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與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在邏輯論文
摘要:
大學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承擔著公民道德教育的歷史使命。大學校園文化與公民道德教育之間存在著內在邏輯,這種內在邏輯表現為大學校園文化對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認識這內在邏輯,有利于拓寬公民道德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大學校園文化;公民道德教育;必要性;必然性
大學是高層次的教育系統,在公民道德建設環節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而大學校園文化作為承載和傳遞大學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對生活其中的成員具有強大的潛移默化影響。因此,充分理解認識大學校園文化參與公民道德教育之間的內在邏輯,對于公民道德建設和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二者均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校園文化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對象的特點決定了大學校園文化必須實施公民道德教育大學教育的對象是大學生。
與中小學生相比,大學生具有自身的特質。這些特質決定了必須對其展開公民道德教育,才能真正發揮大學生應有的社會作用。大學生的特質之一表現在:其已是法律承認的獨立公民。在這樣的背景下,就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在適當的年齡有針對性地展開系統公民道德教育,才能保證大學生正確地行使法律賦予的責任,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否則,大學生就有可能因為沒有明確的公民道德意識,不能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甚至做出有違公民道德的事情。有研究者對當代大學生個體公民道德素質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個體公民道德素質整體不容樂觀,雖然公民道德認知水平較好,但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上表現得相對薄弱。”[1]
可見,大學生的公民道德素質教育還任重道遠。大學生的特質之二表現在:其是高智商的觀念不穩定體。大學生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他們是同齡中佼佼者,在認識世界、分析問題方面具有超群的智商。但是他們思想活躍、喜歡接受新事物、富于批判精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處于成型期,認識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還有待提高。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面對社會生活、文化思想的復雜化、多樣化,大學生容易受到消極思想的侵蝕,滋生自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甚至做出道德失范的事情。大學生的這種矛盾綜合體特質決定了必須對其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使其樹立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規范,才能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大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必要的緊迫工作,也有諸多切入的路徑,如發揮“兩課”的作用、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公民道德實踐活動、運用現代傳播手段創新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等,而其中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大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決定了不能采用中小學說教、灌輸的教育方式,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隱形感染力量,對大學生的人格培養、文化養成、思想熏陶具有特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因此,要重視校園文化的力量,發揮校園文化的獨特作用。校園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有德育的作用,然而,以往的校園文化并未明確將“公民道德”教育納入到德育工作的范疇。在當今全社會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大學校園文化應明確、系統地把公民道德教育納入建設的系統工程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教育環境的變化決定了大學校園文化必須實施公民道德教育。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推進,我國高等學校的育人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面對變化,高等學校只有積極探索新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才能應對新環境帶來的挑戰,真正發揮高等學校的育人作用。我國高等教育的巨大變化之一是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美國學者馬丁特羅曾提出過高等教育“精英—大眾—普及”的發展理論。該理論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指標,指出國家適齡人口入學率在15%以內的高等教育階段為精英型高等教育階段,15%——50%為大眾型高等教育階段,50%以上為普及型高等教育階段[2]。教育部于2016年4月7日發布的首份《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里提到,截至20xx年,我國的高校在校生規模將達到xx萬人,位居世界第一;各類高校數量達到2852所,位列世界第二;毛入學率達到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報告指出:預計到20xx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50%以上,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根據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滿足了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強烈需求,為我國各行各業培養了的大量高素質人才,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高速發展也給高等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巨大毛入學率意味著高等教育入口開始放寬。進入高等學府的不再是精英教育階段經過“嚴格篩選”的精英,大學生在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和個體品德、行為心理素質等方面呈現良莠不齊的態勢。作為道德教育重要陣地的大學,如果不能把數量如此龐大、地位如此重要的大學生培養成道德合格的公民,那么大學生有可能從建設社會的中堅變成社會的不穩定力量。因此,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學更應該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當大學處于精英教育階段時,高等教育具有邊緣性的特點,對社會來說,高等教育更多的體現在觀念上的需要。高等學校的主要職能是培養凝聚大學精神的社會精英,從思想觀念上引領社會發展。而在當今高等教育已經大眾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功能也要相應地發生一定的變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確立和發展,中國正悄然進入人民社會,人民社會的良好運行,要求其主體——公民具有相應地素質,而其中公民道德素質是重要的方面,所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的形成需要學校的參與。高等學校作為教育系統的最高層級,在培養公民道德素質方面更是具有關鍵性作用。因此,走向大眾化的高等教育應該從以精神來引導社會發展的精英時代的發展觀念中走出來,把培育公民道德作為新時期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如果說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是大環境的話,那么高等教育的內部育人方式應是小環境。
育人小環境的變化要求在實施公民道德教育時重視校園文化的作用。在學年制條件下,班級不僅是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機單元,更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實行學分制后,班級的實質性作用減弱,以班級為單位的教育活動減少,這勢必會減弱集體主義的觀念。再有,傳統的大學德育方式單一,缺乏實效。在大學生道德認知方面,只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強調教師對學生的理論說教,導致學生道德認知貧乏,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脫節。面對大學道德教育的現狀,現階段,在大學里實施公民道德教育必須積極尋找新的載體,以保證大學育人功能的實現。校園文化是彌散在校園中一種有形和無形的文化環境,與課堂教學相比,在道德教育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隱性影響作用。因此,在實施公民道德教育中,要積極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
