也稱表演鼓,鼓面直徑為40厘米。鼓手還要頭戴“虎、熊、獅、豹”面具,身上穿著象征獸“虎、熊、獅、豹”的衣服和飾以嶓旗等,入場從喊山的三擊鼓開始,鼓手踩著散鼓點飛步上場,隨著鼓點的變化節奏不斷變換隊形,出現人與獸、生與死的搏斗場面,最后,擊打“喜悅”鼓點,表明戰勝逐獸的喜悅心情。
(四)與回應自然天地轟鳴的壺口斗鼓。壺口斗鼓也是陜北民間傳統鼓舞。是陜北地區漢族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起源于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于陜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高柏鄉、壺口鄉一帶。演奏過程是由其中一個主鼓指揮,群鼓齊爭威,上百面鼓,共鳴齊奏。有正擊、輕擊、邊擊等,擊鼓技巧變化也較多。壺口斗鼓的表演形式是陜西的秦文化與山西的晉文化的精妙結合。同時也結合了陜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晉南威風鑼鼓文化的精細,一經擂動,有氣勢磅礴,排山倒海之勢。
(五)用于娛樂場面宏大的咸陽牛拉鼓。牛拉鼓是民間社火中常見的一種大型鼓舞,在戶縣、咸陽等地廣為流傳。所用之大鼓高約120厘米,直徑約140厘米。因鼓身較大,要用牛車運輸,鼓手站在牛車上敲擊,因此得名牛拉鼓。演出一般使用兩面大鼓、六面小鼓等。場面十分壯觀,增添了歡喜娛樂的氣氛。
(六)用于喜慶慶典的宜川胸鼓。胸鼓是將類似腰鼓形狀的鼓,要掛在胸前敲擊的一種鼓,有些地方稱為花鼓,主要流傳在宜川、洛川和定邊一帶的一種漢族民間鼓舞,舞者男女各穿不同服色,頭上扎圍著英雄巾,腰系彩色綢。主要動作有前弓后箭、踢腿、合腿、軟腰、轉身等,旁邊還有酥鉸戲等民間活動來助興。最早由男女兩人對舞,一人敲小鑼,一人擊打小鼓;有的由一男擊打鼓,4至8名女鼓手執金錢棍,彩綢花扇圍繞男鼓手旁邊敲邊舞,有的鼓手可一個人身背多鼓,運用跑圓場、十字交叉、套八字,雙打、圍腰打、連環打,擊打過程中展現出有如朝天的一柱高香、倒掛的豎金鐘等各種造型,呈現出自由自在喜氣洋洋的景象。
三、中國鼓在民俗事象中的民族文化內涵及社會功能解讀
(一)宗教信仰與祭祀祭奠的功能。羊皮扇鼓流行于氐羌民族的民間活動中,配合擊鼓搖動時,蒲扇嘭嘭有聲,鐵環嗆嗆瑯瑯錚然作響。演奏路路相套,用皮鞭擊打,聲音特別高亮清越,傳播得也遠,循環不息,連綿不斷,邊敲邊唱,有輕打時如天闕傳音,重敲時如萬馬奔騰,急敲如暴風驟雨,緩奏時則如深澗小溪,扇鼓適合高原環境,是任何別的鼓所無法相比的。人們用于祭祀祈雨,這也是一種原始宗教形式。先人們借用它那雄厚的音色給天、地神靈傳達人間的信息,溝通人與神之間的聯系等。羊皮扇鼓的祭祀不屬于佛教或者道教,只信奉神教。神教,扎根于西部,作為多神信仰,祭祀程序也從起鼓、迎神開始,唱詞也多為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密集的鼓點讓人感到肅穆和莊重,到了娛神之時,隨著鼓點聲的變化唱詞也現編現唱有些隨意起來,這時場面也變得輕松活潑,人們仿佛看到了傳說中的神靈就在與歡樂的人群一起愉悅。這種中國民族鼓舞中的民俗文化,反映出當時的人們將希望寄于神靈的無奈之舉。黃陵抬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年經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搜集、整理、加工,逐步趨于成熟,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有時參與人數可達百人,表演陣容龐大,它將陜北地域文化和黃帝文化也有機地結合與傳承,形成獨特的陜北民族文化。費爾巴哈說:“自然是宗教的.最初原始對象,這一點是一切的宗教和一切民族的歷史所充分證明的。”在進行原始宗教活動時,陶鼓能起到召集氏族成員的作用。很早以前,西部地區的先民們所面臨的是喜怒無常的高原氣候,有時刮風,有時暴雪不斷,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面前,人們有些無能為力,為了調和人與自然的激烈矛盾,人們把大自然加以人格化,同時給以想象,感覺到處都充滿靈氣,從而用祈禱等各種方式求得想象中神靈的保護。它一方面約束了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無形中規范了人的道德行為,凝聚了本民族的人心。體現了宗教除了對人有麻醉作用外,對人的確有一定的精神慰藉的作用,特別是對緊張焦慮的心理能起緩解作用。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盡管宗教和科學的領域本身是界限分明的,可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牢固的相互關系和依存性。”而從另一視角來看,科學能解決人們的物質生活的問題,宗教則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人的部分精神生活的問題。黃陵抬鼓是具有鼓樂舞兩種風格特點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是祭祀及秧歌社火中常用的大型民族鼓舞。
(二)促進生產勞動、慶祝豐收的功能。黃龍縣山高林密,猛獸成群,自古以來,山民們就有狩獵習慣。黃龍獵鼓的四個奏章:分別是出巡、獸現、圍獵、慶典。展現了勞動人民改造自然,驅逐猛獸的雄壯場景,再現出了炎黃子孫以剛鍵顯風骨的氣魄。隨著時間的推移,結合漢族民間傳說,經過民間藝術家們的精心排練,完善,也使黃龍獵鼓舞的情節內涵形象化地站立起來,整個表演場面氣勢宏大,粗獷豪放,壯觀威武,動作優美大方,黃龍獵鼓古色古香,大拙大樸,方陣整齊,氣勢宏大,吼聲震天,洋溢著原始野性的灼熱光芒。展示出在黃土高原上,人類改造自然,不屈不撓的剛勁風骨。其顯著特點是:粗獷剽悍,深沉豪放,內涵豐富,表演大氣。人們還利用它的節奏配合生產,祈求平安,祛病辟邪,也是喚來財運的一種民俗鼓舞,它借助聲音激發成員們出擊的勇氣和力量,同時也用它那恢宏雄壯的聲響恐嚇猛獸,宏厚的音量阻止猛獸對人類的襲擊。另一種壺口斗鼓同樣表現出大自然的風雨雷電,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共鳴齊奏時,如天地轟鳴,使人感受到當年大禹征服蛟龍的威風。鼓的打法來自于生活,鬧春耕、收割打場、慶祝豐收、拜年過節等都具有渾厚的生活氣息,發揮了促進生產、慶祝豐收的作用,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使人更加感受到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直觸民族文化的核心。
(三)集會娛樂與舉行慶典的功能。過去的人們如遇急難之事,堂鼓一敲,全村的人都能迅速聚攏起來。后來慢慢演變,中國鼓越用越廣,逢年過節,婚喪慶典,擂鼓三通,氣氛濃烈。人們擊打的胸鼓節奏具有明快,活潑、詼諧、風趣的藝術特色。它歷史悠久,經由古代戰爭中人們擂鼓助戰,傳遞信號,擊鼓慶捷的形式演變而來。在表演時,舞者扮相別具一格,頭上扎著英雄巾,男女鼓手左手握硬木槌,右手持牛皮軟槌,打起來花而不亂,清脆有力,舞姿優美矯健,整個表演氣勢磅礴,絢麗多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胸鼓表演以它矯捷剛勁,瀟灑爽朗,節奏明快,清脆奔放的風格獨樹一幟。它既能登臺表演,又適宜街頭廣場演出,人數可多可少,男女皆有。還有咸陽牛拉鼓,它生動的反映當時群眾已用敲鑼擊鼓表現人們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及喜悅歡快的興奮心情。建國后,當地群眾仍保持正月十五鬧社火的習俗,而適逢各種節日或重大喜慶活動,也必敲擊牛拉鼓,現在的鼓越來越大,牛車已被淘汰,改為用拖拉機或大卡車運載,更便于鼓手舞蹈技藝的發揮和對整個鼓隊的指揮,牛拉鼓場面壯觀,氣氛熱烈,充分反映了三秦的人們威武、豪放、質樸的性格。運用腰、臂、手、腕、頭、眼神,在舞者動作的起伏轉折中,在千變萬化的姿態中,形成了和諧自然的表演和威武飄逸的形象美,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慶典藝術形式,成為具有當地濃厚特色的民族慶典文化的一部分。
(四)報時警戒與軍事防御的功能。在舊時部落之爭中,擊鼓還能傳遞消息和鼓舞氏族成員們的斗志,戰鼓激情熱烈,氣勢恢弘,再現古戰場上擂鼓助陣、沖殺拼搏的戰斗場面。擊鼓鳴冤,以示法律的公平,也是其社會功能。中國民族鼓還是遠古音樂的核心。古代樂舞開始都要先擊鼓,鼓是“群音之長”,是各種樂器的總指揮,有極其豐富的表現力。周武王伐紂的《大武》樂舞,就是在奏樂之前先擊鼓,以此警戒眾人而使眾人先存敬意,此為“先鼓以警戒”。現代的民樂和戲曲中都以鼓為指揮,這可說是自古流傳的規范。中國民族鼓在音樂中標示節拍、統一節奏,使多種樂器在表演時輕重有度、秩序井然,中國民族鼓在音樂中還可以表現歡快、沉重、號召等,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樂器,特別是以節奏明快、高亢嘹亮的扇鼓擊打、隊形變化、矯健勇猛的舞蹈,這一極富西部特色的文化形式吸引、影響著廣大群眾,中國鼓舞樂是盛開在我國陜北民族文化土壤中的藝術之花,是民族情緒最直接的宣泄和表達方式,是民族文化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四、結束語