二、大學校園文化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然性。
1、公民道德建設的目標要求大學校園文化參與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可見,道德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道德教育是人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公民道德建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誠然,培養具有一定道德素質的公民對社會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然而,如果以社會發展為根本旨歸,把人的道德素質的建設作為社會發展的工具和手段的話,最終將導致人的片面發展,從而影響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新時期《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以“公民”為主體,道德是人用以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的手段。美國著名道德哲學家弗蘭克納(Williamk.Frankena)曾指出:“從道德上講,任何道德原則都要求社會本身尊重個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說,道德要求社會公正地對待個人;并且不要忘記,道德的產生是有助于個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對個人進行不必要的干預。道德是為了人而產生,但不能說人是為了體現道德而生存。”[3]
可見,道德不是外部對人的規約,而是人獲得自我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人成為完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人要獲得全面發展,必須建立和發展一定的道德。人的道德不是天生,而是在社會生活中通過教育和道德實踐逐步積累完成的。人的道德的生成與道德行為的維持,一方面依靠制度規范的約束,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道德的自律,即把道德作為內在生命的需要,把德行作為自動的行為方式。當今,各種道德失范的行為表明,外在制度化的道德規約未能幫助人們建立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將道德內化為個體的品質,才能真正完善人的綜合素質,促進的人的全面發展。所謂道德內化就是社會道德轉化為個人品德,使個體不僅從內心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而且自愿將社會道德的原則和規范轉化為自己價值準則的過程。人生來并不具備知識和道德,它們是在外部因素的觸發下,內化為人的一部分的。也就是說,人的道德形成要依靠一定的外部環境[4]。在人的道德形成的外部環境中,學校是一個有基礎性作用的場域。道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在學校的整個德育系統中,校園文化相比課堂教育具有更大的“滲透”作用,它是沒有灌輸和說教的無形教育,對學生的道德內化具有先天的優勢。因此,在我國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道德教育過程中,有意識地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最終導向的同樣是人的全面發展。
2、校園文化的功能和特點決定了其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有效作用。
校園文化是一種由自身要素構成的微觀文化系統,除了具備文化天然的教育功能外,還具有特殊的育人優勢。在校園文化的諸多教育功能中,德育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利用校園文化的特質,實施公民道德教育,對于貫徹執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促進全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德育是校園文化眾多功能中的重要方面。德育,又稱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外在社會的要求,結合受教育者自身的特點,展開的一系列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的活動的總稱[5]。
校園文化作為有形和無形的學校資產,既為全體學校成員所創造,同時反過來又塑造了這個群體。校園文化自身及其建設過程都蘊涵了極強的德育功能。學校是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一般采取課堂教育和非課堂教育的方式進行,前者主要通過政治理論課、思想品德課以及相關的人文教育課堂來實現,后者主要通過第二課堂、學生社團、道德實踐等活動來推行。兩者都屬于校園文化的范疇,是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利用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展開公民道德教育,一方面有益于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層次,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寬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徑。校園文化自身的特點可以保證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實施。校園文化的文化性特點決定了其能夠在德育上做到潛在性和深刻性。校園文化雖然可通過校園環境、教學、科研、活動等有形載體得以體現,但最終它體現的是一種無形的文化,校園文化的本質是人文性和審美性。校園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以群體思維定式和氛圍存在于校園之中,對生活于校園之中的受教育者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在感染與熏陶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校園文化的德育方式是一種隱性教育,即教育者按照預定的教育內容,為受教育者營造相應地文化氛圍,引導其感受和體味,促進道德素質的內化。只有將道德要求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才能算得上道德教育的成功。校園文化滲透式的德育方式,尊重人的主體性,符合個體身心發展的需要,在道德教育的內化上具有其他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校園文化的輻射性特點決定了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校園文化的輻射性特點涉及兩個方面:
一是在大的社會范圍內,作為社會亞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的校園文化對社會主文化的滲透和影響作用。
二是在小的校園范圍內,學校中的先進典型、優秀事跡對其他成員的影響。本文主要在前一種含義的基礎上討論校園文化的輻射性特點對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
高等學校作為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的重要基地,校園文化既受到社會文化的制約,同時也有力地影響著社會文化和其他社會亞文化。大學校園文化最直接的輻射作用體現在為社會提供一定素質的人才。大學校園文化首先作用于培養的人身上,通過大學的教育和大學校園文化的熏陶,培養大學人才多方面的素質,然后再由融合了校園文化的人去影響社會和其他人。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更大的輻射和示范作用。因此,要利用大學校園文化的優勢,加強對大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發揮其對社會輻射和示范作用,進而推動公民道德建設的發展。
綜上所述,公民道德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作為實施主體的家庭、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在實施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優勢、各有側重。大學作為學校教育系統的最高層次,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校園文化自帶道德教育的基因,在公民道德建設的背景下,大學校園文化要以服務社會為導向,主動承擔起時代賦予的公民道德建設的歷史使命,促進民族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宗泉.當前大學生個體公民道德素質調查研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6):218.
[2]孫慶珠.高校校園文化概論[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17.
[3]威廉K弗蘭克納.善的求索——道德哲學導論[M].黃偉合,包連宗,馬莉,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247.
[4]王國勝,張梅,陳東海.大學生修養與成才[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9:212.
[5]路琳.校園文化與高校德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82.
【校園文化與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在邏輯論文】相關文章:
論哲學的邏輯建模論文02-13
對哲學邏輯觀點的評判論文02-15
課程的教學邏輯構建論文11-15
教育學論文:個體公民與個體公民教育11-26
道德教育論文范文推薦03-24
論文寫作方法:論文內容之間的邏輯結構05-26
中國古代有邏輯思想但沒有邏輯學說論文02-27
幼兒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和可行性分析11-17
邏輯哲學的核心問題分析論文02-14
- 相關推薦