陜西是周秦漢唐等十三個朝代建都的地方。陜西省民間的鼓舞就有數十種之多。它是中國民族鼓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陜西的鼓舞大都有秦風漢韻的特點。這是因陜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于巴蜀、黃河及關中多種文化的交融之地,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滲透、融合,形成了今天陜西民間鼓舞形式的多種類、多特色并存的民間鼓舞民族文化現象。與宜川一河之隔的山西也是中國鼓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我國民族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使用民間鼓舞的風俗,是先人們在日常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世代沿襲與傳承的習慣性的行為模式,它具有聲音、節奏響動的特點,特別是其便于召集聚眾等社會功能,對人們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因此,在人們日常的民俗鼓舞活動中,文化部門應加強研究,應特別對其民族文化的導向價值做深入細致的研究,通過社區文化部門給以正確的中國民族核心文化價值的導向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還應加強中國鼓舞的民族文化發掘與研究工作,以充分彰顯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國鼓在打醮還愿、春祈秋報、迎神賽會、送走瘟神、慶祝豐收等方面都詮釋出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這些定期的聚會,是歷史民俗文化的沉淀,這種定期按季節歲時進行的豐富多彩的中國鼓民俗活動,就是歲時風俗,它是民俗活動的主干,體現出了陜西地區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以及潛移默化的民族文化核心價值導向作用。正如鐘敬文在《話說民間文化》中所指出的:“它不僅滿足了人民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進和鞏固了社會秩序”。從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視角深刻揭示了中國民族鼓在民俗事象中的民族文化內涵及社會功能。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這種扎根群眾、群眾喜愛的中國民俗鼓文化,加以改造、提升,表現新時代、新生活,創作出更具地方特色的中國燦爛的民族文化,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培育豐厚的民族民俗文化土壤,充分保護民族文化發祥、發展的源泉,中國民族鼓舞活動在民俗事象中助長中華民族志氣,彰顯中華民族威風,維護社會秩序,滿足了人們一定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這也是中國民族鼓文化成長出獨特異卉奇葩的源頭。和諧、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弘揚中國民族鼓文化在民俗事象中所蘊含的團結協作、拼搏奮進、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對于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豐富民族文化都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作者:賀尤佳 賀平 單位: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